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防发展史及现状.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91105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2.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消防发展史及现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国消防发展史及现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国消防发展史及现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国消防发展史及现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国消防发展史及现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消防发展史及现状.docx

《中国消防发展史及现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消防发展史及现状.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消防发展史及现状.docx

中国消防发展史及现状

中国消防科学技术概况  

 虽说火是大家都能理解的一种客观存在,但它并不是常态的,我们可以感知火的形状、温度,但却不能像感受桌椅一样直接、容易。

这说明火其实是在特定条件下才能出现的事物。

是的,火得出现需要三个必要条件:

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点。

这三点被称为是“火三角”,只有当三者都存在并互相发生作用的时候才能出现火。

世界上很大一部分物质都是可燃物,空气存在的氧也为火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助燃物,着火点是可燃物发生燃烧的最低温度,不同的物质存在不同的着火点。

一旦具备了着火点这个要素,三者同时存在,火就来到我们身边了。

人与火的关系可以追溯到远古,用火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里程碑,人类第一次掌握了自然力并用来改造自然,将生食煮成熟食,用火来驱寒,驱赶野兽,所以火在人类的心灵中一直是光明、温暖的象征,直到今天我们还在家里使用灯火,还用火来煮食。

火的作用当然远不至此,作为一种能源,火在征服太空的历史进程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但与世界上所有事物一样,火也有负面作用,火灾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造成的灾害。

这个定义中,“燃烧”是关键词之一,这是就火灾的本质而言,正因为火灾是一种燃烧现象,遵循着所有的科学定律,所以才有了80年代在全球兴起的“火灾科学与消防工程”学科,这是一门专门研究火灾规律并提出火灾防治手段的科学。

美国的埃蒙斯教授将物理学基本定律用到火灾科学的研究中,对这门学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另一个关键词是控制,火灾实际上是失控的燃烧,失控的要件是时间和空间,因此,这也是火灾与工程燃烧不同的要素之一。

火灾与热工程存在显著的差异,也因此火灾科学有了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目的和手段。

前面讲到火的发生需要三个条件,因此消防的目的就是使这些条件受到制约和影响。

“消防”一词是近代我国从日本引进的,“消”指的是灭火,“防”指的是防火。

灭火是通过技术手段和人的力量限制火灾发展的程度、限度,使火灾的发展程度降低在人们可接受的范围以内;而防火则是通过技术手段使火灾不发生或发生的危害性很小。

我国的消防方针是“以防为主,消防结合”。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就是要把同火灾作斗争的两个基本手段——预防火灾和扑救火灾结合起来。

在消防工作中,要把火灾预防放在首位,积极贯彻落实各项防火措施,力求防止火灾的发生。

无数事实证明,只要人们具有较强的消防安全意识,自觉遵守、执行消防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国家消防技术标准,大多数火灾是可以预防的。

当然,最好是不发生火灾,但是要完全避免发生火灾也是不可能、不现实的,所以,在千方百计预防火灾的同时,也要切实做好扑救火灾的各项准备工作,一旦发生火灾,能够及时发现、有效扑救,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防火和灭火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有机结合的整体。

这也是我国一个著名成语的说法:

“防患于未燃”。

火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力,具有破坏和利用双重属性,“善用之则为福,不善用之则为祸”,因此消防从来就没有离开人类,一方面人们积极用火,一方面人们也积极治火。

由于我们涉及的研究领域,我今天重点讲积极治火方面人们取得的巨大成就。

火灾是世界上极为有害的灾害之一,每年都有约100万人死于火灾或火灾引发的疾病,我国每年有近3000人在火灾中丧生,火灾对人的主要危害是火灾产生的热辐射和燃烧产生的毒气,可很快致人死亡。

