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文言文专题07 《马说》实战训练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863875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2.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八年级文言文专题07 《马说》实战训练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部编版八年级文言文专题07 《马说》实战训练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部编版八年级文言文专题07 《马说》实战训练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部编版八年级文言文专题07 《马说》实战训练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部编版八年级文言文专题07 《马说》实战训练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八年级文言文专题07 《马说》实战训练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

《部编版八年级文言文专题07 《马说》实战训练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八年级文言文专题07 《马说》实战训练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八年级文言文专题07 《马说》实战训练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

要能遇上任人唯贤,任人唯才的好领导;

领导要有伯乐的眼光,要能赏识人才,重用人才;

社会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给千里马式的人才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解析】

1.要求学生断句前,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文段思路,尤其是把握文章中涉及的人物及关系。

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断句,比如借助虚词,借助句式,借助对话词“曰”、“云”等,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等,读出含义,然后断句。

C项错误,应修改为:

才美/不外见。

2.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

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

B.食之不能尽其材(通“饲”,饲养)。

3.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分析选项。

ACD三项正确。

B项错误。

导致千里马“不以千里称也”的根本原因,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4.要求学生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

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重点字词:

“或”有时;

“且”,况且;

“安”,怎么。

5.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分析原因。

结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分析,这是外部原因(客观原因):

结合“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分析内部原因(主观原因),千里马主动吃饱,主动施展自己的才华。

可以向伯乐主动举荐自己。

【参考译文】: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

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只是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

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

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好的素质也就不能表现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打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

“天下没有千里马!

”唉!

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

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二、(2019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鸣呼!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节选自《马说》)

(乙)颜渊侍坐鲁定公于台,东野毕御马于台下。

定公曰:

“善哉,东野毕之御也!

”颜渊曰:

“善则善矣,其马将佚①矣。

”定公不悦,以告左右曰:

“闻君子不谮人。

君子亦谮②人乎?

”颜渊退,俄而厩人③以东野毕马佚闻矣。

定公揭席④而起,曰:

“趣⑤驾召颜渊。

颜渊至,定公曰:

“乡寡人曰:

善哉,东野毕之御也!

吾子曰:

‘善则善矣,然则马将矣。

'

不识吾子何以知之?

“臣以政知之。

昔者舜工于使人,造父⑥工于使马。

舜不穷其民,造父不极其马。

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侠马也。

今东野毕之上车执辔,衔体正矣;

周旋步驟,朝礼⑦回毕矣;

历险致远,马力殚矣。

然犹策之不已,所以知佚也。

(节选自韩婴《韩诗外传﹒颜渊论御马》)

(注)①佚(yì

):

通“逸”,逃跑。

②谮(zè

n):

说人坏话,诬陷别人。

③厩(jiù

)人:

马棚的差役。

④揭席:

离席,散席。

⑤趣:

同“促”。

⑥造父:

周穆王的车夫,驾车能手。

⑦朝礼:

指调服车马的法度

6.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②安求其能千里也

③乡寡人日

④是以舜无佚民

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子。

①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②然犹策之不已,所以知佚也。

8.①甲文运用了_____的写作手法,借千里马被埋没的现象,表达了作者_____的愤懑以及对封建统治阶级不识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不满和愤慨。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②乙文运用_____方法进行推理推断出东野毕驾驭的马会逃跑的结论。

【答案】:

6.①尚且②怎么③同“向“先前,从前④因此

7.①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

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

②已经这样了,却还不停地驱赶它,因此,我知道它一定会逃跑。

8.①托物寓意;

怀才不遇②类比

6.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①句意为:

想要和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

且:

尚且。

②句意为:

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安:

怎么。

③句意为:

先前我说。

乡:

先前。

④句意为:

因此,舜没有逃跑的百姓。

是以:

因此。

7.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

①句中重点的词有:

食,通“饲”,喂养;

通,知道,明白。

句意为:

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

②句中重点的词有:

犹,还;

