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855068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199.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

课件2出示生字。

(1)指名读,齐读,去拼音读,领读。

(2)书写指导。

3.今古对比,初步感知文言文的特点。

(1)同学们再读课文,谁来说说这篇课文和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

指名简单交流。

字数比较少;

文章简短;

有些词语难理解。

(2)教师在学生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小结:

这样的文章叫文言文,文言是指古人写文章时使用的语言。

文言文具有语言简练的特点。

(板书:

简练)老师还要告诉你们学习文言文的诀窍,就是古人说的“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4.明确文中人物,读出停顿。

(1)提问:

本文的主人公是司马光,文中哪个字指的就是司马光?

除了司马光,文中还有哪些人物?

默读课文,圈画出文中的人物。

(2)组织学生交流。

①指名回答。

群儿、一儿、众、光、儿。

②提问:

这些人物分别指谁?

引导学生区别“群儿、一儿、儿”。

(3)朗读停顿指导。

①现在,请听老师范读,你们可以拿出铅笔,一边听一边体会,在该停顿的地方做上记号。

课件3出示:

  群儿/戏于庭。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②请大家跟着老师小声读。

③合作诵读。

(人物——事件)

5.谁能给大家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司马光砸瓮救友。

  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了解文言文的特点,提示学生朗读文言文的停顿方法,进而学会总结课文内容。

三、借助注释,感知课文大意。

课件4出示要求:

借助课文注释,了解句子的意思,四人小组合作说说文中的人物都做了哪些事。

1.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看看这个故事的起因。

(1)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

(院子里)从哪个字可以看出?

(庭)大家找到这个字了吗?

我们做上记号。

(2)故事里的人物是谁?

(群儿)

(3)这群孩子在做什么?

(戏)

  “戏于庭”就是……(抽学生翻译),“于”就是“在”的意思。

  谁能把我们刚才理解到的信息连起来,说一说?

(翻译全句)课件5出示:

司马光和一群小朋友在院子里做游戏。

  司马光和一群小朋友在院子里做游戏,肯定是玩得非常……(生:

开心、高兴)就让我们高高兴兴地把这句话读一读吧!

(齐读)

课件6出示:

群儿戏于庭。

2.可是,就在这个时候,意外发生了……(过渡)

指读(课件7出示: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1)注意“足跌/没水中”的停顿。

(指导:

范读、齐读)。

(2)原来,院子里有个东西,是什么?

——“瓮”。

  大家是从哪里了解到这个字的意义的?

——注释。

  没错,借助注释理解相关内容,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

还可以结合课文插图看看“瓮”的样子。

(3)在本句中,哪些字是你们在阅读中弄明白的?

“足”“跌”“没”……(汇报学习情况)

(翻译本句)课件8出示:

一个小孩爬到瓮上,失足落入瓮中被水淹没。

  看着自己的小伙伴掉进这么大的瓮里,危在旦夕,真让人……(生:

着急)谁能用焦急的口吻来读一读,尽量读出紧迫的感觉来?

(抽读、范读、齐读)

3.在这危急的关头,其他孩子是怎么做的?

课件9出示:

众皆弃去。

(1)范读、自读、反复读,“其义自见”,试一试。

(2)通过阅读,大家了解了哪些字的意思?

(生自由回答,教师相机点拨)

“皆”“弃”“去”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众皆弃去”。

(板书)众:

弃  去

(翻译)课件10出示:

其他的孩子都放弃而离开。

想象一下孩子们当时的表情、心理、动作。

(进一步理解体会)

4.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

课件11出示:

光持石击瓮破之。

想象司马光的动作和神态。

情景感悟:

请一位学生上台模仿。

(1)做这样的动作能帮助自己理解“持”“击”的意思吗?

(2)通过朗读体会,学生提建议怎样把这两个动作做得再好些。

(如要举双手,要对准,要用力等。

(3)司马光持石击瓮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继续探寻司马光的心理,感受他砸瓮之前心里的想法。

5.了解结果,引读“水迸,儿得活”。

(课件12)

  同学们想一想:

“水迸”是什么意思?

