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水土保持科技园地灾评估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892437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259.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怀化市水土保持科技园地灾评估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怀化市水土保持科技园地灾评估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怀化市水土保持科技园地灾评估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怀化市水土保持科技园地灾评估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怀化市水土保持科技园地灾评估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怀化市水土保持科技园地灾评估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怀化市水土保持科技园地灾评估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怀化市水土保持科技园地灾评估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怀化市水土保持科技园地灾评估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4)对建设场地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和建设场地适宜性评价。

(5)为工程建设及运营过程中防治地质灾害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和建议。

第一章评估工作概述

一、工程概况与征地范围

(一)工程概况

根据《怀化市水土保持科技园办公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水土保持科技园办公楼主要建筑物有:

水土保持科技园办公楼主要建筑物一览表表1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下表:

水土保持科技园办公楼建设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表2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1

规划总用地

m2

68643

2

建筑用地

19152

3

道路用地

27526

4

绿化用地

21965

5

建筑总面积

32025

6

建筑密度

%

27.9

7

容积率

0.47

8

绿地率

32

(二)征地范围

根据怀化市水利局提供的建设场地红线图,建设场地位于中方县泸阳镇下坪村付角溪水库旁,总征地面积68643.44m2,征地区主要由以下座标控制:

水土保持科技园办公楼征地区控制点座标表表3

二、以往工作程度

评估区中心在区域于1972年湖南地质局区调队在此区域进行过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并提交了《1∶20万芷江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975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00934部队完成了1∶20万芷江幅区域水文地质普查,并提交了《1∶20万芷江幅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

湖南地勘局四0七队在此区域进行过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并编绘了1∶5万中方县幅地质矿产图。

1990年,湖南地矿局四0七队在此区域进行过1∶1万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并提交了《怀化市规划区地下水水质评价报告》。

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中方县工业和基础设施的飞速发展,水土保持破坏日益严重,在拟建场地附近进行了付角溪水库的岩土工程勘察。

前人在此区域中心做的大量工作,为本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

本次对湖南怀化市水土保持科技园办公楼建设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严格按“技术要求”的规定进行的,其工作程序见《工作程序框图》。

1、充分搜集、利用区内已有地质资料及初步可行性研究资料,通过现场踏勘,初步确定地质灾害评估区范围、级别和调查区范围;

2、在调查区内开展详细的地质环境、地质灾害调查;

3、收集必要的勘探工作资料,尤其是对建设场地初步勘察工作获得的定量评价指标进行分析评价;

4、对收集到的成果资料综合整理、系统分析研究后,进行拟建工程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预测和综合评估,作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估;

5、对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可能产生地质灾害的危险地段提出防治措施建议。

2011年4月2日~4月2日,我公司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技术人员到湖南怀化市水土保持科技园办公楼建设场地及其邻近区域进行了为期1天的现场地质环境调查。

技术人员在收集有关资料的前提下,深入现场,全面了解规划布局、征地区内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发育程度及地质灾害发育规模和形成原因(完成各项工作量见表1)。

2011年4日5日,我公司技术人员对现场收集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整理,编写并提交了《怀化市水土保持科技园办公楼建设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说明书》。

》》

完成工作量统计表表4

资料收集

面积

km2

0.35

观测路线

km

4.80

地质点

12

地貌点

冲沟

河流(或溪沟)

边坡

拍照片

10

利用6张

室内综合

报告编制

附图2张

评估工作程序框图图2

四、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

(一)评估范围

评估区范围的确定主要是依据工程建设有可能影响的范围和可能遭受到地质灾害危害的范围。

根据《湖南怀化市水土保持科技园办公楼规划图》,拟建场地处于中方县泸阳镇下坪村付角溪旁,地势开阔。

根据上述规划征地范围,确定本次评估区范围如下:

东面以丘陵山脊为界,北面以溪沟为界,西、南面地形较平坦,主要为果园,以征地红线外推50-100m为界。

(见《综合评估图》)

根据以上原则,确定评估区面积为:

134551m2。

(二)评估级别

该项目为新建工程,建筑物占地面积仅19152m2,容积率为0.47,最高层数为2层砖混结构,其他为1层建筑物。

建设场地四周500m范围内无居民居住,工程建设对四周居民基本上无影响。

故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表5-3,确定该项目属一般性建设项目。

根据野外地质调查,评估区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弱,地形地貌类型以丘陵为主,侵蚀“U”型冲沟发育,相对高差不大。

