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院2861013091622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832769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4.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学院2861013091622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金融学院2861013091622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金融学院2861013091622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金融学院2861013091622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金融学院2861013091622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融学院2861013091622文档格式.docx

《金融学院2861013091622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学院2861013091622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融学院2861013091622文档格式.docx

2.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前提下,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和层次,适度增加本科专业,多方面扩大研究生培养渠道;

3.提高师资层次,优化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富有活力、勇于创新,能满足学院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高水平师资队伍;

4.依据教学型大学的总体定位,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管理制度改革,推进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积极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金融专门人才;

5.以学科建设为依托,以教授、博士为核心,建设一批富有创新能力的研究机构和队伍,进一步提高学院的学术研究水平,力争实现金融学学科由浙江省B类学科到A类学科的转变。

二、金融学专业地位

金融学专业是我国金融学科的核心部分。

在传统意义上,我国理论界所使用的金融概念主要是指货币资金融通的理论与实践,从实际的教学与研究实践来看,金融学专业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货币经济学(包含货币起源、职能,货币供求理论,货币政策理论与操作)、金融机构及其管理(其中最主要的是银行的运作和管理,包括银行的计划、财务、人事等方面)以及金融市场的运作(多强调金融市场的功能性因素,忽视其对微观主体如公司和个人投资者的作用)。

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自由化和网络化的发展,金融学科的边界正在拓展。

过去二十年,全球金融发生了根本性的、革命性的变化,正从传统方式、架构、工具走向现代化,而且这些变化也都体现在西方国家高校金融学专业和货币银行学方向的教学和研究上。

入世以后,一方面,金融学的传统基础理论可能面临着深刻的挑战甚至动摇,从而需要深入地研究;

另一方面金融学又呈现出微观化、实用化、技术化的趋势。

因此,在对国内金融学科进行重新定位的同时,金融学专业的建设应及时反映这种变革和发展。

应根据开放的经济、金融部门对人才的需求变化,不断地改革和创新教育模式和教学内容,培养造就出适应经济市场化、自由化和国际化趋势的金融高级人才。

鉴于现行金融学科下面设置有金融学、保险学、金融工程学三个专业,专业培养比较明确。

因此金融学专业的建设在加强金融的基本理论研究和重新思考的同时,从微观角度,主要应对银行业和金融机构的研究为专业重点。

因为在过去相当长时间里,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为整个金融体系、乃至于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基础平台,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要和它相对接,它的规则成为社会的通用规则。

今天,这种情况正在发生变化。

在目前的金融环境和竞争格局下,商业银行要生存发展必须在业务、制度、技术、产品诸进行全面创新,传统商业银行的运行方式、业务结构和利润来源要发生变化,要和资本市场对接,中国金融架构将发生根本性变化。

中国金融创新理论与创新实践的探索,银行体系及业务活动、银行在现代金融经济中的作用、金融监管的运行和发展等方面都非常值得重新认识和研究。

我们要利用已有的专业优势,凸现特色,大力培养适合我国金融业新的发展、掌握金融经营管理技术和宏微观经济分析工具、适应市场需求、能与国际金融业接轨的新颖金融人才。

三、专业现状与优势

(一)专业现状

1.金融学专业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

金融学专业是1994年正式设立的,当时叫“货币银行学专业”,并于当年招收本科生。

1996年通过国家教委本科教学合格评估,2003年通过了省教育厅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2002年金融学专业被确定为校重点专业,并于同年被列为浙江省重点专业。

2004年12月金融学专业通过浙江省教育厅中期验收评估,2005年在全国金融学中专业评估中取得了A级水平,名列全国第28位,浙江省高校中第2位。

也是在2003年金融学专业获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近年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增加,生源质量不断提高,培养体系也日趋完善;

与此同时,还积极同上海财经大学、首都经贸大学等学校开展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拓宽了研究生培养的渠道。

到目前为止,金融学专业已发展成为具有“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国际金融”、“公司金融”四个专业方向的金融学专业体系。

而且,制定有全面的专业建设规划,有完整的专业教学方案,并每年随着专业的发展和高等金融教育的要求及时补充或更新。

目前金融学专业在商业银行管理、国际金融、公司金融有着一定学术科研实力,形成自身的学科发展特色,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

