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第十六中学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高考班文档格式.docx
《福建省泉州第十六中学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高考班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泉州第十六中学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高考班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③引发的地质灾害状况
④遭受灾害的人数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第六产业”是指农户不仅种植农作物,而且从事农产品加工与销售,即将第一、二、三产业相加(1+2+3)或相乘(1×
2×
3),正好都等于6,故名“第六产业”。
成都市浦江县成佳镇有着“中国西部绿茶之乡”的美誉,通过发展
“第六产业”,昔日单一茶叶种植园又成为茶叶新品种培育基地、高端茶叶产业园和乡村旅游的“观光景点”,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据此完成下列5~7题。
5.成佳镇茶叶种植园的中心产业为()
A.茶叶种植B.茶叶加工C.茶叶销售D.茶园旅游
6.成佳镇发展“第六产业”主要目的是()
A.改善茶叶品质,拓展销售的渠道
B.增加就业岗位,推动城市化进程
C.延长茶园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D.创造优美环境,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7.与传统种植茶园相比,现代茶叶产业园发展模式的突出优势是()
A.产品更多,效益更高B.品牌更多,环境更优
C.市场更广,产品价格更低D.投入更少,生产成本更低
2016年1月14日《京华时报》消息,中粮开卖“沙漠小米”推进荒漠化治理。
专家介绍,相对于玉米、小麦等当地传统作物,平均每亩沙漠小米可节约400立方米水。
通过种植沙漠小米,可为当地节约大量的绿洲地下水,延缓沙漠蔓延。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荒漠化形势图。
读图完成下列8~11题。
8.甲所处的绿洲地区自从推广种植“沙漠小米”之后,荒漠化速度得到了有效控制。
这间接说明该地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水资源利用不当
B.过度樵采
C.过度开垦
D.过度放牧
9.乙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土地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
10.大多数环保专家认为保护热带雨林是目前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最有效和最廉价的手段。
这充分说明了热带雨林具有的全球环境效应是()
A.维护全球的水循环和水平衡B.维护全球的碳—氧平衡
C.维护生物的多样性D.是全球宝贵的生物基因库
11.下列各地区营造的防护林与其主要防护功能匹配正确的是()
A.沿海防护林——防止土壤沙化B.华北防护林——防止风暴潮肆虐
C.东北防护林——抵挡台风侵袭D.西北防护林——防御风沙危害
薰衣草原产于法国东南部的普罗旺斯,7-8月花期时要有充足的阳光,耐旱怕湿。
我国新疆伊犁河谷是世界薰衣草三大种植基地之一。
图4为“普罗旺斯气候资料图”,图5为“新疆伊犁河谷伊宁气候资料图”。
读图,完成12~13题。
图4
图5
12.普罗旺斯、伊宁两地有利于薰衣草种植的共同气候条件是()
A.冬季温和湿润B.全年干旱少雨C.夏季光照充足D.全年水热丰富
13.在新疆若盲目扩大薰衣草种植面积,最有可能造成()
A.物种灭绝B.水源枯竭C.湿地消失D.土地荒漠化
初冬时节,北方的很多城市道路两侧的树木都被刷上白漆,就像穿了“白裙”,树木涂白是指用涂白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和硫磺等)将树干涂成白色,一般涂刷至距地面1.1~1.5米的高度,视觉上达到整齐划一、美观大方的效果.据此完成14~15题。
14.绿化部门对城区行道树涂白的主要目的是()
①杀菌、防止病菌感染
②杀虫、防虫,减少下一年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③起到一定美化作用
④防冻害、避免早春霜害
⑤会反光,方便行人夜间行路
A.
①②B.
①②③C.
①②③④D.
①②③④⑤
15.图中树干涂白的具体作用,正确的是()
有效减少地面长波辐射,防止地面热量大量流失
B.
使得树木萌芽和开花提前,以躲过早春低温冻害
C.
使得树干白天和夜间的温差不大,减少树皮开裂
D.
