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课堂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
《必修二课堂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二课堂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课堂笔记
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2、商周时期——井田制
国家出现,阶级分化
②主要内容:
周王代表贵族占有全国土地,通过分封将土地分给各级贵族
公田——贵族占有私田——劳动者的份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③实质:
国有名义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④瓦解:
春秋时期,公田被抛荒,私田成为使用者的私有土地
3、战国以后——土地私有制
铁器牛耕,生产力发展(根本原因)各诸侯国的税制改革(直接原因)
②主要形式:
君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主要)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③评价:
利——适应生产力发展弊——导致土地兼并(影响政府财政收入;
导致社会动荡不安)
四、思考——土地私有、土地兼并、地主土地所有制、租佃之间的关系
1、土地私有制是导致土地兼并的根源2、土地兼并是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
3、租佃关系随着土地兼并、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发展而发展4、租佃制下佃农所受剥削较重
土地兼并
租佃关系
战国
产生
汉代
土地买卖
“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
宋朝
“田制不立,不抑兼并”
租佃成为仅次于自耕农的经营方式
签订契约
实物地租为主
明清
土地买卖日益普遍
租佃成为农村主要经营方式
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
农民获得长期租佃权,积极性提高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1、金属冶炼
①冶铜:
青铜时代——二里头文化(夏商时期)到春秋末期
商周时期,青铜铸造技术成熟
②冶铁:
春秋时期,冶铁/钢技术出现(块炼铁)魏晋时期,灌钢法
③燃料:
煤—--—汉代开始,北宋普遍焦炭——南宋开始,明朝流行
2、纺织业
①丝织业:
上古时期,开始出现;
西周时期,发展迅速汉代丝绸出口(丝绸之路),“丝国”
唐代“缂丝技术”(通经断纬,色彩绚丽)②棉纺织业
发展原因:
宋末元初,棉花种植向内地传播元代黄道婆改进纺织技术(三锭纺车)
发展概况:
元明时期,松江成为棉纺织业中心明代后期,棉布成为民众主要衣料
3、陶瓷业
①制陶:
新石器时代,开始出现(彩陶、黑陶、白陶)
②制瓷:
东汉晚期,青瓷南北朝,白瓷
隋唐时期,制瓷业成熟;
成为独立部门;
日常生活用品;
开始大量出口(瓷国)
宋代,景德镇“瓷都”;
地方瓷窑出现元代,彩瓷(青花、釉里红)
4、手工业经营方式
经营方式
产品特点
发展情况
评价
家庭手工业
农民的家庭副业
产品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很少进入市场
一直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
利:
稳定小农经济,
弊:
技术落后,生产分散,妨碍市场发育
官营手工业
征役制
唐朝雇募制
产品由政府分配,不入市场
出现:
西周
主导:
至明代前期
分工协作、管理严格,有利于技艺提高
强制劳动,引起不满
私营手工业
唐以前家庭小作坊
明中后期出现雇佣关系
产品进入市场
明中叶以后
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5、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①历史悠久,领先世界;
②官营、私营、家庭三种经营方式长期共存,发展趋势是官营逐渐取代私营。
③私营手工业中出现雇佣劳动关系。
④⑤部门多,技术先进,分工细,规模大。
⑥分布随经济重心的南移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⑦以农业为基础,农业的发展带动了手工业的发展。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课堂笔记
战国以来我国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商业的发展。
但古代商业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繁荣。
1、商业的发展
①原始社会:
以物易物、原始商业②商朝:
产生了职业商人和货币③周朝:
“工商食官”
④春秋战国:
私商取代官商成为商人的主体;
形成著名都会⑤隋唐:
出现柜坊、飞钱
对外贸易繁荣(丝绸之路、陶瓷之路)⑥宋朝:
出现纸币
坊市制被打破,出现草市、夜市,城市经济功能增强
海外贸易发达,成为政府财政的重要来源之一
⑦元朝:
纸币广泛流通⑧明清:
商业市镇兴起
货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货币地租)
白银广泛使用
区域性商人群体实力雄厚
劳动力成为商品
2、城市的变化
(1)政治经济中心
①时期:
周朝至唐朝
②城市特点:
商业活动受政府控制,有严格的时间、地点限制
③代表:
唐朝坊市制(长安平面图)
(2)城市经济功能增强(既是政治、军事中心,又是商业都会)
宋朝至明清
坊市制被打破,不再受政府监控出现瓦舍、沿街设市、夜市、晓市、草市等
清明上河图(北宋汴梁)
(3)沿海港口城市兴起(唐宋时期)
(4)工商业市镇出现(明清时期)
3、政府商业政策的演变
(1)战国之前—--—重视商业
(2)战国至明清——重农抑商
①原因:
农业是国家基础,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适应统治需要
商业不稳定、商人流动性大,与农业争夺劳动力,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②发展:
战国商鞅变法——农本商末、限制经营范围、重征商税
西汉——贬低身份、重征商税、严禁商人购地中唐以来——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海外贸易、官商分利)
明清时期——重农抑商、闭关锁国
积极—在封建社会早期和各封建王朝初期,能够保障农业生产,对恢复发展经济和稳定社会秩序发挥了积极作用
