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五单元知识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五单元知识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五单元知识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问答题
1课文从哪三方面介绍了猫的性格古怪?
(1)它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
(2)它高兴时和不高兴时截然不同的表现;
(3)它“什么都怕”,但又那么“勇猛”。
2猫小时候十分淘气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一是刚满月,腿脚还站不稳时就爱玩;
二是稍大一点胆子越来越大,也就更加淘气。
四、多音字
屏:
bǐng(屏气、屏息)
闷:
mè
n(闷闷不乐、解闷)
pí
ng(屏障、屏风)
mēn(闷热、闷声闷气)
的:
dí
(的确)
折:
zhē(折腾、折跟头)
dì
(目的)
zhé
(白纸、折叠)
de(吃的)
shé
(折本、枝折花落)
五、造句
1任凭……也……──任凭大家怎样劝说,他也执迷不悟。
2非……不可──这件事他非做不可。
3无论……也……──无论什么困难,也难不倒他。
第14课《母鸡》知识点
课文分析
本文是老舍先生脍炙人口的佳作,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赞颂之情。
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欺软怕硬,拼命炫耀,后半部分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
生字:
怨(yuà
n)抗(kà
ng)侮(wǔ)绩(jì
)凄(qī)慈(cí
)辛(xīn)
多音字:
[恶]凶恶;
恶心;
可恶
同音字:
掘、倔、崛
形近字:
琢、啄、遂
积累含有动物成语:
望子成龙、来龙去脉、群龙无首、龙飞凤舞、如虎添翼、
调虎离山、骑虎难下、照猫画虎、天马行空、汗马功劳、
马到成功、老马识途、牛刀小试、笨鸟先飞、呆若木鸡、
抱头鼠窜、千军万马、亡羊补牢、杯弓蛇影、对牛弹琴、
如鱼得水、鸟语花香、黔驴技穷、画龙点睛、守株待兔、
鹤发童颜、狗急跳墙、鼠目寸光、盲人摸象、画蛇添足、
为虎作伥
已学的好词:
词语:
灿烂、笼罩、照耀、依旧
词组:
白茫茫、金灿灿、笑盈盈、昂首东望、若隐若现、
神秘莫测、千姿百态、涓涓细流、滔滔江水、帘帘飞瀑、
郁郁葱葱、恍恍惚惚
课后题参考答案:
《猫》和《母鸡》两篇文章写法上的异同。
一、相同之处。
1、文章结构清晰。
《猫》用过渡句将成年猫的古怪性格和满月小猫的淘气可爱两部分内容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母鸡》用过渡段将母鸡孵小鸡前后的不同联系在一起,是文章浑然天成。
2、善用“总——分”结构。
《猫》先写“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再具体写它的表现。
《母鸡》先总写“我一向讨厌母鸡”,再写母鸡令人讨厌的三个方面。
3、都列举具体事例来表现动物的性格特点。
例如,《猫》列举了猫遇到蛇也敢斗一斗这样的具体事例来表现猫的勇敢;
《母鸡》列举母鸡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来表现母鸡的不辞劳苦。
4、语言生活化、口语化。
《猫》的全文就像“拉家常”一样,,如“这可都凭它的高兴。
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
《母鸡》几乎全是口语,带着浓郁的“京味”,如“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咬下一撮儿毛来”。
二、不同之处。
1、写作手法不同。
《猫》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母鸡》运用了对比、夸张的手法。
2、表达的情感不同。
《猫》通篇都在写猫的可爱,无论是猫的古怪,还是猫的淘气,从始至终都是一种喜爱之情。
《母鸡》写了对母鸡由“讨厌”到“不敢再讨厌”的情感变化,用前后的强烈对比,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
第15课《白鹅》知识点
一.多音字
看kà
n(看望)kān(看守)
角jiǎo(角落)jué
(角色)
供gò
ng(供词)gōng(供给)
二.近义词
高傲——自大
严肃——严格
郑重——慎重
从容——镇定
侍候——侍奉
供养——抚养
奢侈——奢华
窥伺——窥探
敏捷——灵活
左顾右盼——东张西望
一丝不苟——小心翼翼
从容不迫——从容自如
三.反义词
高傲——谦虚
从容——急促
奢侈——节省
敏捷——笨拙
局促不安——怡然自得
偶然——经常
一丝不苟——粗心大意
从容不迫——手忙脚乱
四.词语辨析
“郑重”和“庄重”都含有“严肃”的意思。
区别在于:
“郑重”侧重在态度方面,多用来形容对人对事的严肃态度;
“庄重”多形容人的姿态、举止、言语、容貌等方面。
例:
①爸爸郑重地嘱咐我,一定要把信放进信箱里。
②在升旗仪式上,同学们整齐地站着队列,神态庄重而肃穆。
五.词语解释
1.左顾右盼:
形容向四周察看,也指犹豫观望或十分得意时的神态。
文中指鹅来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东看看,西看看,一点儿也不拘谨。
2.局促不安:
形容拘谨不自然、举止拘束、心中不安。
文中指鸭的步态急速,很不自然。
3.三眼一板:
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
本文指鹅的吃法刻板,从不改变。
4.一丝不苟:
最细微的地方都不马虎。
形容做事非常认真。
本文指鹅的吃法每天都一个样,一点儿也不马虎。
5.扬长而去:
旁若无人,大模大样地离去。
本文指狗偷吃完鹅的食物后大模大样地离开,与偷吃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6.高傲:
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
