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间路基实施性施工设计DK4+000DK11+250完整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838643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7.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间路基实施性施工设计DK4+000DK11+250完整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区间路基实施性施工设计DK4+000DK11+250完整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区间路基实施性施工设计DK4+000DK11+250完整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区间路基实施性施工设计DK4+000DK11+250完整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区间路基实施性施工设计DK4+000DK11+250完整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区间路基实施性施工设计DK4+000DK11+250完整版Word文档格式.docx

《区间路基实施性施工设计DK4+000DK11+250完整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间路基实施性施工设计DK4+000DK11+250完整版Word文档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区间路基实施性施工设计DK4+000DK11+250完整版Word文档格式.docx

钻机移位

复搅提升至桩顶

复搅并并喷浆下沉

提升至停浆面

测量放样

钻机就位

泥浆排泄处理

7.2.1.2.2原地面处理

清除表层腐殖土以后平整场地,当地基表层有淤泥或软弱层时,清淤后回填普通土,场地做好排水坡,挖设排水沟,保证场内不积水。

7.2.1.2.3测量放样

按照设计的搅拌桩的平面布孔图放样并编号,在桩位处地面钉设不易更改的标记(现场一般采用竹签),方便在施工中迅速确定桩位。

7.2.1.2.4机具定位

将钻机安置在设计的孔位上。

使钻杆头对准孔位的中心,桩位对中偏差不超过5cm;

钻机就位后对钻机进行水平校正,使其钻杆轴线垂直对准钻孔中心位置,施工时钻杆的倾斜度不大于1%。

7.2.1.2.5钻孔

钻孔预搅至设计标高且进入持力层深度满足设计要求。

7.2.1.2.6搅拌作业

水泥搅拌桩施工采用二喷四搅工艺。

第一次下钻时为避免堵管带浆下钻,严禁带水下钻。

第一次下钻和提钻时一律采用低档操作,复搅时提高一个档位。

施工中值班技术人员跟班作业,时刻检查浆液初凝时间、注浆压力、旋转提升速度等参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且随时做好记录。

7.2.1.2.7机具移位

上一根桩施工完毕,清除叶片及钻杆上泥浆,钻机移位,进行下一根桩施工。

7.2.1.2.8水泥搅拌桩质量控制及检测

(1)现场所用固化剂按批次检查品种、级别、包装号、袋装质量、出厂日期,外观检测是否受潮、结块,同时检查固化剂合格证和出厂检测报告,按规范要求取样送试验室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2)浆液配比应符合要求,制备好的浆液应均匀不得离析,单桩喷浆量应符合要求。

(3)水泥搅拌桩数量、布桩形式应符合要求。

(4)水泥搅拌桩成桩长度及复搅长度应符合要求。

(5)水泥搅拌桩完整性、均匀性、桩身无侧限抗压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水泥搅拌桩成桩28天后,用钻孔取芯的方法检查其完整性桩土搅拌均匀程度,拍摄取出芯样照片,抽检数量为总桩数的0.2%,且不小于3根。

每根桩取出的芯样送试验室做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钻芯后孔洞采用水泥砂浆灌注封闭。

(6)水泥搅拌桩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

在成桩28天后,检测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其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7)水泥搅拌桩施工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按下表:

序号

检验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1

桩位(纵横向)

50mm

经纬仪或钢尺丈量

2

桩身垂直度

1%

经纬仪或吊线测钻杆倾斜度

3

桩体有效直径

不小于设计值

开挖50~100cm后,钢尺丈量

7.2.1.3砂砾石垫层

水泥搅拌桩施工完毕后,经试验检测合格进行砂砾石垫层施工,砂砾石垫层厚度为0.5m,夹一层土工格栅加固,砂砾石垫层碾压满足地基系数K30≥130Mpa,孔隙率小于31%的要求。