分布的地层有》和第四系残坡积粉质粘土。

地表土层分布厚度厚,出露的岩层多为半坚硬至坚硬的冰碛砂砾岩。

区内区域性断裂构造不发育;

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主要为种植、修路、建房,对地质环境影响较小。

故综合上述各因素及结合《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其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属于简单类型。

本建设项目为一般性建设项目,地质环境条件属于简单类型,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级为三级。

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类表表5

复杂

中等

简单

1、地质灾害发育强烈

1、地质灾害发育中等

1、地质灾害一般不发育

2、地形与地貌类型复杂

2、地形较简单,地貌类型较单一

2、地形简单,地貌类型单一

3、地质构造复杂、岩性、岩相变化大,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不良

3、地质构造较复杂、岩性、岩相不稳定,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较差

3、地质构造简单、岩性单一,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良好

4、工程水文地质条件不良

4、工程水文地质条件较差

4、工程水文地质条件良好

5、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强烈

5、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

5、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一般

第二章地质环境条件

一、气象、水文

根据怀化市气象局提供的2008-2011年气象、水文资料,对评估区气象、水文特征总结如下:

1、气象条件

规划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境内四季分明,严寒酷暑期短。

其主要特征:

气候温和,三寒明显,降雨充沛,分布均匀,光能潜力大,冬春日照少,垂直差异不大,阶段性气候明显。

气温:

年平均气温为15.65℃—16.7℃,以七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2.45℃—28.6℃之间;

一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在3.65℃—0.4℃。

气温日照变化具有周期性,境内年温差22.4℃。

极端最高气温为39.6℃(1971年7月27日和1972年8月27日),历年≥35℃的高温天数均为20天,最多的一年有40天,最少年只有6天。

80%的年份在28天左右。

极端最低温度为-10.7℃(1977年1月31日晨,大部分柑橘和果树被冻死,频率为59%)历年≤0℃的天气为24天,11月下旬到次年3月上旬均有出现,1至2月出现最多。

无霜期平均为278天,最多的年份有322天(1974年),最少的年份也有262天(1977年)。

多年平均有霜日为13.9天。

降雨:

年平均降雨量为1600—1700㎜,全区年度降水的分配很不均匀,雨量集中在春夏两季,约占全年雨量的70%,4—6月降水量占全年的44.8%。

降雪:

根据气象站的记录,每年平均雪日为8.8天,最多的是1968年达20天,最少的为近几年的冬天仅为2天。

降雪一般在腊月下旬开始至次年2月下旬断雪。

日照:

园办公楼区境内全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486小时,占全年日照时间的34%,最多年与最少年相差313.3小时。

日照时间分布不均,一年中夏、秋两季最多,冬春两季最少。

由于夏秋日照时间长,故容易引起干旱,史料记载大旱出现频率14%,即7年一遇。

风:

境内地处东亚季风区,大风每年均有发生,年平均风速1.9米/秒。

1974年4月,一次狂风暴雨加冰雹致使秧苗、油菜等作物遭受大害,甚至有些树木被风吹得连根拔起。

2、水文条件

评估区内无地表水系。

评估区西侧为付角水库,根据调查,该水库水主要用于引水灌溉。

水库中水以接受大气降水,季节性变化不甚明显。

二、地形地貌

评估区属侵蚀、剥蚀构造丘陵地貌,最高地形标高为300.00m,位于评估区的东面;

最低地形标高为220.00m,位于评估区的西面冲沟部位;

最大相对高差约80.00m。

地形坡度在10-15°

,局部达20-30°

评估区植被发育,以灌木林和果园为主。

三、地层岩性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和本次野外环境地质调查,评估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有震旦系下统南沱组和第四系。

从老至新叙述如下:

(1)震旦系下统南沱组(Zan)

岩性主要为含砾粉砂岩、冰碛砾岩、泥砾岩。

砾石直径一般在1-5cm,磨园办公楼度较好。

区域区该地层厚度在250-300m。

(2)第四系(Q4):

第四系松散层在评估区内广泛分布。

1耕土(Qpd)

以棕褐色为主,稍湿-湿,成份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可见植物根系,厚度0.30-0.40,主要分布于拟建场地山坡旱地及山谷稻田中。

残积相粉质粘土(Qel)

褐黄色,稍湿至湿,硬至可塑状。

碎石含量10-20%,粒径2-4cm,少量达2-4cm,次棱角-棱角状,成分为强风化砂岩。

主要分布于丘陵坡上,厚度0.50-3.00m。

卵石(Qal)

