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断句和翻译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868033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103.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断句和翻译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断句和翻译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断句和翻译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断句和翻译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断句和翻译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断句和翻译Word文档格式.docx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断句和翻译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断句和翻译Word文档格式.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断句和翻译Word文档格式.docx

太祖征兖州,驻城下,遣衎往曲阜祠文宣王庙。

城平,以衎权知州事。

归朝,权知开封。

时王峻持权,衎与陈观俱为峻所引用。

会峻败,观左迁,衎罢职,守兵部侍郎。

显德初,上表求解官,授工部尚书,致仕还乡里,台阁缙绅祖饯都门外,冠盖相望,时人荣之。

建隆三年春,卒于家,年七十四。

 

(《宋史•列传二十九》)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辞曰/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望放臣还/遂其私养晋祖/曰/朕自知卿/非他人荐也/俄废枢密院

B.辞曰/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望放臣还/遂其私养/晋祖曰/朕自知卿/非他人荐也/俄废枢密院

C.辞曰/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望放臣还遂其私养/晋祖曰/朕自知/卿非他人荐也/俄废枢密院

D.辞曰/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望放臣还遂其私/养晋祖/曰/朕自知/卿非他人荐也/俄废枢密院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辞曰:

“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望放臣还,遂其私养。

”晋祖曰:

“朕自知卿,非他人荐也,俄废枢密院。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一般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的充当的成分,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此题注意人称的转换。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解褐,“褐”粗布或粗布衣服,“解褐”指脱去平民穿着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进入仕途。

缙绅,缙,也写作"

搢"

,插。

绅,束在衣服外面的大带子。

原意是插笏(古代朝会时官宦所执的手板,有事就写在上面,以备遗忘)于带,旧时官宦的装束,转用为官宦的代称。

B.奉朝请,给予闲散大官的优惠待遇。

古代诸侯春季朝见天子叫朝﹐秋季朝见为请。

因称定期参加朝会为奉朝请。

冠盖,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车盖,借指官吏。

C.致仕,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表示相同意思。

因年老、身体等原因主动请求退休,称为“乞骸骨”“填沟壑”。

柤饯,古代饯行的一种隆重仪式,祭祀祖先后,在路上设宴为人送行。

D.丁忧,亦称丁艰,即遭遇父母丧事。

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必须离职。

“权知开封”中的“权知”是“暂且管理”的意思。

【答案】C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文化常识的考核的题目,去年在大纲卷中出现,重点突出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合乎当今国学热的趋势,以后还会坚持。

文言的选文是人物传记,那主要的常识是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

这类题目一般错误都比较明显,如此题“填沟壑”是死的自谦的说法,“柤饯”,古代饯行的一种隆重仪式,祭祀路神后,在路上设宴为人送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颜衎曾因向符习进献贺礼而受到笞刑,但事后符习很后悔,又上表推荐他做观察推官,暂且搪塞前面所做的事。

B.颜衎曾因王峻的引荐而被重用,后又受到王峻的牵连而被罢官。

最后退休回家,临行时朝内官员争相为他送行。

C.父亲去世后,颜衎因母亲年老需要侍候,上表辞官,不许;

后又两次上疏请求,最终得到皇帝褒奖,与母亲回家了。

D.颜衎担任都官员外郎时,收到家信,得知父亲生病,没有奏报就弃官回家侍候老人,最后不再有当官的想法。

【答案】D

应是“担任河阳三城节度副使”。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如此题选项D应是“担任河阳三城节度副使”。

(4)把原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衎未领书,以故规行之,寻为吏所讼。

②服除,诏郓州高行周津遣赴阙,衎辞以足疾,不至。

【答案】⑴颜衎没有接到书信,按照过去的规矩来做,不久被属吏诉讼。

⑵守丧期满,(皇帝)下诏让郓州的高行周资助遣送(颜衎)入朝,颜衎以腿脚有病为由推辞不去。

重点词语:

“以”“故”“寻”“服除”“津遣”“赴阙”“辞”。

【名师点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文言文的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

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以”“故”“寻”“服除”“津遣”“赴阙”“辞”等词语和被动句的落实。

