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言配套训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课外文言配套训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外文言配套训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亡何,其人亡(死亡)
B且父未尝语我也(告诉)
C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父亲)
D卒辇而致之(送还)
2、下列句中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有友某以千金寄之
A徐喷以烟B以丛草为林
C愚以为营中之事D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3、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以:
介词,用
B蔡召其子至,归之。
之:
代词,他,指代“其子”
C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而:
表示承接
D卒辇而致之。
代词,他,指代“蔡磷”
4、对上面短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蔡磷的朋友“以千金寄之,不立券”,是因为了解蔡磷“重诺责,孰风义”。
B朋友的儿子“愕然不受”,主要是因为父亲不曾把这件事告诉他。
C“券在心,不在纸”,意思是朋友之间的友谊、信任要铭记在心里,而不是写在纸上。
D这则短文以具体的事例赞扬了蔡磷的诚信。
5、翻译句子:
卒辇而致之。
年羹尧镇西安3
年羹尧①镇西安时,广求天下才士,厚养幕中。
蒋衡应聘而往,年甚爱其才……年征青海日,营次,忽传令云:
“明日进兵,人各携板一片、草一束。
”军中不解其故。
比次日,遇塌子沟②,令各将束草掷入,上铺板片,师行无阻。
番③人方倚此险,大意大兵骤至也。
遂破贼巢。
又年征西藏时,一夜漏④三下,忽闻疾风西来,俄顷即寂。
年急呼某参将,领飞骑三百,往西南密林中搜贼,果尽歼焉。
人问其故,年曰:
“一霎而绝,非风也,是飞鸟振羽声也。
夜半而鸟出,必有惊之者。
此去西南十里,有丛林密树,宿鸟必多,意必贼来潜伏,故鸟群惊起也。
”
(节选自《啸亭杂录》和《郎潜纪闻》。
有删改)
【注释】①年羹尧:
人名,清朝名将。
②塌子沟:
淤泥深坑。
③番:
我国古代西南少数民族的统称。
④漏:
古代计时用的漏壶。
1、下列句中与“忽闻疾风西来”的“西”用法不同的是()
A斗折蛇行B往西南密林中搜贼
C吾日三省吾身D学而时习之
2、下列句中与“夜半而鸟出”的“而”用法相同的是()
A见贤而内自省也B任重而道远
C学而不思则罔D使之冲烟而飞鸣
3、下面对年羹尧事迹的概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重视人才,广招天下才士。
B.预备板、草,越沟攻破贼巢。
C.闻风而起,苦练夜战本领。
D.派骑三百,密林搜歼敌人。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番人方倚此险,不意大兵骤至也。
4
齐使者如梁①,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
齐使以为奇。
窃载与之齐。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②。
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
于是孙子谓田忌曰:
“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
”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
及临质③,孙子曰:
“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
”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
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
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其后魏伐赵,赵急,请救于齐。
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曰:
“刑余之人不可。
”于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④中,坐为计谋。
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
“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疲于内。
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
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
”田忌从之。
魏果去邯郸,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
(《史记·
孙子吴越列传》)
【注释】①梁:
魏国都城大梁,下文“梁军”即为魏军。
②驰逐重射:
赛马打赌。
驰逐,用马赛跑。
重射,大赌,押重金赌输赢。
③临质:
临场比赛。
④辎车:
一种有帏盖的车子。
1.下列语句中带点词的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A.君若不引兵疾走大梁友人惭,下车引之
B.卒得王千金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C.于是乃以田忌为将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D.田忌信然之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2.下列句中加点的“于”与例句中的“于”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请救于齐
A.广时知之,故自辞于大将军B.战于长勺
C.皆以美于徐公D.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解说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齐国使者见到孙膑后,惊异于孙膑的才能,于是悄悄把孙膑带回了齐国。
B.孙膑为田忌重新设计赛马的顺序,让田忌赢得了重金。
C.田忌把孙膑作为人才引荐给齐威王,齐威王马上任用孙膑为大将。
D.孙膑分析形势,劝说田忌不要劳师远袭,而应该迫使魏国设法自救从而放弃攻打赵国。
