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河口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84245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69.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河口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云南省河口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云南省河口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云南省河口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云南省河口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河口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云南省河口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河口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省河口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云南省河口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云南省河口县一中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分卷I

一、选择题(共28小题,每小题2.0分,共56分)

1.下列有关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农民运动的最高峰

B.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侵略性

C.他在近代最早提出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主张

D.定都天京后大兴土木成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2.《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的新纲领。

下列各项措施,哪一项不是《资政新篇》的内容()

A.凡天下者田,天下人同耕

B.以法治国,官吏由公众选举

C.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

D.开设新式学堂

3.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的外交方针、原则,至今仍富有生命力,并被广泛运用的是(  )

①“求同存异”的方针②“另起炉灶”的方针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一边倒”的方针

A.①②④B.①③C.①②D.①②③

4.下列事件中能够充分体现“五四精神”主旋律的有(  )

①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顾维钧向帝国主义列强据理力争,强调中国对山东拥有主权 

②总统府外交委员会事务长林长民发表《外交警报警告国民》,大声疾呼:

“胶州亡矣,山东亡矣……” ③北大法科学生谢绍敏啮破中指,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公之于众 

④浙江海宁县召开万人国民大会,决定开除陆宗舆县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

5.余秋雨在他的《行者无疆》中写道:

“世界上有很多美好的词汇,可以分配给欧洲各个城市……只有一个词,它们不会争,争到了也不受用,它静静安踞在并不明亮的位置上,留给那唯一的城市……这个词叫‘伟大’,这个城市叫‘罗马’。

”余秋雨赞美罗马()

A.具有悠久的历史

B.是西方法制的摇篮

C.出现恺撒、屋大维等杰出政治家

D.美丽的古城风貌城市

6.下图是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证照。

上有“我鄂中将士万众一心,力持危局,因之各省闻风响应,中华已成共和,实由该将士等首先发难,铁血购来……合行发给执照,以示优异而懋赏功”等文字,由此推断该证照褒奖的将士应建功于()

A.虎门销烟B.黄花岗起义

C.武昌起义D.南昌起义

7.历史学者沈志华对联共(布)中央政治局会议每年数百个讨论的问题及做出的决议进行粗略统计发现,其中直接涉及中国或中共的议题,1945~1948年每年只有4~5个,最多时也没超过7个,而1949年便陡然增加到70个。

这说明()

A.亚洲太平洋地区已经成为冷战的焦点

B.《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已开始生效

C.美苏争霸呈现出美攻苏守的基本态势

D.中国在苏联国际战略中地位不断提升

8.学术界普遍认为,罗马法是古罗马人在继承古希腊人的哲学的基础上,融合罗马人的务实精神而形成的留传后世的、西方价值和文化的综合体的法律瑰宝。

罗马法体现的“古希腊人的哲学”思想和罗马人的“务实精神”分别是()

A.人文主义、统一社会道德B.人文主义、规范社会行为

C.民主政治、调节社会秩序D.轮番而治、扩大帝国统治

9.雅典民主政治是一种颇为原始的直接民主,之所以具有这一特征,其主要的原因是()

A.小国寡民的国家形式B.轮流坐庄的政治需要

C.公民强烈的民主意识D.希波战争的强力推进

10.下图是马星驰先生所作的漫画《民气一致之效果》,他揭示了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A.各阶层人民的联合斗争B.工人斗争的决定性作用

C.商人罢市的推动作用D.北伐战争胜利的鼓舞

11.某学者在其著作《中国近代通史》中写道:

“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一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一个注重枪杆,一个注重笔杆;一个擅长武斗,一个擅长文斗。

”文中描述的现象应该发生在()

A.国民大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

C.十年对峙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12.“它……徒有其冲动的反抗热情,而没有看到历史的进化趋势,不了解科学的革命方法,所以失败。

”“它”指的是()

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八国联军侵华

13.“雅典民主不是某个天才的瞬间发明,而是200多年颠簸曲折、不断创新的产物。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雅典的民主政治是由其地理环境决定的

B.雅典民主是不断改革创新的成果

C.雅典民主的确立与伟大人物无关

D.雅典民主制度是最完美的政治制度

14.近代一位诗人曾言:

“和议知非策,瀛东弃可伤。

坠天忧不细,筹海患难防。

”又言:

“初传烽火照辽阳,忽见干戈满故乡。

”这首诗反映的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5.抗战前,中国许多重要的设施、桥梁、道路等处莫名出现了大量日本口服药“仁丹”广告,后来发现该广告主要通过胡子的画法来表示不同的含义,如左右胡尖上翘表示道路畅通无阻,八字胡左尖下弯表示左道不通,右道通。

这表明()

A.日本重视商业广告宣传作用

B.中国技术落后导致交通不畅

C.中国药品市场受到日本冲击

D.日本发动侵华战争蓄谋已久

16.下图是1949年以来中国新增建交国数示意图。

其中建交国数量最多时的主要原因是()

A.新中国在万隆会议上赢得尊重

B.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开始实现正常化

D.不结盟政策扩大中国的政治影响

17.梁启超在《论中国与欧洲国体异同》中认为,中国周代和古希腊的国体相同点最多,中国周代和古希腊前期政治上的相似之处应是()

A.贵族政治、列国分立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C.小国寡民、等级森严D.分封诸侯、城邦国家

