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加入WTO进程中的美俄战略博弈文档格式.docx
《俄罗斯加入WTO进程中的美俄战略博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俄罗斯加入WTO进程中的美俄战略博弈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转型经济国家金融银行业改革与发展研究”(07JJD790128)
[作者简介]庄起善(1950-)男,上海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的俄罗斯,已经成为IMF和世界银行的正式会员国,但它同时也是当今世界上唯一游离在WTO框架外的大国。
自1993年俄罗斯正式提出申请加入WTO至今已有16个年头。
迄今为止,除了格鲁吉亚等少数几个国家外,俄罗斯已经与工作小组中其他所有WTO成员国包括最主要的美国达成了入世双边协议。
尽管美国从一开始就原则上同意和支持俄罗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但是从俄罗斯“一波三折”的入世谈判经历来看,能否尽快达成最终协议加入世界多边贸易体系,在入世问题上的美国因素不仅在过去,而且在将来都对俄罗斯与WTO关系发展问题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一、俄罗斯“一波三折”的入世谈判历程
1.WTO成立前俄罗斯加入GATT的努力
早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勃列日涅夫政府曾经试图与当时的关贸总协定(GATT)进行接触,但是由于冷战时期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冲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前苏联的提议表示明确的拒绝。
90年代初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成立并接替了前苏联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同时继承了前苏联1990年取得的关贸总协定观察员资格。
1993年,俄罗斯正式提出加入关贸总协定的申请。
作为俄罗斯入关的第一步,1994年俄罗斯向关贸总协定秘书处提交了《俄罗斯联邦外贸体制备忘录》[1]。
由于1995年1月1日起世界贸易组织(WTO)将正式取代GATT成为管理世界贸易的正式国际组织,俄罗斯于1994年12月递交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申请,并从此开始了加入WTO的艰苦谈判历程。
2.WTO成立后俄罗斯入世谈判的四个阶段
针对俄罗斯加入WTO问题,世界贸易组织根据规则成立了一个包括美国在内的、由58个国家组成的“俄罗斯入世工作小组”。
自1995年7月到2004年4月工作小组共召开了23次正式会议,其中,美国在俄罗斯入世谈判中的态度和表现直接或者间接影响着每一阶段的进展。
1995年到1997年第一阶段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俄罗斯向工作小组通报情况,包括俄罗斯对WTO成员国提出的上千个问题进行回答,工作小组也对俄罗斯的贸易和投资体制、知识产权、农业政策等领域进行调查和询问。
1998年到2000年的第二阶段,俄罗斯与30个世贸组织成员国就商品和服务贸易、市场准入等问题进行双边和多边谈判[2]。
从前5年的谈判情况来看,尽管叶利钦政府表现出明显的亲西方政策,在很多重大问题上尽量保持与美国一致的立场。
但是,俄罗斯并没有得到期待的回报。
美国人的百般刁难不仅使俄罗斯入世的步伐依旧缓慢、沉重,而且俄罗斯的民族自豪感和昔日大国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
世纪交替之际,普京上台执政推动俄罗斯入世谈判进入第三个阶段。
俄罗斯对西方政策进行了深刻而务实地调整,俄罗斯在加入WTO问题上也开始转向更为积极、主动而且“柔中有刚”的态度[3]。
WTO秘书处决议通过工作组报告意味着俄罗斯入世谈判进入新的阶段。
2002年,第十六次工作组会议上又通过了作为申请入世核心文件的俄罗斯加入WTO的总结报告。
与此同时,俄罗斯暂且避开与美国这个老对手的纠缠,不断寻求与其他更多WTO成员国的接触,并就俄罗斯市场开放、服务贸易、能源及农产品等问题举行了双边谈判。
