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86474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docx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docx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课题

轴对称图形

课时

1

本册总第9课时

主备人

程琴 

教学内容

教科书12、13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观察、欣赏民间艺术的剪纸作品,以及服饰、工艺品与建筑等图案,感知显示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

2、通过“折一折,剪一剪”“猜一猜,剪一剪”“画一画”和图形分类等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

教学重点、难点及策略

认识对称现象,绘制对称图形。

教学准备

小黑板、卡片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过程反思、课堂小结

课前准备:

口算10道。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单元第一课轴对称图形。

了解预习情况。

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

哪些知识点你还不会?

一、组织活动,揭示课题

1、教师动手操作,学生认真观察。

引导学生观察自己所带的纸,告诉学生:

这些都是平面图形。

(1)教师取一张白纸、对折。

(2)在白纸的一边画上一个图案。

(如图1)

二、认识对称图形

1、展示民间剪纸艺术。

(出示课本上剪纸图)

3、认识对称轴。

(1)告诉学生,刚才对折时出现的折痕,是这幅图的对称轴。

对称有什么功能呢?

(2)把图形沿着对称轴对折,发现对称轴左右两边的图形完全重合。

强调折痕或虚线是对称轴。

区分对称轴和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4、猜一猜,剪一剪。

(课本12页的下半页部分)

5、看一看,说一说。

考察学生是否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并根据特征把图形分为对称图形和非对称图形两类。

6教学生画轴对称图形。

在黑板上演示。

三、课堂活动

1、课文第13页“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图形是对称的?

2、课文第14野“试一试”的第1、2和3题。

四、巩固练习

1、课内外作业。

课本第14页“试一试”的第4题。

 

 

学生观察。

 

学生动手折纸。

各人取出一张纸,对折,并画上图案(参照课文)。

学生动手操作、观察。

说说折纸后自己的发现。

用剪刀剪下图形,再打开。

(3)让学生自己试一试。

剪一剪,展示一下。

评比一下

 

(1)课本第13页的上半部分内容。

除1、5外,其他都是对称图形,

(2)判断并分析。

说说生活中你还见过那些轴对称图形。

 

学生通过老师的演示自己画出书上其他的轴对称图形

 

作业

设计

 

 书面作业

 

板书

设计

轴对称图形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完全在重合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对称线。

 

本册总第10课时

课题

镜子中的数学

课时

2

主备人

程琴 

教学内容

教科书16、1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活动,让学生结合活动内容和具体实例,感知镜面对称现象。

2、通过实际操作,让全体学生经历探索镜面对称现象的一些特征的过程。

3、逐步发展学生空间知觉和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及策略

1、通过具体活动,让学生结合活动内容和具体实例,感知镜面对称现象。

教学准备

教具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过程反思、课堂小结

 

一、讲故事,引入新课

1、讲《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

猴子在路边散步,看到天空高挂一轮圆月;猴子走到井边,发现井边有一轮圆月,猴子以为天上的月亮掉到了井里;猴子大声叫喊,同伴扛来长长的网兜。

众猴子怎么也捞不出“月亮”。

问题:

“这是什么原因?

”“在生活中,你们好有没有发现类似的现象?

2、揭示课题。

(1)总结,说明以上几种现象的特征。

(2)板书课题:

镜子中的数学。

二、组织活动

1、教师示范。

(1)在黑板上贴一个大的黑体字——“王”的一半。

(2)把镜子放在虚线上(对称轴),让全班学生观察镜子里的图形和整个图形。

2、试一试。

(1)题:

三、巩固练习

1、课内外作业。

(课文第18页“练一练”的第1、2、3题。

第2题:

2、实践活动。

让学生收集一些对称的图形、图案和照片,在班里展览。

会剪纸的学生,自己动手剪一些简单的作品。

四、作业设计

1、把镜子放在虚线上,看看整个图形是什么,再画出另一半。

 

 学生活动

 

(不是月亮掉到井里,而是井水倒映出月亮。

(照镜子时,出现的现象;光滑的地板也会出现倒影等。

 

(3)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有什么发现?

(看到“王”字,镜子里的图形是镜子外图形的对称图形。

(4)让学生试一试。

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在书上画出对称图形。

说一说,这条虚线在对称图形中称什么?

第1题:

(1)先让学生猜一猜,并打上“√”;

(2)用镜子来试一试,进行验证。

让学生按题目要求试一试。

 

作业

设计

 回家自己动手剪五个对称图案

 

 

板书

设计

板书设计

镜子中的数学

《猴子捞月》

把镜子放在虚线上,看一看镜子里的图形和正个图形。

 

本册总第11课时

课题

平移与旋转

课时

3

主备人

程琴 

教学内容

教科书18面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已往的生活经验和教学实例,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并会区别这两中常见的现象。

2、能根据平移现象的特征,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重点、难点及策略

1、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并会区别这两中常见的现象。

 

教学准备

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过程反思、课堂小结

 

一、揭示课题

宣布本节课教学内容。

板书课题:

平移和旋转

二、讲授新课

1、看一看。

看图缆车沿笔直索道滑行。

让学生猜一猜:

这是平移现象,还是旋转现象?

