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联盟河南省清丰县实验初级中学20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858845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24.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联盟河南省清丰县实验初级中学20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学联盟河南省清丰县实验初级中学20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学联盟河南省清丰县实验初级中学20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学联盟河南省清丰县实验初级中学20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学联盟河南省清丰县实验初级中学20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联盟河南省清丰县实验初级中学20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

《中学联盟河南省清丰县实验初级中学20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联盟河南省清丰县实验初级中学20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联盟河南省清丰县实验初级中学20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

3、蚊虫叮咬时分泌的蚁酸(CH2O2)会使人皮肤肿痛。

下列有关蚁酸说法正确的是( 

A.蚁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

1:

16

B.蚁酸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C.蚁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蚁酸分子有碳原子、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4、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铁矿石、金刚石、硬铝 

B.铁、冰水混合物、优质煤

C.干冰、大理石、液氧 

D.蒸馏水、过氧化氢、乙醇汽油

5、近段时期郑州市市区空气中雾霾严重,其中PM2.5是重要因素之一。

下列做法会导致空气中PM2.5增大的是 

A.春节期间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B.城市道路定时洒水

C.大力植树造林 

D.加强建筑工地扬沙的控制

6、下列做法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A.用纯碱制取烧碱 

B.用大量亚硝酸钠(NaNO2)腌渍食品

C.用工业酒精兑制白酒 

D.用胆矾对饮用水杀菌消毒

7、某农场种植的小麦生长迟缓。

针对这种情况小麦结实期应施用的是 

A.NH4HCO3 

B.CO(NH2)2 

C.K2SO4 

D.Ca(H2PO4)2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选择填充题(题型注释)

8、向HCl和FeCl3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NaOH溶液,下图曲线正确的是( 

A.

B.

C.

D.

9、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白色固体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反应中,黑色粉末变成了红色

D.铁丝插入稀盐酸中,有少量气泡产生,溶液不变色

10、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过滤

C.加热液体

D.熄灭酒精灯

三、填空题(题型注释)

11、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有如右下图的转化关系,请回答:

⑴若甲和乙反应生成的丙为最清洁的气体燃料,则丙的化学式为 

⑵若乙是能够支持燃烧的气体,请写出在一定条件下符合此转化关系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⑶若甲是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丙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生产和使用的一种金属,工业上冶炼该金属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请用一种试剂除去括号中的杂质:

(1)KNO3(CuSO4) 

(2)NaOH(Na2CO3) 

13、右图是密闭体系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和“

”分别表示不同原子。

请用下列粒子的字母序号回答⑴、⑵两个小题:

⑴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方框内应再填入一个 

粒子。

B.

C.

⑵由此反应可知分子与原子主要不同之处是 

14、运用溶解度表与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B是________的溶解度曲线。

(2)60℃时,l00g水中加入l00g硝酸钾,所得溶液是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当60℃的该溶液降温到30℃时,析出晶体的质量为________g。

(3)现有50℃时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在不减少溶剂的情况下,欲使其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措施肯定不能实现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降低温度 

②升高温度 

③加入A物质

15、国家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从2012年7月1日起强制实施,其中饮用水消毒剂除了目前采用的液氯以外,补充了一氯胺(NH2Cl)、臭氧(O3)等。

(1)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生活中常通过 

来降低水的硬度。

(2)用NH2Cl消毒时,发生的反应为:

NH2Cl+H2O="

X"

+HClO 

其中X的化学式为 

16、钙元素在人类的生命和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

(1)在元素周期表中,钙元素的信息如右图所示。

则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氧化钙可做某些食品的干燥剂,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

(3)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常用于制备补碘剂Ca(IO3)2,其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四、简答题(题型注释)

17、实验室中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法很多,请用三种方法验证铁、铜、银的活动性顺序(只写出所需试剂即可)。

18、现有一包白色粉末,其中含有CuSO4、BaCl2、NaOH、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

某化学小组为确定白色粉末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取一定量白色粉末,加入足量水,振荡,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Ⅱ)取少量(Ⅰ)的溶液,加入足量盐酸,有气泡产生。

(提示:

BaCO3难溶于水;

Na2CO3的水溶液呈碱性)

(1)该白色粉末中肯定含有什么物质?

可能含有什么物质?

(2)请说出肯定不含物质的理由。

(3)为确定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存在,还需做什么实验?