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建议翻译时打草稿。

【参考译文】

颜衎,字是祖德,兖州府曲阜人。

小时候学习刻苦,研读《左氏春秋》。

五代时梁朝龙德年间科举考试及第,脱去布衣,开始进入仕途,担任北海主簿,靠政绩而闻名。

五代时后唐天成年间,颜衎做邹平县令。

符习当初镇守天平,用书信告诉所辖城邑的官员不要聚敛财物作为贺礼。

颜衎没有接到书信,按照过去的规矩来做,不久被属吏诉讼。

符习立刻召来颜衎用鞭子打了他,幕僚和下属都认为是羞辱了正直的人,符习很后悔,立即上书推荐颜衎做了观察推官,暂且搪塞前面所做的事。

长兴初年,皇上下令任命颜衎做太常博士,符习极力上奏挽留颜衎。

符习退休,颜衎也回家奉养双亲。

不多久,房知温镇守青州,又征召颜衎做了幕僚。

房知温阴险固执,聚敛的财物多是违法的,颜衎常常极力劝谏,不考虑后果。

晋祖进入洛阳,房知温依仗兵力强而非常傲慢,颜衎劝说他向晋祖进贡。

房知温能有好的结局,全是颜衎的功劳。

房知温的儿子不聪明,颜衎劝说他们用十多万的家财献给晋祖。

晋祖很赞赏他们,这也是颜衎的功劳。

不久颜衎被提拔为都官员外郎,充任东都留守判,后改任河阳三城节度副使,管理州中事务。

过了半年,收到家中的书信,得知父亲在青州身患重病,颜衎没有奏报就辞去官职回家侍候父亲,不再有当官的想法。

过了一年多,父亲病得不能起床,颜衎亲自捧屎捧尿,从没有一点倦怠。

晋祖听说后,召他为工部郎中,接连派使者催促他到朝廷,颜衎推辞说“我没有其他才能,不知道什么人误传让您听说。

希望能让我回家,遂了我奉养双亲的愿望。

”晋祖说:

“我本来就了解你,不是其他人推荐的。

”不久废除了枢密院,凭着原来的官职参加朝会。

过了一年,又上书请求回家侍奉双亲,被授予青州行营司马。

后父亲去世,非常哀痛。

不久又被召做了驾部郎中、盐铁判官。

以母亲年老为由恳请辞官,晋祖下诏让他保有现在的官职。

开运末年,授予左谏议大夫,暂且代管河南府,又拜为御史中丞。

经过战乱之后,朝廷中纲纪混乱,颜衎执政却很有神采。

曾经进言说:

“刚出任御史的人,又接着兼任边远州郡的幕宾佐吏,再有因为个人的原由和小事请求到外地任职,州郡中缺少参拜的礼节,进出没有风纪法度,担心会渐渐地让各地州郡轻视,百官失去了遵循的标准。

请求从今以后各藩镇的幕僚不能担任御史以上的官职;

即使是亲王和宰相出镇,也不能奏请出任幕宾。

不是接受皇帝命令下去巡查,不得擅自出京,从此不能管理杂务。

”下诏只有征召做幕宾的还和以往一样,其余的都按颜衎的提议。

又上表请求回家奉养老母,被改任户部侍郎。

颜衎坚决请求辞官,皇帝下诏赞扬了他,然后颜衎与母亲回到老家。

五代汉朝乾祐末年,颜衎母亲去世。

守丧期满,皇帝下诏让郓州的高行周资助遣送颜衎入朝,颜衎以腿脚有病为由推辞不去。

周朝广顺初年,起用他做尚书右丞,不久做了端明殿学士。

周太祖征讨兖州时,驻军城下,派颜衎前去曲阜到孔庙祭祀。

攻克兖州后,让颜衎暂且管理兖州。

太祖回朝后,又让颜衎暂时管理开封。

当时王峻把持朝政,颜衎和陈观都是由王峻推荐的。

等到王峻倒台,陈观贬官,颜衎被免去其他职务,只任兵部侍郎一职。

显德初年,上书请求辞官,又任命他为工部尚书,退休后回到家乡,朝廷官员都到京城门外给他送行,达官贵人很多,当时的人们都认为他很荣耀。

建隆三年春天,死在家中,享年七十四岁。

2.(2016届江西省吉安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段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汝调,字古师,隆庆五年进士。

除元城知县,累迁光禄少卿。

吏科都给事中海宁陈与郊者,大学士王锡爵门生,又附申时行,恣甚。

汝训抗疏数其罪,言:

“与郊今日荐巡抚,明日荐监司。

每疏一出,受贿狼籍。

部曹吴正志一发其奸,身投荒徼。

吏部尚书杨巍亦尝语侍郎赵焕,谓为小人。

乞速罢谴且科道以言为职乃默默者显谔谔者绌直犯乘舆屡荷优容稍涉当途旋遭摈斥言官不难于批鳞而难于借剑此何为也?

