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贸理论与实务课后习题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884637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104.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贸理论与实务课后习题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国贸理论与实务课后习题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国贸理论与实务课后习题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国贸理论与实务课后习题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国贸理论与实务课后习题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贸理论与实务课后习题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国贸理论与实务课后习题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贸理论与实务课后习题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贸理论与实务课后习题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生产方式准备时期国际贸易的特点:

地理大发现对国际贸易产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地理大发现引发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殖民扩张和殖民贸易,推动了洲与洲之间的贸易,从而初步形成了一个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

当时的基本贸易流向是:

①欧洲向美洲出口纺织品、金属制品、家具、家庭用具、酒和其他消费品等制成品。

②从非洲输往美洲的主要是奴隶。

奴隶贸易不仅为欧洲人获得巨额利润用以购买美洲和亚洲的商品,也为在美洲生产商品和原料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③从美洲流向欧洲的商品主要是在殖民地开采的黄金和白银,生产的烟草、棉花、粮食、海洋产品和糖等。

④欧洲从亚洲及东方各国进口的主要产品仍然是香料、丝织品、茶、咖啡等。

地理大发现之后的国际贸易已从单纯的互通有无变成了以牟利为主的商业行为。

决定贸易结构和流向的因素仍然是各国的自然资源和生产技能的差异。

主要贸易方式是暴力控制下的殖民贸易。

殖民主义者用武力、欺骗和贿赂等办法,实行掠夺性的贸易,把广大的殖民地国家卷入到国际贸易中。

国际贸易的范围和规模空前扩大了。

地理大发现还导致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伊比里亚半岛上的里斯本、塞维利亚,大西洋沿岸的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伦敦等地取代远离大西洋海上商路的威尼斯、亚历山大和君士坦丁堡,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自由竞争时期国际贸易的特点:

国际贸易量显著增长;

英国在世界贸易中占据垄断地位;

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和流向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农产品特别是谷物贸易大大增加;

国际贸易的方式有了进步;

国际贸易的组织形式有了改进;

政府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出现了转变。

垄断时期国际贸易的特点:

国际贸易仍在增长,但增长速度下降,贸易格局和商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国际贸易使经济落后的国家纷纷卷进国际分工体系,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垄断势力加剧竞争,国际贸易受到冲击;

(4)当代国际贸易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当代国际贸易的主要特点是:

国际贸易规模空前扩大,增长速度也超过了世界生产的增长速度;

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国际贸易地理分布和贸易地位发生了变化;

国际服务贸易得到迅速发展;

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快速增长;

区域集团化贸易日益活跃;

关贸总协定(GATT)的缔结和WTO的建立,对战后国际贸易政策和体制的调整;

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发展。

(5)国际贸易适用的法律与惯例主要有哪三类?

国际贸易适用的法律与惯例主要有如下三类:

国际条约,国际贸易惯例;

国内法。

(6)本课程的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是什么?

研究对象:

本课程主要包括理论政策与实务两大部分,理论政策主要研究具有各自经济利益的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交换活动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以及贸易利益的产生和分配,以揭示这种交换活动的特点和规律,而实务主要研究国际货物交换的具体条件和过程。

研究内容:

包括国际贸易的成因;

国际贸易的调整;

国际贸易的协调;

国际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

跨国公司及其对外直接投资;

贸易术语;

国际贸易交易条件;

国际贸易合同的商定和履行;

贸易方式。

4.案例分析

试根据正文中的表1-1和下列表1-6至表1-10和图1.1至图1.3的资料,结合本章内容,分别对世界和我国1995~2006年的贸易发展状况作简要分析,并着重回答下列问题:

表1-62006年货物贸易额居前十位的国家

单位:

10亿美元

出口

进口

排名

国家(地区)

出口额

份额(%)

进口额

1

德国

112

9.2

美国

920

15.5

2

037

8.6

910

7.4

3

中国

969

8.0

792

6.4

4

日本

647

5.4

英国

601

4.9

5

法国

490

4.1

577

4.7

6

荷兰

462

3.8

533

4.3

7

443

3.7

意大利

436

3.5

8

410

3.4

416

9

加拿大

388

3.2

357

2.9

10

比利时

372

3.1

356

资料来源:

根据WTO网站(http:

//www.wto.org)整理。

(1)我国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发展速度、贸易差额等变化情况是否一致?

与世界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发展趋势是否一致?

(2)我国对外货物贸易商品结构有何变化?

(3)我国对外货物贸易地理方向有何特点?

(4)加工贸易在中国外贸中的地位如何?

(5)外资企业在中国外贸中的地位如何?

(6)我国主要的贸易顺差是否都是来源于我国的主要出口贸易伙伴?

逆差来源国(地区)是否都是我国的主要进口贸易伙伴?

