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网络教学开发建设项目质量控制研究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834914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136.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远程网络教学开发建设项目质量控制研究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远程网络教学开发建设项目质量控制研究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远程网络教学开发建设项目质量控制研究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远程网络教学开发建设项目质量控制研究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远程网络教学开发建设项目质量控制研究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远程网络教学开发建设项目质量控制研究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远程网络教学开发建设项目质量控制研究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远程网络教学开发建设项目质量控制研究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远程网络教学开发建设项目质量控制研究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一是网络教学的环境已经逐步形成了规模。

在时代发展和技术创新的双重作用下,我国网络应用面正在大幅度提高,技术水平也明显提升。

我国大多数网络教学平台都能提供教师答疑、网上查询、批改作业等学习服务,不仅增进了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更加强了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使我国利用网络的学习,建立网络教学平台走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二是适合自主学习的网络教学平台正在完善和丰富。

现阶段,众多网络教育机构利用网上自主学习模式开展教学工作,一些学校在利用传统教学的同时,也积极鼓励学生利用网上来开展自主学习,如学生网上提交作业、学生学习和自我测试的管理、网上选择兴趣课程等等。

这些功能的应用,使网络教学不仅能够发挥信息技术在组织和管理方面的优势,还能发挥信息技术在知识传播方面交互性强、准确、快捷、易于存储等优势,为网络教学不断提高质量和扩大开放度创造了条件。

但是网络教学软件资源状况就如同学校师资一般重要,各网络教育机构在网络教育资源质量管理、网络教育平台稳定性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

我国网络教育软件开发过程中依然存在众多问题,归结以下方面:

第一,软件开发小组成员主要包括管理者、主讲教师和媒体技术人员,大多缺乏教学设计人员和研究者且各成员之间缺乏协作和沟通,对网络教学软件开发进程关注不多有被调查者提出人员积极性调动方面急需改进;

第二,在开发过程监控方面,多数网络教育机构通过中期审查实施监控,并没有对整个开发过程的进度跟踪、质量监督和成本监控,而且有的网络教育机构对网络教育软件的建设情况从未进行过评估;

第三,在开发过程的具体环节方面,常忽略学习者特征分析和课程试用等环节,这也反映出网络教育软件开发的整体规划和评价反馈不到位。

良好的组织架构和有效的管理方法是网络教育软件开发的基础,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则能提高软件开发过程的管理效率及工作绩效。

网络教学软件平台开发是在一定的资源包括人员、教学资源、时间、投入等的约束下,为创造独特的远程教育产品和服务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具有鲜明的项目特征。

而项目管理是在项目活动中系统使用管理方法和工具进行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

项目管理强调目标的实现和产品的质量,采用团队化工作模式,并体现“以人为本”的观念,其成功的评价标准包括时间、成本、范围、质量和资源五个方面。

这些都与网络教育软件开发目标、理念相一致。

因此,本文结合项目管理理论对网络教育软件开发项目质量控制进行研究,对规范与完善网络教育软件开发过程的质量控制提供有效的方法指导。

1.1.2研究意义

1.1.2.1理论意义

网络教学的质量水平是网络教学顺利开展的关键。

网络教学机构在有限的时间、资源条件下开发出高质量、高水平的网络教学资料,其在开发过程中将面临过程监控、时间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成本管理等管理内容。

本研究将项目管理理论系统引入网络教学软件开发过程,增强了网络教学软件开发实践者对网络教学开发项目管理的认识,充实了网络教学资源开发的理论。

项目管理理论的引入将有效促进网络教学软件开发过程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同时丰富项目管理理论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1.1.2.2现实意义

本项目以南京天天作业网为例,对网络教学软件开发项目质量控制进行研究,检验并完善了基于项目管理理论的网络教学软件开发的质量控制,形成了丰富详尽的项目文档资料,可供网络教育机构的网络教学开发实践者参考。

此外,本研究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践概括提炼出的网络教学软件资料,对规范和完善网络教学软件开发流程,有效开展网络教学软件开发的过程质量控制,促进专业、高效的开发团队的形成,确保网络教学任务按时、按质量完成提供了具体的方法指导,对网络教学软件的开发及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依照美国项目管理学会的统计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新兴技术行业的高速发展,项目管理理论早已广泛运用于这些新兴技术中,经过数年的不断发展,国外众多专家或学者在软件开发项目质量控制方面进行了普遍的研究。

