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三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第1讲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 讲义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
《专题十三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第1讲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 讲义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十三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第1讲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 讲义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人类获取的自然环境的不同服务有时是相互冲突的,人类从一种服务获益时,可能危及其他服务。
(3)人类需要对自然环境提供的不同服务,进行综合权衡,在不损害自然环境以保证自然环境服务功能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选择最优的利用方案。
习题
1.欧美黑杨的树干高、树冠大,喜光照,生长快,抗病和适应性强。
欧美黑杨木材材质柔软,易加工。
20世纪70—80年代,欧美黑杨作为经济林被广泛引进洞庭湖周边地区,成了人们眼中的“香饽饽”。
直到整治前,整个洞庭湖保护区内欧美黑杨种植面积已经达到39万亩(1亩≈666.67m2)。
欧美黑杨绰号“湿地抽水机”“生态杀手”,严重威胁洞庭湖生态环境安全。
为保护当地生态环境,湖南省洞庭湖保护区展开了史上最大一次欧美黑杨砍伐行动,数百万棵黑杨被砍伐清理。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洞庭湖周边地区种植欧美黑杨主要是为了利用其()
A.供给服务B.调节服务C.文化服务D.支持服务
(2)洞庭湖保护区大面积砍伐欧美黑杨是因为其()
A.经济效益低B.加剧了湖区水土流失
C.加速了湿地旱化D.导致湖水对湖岸的侵蚀作用加强
2.自然环境按人类对它们的影响程度及它们所保存的结构形态和能量平衡,可分为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
人类改造原生环境,使之适应于人类的需要,促进了人类经济的发展。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属于原生环境的是()
A.热带种植园B.南极洲冰原
C.我国东北平原D.印度德干高原
(2)一般说来,与原生环境相比,次生环境对人类提供的服务更多体现在()
A.供给服务方面B.支撑服务方面
C.文化服务方面D.调节服务方面
习题答案及解析
1.答案:
(1)A;
(2)C
解析:
(1)由材料可知,欧美黑杨木材材质柔软,易加工,作为经济林被广泛引进洞庭湖周边地区,因此洞庭湖周边地区种植欧美黑杨主要是为了获得木材,这属于利用其供给服务,A正确。
故选A。
(2)由材料可知,欧美黑杨生长快,木材材质柔软,易加工,且是作为经济林被引入的,因此种植欧美黑杨的经济效益较高,A错误;
洞庭湖周边地区地形平坦,水土流失程度较轻,B错误;
由材料可知,欧美黑杨绰号“湿地抽水机”,说明其生长需水量大,加速了湿地的旱化,C正确;
欧美黑杨种植在湖泊周边地区,可减弱湖水对湖岸的侵蚀作用,D错误。
故选C。
2.答案:
(1)B;
(2)A
(1)根据材料可知,原生环境受人类活动干扰程度较低,比较四个选项,显然南极洲冰原地带符合题意。
故选B。
(2)次生环境是人类改造原生环境而来的,主要体现在使自然环境的供给服务更多,如提高农产品产量等,以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人类生存。
1.自然资源概念:
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从自然环境中获得并能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需求的物质和能量。
包括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2.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等。
资源类型
含义
气候资源
指能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提供可开发利用的气候要素的物质、能量和现象的总体,包括太阳辐射、热量、降水、空气及其运动等
生物资源
指生物圈中植物、动物与微生物组成的各种有生命现象的资源,包括动物资源、植物资源和微生物资源
水资源
指可供人类直接利用、有一定数量并能不断更新的淡水,包括浅层地下水、湖泊淡水、土壤水、大气水和河流水等
土地资源
指在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可为人类利用的土地,是由地形、土壤、植被、岩石、水文和气候等因素组成的自然综合体
矿产资源
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在当前和可预见将来的技术条件下,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呈固态、液态和气态的自然矿物
能源资源
指自然界中能够提供热、光、动力和电能等各种形式的能量的物质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风、流水、潮汐、太阳能等
海洋资源
指蕴藏在海洋中人类可能利用的一切物质和能量,主要包括海洋生物、海洋矿物、海水化合物、海洋能以及海洋空间等
3.属性:
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
一方面,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
另一方面,人类如何利用自然资源,受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的需求及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
4.自然资源的数量特征
(1)有限性
