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学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898889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22.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学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学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学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学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学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学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学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学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学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

★2、运动系统起着支持、保护和运动的作用。

3、骨的形态有:

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4、骨的结构:

由骨膜、骨质和骨髓构成的器官。

★5、骨膜中含有血管、神经以及成骨细胞等,

其中血管为骨提供营养。

骨的生长包括两个方面:

长长和长粗。

①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

和骨折的修复有关;

②骺端软骨层的细胞与骨的长

长有关。

6、骨质包括骨密质与骨松质,由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三部分组成。

无机盐的主要成分是钙盐,使骨坚硬;

有机物的主要成分是骨胶蛋白,使骨有韧性。

骨密质:

位于骨干外周部分的骨组织,致密坚硬,白色,有较强的抗压能力;

骨松质:

位于骨干内侧和骺端的骨组织,呈蜂窝状(一生容纳红骨髓),红色。

7、骨髓:

幼年时骨髓腔与骨松质内的骨髓都为红骨髓,有造血功能;

成年后骨髓腔内的红骨髓被脂肪取代,称为黄骨髓,暂时失去造血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可恢复造血功能;

终生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位于骨松质内。

★8、骨的成分和特性

时期

有机物

无机物

骨的特性

儿童少年期

多1/3

少于2/3

弹性大,硬度小,不易骨折,易变形

成年期

约占1/3

约占2/3

既坚硬又有弹性

老年期

少于1/3

多于2/3

弹性小,易骨折

★9、骨的生长包括两个方面:

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的修复有关;

骺端软骨层的细胞与骨的长长有关。

10、人体内的钙约有99%以骨盐形式沉积在骨组织内,骨是人体最大的“钙库”。

★11、关节的结构:

(结合图形记忆)

关节面关节头覆盖着一层关节软骨。

关节窝

关节囊:

由结缔组织构成。

关节腔:

内有滑液,能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

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接,一般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囊由结缔组织膜构成。

(1)使关节灵活的结构是:

关节软骨和滑液,关节面上覆盖着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滑液由关节囊内壁分泌。

(2)使关节牢固的结构特点是:

关节囊和韧带(关节周围或关节腔内都有韧带)。

脱臼指关节头从关节窝中脱落出来的现象。

关节炎指关节囊发生病变,关节腔内有脓液。

人体常见关节:

肩关节、肘关节、膝关节

11、每块骨骼肌是一个器官,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

肌腱:

由结缔组织构成,分别附着于相邻的骨上。

肌腹:

属于肌肉组织,是骨骼肌收缩的部分,内有血管和神经

12、骨骼:

人体有206块骨,全身的骨由骨连结构成骨骼,骨骼分为中轴骨和附肢骨两大部分。

骨、肋骨和胸椎共同构成胸廓,保护心脏、肺等器官。

髋骨、骶骨和尾骨共同构成骨盆,保护着膀胱和肠等器官,女性的骨盆还可以保护卵巢等器官。

★13、躯体运动:

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的。

骨骼肌收缩时,牵引骨绕着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运动,这一过程是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完成。

骨骼肌大多附着于关节周围,一个运动通常是由多块骨骼肌协调完成的。

其中屈肘与伸肘都是在两组以上肌群协调下完成。

手臂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都舒张;

手臂提重物时,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都收缩;

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17、运动所需消耗的能量来自于肌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第16章动物的行为

第1节先天性行为与后天学习行为

★1、动物体在内外刺激下所产生的活动表现叫动物的行为。

如动物的运动、鸣叫、身体姿态或颜色的变化。

动物的行为受神经系统与激素的调节,受遗传物质的控制,这是在漫长的进化(自然选择)中逐渐形成。

★2、动物行为从获得的途径上分为:

先天性行为(不依赖生活经验)和后天学习行为。

先天性行为又称本能行为,是生来就有的,通过遗传、自然进化而来,如:

蜜蜂跳舞、酿蜜、蜘蛛结网、母鸡营巢孵卵、昆虫的趋光趋热行为、动物的抚育行为。

后天学习行为则是借助生活经验和经历在后天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的行为,如:

小狗算加法。

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

学习行为更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

3、最简单的学习行为是一种习惯化(乌鸦见到稻草人前后行为的变化)。

第2节动物学习的主要类型

1、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取食行为、攻击行为(同种生物之间)、领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社群行为等。

(懂得举例和分辨)