在软件开发过程的质量控制方面,软件度量学与戴明理论最为有名。

软件度量学的目的主要在于针对软件质量进行控制与改善,其强调在软件开发项目中,对软件产品的数据定义、收集以及持续分析的定量过程。

而PDCA循环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通用模型,由美国休哈特博士首先提出。

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1950)再次挖掘、宣传,并全面应用于持续改善产品质量的过程中,从而也叫戴明环,PDCA循环主要包括四个步骤:

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并且是不断循环的进行。

从20世纪70年代起,国际上就己有很多专家学者着手研究软件度量学。

Rubey、Hudrick(1970)在首次提出从整体上度量软件的观点,但对具体的度量方法和模型还未涉及。

Halstead(1970)提出了软件度量学的概念,此后,Kerf针对这一软件度量理论进行的延伸。

Boehm(1976)提出软件质量模型的分层方案,认为软件属性要兼具定性和定量的研究。

Maresca,Cantone(1986)结合软件质量模型,提出三维软件度量理念。

现阶段,众多软件开发研究人员或从业人员已经提出的软件度量方法已经有上千种,用软件度量学的方法来科学地评估软件质量,可以改进软件开发过程,促进项目成功,以获得高质量的软件产品。

在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中,坚固设计方法、系统分析法等是非常在软件项目管理开发中使用的。

日本质量管理学家田口玄一认为软件质量是通过设计得到的,而非通过检查得到的,其并提出坚固设计方法。

因而他指出,在整个软件开发项目的过程中,质量控制应从设计阶段开始,而并非仅仅依靠后期检查或者软件测试来提高软件质量。

Weed(1971)等学者指出通过使用定量分析法来对软件开发项目进行质量控制,并通过建立质量问题分析模型、研究质量问题产生的后果、提出解决质量问题的控制方案。

此外,根据软件开发项目中的用户需求及其他原因致使项目计划改变的情况,麻省理工学院教授JohnD.Sherman针对软件开发项目的思维模式及工具,提出了一种商务动态分析法,为软件开发者更好地把握软件开发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情况进行控制。

在软件开发过程的程序设计中,Yourdon、Constantine(2010)等学者认为耦合性、内聚性、复杂性、模块化和规模大小等要素是对软件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因而在软件开发项目中,可从这些方面进行质量控制。

随着软件质量知识愈加普及,及其应用越来越广泛,公众对质量控制重视程度也愈加增强。

在软件质量方面,国际各标准化组织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与探索,现阶段,大致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以管理科学化、过程文档化为依据的软件开发过程的质量保证;

二是软件开发过程控制及软件质量评估。

其中,在软件开发过程中,ISO系列及CMM是当前广泛使用的质量标准与模型。

McCall、Waiters(1979)等学者首次提出了软件质量度量模型,并需从软件质量要素、评价准则以及软件质量度量三个方面出发,此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也对该软件质量度量模型进行了认可。

1987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又颁布了IS09000族标准,并指出在质量管理、质量保证方面标准中,该项标准在全球范围内都是适用的。

在IS09000族的系列标准中,IS09001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要求,其主要强调利用项目过程控制的一种方法,并通过项目持续改进,最终使用户满意,因而其又是一种质量保证的方法。

在软件开发项目过程中,利用IS09001对软件开发项目各个阶段的质量管理、质量控制均能达到质量系统的需求,从而能够在ISO9001的基础上,设计出的软件质量保证平台有着优良的稳定性及操作性。

在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针对软件开发过程,提出了一种评估模型,即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简称:

CMM),并指出CMM主要包括了初始级、可重复级、已定义级、已管理级以及优化级等五个阶段的基础特征、原则及应对方案,以使得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不断提高软件成熟度,进而保证软件质量。

Dekleva和Drehmer(2011)分析CMM中的软件过程中改进要素进行了重新规划,并在CMM中提取出了软件质量保证、范围评估以及结构控制等36个主要的改进要素。

CMM自1987年开始,就开始进行质量认证,现阶段,其已经成为软件行业中最为权威的质量评估认证标准。

1.2.2国内研究现状

相较于国外质量控制的研究,虽然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较晚,但众多专家学者也对如何进行软件质量控制进行了广泛探讨。

在对软件过程控制方面,王青、李怀璋(2002)学者认为可以利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工作流与文档流等来对软件开发项目进行质量控制,进而合理。