4、将上面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的翻译成现代汉语。
(1)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2)魏果去邯郸,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
聊斋志异促织5
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
虫跃掷径出,迅不可捉。
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
儿惧,啼告母。
母闻之,面色灰死,大惊曰:
“业根,死期至矣!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儿涕而去。
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
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
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
夫妻向隅,茅舍无烟,相对默然,不复聊赖。
日将暮,取儿藁葬。
近抚之,气息惙然。
喜置榻上,半夜复苏。
夫妻心稍慰,但儿神气痴木,奄奄思睡。
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亦不复以儿为念,自昏达曙,目不交睫。
东曦既驾,僵卧长愁。
忽闻门外虫鸣,惊起觇视,虫宛然尚在。
喜而捕之,一鸣辄跃去,行且速。
覆之以掌,虚若无物;
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
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
审谛之,短小,黑赤色,顿非前物。
成以其小,劣之。
惟彷徨瞻顾,寻所逐者。
壁上小虫忽跃落襟袖间,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
喜而收之。
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思试之斗以觇之。
【注释】促织:
蟋蟀的别称。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而:
你的
B既而得其尸于井既而:
不久,一会儿
C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裁:
裁断,裁决
D折过墙隅隅:
角落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母闻之,面色灰死近抚之
B儿涕而去喜而捕之
C覆之以掌成以其小,劣之
D裁举,则又超忽而跃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儿惧,啼告母。
母闻之,面色灰死”侧面写出了所得促织的珍贵。
B成夫妻在掩埋儿子时,发现儿子变成了一只促织。
C儿子化成的促织形体小,成开始并不瞧得上。
D“壁上小虫忽跃落襟袖间”,对成名似乎有感情,以此表示促织的异乎寻常,暗示成子化身促织。
左传·
庄公十一年6
十一年,夏,宋为乘丘之役故,侵我,公御之,宋师未陈而薄之,败诸鄑,凡师,敌未陈曰败某师,皆陈曰战,大崩曰败绩,得隽曰克,覆而败之曰取某师,京师败,曰,王师败绩于某。
秋,宋大水。
公使吊焉,曰:
“天作淫雨,害于粢盛,若之何不吊?
”对曰:
“孤实不敬,天降之灾,又以为君忧,拜命之辱。
”臧文仲曰:
“宋其兴乎,禹汤罪己,其兴也悖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且列国有凶,称孤礼也,言惧而名礼,其庶乎。
”既而闻之曰:
“公子御说之辞也。
”臧孙达曰:
“是宜为君,有恤民之心。
冬,齐侯来逆共姬。
乘丘之役,公以金仆姑射南宫长万,公右歂孙生搏之,宋人请之,宋公靳之,曰,始吾敬子,今子鲁囚也,吾弗敬子矣,病之。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为乘丘之役故缘故
B公使吊焉悼念死者
C禹汤罪己责罪
D既而闻之曰不久
2、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A宋为乘丘之役故
B天降之灾
C覆而败之曰取某师
D拜命之辱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十一年夏,宋国入侵鲁国,结果是大败鲁国。
B十一年秋,宋国遇到水灾,粮食歉收。
C秋,鲁公去宋国表示慰问。
D根据宋公的回答,臧文仲推断宋国要兴盛了。
是宜为君,有恤民之心。
六下:
晏子之御①7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②之妻从门间③而窥。
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既而归,其妻请去。
夫问其故,妻曰:
“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
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
妾以是求去也。
”其后,夫自抑损④。
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注释】①本文选自《晏子春秋》②御:
车夫③间:
缝隙④抑损:
谦虚退让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与“晏子怪而问之”中的“怪”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父异焉,借旁近与之B怪声四起
C固以怪之矣D邑人奇之
2、下列与“名显诸侯”中的“名”意思相同的是()
A、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B、命之者谁
C、山不在高,有仙则名D、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尔
3、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虚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既而归
B其妻请去其后,夫自抑损
C常有以自下者御以实对
D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然子之意,自以为足
4、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晏子是齐国的国相,文中表现他是一个志得意满的人
B、车夫在听了妻子的话后,仍无所改变
C、车夫之妻埋怨丈夫给身高不足六尺的晏子赶车太丢人
D、文中“大夫”为春秋战国时的官名,并非现在的医生
5、用现代汉语解释句子