2004年,俄罗斯与其最大贸易伙伴欧盟签署了双边协议,同年又与中国签订了关于俄罗斯加入WTO的市场准入协议。
2005年,俄罗斯与日本达成双边协议。
在经历了近两年的不懈努力后,俄罗斯入世程序进入到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个阶段,对手是美国。
2006年底,在前前后后总共历经12年的艰苦卓绝的谈判后,俄罗斯和美国终于就俄罗斯入世的所有原则性条件达成一致,并签署了关于俄罗斯加入WTO的双边协议[4]。
美国对俄入世态度的急剧转变帮助俄罗斯扫清了入世门槛前的最大障碍,俄罗斯离WTO的大门越来越近。
3.俄罗斯入世前途上还有不少坎坷
尽管俄美双边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俄罗斯已经搬去了入世道路上的最大障碍,但是,原本希望在2007年就能正式成为WTO成员的俄罗斯却接连遭遇了俄乌“天然气战争”、格俄“南奥塞梯冲突”以及美国、欧盟在俄罗斯入世问题上设下的政治性的或者经济性的种种羁绊。
比如,同为独联体成员国格鲁吉亚早在2004年就已经同俄罗斯达成了双边协议,但是随着近年来两国关系不断交恶直至大打出手,格俄最终断绝了外交关系,早些年达成的双边协议自然也就无效了。
面对诸如此类“棋子”的突然发难,俄罗斯确实很难防范。
何况,在各种事件因素的背后或多或少都能看到美国的影子。
此外,即使结束了与工作小组所有成员国的双边谈判,俄罗斯还需与WTO成员国进行多边谈判。
根据许多申请国的经验,完成这一程序的时间也可长可短。
近两年俄罗斯在入世问题上确实遇到些“绊脚石”,以至于普京曾经流露出俄罗斯不认为成为世贸组织成员会有好处并准备中止入世谈判程序的意思。
不过,牢骚归牢骚,俄罗斯始终是不会放弃加入WTO的计划和努力的。
现任总统梅德韦杰夫和总理普京都表示全力支持俄罗斯尽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但前提是在正常的条件下以标准的程序加入。
当然,眼下愈演愈烈的世界金融危机以及美国奥巴马新政府如何定位对俄战略等问题也将对俄罗斯入世进程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
二、俄罗斯入世问题上先扬后抑的美国阻力因素
回顾俄罗斯十多年的入世谈判历程,我们不仅清楚地看到美俄两国在这个问题上相互较量和彼此斗争的发展历史,而且从总体上辨别出一条美国对俄罗斯入世问题从阻挠、打压到妥协、支持的变化轨迹。
俄罗斯入世进程中美国“先压后推”的政策与冷战后美国对俄战略的调整,以及国际政治经济局势的变化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1.后冷战时代美国延续对俄罗斯的遏制战略
对于美国而言,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对抗和冷战格局后,当然不希望再次看到一个能够与之相抗衡的对手。
在亚洲,迅速崛起、壮大的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已经给美国(至少在经济竞争领域)造成巨大的压力。
而冷战后不断增强的欧洲独立意识以及联合自强的欧洲统一运动也迫使美国重新考虑和规划新的西方同盟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俄罗斯实现民族和国家的复兴,那么无论在欧洲还是亚洲都将给美国的均势战略和对外政策带来巨大的冲击。
而对于从前苏联解体的阴影中逐步走出来的俄罗斯来说,发展生产、实现经济复苏是重振俄罗斯大国雄风的首要目标和根本保障。
在国内经济充分调整并趋于稳定的前提下,对外开放、加入WTO、融入世界体系,成为俄罗斯政府的基本发展战略。
据资料显示,加入WTO能够使俄罗斯每年净增80~100亿美元的经济收入[5],能够帮助俄罗斯每年提高至少1%的GDP增长率[6]。
尽管主导世界经济的欧、美、日等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国际地位给予相当程度的确认,如1992年接纳俄罗斯成为IMF和世界银行的会员国,1998年俄罗斯加入G7(七国集团从此转变为八国集团)等等。
但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个对俄罗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最具有促进作用的实质性问题上,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设置了重重障碍,俄罗斯入世谈判由此变得异常的艰难而曲折。