请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

19、右图是某同学设计的趣味实验装置,其气密性良好。

若将胶头滴管中的物质滴入锥形瓶后,能明显观察到U形管中红墨水的液面左低右高,甚至从右端溢出。

请推测胶头滴管和锥形瓶中的物质分别是什么?

(答出两种组合即可)

20、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

下图是教材中的部分探究实验,请根据图示回答以下问题。

⑴实验A的实验目的是什么?

右边试管收集的气体如何验证?

⑵写出实验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⑶由实验C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五、计算题(题型注释)

21、神州九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和着陆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一个新的里程碑。

(1)在宇宙飞船上通常安装盛有过氧化钠(Na2O2)的装置,它的作用是与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和碳酸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下图中图①、图②装置都可以在实验室制取氧气。

图①中仪器a的名称是 

请写出实验室用图②装置制取氧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3)某同学在加热KClO3制O2的过程中,发现产生O2的速率很慢,经检查不是KClO3变质,也不是装置气密性不好,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4)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它是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如果在实验室中制取氯气并用图③装置进行收集,则气体应从 

(填字母)端通入。

如果储气罐中氯气泄露时,你给现场的人们一条逃生自救的建议是:

(5)某化学活动小组欲测定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取呼出气体样品10g,通入到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充分反应后过滤,称量所得沉淀质量为5g。

求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1、D

2、C

3、C

4、B

5、A

6、A

7、D

8、D

9、B

10、C

11、

(1)H2 

(2)C2H5OH+3O2

2CO2+3H2O(或CH4+2O2

CO2+2H2O等)

(3)3CO+Fe2O3

3CO2+2Fe

12、

(1)Ba(OH)2 

(2)Ba(OH)2或者Ca(OH)2

13、

(1)C 

(2)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14、

(1)氯化钠 

(2)不饱和 

54.2 

(3)②

15、

(1)煮沸 

(2)NH3

16、

(1)40.08 

(2)CaO+H2O=Ca(OH)2 

(3)+5

17、

(1)Fe、 

CuSO4溶液、 

Ag

(2)FeSO4溶液、 

Cu、 

AgNO3溶液

(3)Fe、Cu、稀H2SO4溶液、AgNO3溶液

18、

(1)肯定含有碳酸钠,可能含有氢氧化钠

(2)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会产生白色沉淀。

(3)取少量(Ⅰ)的溶液,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过滤除去沉淀,向滤液中滴入两滴酚酞试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若变红,就说明存在氢氧化钠。

无现象,就说明不存在氢氧化钠。

19、大理石和稀盐酸 

锌粒和稀硫酸

20、

(1)探究水的组成;

把带火星的木条深入试管,木条复燃,证明该气体是氧气。

(2)3Fe+2O2

Fe3O4

(3)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1、

(1)2Na2O2+2CO2=2Na2CO3+O2

(2)锥形瓶;

2KClO3

2KCl+3O2

↑(或2KMnO4

K2MnO4+MnO2+O2↑)

(3)忘记加入催化剂

(4)c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或逆风跑往高处)

(5)22%

【解析】

1、试题分析: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

反应物中有单质和化合物;

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和元素种类都不变;

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微粒个数比为2:

3;

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的,但生成物是两种新的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

选D。

考点:

单质和化合物;

质量守恒定律;

置换反应。

点评:

本题难度较大,读懂图示很重要,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的,生成物是另外的单质和另外的化合物。

2、试题分析: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但氧化反应并非都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分数会减小,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时,溶液中不一定都有晶体析出,如加入溶剂后,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但没有晶体析出;

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燃烧伴有发光、放热现象,但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如电灯发光放热就是物理变化。

选C。

氧化反应;

溶液;

化合物;

燃烧。

概念辨别题,难度中等,燃烧是剧烈的化学反应,伴随着发光放热等现象;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试题分析:

由蚁酸(CH2O2)的化学式可知:

蚁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

2:

32=6:

1:

16;

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蚁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每个蚁酸分子有1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化学式的意义。

本题难度中等,化学式给出了物质的元素组成、分子构成、原子个数比、相对分子质量、元素质量分数等信息。

4、试题分析:

铁矿石、硬铝、优质煤、大理石、乙醇汽油是混合物;

金刚石、铁、液氧是单质;

冰水混合物、

干冰、蒸馏水、过氧化氢是氧化物。

选B。

单质、氧化物、混合物。

本题难度较大,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别的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5、试题分析:

PM2.5是细小的可吸入颗粒物,大量燃放烟花爆竹会增加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

城市道路定时洒水,可以洗去空气中的灰尘;

大力植树造林,可以利用植物来吸收灰尘和有害气体;

加强建筑工地扬沙的控制,可以减少空气中的灰尘。

选A。

空气污染与防治。

识记内容,难度不大,空气中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

6、试题分析:

纯碱即碳酸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即可生成氢氧化钠,即烧碱;

眼硝酸钠有毒,不能用于腌渍食品;

工业酒精含有甲醇等有毒物质,不能兑制白酒;

胆矾即硫酸铜晶体,属于重金属盐,有毒,不能用于饮用水的消毒。

纯碱与烧碱;

化学与社会。

识记内容,难度不大,纯碱(碳酸钠),烧碱(氢氧化钠),这两种物质的俗名和化学名称要牢记,属于常考的知识点。

7、试题分析:

小麦缺乏氮肥则叶色发黄,早衰早枯;

缺乏钾肥则长势弱小,不抗倒伏;

缺乏磷肥则生长迟缓,题中情况,应施用磷肥。

NH4HCO3、CO(NH2)2都是氮肥;

K2SO4是钾肥;

Ca(H2PO4)2是磷肥。

化学肥料。

识记内容,难度不大,化学肥料中,含N的是氮肥;

含P的是磷肥;

含K的是钾肥,同时含有多种营养元素的是复合肥。

8、向HCl和FeCl3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NaOH溶液,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导致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pH逐渐变大,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

7"

当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后,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即要一段时间后才会产生沉淀。

A、开始时溶液呈酸性,但pH不是0,错误;

B、开始时溶液呈酸性,pH<

7,错误;

C、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再与氯化铁反应,故要一段时间后才会产生沉淀,错误。

故选D。

点睛:

酸碱盐同时存在时,酸先与碱反应,再与盐反应。

做化学反应与图像题时,首先要清楚发生了什么化学反应,再结合图像分析各量的变化。

9、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错误;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正确;

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反应中,红色粉末变成了黑色,错误;

D、铁丝插入稀盐酸中,有少量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错误。

故选B。

10、A、倾倒液体时,瓶塞应倒放,标签要向着手心,错误;

B、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错误;

C、给液体加热,试管中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总容积的三分一,正确;

D、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这几个方面:

一是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二是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错误。

故选C。

11、试题分析:

由图中物质的转化关系可得:

(1)若丙为最清洁的气体燃料,丙是氢气,丙的化学式为H2。

(2)若乙是能够支持燃烧的气体,乙是氧气,符合此转化关系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

CO2+2H2O等)。

(3)若甲是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则甲是一氧化碳,丙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生产和使用的一种金属,丙是铁,工业上冶炼该金属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

3CO2+2Fe。

物质推断;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本题难度较大,推断物质的关键是要根据特征反应或者现象、性质等进行合理联想。

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客观事实和质量守恒定律两个原则,注意化学式要正确,不要忘记反应条件、气体或者沉淀符号。

12、试题分析:

(1)除去KNO3中的CuSO4,可以用Ba(OH)2。

CuSO4+Ba(OH)2=Cu(OH)2↓+BaSO4↓。

(2)除去NaOH中的Na2CO3,可以用Ba(OH)2(或者Ca(OH)2),Na2CO3+Ba(OH)2=BaCO3+2NaOH.

除杂。

本题难度中等,除杂的关键是要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试剂,除杂时,不能除去主要物质,也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13、试题分析:

由图示可得:

⑴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方框内应再填入一个

粒子,选C。

⑵由此反应可知分子与原子主要不同之处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质量守恒定律。

本题难度不大,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都不变。

14、试题分析:

由溶解度表与溶解度曲线图可知:

(1)B曲线随温度变化的幅度比较小,是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

(2)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g,故l00g水中加入l00g硝酸钾,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当60℃的该溶液降温到30℃时,析出晶体的质量为100-45.8=54.2g。

(3)现有50℃时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在不减少溶剂的情况下,②升高温度肯定不能使其变成饱和溶液,因为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溶解度;

溶解度曲线。

本题难度中等,溶解度是物质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中,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量。

15、试题分析:

(1)生活中常通过煮沸来降低水的硬度。

+HCl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有3个H,一个N,故反应后也应该有,故X的化学式为NH3。

软水和硬水;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物质,加热煮沸会形成沉淀物而降低水的硬度;

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都不变。

16、试题分析:

(1)由元素周期表中钙元素的信息可知,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

(2)氧化钙可做某些食品的干燥剂,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为:

CaO+H2O=Ca(OH)2。

(3)设补碘剂Ca(IO3)2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X。

(+2)+2X+(-2)×

6=0.X=+5.