水从瓮里向外涌出。

(板书)儿:

得活

6.假如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怎样想,怎样做?

(引导学生动脑筋想办法)

7.从司马光砸瓮救人这件事,你觉得小时候的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小朋友?

沉着 聪明)

  根据回答指导阅读:

那你们能不能也来沉着冷静地(或带着佩服的语气……)读一读呢?

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走进故事,创设情景朗读,体会人物的品质。

四、课堂小结,讲述故事。

  《司马光》这篇古文篇幅极短,同学们是否可以发挥想象,再用上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把这个故事讲得更具体,更生动呢?

大家先想一想,想好了对同桌说一说,让他提出建议。

(教师巡回指导)动作、心理、语言……

生动的故事配上精彩的动作,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得到了升华。

五、指导背诵。

1.“好文不厌百回读,熟读成诵有收获”。

这节课我们通过反复朗读,初步领略了文言文的魅力。

现在,就请大家熟读成诵,并把它放进自己的知识宝库里吧!

2.(指导背诵方法)同学们都背得很认真,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掌握了适合的背诵方法。

老师背诵古文时,一般会先想故事的内容,再背。

想一句,背一句,就容易多了。

不信,我们来试试?

(教师说句意,学生背对应的句子)

背诵并感受文言文短小精悍、朗朗上口的特点,进一步领略古文的魅力。

【板书设计】

众:

光:

持  击  破  (沉着 聪明)

儿:

 

第二课时

1.理解课文内容,能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2.通过对比,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3.体会司马光沉着冷静、聪明机智的品质。

一、复习导入。

  课件13出示本课会写字,请学生将字填入对应的括号中,齐读。

登  庭  跌  众  持  弃  司

(  )马光

  群儿戏于(  ),一儿(  )瓮,足(  )没水中。

(  )皆(  )去,光(  )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二、再读课文,了解司马光救人的过程。

1.课件14出示要求:

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小时候的司马光是个怎样的人?

思考之后,同桌交流。

可以把小孩跌落水中后,文中人物动作的相关词语圈出来,多读几遍并体会。

2.组织学生交流圈画的词语,教师相机指导。

预设一:

学生圈画“众皆弃去”。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什么是“瓮”。

那课文中的“瓮”到底有多大?

预设1:

通过看插图发现,这个“瓮”比司马光还高。

预设2:

小孩子一掉进“瓮”里,就会被淹没,甚至会被淹死。

(2)提问:

此时此刻,这个孩子面临着怎样的危险?

  学生自由说。

情况危急,需要立刻解救落水的小孩。

(3)过渡:

面对这么危急的情况,其他孩子是怎样做的?

  引导学生想象其他小孩当时的表情和反应,比如:

有的吓哭了,有的哭着喊着跑去找大人。

预设二:

学生圈画“光持石击瓮破之”。

面对如此危急的情况,其他孩子都慌了,吓跑了。

这时候,司马光是怎么做的?

(2)指名读句子。

提问:

这时你看到了怎样的司马光?

(相机板书:

沉着冷静)

(3)提问:

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司马光当时心里可能在想什么?

(学生自由说)此时此刻,你看到了怎样的司马光?

聪明机智)

(4)指导朗读。

指名读,男女生读,齐读。

3.齐读课文。

  引导学生联系上文,由瓮的大小了解当时情况的危急,再对比其他孩子的表现,联系自身的经验和想法,以此来进一步体会司马光的沉着、机智。

三、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1.提问:

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个故事吗?

