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信用问题治理研究毕业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822977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企业信用问题治理研究毕业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小企业信用问题治理研究毕业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小企业信用问题治理研究毕业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小企业信用问题治理研究毕业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小企业信用问题治理研究毕业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企业信用问题治理研究毕业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中小企业信用问题治理研究毕业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企业信用问题治理研究毕业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小企业信用问题治理研究毕业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FinancingCreditsystem;

Creditmanagement

目录

引言5

一、信用与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关系6

(二)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6

(二)信用对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7

1、活动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拉动力7

2、是经济主体提高了经济活动的质量与效率7

(三)信用对经济活动的影响8

1、企业信用缺失的困扰8

2、债务拖欠问题的深层原因8

3、应收账款9

二、中小企业信用现状9

(一)中小企业内部信用问题9

1、企业内部信用管理观念不强9

2、信用基础薄弱9

3、部分业务人员素质低10

4、企业内部信用管理机构不健全10

(二)中小企业外部信用问题10

1、融资信用不足10

2、商业信用缺失11

3、生产信用缺失11

4、财务信用缺失11

三、改变中小企业信用问题现状的对策11

(一)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法制建设12

(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的担保机制12

(三)加强政府对中小企业信用管理的正常支持12

(四)充分认识信用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13

(五)全面提高信用管理人员的素质13

(六)完善中小企业信用监督机制13

(七)加强中小企业信用管理14

引言

现代市场经济中,越来越多的交易关系表现为信用关系,信用关系已成为现代社会信用体系建设[2]的矛盾核心,没有良好的信用,将难以保证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企业也将不能长期、健康发展。

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中重要的信用主体,是信用交易的最大需求者和供应者,其信用问题广泛而深远,弄清中小企业信用问题的来源及其产生的原因,是治理中小企业问题的基础。

此文以信用与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关系来入手,根据中小企业存在的信用问题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最后给出治理中小企业信用问题的对策。

一、信用与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关系

(二)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在市场经济中,经济活动的主要方式是建立在诚信原则基础之上的信用交易,经济主体更普遍的采用信用方式与手段进行融资、支付结算、生产经营的延续和扩张。

信用活动的扩大和发展,使整个经济活动日以信用化,信用活动无处不在,信用行为与信用交易对经济的影响不言而喻。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对市场经济有自己独特的、其他经济活动所不能代替的贡献。

其主要标志如下:

第一,信用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前提与基础。

市场机制的核心内容是商品交换,儿商品交换的基本原则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等价交换。

日益扩展的市场关系使逐步构建起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信用关系,整个经济活动被信用关系所联结。

第二,信用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

信用信息可以保障市场发挥效率,使经济主体在不确定性中减少成本,保证或增加收益,使市场经济活动与交易不断延续。

信用制度与信用管理体系减少了潜在的欺诈行为[3],延长了交易的延续性,保障了市场的健康发展。

第三,信用是市场经济微观主体活动的启动器。

市场经济微观主体包括各式各样的企业和金融机构。

市场经济微观主体的一切社会活动往往是从信用开始的,是从筹资活动开始的,信用是市场主体活动的启动器。

企业是社会信用活动中最活跃的层次,是巨大的信用需求者和供给者。

金融机构在社会活动中有双重身份:

一种身份是企业,有自身的收入和支出,时而盈余,时而赤字既可能受信又需要授信,和普通的企业一样有着类似的信用活动。

另一种身份是社会信用活动的媒介,一方面聚集社会资金,广泛收集和接纳社会各界的授信,形成金融机构的债务;

另一方面吧聚集的资金通过诸如贷款等方式分配出去,形成金融机构和债权。

第四,信用是市场金融活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金融活动是市场经济的核心,而信用正是金融活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以信用为基础,在货币保管——兑换——经营的基础上,金融活动最古老的机构——银行产生了;

以信用为原则,银行的信贷活动大力发展,银行成为经济的核心;

以信用为前提,金融工具与金融资产被广泛交易与不断重组,金融市场因此日益发展壮大,正逐渐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

第五,信用为政府对国民静级进行红宏观调控创造了条件。

一方面,由于信用的发展,出现了多种银行和信用机构,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是国家调节经济的中心,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是中央银行调节经济的传导者,最终作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和单位,整个金融体系组成了调节宏观经济和有机体。

另一方面,由于信用的发展,出现了多种信用工具,同时出现了使信用工具流通和转让的金融市场,这就为中央银行调节经济提供了场所和将经济手段。

(二)信用对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的作用与贡献一人注目,信用活动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立并发挥信用管理体系的作用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宏观调控必不可少的内容,研究与认识信用活动与经济运行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1、信用活动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拉动力