已,停止。

已经这样了,却还不停地驱赶它,因此,我知道它一定会逃跑。

8.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及写法。

①第一空,《马说》一文是作者借千里马来抒发情感,写作手法为“托物寓意”。

第二空,可根据主旨句“其真不知马也”来体会作者的情感。

②鲁定公问颜渊如何预知东野毕的马会逃跑,颜渊问答“臣以政知之”,之后将东野毕的做法与舜和造父的做法进行比较,即以同类事物相比,指出“马力殚”时,东野毕“犹策之不已”,进而得出结论。

(甲)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

饲养马的人不懂得它有能日行千里的能力而像普通的马来喂养它。

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品德就显现不出来。

想要和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驱使千里马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

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

“唉,难道(这世上)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

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乙)颜渊陪鲁定公坐在高台之,上,东野毕在台下驾驭马车。

定公说:

“东野毕马车驾驭得太好啦!

”颜渊日:

“好是好啊,不过他的马快要跑了。

”定公很不高兴,就对左右侍奉的人说:

“我听说道德高尚的人不会中伤他人。

道德高尚的人也中伤他人吗?

”颜渊告退后,不一会儿,马棚的差役就把东野毕驾驭的马跑了的事稟报了鲁定公。

定公跨过坐席站起来,说:

“赶快驾车叫回颜渊。

颜渊到后,定公说:

“先前我说:

“东野毕马车驾取得太好啦!

’您却说:

“好是好啊,虽然这样他的马却快要跑了。

”不知道您是怎么知道这种结果的。

”颜渊说:

“臣是根据治理国家的方法知道的。

过去,舜善于用人做事,造父善于驾取马匹。

舜从来不让他的百姓用尽全力,造父从来不让他的马耗尽体力。

因此,舜没有逃跑的百姓,造父也没有速跑的马匹。

现在东野毕驾车,上车时拉着马缰绳,使马的身体过于挺直了;

又让马盘旋转动,慢行快跑,调服车马要求太苛刻了;

让马历经险阻到达远方,马已经精疲力尽了。

已经这样了,却还不停地驱赶它,因此,我知道它一定会远跑。

三、(2019年辽宁营口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呜呼!

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①龙嘘气②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

然龙乘是气,茫洋③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感④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汩⑤陵谷,云亦灵怪矣哉!

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

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

然龙弗得云,无以神⑥其灵矣。

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

异哉!

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

《易》曰:

“云从龙。

”既曰:

“龙,云从之矣。

(韩愈《龙说》)

(注释)①(乙)文题为《龙说》,是《马说》的姊妹篇,文中的龙和云分别喻指君与臣。

②嘘气:

吐气,呼气。

③茫洋:

辽阔无边际的样子。

④感:

通“撼”,摇动,震动。

⑤汩(gǔ):

淹没。

⑥神:

这里是显示的意思。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一食或尽粟一石  

②执策而临之  

③云固弗灵于龙也  

④乃其所自为也  

(2)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

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

(3)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真无马邪?

②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

(4)甲、乙两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共同的写作手法?

请结合乙文简要分析。

(5)在现实生活中,想成为有用武之地的“千里马”,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请谈谈你的看法。

(1)①有时②面对③本来④竟然。

(2)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

(3)①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

恐怕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吧!

②但龙如果没有云,它的神妙神通就无法展现出来了。

(4)借物寓意。

乙文,以龙喻圣君,以云喻贤臣,借“龙嘘气成云”,然后“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宇宙间)”的传说,阐明贤臣离不开圣君任用,圣君也离不开贤臣辅佐的道理。

(5)①主观条件:

要具备千里马的能力;

②客观条件:

还要得到赏识,有施展才能的平台。

现实中,我们不仅要提高自己的各种知识能力,随时都能施展才能,还应该将个人理想的实现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努力推荐表现自己,得到赏识。

(1)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

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

或:

有时。

拿着鞭子面对它。

临:

面对。

云本来不比龙灵异。

固:

本来。

竟然是它自己造成的云。

及:

竟然。

(2)本题考查断句。

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

那么就不是云的能力,让(龙)成为神灵的了。

可知划线句,虚词“则”后应停顿,“非云之所能”应为句子的主语,“使为灵也”应为句子的谓语,主谓间应停顿,所以断句为:

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

(3)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并按现代汉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

①中重点词语有:

第一个“其”,难道,表示推测;

邪(yé

),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第二个“其”,表推测,其实、恐怕;

②中重点词语有:

无以,无法,不能;

但龙如果没有云,它的神妙神通就无法展现出来了。

(4)本题考查的是写作方法。

结合全文内容忽然文章的主旨来分析。

这篇文章的主旨是:

借用阐说龙和云的相互作用,来论说明君和贤臣,个人和朋友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抒发韩愈希望朝廷能够重贤任能,朋友之间能够互相关爱的愿望。

文章通篇只就龙与云的关系着笔,从一个“灵”字着眼,所无一句点明主旨,可处处扣题。

含蓄而又生动形象的写法,使行文委婉曲折,起伏跌宕,意味深远。

“龙”与“云”相互依存,形象说明了圣君与贤臣相互依存。

贤臣固然不可无圣君,而圣君更加不可无贤臣,说明要使国家长治久安,圣君与贤臣缺一不可。

通过借用写龙与云的相互作用,来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举贤任能,君臣之间能互相信任支持,朋友同僚之间能互相关爱帮助的思想。

(5)此题考查的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的,属于开放性试题。

《马说》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流露出作者愤世嫉俗之意与怀才不遇的感慨与愤懑之情。

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不重用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

在现实生活中,一匹马不仅主观上要具备千里马的能力,客观上还要得到赏识,施展才能。

然而,如马一样,人也有着种种别具特色的某项能力,但是这种能力是否能受到旁人的认可和社会的接纳呢?

如果没有人使用马来跑长途,它也就失去了具备千里马能力的优越性,因为无用武之地嘛。

现实中,我们要联想到,不仅要提高自己的各种知识能力,随时都能施展才能,还应该将个人理想的实现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努力推荐表现自己,得到赏识。

而另一方面,千里马的故事告诉我们的是,不识货的人只能把珍珠当成鱼眼,贬低了事物内在深刻的价值,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译文参考】

(甲)译文: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现在外面。

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

“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

(乙)译文:

  龙吐出的气形成云,云本来不比龙灵异。

但是龙乘着这股云气,可以在茫茫的太空中四处遨游,接近日月,遮蔽它的光芒,震撼起雷电,变化神奇莫测,雨水降落在大地,使得山谷沉沦。

这云也是很神奇灵异的呢!

  云,是龙的能力使它有灵异的。

至于龙的灵异,却不是云的能力使它这样子的。

但是龙没有云,就不能显示出它的灵异。

失去它所凭借的云,实在是不行的啊。

多么奇妙啊,龙所凭借依靠的,正是它自己造成的云。

《周易》说:

“云跟随着龙。

那么既然叫做龙,就应该有云跟随着它啊!

四、(2019年四川中考真题)

文言文阅读

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干里也?

"

呜呼!

(乙)世皆称孟尝君①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

嗟呼!

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

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②而制秦,尚取鸡鸣狗盗之力哉?

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王安石《尝君传》)

[注]①孟尝君:

姓田名文,战国时齐国公子。

②南面:

指居于君主之位,君王座位面向南,故云。

10.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才美不外见(______)

(2)擅齐之强(______)

1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一食或尽粟一石(______)

(2)策之不以其道(______)

(3)食之不能尽其材(______)

(4)鸣之而不能通其意(______)

(5)主以故归之(______)

(6)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______)

12.翻译下列句子。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2)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

13.两篇文章都谈到了哪一个共同话题?

具体说说他们谈论这个话题的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10.

(1)xià

n

(2)shà

n

11.

(1)有时

(2)用鞭子打(3)同“饲”,喂(4)通晓

(5)因为(6)像虎豹一样凶残

12.