(1)商业银行管理研究方向。

金融专业教师队伍在商业银行及其经营方面有着较强的研究实力,并且形成了以虞群娥教授为领军的货币银行研究队伍。

随着商业银行市场化建设的进一步纵深发展,浙江民营银行在全国的异军突起,我院金融专业的货币银行研究方向在“银行组织构建”、“银行内部组织设计”、“银行组织制度变迁”、“股权结构设计”、“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银行与内部人和股东关联交易”、“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地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网络银行”等方面都有较为深入的研究。

(2)国际金融研究方向。

国际金融学属于世界经济学的范畴,也称开放条件下的宏观货币经济学。

随着金融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金融领域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尤其是国际贸易衍生出来的汇率问题、外汇交易问题,以及国际资本流动问题,国际货币体系问题等等。

我院在开设金融学专业之初一直强调对学生国际金融方面的知识传授,不光在金融专业开设必修课,而且几乎所有的其它财经专业也以此为必修课程。

因此,我院也培养了一批以国际金融为专门研究方向的教师队伍。

(3)公司金融研究方向。

传统的金融学专业强调学生宏观经济与金融等方面知识,因此开设诸如《中央银行学》等注重宏观方面的课程,但从社会对历届毕业生的需求来看,企业(包括银行、证券公司等)更多地是要求学生有对金融业务有实战能力,更多具备金融微观方面知识诸如公司财务等的毕业生。

由于原先财务管理专业设在金融学院招生,但现在划归会计学院,为实现金融专业“宽口径、重基础”的培养目标我院仍然强调对金融专业的微观财务方面的知识素养,成立了公司金融教研室,通过引进国外留洋博士等途径积极培养专业教师队伍。

2.注重专业课群建设,已形成一支力量较强的师资队伍,在课程建设、教学和科研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

专业主干课程《货币银行学》、《投资银行学》被确立为省级精品课程,《国际金融》、《金融市场学》为校级精品课程,《公司金融》是校一类课程,《商业银行管理学》、《金融会计》、《国际结算》、《中央银行学》为金融学院一类课程。

3.办学方法上,我们结合专业特点,和各类金融机构建立广泛的合作联系,已在杭州的多家银行、证券公司建立教学实习基地。

聘请了多位国内外知名金融学教授和金融专家为学院兼职教授、特聘教授。

此外我们已和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有一定的合作与联系;

4.该专业主管机构金融学院有完整的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以及经验丰富的教学管理人员,并建有先进的金融实验室(已投资200多万元),拥有比较系统的专业图书资料库;

5.历届毕业生普遍受用人单位欢迎。

我校金融学专业毕业生遍布全省各金融机构,据抽样调查显示,用人单位普遍感到满意,已有不少学生走上领导岗位。

(二)专业优势

1.专业的社会需求很好

从招生看,近三年金融学文理科录取分数线均高出省重点分数线;

从就业看,一次性就业率2002年为78.85%,2003年为74.86%,2004年为70%,2005年为83.64%;

从社会接受性看,社会普遍看好金融学专业。

2.专业辐射面很广

表现为:

专业受益面、学生受益面都很广。

金融学专业的统帅课程----“货币银行学”是财经类各专业的必修课程,其涉及财经类各个专业、每一个学生。

“国际金融”、“金融市场学”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学对其他专业的辐射可略见一斑。

3.专业的社会参与性较好

本专业能够利用并已利用社会力量(银行、证券公司、上市公司、企业等)办学。

如广东发展银行杭州分行、原浙江省财政证券公司等均在我院设立了学生、优秀教师奖励金。

4.其他方面。

如对专业建设动态的了解等,我们也有一定的优势。

因此,我院金融学专业建设已有相当基础,并具备进一步发展的条件。

四、专业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本着“立足浙江、面向全国、服务经济,办出特色”的指导思想,专业建设充分体现扎实、创新、开放风格,将专业建设和金融学重点学科建设、硕士点建设结合在一起,培育专业特色,优化专业结构,提升专业层次,力争在浙江省内有较高的知名度,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