★注意:

攻击行为与防御行为的本质区别为:

是否为同种动物。

记住:

动物行为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的延续。

特别记住社群行为(判断动物群体是否是一个社群:

群体中是否有首领,群体中是否有分工合作)

2、判断群体的行为是否是社群行为,就看它的行为是否为群体服务,如工蜂的“群起而攻之”从个体上来说是一种防御行为,从群体上来看,是一种社群行为,还有工蜂的觅食行为也是一样的情形。

第3节动物行为的研究

★1、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

(懂得分辨)

2、要明白做一些实验验证某一问题时的步骤:

提出问题(假设)------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作记录------通过分析实验现象,经过推理总结作出结论。

那么为了减少偶然性,一般要设置一个对照组。

3、动物行为研究案例:

法布尔是法国昆虫学家,观察法为主,《昆虫记》

弗里施是奥地利动物学家,动物行为学的杰出学者(实验法,他推翻蜜蜂是色盲的错误说法

廷伯根是英籍荷兰动物学家,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的研究,实验法

劳伦兹是奥地利学者,被称为“现代动物行为学之父”,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实验法

4、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本质区别:

是否对研究对象(动物)施加外界影响。

【区别】:

观察法:

对动物不施加任何外界影响或影响降低到最小:

实验法:

研究者对研究对象施加不同程度的外界影响。

【联系】:

实验法是以观察法为基础,离不开观察法。

第17章生物圈中的动物

第1节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生物圈中的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能量来源,通过消耗绿色植物合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

2、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

(2)是食物链的组成部分(3)对环境有好的也有坏的影响,如能促进植物繁殖和分布。

3、动物可分为直接以绿色植物的消费者称为植食动物,如鹿、蛀牙等;

以其他动物为食的消费者称为肉食动物,如狮子、瓢虫等;

既能吃植物,也能吃动物的消费者称为杂食动物,如棕熊。

三大类。

4.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有复杂的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这种营养关系形成了食物链。

(A、食物链的书写一定要从生产者开始写,如羊→狼就不是一条食物链,因为没有从生产者开始写,正确的应是草→羊→狼。

B、注意箭头指向吃的一方,如狼吃羊,那狼是吃的一方,羊是被吃的一方,所以箭头指向狼。

C、食物链中没有分解者。

D、食物链中越后的生物,数量越少。

5.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动物不仅能适应环境,从环境中获得生活必需的物质和能量,而且能够影响和改变环境,尤其是对植物生活有多方面的影响。

6.动物对植物生活的积极作用表现在:

动物能促进植物的繁殖和分布

7、生态系统中包括的生物部分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种角色,生产者——能自己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生物,如绿色植物(主要)。

消费者——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主要是动物。

分解者——能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给环境促进物质循环,如细菌和真菌。

生态平衡——生物圈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例总是会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

例题:

在食物链植物→蝗虫→青蛙中,大量捕食青蛙,蝗虫会怎样?

分析:

根据食物链中的关系,如果捕食了青蛙,青蛙的数量就会少了,也就是说蝗虫的天敌少了,蝗虫就会因失去天敌而大量繁殖,蝗虫的数量就会增多,但是同时蝗虫需要的食物就会多了,植物就会减少了,当植物减少,有一部分蝗虫因不得不到食物也会减少,所以蝗虫的变化是先增多后减少。

第2节我国的动物资源

1、我国的脊椎动物有6400多种,占世界动物种类的总数的13.7%,其中哺乳类450多种,鸟类1300多种,爬行类300多种,两栖类300多种,鱼类200多种。

我国珍贵的国家一级动物:

大熊猫、扭角羚、褐马鸡、扬子鳄据统计,

2、我国动物资源面临的威胁:

(1)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2)掠夺式的开发利用;

(3)环境污染;

(4)外来物种的影响。

我国动物资源的保护

★1、动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方面。

遗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基础,而生态系统多样性为不同种类的动物提供了各自的栖息环境。

保护动物多样性就要从遗传物质、物种和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进行。

★2、动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包括:

就地保护、易地保护、法制教育和管理

就地保护——把包括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区域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这样可以保护动物及它们的栖息环境,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如四川卧龙保护区——大熊猫;

王朗保护区——金丝猴;

洋县保护区——朱鹮;

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斑头雁和棕头鸥。

易地保护——将动物从栖息环境中移到濒危动物繁育中心等地,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繁殖管理,然后向已绝灭的原有分布区实施“再引入”,以恢复野生种群。

