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美术版五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874554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5.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美术版五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浙江美术版五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浙江美术版五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浙江美术版五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浙江美术版五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美术版五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浙江美术版五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美术版五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美术版五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用速写与摄影的表现手法,创作题为《值得珍藏的建筑》的作品,全班可装订成《悠悠北山街》的图册,并配上文字简述。

学生创作用纸可事前打孔以便用线装订。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写生创作工具,已打过装订孔的画纸。

教学目标

通过对传统历史文化的探访活动,培养学生关注、尊重、热爱地方传统文化的情感。

1.激发写生创作兴趣,导入新课。

教师根据学生探访结果,选择学生较为集中探访的一处历史建筑,进行重点讲解建筑文化、风格及相关故事,确定写生创作《值得珍藏的建筑》的主题画。

2.写生创作指导。

(1)对比分析建筑的造型特点。

教师出示现代建筑和北山街历史建筑图片,对比造型、颜色、材质等的不同点?

让学生对比感受,抓住建筑物特征。

(2)欣赏绘画艺术家用线描、色彩速写描绘建筑物的作品。

启发学生对建筑物进行创作构思、创作写生。

(3)欣赏儿童优秀作品,讲究创作的童趣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创作兴趣,鼓励信心。

(4)教师可简单演示几种由易到难的创作写生方法。

如线描写生、铅笔淡彩、色彩写生等;

构图前后、疏密、取舍等要领。

注重讲解技能难点。

(5)讲解外出写生常规,如找角度,选好安全位置,放置工具,外出不能喧哗等要求。

3.学生按写生常规要求进行外出写生创作,教师进行管理,指导创作。

4.教师将学生作品装订成册,进行展示。

5.教师总结:

现在有许多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在消失,我们都应该积极保护,并给予记录。

 

二、安全标识

1.认知各种常用的安全标识,知道它们的特征和作用。

2.初步学习设计安全标识的方法,能用安全标识的三要素(色彩、图案及形式)为学校或社区设计合适的安全标识。

3.提高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追求平安幸福的生活。

教学重点与难点

运用色彩、图案和形状等美术元素设计安全标识。

设计的标识要做到既美观,又实用。

教学准备

(学生)图案绘制工具(铅画纸、圆规、颜料),收集一些常用的安全标识,了解其中的含义。

(教师)准备一些常用的安全标识图片、范作及课件等。

1.导入。

(1)读报或安全事故影像资料,突出其中的安全标识。

(教育学生的安全意识)

(2)教师提问:

可见在日常生活中安全隐患是有很多的。

有效的避免发生安全事故,认识安全标识是很重要的,同学们见到过哪些安全标识,它们分别有什么含义和作用?

(3)教师和学生共同小结:

安全标识可以分为禁止标识、警告标识、指令标识和提示标识等,具有禁止、警告、提示的意思。

它利用一定的色彩、图案和形式等美术元素刺激人们的视觉和心理,起到警醒的作用。

(3)引出课题:

《安全标识》。

2.分辨标识。

(1)出示有禁止攀爬、当心触电、小心轻放等安全标识,学生观察这些标识的色彩、图案及形状,以及张贴的位置和所起的作用等。

(2)分辨安全标识:

出示一些常用的和特殊的安全标识,考考学生是否会分辨,如:

禁止抛物、禁止触摸、当心滑倒等。

(3)提问:

为什么好的安全标识能起到提高人们安全意识的作用?

3.设计安全标识。

(1)提问:

校园内外应张贴哪些内容的安全标识?

(2)探讨:

怎样设计才使安全标识的色彩、图案、形状的含义清楚而醒目?

(3)学生回答后,师生共同交流。

(4)要求:

为学校或社区设计安全标识。

(5)设计建议:

运用合适的视觉语言(色彩、图案及形状等);

合适的标识用色,如红色和黑色搭配用作禁止的标识,黄色和黑色用作警告的标识,绿色等其他颜色可以作提示标识;

考虑制作材料的多样性。

4.学生作业。

教师巡视指导:

对制作中存在的共同性和个别问题加以指导。

5.小结与拓展。

(1)小结本节课的内容,展示学生作品。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是什么安全标识,是从哪里入手设计的。

加深学生的印象,也从学生自己出发,加强了安全教育。

(2)课外分小组把安全标识张贴在校园合适的位置。

(学生)图案绘制工具,思考作业存在的问题和优点,准备创编标识故事(有关110、119等公共常用电话)。

(教师)准备有关安全标识故事课件。

一、设计安全标识

1、展示学生设计稿:

A.你设计的是什么标识?