信用活动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作用于反作用的关系。

经济进步与经济增长带动信用活动发展,同时,信用活动的扩大与发展又会促进经济进步与经济增长。

一个国家或地区信用活动与信用交易的总规模对经济增长有有一定的拉动作用。

从长期的均衡状态上看,在一定范围内,信用规模的增长可以拉动一定比例的经济增长,但超出这个范围,信用增长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到当期或未来的经济增长。

2、为经济主体提高了经济活动的质量与效率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已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

一方面,企业利用信用方式购买原料、及其设备甚至劳动力,进行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另一方面,企业借助各种信用活动,开展信用销售,维护老客户,发展新客户,不断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和交易规模。

在这两方面的信用活动中,为了各个环节能够衔接并形成良性循环,企业必须加强管理,保证各个环节的工作质量,从而有利于提高整个企业的经济活动质量与水平。

在这个提高的过程中,企业会自觉不自觉地建立和维护自己的信用与社会信用关系,创造和形成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在健康、良好的氛围中发展壮大。

信用活动有利于提高消费者的生活质量,可以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借助信用活动,一方面,政府可以利用政府债券想社会公开授信、广泛聚集社会闲散的货币资金,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公共事业;

另一方面,借助各种各样的信用活动,政府可以向社会微观经济进行授信,以最好的方式、尽可能搞笑的形式开展经济建设,扩大就业规模,维持经济繁荣;

另外,各种各样的信用活动是社会经济活动与经济交易规模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府的税收收入。

(三)信用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1、企业信用缺失的困扰

“企业信用缺失”是中国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面临的最棘手的问。

这是由于:

企业无历史信用数据,银行没有信贷信用记录和信用记录公开制度,企业财务数据不真实;

不具备信用担保的可行性;

抵押资产缺乏,市场发展前景不明,经营管理多数不成熟。

同时企业与银行地位不平等、中国金融和资本市场的结构失衡,也阻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2、债务拖欠问题的深层原因

经过深入诊断拖欠或被拖欠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我们发现,拖欠问题与企业落后的或不合理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机制密切相关,突出变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经营目标

要利润还是要业绩?

深入研究发现,在买方市场和赊销方式下,一个企业如果过分注重重销售业绩的增长,虽然能快速扩大账面销售额,但其背后的财务状况却常常不乐观,应收账款上升,销售费用上升,负债增加,呆账坏账增加,利润下降。

这些问题,根源产生于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摇摆不定和激烈冲突。

有的国有企业管理者为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的业绩考核,不顾企业长远利益,急功近利,过度放账。

有的职工抱怨说:

“领导在任时很风光,离任时应收账款问题一大筐”。

(2)业务承包制

谁对企业的信用行为和风险负责?

很多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采取了各种形式的层层业务承包方式,包括销售提成制、服务承包制、低价清算制、风险抵押金制等形形色色的方法,然而,这些经营管理方式在追求对员工或管理者激励的同时,往往弱化了企业的责任承担机制和风险控制机制。

业务人员的权力往往大于责任,同时,企业又缺少一套有效的信用风险内部控制制度,其结果造成企业的大量呆账坏账损失或严重的失信行为。

有人把这种现象叫做:

“大企业的规模,个体户的操作,国家拿小头,个人拿大头。

3、应收账款

事后管理还是事前控制?

应收账款是企业的神经中枢,管理不当会造成企业的一系列信用问题。

目前,许多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前清后欠”,缺少对应收账款的系统管理,尤其是前期的信用风险控制。

我国企业的账款回收的效率偏低,应收账款回收期评价在90天以上,大大高于发达国家企业评价45天的水平,而且绝大多数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重点是在“追账”上面。

二、中小企业信用现状

(一)中小企业内部信用问题

目前,我国尚未形成完备的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在中小企业管理过程中,许多企业自身信用状况严峻,信用管理水平低下,致使经营风险增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内部信用管理观念不强

企业内部信用管理观念[4]不强是首要原因。

当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坏账数量急剧增加,以致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时,企业领导不是从根本上去加强企业的内部信用管理,提高内部信用管理水平,而是从表面上去改变结算方式,只采用现金交易或信用证交易,以提高贷款收回的保险系数,其结果是应收账款减少了,销售风险降低了,但是信用好的客户也受到不应有的牵连。

久而久之,企业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小,从而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另一种倾向是企业只顾交易数量和提高销售额,不管对销售风险的控制,不管客户信用状况,只要又市场就大量赊销产品。

虽然企业的市场份额提高了,但企业应收账款及坏账也增加了,以致企业销售越多,则亏损得也越多。

这两种倾向都反映出企业治标不治本,没有信用管理意识或信用管理观念不强。

2、信用基础薄弱

企业的自有财产是按照承诺偿还债务的信用基础之一。

经营管理相对粗放,产品科技含量低,经济效益不佳,亏损面大,导致了企业偿债能力不强,企业信用基础十分脆弱。

3、部分业务人员素质低

这里的素质包括两方面:

一是指部分业务人员思想道德素质低。

表现在业务员私心过重,损公肥私思想作怪,为了一己之利,不惜损害企业利益,与客户相互勾结,使企业蒙受损失。

二是业务素质低,敬业精神差,对客户的资信状况、履约能力等不作深入调查和研究,随意将企业产品赊销给客户,遇到资信状况和履约能力差或恶意欠费的客户,贷款无法收回,使企业蒙受损失。

4、企业内部信用管理机构不健全

我国很多中小企业没有专设内部信用管理机构[5],将信用管理作为财务部门的一项附属工作,只负责结算和应收账款的记账;

也有的企业把企业信用管理放在销售部门,虽然销售部门了解客户的情况,但为了完成自己的销售任务,搞好与客户的关系,销售部门也不可能履行好信用管理应有的职能。

(二)中小企业外部信用问题

信用是经济主体之间信守承诺,到时履约的行为,信用问题的表现之一是履约能力不足,表现之二是履约意愿缺失。

中小企业虽然占我国企业的90%以上,却普遍面临着严重的信用问题。

一部分中小企业是新兴科技型中小企业,这些企业是经济主体中最富有贡献性力量,然而这类企业自诞生时起就具有固定资产比重较小、信用基础不足、投资周期短的特点,使得这些企业信用风险大,融资信用极为低下;

另外部分中小企业虽然有一定的履约能力,可是投机套利的可能性较大,因此信用缺失的概率也大。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以买方市场为特征的市场格局越来越明显,信用需求也就越来越迫切,在信用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企业面临的信用矛盾与冲突随之严重,更多的信用问题凸现出来,这些问题不及时解决就会逐渐积累,演变成危机,如金融信用危机、商业信用危机、消费信用危机等。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问题突出表现如下:

1、融资信用不足

据调查我国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提供的信贷仅占到大中型企业的0.5%左右,但在业务审批时,每笔业务的流程是完全相同的,这种现象的背后是严峻的融资信用问题。

一些中小企业缺乏对融资信用[6]的重视,不愿意守信还贷,为中小企业树立了不好的形象;

一些中小企业由于没有还款能力,信用风险偏高,银行不愿意放贷。

但是我国中小企业中不乏社会贡献好、科技潜力大的企业,由于没有资金许多项目不能开发和实现产业化,这些企业迫切需要信用贷款和追加投资,实现规模生产。

2、商业信用缺失

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中最活跃也是交易最频繁的信用关联方,大量的商业、商品往来都发生在中小企业之间,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和扩大销售,常常利用信用合同、协议、授权、承诺等信用交易方式。

但是实际上,信用交易的背后是大量的违约行为,据悉我国每年合同履约率平均不到70%,由于合同欺诈造成的损失约55亿元,相互拖欠的未付资金超过3000亿元,由于三角债和现款交易增加的财务费用约有2000亿元。

3、生产信用缺失

生产信用缺失表现为企业隐藏事实,欺诈消费者,追求暴利。

许多中小企业没有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或认证,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使用劣质、有害的原材料,采用非法生产方式,而这些消费者是不知道的。

4、财务信用缺失

财务信用缺失是中小企业信用缺失的一个突出点。

大量的中小企业都曾提供过虚假的财务报告,企业为了逃税避税,与审计机构串通一气,制造虚假的财务数据,少纳税或者不纳税;

有些企业甚至通过虚设分公司,开设多个不同的账户,以达到其套利的目的。

虚假财务信息也欺骗战略投资者和银行,造成大量资本金的误投和流失。

中小企业财务信用的缺失既和企业自身有关,会计师行业也负有重大的责任,其危害也很恶劣的。

三、改变中小企业信用问题现状的对策

信用是市场经济规范有序运行的重要基础,信用的建立是一个重复博弈的过程,理清中小企业信用来源有助于找到治理中小企业信用问题的合适途径,中小企业信用资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企业自身的成长与发展,这是基础;

二是来自企业间的互相借助,这是一种补充;

三是依靠信用担保机构的提升,这是导向。

当前情况下治理中小企业信用问题的总体战略是一手抓硬规范,一手抓软约束:

从法律法规上对企业信用行为实行硬要求,从社会信用服务和企业自身管理上形成信用激励机制的软约束。

总的思路是实现宏观治理和微观治理相结合的方式:

依靠政府和社会的力量对信用行为进行管制和约束,实行信用管理他率,规范信用秩序;

和依靠企业建立信用管理制度和政策[6],提高信用自率水平,防范信用风险。

(一)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法制建设

有关企业信用法制建设国内不少城市正在进行试点和探讨,但是由于缺乏经验,法制工作没有真正开展到实处,目前的关键是要加紧学习研究,加快建立健全地方中小企业信用立法工作,并将这项工作推向全国范围,建立国家信用法律法规。

