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粮液打造中国绿色工业园区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896247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38.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粮液打造中国绿色工业园区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五粮液打造中国绿色工业园区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五粮液打造中国绿色工业园区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五粮液打造中国绿色工业园区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五粮液打造中国绿色工业园区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粮液打造中国绿色工业园区文档格式.docx

《五粮液打造中国绿色工业园区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粮液打造中国绿色工业园区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粮液打造中国绿色工业园区文档格式.docx

公司坚持科学发展、清洁生产的理念,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发动员工积极全面参与环境保护。

20世纪80年代,酿酒粮耗、曲耗、糠耗、水电气能耗等均未实行定额管理,消耗量较大;

酿酒有机废水直接排放,造成污染水体。

包装以手工洗瓶、手工罐装、手工包装为主,洗瓶废水未经循环利用就直接排放,且包装洗瓶用水消耗量高;

手工罐装使白酒损耗较大,且污染水体;

手工包装造成包装玻瓶的破碎率较高,致使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大。

生产过程主要由“高资源投入—(高)消耗—产品—高污染排放”单向式流程组成,属高消耗、低利用、高排放的粗放型生产。

在这种模式下,资源高消耗是污染物高排放的根源,因此,发展循环经济的首要任务就是减少资源消耗,缓解自然生态环境的压力。

为此,公司于每年年初下达酿酒粮、糠、曲消耗及水、电、气能耗定额给各生产单位,在年底按消耗情况进行奖惩;

严格把“优质、高产、低耗、均衡、安全”作为一切生产活动的行动纲要;

对生产进行全过程控制,投资新建的包装流水线不仅有效地提高了白酒包装的劳动生产率,而且降低了白酒包装损耗、破碎玻渣排放量、包装洗瓶废水使用量。

表1循环经济建设第一阶段成效对比

(二)循环经济持续推进阶段

该阶段的主要内容是清洁生产工艺进一步优化,污染物的利用率进一步提高,企业环境绩效进一步提高。

1995年,当国内众多企业仍在为“三废”末端治理的巨额投资而不堪重负时,公司率先提出了降低物耗和能耗、减少污染、提高环境效益的先进理念,这标志着公司循环经济从起步阶段进入推进阶段。

随着经济的发展,公司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废水等,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为彻底解决此问题,公司倡导“废物是放错位置的资源,污染治理要创造经济效益”的先进观念。

2000年开始,公司对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把循环经济产业作为重要产业来经营,从人力资源、资金、设备、技术上给予保障。

通过近三年的研发,公司的循环经济已初具规模,其中公司有5项独创的新技术在生产经营活动取得了突破,并在技术创新方面不断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1.链式开发固态酿酒丢糟技术

1995年,公司原酒生产能力扩大到每年6万吨的规模,每年排放酿酒丢糟约30万吨。

受市场需求的影响,公司用丢糟生产的大量糟粉饲料积压在仓库,最终被迫将丢糟堆放在垃圾场,造成了严重的二次污染,鉴于此,1996年底,公司成立丢糟“无害化、效益化处理”课题组,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丢糟造复糟酒,再用酿酒后生产的废弃糟作为锅炉燃料,而锅炉燃烧产生的炭灰再作为原料生产白炭黑投放市场,形成良性循环。

2002年6月,公司已形成年利用处理丢糟50万吨,生产复糟酒15000吨、蒸汽90万吨、白炭黑5000吨的能力。

上述一系列酿酒丢糟的链式开发工艺——“无害化、效益化处理丢弃酒糟工艺”于2002年底获得了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并使全公司酿酒生产固体废物基本实现了利用资源化、处理无害化、排放减量化,彻底改变了公司以往大量丢弃酒糟露天堆放、占用大量土地、二次污染严重的局面。

五粮液为对伏特加原酒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醪渣进行综合利用,投资约1亿元,建设了DDGS一期工程、二期工程及三期工程,利用醪渣生产饲料,形成年处理醪渣15万吨、生产DDGS饲料60000吨的能力。

2.综合利用酿酒废水的技术

公司酿酒废水具有生产量大、种类较多的特点,不同种类的废水污染物相差较大,为此,公司针对不同的废水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式。

酿酒底锅黄水是废水中浓度最高的,处理难度相当大。

公司自主研发了用酿酒底锅黄水生产乳酸的技术,该技术已获国家专利(专利号:

ZL98121895.4)。

1999年公司投资3300多万元建设乳酸一期工程,并于当年12月竣工投产。

2015年公司投资3000万元对乳酸一期工程进行扩建。

该工程竣工后可日处理高浓度有机污水180吨,年生产乳酸1800吨、乳酸钙300吨。

乳酸生产装置是综合利用酿酒底锅黄水生产乳酸的装置。

该装置是五粮液应用自主开发的工艺技术建成的。

底锅黄水是白酒生产的主要水污染源,其有机污染物浓度高达100000毫克/升,含有的大量有机酸、还原糖、酵母自溶物等资源也未被充分利用。

1995年,公司组织专门人员研发底锅黄水综合利用技术,并于1997年研制成功。

采用底锅黄水接种发酵、结晶提取工艺获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

乳酸车间投资3300余万元,并于1999年建成投运。

该装置的生产能力为年处理高浓度底锅水60000吨,年产乳酸1800吨;

利用底锅黄水生产乳酸后,酿酒底锅水COD排放量降低75%以上,每年降低COD排放量达7000多吨。

公司在建设519车间时,投资6600多万元配套建设了污水处理设施,用于将该车间原酒生产过程中的废糟液进行固液分离,滤渣部分直接进入干燥机,经干燥后用来生产饲料。

根据生产工艺的特性对清液分别采用了两种方式进行处理。

其中30%~40%的清液作为配料用水进行回用,一方面可调节原料液的pH值,从而替代硫酸,降低了辅料消耗;

另一方面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减少了废水及污染物的排放量。

对其余部分清液进行生化处理,首先采用厌氧处理生产沼气,厌氧发酵生产沼气送锅炉混烧,处理后的废水再经达标处理后排放。

针对酿酒过程中排放的高深度混合废水,公司投资3080万元建设了废水处理站,该工程日生产利用沼气约4万立方米;

公司投资1400万元扩建原废水处理二站,可日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2300吨,生产利用沼气1万~2万立方米。

3.循环利用冷却水技术

针对酿酒冷凝水不含污染物且排放比较分散的特点,公司在各酿酒班组分别配套安装了沸点量水收集箱,将酿酒冷凝水部分回收加热作沸点量水。

另外,由于冷凝水温度较高,直接排放不仅造成水资源浪费,而且使冷凝水中的热量未充分加以利用,为此,公司在对冷凝水与锅底水进行清污分流的基础上,将冷凝水回收用作锅炉用水,一方面每天可回收约2000吨冷凝水,减少了水资源消耗量;

另一方面可回投冷凝水中的热量,既节水又节能。

公司车间的冷却水使用量十分大,由于混合后水温较高,不能满足工艺要求,不得不补充大量的新鲜水予以降温,从而使大量的混合水从循环池溢出。

经过研究,公司将新鲜水直接补充入冷却塔,以降低新鲜水的补给量,如此一来,每年可节约用水300万吨,吨酒水耗降低了40%。

4.循环利用锅炉脱硫和除尘废水技术

稻壳锅炉除尘废水悬浮物含量较高,为此公司建立了沉淀过滤系统,将其悬浮去除后回用,这样每年可节约用水200万吨、减少废水排放180万吨。

此外,公司在燃煤锅炉脱硫和除尘废水工序中均建设了中和沉淀池,将废水处理达标后用作脱硫和除尘废水,这样每年可节约用水220万吨、减少废水排放量200万吨。

5.循环利用洗瓶水技术

针对产品的包装流水线,通过修建沉淀处理池和回用设施可使大量的洗瓶废水得以循环利用。

公司每个生产区域均配有循环流水池、抽水泵、循环水进出管道,即洗瓶清洁水第一次使用后被回收到循环流水池,再利用抽水泵将回收的水抽出用于前段初步清洗玻瓶,后段则用清洁水清洗玻瓶。

包装区共83台洗瓶机,每台洗瓶机内有3毫米喷头460个,其中循环水喷头328个、清洁水喷头132个,循环水使用量是清水使用量的2.5倍。

仅此一项,每年可节约用水约330万吨。

(三)循环经济初步建成阶段

该阶段主要特点是资源化、再利用等循环经济观念已一定程度地深入人心。

这期间,公司一方面进一步对生产工艺及设备进行优化,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

另一方面进一步深入开展废物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物”的产生。

公司成立了由董事长担任主任的环境管理委员会,并制订了环境方针,同时建立了环境管理体系以更好地实施ISO14001标准。

此外,公司还成立了循环经济领导小组,于2006年7月制定的《循环经济工作实施方案》,对能源、水资源和主要原辅材料消耗情况进行了描述,并同国内同行业水平进行了对比分析。

