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鸿门宴》教案Word格式.docx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鸿门宴》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鸿门宴》教案Word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
周恩来“一”字评价项羽
1960年,周恩来总理在北京审查出国节目。
在审查京剧《霸王别姬》时,他对该戏的每一个场景都做了评论。
有意思的是,他说的每句话只有三、四个字而且都是用“一”字打头的。
当戏演到项羽不顾形势,不听劝阻,执意出战时,周总理评道:
“一言堂。
”项羽回宫后,虞姬规劝再三,要他千万不可发兵,以免中刘邦奸计。
但项羽不容分说,回拒到:
“孤意已决,明日发兵。
”周总理评道:
“一家之长。
”项羽被困垓下,周总理评道:
“一筹莫展。
”戏演到虞姬备酒,项羽吟唱“力拨山兮”时,周总理再评道:
“一曲挽歌。
”项羽四面楚歌,汉兵将至,虞姬自刎。
周总理评道:
“一败涂地。
”
2.
刘邦对项羽的评价:
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
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史记?
高祖本纪》)
杜牧、王安石、李清照对项羽的评价
杜牧《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王安石《乌江亭》: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李清照《咏项羽》: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4.
毛泽东在《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4)这首七律中也写出了对项羽的看法: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5.
司马迁论项羽:
吾闻之周生曰:
“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
羽岂其苗裔邪?
何兴之暴也!
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
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
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史记•项羽本纪》后“太史公曰”。
)
二
题目解说
“鸿门”,即项羽率军屯兵的地点新丰鸿门,“鸿门宴”是公元206前年12月项羽在新丰鸿门举行的一个暗藏杀机的宴会。
项羽、刘邦谁能夺得天下,这次宴会可以说是一个转折点。
《鸿门宴》写的是刘邦和项羽的斗争。
故事开始时,项羽拥兵40万,而刘邦只有10万。
从“鸿门宴”的情节,读者已经能清楚地预见到将来刘邦胜项羽的结局了。
项羽由主动步步转化为被动,而刘邦却是一步一步地由被动转为主动。
三
背景:
“鸿门宴”这个故事发生在陈涉起义后的第三年(公元前206年)。
陈胜起义后,各地云起响应,其中有楚国贵族出自身的项梁、项羽叔侄,有农民出身的刘邦。
陈胜失败后,项梁扶楚怀王的孙子名叫“心”的作了楚王,刘邦也投靠了项梁。
公元前207年,项梁战死,怀王派项羽等去救援被秦军围困的赵国,同时派刘邦领兵攻打函谷关。
临行时,怀王与诸将约定,谁先入关,便封为关中王。
项羽在钜鹿(今在河北)大败秦军,消灭了秦军的主力。
同时,刘邦从黄河以南打进武关,攻下咸阳,秦王子婴投降。
刘邦与当地父老约法三章,废除秦苛法,准备在关中称王。
后来在谋士劝说下,退出咸阳,还军霸上,派兵把守函谷关,以防诸侯军入境。
项羽大破秦军后,听说刘邦已出咸阳,非常恼火,就攻破函谷关,直抵新丰鸿门。
这时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暗中派人告诉项羽说刘邦想在关中称王。
项羽听了,更加恼怒,决定第二天发兵攻打刘邦。
刘邦面临危急的情况,在纷纭频仍的战斗中,产生了这一次酒宴上的斗争。
第二段:
1、学生齐读后,教师串讲课文,引导学生留心课文中特殊的字词与句式:
古今异义:
“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盗”,窃贼;
“非常”,指意外事故。
“固不如也。
”“固”,本来。
通假字:
“具以事告”,“具”通“俱”
“要项伯”,“要”,通“邀”
“毋内诸侯”,“内”通“纳”
“不敢倍德”,“倍”通“背”
“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词类活用:
“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作动词用,与……交好(友善)。
“臣活之”,“活”,使动用法,使……活。
“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
“籍吏民,封府库”,“籍”,名词作动词用,编造名册。
“不义也”,“义”,名词作动词用,合于义。
特殊句式:
“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状语后置。
“与俱去”、“毋从俱死也”,介词“与”、“从”后面的宾语省略。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疑问句,主语“谁”介宾短语“为大王”作“为”的状语,“者”助词“的”。
2、讨论课文内容,提问:
①课文第二段写了哪几件事?
对故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提示:
第一件事“项伯夜访”。
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目的在于报答当年救命之恩,却被张良利用,使一触即发的矛盾出现了转机。
第二件事“张良献策”。
张良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刘邦则一点就通,不但“兄事之”,“更奉酒为寿.约为婚姻”,竭力奉承,拼命拉拢,由“联络感情”进而自我辩解,终于使项伯受其蒙蔽,导致项羽上当。
“张良献策”是情节变化的关键,刘邦逐步由被动转为主动,项羽终于“放虎归山”,以致范增之谋难以实施等等,莫不由此而生。
②张良说:
“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
”项伯则说: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请联系课文说说古人心目中的“义”可作什么样的解释,我们应当如何看待?