在克林顿与叶利钦时期的对抗中,俄罗斯连连失分。
一方面是美国新经济的强大威力和对前苏联东欧国家的强硬态度,另一方面则是叶利钦改革的失败以及处于全面衰退状态的俄罗斯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
1992年美国明确提出,以防止冷战后出现类似前苏联的威胁作为美国国防的首要目标。
1974年制订的《杰克逊—瓦尼克修正案》中禁止给前苏联和东欧等国家贸易优惠的政策在“后冷战”时代进一步得到延续。
除了加入WTO所必需满足的条条框框之外,美国还给俄罗斯附加了许多人权和政治上的额外条款。
这些都是造成90年代中后期俄罗斯入世问题上层层阻力的主要因素。
进入新千年后,俄美政治经济关系中攻守状态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普京强势入主克里姆林宫,俄罗斯政府一改以往的亲西方路线,对美政策逐渐强硬。
一方面,俄罗斯国内政治局势趋于稳定,经济增长开始走上快车道,社会民众重新燃起俄罗斯崛起的希望之火。
而国际市场上石油价格的不断攀升,俄罗斯能源大国地位日益彰显,能源不仅为俄罗斯重拾民族自信心提供了契机,而且也成为俄罗斯与西方国家斡旋并实施主动性外交政策的有效工具。
另一方面,2001年“9·
11”事件发生后,尽管美国继续对俄采取挤压战略空间、削弱实力的方针政策,但是,考虑到在全球反恐行动中需要得到俄方战略导向上的支持,因此,美国不得不在一些关键问题(如俄罗斯加入WTO)上做出妥协,以换取俄罗斯的积极配合。
2.美国面对俄罗斯的“能源大棒”做出无奈回应
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曾经给西方国家以惨痛的经验教训。
21世纪以来,国际能源价格的剧烈波动以及能源供求关系的深刻矛盾再一次把能源问题提高到事关国家安全和世界政治经济稳定的重要位置。
尽管1998年俄罗斯就加入了八国集团,但由于金融危机和动荡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局势,俄罗斯始终没有引起西方工业国家的足够重视。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意识的日益提升,欧、美、日西方经济大国不得不正视俄罗斯能源大国的地位和作用。
目前,俄罗斯日产原油近一千万桶,是世界上头号产油国;
出口方面也已超过沙特阿拉伯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
在天然气方面,俄罗斯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占据全球总量的1/3,居世界首位,同时俄罗斯也是世界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
俄罗斯周边国家以及欧盟国家对俄罗斯的油气资源具有很高的依赖性。
作为世界最大能源消费国的美国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正在逐年增加。
2000年,美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26382千桶,占美国当年石油总进口量的0.63%。
2007年,美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已增至151074千桶,占总进口量的3.07%[7]。
根据俄政府的发展计划,俄罗斯石油将在美国的石油进口总量中实现大约10%的份额,并成为美国未来的第四大石油供应国。
而号称“第二个波斯湾”的里海石油资源,也是俄罗斯手里捏着的一张王牌。
“欧亚能源联盟”的成立以及俄罗斯对中亚和里海地区的油气资源的控制,使得俄罗斯最终赢得了全球能源争夺战第一阶段的胜利。
面对不断提升的俄罗斯地缘政治和国际政治经济地位,美国的能源政策首先出现明显的转变。
布什政府疏远欧佩克、拉拢俄罗斯的举动成为美国国际能源政策的动向标。
与俄罗斯在能源方面的广泛合作更是美国人无法抵抗的诱惑力,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加大了普京“能源牌”的威力。
同样,能源大棒也使俄罗斯在应对美国挤压政策方面获得了不少战绩。
通过石油和天然气交易,俄罗斯不仅控制了中亚等独联体国家的经济命脉,并且对亲西方的乌克兰、摩尔多瓦、格鲁吉亚等国施加了政治压力。
如2006年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天然气之战”,轻而易举地压垮了乌克兰政府中的“橙色革命派”,极大地打击了该国的亲西方政治势力。