①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自然环境能够提供的自然资源,有一定的数量限制;
②由于人类利用资源的能力受技术条件限制,人类能够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的自然资源数量更为有限;
③不能突破自然环境供给资源的极限。
(2)稀缺性
影响:
当自然资源出现稀缺时,其价格往往会上涨,进步引起人类社会在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良性的响应会优化资源配置,从而弥补资源稀缺所带来的限制。
5.自然资源的质量特征
(1)自然资源的质量可用一定的指标来刻画。
(2)不同质量的自然资源,因人类需求的差异而有不同的用途。
6.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
特征
表现
地带性
导致社会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国湿润、半湿润地区以种植业为主
有些自然资源高度集中的地区,可形成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优势
中东的石油
自然资源组合较好的地区,常常得到优先开发,成为同时期人口集中分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
农业文明时期的文明中心
分布不均
一些资源可以通过经济、技术手段直接在不同地区与国家间进行流动。
缺水地区可以通过调水工程进行跨区域调水
有些自然资源可以通过产品贸易间接进行流动。
通过水果、粮食等农产品贸易,实现不同地区间土地、水等资源的再分配
7.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资源
我国分布
世界分布
合理利用
夏秋多,冬春少,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就国家而言,巴西最丰富,其次是俄罗斯;
就大洲而言,亚洲最丰富,大洋洲最少
修建水库,改变水资源的时间分配;
跨流域调水,改变水资源的空间分布;
节约用水;
防治水污染
东部季风区多耕地,西北内陆多草地,东北、西南多林地
耕地多分布在亚洲东部、南部的季风气候区和美洲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草地主要分布在热带草原气候区和温带大陆内部
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
防止土地资源被污染或破坏
煤炭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石油主要分布于东北、西北、华北,铁矿分布于辽宁、河北、四川等地
煤炭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北美大陆,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沿岸、墨西哥湾沿岸和北海等地区,铁矿主要分布在巴西、印度、澳大利亚等国
开采时要注意不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破坏;
利用时要充分合理,提高利用率,不浪费;
针对地区分布不均,可合理地进行资源调配
森林资源
东北、西南、东南地区
南美洲、非洲等热带雨林气候区和亚欧大陆北部,北美北部的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
既要重视其经济效益,也要重视其环境效益;
利用时要采育结合;
同时要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
1.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的种类、数量、规模、范围都在不断变化。
随着人口敖量的增多,人类开发资源的数量越来越多、种类越来越齐全,人类甚至用现代科技研制出一些能源的替代品,但仍有许多资源短缺、枯竭。
根据材料,完成下面两题。
(1)下列物质属于自然资源的有()
A.铁矿、塑料B.石油、农田
C.森林里的树木、地下水D.煤炭、化肥
(2)关于人类与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的生产、生活资料都来源于自然资源
B.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社会进步不受自然资源的限制
C.人类社会进步,人口急剧增加,自然资源也会急剧增加
D.工业文明时期,随着经济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增加,自然资源消耗量也增加
2.生物质成型燃料是以农业废弃物、林业“三剩物”(采伐剩余物、造材剩余物和加工剩余物的统称)为原材料,制成可再生物质能锅炉直接燃烧的新型清洁燃料。
瑞典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缺油少气,但人均能源消费量高,能源长期依赖进口。
瑞典人热爱大自然,十分重视环保。
目前,瑞典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是生物质成型燃料开发利用的先锋国家。
据此完成下题。
(1)瑞典居民人均能源消费量高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A.重工业发达B.交通运输业发达
C.供暖对能源消耗大D.能源资源丰富
(2)瑞典大力开发生物质成型燃料的优势条件是(
A.太阳辐射较强B.森林资源丰富
C.对外交通便利D.邻近海外市场
(3)瑞典大力开发生物质成型燃料的影响表现为(
A.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轻能源进口压力
B.大量砍伐森林,导致环境破坏严重
C.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D.实现废弃物零排放量,改善环境质量
(1)C;
(2)D
(1)自然资源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经济属性。
这就决定了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成为自然资源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一是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二是能够用于生产和生活。
塑料、农田、化肥不具有自然属性,不属于自然资源,A、B、D错误;
