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820018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581.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盐城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江苏省盐城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江苏省盐城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江苏省盐城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江苏省盐城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盐城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

《江苏省盐城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盐城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盐城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

专题:

应用题。

现代通信有微波通信、卫星通信、网络通信和光纤通信,每种通信的名字都是以传递信息的载体来命名.

光纤网络是光纤通信的载体,因此光纤的主要作用是通信.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

学生对光纤通信特点的了解和掌握,是中考的热点,是一道基础题.

3.下列图中,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刻度尺的使用。

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方法:

①根据估计结果选择恰当的刻度尺;

②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零刻线是否磨损;

③放置刻度尺要将刻度尺与被测长度紧贴;

④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准确读出已知刻度后,在最小刻度后再加上一位估计值.

A、零刻线磨损的可以从其他的整刻线开始测起;

但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所以A错;

B、要从刻度尺的零刻线开始测起,所以B错;

C、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有刻度的一侧没有紧贴被测长度,所以C错;

D、刻度面紧贴被测物体,起始端从零开始,故D正确;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了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属于基础知识,比较简单.

4.下列做法属于在传播途径中控制噪声的是(  )

汽车进入市区后禁止鸣喇叭

图书馆里不能大声喧哗

飞机旁的工作人员带上耳罩

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

防治噪声的途径。

噪声的减弱办法有三个:

在声源处减弱;

在人耳处减弱;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逐个分析选择项中的措施,与以上三种方法相对应即可得到答案.

A、汽车进入市区后禁止鸣喇叭,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不符合题意;

B、图书馆里不能大声喧哗,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不符合题意.

C、飞机旁的工作人员带上耳罩,即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不符合题意;

D、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即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符合题意;

噪声的减弱办法是针对声音的产生、传播、接收这三个过程来采取措施的.两者对应起来,可以简化对噪声减弱办法的记忆.

5.自行车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交通工具,以下认识中错误的是(  )

脚踏上印制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车轮做成圆形是为了减小摩擦

车把手紧套在钢管上是为了减小摩擦

用力捏刹车把是为了增大摩擦

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情况下,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有关,压力越

大摩擦力越大;

在压力相同的情况下,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另外减小摩擦力还可以通过变滑动为滚动、用气垫的方法来实现.

A、脚踏上印制花纹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的粗糙长度来增大摩擦;

故A不符题意;

B、车轮做成圆形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的方法来减小摩擦;

故B不符题意;

C、车把手紧套在钢管上是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

故C符合题意;

D、用力捏刹车把是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

故D不符题意;

此题考查了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结合生活

中的实例,分析选项中接触面粗糙程度以及压力的变化情况,进而分析摩擦力的变化.

6.下列实验中,不能说明“流速大小对流体压强有影响”的是(  )

吹气时纸条向上飘

用吸管从瓶中吸饮料

吹气时纸片向下凹陷

[来源:

Zxxk.Com]

吹气时A管中水面上升

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探究实验。

(1)从纸条上方和下方空气的流速和所受压强的大小去考虑即可解决;

(2)当用口吸吸管时,口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大气压压着饮料进入口中.

(3)掌握纸片上方和下方的空气流速和压强变

化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4)当用嘴向B管中吹气时,致使A管上方的气压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在A吸管中上升.

A、将一纸条放在嘴边,用力从纸条上方吹气,因为纸条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纸条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纸条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压力差,所以纸条就飘起来.不符合题意.

B、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不能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符合题意.

C、用嘴在纸片下面吹气时,纸片下方的空气流速加快,下方的压强小于上方的压强,故纸片向下凹陷,不符合题意;

D、当用嘴向B管中吹气时,致使A管上方的气压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在A吸管中上升.不符合题意.

(1)大气压在生活中

应用很广泛,吸盘、抽水机、呼吸、吸管吸饮料等都是大气压作用的结果.

(2)掌握流体压强跟流速的关系:

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流速越小,压强越大.能用流体压强解释有关的问题.

(3)本题反映了物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7.关于滚摆在运动过程中能量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下降过程中动能不变

最低点动能为零

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小

最高点重力势能最大

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1)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2)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质量、被举得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A、滚摆下降过程中,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变小,速度增加,动能增加,故A错误;

B、滚摆下降到最低点时,速度最大,动能最大,故B错误;

C、滚摆上升过程中,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增大,故C错误;

D、滚摆到达高点时,高度最大,重力势能最大,故D正确.

