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A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886113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68.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A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A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A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A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A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A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A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A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A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

(2)告诉学习者目标;

(3)刺激对先前学习的回忆;

(4)呈示刺激材料;

(5)提供学习指导;

(6)诱引行为;

(7)提供反馈;

(8)评定行为;

(9)增强记忆与促进迁移

第十一章

1、简述学习测量和评定的主要功能。

(1)诊断功能;

(2)反馈与鞭策功能;

(3)管理功能;

教育心理功能

2、简述评定的分类。

配置性评定;

形成性评定;

总结性评定

3、简述有效测验的必要条件。

信度;

效度;

难度;

区分度;

有用性

4、如何防止学生考试怯场。

(1)作好学习评定过程中的思想教育工作;

(2)作好经常性的学习评定工作;

(3)锻炼学生自我控制的能力

5、学习评定中常见的教师心理误差有哪些?

(1)宽大误差;

(2)光环效应;

(3)集中趋势;

(4)逻辑误差;

(5)对比误差;

(6)邻近误差

452、简述教学管理的弊端。

(1)对学生的言行要求过高;

(2)对学生的言行要求过低;

(3)让学生娱乐或忙碌以取代学习;

(4)对惩罚的功效评价过高;

(5)缺乏处理问题行为的技巧。

3、试述课堂心理气氛的类型和影响因素。

类型:

积极的、消极的、对抗的

影响因素:

教师的教学;

课堂的领导方式;

校风与班风;

师生的人际关系;

班级的规模

4、简述课堂教学的管理技巧。

(1)使用信号制止不良行为;

(2)邻近控制;

(3)提高兴趣;

(4)使用幽默;

(5)安排余暇;

(6)劝离课堂;

(7)移除诱因;

(8)提出要求。

5、简述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

(1)学生因教学产生厌烦情绪,寻求其他的刺激而违反课堂纪律;

(2)学生因学习过于紧张,困难较多,害怕失败等原因而产生挫折与焦虑情绪,为寻求发泄的途径而违反课堂纪律;

(3)个别学生因成绩较差,希望老师与同学注意自己,承认自己,为了获得在群体中的地位,而不择违反纪律。

6、试述良好的课堂管理的主要原则。

(1)以积极的指导为主,以消极的管理为辅;

(2)培养良好行为于先,奖惩管理于后;

(3)师生共同制定可能达成的行为标准;

(4)采取民主式领导,培养学生群居共处的合作态度;

(5)改善处理问题行为的知能与技巧,以他律为始,以自律为终;

(6)减少造成不良行为的校内及校外刺激因素。

7、简述教学设计过程的基本要素及组成部分

基本要素:

(1)分析教学对象;

(2)制定教学目标;

(3)选用教学方法;

(4)开展教学评价;

组成部分:

(1)学习需要的分析;

(2)教学内容分析;

(3)教学对象分析(中心);

(4)学习目标的编写;

(5)教学策略设计;

(6)教学媒体选择;

(7)教学媒体设计;

(8)教学评价

8、简述教学设计工作的特点。

系统性、具体性和灵活性

9、简述教学设计的应用。

宏观和微观的层面。

10、怎样完成具体的教学设计。

(1)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设计教学活动;

(2)根据学习目标的性质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

(3)对一课中教学活动的设计应灵活,突出重点,切忌机械的照搬前述模式。

11、简述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

02安德森:

现代行为主义教育心理学家《教育心理学:

教与学的科学》与富斯特合著1974

苏联的:

加里培林赞可夫

现状与趋势:

1.学与教成为中心问题;

2.研究手法越来越信息化,越来越先进;

3.重视个性化教学与指导,将教学日趋演化为学习促进;

4.认识、情感、技能的全面统一,强调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作用、地位的研究;

5.人本主义对学校、课堂的影响日益加剧

以上学习秘诀:

就是依靠加以区别的记忆。

第三节书上六点,归纳为四点

观察(分一般观察与实验观察)、调查(分普查、抽查、临床个案)、实验(自然实验、实验室实验)

书上的几点不太好,不成体系,不方便记忆,也不合乎人们一般认识的规律,如此也许好一点。

本节为本章的次点,记住我说的那行字就足够了。

至于内容,在初中物理、化学想必老师已经讲过,不再多说。

——————————————————————

附录:

第三节涉及到的概念详解:

1、观察法:

在学校教育过程直接观察被试者某种心理活动的客观表现,从而了解被的一种研究方法。

(优:

方便易行,符合实际;

缺:

不能对心理活动的进行施加影响以更深入地了解它的过程)

2、调查法:

通过相关材料间接了解被试的心理活动。

利于从不同的场合多方面发现心理学问题,以验证研究的结果;

不易排除外来因素)

3、教育经验总结法:

有目的地整理来自实践中的教育经验,并从中提炼心理学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常能保证它本身的实践效用,是此法高于其他方法之处;

记录不够全面,过程控制不够严密)

4、※自然实验法:

是在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下按照研究的目的而控制和变更某些条件,以观察被试心理活动的研究方法。

有主动性和严密性,▲是学校教育心理学最常用和最适用的一种方法)

5、实验室实验法:

在心理学实验室内按照研究目的,严格控制和变更某些条件,以观察被试者心理活动的研究方法。

6、临床个案法:

是对学与教的个案作详尽的观察、评量与操纵的研究方法。

▲皮亚杰最先采用这种方法研究认知发展。

此法不仅对理论的建立、发展和验证有用,且是是因材施教的必要前提和基本技巧。

7、关于研究方法的选用:

03⑴要求有极高的思辨能力并能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基础研究(基本理论性质的研究)、⑵以自然研究、经验总结和调查为主——外推研究(中间性质的研究,指向实际问题,但把实际问题简化研究)、⑶临床个案法、经验总结法、调查法、观察法和自然实验法都可能经常使用——应用研究(解决学校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研究)

第二章现代心理学的教育观

掌握从心理学层面看待的教育的整体的观点和一般的规律、原则。

是以后各章的统御。

也可以看成是绪论的延续。

第一节对学校教育现象的心理学认识

目的在于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教育学中出现的或学校实际出现的一些的现象的心理学解读。

一.教育与学校教育

该讲主要是重复教育学相关知识点,但是更加突出了学习者个体的概念。

二.学校教育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影响

学校教育的实质就是要塑造或改变学生个体的经验组织或认知结构。

(一)影响学生个体的社会化

个体社会化的概念:

个体接受社会或群体的知识经验、行为规范、价值观体系以适应社会或群体的能动的过程。

关键词:

个体接受社会规范等适应能动过程

(二)影响学生个体心理的发展

学校教育的职能是塑造、改变每一个学生个体心理

学校教育的社会必要性:

改造个体心理得依靠学校的教育

现代教育的两大发展趋势:

1.终身的教育;

2.变传统的传授知识的教育为传授如何学习的教育

学生个体心理发展目标是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社会的人。

三.教学与课

教学:

顺应学习者内在或潜在的学习需求,刺激或诱发、催化其学习动机,并将其表现为一定的行为以达到改变学习者个体心理状态及其结构的双务的、能动的过程。

(自我感觉我的这个定义胜过书上那个语焉不详、较为错杂的定义。

)书上的定义见P22

教学是科学,有科学的规律可以遵循;

教学是艺术,是因人而异的解读和实施下的一种类似书法和文学的缺乏严格标准和量化的运用,是心灵的智慧的艺术。

课:

教学的基本单位,由一段时间、一定的师生以及师生的互动影响构成。

课堂情境是学校情境的具体化和落实。

创设一定的适合特殊的学生群体学习的情境是教学的主要任务。

自然,这个任务主要由教师来完成。

而学生群体中的骨干也是重要的力量不可小视。

一旦情境建立,整个群体就会被盘活,就算存在边缘化的个体也会身

44童相同的教学进度。

特殊班级制:

集中禀赋优异儿童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策略。

2、简述智能不足儿童的分类。

(1)可教育者(智商在50—75之间);

(2)可训练者(智商25—49之间);

(3)保护对象(智商在25以下);

3、试述智能不足儿童的教育目标与教学原则。

教育目标:

(1)学习与人相处的社交技能,以便获得与人和睦相处的社交经验;

(2)学习自力更生的职业技能,以便能在生计上独立自主;

(3)学习安逸而独立的情绪反应,以便在校与在家均能有适当的情绪经验;

(4)学习良好的清洁、保健习惯,以维护健康的体格;

(5)学习基本课程,以获得必要的基本“工具”;

(6)学习正当娱乐的能力,以求闲暇的充分利用;

(7)学习如何成为家庭成员,以便在家充分扮演其应有的角色;

(8)学习如何成为社会的成员,以期能在社会上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教学原则:

(1)设法让儿童不再遭受失败;

(2)让儿童立即获得其学习或工作的结果;

(3)尽量做即刻性增强,以激励其正确的学习动机;

(4)寻求儿童能做最佳表现的学习难度;