铺设土工格栅时必须拉直,幅与幅之间要对齐。

土工格栅为双向土工格栅,幅宽大于等于6m,纵横向每米屈服抗拉强度≥50KN,对应纵横向伸长率≤10%,土工格栅的铺设方法与验收标准见“7.2.6.2路基加固与防护工程”。

7.2.2基床以下路基填筑

为保证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效率,路堤填筑采用“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作业程序组织施工。

土工试验:

路基工程土方施工前,对路堤填料进行土工试验,目的是确定填料名称、分类、工程性质等,与设计规定值、规范允许值加以比较,进而选定填料和最佳含水量和压实度等项指标。

试验段:

我分部选择DK23+370-DK23+500段路基作为施工试验段进行现场填筑压实试验,以选定合理的压实工艺参数,如:

填筑层的厚度、压实机械的组合配备、压实遍数等,为大面积施工提供依据。

试验段路堤填筑严格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工序合理组织施工,在施工过程中有专人进行跟踪检测松铺系数、压实密度、地基系数等工艺参数,并得出最佳的压实遍数及机械的配备,指导全面施工。

分层填筑:

路基填筑采用按横断面全宽纵向水平分层填筑压实的方法施工,每层采用同一种填料,分层厚度根据试验段确定的工艺参数严格控制,表面做成不小于2%的横坡,每层填土沿路基横向每侧超填50cm,以保证完工后的路堤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

并在每层终碾前采用平地机刮平后再反复碾压直到合格标准。

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

对超填部分,在本段路基每填筑2~3米时进行粗刷坡,多余土方作为上部填土利用;

达到设计标高后,整修达设计标准,待沉降完成后以便安排附属工程施工。

施工中严格执行“三线五度”,三线为:

中线、两侧边线;

五度即:

厚度、拱度、坡度、平整度、压实度。

在路基中心线每50m处设一座固定桩,随填筑增高。

填筑路堤时,作到随挖、随运、随填、随压,每层表面需设2~4%的横向排水坡,边坡修整与路基填筑同步进行,避免雨水冲刷边坡;

若中途停工时,对表层及边坡加以修理,使之不积水,复工时,在路堤表层含水量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正式开工,继续填筑。

摊铺整平:

每层填土先用推土机进行初平再用平地机精平,控制层面无明显局部凹凸,力求平整、均匀。

摊铺时层面做成向两侧倾斜的4%的横向排水坡,以利于路基面排水。

为有效控制每层虚铺厚度,初平时用水平仪进行检测控制。

机械碾压:

采用25t振动压路机碾压,压实作业施工顺序为:

先边缘后中间。

压路机行驶速度一般为2~5km,纵向搭接长度2m,做到无偏压、无死角、碾压均匀。

在路堤整个填筑过程中,严格按规范规定的长度、范围、频次取样对压实土层的密实度进行系统的检测,检测后及时填写《路基填土压实检测报告》;

每次填土检测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本工程路基压实检测采用EVD动态模量机、K30荷载仪等方法。

路基整修:

当路基填筑高度接近路基设计标高时,要加强高程测量检查,以保证完工后路基面的宽度、高程和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

路基填压完成后,要进行中线高程测量,以此放出路肩边线,然后分段(100~200m)进行路基的整修,包括路基面的排水横坡、平整度、边坡等修筑。

整修应严格按照设计结构尺寸进行,对于加宽部分应在整修阶段人工挂线清刷夯拍,路基经过整修后,做到肩棱明显,路拱坡面符合设计要求。

7.2.3基床底层改良土施工

⑴材料要求

填筑前应按设计提供的配比进行室内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

改良土的施工配合比应保证混合料的压实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同时保证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能达到设计要求。

根据本地区的土质塑性指数IP值一般在7~9,采用掺入6%的水泥进行改良。

水泥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的技术要求除满足国家标准的规定外,还满足下表的规定。