火灾不仅伤及生命,更给人类物质财富造成毁灭性损失。

人类许多文化遗产,宝贵财富在火灾中化为灰烬,这些损失是无法补偿的,因此无法估量它们的价值,我国每年的火灾损失达到200亿元人民币,间接损失也无法估量。

治火需要很多措施,首先是依法治火,通过法律约束人们的行为,规范各种工作方法、程序,出台各种技术标准、规范,指导人们在各种活动中积极预防火灾的发生,这包括建筑防火设计,各种消防器材设施的配备等;其次是科学治火,不断提高防火治火的科学技术水平,引导人们用先进的手段防火,例如采用阻燃材料,可以减少火灾发生后产生的毒气,减缓火灾发展的速度,从而减少对人生命财产的威胁;其三是提高民众的防火意识,要不断提高我国居民的消防意识,增强群众的消防安全认识水平,在火灾中能有效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并能有效的抢救自己的财产不受火灾威胁,同时要加强消防工程技术人员和消防专业工作者的教育,使他们能成为防治火灾的核心力量;其四是构建一支强大的消防队伍,我国目前的现役武警消防官兵有十二万人,他们是同火灾作斗争的主力军,要不断提高他们的装备水平,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训练,使他们能在有效保护自己的前提下,尽快尽早的将火扑灭。

防火是一个有很多内涵的概念,应该从消防规划设计说起。

火灾的发生是有时间、空间定格的。

通常是在建筑里面,例如安装有机器设备的建筑,供人居住的建筑等;建筑的集合,会形成城镇、城市。

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充分认识到了火灾蔓延、特别是发展的一些基本规律,所以就产生了城市消防规划和建筑防火设计,也就是在建造房子以前、建造城市以前,把防火的内容考虑进去。

在规划城市、建筑的时候,经过这么一道工序,就会先天性的加强了抗御火灾的能力。

例如,一栋建筑与另一栋建筑之间,留好防火间距和消防通道、楼梯、走道留到足够的宽度,以备发生火灾时人们逃生疏散。

城市消防规划是防火的第一层面。

城市消防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一项重要的专项规划。

消防规划的根本任务就是对城市总体消防安全布局和消防站、消防给水、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等城市公共消防设施和消防装备进行统筹规划并提出实施意见和措施,为城市消防安全布局和公共消防设施,消防装备的建设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建筑防火设计是建筑活动中的一部分,世界上许多国家对建筑活动的技术控制,采取的是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技术法规是强制性的,是把建筑活动中的技术要求法制化,严格贯彻在工程建设实际工作中。

这种管理体制,由于技术法规的数量比较少、重点内容比较突出,因而执行起来就比较明确和方便,不仅能够满足政府行政管理的需要,而且也不会给建筑技术的发展和进步造成障碍。

  

阻燃是防火的第二层面,从字面上理解,阻燃就是阻止燃烧,就是让原本可以燃烧的物质变成不能燃烧的。

随着合成材料工业的发展,塑料、橡胶、纤维、涂料等已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交通运输、通讯电缆、建筑、家俱、以及人民生活衣着等各个领域。

由于这些材料大多数是易燃的,燃烧后又不易扑灭,因此,往往会造成损失较大的火灾事故。

这在塑料用量大的国家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我国也正在逐步显露出来。

为了降低合成材料的易燃性、防止火灾事故,减少经济损失,最简单的方法是加入阻燃剂。

在塑料的所有助剂中,阻燃剂占第二位,仅次于增塑剂。

阻燃剂根据其在合成树脂中的形态分为反应型和添加型两类。

所谓反应型就是将阻燃剂和被阻燃物(如聚酯的单体)按一定方式和比例混合,并使其发生化学反应,然后再配料加工成各种阻燃制品。

所谓添加型,是阻燃剂和被阻燃物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混和与分散过程。

第三层面是防火材料。

就是在材料是可以燃烧的条件下,用来控制燃烧或者烟气的一种技术措施。

这些东西很多,种类庞大。

比如,建筑里面用来防止火势蔓延扩大的防火门、防火窗、防火卷帘,施工当中用的防火涂料、防火堵料等,这些技术、产品是为了防止火灾扩大而产生的。

这些产品很重要,虽然在建筑里面可能是很小的一部分,很不起眼,但是起的作用很大。

在火灾已经发生的情况下,能有效阻止火灾和火灾烟气的,常常是这些产品在起作用。

美国商务部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的专家在对“9·11”恐怖袭击中倒塌的世贸大厦研究后发现,如果飞机的撞击没有破坏大厦内的防火材料,那么这两座摩天大楼可能就不会倒塌。

