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中考科学化学冲刺化学综合训练较难有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841923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9.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中考科学化学冲刺化学综合训练较难有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浙教版中考科学化学冲刺化学综合训练较难有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浙教版中考科学化学冲刺化学综合训练较难有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浙教版中考科学化学冲刺化学综合训练较难有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浙教版中考科学化学冲刺化学综合训练较难有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教版中考科学化学冲刺化学综合训练较难有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浙教版中考科学化学冲刺化学综合训练较难有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中考科学化学冲刺化学综合训练较难有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教版中考科学化学冲刺化学综合训练较难有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C.溶液丙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溶液乙的质量为150克

6.检测氢氧化钙性质的实验后,某试管废液中含有盐酸和氯化钙,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溶液进行进一步探究。

他们在废液中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开始先产生气泡,过一会才产生白色沉淀。

同学们画出了废液中离子数目随加入碳酸钠溶液质量(X)变化的图象,其中与实验过程不符的是(  )

A.

B.

C.

D.

7.如图所示装置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对该实验分析空气错误的是(  )

A.装置气密性良好、白磷足量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

B.由①到②,需等到试管内气体冷却至室温

C.试管内压强的减小导致试管内液面上升

D.将白磷改为木炭也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

8.小乐对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锌的混合溶液进行了图示操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滤渣中的物质为银、铜和铁

B.滤液中的阳离子为Fe3+和Zn2+

C.滤液的质量大于混合溶液的质量

D.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会出现白色沉淀

9.用甲乙两个反应装置冶炼金属,然后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装置未画出)。

红色粉末为金属氧化物,反应中无CO生成,CO2被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

下列对于该实验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A.红色粉末一定不是CuO

B.CO的用量比参与反应的量大得多

C.乙装置最后能要一个点燃了酒精灯做尾气处理

D.甲乙中固体反应物减少的质量皆比氢氧化钠溶液增加的质量小

10.下列对有关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木炭在充足的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铁丝放入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氧化铁固体

D.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白雾,放出热量

11.豪豪在做电解水实验时,现在水中加入少量含酚酞的硫酸钠溶液(硫酸钠溶液呈中性),在通直流电一段时间,现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a为氧气,该电极与电源负极相连

B.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附近溶液中存在大量的H+

C.通过该实验可得出水的化学式为H2O

D..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气体b,发现木条复燃

12.下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温度/℃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NaCl

36.0

36.3

36.6

37.0

37.3

KNO3

31.6

45.8

63.9

85.5

110

A.温度对硝酸钾溶解度的影响较大

B.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在20℃~30℃温度范围内相交

C.20℃时,20g氯化钠固体能与50g水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28.6%的饱和溶液

D.从含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溶液中得到硝酸钾品体,通常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13.人若长期食用”镉大米”(镉含量超标)会引起痛痛病。

研究表明水稻对镉的吸收率与土壤的pH有紧密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物质中可用于改良土壤结构,降低水稻对镉吸收率的是(  )

A.生石灰

B.熟石灰

C.烧碱

D.硫酸亚铁(水溶液显酸性)

14.下列四个实验中,“操作一图象一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操作

分别向等质量的镁粉、铁粉、锌粉中加入等浓度稀硫酸

一定温度下,向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固体

向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稀盐酸

向H2SO4、MgSO4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图象

结论

三种金属与硫酸反应的剧烈程度:

Mg>Zn>Fe

该氢氧化钙溶液已经饱和

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全部变质

pH为7时水平线段表示硫酸镁和氢氧化钠反应

A.AB.BC.CD.D

15.NH4NO3是一种化学肥料。

某NH4NO3溶液的pH=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NH4NO3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

B.由pH可知NH4NO3是一种酸

C.久施NH4NO3可能导致土壤酸化

D.盐溶液也可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16.研究证明,某些金属具有很强的捕捉氢的能力,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这些金属能够大量“吸收”氢气,反应生成金属氢化物,同时放出热量。

其后,将这些金属氢化物加热,它们又会分解,将储存在其中的氢释放出来。

这些会“吸收”氢气的金属,称为储氢合金。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存储过程中氢元素的化合价改变

B.氢气在储存过程中发生了物理变化

C.氢气在储存过程中部分内能转化为化学能

D.储氢合金是一种化合物

17.某固体由Ba2+、Cu2+、Na+、Cl﹣、CO32﹣、SO42﹣中的几种离子构成,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样品,进行如下实验:

①将固体溶于水得无色透明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得到白色沉淀

②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

③在滤液中滴加足量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由上述实验得出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通过步骤①可以确定原固体中一定不含的离子只有Cu2+

B.无法确定该固体中是否含有Na+和Cl﹣

C.该固体由Na+、Cl﹣、CO32﹣、SO42﹣四种离子构成

D.将步骤①改为滴加Ba(NO3)2溶液,则通过步骤③可以确定固体中是否含有Cl﹣

18.某废液中只含有Fe(NO3)2、Cu(NO3)2、Ba(NO3)2三种溶质。

为了回收金属、保护环境,小科设计了如图方案(所加试剂均过量)。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固体a是混合物

B.溶液B中的含有的盐是Ba(NO3)2和NaNO3

C.X可能是Na2CO3

D.若回收到6.4g固体a,则加入的铁屑质量为5.6g

19.现有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Na2CO3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A.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为0~ag时,溶液中有三种离子

B.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bg时,溶液中含两种溶质

C.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ag时,溶液中溶质质量比原混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小

D.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为a~cg时,溶液呈酸性

20.用甲乙丙三套装置进行H2、C、CO还原CuO的实验并检验产物(已知白色粉末无水酸铜遇水变蓝色)。

分析上述三个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乙丙三个实验都能观察到黑色粉末变红色的现象,并能成功检验产物

B.甲乙丙三个反应中,反应前后Cu元素的化合价都降低,O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

C.甲乙丙三个实验能说明H2、C、CO都具有还原性,且三个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D.若反应前称量丙中硬质玻璃管及氧化铜的总质量为60g,通入一氧化碳反应一段时间后,冷却称量硬质玻璃管及其中物质的总质量为58.4g,则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为8g

21.某固体由Ba2+、Cu2+、Na+、Cl﹣、CO32﹣、SO42﹣中的几种离子构成,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样品,进行如下实验:

①将固体溶于水得无色透明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后得到5克白色沉淀

②在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硝酸,仍有2克白色沉淀。

③在滤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则该固体中一定含有(  )

A.Na+、CO32﹣、SO42﹣B.Cu2+、CO32﹣、SO42﹣

C.Cl﹣、CO32﹣、SO42﹣D.Na+、Ba2+、Cl﹣

22.小徐在做完氧气的制取和金属氧化物还原实验后,将完全反应后得到的固体全部倒入装有水的废液缸中,并对浊液成分进行分析。

将浊液过滤,取无色滤液,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将滤渣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固体质量不变,再往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仍有固体残留且所得溶液为蓝色。

根据该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最后剩余固体是二氧化锰

B.制取氧气所用固体是氯酸钾

C.白色沉淀中加入稀硝酸,沉淀质量不变

D.滤渣中一定有铜,因此还原氧化铜的还原剂是CO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C.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纯净物都是同一种元素组成的

24.如图,给出了三种物质可能存在的转化关系,根据所学的物质性质及化学变化规律,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不能一步实现转化的有①②

B.实现③转化,可通至氯化钠溶液

C.实现⑤转化,可加入碳酸钙粉末

D.实现⑥转化,可加入氢氧化钾溶液

25.某同学对Fe2O3做了如图探究活动,已知氯气在水溶液中能将Fe2+转变为Fe3+,且每一步都充分反应。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无色气体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黑色粉末是Fe3O4

C.①过程Fe2O3中的氧元素全部转入无色气体

D.②过程有置换反应发生

26.甲、乙、丙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部分反应物和反应条件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符合要求的是(  )

A.Fe(NO3)3、FeCl3、Fe(OH)3

B.C、CO2、CO

C.CaCO3、Ca(OH)2、CaO

D.CuO、Cu(OH)2、CuCl2

27.