因此当前要从这几个方面加快信用法制建设:

一是严格规范征信机构、征信评估、征信数据等征信服务活动;

二是扩大信用法律约束范围,将所有中小企业纳入信用法制规范范围,制订中小企业信用报告法等;

三是加快国家信用法律法规建立,统一管理统一协调,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的大环境;

四要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各地方政府要按市场规律管理、行政,公正办事,严格执法,严厉打击各种逃债和失信行为,严把信用关。

(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的担保机制

中小企业融资难,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企业的信用程度差,而我国又缺乏中小企业融资支持辅助体系,如贷款担保、贷款风险补偿机制、财政利息补贴等,从而加剧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状况。

因此,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关键在于提高企业信用,这就需要通过成立各种形式的信用担保公司,完善多层次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一是要大力发展政府性担保基金。

按照“政策化资金、法人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原则,不断发展壮大政府性担保基金。

政府应通过预算安排,建立共同担保基金,并将担保基金委托给专业机构来管理和运作[7],既可有效地防止政府直接干预,又可在担保人才缺乏的现状下,充分利用社会专业人员。

二是要加快发展商业性担保机构。

中小企业因受自身条件限制,始终存在资金缺口,迫切需要外部间接融资。

因此,应大力支持商业性担保机构的发展,逐步建立起政策担保和商业担保、政府担保和民间担保分工合作、互为补充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三是要鼓励发展中小企业互助担保组织。

多个中小企业共同出资组建互助担保机构,利用互助担保机构的资产和信用,为成员企业的贷款提供担保,能有效降低贷款风险,大大增强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

(三)加强政府对中小企业信用管理的正常支持

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管理制度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对企业信用管理制度的实施和完善具有重要的作用[8],完善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必须加强政府的作用。

一方面,政府需要建立、健全信用管理的相关法律和制度,通过国家宏观制度的完善为企业信用管理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要加大执法力度,对那些恶意欺诈的行为严加惩处。

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应收账款中账龄超过1年的,其中65%属于有意欺诈,所以政府必须加强管理和执法力度,以促进培育和维护良好的信用环境。

另一方面,要加强企业负责人的责任,防止出现随意处理应收账款,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

(四)充分认识信用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

企业领导必须将信用管理看成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9],并通过教育使员工认识到,增加有效销售、减少坏账损失、使公司利润最大化是公司全体员工的共同目标。

因此,有效的信用管理模式必须有企业的主要领导倡导,从企业的整体利益出发,在各部门成员达成统一认识的基础上予以建立。

(五)全面提高信用管理人员的素质

信用管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企业中的信用管理人员只有掌握好了各种必要的信用管理方法和分析技术,才能胜任信用管理工作。

所以,必须加强对现行企业信用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提供其信用管理的能力和技巧。

(六)完善中小企业信用监督机制

一是要强化内部监督,即依靠中小企业内部信用管理机构对自身进行监督。

中小企业内部应明确信用建设相应的人员和机构,把信用建设作为企业的日常工作来进行。

二是建立规范的信息披露制度。

充分借鉴国外建设企业征信行业的经验,通过立法手段,要求和规范全社会所有中小企业从注册登记开始,每月必须向征信管理机构提供征信数据[10],建立中小企业个人信用档案,并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把企业信用档案信息在网上公布,面向社会公众公开,允许银行、企业、供应商、销售商和消费者自由查询数据库中所有征信数据,实现资源共享,建立联合的信息披露制度,强化信用行为的外部监督。

三是要强化政府对中小企业的行政监督机制。

发挥政府作用,主要是通过对契约责任的履行、市场制度的设计以及行政法规的施行,对企业的行为进行监督检查,保护守信者,为信用体制的确立提供一个坚实的平台。

四是要建立媒体公众对中小企业的监督机制。

通过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通过新闻媒介加大对不讲诚信、恶意欺诈企业的曝光力度,将那些不讲商业信用的企业置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

如可以广泛推广“失信中小企业黑名单”公示制度,每年定期公布失信中小企业的名单,向全社会进行“公示”。

(七)加强中小企业信用管理

中小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制度是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最重要的微观基础,所有企业间的信用制约关系,首先是依赖每个企业自身的信用管理[8]和风险防范机制建立起来的。

加强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一是加紧制定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和政策,如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等,这是企业信用管理活动的保障基础;

二是要建立信用管理组织或职能,信用管理的职能集销售管理和财务管理于一体,从企业设立审批开始信用管理的职能要纳入公司章程;

三是要有信用风险控制与防范机制,尽量避免商业信用违约行为的发生,促进市场秩序运行。

中小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建设从微观上形成对客户信用的软约束,有利于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创造信用交易的竞争机制。

总之,中小企业信用问题的治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不断的摸索改革,并适应经济形势的需求,改变观念,开拓创新。

只有政府、企业、全社会的通力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