18.《中国社会通史》中记载:

“天是西周文献中出现频率颇高的一个字,是周人的绝对权威。

周王的权力得之于天,天命是周人一种不可动摇的信念。

”这体现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浓厚的部族色彩B.浓厚的宗族色彩

C.浓厚的神权色彩D.浓厚的等级色彩

19.“香港在‘一国两制’下,既保持了原有的经济制度,又能从祖国日益繁荣中获得更多的机遇、更大的空间和强有力的支持,具有双重优势。

”香港特别行政区与民族自治区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

A.区域范围大小B.实施目的不同

C.社会制度差异D.时间期限长短

20.某学者指出,在“改革与革命的赛跑”中,当改革的路被堵死,革命的爆发也就是时势使然了。

与其说“革命”是下层“激进”的结果,不如说是被上层“顽固”逼迫出来的。

好在革命后,在革命党、立宪派、袁世凯与清廷的四方博弈中,以极少的牺牲达成了和解。

可见,该学者认为()

A.辛亥革命的爆发纯属偶然

B.清廷改革失策加速革命爆发

C.革命是拯救中国的唯一出路

D.清末“新政”改革毫无成效

21.古雅典城邦的克利斯提尼执政期间,极力发展梭伦构想的政策,为了促进雅典政治制度进一步民主化,减少政治混乱,以民主的方法反对民主的敌人,特意制定了()

A.五百人议事会B.民众法庭

C.陶片放逐法D.平民保民官

22.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里说:

“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

”“这一集体亮相”带来的严重后果是()

A.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

B.设厂开矿、修建铁路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列强获得了领事裁判权

23.“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该诗中的“去年”是指()

A.1840年B.1900年C.1937年D.1895年

24.据新华社报道,原籍常州的台胞周纯娟女士是第一个取得入境大陆探亲签证的人。

当她第一次探亲走出机场出口的时候,82岁的周老先生一眼就认出女儿,健步迎上去与女儿紧紧拥抱,眼睛全湿润了,泪水里浸满了40年的思念。

这一历史事件表明()

A.两岸达成了“一个国家”共识

B.台湾当局结束对大陆敌对政策

C.两岸关系缓和出现历史性变化

D.大陆对台政策发生根本性转折

25.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黄海海战等历史事件,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A.抵制西方文明B.发展资本主义

C.反对封建统治D.反对外来侵略

26.有一首山歌里唱道:

“朱毛红军到(福建)古田,工农当家掌政权;瓦片也有翻身日,半夜做梦笑连连。

朱毛红军到古田,一人分到十担田;从此肯累就有食,地主发愁断火烟。

”这首山歌反映的历史时期应该是()

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27.新中国成立后,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叶剑英援引历史典故说:

“魏、蜀、吴三国鼎立,诸葛亮的战略方针是‘东联孙吴,北拒曹魏’,可以参考。

”这一外交思路最有可能出现在20世纪()

A.50年代初期B.60年代初期

C.70年代初期D.80年代末期

28.伯利克里在演讲中说:

“我们的政体并不与其他人的制度相敌对。

我们不模仿我们的邻人,相反,我们是他们的榜样。

我们的政体的确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民主政体……”文中“真正的民主政体”表现在()

A.权力掌握在公民手里B.对所有人一视同仁

C.制定完善的法律体系D.部落制让位于城邦制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44分)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马向海外扩张过程中,在所征服地区建立行省来统治当地人民……各个行省都派驻总督治理……总督拥有该行省的军事、民政和司法全权……这就为行省总督滥用职权,横行不法,搜钱刮财,提供了便利条件。

十二铜表法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

起初,十二铜表法以及其他的法律规范仅仅适用于罗马公民,居住在罗马的外邦人受不到法律保护,故称市民法。

……随着罗马对外扩张以及国际交往和商业的发展,罗马公民同外邦人和被征服地区居民在法律上的矛盾和纠纷日益增多,……逐渐形成了万民法。

万民法实际上是罗马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

材料二忽必烈即位初期……委派重臣以中书省官“行某处省事”名义,到地方行使中书省职权……随着大规模征服战争的结束,行省由临时派出处理军政事务的机构,逐步过渡为地方最高政府,但仍长期保留着派出机构的性质。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三元朝的中央与地方行政机构基本仿照汉法,以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地方分裂为前提……地方行政机构是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成吉思汗时代的法令,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法典,在实践中,蒙古部落的习惯法还占据着统治地位。

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编成《至元新格》,这是元朝的第一部法典。

元仁宗时,编成《风宪宏纲》。

元世祖时,明令把全国人分为四等:

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第三等是汉人,第四等是南人。

这四等人在政治待遇、法律地位、经济负担以及其他权利义务上都有种种不平等的规定。

——摘编自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

(1)罗马和元朝都实行了行省制度,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在行省设置的背景上,两者有何相似之处?

在行省与中央政府的关系上,两者又有何不同?

(2)材料二中在元朝的历史上,“行省”的角色发生了怎样的演变?

指出行省制度确立的影响。

(3)材料一中罗马万民法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并从两个角度举例说明罗马法对后世的重大影响。

(4)根据材料一、三回答,在法律自身的演变形式上,罗马和元朝有何相似之处?

指出在法律实施中,万民法与元朝法律的不同之处?

30.南京见证了风云变幻的中国近代史,今天,南京已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