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选修模块复习的建议及复习课的设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高三选修模块复习的建议及复习课的设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选修模块复习的建议及复习课的设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大纲在维护统一考试的前提下,尽可能反映新课标教学中倡导的这种多样性和选择性,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新课标提倡探究性学习,新大纲在试题设计中注意发掘考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07-08新课程高考选修模块部分的试题特点:
2007年
选修一选修四
2008年
广东
宗教改革
凯末尔
孝文帝改革
李时珍
海南
商鞅变法与吴起变法的比较
拿破仑
服饰变化与社会变革
陈独秀
山东
王安石变法
注:
在选修模块一、二、三中任选一题
梭论改革与商鞅变法的比较
在选修模块一、二中任选一题
宁夏
戊戌变法
牛顿
彼得改革和明治维新
沈括
江苏
拿破仑与华盛顿与政治体制
(1)考查基础(主干)知识。
基础知识的考核是高考永恒的主题之一。
从考题的知识点分布来看,各省对考查的具体内容有自己的规定。
因此建议,选修模块的复习应以我省的相关指导意见和教学要求为依据。
(2)注重考查考生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于学科能力,考纲的具体描述是: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
(3)命题范围遵循考纲,材料来源不以教科书的具体叙述为依据。
颠覆“以教科书为本”的传统观念。
(4)从考题的题型来看,以材料分析式的主观题为主。
考查学生阅读和理解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迁移知识和综合分析等能力,这需要考生在新情境下,运用学科知识,进行一定的思考后才能作答。
在新课程的教学和复习中,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研读史料,引导学生从“材料”中而不仅仅是从“课本”中学习历史,是研究性学习的一个主要课题。
总之,教学中注意考纲所规定的必须考查的能力,尤其是要注意“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学科能力培养。
三.选修模块的复习策略举例
(一)依据模块内容的特征确定重难点,提高复习效率
选修课是供学生选择学习的内容,因而各选修模块都具有专门史的特征。
同时,各种版本的教科书对课标的理解也不尽相同而各有侧重。
所以,弄清各模块的专门史特征和把握课标关键的行为动词及其对象,有利于复习课重难点的确定,为复习课目标的有效实现奠定基础,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1.“改革”模块的内容特点与教学要求:
了解(历史背景、条件、根源)、简述概述归纳(主要内容、措施)、探讨分析(历史作用影响)。
重点是改革的原因、经过、结果,难点是对改革的评价及其启示。
2.“人物”模块的内容特点与教学要求:
了解简述列举评述讲述概述(人物活动事迹观点主张)、评价、探讨评述(人物的作用地位影响贡献功过)、体会认识(人物精神)
重点是人物的事迹及其评价,难点在于人物的评价
(二)注意模块内专题之间的纵横联系,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
历史课程的内容体系具有时序性和整体性的特点,选修复习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模块内专题之间的纵横联系,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从宏观上把握模块的内容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
1.“改革”模块
首先以历史发展的时序性特征为依据,将中外历史上的9次改革归纳为3个时期:
古代历史上的中西改革、西方近代早期的改革、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从而让学生明白,历史上的改革与社会进步是相伴而生的,每一次成功的改革都有力地推动了社会进步,而失败的改革(王安石变法、阿里改革、戊戌变法)也为历史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并为下一次社会运动的到来做了历史性的铺垫。
其次,以历史课程内容的整体性特征为依据,联系比较同一时期或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改革。
通过比较相关联的改革背景、进程和影响,加深对历史上各次改革呈现出的多样性、复杂性特征的认识。
案例(2008山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叫克里埃尼图新的青年,他出身平民,家庭贫困,不具备担任官职的财产资格。
后来,克里埃尼图斯开办手工作坊,生产葡萄酒并销往市场。
5年后,他的年总收入达到了280麦斗,跻身于第三等级。
(1)按梭伦立法,跻身第三等级的克里埃尼图斯能享受什么政治权利?
(2分)如果生活在秦国,依据商鞅之法,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提高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
(4分)担任低级官职(或除执政官外的各级职官的选举和任职资格)。
立军功:
努力耕织。
(2)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剥夺了贵族特权。
两者有何不同?
