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周长的认识》教学实录教学设计反思文档格式.docx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周长的认识》教学实录教学设计反思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周长的认识》教学实录教学设计反思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
我喜欢弹琴、唱歌、书法、读书
老师也有一个爱好,喜欢画画。
今天,老师想给大家露一手,想看吗?
想
老师画的是什么呀?
苹果
老师画的怎么样?
谁看到老师,刚才是怎样画出这个苹果的?
从这一点开始,……
太棒了,你的眼力可真好!
老师确实是:
从这一点开始,绕一周,又回到这个点,一笔画成的。
这种画法呀!
就叫一笔画。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画画开始。
一、唤起与生成
刚才,老师一笔画出了一个苹果。
那你想不想试一试?
请同学们拿出作业纸,也画一个苹果,试一试吧?
(生随意画)
我们一起来看,这两个同学画的怎么样?
不是很好
想不想画得更好一些?
【设计意图:
学生尝试一笔画,初步感受周长】
二、探究与解决
探究一:
1、描一描
看,这是什么?
我们用它来描一描,试一试,好不好?
好
在你桌面的1号信封里,就有一个苹果模具。
请把它拿出来,在作业纸的右边,描一描,开始吧!
与第一次画得相比较,这一次大家感觉怎么样?
画得好
是啊!
那你能说说,刚才,你是怎么描的吗?
从这一点出发,绕一周,再回到这个点。
你能说说,你是怎么描的吗?
他是从这个点出发,绕一周,再回到这个点。
如果从这儿开始,可以吗?
可以
从这儿呢?
也可以
也就是说:
无论从哪儿开始,只要绕一周,都一定再回到起点。
孩子们,你们也是这样描得吗?
是
那同桌指着,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描的。
同学们都是从一点出发,绕一周,(板书:
一周)再回到这一点,描出了苹果。
让学生利用苹果模具,描一描,进一步感受周长。
学生汇报,揭示一周】
2、封闭图形
老师这里,还有一幅作品。
大家看,与你们描的有什么不同?
没描完
这里还有一个缺口,这是一周吗?
不是
那我们应该怎么改呢?
连在一起
那这个缺口就被怎么样了?
堵上了
对,封上了!
这样,我们就得到一个:
封闭图形。
(板书)。
比较封闭与不封闭苹果图形的差别,引导学生概括出:
】
3、抽象周长定义
老师也用描的方法,画了两个苹果图形,大家看!
这两个图形一样吗?
不一样
哪里不一样?
一个大的、一个小的
还有吗?
……
还有哪里不一样呢?
我们来看!
现在你发现,这两个苹果图形哪里不一样?
围成苹果图形的线的长度不一样
同学们关注到长度了。
(板书:
长度)在数学上,我们把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它的周长。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周长。
(板书课题)
现在,我们就可以说,这两个苹果图形,除了大小不一样,周长也不一样。
那谁能告诉老师,什么是周长?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让学生通过找不同,找到围成大、小苹果图形的线的长度不一样,揭示:
长度。
板书课题,揭示周长。
4、理解大、小苹果的周长
这个小苹果图形的周长是哪条线的长度?
短的
如果这条短线的长度是6厘米。
那么,这个小苹果图形的周长就是?
6厘米
这个大苹果图形的周长又是?
10厘米
这两个苹果图形的周长一样吗?
谁的周长长一些?
长多少?
大苹果图形长4厘米
让学生通过具体图形,进一步加深理解,周长的概念。
探究二:
1、指一指
(1)树叶
生活中,很多物体的表面也有周长。
树叶
树叶的表面有周长吗?
有
你能指出它的周长吗?
能
你来试一试?
他指的对不对?
从一点出发,绕一周,再回到这一点。
这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
你能像老师这样说吗?
(2)三角板
这又是什么?
三角板
谁来指一指?
从这一点出发,绕一周,再回到这一点。
这一周的长度,就是三角
板表面的周长。
(3)螺丝帽
认识它吗?
有的同学见过,这是螺丝帽。
谁来指一指,它上面的周长?
从这一点出发,绕一周,再回到这一点,这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4)五角星
五角星表面的周长,谁来指一指?
从这一点出发,绕一周,再回到这一点,这一周的长度就是五角星的周长。
(5)钟表
继续看,钟面上有周长吗?
从这儿开始,绕一周,回到这儿,这一周的长度,就是钟面的周长。
(6)量角器
这是什么?
它表面的周长在哪儿?
我们一起来指一指,好不好?
从这儿开始,绕一周,回到这儿,这个半圆形的周长就是量角器的周长。
(7)操场
操场
一起来指一指它的周长?
从这儿开始,绕一周,回到这儿。
这一周的长度,就是操场的周长。
(8)数学课本
接着看!
数学课本
你的桌面上有吗?
课本的哪部分有周长?
从这儿开始,绕一周,再回到这一点。
这一周的长度,就是课本封面的周长。
这一周的长度,就是课本封面的周长。
让学生根据具体图形,找出它的周长。
并通过找一找、描一描,让学生感受图片中的周长。
2、找一找
你能在我们周围或日常生活当中,找到物体表面的周长吗?