看小风筝转动。

让学生猜一猜:

这是平移现象,还是旋转现象?

结合刚才的两个现象突出本课的重点是认识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

2、说一说。

(1)出示课本其他图形。

(2)学生说一说。

问:

“你还见过哪些平移和旋转运动?

3、做一做。

(1)要求学生试着做一个表示平移和旋转的动作。

(2)教师指导学生,做旋转运动。

三、指导看书

 

四、巩固练习

1课本第21页“练一练”中的第1、2、3题。

(1)保证学生独立完成练习的时间。

(2)在学生练习时,教师要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

2、小黑板作业。

五、作业设计

1、判断下面现象是平移还是旋转。

 

 生活学动

 

这是平移现象

(旋转现象)

 

学生判断哪些运动是平移,哪些是旋转

旋转运动有:

电风扇转动等。

平移运动有:

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等。

 

1、认真看书,进一步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

2、完成课本第20页“试一试“中的填空。

 

作业

设计

 列举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

 

 

板书

设计

板书设计

平移和旋转

平移:

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等

旋转:

电风扇转动等。

 

课题

练习课

课时

1

本册总第12课时

主备人

程琴 

教学内容

练习课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增强学生方向、平移和确定位置的有关知识,提高技能综合能力。

2、使学生通过游戏活动能放松身心,愉悦心情,并在游戏过程中增长知识,出智慧

教学重点、难点及策略

1、增强学生方向、平移和确定位置的有关知识,提高技能综合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过程反思、课堂小结

 

一复习铺垫

(1)

1、说一说

(2)

要求:

二、游戏活动

1、猜猜我在哪儿。

(1)出示挂图:

(2)游戏方法。

说一说:

我把棋子先向东平移2格,再向南平移3格,最后向西平移5格。

步骤要求:

1)确定方向;2)数方格;3)画标示符号。

(4)游戏活动。

要求做到:

说一说—移一移—猜一猜。

2、猫抓老鼠。

游戏“猫抓老鼠”活动过程:

 

(3)游戏规则。

两个轮流投掷硬币,分别移动棋子。

如果硬币正面朝上,棋子可以平移一格或二格;如果硬币反面朝上,则原地不动。

教师巡视指导,或参与活动。

三、选用作业

小黑板上的作业。

四、作业设计

1、“五星级”对应的练习。

2、口算书对应的练习。

 

 

(1)分别说一说“向()平移()格;

(2)你是怎样观察的?

 

移一移:

根据以上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移动棋子。

 

让学生2人一组,开始游戏。

(1)分组。

一般2人一组或4人一组。

(2)学具准备。

一组一个棋盘,2个棋子(猫和鼠),一枚硬币。

 

(4)学生开始游戏活动

游戏结束,让学生结合游戏结果说一说,猫究竟有没有必胜的策略。

 

作业

设计

 在作业本上画三个学过的对称、平移、旋转图形。

 

 

板书

设计

板书设计

练习课

我把棋子先向东平移2格,再向南平移3格,最后向西平移5格。

 

课题

欣赏与设计

课时

5

本册总第13课时

主备人

程琴 

教学内容

教科书22面 

教学目标

1、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平移、旋转和对称在图案中的应用。

2、通过参与收集、设计图案的活动,使学生感受图案的美,从而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及策略

让学生体会平移、旋转和对称在图案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

教具、图片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过程反思、课堂小结

 一、导入新课

在我们的生活中,时常会看到一些美丽的图案,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注意观察图案的特征?

如:

某商品的商标图案,三星级酒店的标志等。

二、揭示课题

1、这些美丽的图案看起来很复杂,其实是由很简单的图形构成的。

那么,这些图案是怎么制作成的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新的知识。

2、板书课题:

欣赏与设计。

三、讲授新课

1、出示课文的第一个紫荆花图案。

(1)欣赏:

这个图案漂亮吗?

它有什么特征?

想知道它是如何得到的吗?

(2)制作过程:

先出示1个“花瓣”;然后加一个“花瓣”在第1个的位置,通过旋转到第2个位置上;依次类推得到第3、4、5个“花瓣”。

(3)提出问题:

观察整个图案,想一想,它是怎样得到的?

2、出示“奥运标志”的五环图。

(2)想一想:

是哪个图形经过怎样运动得到的。

3、出示课本上下面的两幅图案。

提出问题:

观察这两幅图案,想一想每幅图的图案是哪个图形平移或旋转得到的。

4、找出对称图形。

(2)说一说每幅图案是由哪个图形平移或旋转得到的?

并把这个图形涂上颜色。

(3)展示学生作品。

(4)提出问题:

上面哪幅图案是对称的?

四、课堂活动

1、画一画。

(1)课本第24页的“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图形“。

(2)第24页的“继续画下去”。

2、展示作品。

选取由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展示,教师并加以评点。

五、巩固练习

 

 通过学生观察发现:

(1)图案的特征:

每个图案都是由几个相同的图形组合成的。

(2)图案的制作:

只有画图案中的一个图形,然后把这个图形进行复制(或重复印制)。

 

漂亮,它是有5片相同的“花瓣”图案构成的。

 

(1)观察图案,找出图案的特征。

 

学生:

第一幅图案是由其中的一个风筝平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