增加树木对阳光的吸收率,减少冻害发生的概率
热带雨林是具有全球环境效应的重要生态系统,读“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16~17题。
16.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分是()
A.A—生物B.B—土壤C.C—枯枝落叶D.C—土壤
17.雨林开发的根本原因是()
A.追求物质生活的提高
B.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和贫穷
C.发达国家的需求
D.增加就业机会
下图为“我国某省煤炭行业循环经济链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8~20题。
18.近年来,该地煤炭输出比重下降而电力输出比重上升,对当地的积极影响是()
A.改善空气质量B.增加运输成本
C.优化能源输出结构D.减少耗水量
19.图中建材工业的发展方向是()
A.发展汽化、液化产品B.精细化
C.发展不锈刚制品系列D.发展模块化产品
20.该省要从根本上解决煤炭行业发展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应当()
A.不断调整产业结构B.加强采煤区生态建设
C.提高煤炭综合利用技术D.“三废”综合利用
图9为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示意图,图10为三条流量变化曲线图。
读图回答21~22题。
图9
图10
21.对该流域开发过程中说法正确的是()
A.蒸发量增加 B.降水量增加
C.地表径流减少 D.下渗减少
22.假设该流域的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甲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图与图10中的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A.Ⅰ、Ⅱ、Ⅲ B.Ⅱ、Ⅰ、Ⅲ
C.Ⅲ、Ⅱ、ⅠD.Ⅰ、Ⅲ、Ⅱ
第Ⅱ卷(综合题共56分)
23.读“露天采煤区生态建设理想图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分析山西省能够建设露天煤矿的优势条件。
(2分)
(2)试分析露天煤矿容易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危害。
(4分)
(3)试分析露天矿区建设隔离护坝的原因。
(4)试分析复垦区对环境的作用。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塔霍河和塞古拉河是西班牙境内两大河流。
塔霍河径流量丰沛,而塞古拉河流域内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农业增产潜力大,缺水严重。
西班牙将塔霍河源头70%的水量调往塞古拉河流域。
该工程建设了总长286千米的输水道,穿过山岭和多个河谷,历时6年完成,投资3亿美元。
(1)分析塞古拉河流域缺水严重的自然原因。
(6分)
(2)塔霍河调水工程造成该河流入海径流量明显减少,推测由此对入海口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5分)
25.读湖北省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说明湖北省的地理位置特征。
(3分)
(2)读图描述湖北省的地形地势特点。
(3)长江在枝江至城陵矶河段称为荆江,这里江面开阔,水流平缓,河道弯曲,素有“九曲回肠”之称。
分析荆江河段易出现洪水泛滥的原因。
(4)说出图中甲、乙、丙三地适宜发展的主要农业生产部门。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广西有多个蔬菜生产基地,2012年广西的蔬菜产量是海南的4倍,是我国“南菜北运”的重要基地。
商务部将开通一条从广西到北京的“南菜北运”线路。
材料二 “石漠化”全称石质荒漠化,主要指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
它严重阻碍了地区经济的发展,成为地区贫困和多发灾害的根源,也逐渐演变成继沙漠化和水土流失之后的我国第三大生态问题。
材料三 红水河是珠江的干流,流经广西15个县市,被壮族民众誉为壮族的母亲河。
红水河因水红沙浓而得名,流域环境非常脆弱,石灰岩广布,水土流失严重,易产生石漠化。
下图是红水河流域图。
(1)与海南相比,分析广西成为我国“南菜北运”重要基地的优势条件。
(2)红水河流域是广西石漠化现象非常严重的地区,试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8分)
(3)请指出石漠化给当地居民带来的危害并提出应对措施。
(7分)
泉州第十六中学2019年秋季期中考试卷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A
B
D
C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高二地理(高考班)试卷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22小题,每题2分,共44分)
二、综合题(4小题,共56分)
23.
(1)当地的煤炭资源埋藏浅;
煤层厚且稳定。
2分
(2)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
地表裸露,产生沙尘,污染大气;
雨水冲刷堵塞河道;
重金属污染污染。
4分
(3)保护河道和矿区,防止废弃物阻塞河道;
防止洪水冲毁矿区。
(4)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土地;
减少大气污染和水污染。
24.
(1)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少;
蒸发量大;
地处背风坡,受盛行西风影响相对小,降水少。
6分
(2)入海径流量减少,导致沿海地区海水入侵和倒灌;
造成土地盐碱化;
河流携带泥沙含量减少,造成河口三角洲面积缩小;
海岸受到侵蚀后退;
威胁水生生物的生存,影响生物多样性。
5分
25.
(1)地处亚热带(北温带)地区;
位于我国中部的内陆省区,地处长江中游,长江中下游平原上;
与陕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南、重庆等省相邻。
3分
(2)地形:
西部以山地为主;
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西部高,东部低;
平原主要分布在河谷两岸。
4分
(3)该河段地形变缓,水流速度减慢;
河道曲折,水流不畅;
泥沙淤积,水位抬高,易导致洪水泛滥;
流域内多降水且集中.4分
(4)甲地:
林业(或:
水果等经济林木业);
乙地:
种植业;
丙地:
渔业(或:
水产养殖业)。
3分
26.
(1)农业用地面积大,蔬菜产量大;
劳动力丰富,生产成本低;
水系发达,灌溉水源充足;
公路、铁路等陆路交通便利,运输成本低;
离北方消费市场近;
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大。
(2)自然原因: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多暴雨,雨水对地面侵蚀力强;
多山地、丘陵,地形坡度大,地表径流流速快,侵蚀作用强;
石灰岩广布,易遭受侵蚀;
石灰岩地区土层薄;
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差。
人为原因:
过度农垦,人地矛盾突出;
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对地表破坏大;
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地表存在大量疏松物质堆积;
在旅游开发等经济发展过程中,水土保持观念淡薄,保护力度有限。
(3)危害:
水旱灾害频发;
土地承载能力下降,压缩当地居民生存空间;
土地生产能力下降,贫困加剧;
生态系统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等。
治理对策:
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保护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建设水土保持工程;
实施生态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