科学地提升软件项目建设的质量水平。

王倩、杨鹏(2015)将PDCA项目管理的相关理论运用到具体的软件开发项目的质量管理实践中,提出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建立PDCS模型,依据此模型进行质量控制可以及时有效地提高软件的质量。

在软件质量控制目标方面,胡光(2011)结合军用软件的特征,着重分析了国军标中,对软件质量控制的标准。

刘志强(2011)依照软件程序设计的一系列过程,着重从目标准则、程序结构、程序设计风格等多个角度对软件程序进行设计。

此外,在软件项目开发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众多学者关于质量控制的方法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与探讨。

刘云峰(2008)以金保工程软件项目质量管理实例为例,通过分析金保工程软件项目质量管理中的不足,对项目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调整,以建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和构建质量保证体系来保障该项目的质量管理。

伍建军、邵家骏等(2009)学者在软件项目的需求分析阶段,通过调查TQM实施要素与系统质量间的关系等方法,从而达到提高系统产品的质量的目的。

刘晶(2010)以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图书馆“一卡通”项目为例,概述了在软件实施中,通过用户参与需求分析、进行准确、有效的评估和完整的测试。

李诺夫(2011)主要依据GI数据质量要素组成,对GIS数据质量控制的方法展开了广泛研究,并且提出了图形质量检查、属性数据质量检查以及拓扑检查等几种数据质量的检验手段。

此外,在软件开发项目管理中较易产生的质量问题及其原因,宋嵬(2012)等学者提出了相应的软件开发项目的质量控制措施,以此提升软件开发项目的质量。

罗毅洁(2013)针对软件质量控制各个阶段的分类、质量以及工作流等的分析后,认为通过“评审”,和“测试”这类质量控制活动,提出了软件质量控制活动过程管理。

周平(2014)认为如果没有质量规范,会导致随意性大,质量很难保证,针对实际的软件质量工作,深入探讨了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编程和测试、软件发布和维护等各个阶段的软件质量活动。

韩静(2015)认为在软件发开项目时,必须要严格控制其质量,确保软件使用者的信息不被盗取、泄露,提高软件的安全性能成为了控制质量的重中之重。

另外,一些学者或专家也结合具体软件工程项目进行了质量控制的研究。

张宇波、张丽萍等(2009)结合具体软件开发项目的实施过程,探讨了在软件项目质量管理实践中如何有效地运用缺陷追踪、代码走查、配置管理等方法和技术。

宋坤、周智海等(2012)结合在项目开发中的经验,以“南海海洋动力环境数据集成与应用技术导流”项目开发为个案分析,通过以软件工程相关技术、管理理论的深入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手段。

朱丹、王斌等(2013)结合自身软件开发项目的具体经验,把质量控制理论引入靶场实时应用软件的开发过程中,并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地质量控制方法。

杨丽(2013)利用质量控制的相关方法及理论基础,研究了科技资源调查体系的建立过程。

刘晓(2015)结合具体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标准,对各个环节进行了质量控制,以提高工程质量。

1.2.3文献评述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专家或学者对于软件开发项目质量控制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大多集中于项目软件过程控制、目标控制、开发的过程实施控制以及结合具体工程项目展开质量控制,这些均可作为本文研究网络教学软件开发项目质量控制的理论基础或方法。

因此,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规范分析法等方法相结合,并以网络教学软件为个案分析来对网络教学软件开发项目的质量控制展开研究,以通过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实施质量控制,以确保网络教学软件资源能提高网络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

1.3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研究内容

本文以笔者在南京天天网络教学软件开发项目为质量控制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第一章首先介绍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然后分析了国内外学者或专家对软件开发项目质量控制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总结,最后研究了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二章软件开发质量控制相关理论基础。

首先对项目管理理论进行了概述,然后从项目质量控制的概念、作用、内容、原则以及方法全面阐述了软件项目质量控制的理论基础,最后深入分析了软件项目质量控制的系统过程以及控制结果。

第三章网络教学软件开发项目的质量问题及控制要点。

通过分析网络教学软件发展的现状,以指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针对这些问题,有针对性的对网络教学软件开发项目从需求分析阶段、设计阶段、开发阶段、测试阶段以及维护阶段等方面进行质量控制。

第四章分析网络教学软件开发项目的质量控制方案。

以网络教学软件开发项目为例,首先对案例背景进行了分析,再从高质量的软件需求、软件设计质量、编程、测试等方面展开了详细地研究,从而建立了网络教学软件开发项目质量控制方案。