面对俄罗斯在其家门口的绝地反击,美国等西方国家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和人力策划的“颜色革命”的努力和结果很可能付之东流。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不再坚持俄罗斯入世问题上的强硬立场和“空头支票”,主动向俄罗斯伸出橄榄枝,这也是面对俄罗斯“能源大棒”四处挥舞而做出的无奈选择。
3.出于多哈回合失败及世界多边贸易体系危机的选择
2001年11月,世界贸易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该会议启动了WTO成立以来的第一轮的多边贸易谈判,即“多哈回合”,又称“多哈发展议程”。
农业、非农产品市场准入、服务业、知识产权、贸易规则、争端解决、贸易与环境、贸易与发展等8个领域构成多哈回合谈判的主要议题。
按原定计划,多哈回合应于2005年1月1日结束。
但是,在2003年9月坎昆会议上,由于各成员国在农业市场准入、出口补贴和国内支持等问题上的严重分歧导致多哈回合谈判陷入僵局。
尽管2004年8月日内瓦会议和2005年香港会议上曾经就部分农产品(如棉花)、最不发达国家待遇以及非农产品市场准入等问题上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是在农产品市场准入、补贴等核心贸易问题方面没有取得实质性发展。
2006年7月,在WTO日内瓦小型部长会议上,美国、欧盟、日本、澳大利亚、巴西和印度等关键成员国在农业问题上依旧无法达成一致,多哈回合谈判被迫无限期全面中止。
持续近5年的多哈回合谈判无果而终,世界多边贸易体系陷入空前危机。
一方面,作为世界大经济体之一的俄罗斯至今游离在WTO框架之外,这不能不说是对现行国际政治经济体制的一大讽刺。
对于美国而言,俄罗斯入世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选择在什么样的时机促成俄罗斯加入WTO并能够实现西方国家的最大利益?
这是西方国家比较关注的一个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
当年中国加入WTO正值国际恐怖主义空前高涨、美国新经济增长乏力以及全球化发展受到严重质疑之时。
环顾当前,WTO多哈回合濒临失败、世界经济增长缺乏动力,而美国又面临陷入伊拉克战争泥潭的危险。
俄罗斯在这个时候加入世界贸易体系至少可以为国际经济增添新的发展动力。
另一方面,美国也有自己的如意算盘。
在当前的局势下,推动俄罗斯尽快加入世界多边贸易体系,对于平衡和制约欧盟、日本以及中国、印度等其他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也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农产品贸易为例,俄罗斯较低的农产品进口关税可以成为美国挤压欧盟和日本等国的有力武器,而俄罗斯广大的市场也为美国的牛肉、猪肉等肉类产品提供了很好的销路。
无论是美国、欧盟和日本,还是以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西兰为代表的凯恩斯集团或者印度、巴西、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为首的20国集团,WTO现有的农业贸易谈判格局将因为俄罗斯的加入而产生巨大的变数。
面对国际范围内保护主义和自由贸易的僵局,俄罗斯入世很有可能成为重启多哈回合谈判的重要契机。
三、俄罗斯的应对措施和发展前景
面对“一波三折”,但又“峰回路转”的入世问题,俄罗斯在与美国的斗智斗勇中逐渐找到了感觉,并学会如何巧妙地运用手中的政治和经济资源来加重入世谈判的砝码。
如今,俄罗斯加入WTO只剩下为数不多的阻碍。
但是,对于这些小问题俄罗斯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因为在不断变化的国际局势中,任何不起眼的问题都可能变成美国这个老对手有效加以利用的强力武器。
1.不断完善市场经济条件是俄罗斯成功融入世界体系的基本准则
无论是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还是透明性原则,这些WTO和国际法律条约的基本原则应当成为俄罗斯健全和建设国内商业环境、市场体系、法律制度的指南。