水泥的技术要求

项目

技术要求

比表面积

≤350m2kg

80μm方孔筛筛余

≤10.0%

游离氧化钙含量

≤1.0%

4

碱含量

不宜超过0.80%,

5

熟料中的C3A含量

非氯盐环境下不应超过8%,氯盐环境下不应超过10%

6

氯离子含量

≤0.20%(钢筋混凝土)

备土堆放场采取防雨及防潮措施,采用高度8m钢架彩钢板顶棚,面积不小于1500㎡的场地进行室内存放。

试验方法采用室内试验结合现场填筑试验进行,对改良土确保填筑后无侧限抗压强度满足要求。

⑵含水量的控制

本地区的土质较差,含水量比较大,所以要采取摊铺晾晒,当达到拌和要求时,方可准备拌和。

⑶场拌法改良土施工

①施工准备

做好拌和站的规划建设和碎土设备、拌和设备安装调试、计量设备标定等工作。

做好室内配合比、施工配合比设计,试样检测试验。

为了保证拌和质量,满足改良土的细度要求,拟采用YST-600A液压碎土设备先进行破碎,然后用WSD500型自动计量拌和站拌和。

②破碎工艺

采用YST-600A液压碎土设备对填料进行粉碎基质土处理。

碎土设备与改良土拌和站按“L”型进行平面组合。

碎土直接进入拌和站配料仓。

正式破碎前须与下级稳定土拌和站进行联动联调,使两级设备的生产能力协调一致,以便达到最佳的质量和经济效果。

原料土的粒径须小于碎土设备的破碎能力,超过此限的土团剔除或改小。

植物根茎在取土源处予以清除。

破碎出料运输皮带的落料口对准下级稳定土拌和站的配料仓漏斗,破碎土可快速通过漏斗进入搅拌筒。

先破碎后拌和的机械布置见图7.2.3.1-1。

③拌和工艺

采用WSD500拌和站对已破碎的填料进行拌和。

并调试所用的场拌设备,保证拌和均匀。

混合料中不含有大于10cm的土块;

拌和前使混合料的组成和含水率达到规定的要求。

在设定拌和产量时,将拌和产量设定在略大于破碎机产量的工况,使拌和站配料仓保持较少的存料,防止拌和站配料仓因进料过快而出现“粘”、“堵”、“拱”、“卡”的现象。

改良土的含水量低于设计要求时,在拌和站加水拌和。

采用雾化加水技术,加水量通过精密计量装置加以控制。

跟班检测基质土和改良土混合料的实际含水量,以便实时调整。

拌和成品混合料经皮带机运送进入储料仓。

④混合料运输

采用15t以上大型自卸车运输,及时运送成品仓内拌和料,防止成品仓储料过多时间过长造成“粘”、“堵”、“拱”、“卡”现象。

在气候干燥、水分蒸发过快的天气条件下运输时,车斗加苫布覆盖,以保证混合料的含水量维持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

运料车不得在新铺且未碾压成型的层面上行驶。

⑤改良工艺流程

场拌法改良土施工工艺流程见图7.2.3.1-2

图7.2.3.1-1改良土场拌法机械布置图

⑥改良土填筑

改良土运至施工现场后,按照预先打好的方格网计算好所需改良土方量,由专人负责指挥卸车,按照200m为一个作业区,试验人员对现场改良土的含水量进行检测,确定最佳含水率,然后用推土机按照试验段确定的虚铺厚度进行粗平,平地机精平,压路机碾压成型。

改良土施工完成后,进行自然养护,养护期间严禁车辆在改良土上通行。

图7.2.3.1-2改良土施工工艺流程图

7.2.4基床表层填筑

路基基床表层采用0.6m厚的A组土填筑。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基床做为试验段,确定A组土的摊铺厚度、碾压遍数等工艺参数,科学合理的安排A组土填筑。

基床表层填土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N

图7.2.4基床表层A组填料施工工艺框图

7.2.5过渡段施工

本标段主要有路桥、路涵等几种形式过渡段。

⑴施工方法

过渡段与相邻路堤作为相同施工区段同步填筑。

填料摊铺按设计要求分段选用不同填料,桥台后和涵洞两侧2m范围内或设计要求范围内不能使用大型压路机施工的部位,采用小型压路机配合冲击夯进行压实,其它部位与路基同步采用大型压路机碾压。