同桌之间找一找?
谁找到了?
桌面上有,板凳上有,窗户上,黑板上
你能指一指吗?
生活中,有周长的地方多不多?
多
它们的周长一样吗?
那你想不想测量这些图形的周长?
借助数学课本,让学生回到身边找一找,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一步加深理解周长。
探究三:
1、量一量
(1)小组合作测量
测量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提示。
(师读:
活动要求)听明白了吗?
明白
请同学们打开2号学具袋。
先看一看里面有什么学具,再想一想怎样测量,最后,动手量一量。
看那个小组量的又快又准确!
开始吧!
(生合作,师巡视)
(2)汇报
三角形
大部分同学已经量完了,谁愿意把你们的测量结果和大家分享?
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三角形的周长是12厘米
大家同意吗?
同意
那你能说说你是怎么量的吗?
我用直尺量了这条边是……厘米,这条边是……厘米,这条边是……
厘米
你测量了几条边的长度?
三条
得到了几个数据?
三个数据
然后呢?
加起来
大家也是这样测量的吗?
三角形的周长是三条边的长度之和,那四边形的周长,我们要测几条边呢?
四条边
会得到几个数据?
四个数据
要想得到四边形的周长,四个数据怎么样?
那如果是五边形呢?
五个数据加起来
六边形、七边形呢?
看来,封闭图形所有边的长度之和,就是它的周长。
正方形
那正方形有几条边?
那要求它的周长,需要测出几条边的长度?
一条
可以吗?
为什么?
因为四条边一样长
那你们是怎么知道这个正方形的周长的?
用……乘四得……厘米
那正方形的周长是?
大家也是这样算的吗?
操场周长
那这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呢?
**厘米
你们量得和他们一样吗?
那你量的是多少?
大家测量的数据都不太一样,我们先来听听他们是怎么测量的吧。
用线绳沿着它的轨迹围一围,然后把它拉直,再用直尺测出这根绳子的长度,就能得到它的周长。
大家也是这样量的吗?
是。
你们在不自觉中用到了数学上一个重要的方法,那就是:
化曲为直(板书)
我们用化曲为直的方法,测出了操场图形的周长。
可为什么大家测的数据不太一样呢?
测的不准。
是的,我们在测量时,有误差是正常的。
只要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就可以了。
在初步建立周长的概念之后,引导学生探究测量不同图形的周长,鼓励学生利用现有的工具思考并得出测量周长的不同方法。
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交流、实践、探究的空间,引导学生经历体验、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体会有些图形计算周长的特殊性。
三、巩固与应用
1、实际测量
同学们,操场的实际周长,仅仅是几厘米吗?
那应该是多少呢?
如果老师给你一组数据,你能算出操场的实际周长吗?
快速的算一算!
有结果了是吗?
400米
我们算出了,操场的实际周长。
2、拓展
可是,元旦快到了。
我准备装扮一下教室,想给黑板的四周贴上彩带,可是,需要买多长的彩带呢?
量一量、算一算
量黑板哪里的长度?
周长
黑板的周长是什么形状?
长方形
关于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我们下节课再研究。
通过练习,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能运用方法去解决问题。
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也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
四、小结与提高
不知不觉,一节课就要过去了!
回顾今天的课堂,你有哪些收获?
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小。
关于周长,还有很多有趣的知识。
课下,请同学们用数学的眼光继续探索发现,一起来感受数学的魅力。
板书:
认识周长
化曲为直
《周长的认识》教学反思
《周长的认识》这节课是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
它是一节概念课,是在学生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的,这是学习平面图形周长的基础。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第一次接触比较正式的概念课,整节课学生学习的热情比较高,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学生的参与度也比较高。
这部分内容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指出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并能利用对图形周长的认识测量和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从而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在本节课中,我组织学生进行了充分的数学活动,自主探索,在充分的体验中,使学生理解了周长的实际含义。
我分为五个环节来授课,一是让学生尝试一笔画,初步感受周长,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
二是通过描一描,认识周长;
三是引导探究,能指出、找到物体表面的周长,并能测量图形的周长;
四是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五是课堂总结,让学生对知识有整体印象。
本课时的教学,从目标的达成和学生课堂参与来看,是比较好的。
不过在时间的安排上,还可以安排多一点的内容,把时间把握得更加紧凑一点。
但是,在学生动手测量操场图形的周长时,由于在进行测量之前,缺少对学生方法选择的引导,我发现学生对测量方法的选择很随意,不能较准确的测出操场图形的周长,如果在测量之前加上个“你打算怎样来测量?
”问题的探讨,也许孩子们完成的会更好一些。
通过这次讲课使我感触很深,我觉得一节好课它是有生命活力的,而这种生命活力来自于学生对事件或事实的感受、体验,来自于对问题的敏感、好奇,来自于丰富活跃的猜想、假设,来自于不同观点的碰撞、争辩、启迪、认同。
而恰恰这点就是我的课堂所缺少的。
所以,我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