元素周期表;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化合价及其计算。

本题难度中等,其中计算化合价是个重要的考点,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17、试题分析:

验证铁、铜、银的活动性顺序的方法有:

(1)Fe、CuSO4溶液、Ag,将两种金属分别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的表面有铜析出而银没有,说明铁的活动性强于铜,铜的活动性强于银;

(2)FeSO4溶液、Cu、AgNO3溶液;

将铜分别伸入两种溶液中,铜能置换出银,却不能置换出铁,说明铁的活动性强于铜,铜的活动性强于银;

(3)Fe、Cu、稀H2SO4溶液、AgNO3溶液,先将铁和铜伸入稀硫酸中,铁的表面有气泡产生而铜没有,说明铁的活动性强于铜;

后将铁和铜伸入硝酸银溶液中,发现铁和铜的表面都有银析出,说明铁的活动性强于铜,铜的活动性强于银。

金属活动性的验证。

本题难度较大,金属活动性顺序: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且位置越靠前,反应越剧烈;

位置在前的金属能把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18、试题分析:

由题意可知:

(Ⅰ)取一定量白色粉末,加入足量水,振荡,得到无色透明溶液,说明粉末中没有CuSO4,而且不同时有BaCl2和Na2CO3;

(Ⅱ)取少量(Ⅰ)的溶液,加入足量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粉末中有Na2CO3,则粉末中没有BaCl2。

可能有NaOH。

(1)该白色粉末中肯定含有碳酸钠,可能含有氢氧化钠;

(2)因为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会产生白色沉淀;

故粉末中没有CuSO4,没有BaCl2。

(3)为确定NaOH是否存在,可以取少量(Ⅰ)的溶液,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过滤除去沉淀,向滤液中滴入两滴酚酞试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物质鉴别;

酸碱指示剂。

本题难度较大,鉴别物质的关键是根据特征反应的现象来进行推断,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有气泡产生等都是解题的有用信息。

19、试题分析:

说明锥形瓶中的气压增大了,则,要么瓶内温度升高,气压变大;

要么反应生成了气体,使得瓶内气压变大。

胶头滴管和锥形瓶中的物质可以分别是大理石和稀盐酸或者锌粒和稀硫酸。

大气压;

化学反应。

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关键是理解瓶内气压的变化原因,因题中说到“能明显观察到U形管中红墨水的液面左低右高,甚至从右端溢出”,可以首先选择是反应产生了气体,使得瓶内气压变大了的缘故。

20、试题分析:

⑴实验A是电解水的实验,其目的是探究水的组成;

右边试管收集的气体体积较少,是氧气,验证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深入试管,木条复燃,证明该气体是氧气。

⑵实验B中是铁丝燃烧的反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

Fe3O4。

⑶由实验C中,白磷1燃烧,白磷2不燃烧,红磷3不燃烧,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电解水;

铁丝燃烧;

燃烧的条件。

本题难度较大,都是常考的知识点,验证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即为氧气;

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才可以:

1、有可燃物;

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1、试题分析:

(1)过氧化钠(Na2O2)与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和碳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O2+2CO2=2Na2CO3+O2;

(2)图①中仪器a的名称是锥形瓶;

实验室用图②装置制取氧气,是加热高锰酸钾或者氯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

K2MnO4+MnO2+O2↑(或2KClO3

↑);

(3)某同学在加热KClO3制O2的过程中,发现产生O2的速率很慢,经检查不是KClO3变质,也不是装置气密性不好,则最可能的原因是忘记加入催化剂;

(4)氯气密度比空气大,如果在实验室中制取氯气并用图③装置进行收集,则气体应从c端通入。

如果储气罐中氯气泄露时,应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或逆风跑往高处),因为氯气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5)解:

设10g呼出气体样品中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CO2+Ca(OH)2=CaCO3↓+H2O

44 

100

5g

44:

100=x:

5g

x=2.2g

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质量分数为:

(2.2g/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