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年级物理上第一章机械运动教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893257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73.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八年级物理上第一章机械运动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新八年级物理上第一章机械运动教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新八年级物理上第一章机械运动教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新八年级物理上第一章机械运动教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新八年级物理上第一章机械运动教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八年级物理上第一章机械运动教案Word格式.docx

《新八年级物理上第一章机械运动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八年级物理上第一章机械运动教案Word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八年级物理上第一章机械运动教案Word格式.docx

一、长度的测量

1、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

(1)让学生说出所知道的长度测量工具如刻度尺等,然后教师出示一些常用的测量工具(刻度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让学生观察。

(2)让学生找出身体的哪些部位可以做为“尺”。

①伸开手掌,从大拇指到中指指尖的距离,称为“一柞”。

②伸开两臂的长度,大约等于身高;

人步行时,平均一步的长度;

某一个手指的宽度等。

2、长度的单位

认识长度单位的符号及单位间进率。

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km=1000m=103m;

1dm=0.1m=10-1m;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1μm=0.000001m=10-6m;

1nm=0.000000001m=10-9m

3、了解一些物体的长度或物体间的距离。

4、刻度尺的使用

应做到:

刻度尺要放正,要紧靠被测物体;

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5、学生分组实验。

测量物理课本和作业本的长度和宽度.

思考:

测量硬币的直径;

硬币的周长;

测量一页纸的厚度;

测量细铜丝的直径

二、时间的测量

1、计时工具:

古(日晷;

沙漏)钟表、停表

2、时间单位:

秒S

常用时间单位的符号:

小时(h)、分(min)

三、误差

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错误与误差不同:

错误是指不按实验、操作的有关规定的做法。

是不正确的测量方法产生的,所以只要严格按要求去做,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减小误差的方法:

多次测量的平均值会更接近真实值,误差较小。

三、课堂练习:

动手动脑学物理

四、知识小结:

五、布置作业

1.阅读本节课文.2.练习册相关内容.

备注:

板书设计: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长度测量

1、测量的工具:

刻度尺

2、长度的单位:

米m1km=103m1dm=10-1m

1cm=-10-2m1mm=10-3m1μm=10-6m1nm=10-9m

3、刻度尺的使用:

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量程及分度值的尺子

记录测量结果要有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二、时间的测量:

工具:

生活中使用的各种手表、钟表

单位:

秒.符号“s“。

常用:

时(h),分(min)

三、误差:

真实值和测量值之间的差别叫误差。

减小方法: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教学反思:

1.2运动的描述

观察、讨论

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知道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3.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4.会根据指定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或静止;

会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判断参照物.

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获得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机械运动,物体运动或静止的判断.

参照物的概念及参照物的判断.

多媒体或投影仪

一、引入新课

请同学们观看高台跳水比赛的录像资料,并请一位同学用章首语作解说词配合图象解说.

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都不仅仅是一项运动,同时也都是一门科学.学好关于运动的科学,不仅能深入认识体育,还能深入地了解自然.从今天开始同学们就要开始学习关于运动的科学.

二、新课教学

1.机械运动

请同学们看课本图1.2-1中的三幅漂亮的图片,能回答图下面的问题吗?

哈雷彗星、奔驰的猎豹、蜗牛,它们有没有共同点?

共同点是什么?

都在运动.

运动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能讲讲你们是怎么来判断物体是不是运动的呢?

天空中飞行的飞机、火箭;

地面上奔驰的火车、汽车;

江河海洋中航行的船只、舰艇;

行走的人、流动的水、游动的鱼、飞翔的鸟等等都在运动,为什么能说它们都在运动呢?

这些物体都在运动是因为它们的位置在不断地变化.

[板书]在物理学里,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

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既然运动是普遍的,为什么又常常说房屋、桥梁是静止的,河水、船只等是运动的?

请同学们将书本放在课桌上,把钢笔放在书本上,用手缓慢地推动书本,使书本载着钢笔沿桌面向前移动,思考下面问题:

(1)书本相对于桌面的位置有无变化?