消极—在封建社会后期,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导致中国长期落后于世界潮流
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1、农耕经济繁荣
①农业:
农业生产技术世界领先
双季稻广泛种植民众衣食结构变化玉米、番薯高产农作物引进
棉花广泛种植
②手工业:
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③商业:
白银广泛流通;
工商业市镇出现
④其他:
耕地面积扩大、人口增长
生产总值领先世界,是世界经济贸易中心之一
2、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①时间:
明中叶以后
②行业:
江南手工工场(纺织业、制瓷业)
③特点:
雇佣关系(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④发展缓慢原因
自给自足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政府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等政策的阻碍
农民贫困,购买力低
地主商人买田置地,影响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
传统重义轻利观念影响
3、近代前夜的危机(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中国
西方
政治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
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建立
经济
农耕经济繁荣
工业文明发展
外交
闭关锁国
殖民扩张
思想
文化专制
思想解放
五、补充知识——“海禁”“闭关锁国”政策
1、原因
①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②明朝为防范倭寇入侵,清朝为应对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
③天朝上国、盲目自大的观念
2、影响
积极:
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来侵略,维护了国家统一
消极:
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与世隔绝,阻碍中外科技交流,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7课
新航路的开辟
(1)必要性(动力)
①经济根源:
西欧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社会根源:
“寻金热”的兴起
③商业危机、高额利润驱使
④精神动力:
传播基督教
⑤政治需要:
欧洲各国君主为强化王权,积极向外扩张
(2)可能性(条件)
①航海造船技术的进步(多桅帆船、星盘、罗盘)
②地圆说流行
③政府支持(西班牙、葡萄牙)
2、经过
时间
航海家
籍贯
开辟的新航线
所经大洋
扶持国家
方向
1487年
迪亚士
葡萄牙
抵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
大西洋
向东
1492年
哥伦布
意大利
开辟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西班牙
向西
1497-1498年
达·
伽马
开辟从海上直通印度的新航路
大西洋、印度洋
1519-1522年
麦哲伦等
环球航行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3、影响
(1)对欧洲
①西欧开始崛起
②欧洲商路贸易中心转移(地中海沿岸——大西洋沿岸)
③促进欧洲资本原始积累
(2)对美洲——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
(3)对非洲——成为猎获黑人奴隶的场所
(4)对亚洲——白银大量流入,刺激商品经济发展
(5)对世界
①人类由分散孤立走向整体世界
②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四、补充知识(对比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
郑和下西洋
西欧开辟新航路
目的
扬威海外,“厚往薄来”的朝贡贸易换取万国来朝的盛况
东方寻金和获得东方商品
性质
政治行为,封建制度下的政治活动
经济行为,资本主义的海外殖民
影响
贡赐贸易国力不堪重负,被迫停止航海活动。
远洋航海业衰落
获得巨额利润,促进资本主义原始积累。
远洋航海业蒸蒸日上
道德
促进了东南亚的繁荣与稳定,扩大了明朝的政治影响,树立起中国人和平使者的形象。
掀起殖民狂潮,造成亚、非、拉美的长期贫困落后。
殖民强盗形象。
第8课
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课堂笔记
1、封建国家的殖民扩张
(1)葡萄牙
16世纪②区域:
欧洲经非洲到亚洲(同新航路方向)③方式:
建立商业据点;
暴力掠夺;
欺诈贸易
(2)西班牙
中南美洲(同新航路方向)③方式:
种族灭绝掠夺金银;
奴隶制采矿;
种植园经济
2、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
(1)荷兰(商业资本主义)
17世纪②区域:
西北欧、亚洲、美洲新大陆
③方式:
垄断海上贸易(海上马车夫)
组建大型商业公司(东印度公司)
发展银行信贷业
④影响:
荷兰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
阿姆斯特丹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2)英国(工业资本主义)
18世纪②区域:
世界
海盗式掠夺
商业战争
对外贸易和掠夺(建立奴隶制种植园、东印度公司)
黑奴贸易(三角航程)
确立海上霸主地位;
成为最大殖民帝国(日不落帝国)
四、思考殖民扩张的影响
1、对殖民地:
给亚非拉美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但客观上也传播了资本主义文明
2、对欧洲:
源源流入欧洲的巨额财富,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来源之一,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3、对整个世界:
世界各地之间的孤立状态被打破,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
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三角航程①从欧洲出发用廉价商品换取非洲奴隶②运奴隶到美洲贩卖③从美洲运金银原料到欧洲