(图略)

答:

(1)我国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发展速度、贸易差额等变化情况基本一致。

我国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与世界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基本一致。

(2)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在不断优化,制成品的比重不断提高,初级产品的比重在下降。

(3)我国对外贸易地理方向的特点:

我国对外贸易的地理方向比较集中,欧洲为第一大市场,美国为第二大市场。

(4)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很重要,占据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

(5)外资企业从事外贸业务的比较多,成为加工贸易的主体。

(6)我国对外贸易顺差主要来源于主要的贸易伙伴,美国是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是我国除香港外的第一大贸易顺差国。

中国对外贸易逆差主要来源于东南亚国家。

02章习题参考答案

(1)A

(2)B(3)C(4)B(5)C(6)D(7)C

(1)BD

(2)AB(3)DE(4)DE

3.判断题

(1)(对)

(2)(对)(3)(错)(4)(错)(5)(错)

4.简答题

(1)绝对优势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绝对优势论(TheTheoryofAbsoluteAdvantage),又称为绝对成本论(TheTheoryofAbsoluteCost),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亚当·

斯密(AdamSmith,1723~1790)建立的国际贸易理论。

其主要内容是:

第一,国际分工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家财富的重要途径。

适用于一国内部的分工原则也适用于国际范围。

第二,国际分工是交换的结果,自由贸易会引起国际分工。

第三,国际分工的原则是绝对优势,其基础是自然优势(有利的自然禀赋)或获得性优势(后天的有利条件),它们都可以使一国在生产和贸易方面处于比别国有利的地位。

第四,贸易所得:

贸易参与方双赢。

第五,贸易政策取向:

自由贸易与完全竞争。

(2)李嘉图比较优势论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该理论对各国发展外贸有何积极意义?

李嘉图比较优势论的核心思想是国家间也应该按“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的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分工,通过对外贸易,双方都能获得利益。

它的积极意义在于:

第一,它使绝对优势论成为比较优势论的一个特例,为各国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提供了理论依据,成为国际贸易的一大理论基石。

比较优势论在历史上曾起过重大的进步作用,第二,它曾经为英国资产阶级争取自由贸易提供了有利的理论武器,其推动自由贸易成效卓越。

而自由贸易政策又促进了英国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在世界工业和贸易中处于首位。

第三,这一理论表明价值规律的作用在世界市场的背景下发生重大变化。

按照“优胜劣汰”法则,通过竞争,技术落后、效率低下的生产者将不断被逐出市场。

但按照“比较优势论”,“劣者”不但不会因竞争而淘汰,反而有可能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获益。

(3)要素禀赋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它从哪些方面发展了比较优势论?

要素禀赋论的基本内容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出口的是那些在生产中密集地使用了该国最丰富的生产要素的商品;

进口的是那些在生产中密集地使用了该国最感缺乏的生产要素的商品。

要素禀赋论是在比较优势论的基础上的一大进步,有其合理的成分和可借鉴的意义。

比较优势论假设两国交换是物物交换,国际贸易起因于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而赫克歇尔、俄林是用等量产品不同货币价格(成本)比较两国不同的商品价格比例,两国的交换是货币交换。

假设各国的要素生产率相同,用要素禀赋差异寻求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以及国际贸易对要素价格的影响,研究更深入、全面。

(4)什么是里昂惕夫之谜?

西方学者对此做了哪些解释?

根据H—O理论,美国是资本相对富裕、劳动力相对稀缺的国家,那么美国理所当然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然而,里昂惕夫对美国贸易结构的验证却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

里昂惕夫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于1947年和1951年对美国200家企业的进出口商品结构进行了验算,结果发现,在美国出口工业中,资本和劳动力的比例(K/L)低于进口竞争工业的K/L。

即:

美国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也就是说,美国利用对外贸易来节约资本,安排剩余劳动力,这与H—O理论预测不符!

这一验证结果也大大出乎里昂惕夫本人的意料之外,于是他将计算结果于l953年以《国内生产和对外贸易:

美国资本状况再考察》为题公开发表,在学术界引起轰动。

随后,许多经济学家对美国的进出口贸易结构进行了验证,结果是有的与里昂惕夫的结论相同,有的符合H—O理论。

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就成了一个令人困惑的难题,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或“里昂惕夫反论”。

西方学者对此做了以下解释:

第一,劳动力非同质说

H—O理论将生产要素简单地分为劳动和资本。

事实上,同一要素之间会有很大的不同。

美国经济学家基辛(D·

Keesing)对这个问题进一步研究。

基辛利用美国196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将美国企业职工分为熟练劳动力和非熟练劳动力两类,熟练劳动又分为七级:

一级是科学家和工程师、二级是技术员和制图员、三级是其他专业人员、四级是经理、五级是机械工人和电工、六级是其他工种的熟练的手工操作人员、七级是办公室人员和销售人员。