古人认为“义”,就是“宜”。
《礼记·
中庸》说:
“义者宜也。
”韩愈在《原道》中则进一步解释:
“行而宜之谓之义。
”也就是说,人的言行合符一定的道德规范就可称为“义”,反之则为“不义”。
课文中曹无伤背叛刘邦向项羽告密,项羽置怀王之约于不顾而欲“击破沛公军”,范增以下犯上都可以说是“不义”。
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常以身翼蔽沛公”,樊哙闯帐护主等等,都可以称之为“义”。
项伯救护刘邦可以称之为“义”,这一行为却违背了楚王的根本利益则又可以责之为“不义”。
可见“义”是相对的,如同“骨气”一样,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道德标准不同,“义”的内涵也不一样,我们不能以抽象的“义”作为评判是非的尺度和立身处世的准则
。
六、学生自读课文一、二两段,教师行间巡视,释疑解难。
小结:
课文一、二两段记述了“鸿门宴”前发生的几件事,由矛盾的挑起,形势一触即发到出现转机,由项羽的“大怒”到项伯之言产生效果,故事情节逐步展开,并为后来事态的演变作了必要的铺垫,留下了必要的伏笔。
月
三、布置预习
1.自读课文三、四两段,利用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项泊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2.用自己的语言讲述“鸿门宴”上的斗争。
3.思考下列问题:
①项羽最大的弱点是什么?
试从课文中举例加以说明。
②范增之谋为什么不能得逞,他在哪些方面不及张良?
板书:
无伤告密
“欲王关中”(矛盾焦点)
矛盾挑开
范增进言
“急击勿失”
矛盾激化
项伯夜访
“毋从俱死”
矛盾转机
张良献计
“不敢倍德”
矛盾关键
第二教时
解读三四,带解疑难。
一、复习旧课,检查预习情况:
1、提问:
在楚王即将来犯万分危急的形势厂,张良既不提议备战,更不主张退军,却只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也”.这是为什么?
数目项王(目:
以眼示意,名词作动词)。
且为所虏(且:
将;
为所:
为之所,省略之)。
客何为者(何为:
为何,干什么;
者,代词,“何为”前面省略了判断词。
)
二、读讲课文三、四两段:
第三段:
1.指名学生讲述第三段的内容,要求明确交代本段的事件。
第一件事“刘邦谢罪”,
第二件事“项王设宴,
第三件事“范增举玦”,
第四件事“项庄舞剑”。
2、提问:
刘邦谢罪是否诚心,何以见得?
并不诚心。
迫于形势不得不如此。
而且,言辞虽恭,以“将军”称项羽而以“臣”自称,更强调自己“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都出于“不自愿,侥幸而已,但却绝不认错,更把责任推给“小人”!
(这“小人”分明指曹无伤却故意不予道破,装出一副全然无知的样子。
3、提问:
项羽“留沛公与饮”,终于演出了“项庄舞剑”企图“击沛公于坐”这惊心动魄的一幕。
“留沛公与饮”是精心策划的阴谋吗?
不能认为这是精心策划的阴谋。
范增一再暗示项羽,要他下令除掉刘邦,项羽却总是“默然不应”,可见并未经过策划。
这一变故是范增一手导演的,虽然阴狠,却并不示明,由于没有得到项羽的支持,而项伯又出面援救,
终于不了了之。
4、提问:
“项庄舞剑”在情节展开上有什么作用?
这一事件给后人留下了哪一个成语?
“项王留沛公与饮”,情节已趋缓和,“舞剑”事件发生,形势再度紧张起来,从而引出了“樊哈闯帐”,故事推向高潮。
成语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意思是人表面上做某事心中却另有所图。
第四段:
1、分角色朗读课文,力求充分表达人物的不同情感与心态。
“樊哙闯帐”是故事的高潮。
课文从哪几方面刻画樊哙这一人物?
写“樊哙闯帐”的目的是什么?
(是不是“喧宾夺主”)
课文对樊哙这一形象的刻画可谓浓墨重彩,形神兼备。
语言描写:
“此迫矣!