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
牧竖巧逮狼8
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②。
各登一树,相去③数十步。
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④。
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⑤;
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⑥。
其一竖又在彼树致⑦小狼鸣急。
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
乃舍此趋⑧彼,跑⑨号如前状。
前树又鸣,又转奔之。
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
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
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选自《聊斋志异》)
注:
①牧竖,牧童。
竖,童仆。
②谋分捉之:
商量好每人捉一只小狼。
③去:
距离。
④仓皇:
惊慌。
⑤嗥(há
o):
狼的叫声。
⑥号(há
o)且爬抓:
一边大声吼叫,一边抓挠树身。
⑦致:
使。
⑧趋:
向,到。
⑨跑(pá
同“刨”,兽用前爪刨地。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意甚仓皇 意:
意思B大狼闻声仰视 闻:
听见
C狼闻声四顾顾:
看D气已绝矣 绝:
断
2.下列句子中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久之不动
A、何不试之以足《郑人买履》
B、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
C、学而时习之《<
论语>
十则》
D、久之,目似瞑《狼》
3.对文章内容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从大狼身上能够体现伟大的母爱。
B.在刻画狼时,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
C.文中开篇写“谋分捉之”,下文从狼的侧面处处体现了“谋”的结果。
D.文章的语言简练而生动,运用了比喻和描写。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七上:
卖油翁9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
“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
“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
“尔安敢轻吾射!
“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构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善:
善长
B尔安敢轻吾射轻:
轻视
C但微颔之颔:
点头
D无他,但手熟尔。
但:
只
2、下列加点词“以”与“以我酌油知之”中的“以”意思相同的是()
A.以为妙绝B.以钱覆其口
C.徐以构酌油沥之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写了陈尧咨射箭的技艺高超。
B.第二段写了卖油翁酌油的本领过人。
C.本文中陈尧咨自信,卖油翁自大。
D.本文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0
高帝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
大臣谏,不从。
吕后使吕泽劫留侯画计。
留侯曰:
“此难以口舌争也。
顾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
四人者年老矣,皆以上慢侮人故,逃匿山中,义不为汉臣。
然上高此四人。
诚能不爱金帛,令辩士持太子书,皆以上慢侮人故。
来以为客,时时从入朝,令上见之,则一助也。
”吕后如其计。
汉十二年,上疾甚,愈欲易太子。
叔孙太傅称说引古今,以死争,上详许之。
及宴,置酒,太子侍,四人者从,年皆八十余,须眉皓然,衣冠甚伟。
上怪而问之,四人前对,各言姓名,曰:
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
上乃大惊曰:
“吾求公数岁,公辟逃我,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
”四人皆曰:
“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
窍闻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欲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耳。
”上曰:
“烦公幸卒调护太子。
”四人为寿已毕,趋去。
上目送之,曰:
“羽翼已成,难摇动矣。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皆以上慢侮人故故:
缘故
B.上详许之许:
答应
C.及宴,置酒,太子侍及:
到达
D.上怪而问之怪:
以……为怪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以”与“此难以口舌争也”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塞忠谏之路也B.属予作文以记之
C.皆以美于徐公D.醒能述以文者
3.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留侯认为请出四位老者为太子效力,就有助于阻止高帝废黜太子。
B.叔孙太傅引用古今事例,甚至以死相争来阻止高帝废黜太子,但未能成功。
C.因太子不爱钱财,仁厚孝顺,礼贤下士,四位老者才答应出山为其效力。
D高帝认为太子“羽翼已成”,是因为他已感觉到天下人都愿意为太子效命。
4.请把文中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令辩士持太子书,卑辞固请,宜来。
陆游筑书巢11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
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
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
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
“此非吾所谓巢者邪!