极其骄傲。
第五单元
第16课《海上日出》知识点
【教材分析】
《海上日出》是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选自巴金的散文集《海行杂记》。
《海上日出》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课文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重点描绘了晴朗天气和有云时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展示了日出这一伟大奇观。
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热爱大自然和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课文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了看日出的时间、地点。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写了“我”在晴朗的天气里看到的海上日出。
第三部分(第4、5自然段)写了“我”在有云时看到的海上日出。
第四部分(第6自然段)用反问的句式总括了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
这篇课文的重点是第二、三部分,描写了晴天里和有云时看到的海上日出。
【作者介绍】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尧棠,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
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
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
著书颇丰,代表作品《家》《春》《秋》。
巴金被认为代表着中国大陆知识分子的良心,巴金晚年提议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和文化大革命博物馆。
第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知识点
一、生字词
1.多音字
曲
qū曲折
qǔ乐曲
转
zhuà
n转圈
zhuǎn转弯
2.近义词
仿佛——似乎
宽广——宽敞
蜿蜒——曲折
明艳——明丽
观赏一一欣赏
依据——根据
3.反义词
蜿蜒——笔直
明艳——暗淡
聚集——分散
拥挤——松散
宽广——狭窄
昏暗——明亮
4.词语解释
盘曲:
盘旋曲折。
明艳:
明亮鲜艳。
气势:
人或事物表现出来的力量和态势,本课指山高大宏伟的样子。
时而:
有时候。
突兀:
(山)高高耸立。
森郁:
形容树木茂盛繁密。
蜿蜒:
弯弯曲曲。
名目:
事物的名称。
颜色各异:
颜色很多,各不相同。
观赏:
观看欣赏。
十来进:
房屋分成几个庭院,每个庭院称为一进。
十来进就是从前到后十来个庭院连在一起。
变化多端:
端,项目。
1.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显得有精神。
这是一个比较句,拿满山开遍的映山红与盆栽的杜鹃花相比,比的结果是山上的映山红“有精神”。
“有精神”本来是形容人的,这里借用,形容花的长势好。
盆栽的杜鹃花也是映山红,为什么比不过山上开的呢?
山上的映山红根深叶茂,沐浴着大自然的阳光雨露,植株高大,花朵大而繁多。
盆栽的人工培育娇嫩而不茁壮,比起山上的映山红就显得逊色了。
2.“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流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
这一段有两句话。
作者抓住溪流进行观察来具体描写很有意思。
因为水有源,既然溪流的水是从双龙洞里流出来的,作者的目的地就是双龙洞,因此“一路迎着溪流”,这既说明了溪流与洞有直接关系,也通过一个“迎”字点明了水流的方向与作者行进的方向刚好相反。
溪流声时时变换调子,写的是溪流,实际上说明了双龙洞周围的地势环境,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最后一句就点明了双龙洞的准确位置,同时也为作者开始参观双龙洞起了过渡作用。
3.“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能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这句话是作者观看内洞以后,对内洞的石钟乳和石笋的总体概括:
形状变化多端,颜色各异。
“端”,项目。
“变化多端”,就是变化多种多样。
“异”,不同。
“颜色各异”,就是颜色各不相同。
“即使”,就算是,表示一种假设,说明了内洞的石钟乳和石笋本身就绚丽多姿,奇特好看,如果想象成各种神仙、动物、宫室、器皿后,就更加趣味无穷了。
三、课文分析
1.本文作者叶圣陶。
这是一篇游记。
按游览的先后顺序,先写去双龙洞途中的风光,接着写双龙洞洞口和外洞;
再写怎样通过孔隙来到内洞;
最后写出洞。
游览路线是:
沿途——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是作者的游览顺序,二是以水(溪流)为线索。
2.中心思想:
在游览过程中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锦绣河山的热爱。
3.课文结构及段落大意:
(课文按作者游览顺序,可分为四段)
第一段(第1节),交代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时间及双龙洞的地点。
第二段(第2、3小节),写作者从金华城出发,经过罗甸,渐渐入山,一路上经过的地方和看到的景物。
先写山后写溪流,最后用“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引出描写的重点双龙洞。
第三段(第4、5、6、7小节),分别写作者游览外洞、孔隙、内洞的情景。
第四段(第8节),写出洞,自然结束文章。
第18课《小英雄雨来》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