臣请入,与之同命”。
语句短促急迫,紧张的形势,急迫的心态,忠勇的性格跃然纸上。
行动描写:
“带剑拥盾入军门”,“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立而饮之”,“拔剑切而叹之”,无所顾忌,无所畏惧,何等英武。
外貌描写:
“瞑目视项工”,头发上指,目眺尽裂”,着墨不多,却极为传神。
浓墨重彩写樊哙,既衬托了项羽、刘邦,更突出了张良。
文章巧妙地把握人物关系,刘邦信而用之,项羽感其“义”,赞其“勇”,赐酒、赐意、赐坐,张良则是“导演”兼“舞台调度”,一切全由张良策划,读来绝无喧宾夺主之感。
有人认为樊哙在席上的讲话跟刘邦一模一样,“仅是语句上稍有变化而已”,对不对?
如有区别,区别在哪里?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
两人讲话中心大体一样,但侧重点不同。
刘邦在于辩解,强调的是自己“不敢倍德”,樊哙则是理直气壮责之以“义”,首先申明自己“死且不避”,继而陈述秦王“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暗中已将项羽推向了审判台。
而后明确指出怀王有约在先,沛公虽然先人咸阳,却又“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言沛公“劳苦功高”,责项羽“而听细说”。
从策略上看,“以攻为守”。
5、自由诵读课文(或数人;
或几组分角色读三、四两段)。
6、完成“思考和练习”二、四两题。
1、自读课文五、六两段,疏通文字。
2、概括课文中几个主要人物的形象。
刘邦谢罪
暗藏祸心
项王设宴
让人揪心
范增举玦
明见杀心
项庄舞剑
别有用心
樊哈闯帐
义勇忠心
沛公出逃
让人悬心
第三教时
检查问题,继续解析,完成作业,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是什么意思?
范增对项庄说:
“君王为人不忍”,他内心真的认为项羽是“为人不忍”吗?
公开场合只能这样委婉地评论。
二、读讲课文五、六两段:
1、指名试讲课文,纠正误读误释: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成语,意思是别人掌握生杀大权,自己处于被宰割的地位。
“道苦阳间行。
”(间,从小路道)
“沛公不胜杯杓。
”(指酒醉,以“杯杓”借代酒水。
“再拜献大王足一F。
”(再拜,两次行礼,表示敬重;
“足下”,古代敬词,用来指称对方。
“竖子不足与谋。
”(“竖子”,古代骂人的话,小子,没出息的东西。
刘邦脱逃之前作了哪些布署?
“置车骑”是什么意思?
是几个人一道走的?
为什么这样?
一是留下张良代为辞谢,一是放弃车骑.只身独骑,只带四个亲信随从,一是叮嘱张良,待其至军中再入内辞谢。
这样安排,目的在于尽快脱离虎口,担心项羽反悔。
(从小路走,目的也在此。
张良献礼,项羽、范增二人态度为何不同?
项羽对刘邦借故脱逃仍然麻木不仁,根源在于他迷信武力:
兵力单薄的刘邦不足为患;
范增则深知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同时也为自己的意见未被采纳,精心策划的阴谋破产而恼怒。
不仅把工牛“‘置之地”,而且“拔剑撞而破之”,更大骂“竖子不足与谋”,可谓气急败坏。
故事至此结束,“立诛杀曹无伤”则是对开头“告密”的交代,是尾声。
三、讨论分析人物形象,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1、张良、范增是两个什么样的人物?
他们在“鸿门宴”中处于什么地位?
辨析二人对刘,项说话的语气。
张良是刘邦的主要谋士,他多谋善断,精通韬略,临变不惊,处事有方。
是他为刘邦定下了“韬晦之计”,以“不敢倍德”、无意于称王蒙蔽项伯,欺骗楚王,终于化险为夷。
是他为刘邦作了精心的部署,周密的准备,从而赢得了斗争的胜利。
项庄舞剑,张良出,樊哙急问:
“今日之事何如?
”可见事先有所商量。
樊哙责备项羽,口径一致,由辩解进而反攻,则更可以看出事前经过周密的策划。
一方有备,一方无备,结局合乎情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张良不像范增那样妄自尊大。
他认为刘邦称王不是时候,很不策略,但并不明确否定,只是问了一句:
”他认为不可以武力与项羽相斗,也只是委婉地探询: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刘邦远不像项羽那样自信,张良却仍然处处留心,始终把自己放在谋臣的位置上。
这是刘邦对他绝对信任的关键。
可以说张良是“鸿门宴”这一事件的总导演。
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士,项羽称为“亚父”,可见其地位不同寻常。
他的政治观察力,他的才智谋略绝不逊于张良。
但他对项羽尤其是对项羽的妄自尊大,
并不完全了解,他以命令的口吻要项羽攻打刘邦;
“急击勿失”,他在席上“数目项王,举玉玦以示之者三”,要项羽“按既定方针办”。
他擅自布置项庄舞剑,已经造成欲取项羽而代之的客观影响,但他既不知人,也不知己,这是范增的致命弱点。
他与张良构成了鲜明的对照。
“鸿门宴”这场斗争可以说是张良与范增的斗智。
对整个事件的演变,两人举足轻重,可谓关键人物。
但是,两人毕竟只是谋臣,唱主角的是双方的决策者,是项羽和刘邦。
2、项羽这个人物的致命弱点是什么?