本题考查了动能和重力势能的概念,及影响其大小的因素,属于基本内容.在判断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大小时,要注意看影响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怎么变化.

8.将浸没在水中的鸡蛋释放,鸡蛋下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鸡蛋受到的浮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上

在水中越深,鸡蛋受到的浮力越大

下沉的鸡蛋不受浮力作用

鸡蛋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阿基米德原理。

解决该题需要掌握以下内容:

①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同时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并且浮力的方向与重力的方向相反.判断出A是否符合题意.

②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只有完全浸没于液体中,排开液体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可利用公式F浮=G排=m排g=ρ液v排g判断出鸡蛋受到的浮力的变化.判断出B是否符合题意.

③物体的沉浮条件:

当浮力大于物体重力﹣﹣物体上浮;

当浮力等于物体重力﹣﹣物体悬浮或漂浮;

当浮力小于物体重力﹣﹣物体下沉.判断出C、D是否符合题意.

①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同时受到重力和浮力,重力的方向为竖直向下,因此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所以鸡蛋受到的浮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下.故A符合

题意.

②因为鸡蛋浸没在水中,所以排开水的体积等于鸡蛋的体积,鸡蛋在下沉的过程中,深度越来越深,但排开水的体积不变,由公式F浮=G排=m排g=ρ液v排g可知,鸡蛋受到的浮力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

③鸡蛋在下沉的过程中仍然受到浮力的作用,只是此时鸡蛋受到的浮力小于鸡蛋的重力.故C和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物体的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应用,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完全浸没于液体中,排开液体体积才等于物体的体积.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功的计算,综合性较强,有一定难度,计算时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9.如图所示,放手后纸片不能保持静止,这样的操作是为了探究物体在平衡状态下所受的两个力(  )

大小是否相等

方向是否相反

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是否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平衡力满足的条件是:

“同一物体”、“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

由图中可知:

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可见此操作是为了探究物体在平衡状态下所受的两个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故D正确;

ABC错误;

静止的物体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包括四方面:

同物、同线、等大、反向.

10.如图是学生设计的模拟调光灯电路.闭合开关后,移动回形针,发现灯泡发光,但亮度几乎不变,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灯泡被短路

电源断路

灯泡的阻值太大

铅笔芯的总阻值太大

电路的三种状态。

此题中的铅笔芯相当于一个滑动变阻器,它和灯泡串联分压,且电压和其电阻成正比.再根据公式P=

分析灯泡的实际功率的变化和灯泡亮度的变化.

铅笔芯和小灯泡串联分压,在移动回形针的过程中,发现灯泡发光,但亮度几乎不变,根据公式P=

可知,灯泡实际功率和其两端的电压的平方成正比,灯泡实际功率几乎不变,是因为两端的电压几乎不变,原因是铅笔芯的电阻相对于小灯泡来说,其电阻太小,也就是说,小灯泡的电阻太大,故C正确.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灯泡的亮度变化等问题,是一道不错的题目.

11.2012年2月,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um(lu(Tl=10﹣6111)的颗粒物.它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下列对PM2.5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PM2.5的颗粒大小与空气介子相近

B.[来源:

Z&

xx&

k.Com]

PM2.5颗粒会影响太阳光在空气中的传播

PM2.5颗粒在空气中不受重力作用

减少尾气排放不能有效减少PM2.5对空气的污染

物理常识。

顺推法。

从PM2.5的物理属性分别分析,确定正确选项.

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um的颗粒物,比空气介子的直径大得多.此选项错误;

B颗粒物太多,浓度太大会影响阳光向地球的传播.此选项正确;

C地球周围的一切物体,包括此类颗粒物都受到重力的作用.此选项错误;

D机动车尾气排放是造成PM2.5超标的重要原因.此选项错误.

此题的设计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与时俱进.是一道好题.

12.小华发现宾馆里的“插卡取电器”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无论插入哪种卡片都能使房间通电,第二种用专门的磁卡插入或靠近都能使房间通电,小明设计了如下三种方法用于判断取电器类型:

①将硬纸片插入,看能否通电;

②将专用磁卡贴在面板上不插入,看能否通电;

③将专用磁卡插入,看能否通电.其中可行的方法是(  )

①②

②③

①③

①②③

物理学方法。

比较思想。

“插卡取电器”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无论插入哪种卡片都能使房间通电,对卡片种类没有限制,但需要将卡片插入;

第二种用专门的磁卡插入或靠近都能使房间通电,前提是专门的磁卡,优点是插入或靠近都可以.

