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工艺学》考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867320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3.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泥工艺学》考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水泥工艺学》考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水泥工艺学》考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水泥工艺学》考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水泥工艺学》考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泥工艺学》考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水泥工艺学》考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泥工艺学》考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泥工艺学》考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7、水泥的性能包括物理性能和建筑性能。

8、快凝和假凝这两种不正常的凝结现象,主要是由于水泥中石膏掺量过多或过少造成的。

()

9、生料越细,煅烧越易进行,所以生料越细越好。

10、水泥属无机胶凝材料中的水硬性胶凝材料,水泥拌水后只能在水中凝结硬化。

三、简答题(15分)1、为什么要控制水泥的细度?

2、生料均化的意义是什么?

有哪些方式?

3、为什么要控制水泥中石膏的掺量?

四、问答题:

(24分)1、叙述如何改善水泥的耐久性?

2、分析熟料急冷的意义。

3、三个率值的高低对熟料煅烧和质量有何影响?

水泥工艺学自测试题参考答案

(1)

1、水泥安定性:

标志水泥在凝结硬化后是否会因体积膨胀、开裂或弯曲而造成结构破坏。

2、水泥:

加水拌和成塑性浆体,能胶结砂、石等适当材料并能在空气和水中硬化的粉状水硬性胶凝材料。

3、熟料:

由主要含CaO、SiO2、AL2O3、Fe2O3的原料按适当比例配合磨细成粉,烧至部分熔融,所得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4、石灰饱和系数:

表示熟料中SiO2被CaO饱和形成C3S的程度。

1、游离氧化钙、游离氧镁含量高、SO3的含量高。

2、≯5.0%,16.0%。

3、CaO、SiO2、AL2O3、Fe2O3,95%。

4、通用水泥、专用水泥、特性水泥。

5、C3S和C2S,C3A和C4AF。

6、≤1.5%。

7、85~95%,小部分的碳酸钙的分解、放热反应、熟料烧结、冷却。

8、氢氧化钙、水化硅酸钙凝胶、钙矾石。

9、硫铁渣,铁粉,黄铁矿10、平铺直取11、矿化剂,缓凝剂,激发剂12、磨头仓和库底,库底配料,简化工艺流程、便于控制、扬尘少13、水份,挥发份、固定碳、灰分,100%14、碳酸钙、氧化镁,全分析

三、判断题1-5:

√×

×

√6-10:

四、简答题(答题要点):

1、

(1)水泥粉磨得细,比表面积大,水泥的水化快,凝结、硬化较快,

水泥的早期、后期强度都有提高。

(2)水泥粉磨得过细,磨机产量下降,电耗增加,水泥成本增加,水泥后期强度有下降趋势。

(3)在生产中必须确定一个经济合理的细度指标及控制范围,国标规定除硅酸盐水泥比表面积>

300㎡/㎏,其余五大通用水泥的细度80μm方孔筛筛余≯10%。

2、

(1)提高熟料的质量,稳定窑的热工制度。

(2)提高窑的运转率、产量,降低能耗。

(3)生料的均化是干法水泥厂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艺环节。

均化方式有,多库搭配,机械倒库,空气搅拌。

3、

(1)水泥中SO3含量的高低取决于石膏的掺入量。

(2)当水泥中SO3不足时,水泥会出现快凝现象,当水泥中SO3高时,由于硫酸钙水化速度较快,产生二次结晶,水泥内凝结变快。

当水泥中SO3含量过高时,多余的石膏与水化铝酸钙反应生成钙矾石,体积膨胀,水泥石开裂。

(3)所以生产中要控制水泥中的最佳掺量,国标规定六大水泥除矿渣水泥中SO3含量≯4.0%,其余水泥中的SO3含量≯3.5%。

五、问答题(答题要点)