准备放哪?

B.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请说出你设计的思路。

C.对于他的设计草稿,同学们有什么好的改进意见?

2、修改设计草稿:

要求:

精致,可是使用辅助工具。

画面构图时主体要画得大,外形要标准。

3、为设计稿上色:

颜料运用时要控制水分,运笔要概括。

涂色时不要将颜色涂到边缘外面去,可先涂边缘线,再涂内部色彩。

如果选择张贴室外的安全标识,可以运用防水的油画棒或者丙烯颜料。

4、交流展示:

展示学生作品,教师用照相机拍摄学生作品。

5、小结与拓展:

(1)根据学生设计内容,由学生自己进行张贴,可以小组合作。

或者可以将学生作品做成KT板后张贴。

安全标识能提高人们安全意识,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多留心多观察,注意人身安全。

二、讲评安全标识

1.讲评作业。

(1)交流上节课作业中设计安全标识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

安全标识要实用、美观,还要考虑相应的图形及用色特点。

(3)学生修改或协作修改作业。

2.编编故事。

(1)播放课件:

安全标识故事。

(2)学生交流:

谈谈这些故事给我们的启发。

(3)思考:

各小组准备安全故事或小品。

3.表演故事。

(1)表演:

请几组学生演一演故事或小品。

(2)汇报:

组长汇报故事的创意及安全注意点。

(3)互评:

师生互评故事的创意和表演。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画一幅或几幅连续的安全故事图,教师作针对性的指导。

5.讲评作业。

(1)本次作业讲评。

(2)安全标识能提高人们安全意识,做生活的有心人。

三、童谣童画

(学生)绘画工具材料,选好自己喜欢的童谣等。

教师)配有童画的童谣课件,配有童谣的童画范作等。

1.了解我国民间童谣的历史及特点,童谣和童画相通之处。

2.选择合适的工具材料为自己喜欢的童谣创作童画作品。

3.体会童画、童谣的综合艺术特点,增强跨学科综合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1.重点:

能用各种工具材料为自己喜欢的童谣配上合适的童画。

2.难点:

创作的童画既符合童谣的意境,又能体现出一定的绘画水平。

1.导入。

(1)课件播放《摇到外婆桥》的童谣。

还记得这首童谣吗?

当听到这首童谣,你的脑海会出现怎样的画面?

(……)

是呀,这首童谣让我们勾起了无数对童年的回忆,对外婆的思念,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温情。

(2)介绍童谣童画。

学生介绍自己熟悉的民间童谣。

(3)教师介绍:

童谣的特点、内涵;

童谣是民间艺术家根据当地的民族风俗习惯而创作的一种短小的诗歌,这种诗歌很适合儿童少年的特点。

读起来朗朗上口,很富有表现力。

据比较确切的文献资料记载童谣距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了,童谣不但歌词写的优美动听俏皮可爱,而且都是描述我们生活中的场景和画面,所以我们可以将童谣中的歌词用儿童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4)揭题:

《童谣童画》。

(5)童谣和童画的相通之处。

童谣是用富有节奏感的、押韵的,具有音乐美的语言来描写一个场景的;

童话是用丰富的色彩和富有想象的画面来描绘童谣的。

这就是童谣和童画的相通之处。

(6)如果让你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摇到外婆桥》,你会画什么呢?

教师出示多幅范画。

【拓展学生思维】

(7)教师简单讲述创作作品的思路及艺术特点。

既可以表现其中的一句,也可以表现整首童谣的。

表现形式也是多样的。

2.探究学习,完成表格。

本课向我们展示了8首优秀的童谣及相应的童话作品。

你最喜欢哪一首童谣和它所配的童画?

请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以下表格。

喜欢的童谣童画

题目

喜欢童谣的原因

喜欢童画的原因

(要求从表现形式、色彩、构图、创意等方面进行说明。

3.反馈交流,完成对作品的欣赏。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逐一欣赏讲解童谣童画作品。

如:

《纺线车》

(1)学生朗读童谣作品。

(2)说说怎么纺线的,做一做动作。

(3)你看了这幅画有什么感受,它表现了那句歌词的内容?

(4)采用了那种绘画材料?

《荡秋千》

(1)用什么手法表现的?