飞机撞击和起火本身不足以导致大楼坍塌。

如果防火材料仍存在,火焰就会逐渐熄灭,不可能破坏大楼的主体结构。

第四层面是防火工程。

这些设备往往比第2、3层面上的东西大,而且自成体系,这主要是指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世界上公认的最为有效的灭火设施,是应用最广、用量最大的自动灭火系统。

美国纽约对1969-1978年1648起高层建筑喷水灭火案例统计,高层办公楼灭火成功率98.4%,其它高层建筑97.7%;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从1886-1968年,安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建筑物共发生火灾5734次,灭火成功率达99.8%。

实践证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灭火成功率高。

当然也有一些其他灭火系统,例如在计算机机房用的CO2灭火系统等等。

防火工程是直接针对火灾的,所以应用的领域也很广泛。

除了以上这些防范火灾的武器,还有一个层面应该是消防器材。

消防器材可能算是最大众化的消防产品了,比如灭火器、安全指示标志等,在家庭里面还有家用燃气报警器等,很多消防学者、专家都不太注意这一块,主要是因为这里的东西很少,技术含量也不高,价钱也不贵,我觉得很有必要把它列为一个层面,因为消防器材在民间覆盖面很广,使用的频率很高。

最后就是消防队和消防装备了,在防治火灾这件事情上,我们立足于先天设计,重点是防范,扑救是最后的手段。

在扑救的时候,我们也是把自救放在首位的,所以,消防工作能不能做好,还是要全社会的努力。

上面所说的都是硬件,当今中国在消防硬件上已经是极大的丰富了,我们的消防队装备投入,在逐年增加,消防装备也会越来越好,消防机器人已经走向火场了,防火产品也呈现丰富多彩的局面,供各个阶层的人们选用,价格也日趋合理,都在人们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1998年4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1998年9月1日起施行,以此为母法颁布了300多部消防技术规范和标准,近三十年来,我国消防产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目前有消防从业人员200万人,3000多家消防企业,一年400亿人民币的产值,可以生产覆盖各种防火灭火要求的消防产品,部分产品远销国外,消防产业也正以朝阳产业的姿态进入二十一世纪并显现出勃勃生机。

我国现在已有5所院校培养消防工程学生,每年都有大批新生力量走进防火灭火第一线。

我国实行的是消防监督机制,公安部设消防局,各省设消防总队,地区或地级市设消防支队,这些机构主要从事灭火援救和防火监督工作,市是专门负责消防工作的政府职能部门。

新中国刚成立时,尚处于工业化初始阶段,城市化水平只有10.6%,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火灾总量和直接损失相应也比较低。

20世纪50年代火灾直接损失平均每年约0.6亿元(以人民币计算,不包括因火灾而停工、停产、停业所造成的损失、以及现场施救、善后处理费用,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数据,也不包含森林、草原、军队和矿井地下火灾,以下同)。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火灾直接经济损失也相应增加:

20世纪60年代年均值为1.4亿元;70年供年均值近2.4亿元;80年代年均值为3.2亿元。

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社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社会财富和致灾因素大量增加,火灾损失也急剧上升;20世纪90年代火灾直接损失平均每年为10.6亿元;21世纪前5年间的年均火灾损失达15.5亿元,为20世纪80年代火灾损失的4.8倍。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50多年中,因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以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为最多,年代年均火灾死亡人数分别为4500人和4366人,其中1960年火灾死亡人数为10843人。

经过各级政府、公安消防部门和全社会的努力,特别是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推进了消防科技的研究和应用,80年代以后,火灾伤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

    20世纪80年代前5年,火灾起数和损失相对平稳,每年火灾直接损失介于1.6亿元至2.4亿元之间;1985年到1996年间,虽然火灾起数增加不多,但火灾直接损失呈现总体上升趋势,1993年到1996年的火灾损失都在10亿元以上;1997年,由于中国火灾统计方法的改变,当年火灾总起数有较大幅度的增加;1997年以后,火灾起数持续攀高,每年火灾直接损失在14亿元至17亿元之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