1、

(1)选择适当组成的水泥,使用时,应根据环境的不同选择不同熟料矿物组成的水泥。

(2)掺适量混合材。

(3)提高施工质量。

(4)进行表面处理。

2、

(1)熟料急冷时C3A的晶体含量少,水泥不易出现快凝现象。

(2)熟料急冷时玻璃体含量多,熟料易磨性好。

(3)熟料急冷时,可避免β-C2S转化γ-C2S,体积膨胀,造成熟料粉化,使C3S和C2S呈介稳状态。

(4)熟料急冷时,可使熟料中的MgO的含量减少,改善水泥安定性。

3、

(1)KH愈高,C3S的含量高,C2S的含量低,此时料难烧,如果煅烧充分,熟料的强度高,但fCaO含量高。

(2)KH愈低,C3S的含量低,C2S的含量高,此时料不耐烧,水泥早期强度低,熟料易粉化

(1)n值高,硅酸盐矿物多,熔剂矿物少,熟料难烧。

(2)n值低,硅酸盐矿物少,熔剂矿物多,液相多,熟料易结大块、强度低。

(1)p值高,

含量高,C3A含量高,水泥易出现快凝。

液相黏度大。

(2)p值低,

含量高,熟料易结大块,液相黏度小,C3S易形成。

水泥工艺学自测试题

(2)

(12分)1、率值2、硅酸盐水泥3、石灰饱和系数(KH)4、假凝

1、道路水泥中铝酸三钙的含量为,铁铝酸四钙的含量为。

2、硅酸盐水泥熟料主要由四种氧化物组成,通常在熟料中占以上。

3、出磨生料的控制项目有、和细度,控制生料细度的目的是。

4、窑外分解窑熟料熟料中f—CaO含量的控制指标是。

5、硅酸盐水泥的强度主要是由、、三种水化产物提供的。

6、水泥的三个特性是指、、。

7、有石膏存在时水泥的初凝时间由矿物决定,此时水泥凝结时间矿物是。

8、水泥使用时会有三种体积变化,即、、。

9、目前水泥厂常采用的生料均化方式有、、

,窑外分解窑通常采用方式。

10、原料预均化的原理可概括为,一般变异系数为

时应考虑原料的预均化。

11、生料磨配料一般有和两种,窑外分解窑厂一般采用配料方式,其特点是

12、石灰石原料进厂后,每批都应进行、含量的测定,或作。

13、物料的均化效果是通过来衡量的。

14、水泥熟料的组成可以通过、、和

三种方式来表达。

15、中热、低热硅酸盐水泥主要用于工程。

1、水泥的性能包括物理性能和建筑性能。

2、快凝和假凝这两种不正常的凝结现象,主要是由于水泥中石膏掺量过多或过少造成的。

水泥中MgO的含量不得超过5.0%,SO3含量不得大于4.0%。

6、某厂生产一编号的水泥各龄期的强度都符合国家标准对该等级水泥所规定的指标,但富裕强度不够,也可算是合格产品。

7、水泥石的孔隙率是影响水泥耐久性的主要因素。

8、入磨物料温度过高,会造成石膏脱水,影响水泥质量。

10、熟料的立升重越高,质量越好。

四、简答题:

(12分)1、七大通用水泥在组成上有什么不同?

2、矿渣水泥为什么可以放宽SO3的含量?

3、矿渣水泥为什么早期强度低而后期强度反而高?

五、问答题:

(24分)1、为什么要控制水泥的初凝时间,影响凝结时间的因素有哪些?

2、水泥生产中应如何控制游离氧化钙的含量?

3、何谓挥发凝聚循环,对熟料煅烧和熟料质量有何影响?

水泥工艺学自测试题参考答案

(2)

1、率值:

表示熟料化学组成或矿物组成相对含量的系数。

2、硅酸盐水泥:

硅酸盐熟料,加0—5%的石灰时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3、石灰饱和系数:

4、假凝:

是水泥的一种不正常的早期固化或早变硬现象,在水泥用水拌和几分钟内物料显凝结,重新搅拌能恢复塑性。

1、≯5.0%,16.0%2、CaO、SiO2、AL2O3、Fe2O3,95%3、碳酸钙、氧化铁,使固相反应更充分4、≤1.5%5、氢氧化钙、水化硅酸钙凝胶、钙矾石6、可塑性、胶结性、水硬性7、C3S,正常8、碳化收缩、湿胀干缩、化学减缩9、多库搭配、机械倒库、空气搅拌,空气搅拌10、平铺直取,≥10%11、磨头仓和库底,库底配料,简化工艺流程、便于控制、扬尘少12、碳酸钙、氧化镁,全分析13、均化倍数或均化系数14、化学成分、矿物、率值15、大体积、水工程

:

6-10:

√√×

1、混合材掺量据水泥品种种类不同:

(1)P.I、P.II中掺混合材种类为石灰时或粒化高炉矿渣掺量0—5%

(2)P.O中混合材掺量6—15%(3)P.S粒化高炉矿渣掺量20—70%(4)P.P中混合材种类火山灰掺量20—50%(5)P.F中混合材种粉煤灰掺量20—40%

2、石膏在水泥中起缓凝剂的作用。

在P.S水泥中石膏既起缓凝剂的作用又起激发剂的作用,故P.S水泥中的SO3含量可以放宽。

3、

(1)因P.S中水泥熟料矿物相对减少,而矿渣潜在的活性早期尚未得到充分激发与发挥,水化产物相对较少,使P.S的早期硬化较慢3天、7天的强度偏低。

(2)后期矿渣的活性得到激发与发挥,水化产物不断增加,水泥石中孔隙率减少,后期强度不断增加。

五、问答题(答题要点):

1、

(1)初凝时间:

是从加水拌和开始,到水泥浆失去一部分可塑性所需要的时间。

(2)在施工中,若初凝时间太短,往往来不及进行施工浆体就变硬,因此应有足够时间保证混凝土砂浆的搅拌、输送、浇筑、成型等操作的胜利进行,同时加快脱模的进度。

影响因素:

(1)熟料矿物组成。

(2)水泥细度。

(3)水灰比。

(4)温度和外加剂。

2、

(1)生料配料时,石灰饱和系数不能过高。

(2)保证煤的质量、配比及细度。

(3)原料、燃料、预均化,生料进行均化。

(4)稳定窑的热工制度。

3、挥发凝聚循环:

在温度降低到一定限度时挥发组分中的一部分聚集,粘附于生料颗粒表面并随生料重又返回高温区,然后再度挥发、凝聚,如此循环过程。

影响:

(1)破坏熟料矿物C3S、C2S、C3A的形成。

(2)影响液相黏度。

(3)水泥结块、快凝。

(4)水泥制品性能变坏。

水泥工艺学自测试题(3)

(12分)1、水泥体积安定性2、普通水泥3、硬化4、凝结

1、水泥厂的收尘设备主要有、、三大类,其中收尘效果最好的是。

2、物料的均化效果是通过来衡量的。

3、影响水泥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及。

4、熟料中MgO的存在形式有三种:

、、

,其中对水泥安定性有影响。

4、水泥按其用途和性能分为、、等三类。

6、出磨生料的控制项目有、和细度,控制生料细度的目的是。

7、影响分解速度的主要因素有、和。

8、窑外分解窑熟料中f~CaO含量的控制指标是。

9、硅酸盐水泥的强度主要是由、、三种水化产物提供的。

10、水泥的三个特性是指、、。

11、袋装水泥每袋净重Kg,且不得少于标志重量的,随机抽取袋,水泥总重量不得少于Kg。

12、水泥使用时会有三种体积变化,即、、

1、水泥越细,凝结硬化越快。

2、KH越高,C3S的含量多,水泥强度高。

3、熟料粉化主要是因冷却速度慢ß

C2S转化rC2S体积膨胀造成的。

4、水泥中碱、氧化镁等都是有害的成分。

5、GB175规定,熟料中MgO≯5%,如经压蒸安定性检验合格放宽到6.0%。

6、快凝和假凝这两种不正常的凝结现象,主要是由于水泥中石膏掺量过多或过少造成的。

7、某厂生产一编号的水泥各龄期的强度都符合国家标准对该等级水泥所规定的指标,但富裕强度不够,也可算是合格产品。

8、水泥石的孔隙率是影响水泥耐久性的主要因素。

9、水泥结大块主要是液相多。

10、C3S形成的条件是有一定的液相。

(12分)1、确定石膏参入量时要考虑哪些因素?

2、为什么回转窑用烟煤作燃料?

3、窑外分解窑的煅烧特点有哪些?

(24分)1、碱含量的高低对熟料煅烧和质量有什么影响?

2、分析影响水泥水化速度的因素。

3、叙述水泥熟料四种矿物的水化性质?