(2)钢笔相对于书本的位置有无变化?

(3)钢笔相对于桌面的位置有无变化?

比如老师站在讲台上,如果以教室的墙壁作标准,老师就是静止的,如果选择太阳作标准,老师就是运动的,因为老师站在地球上不动,但地球在绕着太阳转动.

旅游坐车的时候,如果以车厢作标准,坐着的人是静止的,如果以路边的树或大楼作标准,车内的人就是运动的.

可见,说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是以哪个物体作标准.

[板书]在研究机械运动时,所选的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从上面同学们的分析可以看出,选择不同的物体作参照物,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情况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选择参照物时,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个身作参照物,因为这样选的话.这个物体永远处于静止状态.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

—般应选样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作参照物,这样研究问题方便.如果选样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作参照物时,参照物可以不提.比如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不用说”以地面为参照物,汽车在运动”.

研究问题的时候,选择好参照物后,就可以先假定参照物是不动的,然后再看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运动情况.

乘这样的电梯向上运动时,以电梯为参照物,假设电梯不动,楼房就在向下运动;

如果乘电梯向下时,楼房就向上运动.

1.2运动的描述

机械运动:

在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选择不同的物体作参照物时,物体的运动或静止的情况不同

1.3运动的快慢

观察、比较、练习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现象的主要特征,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2.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具有初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

速度的概念及单位

匀速直线运动的判断及速度单位的换算

请同学们观看课前准备的资料:

“龟、兔赛跑”的片断

它们做机械运动的情况有没有什么区别呢?

运动有快有慢,怎样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1.速度

(1)概念

请同学们继续观看学校田径运动会上100m决赛的盛况.

通过相等的路程,用的时间短的人运动得快.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时间相同,比较路程;

2.路程相同,比较时间;

3.路程、时间都不相同,如何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

引入比值定义的方法

在物理学中,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时间。

这样,在比较不同运动物体的快慢时,可以保证时间相同。

在物理学中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

[板书]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公式

在以前的学习中,同学们肯定已经注意到,每一个物理量都有自己的表示符号.物理学上,路程用“s”表示,时间用“t”表示,速度用“v”表示.如果一个运动物体在“t”时间内运动的

路程是“s”,那么这个运动物体的速度该如何表示呢?

请大家写出速度的表示式.

v=

这就是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式.即速度的公式.

(3)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

路程的单位是米(m),时间的单位是秒(s),速度的单位就写成米/秒(m/s),其中“/”表示除的意思,读作“每”,所以.米/秒(m/s)就读作“米每秒”.

人步行的速度约1.1m/s,自行车的速度约5m/s.

常用“千米/时(km/h)”作单位,应该怎样读?

练习1:

火车的速度是72km/h,汽车的速度是30m/s,是火车跑得快还是汽车跑得快?

练习2:

(1)10m/s=______=_____=______.

(2)36km/h=______=______=_____.

(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错)

例题1:

一位百米赛跑运动员跑完全程用了11s,而一辆摩托车的速度表指示为40km/h,哪一个的速度比较快?

利用书中的例题,作为速度计算及单位换算的巩固练习.

解:

由公式v=

可知运动员的速度为:

v1=

=

=9.1m/s

摩托车的速度:

v2=40km/h=40×

=40×

=11.1m/s

因为v2>

v1,所以摩托车的速度较快.

例题2:

火车提速后,在北京和上海之间的运行速度约为104km/h,两地之间的铁路线长1463km,火车从北京到上海大约要用多长时间?

利用书中例题2作为速度变形公式的应用练习.

由v=

得:

t=

=14h.

火车从北京到上海大约要用14h.

强调:

解题过程要写出所依据的公式,把数值和单位代入时,单位要统一,计算过程和结果都应带单位.

例题3、课本

2.匀速直线运动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想想议议”中的内容,看能获得什么信息.

照片上两个球之间的时间间隔是相同的.