天下惟公足以服人。

今言者不论是非,被言者不论邪正,模棱两可,曲事调停,而曰务存大体。

是惩议论之纷纭,而反致政体之决裂也。

乞特敕吏部,自后迁转科道,毋恶异喜同,毋好谀丑正。

”是时,巍以政府故,方厚与郊。

闻汝训言引己且刺之,大恚,言:

“臣未尝诋与郊。

汝训以寺臣攻言路,正决裂政体之大者。

”乃调汝训南京。

未几,其子杀人论死,与郊悒悒卒。

汝训入为太常少卿。

孟秋,飨庙,帝不亲行。

汝训极谏。

帝愠甚,以其言直,不之罪也。

寻进太仆卿,调光禄。

汝训先为少卿,寺中岁费二十万,至是滥增四万有奇。

汝训据《会典》,请尽裁内府冗食,不许。

二十二年,改左佥都御史。

汝训性清介,方严疾恶。

巡按御史南昌彭应参亦雅以强直名,相与力锄豪右。

乌程故尚书董份、祭酒范应期里居不法,汝训将绳之。

适应参行部至,应期怨家千人遮道陈牒。

应参持之急,檄乌程知县张应望按之。

应期自缢死,其妻吴氏诣阙诉冤。

帝命逮应参、应望诏狱,革汝训职。

汝训家居十五年,起南京刑部右侍郎。

召改工部,署部事。

初,矿税兴,以助大工为名。

后悉输内帑,不以供营缮。

而四方采木之需多至千万,费益不訾。

汝训屡请发帑佐工,皆不报。

在部岁余,力清夙弊。

中官请乞,辄执奏不予,节冗费数万。

卒,赠工部尚书,谥号恭介。

(节选自《明史•列传一百二十三》,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且科道以言为职/乃默默者显/谔谔者绌/直犯乘舆/屡荷优容/稍涉当途/旋遭摈斥/言官不难批鳞/而难于借剑/此何为也

B.且科道以言/为职乃默默者显/谔谔者绌/直犯乘舆屡荷优容/稍涉当途旋遭摈斥/言官不难于批鳞而难于借剑/此何为也

C.且科道以占为职/乃默默者显/谔谔者绌/直犯乘舆/屡荷优容/稍涉当途/旋遭摈/斥言官不难于批鳞而难于借剑/此何为也

D.且科道以言为职/乃默默者显/谔谔者绌/直犯乘舆/屡荷优容/稍涉当途旋遭摈斥言官/不难于批鳞/而难于借剑/此何为也

【答案】A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找虚词、察对话、依总分、据修辞、对称、反复、辨句式。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迁,在古代可指变动官职,通常指晋升或调动;

某些时候也指贬谪、放逐,如“迁客骚人”“迁谪”。

B.孟秋,为农历七月,立秋、处暑二节气所在的时段;

仲秋为农历八月,白露、秋分二节气所在的时段;

季秋为农历九月,寒露、霜降二节气所在的时段。

C.豪右,指豪门大族。

中国古代,右表示尊贵,左表示贫贱,如“位在廉颇之右”表示蔺相如位列廉顿之上;

“闾左”多指贫苦人居住的地方。

D.谥号是人们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以及有功绩的平民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名师点睛】首先:

我们要了解的是点面结合记忆法。

不管是在中考语文文学常识复习还是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复习,我们都要做到突出重点;

同时,还要注重全方位的复习(就是注意相关联的知识点)。

在做高考复习题时,有些知识点往往关键节点就在一处,只要把握住了,一切就可以迎刃而解。

举例:

如教材所选鲁迅的若干篇小说,要记每篇出自何处,很难,若记住除《祝福》出自《彷徨》外,其余均出自《呐喊》,便省时易记、事半功倍。

其次:

再来了解一下.纵横结合记忆法。

因为每个时代不同,所以每一位作家的写作背景也就不相同,从而又形成了横的联系;

同一时期不同作品也有各自的特点,从而形成了横的联系。

所以我们要把这些纵横交错的知识点组合起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网,达到快速而牢固的记忆。

如我国古代戏剧史有三个高峰,一是元杂剧四大家加上王实甫,二是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三是清代的“南洪北孔”。

这样纵横结合加以记忆,中国古代戏剧史又何愁记不住呢?