(4分)梭论:
崇尚中庸(调和),手段温和。
商鞅:
不畏权贵严刑峻法
2.“人物”模块
人物模块专题遴选的依据是:
典型性、代表性与时段性、地域性。
课标将具有上述特征的22个历史人物,分别按人物属性规定在六个专题中。
与“改革”模块不同的是,“人物”模块每个专题的本身存在着相对独立的子专题。
所以,复习人物模块,一方面要对不同专题的具有可比性的人物进行合理的联系、比较,另一方面更需要对专题内各人物进行适当类比,这有利于学生“多视角,多层次”认识历史人物,并作出科学地评价。
案例1(不同专题间):
作为政治家和军事家的克伦威尔和康熙,都生活在17世纪,一个把英国的封建君主送上断头台,成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一个开创了“康乾盛世”,巩固了清王朝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通过二者的比较,得出“康乾盛世”并不符合世界已进入近代社会的历史发展潮流的认识。
案例2(同一专题内):
孔子、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们分别诞生于古代世界的两个文化高峰——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和希腊古典文化时期,东西方思想家在面对社会的动荡和衰败之际,都想开出一个治理、改造社会的妙方,可以引导学生比较他们在思索的问题、思考的角度等方面的共同点和差别,使学生对人类文明生成过程的多元性有一个直接的感知和理性的认识。
(三)处理好必修、选修模块间的知识联系,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选修课程的开设,有助于拓展必修课中某些叙述不完整或不深入的部分内容,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因而必修与选修共同构成高中历史课程体系,它们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而不可分割。
怎么处理好选修与必修模块间的知识联系?
其一是以必修知识为背景,深化对选修内容的理解。
案例:
“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
联系必修一“古代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认识分封制和宗法制在战国时期已是社会进步的阻碍,从而理解商鞅采取郡县制和军功爵制否定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必然性。
联系必修二“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理解以铁器牛耕为标志的生产力进步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并采取保护小农经济的重农抑商政策,正是顺应了这一历史潮流,而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又促使商鞅采取了统一度量衡的措施。
联系必修三“诸子百家----法家”,理解法家的政治主张,认识商鞅“法治”措施的思想根源。
其二是以选修知识为背景,拓展相关必修知识的视野。
通过对人物选修模块“孙中山”内容的学习,知道孙中山的生平事迹及其思想主张,以此知识的了解为基础,便可以为必修一中的“辛亥革命”、必修二中“民族工业短暂春天”的和必修三中的“三民主义”等相关知识,提供一个拓展视野的契机。
如,孙中山走向武装推翻清政府领导辛亥革命的原因;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共和国是如何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开辟道路的;
孙中山自身的不断进步与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关系,等等。
(四)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统一”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
为什么要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统一”的历史教学?
教育部02年的《历史教学大纲》中规定:
高中历史教学要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应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统一,力求思想性、科学性和生动性的统一。
高中课标也规定了“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新课程考试大纲所规定的历史学科考查基本目标中,明确指出“注重考查其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高考试题所呈现的考查形式和目标来看,也体现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教学导向。
(选修模块的高考试题均为材料分析题)
怎么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统一”的历史教学?