[师]我们把类似于照片甲中小球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照片乙中小球的运动叫变速运动.大家能说出这两种运动的定义吗?

物体沿直线快慢(或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做变速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在平直的轨道上行驶的列车可以近似地看作匀速直线运动,但常见物体的运动大多是变速运动.同学们可以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吗?

车辆进站和出站,起动和刹车,上坡和下坡,都是变速运动.

物体做变速运动时,速度有时快,有时慢,怎样描述它的运动情况呢?

变速运动比匀速运动复杂,在不要求很精确,只作粗略研究的情况下,也可以用公式v=

计算变速运动物体的速度,不过求得的速度v表示的是物体在时间,内通过路程s中的平均快慢程度,这样算出来的速度叫平均速度.

练习4:

火车从北京行驶1小时到天津,通过的路程是140km,求火车的速度.

一、速度

意义:

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定义: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公式:

v=

单位:

米/秒(m/s,m·

s-1)千米/时(km/h)

二、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运动

平均速度:

平均快慢程度

1.4测量平均速度

1.学会使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

2.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1.掌握使用物理仪器——停表和刻度尺的基本技能。

2.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

3.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和正确、实事求是记录测量数据的严谨作风。

会使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

停表和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小车、斜面、刻度尺、停表、木块

今天我们就要用实验的方法测出在斜坡上各路段的平均速度,从而来验证斜坡上自由滚下的物体在前半程快还是后半程快。

板书课题:

平均速度的测量。

实验器材可从实验台上选取。

要求同学们以组为单位,先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画出实验表格,进行分组实验,收集数据最后得出结论。

每段时间测量:

先测前半程的时间,再测全程的时间。

后半程的时间可以用总时间减去前半程的时间。

讲并操作停表的使用方法,按一下开始计时,再按一下停止计时,再按一下回零。

外面的长针走一圈是30秒,长针走两圈里面的短针走一格是一分钟。

我们会使用秒表了,下面就开始进行实验并收集数据,把数据填在表格里。

时间为10分钟。

开始:

实验结束把一组同学的报告展示出来。

长度测量的结果要有准确值和估计值,长度测量写出估计值的同学请举手。

你们的路程测得怎么不一样呢?

生答。

你们是怎么测量的呢(找学生演示他们是如何测量木板的长度的)?

我们通过这个实验就验证了,物体从斜面上滚下来时,后半程比前半程的速度快。

你们能比较出哪一组的小车滑的快吗?

不能,有什么办法吗?

有同学说比速度,怎么比呢?

请同学们完善你们的实验方案,算出小车在斜面运动时全程的平均速度,时间为2分钟。

再拿两组实验报告比较一下,哪一组小车滑的快。

五、布置作业:

1.完成实验报考单.

2.练习册相关内容.

一、实验原理:

二、实验装置:

三、实验步骤:

路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

S1=

t1=

V1=

S2=

t2=

V2=

1.5复习和总结

归纳、分析

1.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能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判断选择参照物.

2.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并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会选择和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知道测量的误差,区分误差和错误.

4.知道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力的三要素并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5.会应用惯性定律解释惯性现象,会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分析实际问题.

通过对本单元知识的系统复习,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品质,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正确使用刻度尺、机械运动和参照物、速度和平均速度。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多媒体或投影仪及投影片

一、知识网络(板书)

二、典型例题

例1:

在当今世界,地面上奔跑速度最快的是猎豹,它的速度可达40m/s;

在水中游得最快的是旗鱼,它的速度可达108km/h;

在空中飞行的鸟中最快的是褐海燕,它1min内能飞行5km,如果有可能让这三种动物在一起比赛,冠军是_______,亚军______.

分析:

这是比较速度大小的类型题.解决这一类问题的基本方法是把它们都换算成统一的单位,就可以比较了.

猎豹的速度v1=40m/s,旗鱼的速度v2=108km/h=30m/s;

褐海燕的速度v3=5km/min=83.3m/s.v3>

v1>

v2.