第五章结论和展望。

对本课题的主要结论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指出未来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3.2研究方法

1.3.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收集和整理国内外网络教学软件开发项目的相关文献,明确了网络教学、项目管理及项目质量控制等概念的内涵,掌握并总结了网络教学软件开发项目质量控制的相关理论及研究方法,为本论文的研究网络教学软件开发项目的质量控制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基础。

1.3.2.2规范分析法

本文将利用规范分析法对网络教学软件开发项目的质量控制进行研究,并且规范分析方法贯穿于全文的研究。

以网络教学质量管理进一步合理化、科学化等基本观点为价值判断,以项目质量控制理论为指导,分析如何设计网络教学软件开发项目的质量控制方案,从而提高网络教学质量。

1.3.2.3案例分析法

本文通过选取网络教学软件开发项目质量控制作为案例,并且主要以中小学生网络教学为基础,设计了一套针对网络教学软件开发项目质量控制方案,为南京天天作业网络教学质量管理提供可靠依据和有益参考,进而提高中小学生的学习能力。

同时,也为网络教育机构在教学和管理中如何控制教育质量提供实际指导。

1.4本文的创新点

(1)本论文结合网络教学软件开发项目,分析了项目管理理论及项目质量控制理论及方法在天天作业网络教学软件开发项目中进行质量控制的研究与应用,并着重针对天天作业网络教学软件资源主要是中小学学生对象,因此根据中小学生学习程度进行有针对性的资源设计与控制,因此,本文具有较大的理论与实际价值。

(2)本论文针对天天作业网络教学软件开发项目中的需求阶段、设计阶段、开发阶段、测试阶段以及维护阶段分别分析软件项目的质量控制要点,并为各个阶段设计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活动,规划了相应的项目管理资源,促使中小学生可以方便快捷的对软件平台资源进行操作与学习。

 

第三章网络教学软件开发项目的质量问题及控制要点

3.1网络教学软件开发项目的概况

3.1.1网络教学软件发展现状分析

自上世纪末开始,我国网络教育行业进人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在1998年,基础教育和学历教育逐渐兴起,肇始于各个大学的网络教育学院。

在同年,教育部批准了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湖南大学、浙江大学四所大学为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学校,在1999年,国家又增加了中央电大、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人大、同济大学、西南工学院六所学校,到目前为止,已有68所大学的网络学院经教育部批准,具有学历教育资格。

根据教育部高教司的数据,在1998年时,全国网络教育仅有学生2931人,2008年我国网络教育用户规模约为3591.8万人,至2013年井喷期时达到6720万人,预计2017年将达到12032.6万人,年增长率从8.3%增至16.4%,发展速度较快,发展规模加速扩张。

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知名网校也呈现加速发展,如联网网校、101远程教育网校、前程100学习网以及学而思网校等等。

根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调查分析,我国网络教育市场在未来发展趋势中,将以150%的发展速度增长。

其中,在2014年,我国网络教育市场规模高达1069.2亿元,环比增长19.2%,据调查预计分析,在2017年,我国网络教育市场规模将会高达1873.4亿元。

此外,现阶段我国网络教育的主要是传统的线下教育机构、互联网教育机构以及创新型的互联网团队,呈现出线上线下老将新兵齐上阵的现状。

在政策层面,我国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设以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为载体的远程网络教育及公共服务平台,这将为网络教育应用平台在我国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推动我国网络教育的持续快速发展。

与传统学校面授教育方式相比,基于网络教学软件平台的网络教育所具有以下优势:

一是教学形式个性化。

利用Internet技术的传输和多媒体技术的可视化教学,教育资源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得到了有效利用。

网络教学系统可以对网络用户的个性资料、学习过程以及阶段性测试结果等进行记录与分析,从而对各个用户提出个性化的学习意见。

二是学习自主化。

以Internet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主要介质的网络教育,打破了传统学习空间与时间上的局限,赋予了网络教学开放性的特征。

无论在何时何地,用户只需具备上网条件,即可对网络教学信息与课程资料进行学习与浏览,且不受时间与课堂的约束,可依照自身学习水平、兴趣爱好等自由选择适合自身学习的内容与方向。