问题主要不在于采用哪种具体的方法,而在于教师是否有意识地在教学设计、课堂活动、练习与试题的命制等环节落实这一教学思想的问题。
实际上,由于学生具有的知识与能力储备,复习课的教学中更容易实现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统一”的学科能力。
四.选修模块某复习课的案例分析
复习课古代中国政治家----康熙帝(选修四专题一)
(一).教学设计的依据:
课标、考纲、《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要求》(选修)的相关要求以及本课的类型是高三复习课。
附:
省编“教学要求”对该部分知识的要求
内容标准
学习要求
教学建议
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
简述康熙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措施:
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和设台湾府,抗击沙俄和签订《尼布楚条约》,征讨葛尔丹,册封班禅等;
评价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
1.借助影视片或图片导入新课
2.运用清朝疆域图归纳康熙帝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活动。
3.引导学生从世界历史的背景下认识“康乾盛世”
4.归纳本专题三位政治家,突出他们在不同历史时期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巩固所发挥的历史作用。
(二).教学目标:
史实掌握:
康熙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措施:
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和设台湾府,抗击沙俄和签订《尼布楚条约》,征讨噶尔丹,册封班禅等。
知识联系:
本专题的另两位政治家秦始皇、唐太宗(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方面);
必修一秦汉以来的古代中国的“大一统”政治格局(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形成、发展、巩固的历史发展趋势);
必修二清前期闭关自守政策。
思维拓展:
从世界历史的背景下认识“康乾盛世”;
比较本专题三位政治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巩固所发挥的历史作用。
历史认识:
通过学习康熙在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方面所做的努力,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进一步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实现祖国统一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通过中外比较,用世界的眼光来看中国,分析近代前后中国落后于世界的原因,逐步培养世界意识。
(三).教学方法:
创设情景探究问题
(四).过程设计:
(见课件)
选修四专题一之康熙帝
1.康熙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出了什么贡献?
(1)巩固统一国家的活动:
A.平定三藩:
有利于安定统一。
B.收复台湾:
启用郑氏降将施琅。
收复后台湾设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
加强了台湾和大陆联系,促进了台湾开发,巩固了海防。
台湾正式隶属于清朝中央政权的行政管辖之下。
C.三征噶尔丹,打击了新疆蒙古分裂力量。
(2)维护国家主权的活动:
抗击沙俄入侵,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签订《尼布楚条约》,确定中俄东段边界,从法律上肯定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3)历史影响:
扫除了地方割据势力,抗击了外来侵略,基本奠定了中国版图,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安宁。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康熙即位后,鳌拜等权臣威迫有加,康熙被迫殊死相争,最终智擒鳌拜,肃清政敌。
吴三桂等“三藩”拥兵自重,独霸一方,康熙年轻气盛,下旨撤藩,引发三藩之乱。
朝廷兵将屡被吴三桂击败,明后裔朱三太子也趁机举起“反清复明”的大旗,太监造反,宫廷大乱。
康熙陷入绝望,意欲退位,在孝庄太后的怒斥与激励下,康熙重振精神,起用汉臣周培功,与吴三桂拼死一搏,取得了最后胜利。
中国康熙时代,已是国富民强,一片盛事景象。
郑成功后裔郑经割台湾岛自立,不肯归降;
蒙古噶尔丹也磨刀霍霍,推崇元大都立誓杀回北京。
康熙先安抚噶尔丹,暂缓西北局势;
然后起用名将施琅一举收复台湾,继而调转枪头率20万大军,在辽阔的草原上进行殊死的决战,全面消灭噶尔丹的余部,完成了中华民族版图的统一。
班师凯旋以后,孝庄太后归天,太子与权臣结成同党,意欲提前即位。
康熙废除太子,引发夺嫡之争。
“千叟宴”上,康熙即宣布“立储”遗旨,却猝死在龙座上,诏书随风飘落玉阶,无人知晓它的神秘。
——节选自央视网·
《康熙王朝》故事梗概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列举,康熙在位时期的重大活动。
⑵根材料,评价康熙的活动。
答案:
⑴剪除鏊拜,强化皇权;
平定三藩之乱、三征噶尔丹、统一台湾,扫除地方割据的势力。
⑵康熙平叛乱,定边疆,扫除地方割据势力,符合国家的统一趋势。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康熙三十一年(1682年)九月,郑氏集团派人到福建(同清廷)议和,请求“照……高丽外国之例,称臣奉贡”。
康熙帝表示“台湾不可与……高丽外国比”,拒绝郑氏要求。
(1)郑氏的议和要求是否合理?
请说明理由。
否,这样做将会使造成台湾与大陆分离,阻碍了国家统一
(2)康熙帝为什么认为台湾不可与高丽相比?
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为此,康熙帝对台湾采取了哪些措施?
采取这些措施的意义何在?
