《数据库系统概论》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91425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据库系统概论》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数据库系统概论》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数据库系统概论》知识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数据库系统概论》知识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数据库系统概论》知识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据库系统概论》知识点总结.docx

《《数据库系统概论》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据库系统概论》知识点总结.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据库系统概论》知识点总结.docx

《数据库系统概论》知识点总结

一、选择题:

1.在关系数据库的结构化查询语言中,“DELETEFROM表名”表示(从基表中删除所有属性);

2.在数据库管理系统中,事务的四个特性包括(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续性);

3.在数据库理论中,用二维表结构表示的数据模型称为(关系模型);

4.在数据库系统结构中,用户使用的数据视图称为(外模式,也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数据库避免了一切数据冗余B.数据库中的数据可以共享

C.数据库避免了一切数据的重复D.数据库具有完全的数据独立性

6.在关系数据库中,用于关系代的关系运算包括(选择,投影,连接,除运算);

7.封锁机制主要用于实现(并发控制);

8.转储的冗余包括(日志文件、数据库后背副本)

9.在局部视图设计中,分E-R图之间的冲突包含下列哪一个(A);

A.属性冲突B.实体冲突C.联系冲突D.关系冲突

10.关系演算是用(谓词)来表达查询要求的方式;

11.并发控制:

把关系数据库从错误状态恢复到一致状态;

12.转储方式可分为(海量转储和增量转储);

13.在关系数据库的结构化查询语言中,实现分组查询的子句是(GROUPBY);

14.在关系数据库的结构化查询语言中,带有“EXISTS”谓词的子查询返回是(逻辑值真“true”假“false”);

15.在关系数据库的结构化查询语言中,实现“投影”操作的语句是(SELECT);

16.SQL语言提供的功能不包括(A);

A.修改表结构B.删除属性列C.删除元组D.授权

17.两个函数依赖集F和G等价的充分必要条件是(F*=G*);

18.下面列出的关于“视图”的条目中,不正确的是(C)

A.视图是外模式B.视图是虚表C.加快查询语句的执行速度D.简化查询语句的编写

19.事务定义不正确的说法是(C)

A.用户定义的一个数据库操作序列B.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

C.就是程序D一条或一组SQL语句、或整个程序

20.关于函数依赖,正确的是(A)

A.若X→Y,Y→Z,则X→YZB.若XY→Z,则X→Z,Y→Z

C.若X→Y,Y→Z,则Y→XD.若X→Y,Y→Z,Y’包含Y,则Z→Y’

二、填空题:

1.数据库系统死锁属于(事务故障);

2.在数据库设计中,(需求分析)表达了数据和处理的关系;

3.在数据库设计中,(数据字典)是系统中各类数据表述的集合,是进行详细的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所获得的主要成果;

4.事务是数据库的逻辑工作单位,包括的操作要么都要做,要么都不做,成为事务的(原子性);

5.在并发操作中,产生数据不一致性的主要原因是并发操作破坏了事务的(一致性);

6.(一致性)是指数据库中只包含成功事务提交的结果;

7.对并发执行而言,一个事务的执行不能被其他事务干扰,一个事务内部的操作及使用的数

据对其他并发事务是隔离的,并发执行的各个事务之间不能相互干扰,成为事务的(隔离性);

8.(E—R)模型是关系数据库的概念结构设计的一个有力工具;

9.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理论)是使数据库设计方法走向完备的理论基础;

10.(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管理数据库的机构,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四.设计题:

某医院病房计算机管理中需要如下信息:

科室:

科名、科地址、科电话、医生姓名;

病房:

病房号、床位号、所属科室名;

医生:

姓名、职称、所属科室名、年龄、工作证号;

病人:

病历号、姓名、性别、诊断、主管医生、病房号;

其中,一个科室有多个病房,多个医生;一个病房只能属于一个科室,一个医生只属于一个科室,但可以负责多个病人的诊治,一个病人的主管医生只有一个。

完成如下设计:

⑴设计该计算机管理系统的E—R图;

⑵将该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图;

⑶指出转换结果中每个关系模式的候选码;

答:

⑴画图;

⑵科室:

科名、科地址、科电话、医生姓名;

病房:

病房号、床位号、所属科室名;

医生:

姓名、职称、所属科室名、年龄、工作证号;

病人:

病历号、姓名、性别、诊断、主管医生、病房号

⑷科室关系模式的候选码(组)为:

科地址或科名;

病房关系模式的候选码为:

病房号;

医生关系模式的候选码为:

工作证号;

病人关系模式的候选码为:

病历号;

注:

候选码为关系中的某一属性组的值能唯一的标识一个元组;

课本内容整理:

1.

2.

3.

4.

5.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数据库:

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可分享的大量数据集合;数据三个基本特点:

永久储存、有组织、可分享;数据库管理系统:

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DBMS功能:

a.数据定义b.数据组织储存和管理c.数据操纵d.数据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e.数据的建立和维护f.其他功能;

6.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

7.数据管理是指对数据进行分类、组织、编码、储存检索和维护,他是数据处理的中心问题;

8.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a.数据结构化b.数据分享型高,冗余度低,易扩充c.数据独立性高;

9.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

10.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

a.数据结构b.数据操作c.数据的完整性约束;

11.实体:

客观存在并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

属性:

实体具有的某一特性;

码:

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

实体型:

用实体名及其属性名集合来抽象和刻化同类实体称为实体型;

12.元组:

表中的一行称为一个元组;

分量:

元组中的一个属性值;

关系模式:

对关系的描述,一般表示为关系名(属性1……属性n);

13.关系模型完整性:

a.实体完整性b.参照完整性c.用户定义完整性;

14.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描述;

15.三级模式:

a.模式b.外模式c.内模式;模式也称逻辑模式,外模式也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内模式也称储存模式,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一个内模式,可以有多个外模式;