三是学习模式交互化。

利用多媒体技术处理,学生可以通过录像信息进行自主学习。

此外,学生还可利用网络教学软件平台进行相互交流学习。

四是资源使用最大化。

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以增强网络教学机构的教学能力,促使各种类型教育资源的优化和共享,从而使更多的学习者在获得更高水平的教育的同时,也提高了资源使用效率,进而节约了学习成本。

3.1.2网络教学软件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

总体而言,我国网络教育软件总体发展水平仍处于起步阶段。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网民对网络教育逐渐重视以及学历教育社会的认可度愈加提升,我国网络教育规模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

但是,由于其发展仍处于不成熟阶段,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众多问题。

3.1.2.1软件平台缺乏规范的建设标准

在网络教学资料共享方面,软件平台的技术规范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致使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分类以及平台技术支持缺乏相应的、统一的标准。

开发者大多根据自身的认识与理解对教学资源进行分类、定义,导致不同网络教学软件、网络教学资源均自成体系,无法实现有效的资源共享及资源交流。

因此,建立健全建立一个标准化、系统化、特色化的网络教学平台,是推动网络教育平台持续发展的必要工作。

3.1.2.2课程资源总量较小、创新不足

目前,相较于发达国家,国内网络教育学习资源不论数量或是质量上尚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我国网络教育课程总数约500门,而美国已经达到了54000门左右。

并且,国内大部分网络课程都以网页静态形式呈现,更新速度比较缓慢,甚至数月保持原状。

因而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无法满足客户的学习需求。

3.1.2.3专业师资力量薄弱

国内网络教育的老师大都由传统教育中发展而来,或是由传统形式教学的老师进行兼任,而专业的网络教学老师数目则严重不足。

对于这类由传统教育转化而来的网络教育老师而言,由于常年从事传统形式的教育,养成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习惯和方法,无法快速适应网络教学的角色转变。

比如由于教学时空的变化,传统教学方式而来的网络教育老师仍然难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维,无法很好的与学生进行及时沟通,从而削弱了网络教育的特有优势和教学效果。

3.2网络教学软件开发项目的质量控制要点

3.2.1需求阶段的质量控制

3.2.1.1功能需求

本系统是一个基于WEB的网络教学平台,它主要实现了教师上传教学材料、发布通知公告、管理选课学生及批改学生作业等功能;

而学生需要下载学习资料、浏览教师发布的课程通知、提交作业及其提交选课申请等功能;

管理员可以发布通知公告,对人员进行管理等功能。

根据分析的逐步进行,进一步细分系统功能。

并通过模块了解系统的需求。

1、管理员功能需求

要求在系统中可以实现网络教学软件业务操作,并能完成合理的运作与教学制定工作。

该模块具体描述如下:

1)对通知公告进行维护功能。

要求发布通知公告后,能够进行附件上传和用户下载操作。

对于通知公告的维护工作模块,要求能够进行通知公告的公布、变更、置顶和注销等操作。

2)对教学计划课程管理功能。

管理员在确定网络教学计划的实际安排后,依照教学要求对相关的课件进行维护。

此外,其还需设计网络教学方案及面向对象的制定、更新对应网络课程、设置网络课件的属性,并且在课程未能按规定开设课程的,教务人员具有删除的权利。

3)管理教师课堂内容的视频业务功能。

在网络教师进行教学活动中,应录像进行记录。

在结束教学后,可以将视频实现自动上传至服务器,管理员有权对教学课件进行下载,并且拥有删除与编辑的权限。

4)对课堂资料管理功能。

在结束授课后,管理员能对其教学方案进行上传,并且具有此类文件修改、删除和下载等权限。

若教师设置课堂资料是保密的情况下,这些课堂资料对管理员依然是公开的权限。

2、教师功能需求

1)教师通过软件平台,对用户的课程计划进行查看和对这些课程的开课安排等进行查阅,教师并且能够在此课程对应位置,依据课程教学安排,对所属的课程设计出虚拟课堂。

与管理员职能相同,教师能对此课堂对应的默认权限进行相应的设置。

2)在网络课堂的时限内,教师可提前登陆到网络课堂中,并且在课堂之中,可对该课堂是否进行录像等予以设置。

3)教师结束教学后,可把保存后的课程视频信息进行编辑,比如视频名称、下载权限等。

若教师自身上传的课程录像,教师则可对该录像是否公开进行设置,若设置为不公开,则该课堂录像仅教师可看;

若设置为公开,则全面网络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