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复习文档格式.docx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复习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复习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男孩吃惊地瞪大了眼睛,“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白白送给你的,你一分钱都没花?
哦,我希望……”他欲说又止。
保罗当然知道这个男孩希望什么。
但是那小男孩接下去说的话,让保罗非常震惊。
“我希望,”小男孩说:
“我也能像你哥哥那样。
”保罗吃惊地看着这个小男孩,不由自主地问了一句:
“你愿意坐我的车兜一圈吗?
”“当然,我非常愿意。
”
车开了一段路,小男孩转过身来,眼里闪着亮光,说道:
“先生,你能把车开到我家门口吗?
保罗微微一笑。
他认为这小男孩想在邻居们面前炫耀一下他是坐新轿车回家的。
但是这次保罗又错了。
小男孩请求他:
“你能把车停到那两层台阶前面吗?
”车停后,小男孩顺着台阶跑进了屋,不一会儿,保罗听到小男孩又回来了,但是这次脚步不快,他正搀着他有点儿跛脚的弟弟。
小男孩让他坐在最下面的台阶上,然后紧紧靠着他,指着车对他说:
“老弟,看那新车,就像我在楼上跟你说的。
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他一分钱也没花。
将来,我也会送你一辆车,就像这辆车一样·
·
然后,你就可以坐在车里亲眼看一看圣诞节商店橱窗里的漂亮东西,就像我跟你说的那样。
”保罗下了车,把小男孩的弟弟抱起,放在车的前座上。
三个人开始了一次令人难忘的假日兜风。
这个圣诞节的前夜,保罗体会到了耶稣基督说的话:
“给予更令人快乐。
”他觉得今年的圣诞礼物不是他哥哥给他的大轿车,而是这个孩子带给他的生活感悟。
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1、解释下列词语。
闪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炫耀:
2、保罗几次都误解了小男孩,到最后才明白,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保罗为什么说这是一次令人难忘的假日兜风?
这个小男孩带给保罗的生活感悟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短文加上恰当的标题,填在前面的横线上。
说明文(三)“绿色建筑”
近年来,世界各国竞相推出“绿色建筑”,令人耳目一新。
德国建筑学家制造成功的一种“向日葵”式旋转房屋,内装如同雷达一样的红外线跟踪,只要天一亮,房内的马达就会启动,使整座房屋迎着太阳缓缓转动,始终与太阳保持最佳角度,使阳光最大角度地照进屋内。
夜幕降临,房屋又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复位。
这种房屋既能充分利用太阳能驱动房屋运动,保证房内的日常的供热和用电,又能将明媚的光储存起来,供阴天和夜晚使用,设计构思十分巧妙,独具匠心。
澳大利亚悉尼市为迎接举世瞩目的2000年奥运会,特意设计了世界第一家跨世纪的绿色体育馆,使人能处处体会到环保的气息:
供电——由设在馆顶上的1000组太阳能电池完成;
座椅——90%来自废料制造而成;
纸张——即盛会期间准备张贴或使用的所有海报、入场券等,全以再生纸印刷。
更奇特的是,无论是建筑的造型,还是墙壁上的装饰图案或大厅中的雕塑,均以地球、波浪、年轮、阳光、水草、叶脉、藤蔓或珍稀动物为主,使整个建筑表里如一,内外和谐。
它向世界各国的人们发出忠告:
热爱大自然,热爱养育我们的地球
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明媚()储存()雕塑()和谐()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耳目一新:
____________________
独具匠心:
____________________
举世瞩目:
____________________
表里如一:
3、按短文内容填空。
(6分)
(1)德国建筑学家设计了一种
____________________
房屋,能利用太阳能__________房屋运动,保证房内的日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能_________光能。
(2)绿色体育馆使人能体会到的环保气息表现在:
①供电——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90%用______制成;
③_______——全以___________印刷。
4、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简短的语言给“绿色建筑”下个定义。
建造及使用完全利用自然界的现有条件建成并使用自行采光、发电等的建筑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又是荠菜花开时
我的童年是在江南广阔的田野里度过的,那里是我的活动室。
这个活动室是现在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所无法想象的。
那可真是个激动人心的世界,蕴藏着无穷无尽的乐趣。
无论是春夏,还是秋冬,那里都有许多东西令我兴奋激动,其中就有荠菜。
兴奋激动的理由,主要不在她的美味,而在于寻找她的过程。
荠菜善变,不仅颜色变,形状也会变。
长在没有太多杂草的地方,她是匍匐在地上的,叶子呈锯齿状,有时候那锯齿还很大,整片叶子看上去像从叶子中间的茎上又生出许多瘦长的叶子来,而且颜色很深,灰紫色,不仔细找,根本发现不了。
如果长在菠菜地里,她就往上长,叶子几乎没有齿,而且颜色碧绿,和菠菜的模样十分相似。
如果周围有些浅浅的、灰绿色的草,她既不匍匐着,也不高高站着,颜色也就变成灰绿,叶子有浅齿,和周围的草一样,叶表一层细细的茸毛,这就又和采杂草打成一片了。
所以,每找到一棵,都是一次胜利。
有时候,第一遍没有发现,但有些疑惑,一回头,突然发现一个肥大的家伙正趴在那里呢。
这时候,会感觉胸腔里那颗心正激动得怦怦直跳。
这不像是在干活,而像捉迷藏,甚至比捉迷藏还好玩,谁不愿意呢?