(5)将教材做有系统的组织与提示;

(6)尽量使进度作小幅度的跟进;

(7)注意学以致用,尽量运用学习的正迁移作用;

(8)做必要的重复与练习,必要使使用过度学习;

(9)将学习安排做适当分配,避免集中学习;

(10)避免同时学习过多概念,防止概念混淆现象;

(11)经常做提纲挈领式的整理学习,以存精;

(12)提供成功的学习经验;

(13)尽量采用个别化教学法。

4、试述学习困难儿童的行为特征及教育措施。

特征:

(1)不能就席端坐;

(2)端坐不动;

(3)显现其他症候。

教育措施:

学习困难儿童的教学仍以个别处理为主,同时也在不断的进行新的教学法的实验探索,最常用的方法是行为修正法。

5、试述情绪困扰儿童的特点与教育措施。

特点:

过分焦虑、非常敏感、肌体紧张等,有时还可能出现反社会行为,或以攻击作为“防卫性”手段等。

(p402)特设教室计划;

生活空间会谈法。

6、简述学生认知性格的主要差异。

(1)场依存和场独立性;

(2)整体性策略和系列性策略;

(3)求异思维与求同思维;

(4)冲动性思维与反省性思维

第十章教学设计与课堂管理中的心理学原理

1、试析对课堂管理的错误见解。

(1)误以为学生愈安静则其学习效率愈高;

(2)误以为教师的权威建立在学生对命令的绝对服从;

(3)误以为学生的行为代表其品德

43学习材料难易的程度;

学生本身的能力水平等。

10、简述课堂管理的原则。

(1)课堂管理应以积极指导而不是消极防范为主;

(2)教育在先,奖惩在后,多奖少罚,反对“不教而诛”,多做细致的思想工作;

(3)师生共同确定应当遵守的课堂规范;

(4)实行课堂民主管理,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态度;

(5)教师要掌握处理不良行为的技巧,这些技巧中首要的是掌握了解学生行为原因的方法;

(6)要尽量消除校内校外的不良影响因素。

11、简述学生自我意识对学习的影响。

自我意识和学习成绩相互影响。

12、简述培养学生积极自我意识的原则。

(1)树立自信、自重与自尊的行为模范;

(2)以成功的经验激励学生的积极自我意识;

(3)尊重学生的理智与情感,防止不当的褒贬;

(4)提出明确与合理的要求,关心学生的学习成败,期望应成为对学生潜能的挑战。

13、简述父母促进学生学习的原则。

(1)愿意花时间关照子女的学习;

(2)愿意辅导子女的学习,但要鼓励子女学会自我依赖;

(3)期待子女适当的学习成就,进行合理竞争,获得必要成绩,追求更高学习水平,鼓励子女和同学共同学习;

(4)鼓励子女正确的学习行为;

(5)提供子女心智发展所需的家庭环境;

(6)善于使用外界的学习资源;

(7)及早帮助诊断子女学习的优点及缺陷。

14、简述可教性智能不足学生的教学目标和原则。

目标:

(1)习得社交技能;

(2)习得赖以谋生的职业技能;

(3)学会独立、安逸的情绪反应;

(4)形成清洁卫生和保健习惯;

(5)学习基本课程;

(6)学会正当娱乐,以利用闲暇;

(7)学会适应家庭生活,以扮演适当的家庭角色;

(8)形成起码的集体生活的能力。

原则:

(1)不再使学生遭受失败;

(2)尽量及时强化;

(3)规定能完成的任务;

(4)有系统的揭示教材;

(5)小步子教学,必要时采用过度学习;

(6)注意提供个别指导

15、简述常用的因材施教策略。

(1)能力分班或分组;

(2)跳级;

(3)留级;

(4)复式教学;

(5)程序教学

16、简述因材施教的运用原则。

(1)正确的对待方式;

(2)正确的态度;

(3)积极的评价;

(4)主动的操作

第九章学生的个别差异与教育

1、什么是加速制教学策略、充实制教学策略和特殊班级制教学策略。

加速制:

禀赋优异儿童所学与一般儿童相同,只是加速其速度,缩短其修业年限。

充实制:

禀赋优异儿童的学习效率高,而在当前教学体制的限制下,只能保持与一般儿04不由己地带入到情境中去,从而改变他边缘者的身份和处境。

如此,课的目的达到了。

课在过程上或是程序上分为三个部分:

一是信息的输入,输入课目标,预设知识和情感表现点。

二是在输出的时候实现师生互动,在互动中完成信息的酝酿、转移。

注意,这个酝酿是师生的内化过程,而转移则是多向的,主要是教师向学生转移,也可以使学生向教师转移,还可以使学生之间的转移。

在这个转移中,个体的心理构成往往会向群体的心理构成过度,从而实现群体心理现象。

至于第三就是输出,这个输出是随时在进行的,是多时段、多场所的输出。

从形式上看,有口头输出、笔头输出和手头输出。

而从另一个角度划分,输出还有先期输出、中期输出和末尾输出。

从正式程度可以划分为随堂问答输出,作业输出和考试、测验输出。

有效学习的指标:

P23这问题主要是选择题、简答题的方向

诀窍:

可以依据我的上述文字进行自我总结和阐述。

现有教学与课中的弊端与改革:

1.教学与课的目标、内容、方法等脱离学生的现有心理实际水平,且与社会对人才的心理要求不相符合。

在形式上过分要求学生成人化,对学生过分制度化,缺乏人性,过分强调标准,不尊重人性和人权,形式主义严重。

对学生的要求假大空,不利于学生个体及其群体心理的成熟和发展,更加不利于其健康形成。

2.教学活动的某些方面形成的隐形教育不利于学生个体心理健康,会对学生潜在的发展空间加以忽视而不利于教育的整体目标的实现。

3.教学目的仅为考试、为文凭、为地位和金钱,很难激发学生真正的学习欲望和动机。

4.学校体制官僚主义严重,学府、学府,拟于官府,教师和校长是官老爷,学生是仆役,死气沉沉、暮气重重,行尸走肉。

改革的任务是任重道远,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价值观,坚持按照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去思量,这些弊端或者也是可以解决的。

第二节学生与教师

一.学生个体及其群体心理特征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这个主体既有个体的心理特征,又有群体的心理特征。

个体的心理特征主要是因为年龄段、性别、家庭背景、社会环境等因素形成的差异性。

将这些差异性控制在学习应该有的状态和结构式教育和教师的职责。

同时,学生又会因为组织等原因形成融合个体心理特征的群体心理特征。

教师应该对群体心理特征进行合理的控制、转化和调整,以使其适应教学的需要。

在这个调整过程中,要注意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领袖的关注以及非正式群体的编外人员也就是边缘人的关注。

使其可以合群。

也05就是孤立的个体再次社会化的过程。

学生群体的分类

正式的学生群体——按照组织分类P25班集体是最重要的正式学生群体

群体的定义:

P26

作用:

按照性质分类:

团结的班集体、散聚的班集体、离散的班集体

优秀班集体的形成过程:

组建——形成核心——形成——发展

教师应用班集体来推动和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该如何做?

1.教师对班集体应该充满由衷的期待,以促成个体对班集体充满期待,从而树立或修正班集体与个体的行为标准。

2.教师应该引导、培养班集体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功能。

3.教师应该对班集体的整体或成员真诚地接纳和关爱,以促进班集体对成员、成员对班集体良好的互动的接纳和承认。

4.师生互动,以加强交流和沟通,实现班级内部和外部的信息畅通。

5.教师应该和班集体一道拥有共同的奋斗目标,以此实现班集体的团结,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以增进学习效率和提高对不良现象的抵御能力。

6.教师应该给班集体和个体适当的荣誉,那个体就会以班集体为荣,班集体也会因为个体才优秀而自豪。

非正式群体:

定义:

P28

与正式群体的关系,边缘人或叫孤立者与正是和非正式群体的关系

非正式群体的类型、特征P30

如何发现非正式群体的方法:

社会测量法——P31

如何看待和利用非正式群体P34

原则上,对非正式群体,有利于提高和促进学习效率的当鼓励和引导,而对于中间的群体该进行转化,对于破坏性质的群体当坚决解散同时对个体进行长期有效的思想工作。

不能以为这样的群体被分开就了事,当心春风吹又生和潜入地下活动。

42

(1)加强学习目的教育,发挥目标激励作用;

(2)引起心理上的不确定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通过获得成功的机会和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4)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利用学习反馈和学习评定;

(6)利用学习竞赛和奖惩激发学习动机:

组织良好的适度的学习竞赛,可诱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动机,但应明确,学习竞赛可能有消极作用;

奖惩也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7)与学生签订学习协议;

(8)在课堂教学中可供教师选用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技巧。

4、简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条件。

(1)当学生具备学习动机而未被激发时,激发学习动机需要它在学生的整个动机结构中居于重要的地位;

(2)学生个人必须对学习任务胜任;

(3)各种内部和外部的干扰应减少到可控制的程度;

(4)学生应有学习成功的期望。

5、怎样利用注意的规律教学。

(1)重视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

对学习的目的任务有明确的理解;

能用坚强的意志与干扰做斗争;

根据目的任务有计划的组织活动,使所进行的一切活动都能服从于当前的任务;

(2)充分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

教学内容要新颖有趣,难易适当;

教学方法要直观形象、灵活多样;

尽量避免那些分散学生注意的因素,创造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的情境;

严格遵守作息制度,防止过度疲劳;

(3)交替使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6、直观教学有哪些类型?