(2)什么地方最吸引你?

(要求从画面内容、颜色以及表现童谣内容等方面来思考。

教师小结:

《荡秋千》画面展现了一个小女孩从下面往上荡秋千的一个过程。

作画者用连续的几个人表现同一个人的动态过程,非常特别。

画面以橙色为主的色调,具有热烈的气氛,充分表现小女孩开心的心情。

所以,我们在画画的时候,要根据所画的内容的要求来选择颜色。

《采藕》

(1)这幅童画中作者画了怎样的一个场面?

画面上都有些什么东西?

(是呀。

画面上是一个女人正在莲藕丛里采莲藕,她的怀里抱着满满的一筐莲藕,喜气洋洋。

她身边的小鸟和蝴蝶也正在欢快的飞舞。

(2)我们来看看童谣是怎样写的?

请同学们把这个童谣读一遍。

(学生齐读《采藕》。

(3)童谣写了什么?

(4)对呀。

很多人都出来采莲藕了,而且每个人都采了两筐。

但画家为什么在画面上只画了一个人呢,而且只画了她怀里抱着的一筐呢?

小结:

有时画多了反而会使画面显得乱而不好表现。

所以我们在画画时也要选择最能表现内容的一个场景进行描绘。

这样才能更好地描绘童谣中的主要内容,又能使画面更加集中而富有表现力。

(5)我们来看看画家运用了哪些色彩来表现描绘的对象?

小结:

这幅画画家主要用了红色和绿色,这样使画面的色调既有强烈的对比感,又给人一种热烈的感觉。

所以根据需要描绘的对象和内容选择好色彩,是非常必要的。

《秧歌》

(1)朗读童谣,说说童谣在说什么?

(2)童画是怎样把童谣的内容描绘出来的?

(色彩,内容安排等。

《种莲子》

(1)请一学生朗读。

(2)这个童谣和童画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数蛤蟆》

(1)谁会唱这首童谣?

(2)画面反映了什么情景?

《点点窝窝》

(1)画面用了什么表现形式?

(2)你还记得喷画是怎么制作的吗?

《小小孩儿会唱歌》

(1)这首童谣表达了小孩子怎样的心声?

(2)画面给人什么感觉?

是以怎样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4.体会童谣

学生根据教师提拱的童谣作品,让学生观察讨论后分组表演。

⒈《猴拉车》

猴拉车,狗帮坡,

白兔一边打号歌,

车上拉个大萝卜。

⒉《拉罗罗》

拉罗罗,扯罗罗,

麦子熟,蒸馍馍。

你一个,我一个,

给宝贝留下一簸箩。

蒸多大,这么大。

 

⒊《排排坐》

排排坐,吃果果,

冬冬不在留一个。

5.师生点评。

6.小结并布置下节课要准备的东西。

(一)课前准备

(学生)绘画工具、材料,收集喜欢的童谣。

(教师)童画童谣互配的作业等。

(二)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1)你觉得怎样可以创作出优秀的配童谣童画?

(2)讨论如何配画童谣?

可以是歌词中的某一句或几句歌词。

创作内容可以是我们生活中的某个生活场景。

根据自己对歌词的理解可以采用夸张的手法表现画面。

2.连线。

出示童谣和童画,把相对应的童谣和童画用线连起来。

3.欣赏其他童画作品。

4.尝试创作。

(1)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童谣作品,谈打算如何创作。

(2)学生尝试用不同的绘画材料为童谣创作童画。

注意:

选择合适的工具材料;

作品的创意、构图、画面的整体效果等;

尽量表现童谣的意境。

(3)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5.评价作业。

评价建议:

(1)能基本表达出童谣的意境。

(2)色彩、构图、画面具体氛围等。

(3)选用的工具材料是否恰当。

6.小结与拓展。

(1)把全班学生的作品编印成画集。

(2)请同学们利用时间收集更多的童话资料。

(3)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进行童谣童画互配练习。

四、大盒子小舞台

1.以纸盒为基本制作材料,通过绘画、剪贴、捏塑等综合方法,制作一个微型舞台。

2.从学生平日随手可得的材料入手,通过合理的想象、艺术的再现,赋予作品新的生命意义,以此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用多种视角观察身边的事物,关注、热爱生活。

同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能根据普通的纸盒,通过合理设计和制作完成一个特定场景。

刀等工具的应用;

组织场景,表达自己独特的创意。

(学生)一个较大的纸盒,裁纸刀,颜料或其他着色工具,彩泥或陶土等。

(教师)范作,裁纸刀,纸盒子等。

1.组织导入,盒子百变。

(1)出示一个方形的纸盒。

这是什么?