五六岁的时候,如果让我看守晒在场上的稻谷,驱赶麻雀和鸡,我是不愿意的,太乏味了。
如果母亲说:
“海度啊,去挑点荠菜来,晚上包团子吃。
”我就兴高采烈,拿了篮子雀跃而去。
又是烟花三月、荠菜开花的时候了,不知道江南的孩子还能否认识荠菜,也不知道被春雨浇醒的田野里是否还有挑荠菜的妇女、孩子。
1、按要求写近义词。
广阔(
)
疑惑(
)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无穷无尽:
兴高采烈:
3、用“
”画出文中点明题意的句子。
4、荠菜的特点是什么?
并举一个例子说明。
5、作者挖荠菜的感受是什么?
你从课文哪个地方体会到的?
6、联系全文回答。
“又是荠菜花开时”,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
这是一个发生在西藏(zà
ngcá
ng)的故事。
过去,藏北有一个老猎人,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随身携带的一顶小帐篷就是他的家。
有一天早晨,他从帐篷里出来,突然看见对面不远处的草地上站立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
他赶紧转(zhuǎnzhuà
n)身拿来猎枪,瞄准了那只藏羚羊。
奇怪的是,那只藏羚羊好像知道自己逃不掉了,没有逃走,只是用(乞求请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向前走了几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与此同时,两行泪水从它的眼里流了出来。
老猎人的心头一软,扳着扳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他明白藏羚羊下跪是在向他(乞求请求)饶命。
但是,打猎的生活早已使他的心变得冷冰冰的。
他双眼一闭,扣动了扳机。
随着枪声,那只藏羚羊栽倒在地,它倒下去的时候,仍然保持着跪拜的姿势,两行泪痕也清晰可见。
那天,老猎人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当即把猎物开膛、扒皮,他的眼前老是(浮现呈现)着那只藏羚羊临死的样子。
这是他几十年狩猎生涯中印象最深的瞬间。
夜里,他久久难以入睡,双手也好像一直在颤抖……
第二天,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剖开了那只藏羚羊的腹腔。
突然,他吃惊得叫出了声,手中的刀子咣当一声掉在了地上——在藏羚羊的肚子里,静静地卧着一只已经成型的小藏羚羊!
原来,藏羚羊跪拜是为了求猎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条命啊!
老猎人的心颤抖了,他对自己的行为懊悔不已。
后来,老猎人在藏北草原消失了,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1.请给本文加上一个标题,写在文前的“”上。
2.在文中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或音节,打“√”。
(2分)
3.“形容心神不定”可用文中“”一词来概括。
4.请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反义词:
清晰----()消失----()
5.你认为这篇短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6.读句子,“夜里,他久久难以入睡,双手也好像一直在颤抖……第二天,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剖开了那只藏羚羊的腹腔。
”想一想当时:
老猎人当时想什么?
7.藏羚羊为什么向老人下跪?
8.“老猎人在藏北草原消失了”对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请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六、
打开心中的那把锁
一代魔术大师胡汀尼有一手绝活,他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打开无论多么复杂的锁,从而逃生,从未失手。
他曾为自己定下一个富有挑战性的目标:
要在60分钟之内,从任何锁中(挣脱、挣扎)出来,条件是让他穿特制的衣服进去,并且不能有人在旁边观看。
英国一个小镇的居民决定向伟大的胡汀尼挑战,有意考验他。
他们特别打制了一个(坚固、结实)的铁牢,配上一把看上去非常复杂的锁,请胡汀尼看看能否从铁笼中出去。
胡汀尼接受了这个挑战。
他穿上特制的衣服,走进铁牢中。
牢门“哐啷”一声关了起来,大家遵守规则转过身不去看他怎样打开锁。
胡汀尼从衣服中取出自己特制的工具,开始工作。
30分钟过去了,胡汀尼用耳朵紧贴着锁,专注地工作着;
45分钟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胡汀尼头上开始冒汗。
最后,两个小时过去了,胡汀尼始终听不到期待中的那锁簧弹开的声音。
他(精疲力竭、竭尽全力)地将身体靠在门上坐下来,结果老门却顺势而开。
原来,牢门根本没有上锁,那把看似很厉害的锁只是个样子。
小镇居民故弄玄虚,考验了这位大师。
门没有上锁,但胡汀尼心中的门却上了锁。
曾经有一位撑竿跳的选手,他一直苦练却无法越过某一个高度。
他失望地对教练说:
“我实在是跳不过去。
”教练问:
“你心里在想什么?