(二)预期建设成果

1.形成鲜明、合理的浙江财院金融学专业建设特色,体现浙江省金融学专业建设优势。

一是在课程体系设计上,形成宏观类金融课程与微观类金融课程并重,数理金融、理论金融、应用金融、开放性金融四大板块并举,专业统帅课程与专业主干课程协调搭配的金融学课程体系,在专业课程群安排上有特色。

二是在实践教学上,继续加强与银行、证券公司的合作;

充分发挥金融实验室的优势,培养学生有很好的动手能力(如《金融论坛》、《证券周报》等学生学术期刊的编印、模拟炒股等等,使学生一出去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具体地说,希望通过专业建设,在培养学生具备现代金融理论、特别是银行和金融组织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处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国际金融等方面业务的实践能力,使他们一毕业就能基本胜任国内外跨国银行、金融机构、证券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与金融相关的各种工作。

三是在教风、学风建设上,有专业特色。

今年,我校金融学专业学生有不少同学考上名牌大学金融学专业研究生(如上海财大金融学院,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东北财大金融学,华东师大国际金融,厦门大学金融学,南开大学金融学,复旦大学经济学,杭商金融学),我们希望通过专业建设,进一步发扬现有传统,从新生入学抓起,形成金融学专业教师、学生良好的授课、学习风气,在学风建设上,有特色。

四是在教学管理上,形成一整套规范、合理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文件,使教学质量监控管理有章可循,为实施过程监控奠定条件。

2.促使师资队伍建设上一新的台阶。

通过专业建设,进一步完善提高教师素质的机制与措施,形成合理的师资年龄、职称、学历结构;

专业教师公开发表论文的数量、质量在校内领先;

科研课题、获奖率有明显提高。

具体的说,争取在5年内有2-3项省部级以上课题,并力争有成果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和教学优秀成果奖。

3.进一步改善教学条件,丰富教学资料。

拟建设一套金融学专业教辅资料,引进若干外文教材,完善多媒体软、硬件。

4.促进金融学科发展,并带动和影响其他专业共同发展。

五、专业建设实施方案

主要围绕重点专业评价指标体系各项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的具体要求,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主要包括:

1.根据改革开放事业发展对金融专业提出的新要求,结合国外金融学专业发展的新趋势,应进一步探讨金融学专业改革和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

明确专业和教学改革思路,合理定位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

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充分体现培养目标的要求。

2.加快师资队伍梯队建设

从整体来看,金融学专业已拥有一支比较整齐的教师队伍,但相对目前的教学科研任务和今后的发展需要,现在的师资质量还需要更上一层,以专业建设为龙头,建设一支适应高质量教学要求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是:

优化结构,强化激励,建立促进教师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优秀人才迅速成长的有效机制,引进高级人才,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素质良好、富有活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因此,一方面要注重学科专业带头人高质量师资的引进,另一方面更要立足现有师资的稳定和培养。

并配合人事部门做好人才引进工作。

主要措施为以下三个方面:

(1)引进。

对于金融学院来讲,就是要积极物色引进人才。

(2)稳定。

指稳定现有师资和引进的师资。

措施包括在收入待遇上尽可能向教师倾斜,特别要向优秀教师倾斜,要提高他们教学科研工作报酬。

此外在访问交流、进修学习、职称评审、课题申报等等方面,要关心爱护教师,尽可能为他们创造好的条件。

(3)培养。

立足于现有师资队伍,培养提高,这也是解决专业队伍的重要途径,可分为几个方面:

一是鼓励高级职称教师到知名高校做访问学者,既可以提高自己,又可以出成果;

二是支持青年教师攻读研究生,特别是攻读博士生,尽可能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是选派一些教师到知名高校去进行系统性的再学习;

四是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选派人员去国外高校和研究机构去作访问学者和交流合作。

同时充分发挥兼职教授的作用,请他们每年为本科毕业班专门开设课程。

同时要组成科研团队,把科学研究活动组织和带动起来,以此培养和锻炼出一批中青年学术骨干和带头人,把科研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3.重视教学地位,以科研促进教学和教改

(1)教学是专业建设的重点,结合学校正在大力开展“抓教学质量”活动,要进一步加强教学工作在专业建设中的地位,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

