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工程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光伏工程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伏工程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并依据图纸要求和基础控制轴线,确定基础加工线。
采取上述切实有效的方法,确定位误差小于等于±
50mm。
2.1.3支架构件的焊接
◆构件与混凝土基础上方的预埋钢板固定采用焊接的方式,全部满焊;
◆构件及预埋钢板偏差分别不超过10mm、5mm;
◆对所有没有经过热镀锌处理或是在施工中镀锌层糟到破坏的钢结构进行防腐除锈处理,采用红丹防锈漆打底,银灰色面漆二度;
2.1.4固定支架的安装
◆先根据图纸把L70×
6或者L50×
5)与L70×
6的主支撑上螺孔对准,并拧上螺母,但先不要拧紧。
(拧螺母前应对预埋件螺丝涂上黄油)
◆安装支柱间的L70×
6后支撑架,调直好前后支架后,再紧固所有螺丝;
紧固螺丝时应先将所有螺丝拧至八分紧后,再次对前后梁进行校正;
校正水平后再进
行紧固。
6连接斜支撑架,安装斜角钢支撑架时应注意角钢应相对水平面形成固定倾角,且需注意支撑的设计朝向;
◆安装间的L100×
63×
8连接构件,并拧上螺母,但先不要拧紧;
◆安装太阳能组件
注:
螺钉头部露出螺母端面2-3个螺距,但不高出4个螺距。
2.1.5太阳能电池板的安装
(1)电池板的进场检验
◆太阳能电池板应无变形、玻璃无损坏、划伤及裂纹,电池板正面玻璃无裂纹和损伤,背面无划伤毛刺等;
◆测量太阳能电池板在阳光下的开路电压,电池板输出端与标识正负应吻合。
(2)电池板安装
◆电池板在运输和保管过程中,应轻搬轻放,不得有强烈的冲击和振动,不得横置重压;
◆每块组件在搬运、固定过种中,至少两人单独操作,以确保组件的安全。
组件放在支架上后,一人扶住以防滑落,另一人则由上往下用螺母把组件固定在支架上,在没有对支架上的螺丝拧紧前,要对方阵外观进行调整,使各个组件之间的间距基本一致,使各行各列之间横平竖直;
◆电池板的安装应自下而上,逐块安装,螺杆的安装方向为自内向外,并紧固电池板螺栓;
安装过程中必须轻拿轻放以免破坏表面的保护玻璃;
电池板的联接螺栓应有弹簧垫圈和平垫圈,紧固后应将螺栓露出部分及螺母涂刷油漆,做防松处理;
并且在各项安装结束后进行补漆;
电池板安装必须作到横平竖直,同方阵内的电池板间距保持一致;
并注意电池板的接线盒的方向。
(3)电池板安装面的粗调
◆调整首末两根电池板固定杆的位置的并将其紧固;
◆将放线绳系于首末两根电池板固定杆的上下两端,并将其绷紧;
以放线绳为基准分别调整其余电池板固定杆,使其在一个平面内;
◆预紧固所有螺栓。
(4)电池板调平
◆将两根放线绳分别系于电池板方阵的上下两端,并将其绷紧;
◆以放线绳为基准分别调整其余电池板,使其在一个平面内;
◆紧固所有螺栓。
(5)电池板接线
◆根据电站设计图纸确定电池板的接线方式;
◆电池板连线均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
◆接线如采用多股铜芯线,接线前应先将线头搪锡处理;
◆接线时应注意勿将正负极接反,保证接线正确;
◆每串电池板连接完毕后,应检查电池板串开路电压是否正确,连接无误后断开一块电池板的接线,保证后续工序的安全操作。
2.2电气工程
2.2.1盘、柜安装
(1)工艺流程
(2)运输
盘、柜等在搬运和安装时应采取防振、防潮、防止框架变形和漆面受损等安全措施,必要时可将组装性质的设备和易损元件拆下单独包装运输。
(3)安装建筑要求
Ø
屋顶、楼板施工完毕,不得渗漏;
结束室内地面工作,室内沟道无积水、杂物;
预埋件及预留孔符合设计,预埋件应牢固;
门窗安装完毕。
(4)基础型钢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项目
允许偏差
(mm/m)
(mm/全长)
不直度
<1
<5
水平度
位置误差及不平行度
-
基础型钢安装后,其顶部宜高出抹平地面10mm;
手车式成套柜按产品技术要求执行。
基础型钢应有明显的可靠接地。
(5)盘、柜安装在振动场所,应按设计要求采取防振措施;
(6)盘、柜内设备与各构件间连接应牢固;
(7)盘、柜单独或成列安装时,其垂直度、水平偏差以及盘、柜偏差和盘、柜间接缝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垂直度(每米)
<1.5
水平偏差
相邻两盘顶部
<2
成列盘顶部
盘面偏差
相邻两边
成列盘面
盘间接缝