学生自己练说。

(提示:

可以借助注释来说,还可以观察图中人物的表情,想象当时人物的心理和语言,把故事说得更精彩。

2.指名说,其他同学进行点评补充,点评标准如下:

(课件15)

(1)能把故事说清楚,语言基本通顺流畅。

(2)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说。

(3)能够加上自己的想象(人物的表情、语言、心理等)。

  借助注释和插图中人物的表情,再想象当时人物的心理和语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四、通过对比,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1.出示文言文和学生所说的故事内容。

(课件16)

2.学生默读,对比、交流两者的不同。

文言文字数少,语言更简练;

现代文的故事内容更丰富,更容易读懂。

3.引导学生了解、感受文言文言简意赅的特点。

  通过对比,引导学生发现文言文与现代文的不同之处,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

在说不同之处时,可让学生自主发现,自由发挥。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你了解了哪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根据学生的交流,总结方法。

(课件17)

方法1:

反复诵读,读出文言文的节奏。

方法2:

借助注释、插图、听过的故事等了解文言文的内容。

方法3:

和现代文比一比,找出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通过对文言文学习方法的总结,为学生将来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

司马光:

沉着冷静、聪明机智

25 掌  声

1.认识“默、势”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落、调”,会写“掌、班”等13个字,会写“掌声、文静”等17个词语。

2.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说出英子前后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

3.能从人物的动作、神态中体会到心情变化并与同学交流。

4.能从第二至四自然段中任选一段转换人称进行复述。

  通过词语理解句子,借助句子体悟情感,体会人物的心情变化,感悟掌声的内涵。

  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动去关爱别人,特别是身处困境的人;

同时也要珍惜别人对自己的关心与鼓励。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

  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等句子,体悟人物的心情变化,感悟掌声的内涵。

2.了解本课的主要内容,了解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

一、板书课题,设疑导入。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掌声得用手拍出来,所以“掌”字的下半部分是“手”。

书写“掌”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上半部分写得扁一些,宽一些,下半部分要舒展。

读了课题,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什么问题呢?

《掌声》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故事?

课文为什么以“掌声”为题目?

  同学们提出问题了,接下来我们认真读课文,一定能解决问题。

出示课题,让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

二、初读感知,疏通字词。

1.课件1出示初读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把本文要求会认、会写的字和词语画出来,多读几遍,读准确。

画出不懂的词语,并猜猜意思。

(3)想一想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独立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

2.我来考考大家刚才读得怎么样。

瞧,词语来了,快和它们打声招呼吧!

(1)课件2出示:

生过病 落下了残疾 姿势

  因为她小时候生过病,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

要特别注意句子中哪个字的读音?

出示多音字:

  提示:

“姿势”的“姿”是平舌音,“势”是翘舌音。

(2)课件3出示:

调来  情况

老师是刚调来的,还不知道英子的情况。

  这个句子中需要注意哪个字的读音?

“调”在这里读什么呢?

出示:

指名读,齐读。

(3)下面还有一些词语,谁来读一读?

课件4出示:

第一组:

掌声 全班 默默 离开腿脚 轮流投向 刚刚 摇晃 热烈 勇气

第二组:

镇定 讲述 普通 忧郁

联欢会

齐读。

先列出带有多音字的词语,再放回句子中,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三、前后对照,感受英子的变化。

1.同学们,课文中的掌声是送给谁的?

英子)英子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

2.提问:

从课文第1自然段中你看到了怎样的英子?

  学生自由朗读后交流:

自卑、忧郁、不快乐、孤独……(板书:

自卑 忧郁)

3.同学们说得真好,你们是从哪里感受到的呢?

“默默地”。

  课件5出示句子:

(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大屏幕显示红色“默默地”)

  刚才同学们都说英子与别人不一样,老师也觉得是这样。

谁来说说自己在学校的情况?

生畅谈自己在学校的情况。

  是啊,我们每个同学都有幸福、快乐的童年。

  当我们在愉快地唱歌、跳舞时,(生齐读)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当我们在操场上奔跑、游戏的时候,(生齐读)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当大家在教室里谈笑风生时,(生齐读)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4.是啊,那是教室的一角,更是孤独的一角,谁愿意读读这句话,体会英子的孤独呢?