水泥工艺学自测试题参考答案(3)

2、普通水泥:

硅酸盐水泥熟料,加6—15%的混合材,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3、硬化:

水泥加水拌和到水泥浆完全失去可塑性,并产生一定的机械强度。

4凝结:

水泥加水拌和到水泥浆失去一部分可塑性,具有初步的结构。

1、袋收尘、旋风、电收尘,电收尘2、均化倍数或均化系数3、游离氧化钙含量高、游离氧镁含量高、SO3的含量高4、欠烧fCaO、一次性fCaO、二次性fCaO,一次性fCaO。

5、CaO、SiO2、AL2O3、Fe2O3,95%6、通用水泥、专用水泥、特性水泥7、C3S和C2S,C3A和C4AF8、碳酸钙、氧化铁,使固相反应更充分9、生料细度、温度、原料特性10、≤1.5%11、氢氧化钙、水化硅酸钙凝胶、钙矾石12、可塑性、胶结性、水硬性13、50,98%,20,100014、碳化收缩、湿胀干缩、化学减缩

√×

6-10:

√√√√

1、

(1)熟料中的C3A含量高时,石膏掺量适当增加,反之减少。

(2)熟料中的SO3的含量高,石膏掺量适当减少。

(3)水泥细度较细,在C3A含量高相同时,石膏掺量适当增加。

(4)混合材掺量,当混合材掺矿渣时,石膏掺量适当增加。

(5)当使用天然无是石膏,应与天然二水泥石膏混合使用,

2、因烟煤的挥发份高为15—40%。

燃烧的饿火焰较长,着火温度低,回转窑要求煤的着火快,火焰要长,烟煤具有回转窑要求的特点。

3、在悬浮预热器与回转窑之间增设一个分解炉,使燃料燃烧的放热过程与物料以悬浮或流化态下迅速地进行,使入窑生料的分解率大85—95%,当生料进入窑,只完成小部分的碳酸钙的分解,主要完成是固相反应,熟料烧结和冷却。

这样缩短窑的长度,提高窑的产量,节约热耗,延长窑衬的寿命,有利于减少大气污染。

1、

(1)破坏熟料矿物C3S、C2S、C3A的形成。

2、

(1)熟料矿物组成。

3

(1)C3S水化较快,水化热高,抗水性较差。

早期强度高,后期强度也高,在四种主要矿物中C3S强度最高。

(2)C2S水化较慢,凝结硬化慢,水化热低,抗水性好。

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高。

(3)C3A水化最快,水化热最高,抗水性差。

早期强度高,三天的强度大部分就发挥出来,三天的强度后的强度不在增长,甚至倒缩。

(4)C4AF水化介于C3S和C3A,早期强度类似于C3A,后期不如C3S,水化热较C3A低。

水泥工艺学自测试题(5)

(12分)1、均化2、水泥3、最低共熔温度4、抗渗性

1、湿发长窑可划分为、、、、、六个带。

2、铁质校正原料的要求是。

4、粉化现象的实质是。

5、道路水泥中铝酸三钙的含量为,铁铝酸四钙的含量为。

6、硅酸盐水泥的技术要求有、、、、

、、、、九项。

7、水泥按其用途和性能分为、、等三类。

8、石灰质原料和粘土质原料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10、影响碳酸钙分解的因素有、和

三个。

11、石灰石在水泥生产中既可作为也可作为使用。

12、生产高铝水泥所用原料有、。

1、慢冷的熟料易磨性好。

2、水泥出厂后凡MgO、SO3、初凝时间、安定性中任一项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均为废品。

3、生料越细,碳酸钙的分解速度就快。

4、水泥的性能包括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

5、C3S形成的条件是有一定的液相。

6、水泥的耐蚀性主要决定于水化产物中氢氧化钙的含量。

7、石灰石破碎级数越多越好。

9、入磨物料温度过高,会造成石膏脱水,影响水泥质量。

10、固相反应生成的矿物C2S、C3A、C4AF。

()

(15分)1、假凝与快凝有何异同?

3、什么是预均化技术?

为什么要对原料进行预均化?

(24分)1、为什么要控制出磨水泥的细度,确定细度指标应考虑哪些因素?

2、窑外分解窑产量为什么比一般回转窑高?