(8)端子箱安装应牢固,封闭良好,并应能防潮、防尘。
安装的位置应便于检查;
成列安装时,应排列整齐;
(9)盘、柜、台、箱的接地应牢固良好。
装有电气的可开启的门,应以裸铜软线
与接地的金属构架可靠地连接;
(10)盘、柜的漆层应完整,无损伤,固定电气的支架等应刷漆,安装于同一室内且经常监视的盘、柜,其盘面颜色宜和谐一致;
(11)在验收时,应提交下列资料和文件:
工程竣工图,
变更证明文件,
制造厂提供的产品说明书、调试大纲、试验记录、合格证件及安装图纸等技术文件,
根据合同提供的备品备件清单,
安装技术记录,
调整试验记录。
2.2.2电缆桥架安装
(2)质量
电缆桥架安装前,应与土建专业协调的位置,首先进行放线定位;
垂直安装时,其固定点间距不宜大于2m;
吊架、支架安装结束后,进行托臂安装,托臂与吊支架之间使用专用连接片固定,以保证支架与桥架本体之间保持垂直不会受重力作用发生倾斜下垂,再安装桥架本体,桥架本体应使用专业连接板连接固定,并用专业固定螺栓将桥身固定在基础上,以防桥架滑脱;
电缆桥架(托盘)水平安装时的距地高度一般不宜低于2.5m。
垂直安装时距地1.8m以下部分应加金属盖板保护,但敷设在电气专业用房间(如配电房、电气竖井、技术层等)内时除外。
电缆桥架水平安装时,宜按荷载曲线选取最佳跨距进行支撑固定。
几组电缆桥架在同一高度平行安装时,各相邻电缆桥架间应考虑维护、检修距离。
在电缆桥架上可以无间距敷设电缆,电缆在桥架内横断面的填充率,电力电缆不应大于40%,控制电缆不应大于50%。
2.2.3电线、电缆敷设
(1)电线、电缆的连接
1)导线在箱、盒内的连接宜采用压接法,可使用接线端子及铜(铝)套管、线夹等连接,铜芯导线也可采用缠绕后搪锡的方法连接;
单股铝芯线宜采用绝缘螺旋接线钮连接,禁止使用熔焊连接;
2)导线与电气器具端子间的连接:
✧单股铜(铝)芯及导线截面为2.5及以下的多股铜芯导线可直接连接;
✧多股铜芯导线的线芯应先拧紧、搪锡后再连接;
✧多股铜芯导线及导线截面超过2.5的多铜芯导线应压压接端子后再与电气器具的端子连接,设备自带插接式的端子除外。
3)铜、铝导线相连接应有可靠的过渡措施,可使用铜铝过渡端子、铜铝过渡套管、铜铝过渡线夹等连接,铜、铝端子相连接时应将铜接线端子做搪锡处理;
4)使用压接法连接导线时,接线端子铜(铝)套管、压模的规格与线芯截面相符合;
5)铜芯导线及铜接线端子搪锡时不应使用酸性焊剂。
(2)线路中绝缘导体或裸导体的颜色标记:
1)交流三相电路:
L1相为黄色,
L2相为绿色,
L3相为红色,
中性线为淡蓝色,
保护地线(PE线)为黄绿相间颜色。
2)绿黄双色线只用于标记保护接地不能用于其他目的,淡蓝色只用于中性或中间线。
3)颜色标志可用规定的颜色或用绝缘导体的绝缘颜色标记在导体的全部长度上,也可标记在所选择的易识别的位置上,如端部可接触到的部位。
(3)敷设电线、电缆的注意事项:
1)敷设前应按设计和实际路径计算每根电缆长度,合理安排每盘电缆,减少电缆接头;
2)在带电区域内敷设电缆,应有可靠的安全措施;
3)电力电缆在终端与接头附近宜留有备用长度;
4)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下表规定数值:
电缆形式
多芯
单芯
控制电缆
10D
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15D
20D
表中D为电缆外径。
5)电缆敷设时,电缆应从盘的上端引出,不应使电缆在支架上及地面磨擦拖拉;
6)电缆上不得有铠装压扁、电缆绞拧、护层折裂等未消除的机械损伤;
7)电力电缆接头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并列敷设的电缆,其接头的位置应相互错开,
电缆明敷时的接头,应用托板托置固定。
8)电缆敷设时应排列整齐,不宜交叉,应加以固定,并及时装设标志牌;
9)标志牌的装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在电缆终端头、电缆接头、拐弯处、夹层内、隧道及竖井的两端、人井内,电缆上应装设标志牌;
标志牌上应注明线路编号。
当无编号时,应写明电缆型号、规格及起迄地点;
并联使用的电缆应有顺序号。
标志牌的字迹应清晰不易脱落;
标志牌规格应统一。
标志牌应能防腐,挂装应牢固。
2.2.4接地
(1)为保证人身安全,所有电气设备外壳都应接至专设的接地干线;
(2)太阳能方阵的接地:
每隔10~15米,用黄绿线和支架相连接;
每排方阵的边缘采用25*3镀锌扁铁,用焊接的方式与支架连接;
方阵与方阵支架的连接采用25*3镀锌扁铁焊接的方式相连接,然后所有的接地扁铁汇总后多点连接到建筑物原有的防雷接地网上。
3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施工进度的措施