对他应作如何评价?
缺乏政治远见,一味沽名钓誉是项羽的致命弱点。
项伯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他就立即改变了“击沛公军”的主张,樊哙指责他“欲诛有功之臣,此亡秦之续也”,虽然语言尖锐,他却“未有以应”。
可见他虽然武力上是绝对优势,心理上却不堪一击。
他欲得天下,又图虚名,既准备推翻怀王之约,又害怕世人指责。
他不用范增之计,反映了他的刚愎自用,迷信武力,而根本原因则在于心理上的脆弱。
作为楚国贵族的后裔,项羽却有许多缺点错误,甚至有不可饶恕之处,这是必然的。
但他毕竟为推翻暴秦作出过一定的贡献,他性格上也有某些闪光点,如不畏强暴,不用阴谋等等,应当实事求是地给以肯定。
(1)勇而少谋。
(2)沽名轻敌。
(3)自矜功伐。
关于刘邦的形象
刘邦:
有胆量有气魄,善听人言,多有心计,处事果断!
其善于用人(与项羽约为婚姻,对张良言听计从)、能言善变、狡诈多端、当机立断(诛杀曹无伤)的性格特征,这些都是为突出主要人物项羽服务的。
一个以“斗力”见长,一个以“斗智”见长。
四、讨论分析课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1、试以樊哙为例,说说作者是怎样刻画人物的。
①人物在什么环境中出现?
②从哪些方面描写?
③浓墨重彩写樊哙有无必要,为什么?
第二课时对樊哙已作了具体分析,这里侧重于归纳刻画人物的方法。
2、以项羽、范增对张良献礼态度的不同分析归纳作者用对比方法写人的技巧。
着重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对比、映衬手法。
(略)。
五
基础知识小结:
1.古今异义
(1)山东
古:
指崤山以东地区。
今:
指太行山东边的一个省。
(2)非常
意外的变故。
程度副词,很不一般。
(3)河北
黄河以北地区。
黄河北部的一个省。
(4)河南
黄河以南地区。
黄河南部的一个省。
(5)寿
敬酒。
长寿。
(6)细说
小人的谗言。
详细地讲述。
(7)婚姻
儿女亲家。
结婚的事或者说因结婚而主生的夫妻亲眷关系。
2.一词多义
(1)谢
谢罪,道歉: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感谢: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辞谢:
告别:
乃令张良留谢。
2)辞
推辞:
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
告别: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3)故
故旧,交情:
君安与项伯有故?
因此:
故听之
特意: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4)且
将:
且为之奈何
况且:
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
(5)幸
宠幸,亲近:
妇女无所幸。
幸亏,幸而:
故幸来告良。
(6)之
到: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代词,这:
为之奈何
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结构助词,的:
今者有小人之言。
助词,衬字,无义:
珍宝尽有之。
(7)去
距离:
相去四十里。
离去,离开:
脱身独去。
(8)于
向,对: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
比:
长子臣。
在:
复得见将军子此。
(9)因
就此:
不如因善遇之。
就,于是: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趁势,趁机:
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10)为
任,做:
使子婴为相。
替,给: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被: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作为:
军中无以为乐。
是: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句末语气词:
何辞为
3
名词作状语: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用对侍兄长的礼节)事之。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像鸟用翅膀)蔽沛公。
项伯乃夜(在夜里)驰之沛公军。
头发上(向上)指。
道芷阳间行,间至(抄小路)军中。
4.文言句式
(1)宾语前置:
客何为者
(何为—
为何)
大王来何操
(何操—
操何)
沛公安在
(安在—在安)
籍何以至此
(何以——以何)
(2)介词结构后置:
具告以事
贪于财货
(3)固定句式
奈何:
奈,动词,何,疑问代词,译为“如何”,“怎样”如“为之奈何”
孰与:
与……相比,谁……
表示比较,如“孰与君少长”
所以:
“……的原因”或“……的方法”,如“所以遣将守关者”“事知所以距子也”
为……所:
被……,表被动,如“若属皆且为所虏”
无以(无……以……)没有会么东西拿来……如“军中无以为乐”
何……为:
表反问,为:
用在反问句尾的语气词,如“何辞为”。
5.偏义复词
出入: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6.同义复词
封府库
项伯许诺
沛公不胜杯杓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