科研能促进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今后设法帮助教师更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或组建科研团队。

(2)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转换教学方法。

交互式(即师生相互讨论、交流)学习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非常重要的帮助,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因此,我们将逐步采用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方法,理论课采用启发式教学,要求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加强课堂讨论,写读书心得和小论文;

业务课程主要采用案例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这些方法在部分课程教学中已有实践,但需要进一步探索、总结和推广。

---更新并探索有效的教学手段。

先进的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保障。

要加强计算机辅助教学,大信息量地优化组合教学内容,能够通过语言、音乐、图象和数据的运用,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想象力等,取得直观、生动、深刻的教学效果。

现在大部分专业课程和教师已推广使用多媒体教学。

但同时也要充分研究多媒体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两者各自的优势。

4.加强专业课程群建设

包括

(1)加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公司金融和国际金融两个专业方向的专业选修课有较多新开课程,这些课程的内容、体系、相关性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编写出新的教学大纲。

同时根据专业定位的重新理解,继续对要已有课程进行整合,即理顺和优化课程整体结构,审定和调整现有课程设置,设置新的课程,充实新的内容,加大课程信息量,突出专业特色。

(2)加快精品课程和主干课程建设。

高质量完成省级精品课程建设,认真完成现有的校精品课程、校院一类课程建设,并争取这些课程建设层次能更上一个台阶。

同时和课程结构调整结合在一起,加强其他各门专业课程的建设,由主讲教师负责所任教课程的教学计划和方案的讨论、制定,教学大纲的编写和修订,组织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研讨、经验交流和教学评估。

(3)加强双语教学课程建设。

对已开设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国际结算》和《公司金融》双语教学课程,要进行课程体系、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认真研究。

以后双语教学将逐步推广到其他专业课程,特别是主干课程。

5.利用金融实验室加快专业实验课程建设。

下沙新校区已建立现代银行实验中心,安装模拟银行系统。

利用银行实验中心模拟银行业务业操作环境开设“金融会计”和“银行实务”等课程,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使业务课程教学更直观有效。

银行数据库的建立和积累有助于提升科研水平。

此外我们将充分利用证券实验室,银行实验室,保险精算等实验室,为浙江省社会经济发展中特有的经济现象进行金融数理实证分析提供必要的研究条件。

积极与浙江省内的多家金融机构如中国人民银行、广发银行、建设银行、中信实业银行、华夏银行、杭州商业银行、浙江财政证券公司等加强密切的合作与交流往来。

6.进一步加强与国内著名大学、金融实务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全面提升专业层次。

这包括:

(1)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全国高等学校重点学科---金融学科建设院校西南财经大学、厦门大学、清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著名高校的联系;

(2)与建行浙江省分行、广东发展银行杭州分行、光大银行杭州分行以及各证券公司的合作。

通过他们,我们可以了解金融学专业建设的国内前沿以及社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

7.加强教风学风建设,提高管理队伍素质

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学生规模的扩大和专业方向的增加,对管理队伍的要求越来越高。

要进一步建立高效率、规范、高素质、稳定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的队伍。

8.加强专业建设的经费投入。

多渠道的投入途径:

(1)继续用好省重点专业和学校配套经费;

(2)采取“走出去”战略,充分发挥各研究所和教研室的作用,争取横向课题,即为社会经济服务,又开拓学科建设经费;

(3)在学校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进程中,在二级学院增加自主财权的基础上,增加对教学科研的投入资金。

二○○六年六月十五日

主题词:

金融学“十一五”建设规划

抄送:

有关校领导,有关部门,各二级学院。

浙江财经学院金融学院2006年6月15日印发

浙财院金融〔2006〕76号

金融学院“十一五”专业建设规划

一、专业建设现状

金融学院是我校发展速度较快的学院之一,它的前身是1993年成立的投资金融系,期间历经金融系、金融分院,并于2001年经学科重组后组建设立。

十几年来,学院在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办学水平都跨上了新的台阶,目前有金融学、保险学、金融工程三个专业,其中金融学专业下设四个专业方向:

货币银行、公司金融、国际金融、证券投资。

金融学专业是浙江省首批重点专业;

学院所在金融学科是浙江省重点学科;