16.二级映像:

外模式/模式映像模式/内模式映像;

17.二级映像保证数据较高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18.若关系中的某一个属性的值能唯一标识一个元组,该属性组称为候选码,候选码的诸属性称为主属性;

19.实体完整性:

主属性不能为空;

20.运算的三大要素:

运算对象、运算符、运算结果;

21.传统集合运算:

a.并b.差c.交d.笛卡尔积;

22.专门的关系运算:

a.选择b.投影c.连接d.除;

23.视图是导出表的虚表;

24.SQL集数据查询、数据操纵、数据定义、数据控制于一身;

25.SQL特点:

a.综合统一b.高度非过程化c.面向集合操纵d.同一种语法多种使用方法e.语言简洁易学易用;

26.数据查询SELECT;

数据定义CREATEDROPALTER;

数据操纵INSERTUPDATEDELETE;

数据控制GRANTREVOKE;

27.SQL中,一个关系对应一个基本表,一个(或多个)基本表对应一个储存文件,一个表可以有若干索引,索引也可以存放在储存文件中;

28.SQL通常不提供修改模式定义、修改视图定义和修改索引定义;

29.函数依赖会导致数据冗余、插入异常、删除异常和更新异常;

30.Z→Y但Y?

X,则称X→Y是非平凡的函数依赖;

X→Y但YX,成X→Y是平凡的函数依赖;

若X→Y,Y→X,则记X←→Y;

在R(U)中,如果X→Y,并且对于X的任何一个真子集X’,都有X’不→Y,则称Y对

FX完全函数依赖,记X?

?

?

Y;

若X→Y但Y不完全函数依赖于X,成Y对X部分函数依赖;

31.第一范式:

如果一个关系模式的所有属性都是不可分割的基本数据项

2NF:

若R?

1NF且每个非主属性完全函数依赖于码;

3NF:

关系模式R中若不存在这样的码X,属性组Y及非主属性Z,使得X→Y,Y→Z成立,Y不→X,称R?

3NF;

BCNF:

关系模式R?

1NF,若X→Y且Y?

X时,X必须含有码,则R?

BCNF;

32.数据库设计的过程和基本步骤:

1.需求分析;2.概念设计;3.逻辑设计;4.物理设计;5.数据库实施阶段;6.数据库运行和维护;

33.数据字典是系统中各类数据表述的集合,是数据收集和分析的结果;

数据字典包括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和处理;

34.合并E-R图,生成初步E-R:

1.属性冲突、2.命名冲突、3.结构冲突

35.事务:

用户定义的一个数据库操作序列,这些操作要么都要做,要么都不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

事务的四个特性:

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续性;

36.故障种类:

1.事务内部、2.系统故障、3.介质故障、4.计算机病毒;

37.数据转储是数据库恢复中采用的基本技术;转储分为静态转储和动态转储,也可分为海量转储和增量转储;

38.日志文件是用来记录事务对数据库的更新操作的文件;

39.视图的作用:

a.能简化用户操作(简化用户的数据查询操作);b.能以多种角度看待同一种数据;c.对重构数据提供了一定程度的逻辑独立性;d.能够对机密数据提供安全保护;e.适当的利用视图可以更清晰的表达查询;

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用户的应用程序不依赖数据库的物理结构;

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当数据库重构时,如增加新的关系或对原有关系增加新的字段等,用户的应用程序不会受影响;

∙1

∙2

∙3

∙4

∙5

第二篇:

数据结构知识点整理5100字

数据是信息的载体,是描述客观事物的数、字符、以及所有能输入到计算机中,被计算机程序识别和处理的符号(数值、字符等)的集合。

数据元素(数据成员)是数据的基本单位。

在不同的条件下,数据元素又可称为元素、结点、顶点、记录等数据对象具有相同性质的数据元素(数据成员)的集合

数据结构由某一数据对象及该对象中所有数据成员之间的关系组成。

记为Data_Structure={D,R}其中,D是某一数据对象,R是该对象中所有数据成员之间的关系的有限集合。

数据类型是指一种类型,以及定义在这个值集合上的一组操作的总称。

判断一个算法的优劣主要标准:

正确性、可使用性、可读性、效率、健壮性、简单性。

算法效率的衡量方法:

后期测试,事前估计算法分析是算法的渐进分析简称

数据结构包括“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两个方面(层次):

逻辑结构是对数据成员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描述,它可以用一个数据成员的集合和定义在此集合上的若干关系来表示物理结构是逻辑结构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和实现,故又称“存储结构”

线性表的定义:

n(?

0)个表项的有限序列L=(a1,a2,…,an)ai是表项,n是表长度。

第一个表项是表头,最后一个是表尾。

线性表的特点:

表中元素的数据类型相同;线性表中,结点和结点间的关系是一对一的,有序表和无序表线性表的存储方式。

一,顺序存储方式,二,链表存储方式。

顺序表的存储表示有2种方式:

静态方式和动态方式。

顺序表的定义是:

把线性表中的所有表项按照其逻辑顺序依次存储到从计算机存储中指定存储位置开始的一块连续的存储空间中。

顺序表的特点:

用地址连续的一块存储空间顺序存放各表项,各表项的逻辑顺序与物理顺序一致,对各个表项可以顺序访问,也可以随机访问。

单链表是一种最简单的链表表示,也叫线性链表,用她来表示线性表时,用指针表示结点间的逻辑关系。

特点:

是长度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扩充。

连续存储方式(顺序表)特点:

存储利用率高,存取速度快缺点:

插入、删除等操作时需要移动大量数据:

链式存储方式(链表)特点:

适应表的动态增长和删除。

缺点:

需要额外的指针存储空间

单链表的类定义:

多个类表达一个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