指名读。

“总是”读得重一些,“默默地”读得轻一些)

5.看来,同学们都很理解英子。

那时的她不爱说话,默默无闻。

同学们,再读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还可以从哪些词语体会到英子的与众不同?

“早早地、最后一个”。

  课件6出示句子:

(上课前,她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

她为什么要这样?

因为她小时候生过病,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所以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因为不愿意让别人看见自己走路的姿势,所以上课前,她早早地就来到教室;

因为不愿意让别人看见自己走路的姿势,所以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

她在害怕什么?

她怕别人嘲笑自己。

她担心别人瞧不起自己。

  大家说得很好,我也觉得她是在逃避。

身体的残疾使她的内心蒙上了一层阴影。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第1自然段,体会英子的痛苦和孤独。

  评价:

多么自卑、忧郁、孤独的孩子啊!

6.过渡:

那时的英子对生活已失去了希望,我们再来看看现在的英子,她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她变得怎么样了呢?

谁来读读第4自然段?

其他同学想一想现在的英子变得怎样了。

指名汇报。

(活泼、开朗、自信)

板书:

开朗 自信

7.我们真为英子的变化感到高兴,那么你们能读出她的活泼开朗吗?

请大家齐读第4自然段,感受英子的变化吧!

8.英子为什么会有这样惊人的变化呢?

请用一个词回答。

(掌声)

四、课堂小结。

  刚才大家交流得真好,请同学们结合板书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交流后出示课件7:

课文生动地记叙了一个原本自卑、忧郁的残疾女孩在同学们鼓励与关爱的掌声中变得开朗、自信的故事。

  掌声的力量到底神奇在什么地方呢?

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品读感悟。

1.能从人物的动作、神态中体会到心情变化并与同学交流。

2.能从第二至四自然段中任选一段转换人称进行复述。

3.品读感悟掌声的内涵。

齐读课题:

掌声。

掌声是送给谁的?

本文讲述了英子的什么故事?

英子在掌声前后有怎样的变化?

一个自卑、忧郁、孤独的小女孩变得开朗自信了。

自卑、忧郁、孤独 自信、快乐)

整体感知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为领悟掌声的内涵作铺垫。

二、品读感悟,领悟掌声的内涵。

1.一个自卑、忧郁、孤独的小女孩变得开朗自信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这一切都归功于“掌声”。

  课件8出示: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想掌声在课文中一共响起了几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响起的。

用横线画出描写英子动作、神态的句子。

在特别有感触的地方写上自己的感受。

2.分析句子,体会人物的心情。

(1)课件9出示句子:

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英子为什么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她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自卑、紧张)。

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个词最能表现英子此时自卑、紧张的心情呢?

(立刻)她想走上讲台去吗?

(不想)她能不上去吗?

(不能)

  假如你就是英子,读读这句话,读出你的感受。

(2)课件10出示句子: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①此时此刻,英子真是左右为难,万般无奈。

句子中哪个词最能体现出她的这种心情?

(犹豫)

②“犹豫”是什么意思?

(拿不定主意)英子在犹豫什么?

(上讲台还是不上讲台)

③如果你就是英子,你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用“如果上去……;

如果不上去……”的句式说一说)

如果上去,新老师和同学们都会看见我走路的姿势;

如果不上去,老师会失望的,同学们会更瞧不起我。

④犹豫之后,英子又是怎样做的?

再读读这句话,你能体会出英子怎样的心情?

我从“慢吞吞”的动作体会到了她不愿意上讲台。

  我从“眼圈红红的”的神态体会出她内心很痛苦。

⑤大概你们就是最理解英子的人了,你能读出她的痛苦和无奈吗?

(3)课件11出示句子:

A.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B.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走上了讲台。

①读一读以上两句话,体会有什么不同。

(从“终于”可以体会出英子犹豫的时间长及大家的期待。

英子“一摇一晃”突出表现了她内心巨大的压力。

②在众目睽睽之下,英子一摇一晃地走着,几米远的讲台显得那么遥远。

此时,她会有怎样的心情,会想些什么?