”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
“信乎其似巢也!
”
(选自《渭南文集》)
【注释】1、椟:
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
2、觌:
相见。
3、槁枝:
枯树枝。
1、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划线句:
宾客不至,妻子不觌
A.不接待到访的客人,不去和妻子相见。
B.客人不来拜访,妻子子女不来相见。
C.不接待到访的客人,不去和妻子子女相见。
D.客人不来拜访,妻子不来相见。
2、句子“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中“而”的用法,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表并列
B.表转折
C.表修饰
D.表顺承
3、本文主要体现了陆游()
A.酷爱读书
B.喜爱建筑
C.不拘小节
D.乐观幽默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2
凡作事专心志,竭计虑,穷日夜而为之者,曰不遗余力,曰惟日不足,若余之寻花是也。
忆辛丑年,自昆山而太仓,而嘉定,而南翔,看牡丹三十五家。
乙巳,寻牡丹于江阴,以无向导,废然而反。
结伴寻花,或舆或杖,僻远之地无不至;
有初至不得入者,辄再三往,必得观而后已。
山中名花,大抵皆寓目,多生平所未见者。
昼则坐卧花前,夜则沉醉花下,如是数日。
兴尽则挂帆渡湖,至虎丘观花市而归;
复遍历昆山城内外有花之所。
客曰:
“周濂溪谓‘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以子之贫贱,毋乃不宜!
”余曰:
“吾贫则无儋石矣,而性慷慨,喜豪放,无贫之气;
贱为韦布矣,而轻世肆志,不事王侯,无贱之骨。
安在与花不宜?
”客又曰:
“欧阳公,儒者也。
以牡丹为花妖。
子何好之甚?
“凡物之美者,皆能为妖,何独花也。
溺其美而动其中,皆足以丧身。
吾不得于世,借以娱目肆志而已,何妖之为!
【注】:
①浃辰:
十二日。
1.下列对文中“皆能为妖”一句中的“妖”字的解释对的一项是()
A.艳丽,美好B.古时称一切反常怪异的东西或现象。
C.不好的征兆D.害人的怪物
2.下列句中的“而”与“必得观而后已”中的“而”意义与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至虎丘观花市而归B.废然而反
C.言和而色夷D.乃以瓦布之,而动之如初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为寻访牡丹,跋山涉水,不辞辛劳,总觉得时间不够用。
B.作者喜爱牡丹成癖,看见名花,就日夜与其相伴,如醉如痴。
C.作者说牡丹是富贵之花,而自己性情慷慨豪放,与牡丹不相宜。
D.作者认为自己与世道不相和,借赏花来愉悦眼目放纵心志罢了,不能认为它妖。
4.翻译下列句子。
译:
13
籍长八尺馀,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
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①曰:
“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
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
”是时桓楚亡在泽中。
梁曰:
“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
”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
梁复入,与守坐,曰:
“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
”守曰:
“诺。
”梁召籍入。
须臾,梁眴②籍曰:
“可行矣!