3.1施工进度计划
本工程安装工作的工期,以业主的要求为原则,平衡而编制相应的施工计划,施工进度计划将根据现场具体进展情况及设计变更随时进行调整,以动态的管理来监督、指导工作,用动态应不变,力求步骤稳固、计划清晰、目标明确,工期确保。
施工进度计划以设备按期供达现场、现场具备施工条件为前提,以业主确认的开工日期及进度要求编制施工进度计划表。
3.2保证施工进度的措施
(1)进度计划的实施和控制
工期控制是项目管理的四大要素之一,是对招标人承诺的重要内容,也是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创业绩、树形象的重要手段。
为保证工程优质高效完工,在进度控制上我们将充分体现“目标的明确性,策划的科学性,计划的严肃性,控制的严密性”,采取的主要控制措施如下:
1)
进度控制体系
建立工期进度控制体系,落实各层次进度控制人员的具体任务和工作责任,采取必要的行政措施保证其实现。
2)进度控制程序
充分将PDCA循环方法应用到项目全过程的进度控制中,持续改进,不断提高进度控制水平,确保合同工期最终目标的实现。
3)进度控制计划
施工总进度计划
针对建设项目单项工程的施工或专业项目的施工内容,首先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结合项目性质和合同要求,做到有可控制性,考虑综合性,因素预测全面性,对进度控制起规划作用,为单位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提供依据。
子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子单位工程或各专业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是针对子单位工程的施工而编制的进度计划,故应考虑全面、综合,编制应包括所有分部项工程,为施工进度控制提供直接依据和标准。
施工组织措施
根据项目工程组成及特点,合理划分流水段,在分工协作和大批量生产的基础上,组织连续、均衡施工。
4)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
项目的施工进度计划通过编制月、旬、周施工进度计划实现,在实际施工中逐级落实,并进行节点考核,最终保证项目的施工工期实现。
施工进度计划实施的调度、检查和记录。
✧调度
在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过程中,“跟踪计划的实施进行监督,当发现进度计划执行受到干扰时,采取调度措施”。
调度工作主要对进度控制起协调作用,协调配合关系,排除施工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克服薄弱环节,实现动态平衡。
调度工作的内容包括:
检查作业计划执行中的问题,找出原因,并采取措施解决;
督促供应单位按进度要求供应资源;
控制施工现场临时设施的合理分配、使用;
按计划进行作业条件中准备;
传达决策人员的决策意图;
发布调度令等。
要求调度工作做的及时、灵活、准确、果断。
✧施工进度记录与检查
在施工进度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应“在计划图上进行实际进度记录,并跟踪记载每个施工过程的开始日期、完成日期、记录每日完成数量、施工现场发生的情况、干扰因素的排除情况”记录的成果可作为检查、分析、调整、总结进度控制情况的原始资料。
施工进度的检查与进度计划的执行是融合在一起的,施工进度的检查应与施工进度记录结合进行。
计划检查是计划执行信息的主要来源,是施工进度调整和分析的依据,是进度控制的关键步骤。
进度计划的检查方法主要是对比法,即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进行对比,从而发现偏差,以便调整或修改计划。
施工进度计划调整
由于工程变更引起资源要求的数量变更和品种变化时,及时调整资源供应计划。
施工进度计划在实施中的调整必须依据施工进度计划检查结果进行,施工进度计划调整包括以下内容:
施工内容、工程量、起止时间、持续时间、工作关系、资源供应。
✧调整内容:
可以只调整上述六项中之一项,也可以同时调整多项,还可以将几项结合起来调整,例如将工期与资源、工期与成本、工期资源及成本结合起来调整,以求最佳综合效益。
只要能达到预期目标,调整越少越好。
✧关键线路长度的调整方法:
将关键线路的实际进度比计划进度提前时,首先要确定是否对原计划工期予以缩短。
如果不拟缩短,可以利用这个机会降低资源强度或费用。