他利用该分类方法对一些国家1962年的进出口情况进行分析,认为资本较丰富的国家,如美国和德国,倾向于出口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

而资本较缺乏的国家,如印度,倾向于出口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

第二,人力资本说

美国经济学者凯南(Kenen)等人用对人力投资的差异来解释美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符合H—O学说的。

凯南认为,国际贸易商品生产所需的资本应包括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即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主要是指一国用于教育和技能培训等方面投入的资本,或者说是指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数量和质量表示的资本。

由于美国投入了较多的人力资本,拥有更多的熟练劳动力,因此,美国的出口商品含有较多的熟练劳动。

如果把熟练劳动的收入高出简单劳动的部分算作资本并同有形资本相加,经过这样处理以后,美国仍然是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这个结论是符合H—O原理的,从而把里昂惕夫之谜颠倒过来,这就是所谓人力资本说(HumanCapitalTheory)。

第三,以自然资源稀缺来解释

美国学者凡涅克(J.Vanek)根据自己的研究,在1959年的一篇论文中,提出了以自然资源的稀缺性解释里昂惕夫之谜的观点。

凡涅克认为,“里昂惕夫在进行研究时,仅局限于分析劳动和资本两种投入,忽略了自然资源要素(经济学意义上的‘土地’要素)的投入影响。

如果美国对于某些自然资源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进口来满足需求,而这些资源的开发或提炼在美国是耗费大量投资的,即属于高资本投入的产品,则美国的进口替代产品中的资本密集度必然上升。

”于是就出现了里昂惕夫之谜。

第四,以竞争和垄断来解释

该解释认为,由于某些产品的竞争和垄断,使得国际贸易不可能完全按照生产要素的组合及其对各国相对有利的程度来进行。

因而,有利于输出国的产品,不一定能够顺利地输入另一国,而不利于输出国的产品,却可能很容易地输出,因而会出现里昂惕夫之谜。

第五,以贸易壁垒存在来解释

美国经济学家鲍德温(R.E.Baldwin)提出用美国关税结构来解释里昂惕夫之谜。

他认为,在里昂惕夫的实证研究中引用的统计资料没有考虑和剔除美国关税及其他贸易限制的影响。

在现实中,美国的关税政策及其他贸易壁垒,总是倾向于保护国内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限制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这就人为地阻碍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使得进口份额中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下降,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重上升;

同时,美国的贸易政策也倾向于促进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这样就使这类产品在出口数量和比重上都有所增长,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数量和比重相对下降。

根据鲍德温的计算,如果剔除美国进口限制的因素,则1947年进口产品中的K/L将会下降5%。

第六,用跨国公司理论来解释

这种理论认为,美国跨国公司的国外子公司向美国输出资本密集型产品应看做是国内贸易,如果扣除了这部分贸易,美国的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进口就会小于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

即,美国是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而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5)简述技术差距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M.U.Posner)1961年在《国际贸易和技术变化》一文中首先提出了技术差距理论(TheoryofTechnologicalGap)。

该理论以科学发明、技术创新的推广过程来解释国际贸易的发生和发展。

它认为,由于技术革新领先,新产品总是在工业发达国家最早产生,然后进入世界市场。

这时其他国家虽然想对新产品进行模仿,但由于同创新国之间存在着技术差距,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才能实现。

因而,创新国利用对新产品的技术控制,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垄断这一产品,保持领先地位,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比较优势。

但是随着新技术向国外转移,其他国家开始模仿生产并不断加以扩大,创新国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出口下降,以至可能从其他国家进口该产品。

(6)简述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

请进一步思考:

第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将同一产品的贸易过程划分为不同阶段的依据是什么?

第二,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贸易主体、贸易地理方向有何不同?

原因是什么?

第三,产品贸易中优势转移的轨迹、条件是什么?

第四,如何理解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理论价值?

第五,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一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制定贸易政策有哪些指导意义?

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弗农(R.Vernon)发表《生命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TheInternationalInvestmentandInternationalTradeintheProductCycle),将营销学中的产品生命周期概念引入国际贸易领域,提出了著名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TheTheoryoftheProductLifeCycle)。

该理论的主要内容如下表所示:

产品生命阶段

产品特征

比较优势

生产国

贸易方向(出口国→进口国)

导入期

知识、技术密集型

技术

创新国

创新国→后进国,第三国

成长期

技能、资本密集型

技能、资本

创新国、

后进国

创新国→后进国、第三国

创新国出口增长率减慢

成熟期

资本密集型

资本

创新国、后进国→第三国

创新国、后进国的出口互相竞争

高级标准化时期

劳动密集型

资本、劳动

后进国→创新国、第三国

第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将同一产品的贸易过程划分为不同阶段的依据:

产品生产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其对生产要素的不同需求。

第二,①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贸易主体、贸易地理方向如表所示。

从贸易演进的角度也可以将产品生产技术发展分为3个阶段。

在第一阶段,技术尚处于发明创新阶段,所需主要资源是发达的科学知识和大量的研究经费,新产品实际上是一种知识、技术密集型产品,而只有少数科研发达的国家才拥有这些资源,从而拥有新产品生产的比较优势。

因此,新产品往往首先出现在少数发达国家。

当第二阶段技术成熟以后,大量生产成为主要目标。

这时所需资源是机器设备和先进的劳动技能。

产品变成技能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

资本和熟练工人充裕的国家开始拥有该产品生产的比较优势,并逐渐取代发明国而成为主要生产和出口国。

到了第三阶段,一方面,产品的技术已完成了其生命周期,生产技术已经被设计到机器或生产装配线中了,生产过程已经标准化,操作也变得简单了。

另一方面,生产该产品的机器本身也成为标准化的产品而变得比较便宜。

因此,到了这一阶段,技术和资本也逐渐失去了重要性,而劳动力成本则成为决定产品是否有比较优势的主要因素。

此时,原来的发明国既丧失了技术上的比较优势,又缺乏生产要素配置上的比较优势,不得不开始进口,而发展中国家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呈现出不可比拟的比较优势。

②原因是:

在产品生产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也有所不同。

即使各国仍然拥有原来的生产资源的储备比例,其生产和出口该商品的比较优势,但也会由于产品生产要素密集性的变动而转移。

第三,①产品贸易中优势转移的轨迹:

技术优势-资本优势-劳动优势。

②实现上述动态演变的客观条件是技术在商品的贸易过程不断向外传播,产品的技术密集度不断降低;

主观条件是承接国在商品进口消费过程中能够吸收、消化产品的生产技术,具有与产品要素密集度相适应的要素禀赋优势。

第四,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理论价值:

①理论意义:

实现了比较优势观念由静态到动态演变的飞跃,揭示了比较优势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转移。

②实践价值:

该理论揭示了实现上述动态演变的客观条件是技术在商品的贸易过程不断向外传播,产品的技术密集度不断降低;

对解释产业内贸易、跨国公司跨国经营现象有一定的价值。

对后进国家有一定启示。

第五,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一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制定贸易政策的指导意义:

应开放市场,分享经济全球化利益,处理好引进中的吸收与创新的关系,抓住机遇,实现超常规发展。

(7)什么是产业内贸易?

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Trade)是指同一产业内的产品在两国间互相进口与出口。

比如,美国、日本和一些西欧国家既是汽车的出口国,又是汽车的进口国。

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程度可用产业内贸易指数(又称为GL指数或格鲁贝尔-劳埃德指数)来衡量。

其产生的原因是:

收入、偏好相似;

产品的异质性和规模经济等。

(8)一国的竞争优势由哪些因素决定?

1990年,美国哈佛商学院的教授波特(Porter)出版了《国家竞争优势》一书。

波特认为,现有的国际贸易理论只能对国际贸易模式作出部分解释,但不能说明为什么一个国家能在某一行业建立和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

波特认为国内四个基本变量影响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建立和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

①要素禀赋;

②需求状况;

③相关产业和辅助产业;

④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

在上述四个变量之外,政府和机遇是两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即附加变量。

政府能通过水平和垂直关系把产业联成产业群,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政府的实际作用是正面或负面地影响每个基本变量。

企业控制之外的偶然事件也会造成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竞争优势的变化。

具有最有利“钻石”的国家很可能把偶然事件转变成竞争力优势。

5.案例分析

(1)答:

①中国农产品参与国际分工,就其形式看,主要是垂直型的国际分工。

②要使中国农产品在国际分工中发挥更大的优势、更充分获取国际分工的利益,我国应从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第一,实施农产品发展比较优势战略。

第二,根据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地发展优质、高效农产品。

第三,按照比较优势原则确定农产品的发展战略与方向,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2)答:

中国汽车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整体上处于较低水平,但是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其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程度和水平有所提高。

下面以2006年的中国汽车的进出口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2006年我国汽车进出口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据中汽协会整理的由海关总署提供的汽车商品进出口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汽车商品累计进出口总值490.22亿美元,其中进口总值208.78亿美元,同比增长36.34%;

出口总值281.44亿美元,同比增长42.76%。

2006年,汽车整车(含底盘)累计进口22.80万辆,同比增长40.85%;

累计进口金额75.53亿美元,同比增长46.59%。

从整车主要进口商品看,轿车、越野车和小型客车均保持较快增长,分别达到11.18万辆、8.62万辆和2.0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6.04%、30.74%和63.99%。

上述三个品种共进口21.82万辆,约占进口车总量的96%。

与2005年相比,2006年汽车整车出口依然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整车出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