森林里的树木、地下水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且能够用于生产和生活,同时具有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属于自然资源,C正确。
(2)人类的生产、生活资料不都来源于自然资源,A错误;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社会进步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变小,但不可能不受自然资源的限制,B错误;
人类社会进步,人口急剧增加,自然资源不会急剧增加,C错误;
工业文明时期,随着经济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增加,自然资源消耗量也增加,D正确。
故选D。
(2)B;
(3)A
(1)根据所求,瑞典的纬度高,气温低,冬季寒冷漫长,故居民取暖消耗大量能源,故C正确;
瑞典重视保护环境,重工业并不发达,A错误;
瑞典的地域面积小,交通运输发达但是并没有很大消耗,B错误;
瑞典的能源资源储量不足,依赖进口,D错误。
(2)材料中提到物质成型燃料以农业废弃物,林业三剩物为原材料,瑞典是欧洲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有数据显示其森林覆盖率超过50%,B正确;
瑞典地处欧洲,太阳辐射弱,A错误;
瑞典对外交通便利,临近海外市场并不是开发新型能源的主要原因,CD错误。
(3)瑞典大力开发生物质成型燃料能够保护环境,几乎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B、C错误;
大力发展生物质能,能够调整消费结构,A正确;
不可能实现废弃物零排放,D错误。
1.自然系统:
由太阳能持续供给能量,物质能够从无机环境进入生命体,最终又回到无机环境,从而完成物质的循环与能量的流动,同时自然环境能够通过自我调节来维持稳定。
2.原因:
(1)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取大量自然资源,维持城市、农田等人类系统的运行,将所形成的废弃物排入自然环境;
工业革命前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压力有限,地球的大气、土地和水能够满足人类的生产和消费需要,人类排放的废弃物能够被自然环境降解
工业革命后
资源的消费和废弃物的排放数量剧增。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已在某些方面超过自然环境的调节能力,损害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使自然环境偏离应有的稳定状态
(2)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与人口数量、人均资源消费量和技术水平密切相关。
①人口数量增加,所需要的自然资源数量和排放的废弃物数量也会增加;
②人均资源消费量越高,对环境的影响越大;
(3)技术进步对环境的影响具有两面性。
①技术越发达,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的程度越大;
②人类通过研发环境友好技术,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废弃物处理能力,降低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
3.环境问题的危害
(1)损害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损害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使自然环境失稳;
导致自然环境的供给服务功能下降,使自然资源稀缺甚至枯竭;
导致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功能失常,使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加剧,并增加自然灾害的风险;
导致自然环境的文化服务功能降低,会降低人的舒适感、审美体验等。
(2)影响生活质量,危害人类健康
大气、水、固体废弃物和噪声等污染,会直接损害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3)制约社会经济发展
环境问题不仅直接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也会对自然环境的功能造成损害,进而制约社会经济发展。
例如,毁林开荒引起的恶性循环:
4.环境问题的表现
成因
资源短缺
随着人口的增长,人们对资源的无限需求与地球资源的有限供应是造成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
环境污染
随着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弃置到环境中的废弃物越来越多,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便产生了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生态破坏主要是植被破坏。
植被破坏会引起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土地荒漠化等生态问题
全球环境变化
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近几十年来,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已经遍及全球,使环境趋于恶化,影响人类的生活和健康乃至生存
5.当代主要环境问题的危害
环境问题
危害
荒漠化
生态环境恶化,耕地、林地、草地退化
气候变暖
全球变暖,极冰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岛屿和沿海低地等
酸雨
使河湖水酸化,危害生物;
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农作物;
危害人体健康;
腐蚀建筑物
臭氧层破坏
地面紫外线辐射增强,损害人体免疫力;
危及海洋生物;
导致全球变暖
森林锐减
生物多样性减少,影响全球气候
淡水危机
妨碍工、农业生产;
影响人类生存
物种加速灭绝
影响全球食物供给;
破坏生物多样性;
破坏生态平衡
阻碍经济发展,影响人们生活质量
