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沪科版Idoc.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84211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9.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沪科版I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沪科版I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沪科版I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沪科版I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沪科版I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沪科版Idoc.docx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沪科版I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沪科版Idoc.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沪科版Idoc.docx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沪科版Idoc

2019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沪科版(I)

题号

总分

得分

D.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

4.当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男声演唱时,小明和小亮齐声说:

“是刘欢在演唱!

”他们作出判断的依据是:

不同演员声音的()

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声速不同

5.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6.如图是甲、乙两小球向右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

它表示两小球在相等时间间隔所处的位置,则对甲、乙两球的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小球甲做变速运动,小球乙做匀速运动

B.小球甲做匀速运动,小球乙做变速运动

C.小球甲、乙都做匀速运动

D.小球甲、乙都做变速运动

7.下列哪种现象的原理和声音的反射无关()

A.在空谷中叫喊可以听到回声B.振动的音叉在水面产生涟漪

C.蝙蝠能在夜间准确捕捉到苍蝇与蚊子D.声纳可以用来探测海洋的深度

8.如图所示的光学现象中,下列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a)(b)(c)(d)

A.图(a)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图(b)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图(c)中,白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D.图(d)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所以光线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9.有些老师上课时使用便携扩音设备,使声音更加宏亮,这是为了增大声音的()

A.响度B.音色C.频率D.音调

10.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射红外线,用它来传递信息,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

如果对着电视机对面的墙壁按一下按钮,有时也可以控制电视机,如图所示,这是利用()

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D.光路可逆

11.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实像也可以是正立的B.虚像也可以是倒立的

C.在光屏上能承接到的像都是实像D.虚像都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

12.在纸上剪一个很小的“△”形孔,让太阳光垂直照射到“△”形孔上,那么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是:

()

A.“▽”形的B.圆形的C.“△”形D.无法确定

13.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为了便于找到和确定像的位置要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B.为增强实验效果应点燃前一根蜡烛且最好在较亮的环境中进行

C.为了便于比较像和物的大小要用两支相同的蜡烛

D.确定像位置时,后一根蜡烛要与前一根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14.潜入游泳池水中的运动员仰头看体育馆墙壁上的灯,他看到的灯的位置()

A.比实际位置高B.比实际位置低C.与实际位置一样高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5.“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手影”游戏,电影院放映的“电影”,河边树木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时留下美好记忆的照片(“摄影”)等,以下列出的“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①手影…光的直线传播②倒影…光的折射③电影…凸透镜成像④摄影…光的反射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③

16.如图所示,小丑在平面镜中成像情况正确的是()

 

17.自然界中有许多奇妙的声音,声音是人们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理现象。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用牙齿听声利用的是骨传导

B.用超声能清洗零件,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C.“回声定位”利用了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D.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18.2015年12月4日大田五中举行“第二届规范汉字书写大赛”。

下图为老师用同一相机在同一地点通过调整镜头的伸缩所拍的比赛场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镜头所拍的照片为BB.乙镜头所拍的照片为A

C.丙镜头所拍的照片为DD.丁镜头所拍的照片为C

二、填空、作图题(每空格1分,共22分)

19.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图所示,则获得第一名的是同学,比较方法是。

20.马年央视春晚上,由匈牙利的吸引力(Attraction)影子舞团演出的《符号中国》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舞者们在幕布之后,用自己的影子塑造出熊猫、长城、桂林山水、兵马俑、火箭等代表中国历史、文化与发展成就的造型,令人叹为观止。

如图,熊猫影子由光的形成的。

 

21.我国首次太空课堂是由“神十”航天员王亚萍授课,图中是航天员王亚萍授课场景。

⑴水球相当于镜。

⑵所成像的性质是(选填“正立”或“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选填“实像”或“虚像”)。

22.如图甲是被水环抱的国家大剧院的照片。

从远处观看大剧院和水中的倒影形成一个完整的“鸭蛋”,产生这种视觉效果的物理原理是_;漂亮的“蛋壳”闪着耀眼的光芒,这是发生反射的缘故(选填“镜面”或“漫”)。

如图乙,鸟在向下俯冲的过程中,像的大小是(选填“逐渐变大”、“逐渐变小”或“不变”)。

 

第22题图

图乙

图甲

23.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9.3大阅兵”时,由20架武装直升机组成“70”字样的编队“米秒不差”的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如图所示。