第9课
工业革命课堂笔记
1、工业革命
(1)原因
①政治前提:
资本主义制度最早在英国确立②市场:
广阔的海外殖民地(市场需求是工业革命的直接推动力)
③资本、原料:
圈地运动、殖民掠夺④劳动力:
圈地运动(政府支持)⑤技术:
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2)经过(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3)影响
①提高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②工厂广泛出现,城市化进程加快
③资本主义世纪市场初步形成④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到来
(4)扩展
18世纪末19世纪初②扩展方向:
从英国向欧美大陆扩展③领先部门:
纺织、铁路
2、第二次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主要国家相继确立②市场: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殖民掠夺④技术:
自然科学取得重大突破
(2)经过(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①提高生产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②大企业出现,企业所有权经营权分离
③资本主义世纪市场最终形成④欧美国家从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阶段
3、世界市场
(1)概念:
是世界范围的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是通过商品交换把各国市场紧密联系起来的总体。
(2)形成方式①国际贸易
②资本输出
③武力威逼
(3)形成过程
事件
形成过程
15、16世纪
新航路开辟
开始形成
17、18世纪
继续扩展
18、19世纪
工业革命
初步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
最终形成
20世纪40年代以来
第三次科技革命
进一步发展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课堂笔记
1、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表现
①衣食住行的变化②断发和不缠足运动③报刊与电影出现④礼仪革新
2、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
①西方先进文明的冲击(商品、科技、思想)②国内政治运动的推动
③近代工业的发展④先进人物的倡导
3、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①变化首先由通商口岸开始,逐渐向内地扩展(帝国主义列强势力的深入路线相同)
②经历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西方的过程
③近代生活的变化随近代经济、思想的变化而不断加深
④由于经济的发展及风俗习惯存在着极大的差别,各地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
⑤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不断融合,但社会生活始终保持着民族特色
4、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影响
①政治上——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②经济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③思想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促进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
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课堂笔记
1、近代交通的变化
(1)表现:
①铁路
②水运
③航空
(2)原因:
①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②先进的中国人转变观念,积极兴办近代交通③政府政策的转变
(3)特点:
①起步晚,虽有所发展,但落后于西方国家
②发展缓慢(政局动荡、军阀混战、顽固势力阻挠、列强控制、经济落后)
③发展不平衡(东南沿海通商口岸发展快,内地发展缓慢)
2、近代通讯的变化
①邮政
②电报
③电话
①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②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③军事政治的需要
3、近代交通通讯变化的影响
(1)积极:
①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②方便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③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2)消极:
①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政治、经济侵略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14、17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苏联的经济改革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原因:
①长期战争,经济破坏②内忧外患
(2)目的:
战时——取得战争胜利战后——直接过渡到的社会主义
(3)措施:
农业——余粮收集制工业——工业国有化(将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对小企业实行监督)
流通——取消商品贸易分配——强制劳动
(4)评价:
积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三年军事的胜利
消极——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触犯工农利益,引发严重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2、新经济政策
①经济困难(国内战争严重破坏苏俄经济;
国家无力直接组织领导企业生产)
②政治危机(农民不满战时共产主义,暴动频繁)