大气、水、固体废弃物和噪声污染
污染环境,会直接损害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影响市容环境,占用大量土地,降低自然环境的支撑、调节、供给等服务功能
6.水污染
项目
原因
水体富营养化
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大量进入水体引起的水质恶化现象
水体中植物、鱼类死亡;
湖泊演变为沼泽
重金属污染
各类重金属(汞、镉、铅、铬等)进入水体,经食物链逐渐积累,造成人畜伤害
重金属元素通过食物链放大,最终危害人畜健康
海洋石油污染
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中,大量石油流失到海洋中造成范围极广的污染现象
①油污直接导致海洋生物的毛、皮丧失保温性能,或因堵塞呼吸和感觉器官而死亡;
②油膜和油块粘住大量鱼卵和幼鱼,阻碍海藻光合作用;
③沉降至海底的石油影响海洋底栖动物:
④石油氧化分解会消耗溶解氧,间接危害生物
7.固体废弃物
(1)来源:
①城市垃圾:
指在居民生活、商业活动、市政建设与维护、机关团体办公等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一般包括生活垃圾、城建渣土、商业固体废弃物、粪便等;
②工业固体废弃物:
数量最大。
主要是采矿业、电力工业、冶金工业、化学、建材、机械加工业等排出及产生的煤矸石、锅炉渣、钢渣、有色金属废渣等;
③危险废弃物:
具有化学反应性、毒性、腐蚀性、爆炸性、放射性或引起危害的特性。
来自日常生活中的废药品、正负胶片、废日光灯、废水银温度计、废电池等。
(2)危害:
露天堆放垃圾占用、污染土地;
垃圾焚烧污染大气;
垃圾填埋,产生沼气;
垃圾阻塞河道;
垃圾运输影响环境;
医疗废弃物污染水体;
水体污染导致鱼类死亡等。
(3)防治:
①对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应实现“三化”:
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
②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利用方法主要有填埋、焚烧、堆肥3种。
8.大气污染
(1)可吸入颗粒物污染
污染物来源
自然渠道
降水量少,植被覆盖率低,土地荒漠化加剧
人为渠道
建筑工地多,汽车尾气排放量大且缺乏标准或不达标
对人类的影响
有利影响
少量吸入可刺激并锻炼人的免疫功能
不利影响
吸入过多或颗粒物中含有有毒有害成分时,可能出现免疫功能障碍,如传染病、“尘肺病”等
(2)酸雨
类型及污染物
酸雨分为硫酸型酸雨和硝酸型酸雨;
主要污染物有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
使河湖水酸化,危害水生生物;
使土壤酸化,造成养分淋失,影响微生物活性,降低土壤肥力,导致农作物减产;
腐蚀树叶,毁坏森林;
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铁轨、桥梁和文物古迹损坏
(3)全球变暖和臭氧层破坏
问题
主要原因
严重后果
全球变暖
人类活动排入大气中的CO₂强烈吸收地面红外线长波辐射增温
海平面上升,影响世界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变化,改变各国经济结构
人类使用消耗臭氧物质(以制冷剂氟利昂为主)
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
1.2020年5月,生态环境部等四部门发布了《关于调整轻型汽车国六排放标准实施有关要求的公告》,要求自2020年7月1日起,全国范围实施轻型汽车国六排放标准,禁止生产国五排放标准轻型汽车,进口轻型汽车应符合国六排放标准。
国六排放标准的实施,将对汽车生产与消费及大气污染防治产生深刻影响。
(1)以下生态环境问题,与汽车尾气排放直接相关的是(
A.臭氧层破坏B.酸雨C.生物多样性减少D.石油资源短缺
(2)国六排放标准的实施,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A.改变汽车尾气污染类型B.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数量
C.降低汽车整车制造成本D.延缓汽车产业升级进程
2.下表为我国北方某地区相关资料统计表。
读表回答下面小题。
年份
森林覆
盖率
耕地
面积
年降
水量
气温年
较差
河流含
沙量
粮食平
均亩产
粮食总
产量
1965
19%
333km2
520mm
38℃
10%
205kg
1.025亿kg
1975
478km2
450mm
42℃
35%
135kg
0.975亿kg
(1)该地区存在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A.土壤污染严重B.水土流失加剧
C.资源短缺D.生物多样性减少
(2)该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的危害有()
①旱涝灾害加剧②土壤肥力下降
③引发温室效应④导致臭氧层空洞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B
(1)臭氧层破坏与氯氟烃化合物的使用有关,A错误;
汽车尾气一般包含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这是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因此酸雨与汽车尾气排放直接相关,B正确;
生物多样性减少是人类不合理的开发造成的,C错误;
石油资源短缺是人类过度开采造成的,D错误。
(2)国六排放标准的实施,对汽车尾气排放量的要求会更加严格,会使不合格的汽车遭到淘汰,从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数量,B正确;
国六排放标准的实施不能改变汽车尾气污染类型,同时会增加汽车整车制造成本,促进汽车产业升级进程,A、C、D错误。
(1)读表格可知,河流含沙量增加,可推测该地区水土流失加剧。
(2)由表可知,该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森林遭到破坏,耕地面积增加,水土流失加剧。
水土流失加剧可能导致旱涝灾害加剧,土壤肥力下降。
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多会引发温室效应,氯氟烃化合物的排放会导致臭氧层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