答案:

褐海燕猎豹

例2:

有同学说:

“物体沿直线运动,每分钟通过的路程都是100m,则必为匀速直线运动.”这句话对吗?

“快慢不变,经过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何为“快慢不变”呢?

也就是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这里可以把时间分割为1小时、1分钟、1秒钟等.每个1小时、1分钟、1秒钟都是相等的时间,甚至每个十分之一秒、百分之一秒等等都是“相等的时间”.物体如果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这个“相等的时间”显然不是指某一种特定分割法的“相等的时间”,而是指任何一种分隔方式的“相等的时间”,也就是说,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不仅每小时、每分钟通过的路程要相等,而且每秒钟、每十分之一秒钟等通过的路程都必须相等.

所以,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100m,那么这个物体有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而并非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因为它虽然每分钟经过的路程都相等,但不见得每秒钟通过的路程也相等.

可见,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是不是匀速直线运动,不能只看某一种分隔法的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否相等,而且要看是否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例3:

王师傅用一把刻度尺测量一木板的长度所测量结果是3.568m那么,这块木板的长度的准确值是多少?

估计值是多少?

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多少?

测量的结果精确到多少?

此类问题应根据测量结果,运用逆向思维来分析.根据测量记录的要求,测量结果的最后一位是估读的,3.568m的最后一位是0.008m,即0.8cm,所以估计值是0.8cm.而估计值以前的数值均为准确值,所以3.56m即356cm为准确值.从右起倒数第二位数字所在单位就是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故这把尺的最小刻度值是1cm.由于测量所能达到的精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决定的,因此,这个测量结果精确到1cm

356cm0.8cm1cm1cm

例4:

在一次工程爆破中,用了一条96cm长的导火索来使装在钻孔里的炸药爆炸,导火索燃烧的速度是0.8cm/s,点火者点着导火索以后,以5m/s的速度跑开.他能不能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点500m的安全地区?

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比较时间、路程和速度的多种方法求解.导火索的燃烧和点火者的跑动具有等时性.此题有多种解法.一题多解有利于同学们思维能力的提高.

已知:

v1=0.8cm/sv2=5m/s

s1=96cms2=500m

解法一:

比较运动时间(求t1=?

t2=?

由v=s/t得t1=s1/v1=96cm/O.8cm/s=120s

t2=s2/v2=500m/5mis=100s

因为t1>

t2所以人能跑到安全区.

解法二:

比较需要导火索长度和实际导火索的长度(求s1′)

由v=s/t得t1′=t2=s2/v2=500m/5m/s=100s

s1′=v1t1′=0.8cm/s×

100s=80cm.

因为s1′<

s1所以人能跑到安全区.

解决三:

比较导火索燃烧过程中人跑过的路程与爆炸点到安全区的距离(求s2′)

由v=s/t得t2′=t1=s1/v1=96cm/0.8cm/s=120s

s2′=v2t2′=5m/s′120s=600m

因为s2′>

s2所以人能跑到安全区.

解法四:

比较刚好能保证人能跑到安全区的导火索燃烧速度与实际燃烧速度(求v1′)

由v=s/t得t1′=t2=s2/v2=500m/5m/s=100s

v1′=s1/t1′=96cm/100s=0.96cm/s

因为v1′>

v1所以人能跑到完全区.

解法五:

比较保证爆炸时人刚到安全区所需的速度与人实际跑开的速度(求v2′)

由v=s/t得t2′=t1=S1/V1=96cm/0.8cm/s=120s

V2′=S2/t2′=500m/120s=4.17m/s

因为v2′<

v2所以人能跑到安全地区.

例5:

步行人的速度为v1=5km/h,骑车人的速度为v2=15km/h,若步行人先出发30min,骑车人由同一出发点需经过多长时间才能追上步行人?

这时距出发地多远?

(0.25h,3.75km)

三、布置作业:

.练习册相关内容.

1.5复习和总结(学到了什么)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正确使用刻度尺:

2、误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