最后:

重点了解门别类记忆法。

在记忆一些文学常识时,我们可以把所关联的知识点进行分类,然后在按照相同的知识按一定顺序集中在一起强化记忆。

可以成:

考点分类、风格分类、地位评价分类、文章体裁分类、题材人物分类、等等。

风格流派,如“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婉约派”“豪放派”等。

文章体裁,如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

上述记忆方法并非只能单独使用,在实际记忆过程中,它们往往是综合运用的。

既是对文学常识的多角度记忆,又是变化了的反复记忆,其效果自然会更好。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汝训正直果敢。

他直言列举陈与郊的罪行,提出科道应当坚持,然而当权者是陈与郊好友的缘故,王汝训被调往南京。

B.王汝训为公节俭。

他做少卿时,请求朝廷将内府的冗食全部减去;

在工部理事时,坚决不予宦官经费,从而节省费用数万。

C.王汝训嫉恶如仇。

董份、范应期行为不轨,王汝训准备将他们绳之以法;

因操之过急,导致范应期自杀身亡,王汝训被革去职务。

D.王汝训勇于担当。

修建大殿需要很多经费,在工部为官的他多次请求发放钱财补助,并大力整治过去的陋习。

【名师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

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

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

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

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

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

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

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

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

如本题C项就是对文章第三段内容概括时张冠李戴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每琉一出,受贿狼籍。

②孟秋,飨庙,帝不亲行。

【答案】

(1)每次上疏一出,到处受贿。

部曹吴正志一揭发他的罪行,就被贬到荒远的地方。

(狼籍、发、荒徼各1分语,意通顺2分)

(2)祭祀祖庙,皇上不想亲自去。

王汝训极力劝谏。

皇上很愤怒,但因为他说的是直话,也没有怪罪他。

(亲、以、“不之罪”宾语前置各1分,意通顺2分。

翻译的时候,应先找名词,再找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

第一句中,“狼籍”,到处。

“发”,揭发;

“荒徼”,荒远的地方。

第二句中,“亲”,亲自;

“以”,因为;

“不之罪”宾语前置句,“不罪之”,没有怪罪他。

同时要注意句中的人名、官职名等专有名词,比如“部曹”“吴正志”“孟秋”“飨庙”“帝”。

【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

【技巧点拨】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

比如“部曹”“吴正志”“孟秋”“飨庙”“帝”。

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不之罪”宾语前置句,“不罪之”,没有怪罪他。

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

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

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

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

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王汝训,字古师,山东聊城人。

隆庆五年中进士,授职元城知县,逐渐升到光禄少卿。

吏科都给事中海宁陈与郊是大学士王锡爵的门生,又依附申时行,很专横。

王汝训上疏列出他的罪行,说:

“陈与郊今天推荐巡抚,明天推荐监司。

每次上疏一出,到处受贿。

部曹吴正志一揭发他的奸情,就被贬到荒远的地方。

吏部尚书杨巍也曾对侍郎赵焕说他是个小人,陈与郊请求皇上立即将杨巍罢官。

科道本是议论国事的,不吭声的人被提拔,直言进谏的人被贬退。

有时直言冒犯皇上,还蒙皇上宽容。

但稍稍涉及到当道的人,立即遭到贬斥。

言官不难犯颜直谏,难在借刀杀人,这是为什么呢?

天下唯有公正才能让人信服。

现在言官不论说的对还是不对,被议论的人不论是正是邪,都模棱两可,从中调停。

乞求皇上特令吏部,以后升迁,转入科道,不要厌恶异己喜欢同类,不要好阿谀之人而憎恶正直的大臣。

”这时,杨巍因为执政的缘故,与陈与郊培养感情。

听到王汝训言词中引用了他的话讽刺陈与郊,很生气,说:

“我没有诋毁过陈汝郊。

王汝训以光禄侍臣身份攻击言官,正是严重分裂政体的人。

”于是将王汝训调往南京。

没有多久,陈与郊因儿子杀人犯了死罪,郁郁而终。

王汝训入朝廷为太常少卿。

孟秋时节,祭祀祖庙,皇上不亲自去。

皇上很愤怒,但因为他说的是直话,也不怪罪他。

不久,他升为太仆卿,调为光禄。

王汝训先前为少卿时,寺中每年花费二十万,到这时滥增四万多。

王汝训依据《会典》,请求将内府的食用全部减去,皇上不许。

万历二十二年,他改任左佥都御史。

王汝训生性耿直、廉洁,嫉恶如仇。

巡抚御史南昌彭应参平素也以正直、严厉著称,两人互相支持全力锄除豪门。

乌程原尚书董份、祭酒范应期居家行为多有不轨,王汝训正准备将他绳之以法。

刚好彭应参到了,与范应期有仇的人家千余人遮蔽道路、呈上牒子。

彭应参操之过急,命令乌程知县张应望抓住他,范应期自杀身亡,他的妻子吴氏到官府喊冤。

皇上命令逮捕彭应参,在狱中审问,革去王汝训的职务,

王汝训在家十五年后,起用为南京刑部右侍郎。

后召改为工部,署理部事。

起初,矿税兴起,以资助修建大殿为名,后全部输入内库,不足以营建大殿,而四方采伐树木的需要多达千万,经费更加不够,王汝训屡次请求发放钱财补助工程,都没有得到答复。

在工部一年多的时间里,大力整治过去的陋习。

宦官请求经费,就上奏坚持不给,节省无益费用数万。

死后,被赠为工部尚书,谥号恭介。

3.(2016届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月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后面题目。

张叔夜字嵇仲,侍中耆孙也。

以荫为兰州录事参军。

献所为文,知舒、海、泰三州。

大观中,为库部员外郎、开封少尹。

复献文,召试制诰,赐进士出身,迁右司员外郎。

使辽,宴射,首中的。

辽人叹诧,求观所引弓,以无故事,拒不与。

还,图其山川、城郭、服器、仪范为五篇,上之。

从弟克公弹蔡京,京迁怒叔夜,摭司存微过,贬监西安草场。

久之,召为秘书少监,擢给事中。

进礼部侍郎,又为京所忌,以徽猷阁待制再知海州。

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敢婴其锋。

声言将至,叔夜使间者觇所向,贼径趋海濒,劫钜舟十余,载掳获。

于是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距海,诱之战。

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

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贼,江乃降。

靖康改元,金人南下,叔夜再上章乞假骑兵,与诸将并力断其归路,不报。

徙邓州。

四道置帅,叔夜领南道都总管。

金兵再至,钦宗手札趣入卫。

即自将中军,子伯奋将前军,仲熊将后军,合三万人,翌日上道。

十一月晦,至都,帝御南薰门见之,军容甚整。

入对,言贼锋方锐,愿如唐明皇之避禄山,暂诣襄阳以图幸雍。

帝颔之。

闰月,帝登城,叔夜陈兵玉津园,铠甲光明,拜舞城下。

帝益喜,进资政殿学士,令以兵入城,俄签书枢密院。

连四日,与金人大战,斩其金环贵将二人。

帝遣使赍蜡书,以褒宠叔夜之事檄告诸道,然迄无赴者。

城陷,叔夜被创,犹父子力战。

车驾再出郊帝曰朕为生灵之故不得不亲往叔夜号恸再拜众皆哭帝回首字之曰嵇仲努力

金人议立异姓,叔夜谓孙傅曰:

“今日之事,有死而已。

”移书二帅,请立太子以从民望。

二帅怒,追赴军中,至则抗请如初,遂从以北。

道中不食粟,唯时饮汤。

既次白沟,驭者曰:

“过界河矣。

”叔夜乃矍然起,仰天大呼,遂不复语。

明日,卒,年六十三。

讣闻,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文。

(节选自《宋史•张叔夜传》)

A.车驾再出郊/帝曰/朕为生灵之故/不得不亲往/叔夜号恸再拜/众皆哭帝/回首字之曰/嵇仲努力/

B.车驾再出郊/帝曰/朕为生灵之故/不得不亲往/叔夜号恸/再拜众皆哭/帝回首字之曰/嵇仲努力/

C.车驾再出郊/帝曰/朕为生灵之故/不得不亲往/叔夜号恸/再拜众皆哭帝/回首字之曰/嵇仲努力/

D.车驾再出郊/帝曰/朕为生灵之故/不得不亲往/叔夜号恸再拜/众皆哭/帝回首字之曰/嵇仲努力/

【技巧点拨】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找虚词、察对话、依总分、据修辞、对称、反复、辨句式。

本题就是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根据文段中虚词“曰”等初步断句,再结合文意细细断开。

A.“荫”指的是封建时代由于富足有功而给予子孙入学或任官的权利,或妻子因丈夫有功劳而得到皇帝赏赐的封号。

B.“改元”是指君主王朝改换年号,可指古代新君即位的第二年改用新的年号,也可以指引均在位而多次改用新的年号。

C.故人纪日,除了用序数表示,还会用一些特殊的称谓来标识日期,如“朔”指农历每月初一,“晦”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D.中国的农历有闰年和平年之分,有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