O表示该氧元素的原子有8个质子,(16﹣8)个中子,

O是

O的一种同位素,含有8个质子,10个中子。

现有两个容器,分别充满

N、

C、

O三种原子构成的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碳(CO)(两个容器中分别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A.所含物质的质量和质子数相等

B.含有相同数目的质子和中子

C.含有相同数目的中子和原子

D.含有相同数目的电子和中子

28.曲美他嗪是一种抗心绞痛药物,分子式是C14H22N2O2,有关该药物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分子质量为266gB.是一种有机物

C.分子由四种元素组成D.由41个原子构成

29.我国科学家研究出碳化钼(Mo2C)负载金原子(Au)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CO和H2O在120℃下发生反应,为氢能经济的推广以及氢气纯化过程提供了新的思路,其反应微观模型如图所示。

A.该反应前后催化剂发生了改变

B.该反应的类型为化合反应

C.该反应中碳、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D.该反应体现出CO具有氧化性

30.实验中有些变化虽然是“<”或“>”的,但仍然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其中不符合的是(  )

A.铜丝的质量为mg,在火焰上灼烧后的质量为ng,则m<n

B.木炭的质量为mg,在火焰上灼烧后所有灰烬的质量为ng,则m>n

C.浓盐酸的质量为mg,敞口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为ng,则m>n

D.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mg,敞口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为ng,则m<n

31.把A、B、C、D四种物质放在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并测得反应物和产物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19.7

8.7

21.6

0.4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7.4

3.6

A.物质C一定是化合物,物质D可能是单质

B.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为19.7g

C.反应过程中,物质B和物质D变化的质量比为87:

36

D.若物质A与物质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94:

216,则反应中A和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

1

三.填空题(共11小题)

32.下列是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曾开展的实验:

①先用天平称取质量为m1的金属锡粉。

②将这些锡粉放在密闭容器里进行完全燃烧,生成了白色固体物质,称量容器的总质量为m2。

③打开容器,听到了空气进入容器发出的“丝丝”的声响,称量所得白色物质的质量为m3。

④把白色物质放回原容器里(容器中空气的组成恢复到初始状态),重新称量容器的总质量为m4。

(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锡的燃烧的助燃剂是  。

(2)罗蒙诺索夫分析数据后发现,生成白色物质的质量m3=  。

于是提出了“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产物的总质量”的观点。

(3)后经科学家们的共同努力,最终确立了质量守恒定律,请从微观角度解释该定律  。

33.某沿海工业区排放的污水中含有少量的Fe2+,Na+,Cu2+,Cl﹣,为了达到零污染的目标,将污水进行如下工业流程处理:

(1)写出步骤Ⅰ中的化学方程式  .

(2)滤渣Ⅰ所含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3)加入过量NaOH溶液的目的是  .

(4)在滤液Ⅲ中加入盐酸使得到的  溶液呈中性,要使用  来测定溶液的酸碱度,确保盐酸不过量.

34.“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NaClO,可通过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制备,产物中还含有氯化钠和水。

(1)请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如图所示,小金利用试管②制取“84消毒液”,夹子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将液体滴入试管②充分反应后,打开夹子,可发现试管①内的水立刻沸腾。

请解释“打开夹子,水立刻沸腾”的原因是:

  。

35.铝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世界卫生组织规定,铝的每日摄入量为0~0.6mg/kg,这里的铝是指  (选填“单质”、“元素”或“原子”);

(2)金属铝燃烧时有  现象,因此可用来做照明弹;

(3)Al(OH)3常作为阻燃剂填充在易燃物中,205﹣230℃下受热分解成水和耐高温的氧化铝,氢氧化铝阻燃的原理是  。

36.向一定质量的Na2CO3、Na2SO4混合溶液中先后滴加BaCl2、HCl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c点沉淀的成分是  。

(2)m=  。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0~a段发生的其中一个化学反应:

37.组成相似的盐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1)①Cu(NO3)2溶液和CuSO4溶液都含有大量  (填离子符号).

②向Cu(NO3)2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充分振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向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片,充分反应后,可看到的现象是  ,如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请写出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填离子符号):

  、

  .

(2)除上述实验外,在溶液中与Cu(NO3)2和CuSO4均能反应的物质还有  、  (任举二例,填化学式,下同)

(3)在溶液中能与CuSO4反应而不与Cu(NO3)2反应的物质有  (任举一例).

38.已知食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所示。

在20℃的实验室中,小明挖去新鲜冬瓜的瓤,将底部尚有晶体存在的食盐水倒入其中,现将一木块放入这一溶液中,木块处于漂浮状态,如图甲所示。

经过tl分钟,观察到仅有部分晶体溶解,此时,食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经过t2分钟后,才发现析出的晶体完全溶解。

请在图乙中画出木块所受浮力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

温度

0℃

10℃

20℃

30℃

40℃

溶解度(克)

35.7

35.8

36

39.