主要分布于评估区北面的冲沟中。

呈褐色,松散。

卵石含量占80%以上,直径一般达5-10cm,最大直径达50cm,表层分布有漂石。

卵石磨园办公楼度较好。

层厚一般小于1.00m。

评估区内未见岩浆岩出露。

四、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

从大地构造上看,评估区处于江南地轴西南端。

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中,经历了武陵运动、雪峰运动、加里东运动、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和喜山运动等六次大的地壳运动,在区域内形成了一系列北东、北北东向的断裂构造。

但根据野外调查,评估区内未见区域性断裂构造发育。

图2构造纲要图

评估区处于常德至贵定地震构造带附近。

在评估区外围200km范围内存在有溆浦—武阳压扭性断裂、安化—黎平压扭性断裂、陇城压扭性断裂、会同压扭性断裂、沅陵—麻阳压扭性断裂等大小数十条北东、北北东、东西向断裂带,具有地震发生的构造条件。

据《怀化市地方志》记载,沿活动性断裂带共发生了48次地震(见《历史地震统计表》),其中4级以上地震31次,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29次,最大震级7级。

强震多发生在溆

浦,靖州、会同、沅陵亦有6级左右地震发生过。

常德—贵定地震构造带上地震活动具有明显的周期性。

十七世纪以来,地震应变以突然、集中释放的形式出现,随后进入较长的平静期。

评估区中心在区域内新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老断裂的复活。

这些复活性断裂具有以下特点:

1、复活性断裂展布方向基本上呈北东向。

2、形成时代以加里东期为主,其次为燕山期。

3、活动的性质早期表现为压、压扭性,后期表现为张扭性或扭性。

4、第四系多呈条带状展布。

5、第四系以来的活动强度减弱,因而强震较少,沿断裂有震级较小的地震发生。

历史地震统计表表6

编号

发震时间

年月日

震中位置

震级

烈度

地震情况

构造部位

纬度

经度

1494

会同县城

断裂拐点处

1509、11

26°

35′

109°

41′

地震一日三次

1570、06

1626

会同县朗江

断裂末端

1626、6、6

27°

26′

110°

37′

断裂交叉处

1626、7

溆浦县城南东

<6

断裂一侧

1626、8、19

6.5

房屋倾塌

1626、10、8

9

1628、6、6

1631

28°

23′

11

1631、8、17

17日夜地震

13

9′

47′

断裂带上

14

1631、10、28

房屋摇动

15

1631、11、21

16

1633、7、11

溆浦

17

1642、4、1

天鼓大鸣

18

1699、6、26

晚上发震

19

1764

20

1786、6、1

芷江

地微动

21

麻阳北部

22

麻是锦和

23

1794、11

辰溪县城附近

24

1795

25

1804、11、1

地动山摇

26

1851

酉时地震

27

1879、5、12

9.5

28

1880、5、12

29

1926、10、8

房屋倾倒

30

1973、9、18

靖州县城

1.8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评估区中心在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根据怀化市有关规定,拟建场地建筑物按地震烈度Ⅶ度设防。

综合历史地震及近期地震发震规律、地震频数、烈度及区域地质构造特征,评估区处于较稳定区段。

五、工程地质条件

(一)岩体工程地质类型及特征

根据岩体强度和结构特征,将评估区内岩体划分为坚硬—半坚硬中厚层状冰碛砂砾岩岩性综合体。

由震旦系下统南沱组冰碛砂砾岩、泥质砂岩等地层组成,分布于整个评估区内。

岩性主要为冰碛砂砾岩泥质砂岩等。

其工程地质特征为:

岩石多为坚硬至半坚硬岩类,常因风化作用和地下水作用的影响节理裂隙发育,风化层厚度较大。

产生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为边坡崩塌、滑坡。

(二)土体工程地质类型及特征

根据土体成因及其物理力学特征划分如下:

单层结构粉质粘土:

分布于评估区内的丘坡表层,成因类型为残坡积,土性为粉质粘土。

一般呈褐红色、暗红色、褐黄色,稍湿,可塑至硬塑状,厚度小于2.0m。

一般情况下其容许承载力较高,达180-220Kpa。

六、水文地质条件

(1)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岩组富水性

根据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下水形成条件、赋存特征等将评估区内的地下水划分为二类,即:

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

含水岩组赋水性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按泉水流量划分为不同的富水级别,即:

丰富、中等、贫乏。

①松散岩类孔隙水

主要分布在丘坡上和沟谷中。

丘坡部位含水岩组主要为角砾、粉质粘土,含水性差,水量贫乏。

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泉水流量一般在0.01-0.10升/s,钻孔单位涌水量达5-50m3/日·

m。

冲沟部位含水性稍好。

在评估区内,松散岩类孔隙水总体水量贫乏。

②基岩裂隙水

评估区内基岩裂隙水主要分布在冰碛砂砾岩中。

评估区内的砂岩受区域构造和风化作用影响强烈,节理裂隙发育,岩石较破碎,为基岩裂隙水的赋存、迳流提供了有利条件。

但由于风化层厚度大,节理裂隙多被泥质充填,上覆第四系厚度薄,地形坡度较大,有利于大气降水迅速迳流排泄,而渗入地下补充孔隙潜水的水量少。

故评估区一带基岩裂隙水水量贫乏。

(2)地下水补给、迳流、排泄条件及动态变化规律

评估区内不同类型的地下水及其赋存条件、中心处的构造和地貌部位的不同,导致了补给、迳流、排泄条件及其动态变化特征也因地而异。

松散岩类孔隙水补给来源主要有二种:

第一,大气降水的垂直补给,第二沟谷部位接受地表溪流的侧向补给。

在丘坡部位,孔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垂直补给,其迳流方向一般从高处向低处迳流,在坡脚以渗流或泉的形式排出地表。

在沟谷部位,枯水期孔隙水补给溪水,而在雨季溪水补给沟谷部位的孔隙水。

基岩裂隙水主要由大气降水直接或间接渗入补给,少量为地表水补给,泉水流量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

基岩裂隙水多呈无压层流运动。

地下迳流方向多围绕山包向四周低地呈放射状迳流,或顺沟谷延伸方向渗流。

迳流途径短,循环交替强烈。

基岩裂隙水多以下降泉的形式排泄于沟谷中。

(3)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与含水岩组岩性关系密切。

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评估区内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Ca型,其次为HCO3-Ca、Mg型。

大多属低矿化淡水,矿化度一般小于0.5g/升,pH值一般在6-7.5,总硬度一般在4.2-16.8德度。

七、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怀化市水土保持科技园办公楼建设场地位于中方县泸阳镇下坪村,属丘陵地貌,人类活动主要为种地,其次修路、建房,虽对地质环境造成了影响,但影响甚微,建设场地内总的地质环境条件好。

八、小结

评估区属构造侵蚀、剥蚀丘陵地貌。

出露地层为震旦系下统南沱组和第四系。

评估区处于江南地轴西南端。

评估区内无区域性断裂构造。

本区地下水可分为基岩裂隙水和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二大类,地下水贫乏,地层岩性简单,主要为半坚硬至坚硬中厚层状砂岩岩组。

评估区工程、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评估区内人类工程活动主要有建房、修路、种地,对地质环境影响不大,地质环境保持较好。

第三章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一、地质灾害类型与特征

怀化市水土保持科技园办公楼选址于中方县泸阳镇下坪村,征地面积约68643.00m2,,本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区范围达134551m2。

依据本次野外实地地质环境条件调查,评估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震旦系下统南沱组冰碛砂砾岩,第四系覆盖层厚度小,填土仅分布在评估区的东面。

评估区植被发育,虽地形坡度大,但无土石方开挖、地下采矿等人类工程活动,自然斜坡稳定性好,诱发地质灾害的人类工程活动弱。

故评估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弱。

二、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通过对评估区地质灾害调查,评估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弱。

根据调查,评估区第四系自然残积的松散覆盖层厚度一般小于2.0m,陡峭处基岩裸露,且植被发育,同时,评估区人类工程活动弱,故形成土体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可能性小。

下伏基岩为震旦系下统南沱组冰碛砂砾岩,岩层倾向北西,且岩层产状较平缓,基岩风化层厚度2-3m,微风化基岩完整坚硬。

故形成基岩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可能性小。

评估区基岩为非可溶性岩层,无矿业活动,无地下采空区,形成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可能性小。

评估区地形相对封闭,集雨面积小,且第四系松散层厚度薄,植被发育,形成泥石流地质灾害可能性小。

故现状评估为地质环境条件好,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第四章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地质灾害的发生是各种地质环境因素相互影响、不等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工程建设过程中和使用期间可能引发和加剧地质灾

害的危险性预测评估,二是工程建设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预测评估。

根据设计方案,该项目主要建筑物有:

1栋2层砖混结构办公楼,其他均为1层建筑物。

根据各建筑物功能和占地面积、使用特点及拟建工程场地的地质环境条件,本次预测评估采用成因历史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对各建筑物用地范围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定性、半定量预测评估。

一、工程建设引发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一)工程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