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易错点总结分享五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84982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易错点总结分享五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易错点总结分享五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易错点总结分享五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易错点总结分享五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易错点总结分享五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易错点总结分享五篇.docx

《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易错点总结分享五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易错点总结分享五篇.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易错点总结分享五篇.docx

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易错点总结分享五篇

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易错点总结分享五篇

  高二年级有两大特点:

一、教学进度快。

一年要完成二年的课程。

二、高一的新鲜过了,距离高考尚远,最容易玩的疯、走的远的时候。

导致:

心理上的迷茫期,学业上进的缓慢期,自我

  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1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硅及其化合物Si

  硅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排第二,在自然界中没有游离态的硅,只有以化合态存在的硅,常见的是二氧化硅、硅酸盐等。

  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第ⅣA族,硅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既不易失去电子又不易得到电子,主要形成四价的化合物。

  1、单质硅(Si):

  

(1)物理性质:

有金属光泽的灰黑色固体,熔点高,硬度大。

  

(2)化学性质:

  ①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只能跟F2、HF和NaOH溶液反应。

  Si+2F2=SiF4

  Si+4HF=SiF4↑+2H2↑

  Si+2NaOH+H2O=Na2SiO3+2H2↑

  ②在高温条件下,单质硅能与O2和Cl2等非金属单质反应。

  (3)用途:

太阳能电池、计算机芯片以及半导体材料等。

  (4)硅的制备:

工业上,用C在高温下还原SiO2可制得粗硅。

  SiO2+2C=Si(粗)+2CO↑

  Si(粗)+2Cl2=SiCl4

  SiCl4+2H2=Si(纯)+4HCl

  2、二氧化硅(SiO2):

  

(1)SiO2的空间结构:

立体网状结构,SiO2直接由原子构成,不存在单个SiO2分子。

  

(2)物理性质:

熔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

  (3)化学性质:

SiO2常温下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不与水、酸反应(氢氟酸除外),能与强碱溶液、氢氟酸反应,高温条件下可以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①与强碱反应:

SiO2+2NaOH=Na2SiO3+H2O(生成的硅酸钠具有粘性,所以不能用带磨口玻璃塞试剂瓶存放NaOH溶液和Na2SiO3溶液,避免Na2SiO3将瓶塞和试剂瓶粘住,打不开,应用橡皮塞)。

  ②与氢氟酸反应[SiO2的特性]:

SiO2+4HF=SiF4↑+2H2O(利用此反应,氢氟酸能雕刻玻璃;氢氟酸不能用玻璃试剂瓶存放,应用塑料瓶)。

  ③高温下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SiO2+CaOCaSiO3

  (4)用途:

光导纤维、玛瑙饰物、石英坩埚、水晶镜片、石英钟、仪器轴承、玻璃和建筑材料等。

  3、硅酸(H2SiO3):

  

(1)物理性质:

不溶于水的白色胶状物,能形成硅胶,吸附水分能力强。

  

(2)化学性质:

H2SiO3是一种弱酸,酸性比碳酸还要弱,其酸酐为SiO2,但SiO2不溶于水,故不能直接由SiO2溶于水制得,而用可溶性硅酸盐与酸反应制取:

(强酸制弱酸原理)

  Na2SiO3+2HCl=2NaCl+H2SiO3↓

  Na2SiO3+CO2+H2O=H2SiO3↓+Na2CO3(此方程式证明酸性:

H2SiO3

  (3)用途:

硅胶作干燥剂、催化剂的载体。

  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2

  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就是从溶液中离子相互作用的角度去认识化学反应的本质,明确化学反应的机理。

  1.离子反应的实质

  离子反应的实质是指反应物的某些离子浓度的减小。

从本质上说,如果反应物的某些离子间能反应生成新物质而使溶液中的这些离子浓度减小,就会发生离子反应。

  2.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研究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实质上就是研究在什么条件下可以使反应物的某些离子浓度减小。

总起来讲,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就可以使反应物的某些离子浓度降低。

  ①生成难溶的物质:

  生成难溶的物质可以使某些离子浓度减小,因此离子反应能够发生。

例如:

向NaCl溶液中滴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发生下列反应:

Ag++Cl-===AgCl↓(可溶→难溶,使Cl—浓度降低)。

  ②生成难电离的物质:

  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如更弱的酸、更弱的碱或生成水等)可以降低某些离子的浓度,故能发生离子反应。

例如:

盐酸和烧碱中和反应:

H++OH-==H2O生成难电离的水。

  ③生成挥发性的物质:

  若离子间能结合而生成气体,则可以降低某些离子的浓度,离子反应也就能够发生。

一般来说判断依据是生成不稳定的酸(H2CO3、H2SO3等)、生成不稳定的碱(如NH3·H2O)和生成挥发性的酸(如H2S)等。

  ④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一般来说强氧化性的物质与强还原性的物质,在合适的酸碱性溶液中,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例如NO3—、H+与Fe2+等。