1997年8月成立俄罗斯联邦政府世界贸易组织委员会(2004年7月更名为俄罗斯联邦政府世界贸易组织和经济发展合作组织委员会)、2000年成立国家杜马经济政策与商业委员会管辖下的对外贸易与外国投资法律鉴定委员会(自2004年称为对外经济活动管理鉴定委员会),这是俄罗斯应对入世问题和加强入世研究和相关工作的重要举措。
俄罗斯联邦政府于2001年8月通过第1054号决定,根据WTO规则对俄罗斯相关法律进行修改和完善。
其最终成果体现在:
新《俄罗斯联邦海关法典》、《对〈俄罗斯联邦关税税则〉修改与补充法》、《俄罗斯联邦外汇调节与外汇管理法》、《俄罗斯联邦国家对外贸活动调节原则法》、《俄罗斯联邦在货物进口中的专门保护、反倾销与反补贴措施法》、《俄罗斯联邦技术管理法》等方面[8]。
2.不损害国家利益是俄罗斯入世谈判的最后底线
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各种刁难,俄罗斯在加入WTO谈判中始终采取不卑不亢、积极应对、有理有节的务实态度。
以最为艰难和曲折的俄美双边谈判为例,尽管时间很长,但是俄罗斯是在没有损害国家利益的原则下最终与美国达成一致的[5]。
在围绕商品市场准入、国家对农业的扶持、服务市场准入以及入世的法律制度等问题的谈判中,面对西方国家一再坚持的诸如“零关税方案”、取消对农产品的出口补贴、降低农产品税率、全面开放服务市场、统一对外贸易立法等要求,俄罗斯做出了积极而且切合实际的应对,最终根据俄罗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取得了与绝大多数国家的原则性一致。
例如,在俄美达成的双边协议中,两国在农业、服务贸易开放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都找到了令双方都能够接受的解决方案。
俄罗斯以降低飞机和汽车等工业制成品进口关税的代价获得了美国等外国银行不在俄境内开设分支机构的承诺。
3.迂回策略体现了俄罗斯入世谈判进程中的灵活性
一方面,俄罗斯充分利用手中的“能源牌”作为加入世贸组织的有力杠杆,有效地牵制住欧美等国家的注意力。
当美国等西方国家纠缠于WTO具体领域的谈判时,俄罗斯不时通过打“能源牌”敲击欧美国家的神经。
用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以及管道铺设等相关产业的巨大利益诱惑西方大石油公司,迫使这些西方利益集团充当俄罗斯入世的“游说团”,不断地给西方国家政府施加压力。
此外,俄罗斯“能源大棒”对周边邻国的强力震撼,也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对俄外交策略造成了深刻的冲击。
另一方面,俄罗斯采取率先与欧盟、中国、日本等国家达成协议,最后解决美国这个最大障碍的策略,灵活而又不失主动地逐步完成入世谈判程序。
而美国在朝鲜和伊朗核危机等重大问题的处理上,离不了俄罗斯的配合与支持,这也是导致美国在俄罗斯入世问题上态度急速转变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国际舆论在评价俄美双边谈判问题上,一致认为俄罗斯赢得了主动,而美国这一次失分了。
4.积极有效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是力争入世主动权的重要契机
起源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金融危机正在逐渐演化为一场空前的世界性经济大危机,俄罗斯受到的冲击和影响也是相当巨大。
近年来俄罗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不但积累起大量的外汇储备,宏观经济的稳定性也大大加强了。
但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包括经济结构单一、生产效率低下、金融财政体系比较脆弱等等。
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至今还历历在目,如今面对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如何及时果断地采取相关政策、保持卢布币值稳定、抑制国内通货膨胀成为梅普政府执政的重中之重。
当然,此次金融和经济危机可能将延续较长时间,危机既包含了危险也包含了机遇。
俄罗斯领导人也在不同场合下多次提到俄罗斯将依靠本国积累的实力和发展潜能来克服金融危机的种种不利影响,同时在挑战中抓住机遇,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也为早日加入WTO加上一块重量级的砝码。
5.有始有终确保俄罗斯早日实现入世愿望