(1)如图1,将一块塑料板放入5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塑料板漂浮于液面上,若将溶液降温到20℃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如图2,常温下,向盛有几小粒硝酸钾晶体的试管中,加入饱和硝酸钾溶液,并固定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小军同学向烧杯中加入某种物质后并搅拌,结果试管中的晶体消失请你猜测,小军同学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4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验证物质性质.

(1)写出仪器A和B的名称:

A:

  ;

B:

(2)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Ⅰ、Ⅱ装置可直接进行的实验是  (填序号).

①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②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小颖认为在不改变Ⅰ、Ⅱ装置的仪器及位置的前提下,该装置可用于双氧水制取氧气,她的做法是  ;

实验室还可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

(3)当打开K2、关闭K1时,利用Ⅰ、Ⅲ装置可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此时试管中盛放的物质是  ,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C为干燥管,用于防止液体倒吸).

41.根据如图及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1)关闭图A装置中的弹簧夹a后,从长颈漏斗向试管口注入一定量的水,静置后如图所示.试判断:

A装置是否漏气?

(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  .判断理由:

(2)关闭图B装置中弹簧夹a后,开启分液漏斗的活塞b,水不断往下滴,直至全部流入烧瓶.试判断:

B装置是否漏气?

(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  .

判断理由:

42.小海、小林、小明三同学一起测定双氧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阅资料:

2H2O2

2H2O+O2↑;

常温下氧气密度为1.42g/L。

设计原理:

将一定质量的双氧水样品与二氧化锰混合,测定反应产生的氧气的质量,计算出H2O2的质量,继而得双氧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过程方法:

(1)小海首先设计(如图1):

向装有样品溶液(20g)的锥形瓶(75g)中投入0.5g二氧化锰,待双氧水反应完毕后测得锥形瓶和反应后混合物的总质量为95.1g,则产生氧气的质量是  ,双氧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2)小林对小海的设计提出质疑后,设计如图2的方案(只在上述方案中的锥形瓶上加一干燥管),请你说明小林质疑的理由是  。

(3)小明通过思考后,觉得他们的方案误差都较大,于是小明设计如图3的方案(试剂用量不变)。

请你说明小明认为他们误差较大的原因:

如果要满足小明的要求,该实验需用  mL的量筒。

参考答案:

1.B;

2.B;

3.C;

4.A;

5.B;

6.D;

7.D;

8.A;

9.D;

10.B;

11.B;

12.C;

13.B;

14.D;

15.B;

16.A;

17.D;

18.D;

19.B;

20.C;

21.A;

22.D;

23.A;

24.A;

25.B;

26.B;

27.C;

28.B;

29.C;

30.C;

31.A;

32.氧气;

m4﹣m2+m1;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总个数和质量都不变;

33.Fe+CuCl2=Cu+FeCl2;

Fe、Cu;

完全除去Fe2+;

氯化钠;

pH试纸;

34.Cl2+2NaOH═NaCl+NaClO+H2O;

氢氧化钠和氯气反应后导致试管内气压减小,打开夹子后①中的气体进入②中导致气压减小,从而导致水的沸点降低;

35.元素;

发出耀眼的白光;

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隔绝氧气;

36.BaCO3、BaSO4;

2.33;

BaCl2+Na2SO4═BaSO4↓+2NaCl(或BaCl2+Na2CO3═BaCO3↓+2NaCl);

37.Cu2+;

Cu(NO3)2+2NaOH═Cu(OH)2↓+2NaNO3;

锌片表面出现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Cu2+;

SO42﹣;

Zn2+;

Fe;

Mg;

Ba(NO3)2;

38.26.5%;

39.有晶体析出,塑料板下沉;

生石灰;

40.分液漏斗;

锥形瓶;

②;

在装置II中装满水后再进行制取;

2KMnO4

K2MnO4+MnO2+O2↑;

紫色石蕊试液;

紫色变红色;

41.不漏气;

长颈漏斗中有一段水柱,试管中压强大于外面大气压;

无法确定;

橡皮管起了连通器的作用(分液漏斗与烧瓶内压强相同),不管是否漏气,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总能往烧瓶中流入;

42.0.4g;

4.25%;

氧气会带走水蒸气;

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0.1g;

5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