  3.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离子方程式不仅表示某些物质的某一具体反应,而且还表示了所有同一类型物质间的某一类反应,并且更能反映这类反应的本质,更具有典型代表性和概括性。

例如:

离子方程式H++OH—===H2O不仅表示盐酸与烧碱溶液的中和反应,而且还可以表示所有强酸与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和水的一类反应。

  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3

  一、有机化学计算1、有机物化学式的确定

(1)确定有机物的式量的方法①根据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ρ,求算该气体的式量:

M=22.4ρ(标准状况)②根据气体A对气体B的相对密度D,求算气体A的式量:

MA=DMB③求混合物的平均式量:

M=m(混总)/n(混总)④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烃的式量。

⑤应用原子个数较少的元素的质量分数,在假设它们的个数为1、2、3时,求出式量。

(2)确定化学式的方法①根据式量和最简式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

②根据式量,计算一个分子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

③当能够确定有机物的类别时。

可以根据有机物的通式,求算n值,确定分子式。

④根据混合物的平均式量,推算混合物中有机物的分子式。

(3)确定有机物化学式的一般途径(4)有关烃的混合物计算的几条规律①若平均式量小于26,则一定有CH4②平均分子组成中,ln(C)2,则一定有CH4。

③平均分子组成中,2n(H)4,则一定有C2H2。

  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4

  化学反应的限度1、化学平衡常数

(1)对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生成物浓度的系数次方的乘积与反应物浓度的系数次方的乘积之比为一常数,该常数称为化学平衡常数,用符号K表示。

(2)平衡常数K的大小反映了化学反应可能进行的程度(即反应限度),平衡常数越大,说明反应可以进行得越完全。

(3)平衡常数表达式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式有关。

对于给定的可逆反应,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

(4)借助平衡常数,可以判断反应是否到平衡状态:

当反应的浓度商Qc与平衡常数Kc相等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2、反应的平衡转化率

(1)平衡转化率是用转化的反应物的浓度与该反应物初始浓度的比值来表示。

如反应物A的平衡转化率的表达式为:

α(A)=

(2)平衡正向移动不一定使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提高。

提高一种反应物的浓度,可使另一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提高。

(3)平衡常数与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之间可以相互计算。

3、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温度的影响升高温度使化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降低温度使化学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平衡常数实现的。

(2)浓度的影响增大生成物浓度或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温度一定时,改变浓度能引起平衡移动,但平衡常数不变。

化工生产中,常通过增加某一价廉易得的反应物浓度,来提高另一昂贵的反应物的转化率。

(3)压强的影响ΔVg=0的反应,改变压强,化学平衡状态不变。

ΔVg≠0的反应,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气态物质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

(4)勒夏特列原理由温度、浓度、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可得出勒夏特列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浓度、压强、温度等)平衡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5

  1、误认为有机物均易燃烧。

  如四氯化碳不易燃烧,而且是高效灭火剂。

  2、误认为二氯甲烷有两种结构。

  因为甲烷不是平面结构而是正四面体结构,故二氯甲烷只有一种结构。

  3、误认为碳原子数超过4的烃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液体或固体。

  新戊烷是例外,沸点9.5℃,气体。

  4、误认为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去除甲烷中的乙烯。

  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后产生二氧化碳,故不能达到除杂目的,必须再用碱石灰处理。

  5、误认为双键键能小,不稳定,易断裂。

  其实是双键中只有一个键符合上述条件。

  6、误认为烯烃均能使溴水褪色。

  如癸烯加入溴水中并不能使其褪色,但加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时却能使其褪色。

因为烃链越长越难溶于溴水中与溴接触。

  7、误认为聚乙烯是纯净物。

  聚乙烯是混合物,因为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定。

  8、误认为乙炔与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的速率比乙烯快。

  大量事实说明乙炔使它们褪色的速度比乙烯慢得多。

  9、误认为块状碳化钙与水反应可制乙炔,不需加热,可用启普发生器。

  由于电石和水反应的速度很快,不易控制,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反应中产生的糊状物还可能堵塞球形漏斗与底部容器之间的空隙,故不能用启普发生器。

  10、误认为甲烷和氯气在光照下能发生取代反应,故苯与氯气在光照(紫外线)条件下也能发生取代。

  苯与氯气在紫外线照射下发生的是加成反应,生成六氯环己烷。

  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易错点总结分享五篇相关*:

  1.最新高二化学重点知识点总结分享五篇

  2.最新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分享五篇

  3.高三化学知识点易错点精选5篇分享

  4.高二化学最新重点知识点梳理分享五篇

  5.高二化学知识点难点归纳五篇精选

  6.最新高二化学必背知识点梳理五篇分享

  7.高二化学必考知识点整理精选五篇最新

  8.高二化学必考知识点整理精选五篇复习

  9.高二会考化学必考知识点精选五篇分享

  10.分享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三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