2002年6月欧盟率先承认俄罗斯为市场经济国家,随后美国、日本等WTO成员也纷纷给予俄罗斯完全市场经济地位。
西方世界和国际社会对俄罗斯十多年的经济转型做出了充分的肯定。
而俄罗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势必为俄罗斯融入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写上圆满的句号。
无论是政府还是民众,俄罗斯为争取加入世贸组织付出了相当的努力和代价,应当指出,在曙光即将到来之时,俄罗斯仍不能放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努力。
乌克兰等亲西方政权给俄罗斯带来的麻烦至今不断,美国是否又会操纵格鲁吉亚等国充当俄罗斯入世道路上的绊脚石,还要看俄美利益关系在油气能源、中东局势、朝核危机等问题上的协调和较量。
总之,从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边贸易体系的发展趋势来看,俄罗斯加入WTO终是人心所向,是国际政治经济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
在俄罗斯入世问题上,美国无论是起到阻碍还是推动的作用,都充分体现了美国历届政府的外交战略和对俄政策,奥巴马新政府也不例外。
而俄罗斯能否尽早加入世贸组织归根结底取决于俄罗斯不断增强的国家实力以及灵活有效的内外政策。
参考文献:
[1]潘广辉,高宏久.俄罗斯加入WTO的进程及相关性问题研究[J].东北亚论坛,2004,
(2).
[2]杨闯,高飞.俄罗斯离WTO还有多远?
——俄罗斯入世的历史、问题与前景[J].俄罗斯研究,2003,(4)·
[3]林跃勤.俄罗斯关于入世问题的观点争议[J].经济学动态,2002,(11).
[4]马剑,尔春·
峰会前双方做出让步俄美入世谈判快谈妥了[N].环球时报,2006-07-13(15).
[5]王欢·
俄罗斯有望于年底前结束13年的WTO长跑[J].财经,2006,(24).
[6]克里斯达林娜·
格奥尔基耶娃.世界银行俄罗斯分行行长克里斯达林娜·
格奥尔基耶娃在2005年3月28日举行的关于俄罗斯加入WTO有关问题的论坛上如是说[Z/OL].gb.cr.icn/7383/2005/03/29/110@496505.htm·
[7]美国能源部能源信息署,http:
//www.eia.doe.gov,并经作者计算而得·
[8]张国风.俄罗斯入世障碍因素与前景[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3).
〔责任编辑 赵东波〕
TheStrategyGamebetweenU.S.andRussia
duringRussia'
sWTOAccession
ZHUANGQi-shan
(DepartmentofEconomics,FudanUniversity,Shanghai200433,China)
Abstract:
IthasbeensixteenyearssinceRussiaappliedforWTOmembership.ThebilateralagreementbetweenRussiaandU.S.evenlefttheaccessionwithonlyonestep,butthefollowingstrainedrelationsmadeitatastandstil.lLookingbackonthehardlongprocessofnegotiation,Russiaunderwentverydifferentencountersandmetvariousopponents,andtheboutsbetweenRussiaandwesterncountriesturnedfromhelplessnessandpassivenesstotoughnessandinitiative.FactorsthatmadeRussiabecomeactiveinthegamearethestrongstrategyafterPutintookpower,thechangingeconomicperformance,andflexibleandeffectiveforeignpolicy.ThetransformationandadjustmentofU.S.strategytowardRussiatogetherwiththechangeofadministrationarekeyfactorswhichaffectRussias'
WTOaccession.Thew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