”他说:
“我一冲到跳线时,看到那个高度,就觉得我跳不过去。
”教练告诉他:
“你一定可以跳过去。
把你的心从竿上‘摔’过去,你的身子也一定会跟着过去。
”他撑起竿又跳了一次,(果然、竟然)越过。
其实,只要打开心中的那把锁,便可以突破阻挠,粉碎障碍,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1、选词填空。
(划去括号中)
2、根据意思写词。
(从文章中找出有关词语。
)
(1)特别打制。
(
(2)小镇居民故意将牢门没有上锁,让胡汀尼搞不清其中的缘由,由此考验了这位大师。
(
”划出短文中揭示中心的语句。
4、认真读短文,完成填空。
(1)胡汀尼是一位
,他的绝活是
,然而面对英国某小镇的居民的挑战,他
。
你觉得其中的原因是
(2)一位撑竿跳的选手一直无法越过某一个高度,但最终他越过了,这是因为
5、写出你读了短文后,从下列句子的悟出了什么?
教练告诉他:
6、你觉得心中那把锁是
7、由胡汀尼的失败,你想到了生活中许许多多的失败了吗?
短文中说“胡汀尼心中的门却上了锁”,请你联系生活实际或者你的见闻,对这位一代魔术大师讲讲自己的看法或对他提些建议,可以举个事例谈。
七我不能忘掉祖国
1908年,宋庆龄15岁,就进了佐治亚洲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大学,她是个文静而沉思的女孩子。
她想到将来要为穷苦的祖国人民做事,就更加勤奋地学习。
有一次,班里要讨论历史方面的问题,她认真地(搜收)集资料,认真地思索,做了充分准备。
在讨论会上,一位美国学生站起来发言。
他说:
“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计的。
你们看,那些所谓文明古国,譬如亚洲的中国,已经被历史淘汰了,人类的希望在欧洲,在美洲,在我们这里……”
这时,坐在前排的宋庆龄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
她紧锁双眉,耐心地听着美国同学的发言。
那位同学刚讲完,宋庆龄就站起身来。
教室里立刻静下来了。
宋庆龄显得有些激动,但她仍然用(温和柔和)的声调说:
“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它永远属于亿万大众。
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
有人说中国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它决不会永远沉睡下去。
总有一天,东亚睡狮的吼声将(震动振动)全世界!
因为它有广阔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有无数革命志士,为了它的振兴正在进行着(坚艰)苦卓绝的斗争!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大家交口称赞:
“说得好,以理服人。
”“这些话多么有力量!
宋庆龄虽然身在国外,但她时时刻刻关心着国内的情况,她常对同学说:
“我不能忘掉祖国,我对祖国充满了理想和希望!
1、用“﹨”划去文中括号里错误的字和词。
2、联系上下文解释带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淘汰——
交口称赞——
3、就短文的题目,请你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并自己试着回答。
问题:
回答:
4、仔细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宋庆龄说:
“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的理由是什么?
(2)大家为什么对宋庆龄的发言“交口称赞”?
(3)文中的最后一句话表达了宋庆龄的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5、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和启发?
八故乡
只因为我在故乡度过了人生最初的十几个年头,因而从离开它的那一刻起,思乡便成为一种病:
无从治愈,无法自已。
每当深夜,皎洁的月光洒上床头,抑或昏黄的路灯将摇曳的树影投上天花板,我总要想起故乡的一切。
在如泻如瀑的月光下,小伙伴们应该都已经甜甜入睡,屋子里只有轻轻的鼻息,衬托起夜晚的宁静;
而我的老屋里却空无一人,月光银练般流过窗格,悄然落向闲置的床帷;
田野上的小路寂无行人,只有庄稼在微拂着长大的阔叶;
远处的河堤依稀可辨,桦树林传来遥远的叶动声;
更遥远处,不眠人似有似无的歌声飘忽不定……
我是那样地思念故乡,它与我少年的彷徨,青春的无奈共存着。
多少个无眠的夜晚,我为它写过无数首思念的诗歌,因为它是我永远的恋人。
故乡,抽象成一种情绪在心头,就像它的天空里轻纱薄翼般的白云,久久地漂浮着,衬着天空那种忧郁的蔚蓝。
久久地,直到我长大。
1、从文中找出以下词语的反义词。
摇动()空闲()忧愁()悄悄()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1)无法自已:
(2)轻纱薄翼:
3、画线的句子中的“它”指的是()。
4、找出文中的一句比喻句写在横线上。
5、“明月千里寄乡思”,这段中作者除了写明月外还通过描述家乡的、、、、等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
6、作者写过无数思念故乡的诗歌,你也背过许多思乡的诗句吧!