因为台湾是中国的领土;
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
措施:
中央政府统一了台湾,并设立了台湾府。
意义:
加强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杀死了哥哥和弟弟,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康熙帝在亲政后设计捉住了专横跋扈的权臣鳌拜,但免其一死,并禁止株连。
有人就此展开议论,甲说李世民比较残暴,乙说康熙帝比较仁慈。
请说说你的看法。
思路提示:
①两人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②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时,他的哥哥与弟弟结成政治联盟,威胁到他的地位,所以不杀他们不足以巩固其地位,这不是人的个性所决定的;
康熙帝捉住鳌拜后就已经消除了其对君权的威胁,如果再株连其他人,反而不利于稳定朝廷秩序,所以,这也不是他的个性所决定的。
③两人的错误都在于没有具体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
5.结合史实简要说明秦始皇与康熙帝对我国历史发展的伟大贡献。
指出这两位君主的思想文化政策的相同点及其给中国历史造成的危害。
据此谈谈你如何认识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⑴秦始皇的贡献康熙帝的贡献(略)
⑵相同点:
都采取了文化专制的措施,出发点都是为了维护和强化专制权力;
危害:
秦始皇“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康熙帝大兴文字狱,造成了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的局面,僵化了思想。
⑶英雄人物对历史发展的贡献巨大,但英雄人物能作出多大贡献从根本上说是由时代所决定的,英雄人物由于受到时代与阶级等局限,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所采取的行动,也会给社会造成危害(英雄人物的活动也对时势有影响)。
6.有人说康乾盛世是中华帝国最后一抹落日余晖。
康乾盛世的繁荣是建立在什么经济基础之上的?
18世纪中后期西方国家的经济发生了怎样变化?
结果如何?
⑴康乾盛世是建立在小农经济与家庭手工业想结合的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
⑵同时期西方,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并向欧美扩展,这些国家和地区进入工业经济时代,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
⑶在康乾盛世的外表下,由于传统的重农抑商和闭关自守政策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西方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工业革命兴起殖民扩张加强,东方开始落后并最终从属于西方
7.总结本专题的三个人物
生活的时代背景
主要贡献及其历史地位
历史局限
总体评价
(五).关于本课教学设计的评价:
(1)第一问题的设置,表明了该课的复习课地位,对主干知识的梳理,突出了课标和考纲的要求。
(2)第二问题的设置,以材料创设历史情景,要求学生归纳康熙帝的主要历史活动和评价该历史人物,符合人物模块教学要求的特点,达到了知识应用的基本目的。
(3)第三问题的设置,是以人物的重要历史活动中,具有强烈现实意义的某一历史事件为切入点,创设问题情境,考察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4)第四、五问题的设置,依据历史课程内容的整体性原则,联系古代中国的另两位政治家某方面的历史活动进行类比,以达到迁移知识和综合分析的目的。
但令人遗憾的是,没有设置一个问题情景对三位历史人物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方面进行比较,忽略了本课这一重要的知识联系和思维拓展设计。
(5)第六问题的设置,从世界背景的高度认识和评价康熙帝,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视野,有利于学生学会从世界历史的大背景观察和分析中国历史人物的历史活动,培养学生的全球化史观。
(6)最后,该设计对本专题进行了归纳,有利于学生在宏观上掌握和认识古代中国的政治家,评价他们对历史发展的具体作用。
总之,该课的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学三位目标的实现,符合课标和考纲要求,符合高三学生的认知规律与特点。
以创设问题情景为形式的问题探究式教学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培养学生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摘要:
学生困惑于历史学习中需要记忆的东西太多,笔者认为应将教材内容材料化,充分依据相关材料,由师生共同营造尽可能完整的历史图像,先对历史进行一番想象、分析的处理,将历史学习变为一个通过图文材料认识历史的自然过程,从而提高高考历史复习的实效。
我所任教的两个高三文科班是两个很普通的班级。
学生常常困惑于人教版五大本历史教材需要记忆的东西太多,许多知识刚刚记住不久又忘了;
有些知识即使记住但在考试中又不能灵活地运用。
与重庆目前使用的初中历史新教材(川教版)相比,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对许多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进程的描述难免高度浓缩,更注重对历史原因的分析,对历史事件的评价,对历史内容基本线索和阶段性特征的把握。
学生在使用教材时不可避免的常常感到枯燥、乏味,触目皆是一大堆需要记忆的知识。
熟记并理解这些知识在高考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重庆从2006年开始文综自主命题,据市教科院龚奇柱专家统计,约有75分的内容是考查历史教材的基础知识主干知识。
这些知识并非纯粹考死记硬背,以小专题为视角,考查对知识的理解、阐释、运用等方面。
以这些知识作为基础,考查的是学生必备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学生如果将这些知识建立在一味死记硬背上,是不能很好地适应高考命题要求的。
近读台湾知名学者张元教授谈历史学习方法的文章《What,WhyandHow与高中生谈学习历史》,他对此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见解:
“我们读到某一段历史时,先想想,那时候是怎样的情形呢?