方法是选择后续关键工作中资源占用量大的或直接费用
高的予以适当,延长的长度不超过已完成的关键工作提前的时间量;
如果要使提前完成的关键线路的效果导致整个计划工期的缩短,则将计划的未完成部分作为一个新计划,重新进行计算与调整,再接新的计划执行,并保证新的关键工作按新的计划时间完成。
当关键线路的实际进度比计划进度落后时,计划调整的任务是采取措施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
于是在未完成的关键线路中选择资源强度小的予以缩短,重新计算来完成部分的时间参数,按新参数执行。
✧非关键工作时差的调整:
时差调整的目的是更充分地利用资源,降低成本,满足施工需要,时差调整幅度不得大于计划总时差值。
每次调整均需进行时间参数计算,从而观察调整对计划全局的影响。
调整的方法有三种:
在总时差范围内移动工作的起止时间;
延长非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
缩短非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
三种方法的前提均是降低资源强度。
✧增减工作项目:
增减工作项目均不打乱原网络计划总的逻辑关系。
由于增减工作项目,只能改变局部的逻辑关系,此局部改变不影响总的逻辑关系。
增减工作项目之后重新计算时间参数,以分别此调整是否对原网络计划工期有影响,如有影响,采取措施清除。
✧持续时间的调整:
调整的原因应是原计划有误或实现条件不充分,调整的方法是重新结算,调整后重新计算网络计划的时间参数,以观察对总工期的影响。
✧资源调整:
资源调整在资源供应发生异常时进行。
所谓异常,即因供应满足不了需要,影响了计划工期的实现。
资源高速的前提是保证工期或使工期适当。
故应进行适当的工期资源优化,从而使调整有好的效果。
进度保证措施
✧技术保证措施
充分发挥以项目经理为首的技术保证体系的作用,优化施工方案,杜绝技术失误,严格施工方案措施的编制和审批,强化工艺纪律,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以计划为龙头,技术为先导,为进度目标的实现提供可靠的技术保证。
✧强化节点控制
强化里程碑节点的控制,以确保按期竣工移交,设立工期进度奖,根据里程碑工
期对整个工期进度的影响程和参加施工人员的数量,进行奖惩,以激励大家努力按期完成任务。
✧物资保证措施
a)物资管理组织
项目部下设专职设备工程师,负责履行本工程设备、材料的催交催运保管,并负责现场交货卸车,主持开箱验收工作,以及由公司提供的所有原材料、装置性材料计划、供应、运输、保管工作。
b)采购工作将严格执行公司质量体系程序文件《采购控制程序》,确保采购产品质量满足工程设计规定要求。
c)材料采用定置化管理,四码定位,五五码放,待检、不合格、合格品分开存放。
做到产品标识和检验试验状态标识准确清楚,实现产品的可追溯性要求并帐、物、卡相符。
合同保证措施
✧我方将依照合同的有关规定,对工程节点目标进行总体控制。
✧我方将在合同签订生效后10天内向招标人提交本工程总体进度计划。
我方向招标人方提交季度、月度、周工程进度计划及月中的22号提交相应的进度统计报表。
我方不能按招标方批准的进度计划施工时,根据招标方的要求提交一份修订的进度计划,以保证工程如期竣工。
✧我方将与分包单位签订施工合同,明确合同工期并使之与施工进度计划相协调,以经济手段约束双方责任,使进度计划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4平面布置及临设计划
4.1平面布置原则
针对本工程特点,施工总平面布置主要坚持以下原则:
施工场地临建设施的布置以项目标准化管理为目标,根据施工现场的条件及招标人统一规划,以布置紧凑合理、符合工艺流程、方便施工、保证运输方便、尽量减少二次搬运为原则;
充分考虑各阶段的施工过程,做到前后照应,左右兼顾,封闭管理,以达到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的目的和文明施工的要求。
总平面布置满足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要求,合理组织交通运输,提高施工质量,满足有关规程对安全消防、环保等要求。
总平面布置做到分区明确,规划合理,避免和减少各单位、各工序之间的相互干扰。
机械配置及力能供应充分考虑其负荷能力,合理确定其服务范围,做到既满足施工生产所需,又不产生力能及机械的浪费。
临设计划用地表
用途
面积(平方米)
位置
需用时间
仓库
100
业主指定
开工至竣工
办公区
30
生活区
50
加工车间
临时材料堆放区
80
5质量保证措施
5.1工程技术预防措施