金融学院拥有学校首批硕士点之一---金融学硕士点。

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900余人,全日制在校研究生40余人。

学院之所以在专业建设上取得阶段性成果,与“十五”规划中确立的正确目标有很大的关系,正是在“十五”规划的目标要求和办学指导思想的指引下,在师资队伍、办学条件创造、学科建设方面采取了积极措施,才取得今天这样的成效。

但从我院“十一五”规划及实现大学建制的目标来看,目前的专业规模还需要进一步扩展,优势专业在数量上还需要进一步扩大,新专业建设更需要进一步形成自己的特色。

为促进“十一五”期间金融学院专业建设取得更大的成就,特制订本规划。

二、制定专业建设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从宏观层面来看,我院专业建设和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从学校中观层面上来看,要遵循学校的专业建设思路,即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宗旨,以学科建设为龙头,面向社会,全面规划,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着力创新,培育特色,强化优势,努力提高学校专业的整体综合竞争力,更好地服务于浙江经济社会建设。

从微观层面上来看,要依照学院“十一五”总体规划要求,去描绘专业建设未来更加美好的蓝图。

(二)基本思路

配合学校“十一五”期间成为教学型大学的基本定位,我院专业发展总体原则是:

建好现有专业,拓展新专业和新方向。

基本思路是:

1、建设好省级重点专业---金融学。

2、加快保险学和金融工程学新专业建设步伐。

3、在原有专业和方向的基础上,拓展信用管理等新专业。

4、省级重点专业建设以强化优势为侧重点,新专业建设以夯实基础和培育特色为侧重点,新专业拓展和新方向设置以加强论证和培育生长点为侧重点。

三、专业建设和发展目标

根据我院“十一五”发展规划确立的目标,“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将金融学院建设成为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浙江省内一流的金融学院”。

到2010年,学院本部(不包括东方学院中金融学专业的学生)全日制本科生达到1500人左右。

我院本科专业的发展数量、质量必须与上述目标相适应,形成较为完善的专业体系。

1、到2010年,本科专业要从现在的3个增加到4~5个。

2、在专业结构上要满足社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

3、把金融学----省级重点专业打造成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强势专业。

保险学和金融工程专业建设成为校级重点专业。

信用管理专业申报成功并顺利招生。

4、全面提升各专业的教学水平、专业特色和专业优势。

四、保障措施

1、建立与完善专业建设管理体制

在校教学委员会和校专业建设委员会的领导下,建立金融学院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我院各专业发展规划和建设的管理工作,进一步明确专业建设责任主体,实行专业负责人制,具体负责专业建设工作。

二级学院领导进行明确分工,每个联系一个专业进行专业建设指导和协调。

2、根据社会对金融人才需求变化,不断对培养计划进行修订

学院将以浙江财经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以人才培养模式为切入点,结合学院实际与特点,从学科平台和教学模块有效结合角度及时修订各级各专业教学计划,并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教学大纲、实验大纲,同时各专业都开设有两门以上双语专业课程。

学院在教学计划中努力体现“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求创新,注重个性发展,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和实践锻炼的机会”的思想。

构建既能确保基本规格要求,又能发展个性,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校内教学与社会实践有机互动的人才培养计划,以培养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面向地方经济、管理等第一线需要的知识面,适应面广的复合型人才。

3、抓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办学的基础。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认真抓好师资队伍建设。

在数量上能满足教学科研所需的前提下,在师资结构上注重满足发展的要求。

进一步引进和培养高职称高学历人才,采取措施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从而为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为金融学院的各专业进一步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4、深化教学改革

在明确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定位的基础上,展开全方位、多层面的改革。

其内容涵盖学科专业定位的改革、教学方案的改革、课程设置及内容的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等等。

实验、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认真抓好实验室、实验课和课外实践教学,培养既掌握理论又有实践动手能力的全面发展人才。

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在平时教学、学生课余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和学生自办报刊及撰稿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分析研究能力。

使得其中一些出众的同学,毕业走上社会以后马上就能崭露头角。

教学各个环节中,在有关的各门课程中,如银行信贷管理业务,银行会计业务,外汇结算业务,证券投资和分析业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