她心里一定很难受,并且还会担心大家看不起她,嘲笑她。

她会想:

完了,同学们一定会笑话我的。

③此时英子内心充满了痛苦、无助,甚至快要哭出来了,这个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一角的女孩,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这个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的女孩,在全班的注视下——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④谁再来读一读这句话呢?

(指名读)

  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决心啊!

此刻,英子最需要的是什么呢?

(4)课件12出示句子:

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①“骤然”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代替?

(突然 忽然 猛然)

②如果现在老师是英子,你们是英子的同学,什么样的掌声是“热烈而持久的”?

你们能演示一下吗?

③这真是热烈而持久的掌声啊!

同学们把千言万语化作了这热烈而持久的掌声,这掌声是给英子的鼓励。

鼓励)

④如果你是英子的同学,你想用掌声告诉她什么?

英子,你能行,我们相信你!

英子,你真勇敢!

英子,别害怕,我们不会嘲笑你的!

⑤这掌声对英子来说是多么重要啊!

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女生接着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就在英子忐忑不安的那一刻,(男生接着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就在英子最需要鼓励的那一刻,(全班齐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在同学们包含鼓励与信任的掌声里,英子流下了泪水。

这场面多么令人感动啊!

(5)课件13出示句子:

(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①如果说第一次掌声是对英子的鼓励,那么,英子讲完故事后的掌声,又代表什么呢?

②故事讲完后的掌声是对英子的    。

(肯定、欣慰、表扬、赞美……) 

③英子在掌声中,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呀!

无数的话语在英子心头涌动,她想说……(出示关联词:

“如果没有……我就……”拓展说话)

  但是,英子什么也没说,只是“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④英子一摇一晃地走上讲台,又一摇一晃地走下讲台,一样的走路姿势,她内心的感受一样吗?

(不一样,她现在的内心充满了感激。

⑤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激之情齐读这句话:

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及词语体会英子的心情,感悟掌声的魅力。

三、感悟力量,升华情感。

1.那真诚的掌声就像一缕阳光冲破了英子内心的阴霾,同学们充满鼓励、满含肯定的掌声就像春雨,点点滴滴滋润着英子的内心。

  曾经坐在教室一角默默无语的她,现在——生接读:

  课件14出示句子:

她和同学们一起游戏说笑。

  曾经连走路都害怕让人看见的她,现在——生接读:

  课件15出示句子:

甚至在一次联欢会上,还让同学们教她跳舞。

2.几年过去了,上了中学的她依然惦念着给予她掌声的同学们,她将心中的千言万语全都融进了她给“我”的来信,我们一起去读一读吧!

3.学到这里,你知道课文为什么以“掌声”为题目了吗?

  小结:

掌声包含着对他人的      。

(鼓励、支持、尊重、信任、关爱……) 

  课件16出示句子: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

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

4.再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由于英子同学非常珍惜同学们掌声中传递的关爱和鼓励,她的成绩越来越好。

(补充材料)后来英子参加了全国物理比赛,获得了大奖,被一所大学破格录取。

5.如果是英子自己来讲述这个故事,她会怎样讲呢?

从课文第2~4自然段中任选一段说一说。

指名讲述。

  小结讲述方法:

将文中“英子”换成“我”,注意讲清“我”当时的心情。

在感悟英子变化的基础上,再次讲述这个故事,进一步感悟掌声的内涵。

四、课堂小结,拓展迁移。

1.同学们讲述得真棒,让我们心中充满了满满的感动。

掌声是鼓励,是夸奖,是尊重,是关爱!

多一份掌声,多一份爱;

多一份爱的鼓励,就多一份成功的希望!

你觉得在我们班里,在我们的学校里,在社会上,在我们身边,谁还需要掌声?

2.其实掌声就是一种爱!

在生活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