①恢复发展经济,巩固政权②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间接)
(3)开始:
1921年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
(4)措施:
①农业——固定粮食税②工业——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归国有,中小企业允许本国外国资本家经营③流通——允许自由贸易
(5)实质:
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前提下,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新、特点)
(6)影响①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②放弃直接过渡,找到使落后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理论意义)
3、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根本——苏联小农生产占据主导,经济文化落后客观——苏联处于帝国主义包围和战争威胁之下
具体——1924年斯大林开始领导社会主义建设
(2)过程
①1925年开始工业化②1928年取消新经济政策,开始实施国民经济五年计划
②1929年开始农业集体化
③1936年《宪法》宣布苏联基本建成社会主义,斯大林模式确立
(3)表现:
单一公有、高度集中、计划经济、行政管理
(4)实质:
否定市场和价值规律
(5)评价:
积极——国家可以按计划调配资源,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突出,基本实现工业化
消极——片面发展重工业,农轻重比例失调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损害农民利益,打击农民积极性
经济管理体制过于集中,压抑地方和企业积极性(僵化)
4、斯大林模式调整:
苏联的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
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
农业集体化问题突出
②内容:
农业(重点)、工业
③影响:
积极——一定程度上冲破传统观念束缚,取得一定成效
消极——失败,经济混乱
④失败原因:
在理论上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
脱离苏联实际
缺乏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
个人作风急躁
(2)勃列日涅夫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造成经济混乱
工业(重点)、农业
积极——取得一定成效
消极——失败,经济全面滑坡
后期趋于保守,改革停滞
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加重了经济负担
(3)戈尔巴乔夫改革
苏联陷入危机边缘
经济改革——提出“加速发展战略”对经济体制进行了根本性变革
政治改革——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实行多党制
③失败原因
经济改革——重点发展重工业,国民经济比例更加失调缺乏具体可行的措施
政治改革——背离社会主义方向
4、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启示
①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②经济建设必须依据本国国情,遵循经济规律
③农轻重按比例协调发展④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⑤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第15、16课
大萧条、罗斯福新政、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课堂笔记
1、1929—1933年经济危机
1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企业盲目生产,群众购买力低政府自由放任政策
②具体原因——供求矛盾③直接原因——股票投机,虚假繁荣(爆发标志:
黑色星期四股市崩盘)
(2)表现:
①生产相对过剩(产品被大量销毁)②银行倒闭③企业破产、工人失业
①波及范围广(世界市场形成)②持续时间长(国内——政府自由放任政策;
国际——各国货币贬值提高关税)③破坏性巨大
(4)影响
①国内——生产力遭到破坏;
资产阶级民主制度陷入危机(工人运动、法西斯主义)
②国际——世界局势动荡不安
2、罗斯福新政
①胡佛政府自由放任政策,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②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恢复发展经济,巩固资本主义制度
(3)内容
①整顿财政金融②调整工业生产核心内容:
用政府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需矛盾
③调整农业生产④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
(4)特点:
国家干预经济
在未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旧民主秩序的新运用)
(6)评价
①进步——经济恢复发展,巩固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被广泛借鉴
②局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
3、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1)国家干预经济
经济危机教训
罗斯福新政成功的经验
凯恩斯主义理论指导
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②措施:
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
制定经济计划(指导性)
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
积极——避免私人资本的盲目性,保证生产的社会性
消极——国有企业普遍经营不善,效益低下
(2)福利制度(国家利用财政开支为个人提供生活保障和社会服务)
必要性——经济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
可能性——生产力高度发展
②特点
资金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