(四)循环经济深入发展阶段

该阶段提倡全面发展循环经济,通过宣传和培训使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理念在全体员工的思想上扎根,并自觉落实到日常工作中,综合运用“3R模式”,深入贯彻公司能源环境方针,不断优化工艺装备;

以公司作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为开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力争真正实现“废物”零排放,促进企业环境、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稳步提高。

“十一五”期间,省政府下达的节能目标为67005吨标准煤,公司实际累计完成节能量为70376吨标准煤,完成省政府下达目标的105.03%。

永久关停了509车间5万吨白酒生产线,经测算可实现COD减排3364吨。

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低于市委市政府下达的控制指标。

三五粮液绿色发展的成功经验

目前中国每年纸消耗量超过8000万吨,除循环使用外,需砍伐10.6亿棵大树。

每节约一页纸,在我国广阔的土地上就会多一片纸样大小的绿色。

保护环境应当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这是任何一个公民和企业都应担负的社会责任。

在全球能源、资源消耗量大幅增长,环境保护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五粮液在绿色发展方面成为一个企业标杆,这与五粮液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五粮液按照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建立了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管理体制,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

同时,公司建立了厂级、车间、班组三级能源环境管理网络,各部门或单位都设立专/兼职能源环保员,负责公司环境管理和节能降耗管理工作。

公司率先在国内酿酒行业实施ISO14001标准,成立了由董事长担任主任的环境管理委员会。

2004年10月,公司设立能源设备部和环境保护监督部。

2012年12月,公司改革管理体制,将能源设备部和环境保护监督部合并为能源环保管理部,进一步提高节能减排工作效率。

2014年,公司建立了GB/T23331-2012能源管理体系,将其与环境管理体系合并,形成了公司的能源环境管理体系,并于10月下发了体系手册和程序文件,2015年公司获得中国检验认证集团颁发的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的绿色文化逐渐形成,实现了循环经济模式、优美的生态环境、美丽的建筑环境艺术相统一的绿色生态园区。

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如今的五粮液通过实施“酒业为主、多元发展”战略,实现超速发展,已成为具有深厚企业文化的国有特大型企业集团,建立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被批准为“全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浓香型白酒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承担单位和第四批全国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试点单位,是唯一两次获得国家质量管理奖、唯一两度获得“中国最佳诚信企业”殊荣的白酒企业。

同时,五粮液遵循国际烈性酒度数惯例,并考虑到各国消费者不同的消费喜好,在酒的度数上积极创新,开发了五粮液低度系列35°

、39°

和42°

酒品,为其走向广阔的国际市场奠定了更坚实的产品基础。

这些都得益于以下五大优势。

(一)绿色文化的不断培育

多年来,公司通过编制发布《绿色空间》,悬挂环保标语横幅,发放《环境宣传资料册》《环境保护法》《共建生态文明、共享和谐社会小折页》等宣传手册,组织员工观看《重金属污染事件》《关注PM2.5监测》《十面霾伏》等节能环保宣传片的方式,向员工传达国内外最新环境形势、能源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公司能源环保事件等动态,基本实现了全员覆盖。

每年6月5日公司都会组织“少开一天车”倡导活动,现有百余辆私家车参与其中;

结合“世界环境日”“全国低碳日”主题,公司在东大门广场设置了节能环保主题宣传展板;

公司还开展了“低碳经营知识大本营趣味竞赛”等活动。

此外,公司通过理论技能培训、实践指导、研讨会、职称评定等多种方式,提升了员工素质和综合技能,为公司发展储备了更多的能源、环保专业的技术人才。

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增强了员工节能环保意识,培育了公司的绿色文化。

(二)循环经济模式初步形成

多年来,五粮液先后投入10亿余元,初步建成了循环经济模式,开发利用酿酒丢糟无害化、效益化处理技术,酿酒底锅黄水生产乳酸技术,酿酒底锅黄水超临界萃取香源技术,建成并投运了乳酸车间、废水一站、废水二站、废水三站、废水四站、环保锅炉、复糟车间、白炭黑车间等一大批污染治理和资源综合利用设施,已具备年处理丢糟50万吨、年产复糟酒1.5万吨、蒸汽90万吨的资源化能力。

公司形成了年处理高浓度底锅水6万吨、年产乳酸1800吨的资源化能力,形成了日处理有机废水1.59万吨、日产沼气7.5万方的废水无害化能力,基本实现了无害化处理、减量化排放、资源化利用,解决了酿酒丢糟造成的污染问题。

(三)优美的生态环境正在形成

多年来,五粮液始终高度重视区内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着力营造一个舒心、职工满意、客户满意、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工业生态五粮液。