看到明月想起“(),()。
九简单道理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
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
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可是,他们分道扬镳了。
得到鱼的人就地用干柴点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个精光。
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
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的向海边走去。
可当他看到不远处那蔚蓝的海洋时,他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
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离开人间。
有另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
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议共同去寻找大海。
他们每次只煮一条鱼。
他们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海边。
从此,两个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一个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只有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能给人意味悠长的启示。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恩赐()意味悠长(__________)
2、给文章空白处加上标点。
3、结合短文理解词语。
(4分)
硕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狼吞虎咽:
4、在文中用“”画出具体写“一个人只顾眼前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
”的句子。
5、“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能给人意味深长的启示。
”这个简单的道理是什么?
(3分)
6、这篇文章给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理解。
(5分)
十和我崇拜的人生活一天
我现在是走在18世纪初美国长岛的森林中。
我步履匆匆,树木,鲜花……都从身边闪过。
我的目的地,是一座平凡的乡间小屋,一位微笑着的妇人站在院中等我。
我一阵激动,冲了过去:
“啊,您就是……”
妇人微笑着点了点头,把我领进小屋,我正好奇地环视着房屋,突然,一条长帕蒙住了我眼睛。
“来,孩子,让你体会一种新的生活。
我可以说是跌跌撞撞上的楼,在那里,我见到了——应该说是摸到了——我心目中的强者海伦.凯勒。
我静静的摸着她的手,她的脸,可脑中没有一点印象,眼前仍旧一片漆黑。
“我想你很消沉,你并不快乐。
“啊,没有。
我生活很充实,很忙碌,我时常感到累简直来不及想其他。
“那么来吧,说说你在路上见到的。
“我,看见了森林,还有花,有小溪。
“你听见可爱鸟儿的歌唱了吗?
“不,没注意。
”我笑了。
“那树是什么样子的呢?
“跟其他树一样,很普通。
这是我和凯伦,也可以说是和麦西夫人的对话。
我觉得这是一些多么无聊的问题,我迫不及待地要开口询问海伦是如何能磨练出那超乎常人的毅力与博大的善良。
这时,海伦却吸引着我,摸索着走出小屋。
她的脚一接触地面,就快步走起来。
这对于我这个看不见的明眼人,是多么困难。
突然我们停住了,海伦握着我的手,一动不动。
四周静下来了,我脑子里很乱。
但渐渐的,耳中传来几声鸟叫,我渐渐听的出神起来,小鸟清脆的声音,时而欢快,时而低沉,仿佛在表演一首乡间小调,我不禁微笑了。
我的手接触到了冰凉的东西,噢,是小溪。
溪水淙淙从我指间流过,跳跃涌动,好象是有生命,在吻你的手心。
我站起身,手中又接过了一片叶子。
我开始用指尖触摸它的纹路,它的表面光华而清凉。
“一定是一片新绿的嫩叶!
”我嗅着它的气味自语道。
整个下午我们都在森林中游荡,我们一切触摸那大树苍老的树皮,摩挲花儿柔软而卷曲的花瓣或是躺在林边草地上,感觉和风吹拂我的脸和头发,温暖的阳光照在我们身上。
我越来月急切地渴望亲眼看一下这美丽的地方。
我悔恨,怎么刚来时没有发现呢?
黄昏时分,我欢跳着回到小屋。
我眼前的长帕终于被解下来了。
迎接我的是两张脸:
一张是年迈却又和蔼的脸,而另一张,充满生气,还带有更多更多我在今天上午还不一定会读出的东西的海伦.凯勒的笑脸。
“谢谢!
”我无比激动地拥抱着他们,“我终于懂得了热爱生活!
我冲出小屋,凝望我眼前的世界——它们好象是新生的似的,如此的新亮,可爱。
“是啊!
”我叹到,“能够这样的热爱这世界,还有什么值得畏惧呢?
1、给下列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博(bó
bú
)大
卷(juǎn
juà
n)曲
2、给下列词语写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
磨练(
)(
)\
平凡(
3、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无聊
超乎寻常
3、划出一句反问句,并改成陈述句
4、读下列的句子,说说破折号的用法:
(1)在那里,我见到了——应该说是摸到了——我心目中的强者海伦·
凯勒。
(2)我冲出小屋,凝望我眼前的世界——它们好象是新生的似的,如此的新亮,可爱。
6、本文按时间顺序写了我和海伦在一起的一天生活,请你根据以下时间,归纳他们的生活内容一我的心情变化。
上午,“我”
下午,“我”
黄昏,“我”
7、“我”两次进入森林,两次进入的方式一样吗?
感受一样吗?
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