(1)只能在奴仆的手下受到屈辱,(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

(2)孟尝君只不过是鸡鸣狗盗的首领罢了,怎么能说他得到了贤明之士?

13.①共同话题:

人才。

②异:

甲文用马譬喻,托物言志,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

乙文,驳斥(或否定)了“孟尝君能得士”的观点,告诉人们真正的人才是指能安邦治国的贤明之士。

10.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读音。

(1)“见”通“现”,读作xià

n;

(2)擅,意为“拥有”,读作shà

n。

可据义定音。

1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及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

词类活用(名词动用、形容词动用、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法),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

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或”:

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

而“通”在现代汉语中也有“通晓”的意思,所以说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1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

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

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祗”:

只是。

“奴隶”:

奴仆。

“骈死”:

并列而死,一起死。

“特”:

只,不过。

“耳”:

罢了。

13.本题考查比较阅读。

孟尝君和伯乐的相同之处在于都能够发现人才,所以两篇文章的共同点是人才。

不同点在于甲文托物言志,用马作喻,表达自己希望统治者能够识才用才;

乙文使用批判的方式,否定“孟尝君能得士”这一观点,进而指出真正的人才是能够安邦治国的贤士。

【参考译文】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

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只能在奴仆的手下受到屈辱,(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饭有时要吃尽一石粟。

而饲养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来)喂养它。

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因为)吃不饱,没有力气,才能和品德就显现不出来。

想要和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怎么能让它日行千里呢?

鞭打马却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马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马的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只是拿着马鞭面对着它说:

”哎!

真的没有千里马吗?

世人都称道孟尝君能够招贤纳士,贤士因为这个缘故归附他,而孟尝君终于依靠他们的力量,从像虎豹一样凶残的秦国逃脱出来。

唉!

孟尝君只不过是鸡鸣狗盗的首领罢了,怎么能说他得到了贤明之士?

(如果)不是这样,(孟尝君)拥有齐国强大的国力,得到一个贤士。

(齐国)就应当可以(依靠国力)在南面称王而制服泰国还用得着鸡鸣狗盗之徒的力量吗?

鸡鸣狗盗之徒出现在他的门庭上,这就是贤士不归附他的原因。

五、(2019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真题)

古诗文阅读

(甲)

韩愈《马说》

(乙)

三闾祠①

(清)查慎行

平远江山极目回,古祠漠漠②背城开。

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

放逐肯消亡国恨?

岁时③犹动楚人哀!

湘兰沅芷年年绿,想见吟魂自往来。

注释:

①三闾(lǘ)祠:

位于潮南汩罗。

②漠漠:

这里形容荒凉寂寞。

③岁时:

节今。

14.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骈死于糟枥之间(_______)

(2)是马也(_______)

(3)鸣之而不能通其意(______)

(4)湘兰沅芷年年绿(______)

15.翻译句子。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放逐肯消亡国恨?

岁时犹动楚人京。

16.用“/"划分朗读节奏(各划1处)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平江远山极目回。

17.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A.问所从来,具答之。

B.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C.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D.孔子云:

“何陋之有?

18.“英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オ”这两句是化用屈原《离骚》中的“国无人英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请结合乙文,赏析这两句诗的表达效果。

19.甲乙两文都在谈人才问题,甲文指出因为

(1)“_______________”的现实,造成了千里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遭遇,终被埋没,推残:

乙文中,作者认为是

(2)“_______________”导致了屈原终被放逐的命运。

(请用课文原话回答)

14.

(1)(骈,两马并驾,一同)

(2)(这样,指示代词)(3)(通晓)

(4)(意指成长)

15.

(1)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2)屈原被放逐也不能消除他亡国的愤恨,每年到这时,他的死都会引起楚人的伤心。

16.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平江远山/极目回。

17.B

18.这两句诗化用典故,一方面回忆了当年屈原不被人理解的苦闷,也以屈子自喻,暗指自己当世的遭遇,言犹尽,而意无穷。

19.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

(2)“未有庸人不忌才”

14.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居多,考查的词语,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