水泥工艺学自测试题参考答案(5)

一、名词解释1、均化:

通过采用一定的工艺措施达到降低物料的化学成分波动,使物料的化学成分均匀。

3、最低共熔温度:

物料在加热过程中,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分开始出现液相的温度。

4、抗渗性:

水泥混凝土抵抗水渗透作用的性能。

1、干燥带、预热带、碳酸盐的分解、放热反应带、烧成带、冷却带2、Fe2O3>

40%3、熟料矿物、细度及施工条件4、熟料冷却速度慢β-C2S转化γ-C2S,体积膨胀,造成熟料粉化6、≯5.0%,16.0%7、不溶物、烧失量、水泥中的MgO、凝结时间、安定性、细度、水泥中的SO3、强度、碱8、通用水泥、专用水泥、特性水泥9、CaO、SiO2和AL2O3,Fe2O38、氢氧化钙、水化硅酸钙凝胶、钙矾石10、生料细度、温度、原料特性11、原料、混合材12、矾土、石灰石

三、判断题1、(×

√√√)6、(√×

√)

1、

(1)假凝和快凝都是水泥的一种不正常的早期固化或过早变硬的现象。

(2)两者区别:

假凝放热极少,且经重新搅拌,凝固的浆体又可恢复塑性,达到正常凝结,对水泥强度并不影响,只影响施工。

@快凝是由于缓凝不够引起,浆体已具有一定的强度,重新搅拌,凝固的浆体不能恢复塑性,并放热较大。

(3)造成原因不同:

假凝是磨机温度高,石膏脱水引起,快凝是C3A含量高引起。

3、预均化技术:

原料经过破碎后,有一个储存,再存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采取不同的出储存方法,使波动大的原料,至取出时成分较为均匀。

@原料开采储存过程中化学成分不均匀,通过对原料化使其化学成分波动小,是保证熟料的煅烧顺利进行,保证熟料的质量,产量,降低各种消耗的基本措施和前提条件,也是稳定出厂水泥质量的重要途径。

1、

(1)提高水细度对提高水泥的早期强度有很大好处,对后期强度也有利。

(2)水泥粉磨得细,比表面积大,水泥的水化快,凝结、硬化较快,水泥的早期、后期强度都有提高。

(3)水泥粉磨得过细,磨机产量下降,电耗增加,水泥成本增加,水泥后期强度有下降趋势。

(4)故在生产中必须确定一个经济合理的细度指标及控制范围,国标规定除硅酸盐水泥比表面积>

300㎡/㎏其余五大通用水泥的细度80μm方孔筛≯10%。

考虑因素:

(1)工艺条件。

(2)熟料的强度与易磨性。

(3)混合材质量、掺量及水泥成本。

2、

(1)因为窑外分解窑在悬浮预热器与回转窑之间增设一个分解炉,使燃料燃烧的放热过程与物料以悬浮或流化态迅速地进行,使入窑生料的碳碳酸钙分解率大85—95%。

(2)当生料进入窑,只完成小部分的碳酸钙的分解,主要完成是固相反应,熟料烧结和冷却。

这样缩短窑的长度,提高窑的产量,节约热耗。

3、

(1)C3S水化较快,水化热高,抗水性较差。

(4)C4AF水化介于C3S和C3A,早期强度类似于C3A,后期如C3S,水化热较C3A低。

水泥工艺学自测试题(6)

1、水化速度2、校正原料3、石灰饱和系数(KH)4、活性混合材

1、影响安定性的因素有、和。

2、硅酸率的物理意义是。

3、四种主要矿物中含量高时水泥出现急凝。

4、硅酸盐水泥熟料主要由四种氧化物组成,通常在熟料中占以上。

5、最常用的复合矿化剂是,矿化剂的作用是

6、硅酸盐水泥熟料中的称为硅酸盐矿物称为熔剂矿物。

7、回转窑出磨生料的控制项目有、和细度,控制生料细度的目的是。

8、窑外分解窑入窑碳酸盐分解率一般为,入窑物料的煅烧经历了、、和冷却四个过程。

9、硅酸盐水泥的强度主要是由、、

三种水化产物提供的

10、烧成带的温度为。

此带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11、石灰石在水泥生产中既可作为,也可作为使用。

12、粉化现象产生的原因有

13、原料预均化的原理可概括为,一般变异系数为

15、物料的均化效果是通过来衡量的。

16、普通混凝土是由、、所组成,其中是混凝土中最重要的组分。

17、中热硅酸盐、低热矿渣水泥主要用于工程。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制备水泥时,掺的石膏起缓凝作用。

2、水泥的性能包括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

3、慢冷的熟料制水泥易出现假凝。

4、快凝和假凝这两种不正常的凝结现象,主要是由于水泥中石膏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