尽量使那些事情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之中,构成一幅历史的图像。
”
“就以人物为例,每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在我们的心中,都应该栩栩如生……历史人物绝不应该只是一个曾经做过某件事情的人的名字而已。
我们在学历史时,读到某个人物时,如何能够如见其人呢?
也许我们对他的生平事迹、学问性情所知不多,但在有限的资料上,也要驰情地想象一番:
他为什么要做这些事?
他如何做这些事?
这些事情对当时以及后来有何影响?
他留给我们后人怎样的启发?
只要我们多想一想,这位人物就会留在我们的心中。
”
“应该多想一想的是‘为什么’。
‘为什么’是原因的探讨,历史是离不开原因的,时间序列中的因果关系正是历史知识的重要结构,抽离掉这一部分,历史知识就无法成立。
……导致一个结果的原因不只一个,在好几个已经列举出来的原因之中,是否包括了最重要的那一个?
为什么这个原因比其他几个重要?
都是必须说明和解释的。
而这种探讨最重要的原因并加以解释就是理解历史的重要步骤,在踏出这一步,进行这个工作的时候,我们用的是思考、分析和推理。
相对而言,在讨论历史上的因果关系时,记忆力是派不上用场的。
张元教授的这些见解表明:
历史并非一门主要靠记忆的学科,重在对过去事情的理解、阐释、探究。
历史虽然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但我们可以发挥历史的想象力去神入历史,感悟历史,多想一想教材文字背后隐含的丰富历史场景,在此基础上,探讨历史上的因果关系,增强历史意识、历史洞察力,吸取历史智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查阅自己高三历史复习教学的反思日志,我在发掘与历史人物相关的细节材料,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考兴趣等方面进行了很多尝试。
尤其是对于一些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我尽量充分挖掘历史教材中的相关图文材料,使教材内容材料化,同时补充一些有关历史细节的材料,激活学生的历史想象力,神入到历史场景中去。
这些感性材料一方面激活了学生的历史想象力,降低历史记忆的负担,另一方面有助于引导学生注重结合史实推导历史结论,培养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意识。
我发现,凡是在教学复习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历史想象力,激发了学生思考兴趣的,学生反响就比较好,对学生的触动就比较大。
现摘抄数则如下。
一学习《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时,我引导学生充分了解这一时期各方面的文化成就,阅读相关的一些图文材料,在此基础上与学生一起集中讨论这一时期科学技术成就所体现的主要特点,学生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紧扣材料进行总结,发言比较积极踊跃,要点如下:
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和创新;
运用科学仪器进行实验;
是汉族和其他各族共同创造的;
政府对科学研究进行扶持,有专门的机构参与,如元初设太史局编制新历法;
对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形成了自己的科技思想,如郭守敬关于科技的观点;
实用性加强等等。
(2006年10月13日)
二上午在复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时,我引用了数则有关中国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资料,引导学生思考:
为什么直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才得以产生?
启发学生从资本主义产生所需要的政治前提、资金、市场、技术等条件方面分析,学生从对不同材料比较、分析中掌握了理清历史现象因果关系的方法,较之死记教材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条件的原因要点,更显轻松自如。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