5、我国已公布的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

目前,我国已经有31个自然保护区加入到“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中。

第18章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第1节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在生物圈中,一般把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统称为微生物。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2、微生物的种类:

单细胞微生物(细菌、支原体、酵母菌、蓝藻等)、多细胞微生物(霉菌、大型真菌等)、没有细胞结构微生物(病毒、类病毒、朊病毒)。

3.细菌的基本形态有三种:

球形、杆形和螺旋形。

细菌都是单细胞的微生物

4.细胞的细胞共有的结构是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遗传物质位于细胞特定的区域。

5.真菌既有单细胞的,如酵母菌;

也有多细胞的,如霉菌和蘑菇。

6.在温度适宜、氧气和养料充足的条件下,酵母菌进行出芽生殖.在氧气充足时,酵母菌能将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但缺氧时,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这个过程称为酒精发酵。

7.蘑菇由许多菌丝组成,进行孢子生殖,在生物圈中属于分解者。

8.病毒都有两部分结构:

一是由蛋白质组成的外壳,一是包含遗传物质的内核,病毒所侵染的细胞类型由蛋白质外壳的性质决定。

9.根据病毒的宿主不同,可将其分植物病毒、动物病毒、细菌病毒三大类。

10.微生物个体小,其表面积与体质的比值大,能够迅速的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营养方式

特点

举例

腐生

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并从中获得营养,称为分解者

枯草杆菌、乳酸菌、霉菌、蘑菇

寄生

生活在其他生物体内或体表,并从这些生物中获得营养,称为消费者

炭疽杆菌、肺炎双球菌、所有病毒

某些真菌:

头癣、灰指甲、脚癣

自养

自身利用光能或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满足需要,称为生产者

蓝细菌(蓝藻)、硫细菌、硝化细菌

共生

与其它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不能独立生活

根瘤菌、黏球菌、真菌与藻类共生形成的地衣

第2节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1.人体的各种传染病主要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2.艾滋病是由一种病毒引起的,其能破坏人体的淋巴细胞而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

菌痢是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这种疾病的病原体是由一种细菌———引起的痢疾病毒。

3.酵母菌在食品和发酵工业上被广泛利用。

酶母菌——在无氧的情况下可将有机物分解成酒精,所以可用于酿酒;

同时也能在分解有机物时产生二氧化碳,用于发酵面包。

4.在我国农村,利用秸秆、粪便和产甲烷细菌等产生沼气,可用于家庭照明和供暖等。

5.青霉素和头孢霉素是由相应的真菌产生的抗生素,金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都是由某些放线菌产生的抗生素。

6、乳酸菌——在无氧的情况下能将有机物分解成乳酸,用于制酸奶和泡菜。

7、醋酸菌——酿醋  曲霉——制作酱和酱油  青霉——制青霉素  放线菌——制抗生素

第19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1节人的生殖和发育

★1、生物体的体积增大、体重增加的变化,就是生长。

生物体的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功能活动由不完善到完善的变化,就是发育人的生殖系统

女性生殖系统

  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女性

男性生殖系统

是男性最主要的生殖器官     最主要生殖器官

  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        输卵管-①输送卵细胞②受精作用的场所

  阴囊-保护睾丸和附睾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精囊腺-分泌粘液          阴道-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

  前列腺-分泌粘液

  输精管-输送精子

  阴茎-排精和排尿

★2、受精及胚胎发育

卵巢排出卵细胞→受精卵→胚胎→胚胎→胚胎→胎儿→新生儿

精液(内含精子)

〔1、新生命的发育从受精卵开始算起。

2、怀孕是从胚胎植入子宫内膜开始算起,胚胎在子宫内发育时间一般为280天左右,这个过程为妊娠即怀孕〕

3、营养获得:

植入子宫内膜前——靠卵细胞中的卵黄提供。

植入子宫内膜后——靠胎盘和脐带从母体中获得。

胎盘——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脐带——输送物质。

羊水——缓冲胎儿所受的压力。

【胚胎植入子宫内壁后,在胚胎与子宫壁接触的部分形成了胎盘,它与脐带相连,通过它们,胚胎从母体内获得各种养料和氧气,并将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排入母体血液,由母体的肾脏和呼吸系统排出】