5.1.1施工准备充分,根据设备或系统的特点、技术特性结合以往机组施工的经验编制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和防范措施,做好施工前的技术交底,把技术工艺要求、关键控制点和环节交代清楚,让每一名施工人员充分理解和掌握技术要求,并在施工中严格执行。
5.1.2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在技术工艺上给予工程质量保证。
5.1.3建立由项目部、施工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施工班组组成的现场、攻关和管理等型式的QC课题小组,针对本工程现场施工过程中的难点和质量通病等进行攻关,通过PDCA循环,小组的活动,对施工中各环节进行预控,不断提高基础质量管理水平和施工工艺,消除质量隐患,从而保证所承建工程整体质量达到预期的目标。
开展在建工程的调研、学习,进一步明确了消除质量通病的管理要求,根据质量通病发生的原因,有针对性的制定了消除质量通病的技术措施和防范措施。
5.2创优工程过程控制措施
工程质量检验是工程过程质量管理最后把关的环节,起到积极的预防、预控的作用。
为了实现过程精品,以过程控制作为质量管理核心。
落实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的质量控制。
施工前对对施工人员进行质量考试和质量交底,使其了解和掌握质量管理制度和本现场质量管理情况及有关达标投产的有关要求;
对承揽施工任务的单位进行资质审查,要求各参建单位建立明确的质量保证体系;
对涉及项目质量的材料进行验收和控制,对设备进行预检控制,对有关的计划和方案进行审查等。
施工过程中对工序交接、隐蔽工程检查、工程验收、质量和技术签证等进行控制,加强设备缺陷的管理,着力治理质量通病,加强成品保护,同时推行上道工序是下道的保障,下道工序是上道工序的用户检验的机制,保证上道工序不带病进入下道工序。
以工序质量确保分项工程的质量。
收集来自不同地点的不合格信息和对本现场已有预见的不合格隐患,有针对性的制定预防措施,进行预防预控;
加大施工过程的巡查力度,对出现违反质量规定、容易形成质量隐患及出现的质量通病等问题立即采取措施予以制止和纠正;
以质量目标分解和控制指标分解的方式,以验评和设计、设备技术要求为依据,制定指标分解控制表,建立控制体系,明确每道工序责任人及应控制的内容和要求达到的结果,使每道工序的质量与责任人挂钩,增加施工质量责任的可追溯性,以增强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
建立质量周报、月报和质量例会制度以了解和掌握质量动态,及时处理质量问题。
最后通过项目的阶段验收和竣工验收、技术资料整理文件档案的建立来实现施工后的质量控制。
并组织有关人员总结经验和教训,用于指导下一步的施工。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有效地保证了工程质量。
工程中重点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分包施工单位资质的管理,优选分包队伍,认真审核其资质、业绩、人员配备、持证上岗情况并取得项法人及监理认可。
2.保证进货物资质量,严格执行物资进货检验制度,坚持先检验后使用的原则,严禁使用不合格物资。
所有用于本工程的材料和设备,要向监理工程师提交生产厂家质量合格证书,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场。
3.严格执行三检制,强化过程控制,严禁以最终验收替代过程验收。
施工现场各级质检人员应做到随班作业,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强工程资料的管理,做到及时填写、收集、整理、归档。
4.
严格计量管理,对施工中使用的仪器、设备做定期保养和维修,保证施工中其运行正常。
对材料试验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定期按国家规定进行检定,保证检验数据的真实、可靠、科学。
5.加强对持证上岗人员的监督检查,对从事物资及施工过程检验的试验人员、焊接及热处理人员、从事特殊工种的作业人员、质检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有关部门颁发的资格证;
上级主管部门应定期进行持证上岗检查,要求上述人员全部持证上岗。
上述人员应在监理公司备案,便于监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