同学们一定会说是一个方形的盒子。

那么,我们用美术的眼光,通过想象,这盒子还能是什么呢?

(竖起来是一幢公寓、平放是一个舞台……)

(2)将盒子打开。

现在它是什么了?

(一个小鸟的家,游泳池,古代竞技场……)

(3)将盒子简单变形组合。

你认为现在又变成了什么?

(一个有背景的舞台,种上树是森林的一角,搭上床是我的卧室……)

(4)今天我们就用自己准备的盒子,来超级变变变。

——通过教师的引导,改变纸盒的边框和外形,启发学生大胆地想象。

引出课题《大盒子小舞台》。

2.开拓思路,盒子妙用。

(1)同学们都准备了各种各样的大盒子,我们首先来给它们进行分类。

按形状分:

方形、圆形、多边形。

按材质分:

纸质、塑料、木质、综合。

(2)根据自己盒子的形状、质材、色彩,你觉得适合制作一个怎样的场景?

(3)讨论自己的盒子制作设想并交流(先小组讲,后全班交流)。

(4)看看其他同学的作品,想一想,在这里盒子是怎样被巧妙应用的,这些作品,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他们是怎样制作的?

(盒子的形、色、材质的巧妙结合,经过切割加工,辅之另外的小工艺品,使之成为一组完整的、有趣的作品。

3.方法指导,巧变盒子。

(1)为了使盒子变成你心目中的舞台,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加工,你有什么办法呢?

①添加法:

在原来的盒子基础上添加一些物件来完成。

例如:

在盒子上添加柱子变成舞台;

将盒子添上门窗和顶成为一幢房子……

②切割展开法:

原来的盒子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部分切割。

上下切割、斜切割、特殊型切割。

③综合法:

将盒子切割并组合成新的形状。

(2)给盒子涂上颜色或制作一些背景,使你的盒子变成漂亮的场景。

——考虑成熟的设计制作效果预设,是创作过程的重要环节。

4.明确步骤,制作底座。

(1)同学们,想一想,制作底座需要注意些什么?

(易出现的问题:

切割时弄坏盒子,没有达到自己预想的效果……)

(2)制作步骤。

①用笔画出切割的线。

②用裁纸刀由外到内逐步割出所需要的形状。

③根据需要涂上颜料或粘贴上其他装饰物。

5.制作场景,进行美化。

教师:

盒子底座完成了,这就像舞台已经搭好了,还需要配置一些必要的东西。

请同学们讲一讲还需要添置些什么?

(学生谈设想,教师点评。

6.学生完成场景制作,教师个别辅导。

(1)应用相关方法制作一个场景。

(2)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作业,重点是盒子外形的制作。

7.作品展出,互评交流。

(1)自己介绍。

(2)教师简单小结。

8.课后延伸:

给自己的盒子场景取一个名字。

9.课后整理:

指导学生收拾、保管好物品,养成良好的习惯。

(学生)场景半成品,裁纸刀,颜料或其他着色工具,彩泥或陶土,现成的小玩具(汽车、纸偶人等)。

(教师)范作,裁纸刀,纸盒等。

1.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入新课。

根据自己盒子的特点,通过大胆的设想,运用了各种办法,有的改变外形,有的添加饰物,有的着色渲染……可以说是各显神通。

现在我们已经初步制作成了一个小的场景。

那么,怎样使我们的场景更真实、更有趣、更富有表现力呢?

(1)选择有代表性的场景2—3个。

教师猜想场景可能表现什么主题?

你的盒子有深蓝色的背景,前面是高低变化的树木,该是准备开一个森林音乐会吧……

(2)学生介绍自己在设想、制作过程中比较满意的地方。

(3)请同学们一起开动脑筋,互相帮助出出金点子,怎样丰富、美化盒子?

2.继续制作完成《大盒子小舞台》,添加小品、小景,丰富舞台。

(1)纸质的小景、小品的固定。

作品中需要许多用纸做的人、树、动物等,那么怎样将它们竖起来,站稳呢?