”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
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
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
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
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
遂举吴中兵,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
梁部署吴中豪杰为校尉、候、司马。
有一人不得用,自言于梁。
“前时某丧使公主某事,不能办,以此不任用公。
”众乃皆伏。
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广陵人召平于是为陈王徇广陵,未能下。
闻陈王败走,秦兵又且至,乃渡江矫陈王命,拜梁为楚王上柱国。
曰:
“江东已定,急引兵西击秦。
”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
闻陈婴已下东阳,使使与连和俱西。
陈婴者,故东阳令史,居县中,素信谨,称为长者。
东阳少年杀其令,相聚数千人,欲臵长,无适用,乃请陈婴。
婴谢不能,遂强立婴为长,县中从者得二万人。
少年欲立婴为王,异军苍头特起。
陈婴母谓婴曰:
“自我为汝家妇,未尝闻汝先古之有贵者。
今暴得大名不祥不如有所属事成犹得封侯事败易以亡非世所指名也。
”婴乃不敢为王。
谓其军吏曰:
“项氏世世将家,有名于楚。
今欲举大事,将非其人不可。
我倚名族,亡秦必矣。
”于是众从其言,以兵属项梁。
项梁渡淮,黥布、蒲将军亦以兵属焉。
凡六七万人,军下邳。
《史记项羽本纪》
【注】①梁:
项梁,是项羽(籍)的叔父。
②眴:
目动,眨眼。
1、下列加点的字的解释不相同的一组是()
A.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虽欲言,无可进者
B.是时桓楚亡在泽中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C.广陵人召平于是为陈王徇广陵,未能下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
D.于是众从其言,以兵属项梁神情与苏黄不属
2、下列句中“其”的意思与“今欲举大事,将非其人不可”相同的是()
A.其真无马也。
B.其如土石何?
C.其船背稍夷D.安陵君其许寡人。
3、对文章内容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项梁本有建业之心,而会稽太守有可能成为障碍,所以就找一借口,让项羽杀了他。
!
B、之所以要杀殷通是因为他是太守,项梁和项羽只是布衣之身,如果不杀殷通,那就后世流传的就是殷通起义了,而项梁和项羽只是殷通的部下了.项梁又怎么甘于曲居人下.
C、陈婴的母亲胆小怕事,所以不让陈婴称王。
D、陈婴的母亲有长远的眼光,觉得陈婴不宜称王。
4、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
七下竹溪记14
余尝游于京师侯家①富人之园,见其所蓄②,自绝徼③海外奇花石无所不致,而所不能致者惟竹。
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其为园④,弈必购求海外奇花石,或千钱一石,百钱买一花而不自惜。
然有竹据其间,或芟⑤而去焉,曰:
“毋以是占我花石地!
”而京城人苟可致一竹,辄不惜数千钱。
然才遇霜雪,又槁⑥以死。
以其难致而又多槁死,则人益贵之。
而江南人笑之曰:
“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
”(节选自《任光禄竹溪记》)
[注释]①侯家:
王侯之家。
②蓄:
蓄养,收藏。
③绝徼:
极远的边地。
④其为园:
他们建造园子。
⑤芟(shān):
割。
⑥槁:
干枯。
1、“或千钱一石”一句中,“或”的解释正确的一项()
A或者B或许C有人D有时
2、下列句中“之”的解释,与“富人之园”相同一项是()
A则人益贵之B而江南人笑之
C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D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3、这段文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物以稀为贵”
B“不同地方的人对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看法”
C“事物的好坏贵贱是相对的”。
D京城人花费千钱购买一竿竹子的行为是愚蠢的,不值得的。
4、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
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
蹇叔哭师15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
“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
"
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勤而无所,必有悖心。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公辞焉。
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
蹇叔哭之曰:
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公使谓之日:
尔何知?
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
晋人御师必于殽,殽有二陵焉:
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
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秦师遂东。
1、对“蹇叔之子与师”的“与”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B未复有能与其奇者C呼尔而与之D吾孰与城北徐公美
2、“勤而无所”中,“而”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连词表修饰B连词表顺承
C连词表转折D连词表递进
3、对蹇叔的评价错误的一项
A蹇叔能审时度势,他的预见有如先知,料事真如神,
B秦军后来果然在崤山大败而归,兵未发而先哭之,实在是事前就为失败而哭,并非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