要达到“米秒不差”,必须保证各直升机的飞行速度。

此时,以某一直升机为参照物,其它直升机是。

24.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舞台上某演员穿白上衣蓝裤子,当只有黄色的灯光照到该演员的身上时,该演员的上衣呈色,裤子呈色。

25.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是通过激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打到光电屏上来显示液面高度,如图所示光路图,当光屏上的光点由S1移到S2时,表示液面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26.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之间的距离应为5m,现因房间太小而使用了一块平面镜,视力表到镜子的距离为3m,如图所示,则人到镜子的距离应为m。

图中的同学正在用手示意他所看到的“E”字朝向,其示意的“E”字朝向与视力表中“E”字的实际朝向_________(选填“相同”或“相反”)。

27.作图题(4分)

⑴图中表示光从空气中斜射向水面的情况,请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和折射规律,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2分)

⑵完成图中的光路图。

⑶根据透镜对光的作用在图中的方框内分别画出适当的透镜。

 

三、简答题:

(4分)

28.⑴在“凸透镜成像实验”中,无论如何移动光屏都承接不到像,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写出两个)

 

⑵给你一个透镜,如何判断它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

(写出现两种方法)

四.计算题(29题5分,30、31每题6分,共17分)

29.一辆小汽车在驶向福州途中,司机看到图甲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时,车内速度计如图乙所示。

⑴从交通标志牌上你能获得的信息有:

①;②

⑵该小汽车以速度计所指速度匀速行驶,到达福州还需要多少时间?

 

30.喜羊羊发现后方100m处的灰太狼正以15m/s的速度向自己猛扑过来,此时喜羊羊与前方的羊村相距200m。

问:

喜羊羊至少要用多大的速度才能安全跑进羊村?

 

31.已知列车从甲地到乙地的运行时刻表如下表。

又知列车在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

求:

甲地—乙地

运行里程

7︰30开

16︰30到

900 km

⑴列车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⑵火车的长度是多少m?

 

 

五.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21分)

32.如图,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cm。

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33.如图甲所示,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产生的;如图乙,鱼儿能听见拍手声,说明可以传播声音。

 

34.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王聪同学先将凸透镜对着太阳光,调整凸透镜和白纸间的距离,直到太阳光在白纸上会聚成一个最小、最亮的点,如图所示,这一操作的目的是              ;

 

(2)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

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其目的是使像成在_______________。

⑶实验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光屏上依然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但光屏上像的位置却偏高,为了使像仍成在光屏的中央,则应向(填“上”或“下”)调节凸透镜或向(填“上”或“下”)调节蜡烛。

⑷调整后,图中光屏上烛焰的像是倒立的实像,此规律的应用是(举一例)。

⑸此时,若有一只苍蝇落到凸透镜上,则屏上成完整的蜡烛的像(填“能”或“不能”)。

⑹要使光屏上的像变成与物大小相等,则应向左调节蜡烛到30cm处,光屏应向    调(填“左”、“右”)到cm处,在此过程中发现蜡烛和光屏之间距离变(填“大”、“小”或“不变”)。

⑺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标尺45cm处,此时王聪同学应站在一侧(填“蜡烛”或“光屏”),观察蜡烛的像。

35.阅读文字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透镜的焦距f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的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大。

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的焦度,用Φ表示,即Φ=1/f。

如果某透镜的焦距是0.5m,它的焦度就是:

Φ=1/0.5m=2m-1。

平时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100的值。

例如,400度远视镜片的透镜焦度是4m-1,它的焦距是0.25m。

注意:

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

⑴如图所示是小明的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他是(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应配(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进行矫正。

⑵若他所戴眼镜镜片的焦距为0.2m,则该镜片的焦度为m-1,度数为度。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第二阶段考试

物理答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二、填空、作图题(除注明分值的题目外,其余每空格1分,共22分)

19.、

20.

21.⑴

⑵、、

22. 、、

23. 、

24.、、

25.、

26. 、

27.作图题(4分)

 

三、简答题:

(4分)

28.

(1)

 

(2)

 

四、计算题(共17分)

29.(5分)

⑴从交通标志牌上你能获得的信息有:

①;

 

30.(6分)

 

 

31.(6分)

 

五、实验探究题:

(每空格1分,共21分)

32.、、

33.、

34.⑴

⑵    、

   ⑶、

⑷、

⑹、、

35.⑴、

⑵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