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邓选择题 考试常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859526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4.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邓选择题 考试常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毛邓选择题 考试常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毛邓选择题 考试常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毛邓选择题 考试常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毛邓选择题 考试常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邓选择题 考试常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毛邓选择题 考试常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邓选择题 考试常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毛邓选择题 考试常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

其中基本的、主要的联盟是(B)

A.工人阶级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

B.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工人阶级同农民、小资产阶级等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

C.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工人阶级同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D.工人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

14、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

中国是在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统治或半统治下,实际上处于长期的不统一状态,再加上土地广大,其结果是(C)

A.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统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B.封建经济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着显然的优势

C.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D.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见的

15、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指出:

“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

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

”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

A、中国是一个经济政治发展极端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

 B、国民革命的政治影响及良好的群众基础

C、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发展

D、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以及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和正确领导

16、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目的是(D)

A.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B.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面貌

C.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人民共和国

D.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17、在中国革命进程中,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双重性质的事件是(B)

A.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C.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D.赎买民族工商业归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所有

18、在近代中国社会的诸矛盾中,最主要的是(A)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D.反动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19、“因为中国资产阶级根本上与剥削农民的豪绅地主相联接相混合,中国革命要推翻豪绅地主阶级,便不能不同时推翻资产阶级。

”这一观点的主要错误是(C)

A忽视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必要性

B未能区分中国资产阶级的两部分

C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D不承认中国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区别

20、我国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是(D)

A.赎买B.统购统销C.公私合营D.合作化

21、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在我国,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

如果处理不当,会变成(A)

A.对抗性的敌我矛盾

B.非对抗性的敌我矛盾

C.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

D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

22、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于(C)

A新民主主义性质 B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C半社会主义性质 D社会主义性质

23、在我国,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被消灭的标志是(C)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B全国大陆的统一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D土地改革的完成

24、“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D)

A.增强综合国力

B.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25、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种矛盾依靠(D)

A改革B开放C稳定D发展

26、邓小平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是在(C)年

A1978B1980C1992D1995

2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C)

A.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

B.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阶段

C.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阶段

D.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

28、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党的(C)

A十一届六中全会B十二大C十三大D十五大

29、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关键是(A)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3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C)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31、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其性质是(C)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变革

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D)

A人民群众同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之间的矛盾

B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矛盾

C实现共同富裕与社会分配不公之间的矛盾

D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3、“改革是中国第二次革命”是从(A)

A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的

B对社会各方面要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意义上说的

C根本上变革束缚我国生产力的经济体制意义上说的

D根本上变革束缚我国生产力的政治体制意义上说的

34、社会主义改革是(A)

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B对原有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

C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变革

3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指(A)

A、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B、在不需要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完全自由地发挥作用的经济体制

C、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

D、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

36、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是(B)

A、社会主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

B、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C、存在旧的社会分工,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

D、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

37、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人文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A)

A.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B.加强减排和生态保护工作

C.限制能源开发和利用

D.发展循环经济

38、要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其核心是正确处理好(C)

A.积累与消费的关系

B.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C.速度与效益的关系

D.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39、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在各项创新中处于先导地位的是(D)

A.科技创新B.制度创新

C.文化创新D.理论创新

40、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是(C)

A、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

B、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C、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D、社全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4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关键是要(C)

A、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B、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C、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D、发扬顾全大局、诚信友爱、扶贫济困的精神

42、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是(C)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C.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D.增强综合国力

4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

(B)

A.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C.具有公有性质的经济

D.逐步向公有制过渡的经济

44、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C)

A.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申占有量的优势

B.国有经济能控制垄断性行业

C.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

D.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45、个体经济在性质上不同于私营经济,是因为(C)

A.投资规模较小

B.经营方式单一

C.主要依靠自己劳动和经营

D.不是法人企业

46、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是由(B)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B.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决定的

C.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决定的

D.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战略决定的

47、为研究和完善国家法定节假日制度,国家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的部署,通过有关网站进行问卷调查,并在部分城市进行了电话调查。

在广泛进行民意调查的基础上,经过一年多的研究论证,确定了新的节假日调整方案。

这体现的执政理论是(C)

  A.依法执政B.科学执政

C.民主执政D.理性执政

48、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尊重和保护人权,认为首要的人权是(C)

A.参政权、议政权B.自由权、平等权

C.生存权、发展权D.选举权、被选举权

49、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表现为(D)

A.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

B.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目标

C.前者是内容,后者是形式

D.二者相互依赖,相互配合

50、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A)

A.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B.实现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

C.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

D.有领导、有步骤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51、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A)

A.人民当家作主

B.人民民主专政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人民参与国家管理

52、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其根本目的在于(C)

A.维护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B.依法打击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的敌对分子,维护社会稳定

C.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D.确保国家各项工作有法可依,依法行政

53、列宁说,民主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是一个东西,民主就是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