(看教科书上的范图,教师简单示范。

①将物体的下端折曲一小部分,然后粘在盒底。

②在物体的背部粘一个支架或纸盒。

③在纸盒的底部堆上土或者橡皮泥等。

④将纸质小景通过十字交叉、三个循环等办法做成立体的。

铁丝、小棒、毛线等的线型材料的固定(钻孔、缠绕、粘贴等)。

3.组合各物品,美化舞台。

舞台做好了,也有了背景和主角(汽车、人、小动物等),如何围绕自己的设想编排、组织、美化舞台呢?

(1)教师示范,景物按一定的规律放置。

请同学们一起说一说编排的优劣,自己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①左中右式的排列:

清楚,整齐,但显死板。

②三角形的编排:

变化多,易协调,但画面易散。

③放射形、曲线、特殊形的排列……

(2)色彩的搭配要与主题一致。

4.学生制作,教师个别辅导。

制作方法、材料、主体的一致性。

5.个别展评,夸夸小舞台。

(1)学生自我介绍作品,同学间相互评议。

(2)更多的有关盒子的艺术作品欣赏。

今天我们学习以大盒子为底座的工艺制作。

同学们思维活跃,积极性高……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其他关于盒子的工艺品。

教师总结:

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有趣的事和材料能够表现,正如我们今天学习的用盒子制作造型。

只要大家做个有心人,积极动手动脑,就能创作出更多有特色的艺术作品。

6.课后延伸,寻找小舞台。

(1)整理收集材料。

(2)寻找可以通过盒子为基础的其他设计造型。

五、民间木雕

教学目标

1.欣赏传统的民间木雕,了解其艺术特点、雕刻方法等。

2.学习简单的雕刻造型方法,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

3.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雕刻艺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民族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选择适合雕刻的材料创作一件自己喜欢的作品。

2、难点:

雕刻的作品要有一定的特点和创意。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学生)雕刻工具,并制作好石膏模版,收集木雕作品及资料等。

(教师)雕刻工具,雕刻作品及资料,雕刻制作程序的课件等。

二、教学过程

1.录像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播放录像:

木雕艺术作品的欣赏。

(2)让学生谈谈对作品初步的印象。

《民间木雕》。

2.介绍木雕,了解相关知识。

(1)木雕的历史:

历史悠久、技艺精湛,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木雕的特点:

实用而精美。

可作装饰材料,也可独立成工艺品。

(3)木雕的分类:

按材料分有黄杨木雕、紫檀木雕等;

按地域分有东阳木雕、潮洲木雕、闽中木雕等。

(4)雕刻的方法:

圆雕、浮雕、半圆雕、镂空雕、贴雕等。

3.欣赏作品,感受艺术特点。

(1)欣赏教材中的木雕作品,让学生说说木雕的艺术特点。

(2)教师小结:

东阳木雕的特点是雕刻细腻华美,人物形象饱满;

黄杨木雕的特点是质地坚韧光洁,纹理细密,色黄如象牙,年久色渐深,古朴美观,硬度适中。

4.教师示范,学生认真观摩。

(1)课件播放雕刻程序。

(2)教师示范用石膏模版制作(见教科书第13页制作步骤2-5)。

①将凝成固体的石膏板,用细砂纸将表面磨匀。

②先用铅笔在石膏上画草稿。

③用雕刻刀依线条雕刻出凹凸的效果,做出模版。

④在模版上涂色后进行拓印。

5.学生制作,体验雕刻魅力。

(1)学生制作,教师现场指导。

(2)提示:

在使用刻刀时要注意安全,别伤到手;

雕刻时拿刀要稳,刻出“刀”味来;

尝试用不同纸材印刷,画面效果不同;

给自己的作品起一个合适的名字。

6.讲评小结,升华本课主题。

(1)讲评作业,师生共同交流。

(2)把民间木雕艺术讲给家长、同伴听,大家一起欣赏、感受。

(3)下节课准备好肥皂或蔬果及雕刻工具等。

(学生)肥皂或蔬果,雕刻工具等。

(教师)其他材料的雕刻作品,雕刻工具等。

1.欣赏作品,感受雕刻魅力。

(1)选出优劣不同的作品,师生互评。

(2)说说雕刻艺术的魅力。

(3)课件欣赏其他材料的雕刻作品与学生作品比较。

(2)师生交流作品的特点。

说说自己作品的优缺点以及努力的方向。

2.教师示范,感受不同特点。

(1)教师讲述蔬果和肥皂的雕刻特点和方法。

(2)教师选择一种材料示范。

(3)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