怎样在教学中运用这些不同类型。

直观教学,就是在教学中使学生通过感知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的一种教学手段。

(1)实物直观;

(2)模像直观;

(3)语言直观。

运用:

(1)目的任务越明确,感知越清晰;

(2)对象从背景中越突出,则对象越容易被感知:

差异律、活动律、组合律;

(3)直观形象与语言指导相结合,则感知越精确;

(4)知识经验越丰富,感知就越完善、迅速;

(5)对感知对象的态度越积极,则感知越深刻;

(6)多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也可以提高感知的效果。

7、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1)必须提出明确而具体的目的、任务;

(2)在观察前要做好有关知识的充分准备;

(3)有计划有系统的训练学生的观察技能和方法;

(4)启发学生观察的主动性,养成勤于观察的好习惯;

(5)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参加多种实践活动;

(6)指导学生做好观察的记录,对观察的结果进行整理和总结。

8、怎样预防学生疲劳。

(1)防止过重负担,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2)建立与执行符合卫生要求的作息制度;

(3)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改进教学方法;

(4)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适当注意休息和营养。

9、简述焦虑对学习的影响。

焦虑对学习起促进或抑制作用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

学生原有焦虑水平的差异;

41性;

(4)尊重学生的思维结果,容许不同意见的存在。

14、简述态度的转变的心理学方法。

(1)提供信息法;

(2)认知失调法。

15、简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水平分期。

三阶段六水平(前习俗阶段:

惩罚—服从倾向,操作—关系倾向;

习俗阶段:

人际关系—认同倾向,权威和社会权利控制倾向;

后习俗、自动或原则阶段:

社会契约合法倾向、普遍的道德原则倾向)

16、简述学生心理防御机制的类型、表现和处理原则。

(1)压抑:

当学生没有思想准备而突然经历到痛苦的、不愉快的和产生焦虑的情境后,倾向于忘却这些情境以求得心情舒畅,维护心理平衡的一种心理现象;

(2)投射:

学生把自己的感情、思想或信念归诸别人或客体的心理现象;

(3)回归:

当学生为自己所不能处理的情感压倒时,所表现出的忽然回到原来发展水平,从而感到心情舒畅而不受这种情感的干扰;

(4)移置:

把对某人的感情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的过程;

(5)认同:

是一个人幻想成为另一个人,而这个人通常在他的心理上占有重要地位。

17、简述巩固学生优良行为的心理学原则。

(1)尽量使已产生的行为定型或模式化;

(2)尽量设法强化这些行为;

(3)尽量引导这些行为,通过成功的接近策略,逐步使行为上升到原则的高度。

18、简述防止和纠正学生不良行为的心理学原则。

(1)尽量预防这些行为的发生,“防患于未然”;

(2)一经出现,尽量制止这些行为的继续;

(3)加强对与不良行为相反的优良行为的倡导;

(4)不良行为的发生应该受到适度的惩罚。

19、简述教师帮助学生预防学生不良行为产生的技巧。

(1)了解内情:

教师应试图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

(2)重叠:

在同一时间内注意两个或更多的问题行为;

(3)持续不断:

教师应维持一种连续的教育步调;

(4)平和:

教师的教育应像小河流水一样持续不断,平静、实在而有力;

(5)利用小组开展教育:

教师应通过向全小组学生进行教育,利用小组集体力量,而促进学生的参与。

第八章影响学习的心理因素

1、简述学习动机的分类和体系。

(1)动机来源:

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

(2)内容和性质:

正确和错误的动机;

(3)从动机的远近和起作用的久暂来划分,间接的、长远的学习动机和直接的、短近的学习动机。

2、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在一般情况下,动机好,效果好;

3、怎样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06二.教师心理

教师是学与教的贯彻者、诱发者,也是学习欲望的刺激者和促进者。

在教师身上有起码是个角色。

具体见书上P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演讲主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