①路桥过渡段形式详见图

②路涵过渡段形式详见图

⑵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⑶工艺要点与技术措施

①过渡段基底处理与桥台、横向结构物及相邻路基的地基同时进行,过渡段填筑与相邻路堤按相同施工区段同步施工。

为防止过渡段路基下沉,采取薄层填筑碾压,对称分层填筑,压实采用压路机、冲击夯进行压实,同时人工辅助,回填范围按设计要求。

②按设计要求对各种形式过渡段的基底进行处理,经检查验收合格后再进行上层A组土填筑。

③台后每层摊铺厚度为相邻路堤分层摊铺厚度的12,采用小型手扶式振动压路机和冲击夯按工艺试验确定的参数进行碾压夯实。

⑤台后每层摊铺厚度与相邻路堤分层摊铺厚度相匹配,采用压路机按工艺试验确定的碾压遍数、行驶速率及碾压程序进行碾压。

过渡段施工结束

路桥、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施工工艺流程图

⑷质量控制与要求

①对所用的A组土按规定进行取样检验外,填筑时对运至现场的A组土混合料还按每工班不少于一次的频次检验颗粒级配和含水量。

当发现运至路基填筑现场的混合料级配有明显变化时,及时抽样复查,并将检测信息反馈给厂家,以对配料比例作相应调整,使生产的A组土用料符合要求。

②在每一层的填筑过程中,确认A组土颗粒级配、含水量的均匀性、铺筑厚度、填层表面平整符合设计及施工工艺参数后,再按工艺试验确定的碾压速率和遍数进行碾压夯实。

③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A组土填筑压实质量按设计压实标准和检测频次进行检测和控制,基床表层过渡段按基床表层A组土填筑压实质量要求控制。

对站场内多线路基或填筑压实质量可疑地段,应根据工程质量控制的需要,增加检验的点数。

7.2.6路基附属工程施工

7.2.6.1路基排水工程

施工前对照现场核对全线排水系统的设计,检查路基边沟、侧沟等地表排水设施与天然沟渠和相邻的桥涵等排水设施及路基面排水、坡面排水衔接情况,确保设计的排水工程组成完整的排水系统。

排水沟采用C25混凝土块板拼装而成,C25混凝土事先预制,待沟壁和沟底整平夯实后再铺砌拼装块板,底板和壁板错开拼装,拼装时采用M10水泥砂浆砌缝。

侧沟采用C15混凝土预制板拼装而成,梯形侧沟平台拼装时,要先拍实基坑边坡,以确保拼装平顺,接缝咬合完好。

水沟每10~15m设置一道伸缩缝,缝宽2cm,用沥青麻筋填塞密实。

结合地质、地形情况,按照“永临结合”的原则规划临时排水设施,具备条件的地段按设计做好排水工程以及施工场地附近的临时排水设施,然后再做主体工程。

不具备施作排水工程的地段,先做好临时排水设施,条件许可时及时完成永久排水工程。

排水设施要能将路基范围内的地面积水迅速排除出去,并防止路基范围以外的地面积水流入路基范围内,确保路基经常处于干燥、坚固和稳定状态。

施工前认真核对设计图纸,绘出排水设施的详图,放线施工,并随时检查维护。

排水设施施工时做到沟基稳固,沟形整齐,沟坡、沟底平顺。

沟渠相连,不能出现断沟和回流现象。

排水沟沟底尽量设在原土上,严禁设在未做处理的虚碴、弃土上。

具体要求如下:

⑴在路基施工过程中,及时施作排水沟,利于收集地表水及边坡渗水,防止冲刷边坡,保证路基边坡的稳定。

⑵路基排水工程,严格按照设计坡比放样、开挖和砌筑,防止超欠挖,对超挖部分一定要夯填密实,防止雨水冲刷坍塌。

⑶砌筑之前,沟底和沟壁先夯实整平。

排水沟检验标准如下表所示:

施工单位检查数量

设置范围

±

200mm

每条沟

测量

沟底高程

土质±

20mm,石质±

30mm,铺砌沟±

20mm

6点

水准仪测量

沟底坡度

5%设计坡度

6处

坡度尺量

沟底平整度

土质15mm,石质30mm,铺砌沟15mm

尺量

宽度

+50,-20mm

深度

+100,-30mm

7

铺砌厚度

-10%设计厚度

7.2.6.2路基加固与防护工程

本标段路基边坡加固及防护形式主要有:

土工格栅、拱形骨架护坡、干砌片石护坡、碎石垫层等。

⑴土工格栅

土工格栅运到工地后,分批整齐堆放在料棚(库)内,防止日晒雨淋,保持料棚通风干燥,并逐批检查出厂检验单、产品合格证及材料性能报告单,对其主要物理力学指标抽样检验,每批不少于一次。

土工格栅采用人工铺设,铁丝绑扎搭接,土工格栅铺设后,土方填筑采用推土机从一端向另一端逐步推摊平顺,压路机碾压。

土工格栅铺设前将下层表面整平、压实清除表面坚硬凸出物后,按强度高的方向将土工格栅铺设在路堤主要受力方向,其外缘距边坡保持0.8m的距离。

铺设时,拉紧展平后用竹钉固定,消除褶皱扭曲后与路基面密贴,土工格栅需要连接时,采用U型钉连接搭接长度不小于30cm。

土工格栅铺设后及时填筑填料,避免土工格栅受阳光直接曝晒时间过长。

土工格栅受力方向的连接采用绑扎使之牢固,每隔10-15cm一个绑扎点,并且在受力方向至少有两个绑扎点,为使连接强度不低于材料容许抗拉强度,搭接宽度不小于10cm。

铺设土工格栅后应先填土再碾压,压实层铺土厚度不大于30cm,土块击碎至块径15cm以下,土层表面碾压平整,并不得有坚硬凸出物,以免穿破或损伤土工格栅,并严禁碾压机械直接在土工格栅上碾压。

土工格栅允许偏差及检验标准

允许偏差(mm)

铺设范围

+100

每100m等间距检查3点

搭接长度

+50

竖向间距

50

回折长度

上下层接缝错开距离

⑵浆砌拱形骨架护坡

坡面铺砌应在填料和填筑压实符合要求或坡体沉降已趋稳定后进行,铺砌前整平夯实坡面。

边坡防护施工前先清刷坡面浮土,填补夯实坑凹,使坡面大体平整。

砌石工程所用石料质地坚硬,不易风化,无裂纹。

石料表面污渍清除干净。

普通片石中部厚度大于15cm;

镶面片石选用表面较平整,尺寸较大者,且边缘厚度大于15cm。

浆砌片石骨架嵌入坡面内,骨架表面应与坡面平顺。

骨架砌筑前,按设计骨架尺寸挂线放样,开挖沟槽,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认符合设计要求后,按照规范要求砌筑。

砌体应采用挤浆法分段砌筑。

各段水平砌缝大致水平,竖直砌缝应相互错开,砌缝饱满。

定位砌块选用表面平整尺寸较大石料,砌缝满铺砂浆,不得镶嵌小石块。

基础、骨架(拱骨架)、路肩镶边各部位的衔接良好。

为便利养护,应于适当位置设置梯形踏步。

7.2.7沉降观测

路堤与横向结构物的过渡段处设置一个沉降观测断面,根据堤高、填料种类及压实条件,并结合基底情况、施工季节、延续时间及施工观测结果等情况,另外考虑路堤放置时间长短,线路纵坡及相邻路基的顺坡连接,将适当调整预留沉降量。

⑴观测方法

①人工巡回观察地表变化:

由有经验的施工人员沿着线路巡回观察路堤外貌的微小变形、微小裂缝及其发展情况;

路堤坡脚附近地面的微小隆起和出水现象等。

若有以上现象,则考虑缓填或停填。

②地面沉降及边桩位移观测:

采用沉降观测板配合观测桩的方法进行地面沉降及位移观测。

③沉降观测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边桩及沉降板在施工期间一般每填筑一层进行观测,在沉降量突变的情况下,每天应观测2~3次,如果两次填筑时间间隔较长时,每3d至少观测一次,路堤经过分层填筑达到设计高程后前三个月每5d观测1次,3个月后每7~15天观测一次,半年后一个月观测1次,一直观测到全线通车,观测后及时整理绘制“填土高-时间-沉降量”关系曲线图,根据观测数据对沉降趋势进行分析,为确定铺架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⑵路基沉降观测主要有以下内容:

地表变化、边桩位移观测、地面沉降观测、路肩沉降观测。

布设基桩及校核基桩高程采用Ⅱ等水准测量,填筑过程中的观测采用Ⅲ等水准测量,路堤中心沉降每昼夜不大于10mm,边桩水平位移每昼夜不得大于5mm。

7.3路基施工质量标准

7.3.1正线路基面宽度、形状及横断面形式

⑴路基面宽度:

区间直线路堤路基面宽度采用标准路基面宽度7.8m,曲线地段路基面加宽值应在曲线外侧按下表的数值加宽,加宽值在缓和曲线范围内线性递减。

曲线地段路基加宽值

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

曲线半径(R)

路基面外侧加宽值(m)

160Kmh

R≥10000

0.1

3000≤R<10000

0.2

2000<R<3000

0.3

1600≤R≤2000

0.4

⑵路基面形状:

路基面形状设计为三角形路拱,由路基中心向两侧设4%的人字排水坡。

曲线加宽时,路基面仍保持三角形。

7.3.2路基基床质量标准

⑴基床结构、填料结构及材质要求

①路基基床分为表层和底层,表层厚度为0.6m,底层厚度为1.9m,总厚度为2.5m。

底层的顶部和基床以下的填料部位的顶部设4%的人字排水坡。

②路堤基床表层填料选用A组土;

路堤基床底层填料选用改良土。

基床以下路堤填料选用C组土。

⑵压实标准

基床表层压实标准按下表采用。

基床表层压实标准

填料

厚度(m)

压实标准

适用范围

地基系数K30(MPam)

孔隙率n(%)

A组土

0.6

≥150

<28

路堤

基床底层材料及压实标准按下表采用。

基床底层压实标准

改良土

1.9

100

压实系数K

0.93

相对密度Dr

注:

1.压实系数K为重型击实标准;

基床以下路堤填料及压实标准按下表采用。

路堤基床以下部位填料压实标准

细粒土、粉砂土

C组土

80

0.9

压实系数K为重型击实标准。

8.资源配置方案

8.1主要工程材料设备采购供应方案及保证措施

8.1.1提前编制材料设备供应计划

分部物资设备部根据分部工程技术部提供水泥规格、型号、数量及质量要求提前编制采购计划,报建指材料设备部。

自供料:

根据工程技术部提供的主要物资规格、型号、数量及质量要求和《程序文件》要求对主要材料供应商进行调查评定;

根据评定结果确定合格供应商,签订供应合同,造册登记备案存查;

供应合同中要明确主要材料和设备的规格、型号、数量、质量要求、供应时间及检验方法。

8.1.2提前备料

A组料、土工格栅等物资要提前备料,并运到材料临时储备场,随时满足施工需要。

对需用到机械设备也同样提前计划、提前进场。

8.1.3坚持检验制度,保证物资设备质量

对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物资进行进场前检验,检验内容包括品种、规格、型号、数量、材质证明和出厂合格证,按批次抽样检验,检验不合格的要退货、更换。

材质证明和出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