五粮液生态环境的优化,为五粮液酿酒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厂区绿化面积达200多万平方米,植被覆盖率达41.41%。

栽培植物种类达74种,常绿乔木或灌木主要有小叶榕、广玉兰、桂花树、黄果树、黄桷兰等。

其中,小叶榕是厂区的主要常绿乔木,其遍布五粮液各生产车间周围、道路两旁、居住区附近及山坡等地,黄桷兰主要分布在505、506、生产部附近,大面积的植被覆盖极大地改善了五粮液的生产生活环境,保护了厂区附近的生态环境。

此外,公司超越了一般性的绿化、美化要求,生产车间掩盖在丛林中,园区内有野兔、蛇、多种鸟类等野生动物,初步形成了生产与生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成为川南地区著名的工业旅游景区,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声誉和社会形象。

2004年,五粮液荣获了省级“工业产业园区”称号。

(四)美丽的建筑环境艺术独具特色

五粮液风格独特的环境建筑艺术荣获了国际建筑师大会的创作成就奖,填补了我国企业建筑环境艺术的空白。

经过20多年的历史沉淀,五粮液形成了独特的环境建筑艺术群。

无论是建筑、雕塑、园林、绘画、工艺美术还是书法、篆刻、文学艺术,无论是以东大门、五粮液酒文化博览馆、奋进广场、鹏程广场、日月宫、行政大楼等为代表的气势宏大的现代建筑艺术景点还是以酒圣、奋进、参天大树、五粮液史话、人头鹰身、五粮神女、杨惠泉、邓子钧、饮品八仙、观沧海等为代表的精美的雕塑艺术景点,无论是以酒圣山、安乐泉、五粮液大道、世纪广场等为代表的综合园林艺术景观还是以酒文化博览馆和日月宫内外众多的五粮液包装、书法、摄影等为代表的文化、装饰、艺术品,都体现了艺术特色。

(五)成熟的生态文明研究机制逐步构建

首先,为支持生态文明研究,五粮液向中国生态文明促进基金捐款1000万元,成为捐赠该基金的第一家企业。

有关专家介绍,该基金将开展生态文明课题研究和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加强重点地区、社区、行业、企业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推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

五粮液董事长兼党委书记唐桥参加签约仪式,称捐赠该基金开启了五粮液与全国唯一以生态文明命名的国家级社团组织的合作道路。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宜宾最大的优势、最大的财富和最大的品牌”,宜宾市市长徐进说,“五粮液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崇尚自然、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

其次,作为全国白酒行业的龙头企业,五粮液承担起了温室气体减排的责任。

为了更好地开展温室气体减排工作,在四川省财政厅的指导下,公司与四川中熹会计师事务所合作,共同立项开展了“碳计量和碳排放会计研究”课题,在行业率先开展了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相关工作。

2011年10月,公司实施了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编制完成了温室气体报告,低碳减排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五粮液勇担节能减排重任,走在了行业前面”,这是四川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工业组副组长宋伍生给予的积极评价,并建议五粮液健全低碳减排工作机制,做好产业延伸,打造新品牌。

最后,为进一步推进生态文化建设,五粮液还与四川大学签署了《五粮液与川大校企合作协议》,联合成立了“五粮液老窖池群生态环境条件优化研究”课题组,为优化公司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五粮液坚持环保生态理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举动,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作为中国酒业大王,五粮液没有忘记自己身上那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收获了大量由各级颁发的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绿色环保、科技进步等相关奖项和荣誉。

2002年12月,公司“无害化、效益化处理丢弃酒糟工艺”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3年10月,公司获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2004年10月,公司获四川省“生态工业园区”称号,成为当时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食品生产企业。

2005年8月,公司UASB及煤沼气混烧废水综合利用技术获全国食品工业科技进步优秀奖。

2005年10月,五粮液被国家六部委列为“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单位”。

2006年,公司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全国清洁生产示范单位”。

2006年3月,公司酿酒底锅黄水生产乳酸及乳酸钙技术获宜宾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2006年12月,公司获四川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

2010年3月,公司《酿酒废弃物资源化技术》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10年7月,第三届世界环保大会上公司获“世界低碳环境中国100强企业”称号。

2010年10月,公司被四川省企业联合会和四川省企业家协会授予“低碳型示范企业”。

2010年11月,公司被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评为全国资源综合利用十佳企业。

2011年1月,公司被《中国环境报》评为“全国环保优秀品牌企业”。

2011年11月,公司被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评为全国资源综合利用年度影响力企业。