这句话表明(C)

A民主的实质是少数服从多数

B民主的本质是民主集中制

C民主首先而且主要是指一种国家制度

D民主就是承认人人在政治上享有平等的权利

54、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迫切要求通过深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发展的活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途径是(C)

A.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提高文化软实力

B.协调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经营性文化产业

C.发展公益性事业,建立政府主导的公共文化体系

D.调动社会力量

55、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核心是(A)

A.爱国主义B.团结统一

C.勤劳勇敢D.自强不息

5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A)

A.为人民服务B.集体主义

C.诚实守信D.爱国主义

57、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家之间的竞争更多的将是科技力量的竞争,归根到底是(B)

 A、经济实力的竞争

  B、人才的竞争

  C、军事实力的竞争

D、政治实力的竞争

5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A)

A培养“四有新人”

B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C弘扬民族精神

D弘扬科学精神

59、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B)

A民主法制建设

B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C树立共产主义理想

D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60、《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C)

A.根本任务B.根本原则

C.本质属性D.基本要求

61、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其基本目标是(A)

A.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B.促进社会经济增长

C.实现充分就业

D.使更多的劳动者拥有财产性收入

6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B)

A坚持民主法治B坚持以人为本

C坚持改革开放D坚持科学发展观

6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D)

A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B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C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D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64、新形势下,两岸同胞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是(A)

A反对和遏制台独B推进两岸“三通”

C促进两岸政治谈判D回到“久二共识”

65、“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B)

A两制并存B一个中国

C高度自治D争取和平统一

66、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是由于(D)

A战争与革命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人口增长时空,资源被破坏,环境恶化

C因民族、宗教、领土等引起的战争时起时伏

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

67、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是(C)

A一极化B两极格局

C多极化D三足鼎立

68、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是(D)

A资产阶级B无产阶级

C农民阶级D工人阶级

69、江泽民在2001年“七一”讲话中指出,个体、私营经济中的广大从业人员是(C)

A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

B职业和身份比较固定的弱势群体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D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

70、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C)

A实现共产主义

B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71、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B)

A农民阶级B工人阶级

C知识分子D民主人士

二、多选题

1、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证明,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之所以能够中国化的原因在于:

(ABC)

A.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B.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具有相融性

C.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需要马克思主义指导

D.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供了现实发展模式

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们都(ADE)

A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

B反映了近代中国的时代要求

C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

D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

E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

这是因为(ABCDE)

A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三个代表”形成的理论基础

B它们都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它们具有相同的社会理想

D它们都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E它们都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4、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ABCD)

A.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D.统筹兼顾

5、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是(ACD)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什么是现代化、怎样建设现代化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6、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AC)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

7、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ABD)

A.具体的、现实的人

B.广大人民群众

C.作为个体的个人

D.社会全体成员

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表现在(AC)

A.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B.明确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D.确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9、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具体地说,就是(ABCD)

A、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

B、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

C、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D、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

10、坚持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工作要(ABC)

 A、体现时代性 B、把握规律性C、富于创造性  D、注重协调性

11、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在学风问题上曾经反对过的主要错误倾向是(BC)

A投降主义  B经验主义C教条主义  D冒险主义E机会主义

12、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是(BCE)

A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目的B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归宿

C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D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归宿

E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

13、实事求是是(BCDE)

A一切政党的思想路线B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C我们党永葆生机的法宝

D邓小平理论的精髓E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14、在理论与实际的关系问题上,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曾犯过的错误有(AC)答案不确定

A教条主义B机会主义C经验主义D冒险主义

15、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其中“民族的”是指:

(BC )

A.反对外来的资本主义文化

B.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

C.在形式和内容上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D.为全民族90%以上的工农大众服务

16、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建设面临的特殊困难是(ABCD)

A、党的理论长时期准备不足

B、中国社会封建思想的影响

C、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革命者大量入党,使党处于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包围之中

D、共产国际在一段时期内存在的教条主义倾向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17、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规定了(ABC)

A.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B.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中国革命的动力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D.中国革命的前途是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E.中国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18、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与发展的主观条件有(DE)

A.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B.第一次大革命的影响

C.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

D.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E.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正确

19、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ADE)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发展经济,保障供给

C公私兼顾,劳资两利

D保护民族工商业

E没收四大家族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20、1952年党中央在酝酿过渡时期总路线时,毛泽东把实现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设想,由建国之初的“先搞工业化建设”再一举过渡,改变为“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逐步过渡”,这一改变原因和条件是:

(ABC)

A.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因素的不断增长和对资本主义经济的限制

B.为了确定我国工业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C.我国工业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

D.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已经完成

2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ABD)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B.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C.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D.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22、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是(DE)

A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可以"

毕其功于一役"

B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相同

C两个革命之间需要有一个资本主义的过渡阶段

D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E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23、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