4、人体发育的分期

体内发育-从受精卵发育到成熟的胎儿。

体外发育-从婴儿出生发育到个体成熟。

人的体外发育可分为婴儿期、幼儿前期、幼儿期、童年期、青春期(10-20岁)

5、青春期发育特点:

(1)身高和体重突增

(2)脑和内脏的功能趋于完善、(3)_性发育和性成熟等特点,

6.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叫做第一性征。

男女出现的其他性别差异,叫做第二性征。

男性第二性征:

长胡须、喉结突出、声音洪亮而低沉,女性第二性征:

骨盆宽大、乳腺发达、声调较高。

7.女孩进入青春期后,每月一次的子宫出血现象,叫做月经。

从这次月经来潮到下次月经来潮的隔天数,就是一个月经周期,一般是28-30天。

月经周期的出现,标准着女性具有来生殖的能力。

进入青春期的男孩,有时睡梦中会出现精液排出的现象,叫做遗精。

8.计划生育的目标:

提高人口素质,控制人口数量。

 可通过节育和避孕来达到控制生育的目的。

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

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第2节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变态发育(昆虫)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比较

相同点

不同点

蝗虫

有性生殖,

为变态发育

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若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相似,为不完全变态发育,蝗虫、蟋蟀、蜻蜓、豆娘、蟑螂、蝉等。

家蚕

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成虫有显著不同,为完全变态发育,家蚕、蜜蜂、蚂蚁、蝴蝶、蝇、蚊、金龟子等

【幼虫发育过程中,当受到外骨骼的限制不能再长大时,就会脱掉原来的外骨骼,这叫做蜕皮。

如:

在发育过程中,家蚕要蜕皮4次;

蝗虫要蜕皮5次。

【①在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中,中间没有蛹期;

而且由卵孵出的幼虫,形态很像成虫,只是体小无翅,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这样的幼虫叫做若虫。

如蝗虫的若虫,没有翅,能够跳跃,叫做跳蝻。

②蝗虫在三龄以后(即第三次蜕皮以后),翅芽显著;

五龄以后,发育成能飞的成虫。

也就是说,三龄以前的跳蝻翅未长成,活动范围小,密集,因此,灭蝗应抓紧消灭三龄以前(即第三次蜕皮以前)的跳蝻。

2、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1)雄蛙有鸣囊(是发声的共鸣器),能够鸣叫(属于动物的繁殖行为),是为了招引雌蛙。

然后雌雄蛙抱对,各自将卵细胞和精子排入水中,在水中卵细胞和精子相遇完成受精作用,因受精过程发生在青蛙体外,所以称为体外受精。

[体内受精一般是指受精作用发生在动物的母体内。

]

【雌雄蛙抱对的意义是:

刺激雌蛙和雄蛙同时分别将卵细胞和精子排入水中,增加了卵细胞和精子结合的机会,提高了受精率。

(2)发育过程如下所示:

受精卵→有外鳃和尾的蝌蚪→外鳃消失、长出内鳃的蝌蚪(此时的形态和结构都很像鱼)→长出后肢的蝌蚪→长出四肢的蝌蚪→幼蛙(有尾→无尾,用肺呼吸)→成蛙

可见青蛙的发育经历了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时期,蝌蚪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成蛙的有明显不同,称为“变态发育”。

[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等概念只适用于昆虫的发育,不能用在两栖动物的发育上。

【①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是:

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②青蛙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

③在蝌蚪发育成幼蛙期间,呼吸器官的变化为外鳃→内鳃→肺。

3、鸟类的生殖和发育

(1)鸟卵的结构及作用:

卵壳保护作用

壳膜

气室有利于胚胎发育时气体的交换,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鸟卵黄膜保护作用

卵细胞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主要营养物质

卵胚盘内含细胞核,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

卵白保护卵细胞

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和水分

系带固定卵黄

(2)未受精的卵,胚盘色浅而小;

已受精的卵,胚盘色浓而略大,这是因为胚胎发育已经开始了。

〈受精卵的胚盘将来发育成雏鸡,因为胚盘是鸡卵受精后开始发育形成的初始胚胎,在适宜的条件下胚胎发育成雏鸡。

〉〈此外,鸟类能筑巢、孵卵、育雏,这都提高了鸟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3)鸟的生殖和发育:

A、体内受精:

雌雄个体进行交配,雄鸟将精子送入雌鸟体内,与雌鸟体内的卵细胞进行结合,形成受精卵。

受精卵在雌鸟的输卵管内下行时,会被输卵管壁分泌的卵白、卵壳膜和卵壳所包裹,最后由泄殖孔排出体外。

(注意:

未受精的卵在输卵管内下行时,也会被卵白、卵壳等包裹。

体内受精是在雌体内进行的,所以比体外受精还要大大提高受精率。

B、鸟类的发育由受精卵开始。

也就是说,鸟类的胚胎在雌鸟体内就已经开始发育了,当产出体外后,由于外界温度低于鸟的体温,胚胎会停止发育;

在雌雄鸟的交替孵化下,胚胎才可以继续进行发育。

一般来说,个体小的鸟类产的卵孵化时间较短;

个体越大,卵的孵化时间会越长。

每一种鸟孵卵的时间是一定的。

有些晚成鸟的雏鸟破壳而出后,亲鸟和要照顾它一段时间的,被称为“育雏”。

『鸟类的生殖发育特点是:

体内受精,卵生;

亲鸟交替孵卵、育雏。

(4)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一般包括:

雌雄两性动物的识别、占有繁殖的空间(占区)、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和育雏等几个阶段。

【①一般来说,绝大多数鸟类在春天筑巢和产卵。

筑巢是鸟类繁殖活动中的一个显著特点。

鸟巢的主要作用就是为鸟类提供繁殖和育雏的场所。

第一,鸟巢能使鸟卵聚集在一起,让所有的受精卵能够同时被巢内的亲鸟所孵化;

第二,鸟巢有一定的保温作用,有利于孵卵;

第三,由于很多鸟类把巢筑在非常隐蔽的地方,再加以伪装,因而有利于躲避敌害。

②有的鸟不筑巢、不孵卵、不育雏,如杜鹃,将自己的卵产在其他鸟类(如画眉等)的鸟巢内,让其代为孵卵和育雏。

③鸟类的育雏行为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4、总结:

生殖方式

意义

有性生殖

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为受精卵,进而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殖方式〉

使后代具备两个亲本的遗传基因,更富生活力和变异性,适应力更强。

无性生殖

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产生后代的速度较快,有利于短期内繁殖出大量个体;

并且后代的性状均匀一致。

种类

发育方式

昆虫

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完全变态发育或不完全变态发育

两栖动物

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卵生

多为变态发育。

在变态发育中,幼体离不开水

鸟类

受精卵经过孵化发育成雏鸟,雏鸟发育为成鸟,没有变态发育

第3节植物的生殖

1.人、鸟类、蛙类和大多数昆虫的生殖方式,即由亲体的产生的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

有性生殖产生的子代,其遗传信息来自两个亲本,后代生活力强。

2、马铃薯的生殖方式,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的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叫做无性生殖。

3、绿色开花植物能利用其营养器官繁殖新个体,这种无性生殖方式叫营养生殖。

4、人工营养生殖的常用方法有扦插、嫁接和压条等。

5、无性生殖的种类:

①分裂生殖(如草履虫、细菌、变形虫等单细胞生物)。

②孢子生殖(如青霉、曲霉、蘑菇等)。

③出芽生殖(如酵母菌、水螅等)。

(马铃薯用块茎繁殖及落地生根植物叶片上长出的芽体属于营养生殖)

④营养生殖:

由植物体的根、茎、叶等营养器官产生出新个体的方式。

【营养生殖的特点:

营养生殖能够

使后代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加快繁殖速度,尤其是嫁接还能增强抗寒、抗旱、抗病虫害

的能力。

所以果树、花卉一般采用营养生殖。

★2、常用的营养生殖方法有:

嫁接、扦插、压条

(1)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带有芽的]枝,接到另一个植物体上,使它们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接上去的芽或枝叫做接穗;

被接的植物体叫做砧木。

〉如苹果、梨、桃等果树通过嫁接繁殖。

通过嫁接可以将接穗和砧木的优点结合在一起,但果树嫁接时,主要表现出接穗的特征(如将柿子的枝条嫁接到黑枣树的树干上,将来这个枝条上结出的果实是柿子)。

嫁接的方法有芽接和枝接:

(请看课本第88页的图解)。

嫁接能否成功的关键是:

①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必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②是接穗和砧木的亲缘关系要近,越近就越容易成活。

(2)扦插——就是剪取植物带有叶或芽的一段枝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