2012年12月,公司入选“中国中国企业环境责任百佳企业榜”,获中国环境保护杂志社颁发的“环境保护优秀企业”称号。

2013年11月,公司获联合国环境规划基金会、中国环境保护协会等单位联合颁发的“绿色中国·

2013环保成就奖”(“杰出企业社会责任奖”称号)。

公司顺利完成循环经济典型模式及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的创建工作。

2014年4月,公司被评为“2013年度全国循环经济科技工作先进集体”;

5月,公司被评为“2013年度四川省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先进会员单位”;

7月,公司获世界环保大会组委会评定的“国际碳金奖(中国绿效企业最佳典范奖)”。

追求永无止境、荣誉只代表过去,五粮液一直奔驰在绿色发展的路上,未来的路还在延续。

四五粮液绿色发展面临的问题

在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公司深化改革,不断调整结构、整合资源,在新常态下,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应当对遇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创新,为建设绿色五粮液、实现“中国梦”在五粮液的具体体现而努力。

(一)协作、整合、创新有待进一步加强

作为“中国白酒大王”,五粮液的年产量为13万吨左右,占全国年产量(600万吨)的比重不到3%。

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传统白酒市场“高端和低端强、腰部塌陷”的哑铃形消费结构正在向稳定、健康的金字塔形消费结构转变。

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推动中国白酒由过去单个企业、单个品牌、单个产业向白酒产区、“中国白酒”品牌及整合区域内酒业关联资源推动区域经济全面、可持续发展转变,这是四川白酒产业的历史机遇,更是五粮液企业的使命担当,公司在绿色创新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白酒绿色文化影响力小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来,我国现代社会发展趋于多元化,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理念、价值观开始变化,受西方文化影响越来越多的白酒消费替代品,如红酒和烈性洋酒等,对白酒造成的冲击越来越大。

据统计,洋酒每年以30%以上的增长速度抢占国内市场。

在我国,五粮液等驰名商标经过发展,在品牌、资本、渠道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我国白酒绿色文化的影响力还很弱,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全过程控制原材料的消耗。

相信以五粮液等品牌为代表的中国白酒,也会像威士忌、白兰地一样真正成为国际主流酒水品类。

(三)特色鲜明的生态环境系统有待建立

生态系统与环境系统属于科学系统,其最典型的科学特征是规律性。

对于一个涉及领域较多的体系,更需要掌握其规律,特别是含有人文元素的体系,其规律性更为复杂。

五粮液的生态环境系统在建设过程中,更多的是考虑当时某种生产系统的规律性,对于各种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没有予以充分的考虑与设计。

要使人为的环境与自然环境达到和谐统一,不仅要考虑人为创造的环境,更要考虑到自然恢复等因素。

生态环境系统不仅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其最典型的文化特征就是吸引力和影响力。

五粮液在建设过程中,充分地考虑了酒文化的元素,也把一定的生态元素和环境元素注入其中,但对于生态元素和自然元素没有进行单独的提炼和打造,尚未形成能有效推进酒文化建设的生态文明影响力。

只有将人文生态环境系统打造好了,才能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建设“美丽五粮液”“美丽宜宾”,乃至“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五五粮液绿色发展目标与思路

公司“十二五”环保规划的总体目标为:

在“三废”的资源化、效益化和生态建设的基础上实现“三废”的减排,以实现预期的减排目标,同时“三废”治理达到国家最新排放标准,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建成国家级标志性工程。

2015年是“十二五”环保目标的收官之年,未来五粮液绿色发展的总体目标如下。

(一)进一步完善五粮液生态产业园区

加快生态产业园区建设,着力打造一批循环经济型、低碳经济型项目和企业,促进园区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

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生产要素向园区集中,按生态园区的要求提高项目准入门槛。

围绕产业链的延伸进行项目引进和建设,引入上下游产品项目,加快产业集群的发展。

遵循市场原则,通过政策引导,利用产业集群的扎堆效应来实现集中供热、集中供气、集中回收处理,形成资源共享、相互共存的产业共生群落。

优先选择科技含量高、污染物排放量少、资源消耗低的项目,逐步形成循环型的工业链。

对园区现有企业,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以改造,淘汰落后工艺设备,实现产业升级,努力推进园区循环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完善生态产业园区建设。

(二)把五粮液生态产业园区建设成为酒类及配套产业科技创新及成果产业化的全国示范基地

根据园区的实际情况,将园区打造成酒业及配套产业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全国示范基地、酒业及配套产业与信息化融合发展全国示范基地、酒业及配套产业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