①纸片没有磁性,将纸片插入,如果通电,说明取电器属于第一种类型.此方法可行;

②磁卡贴在面板上,如果通电,说明取电器属于第二种类型.此方法可行;

③专业磁卡插入,第一

种取电器会通电,第二种也会通电,所以无法判断是哪种类型.此方法不可行.

做生活的有心人,平时注意观察周围与物理规律有关或利用物理规律的实例,特别是物理规律在新科技方面的应用.

二、填空题:

本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24分.

13.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其中蕴含的道理是,气温低的时候水蒸气会 凝华 形成霜,雪熔化形成水的过程中需要 吸 热.

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熔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水蒸气遇冷会直接变成小冰粒,形成霜,发生的是凝华现象;

雪在熔化时会从周围吸收热量,变成液态的水;

故答案为:

凝华,吸.

掌握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其吸热和放热情况,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14.小明将旅行包背在肩上,肩膀受到压力的施力物体是 旅行包(背带) ,包的背带做得很宽是为了减小对肩膀的 压强 .

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一种作用,在形成力的过程中,施加力的物体称为施力物体,受到力的物体称为受力物体.

(2)压强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故据上面的两个因素,利用控制变量的思维分析即可.

小明将旅行包背在肩上,肩膀受到压力是旅行包(背带)所施加的,故该力的施力物体是旅行包(背带);

包的背带做得很宽,即在压力一定时,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了背带对肩膀的压强,使人背包时感觉比较舒服.

旅行包(背带);

压强.

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增大压强和

减小压强的方法:

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15.2011年7月28日,我国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达到了5188m.在下潜过程中,“蛟龙”号受到海水对它的压强不断 变大 (变大/变小/不变),因此,应该选择硬度更 高(大) 的材料制作舱壁.

液体的压强的特点。

(1)潜水艇在下潜的过程中,所处深度变大,由液体压强公式分析所受压强变化情况;

(2)要从材料的密度、硬度等角度分析解决第二个空的问题.

(1)潜水艇在下潜的过程中:

∵p=ρgh,所处深度h变大,

∴潜水器受到水的压强变大.

(2)由于潜艇在水中受到很大的液体压强,故必须用硬度大的材料才行.

变大;

大(高).

分析物体受液体的压强的变化时,找出深度变化情况是关键.

16.如图所示,用手拨动塑料尺,塑料尺 振动 发出声音,用的力越大,塑料尺的 振幅 越大,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会使声音的 音调 发生改变.

频率及音调的关系。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响度和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音调和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1)用小力拨时塑料尺振动幅度小,响度小;

用大力拨时塑料尺振动幅度大,响度大.

(2)保持塑料尺的振动幅度不变,塑料尺伸出长,振动慢,音调低;

塑料尺伸出短,振动快,音调高.

振动;

振幅;

音调.

此题考查了声音产生的条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是一道声学综合题.

17.2011年11月17日,我国自行设计的“神舟八号”飞船顺利完成与无人太空船“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任务,返回地面.控制中心是利用 电磁波 (电磁波/超声波)与飞船联系的.飞船与太空舱对接后,以太空舱为参照物,飞船是 静止 的.飞船着陆过程中,需要向下喷气以减小速度,这说明力是改变物体 运动状态 的原因.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电磁波的传播。

(1)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但声音在传播时需要介质;

电磁波也可以传递信息,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且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

(2)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由此来突破此题.

(3)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其一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其二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神舟八号”在太空中飞行,即有一段是真空,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飞船与控制中心不是通过声波传递信息的,即是通过电磁波控制飞船的;

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对接后,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飞行器一起运动,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神舟八号飞船相对于天宫一号飞行器来说是静止的;

飞船着陆过程中,需要向下喷气以减小速度,即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电磁波;

静止;

运动状态.

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8.小芳在距平面镜1m处照镜子.她从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 虚 (实/虚)像,如果小芳向平面镜靠近0.3m,她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 0.7 m,像的大小 不变 (变大/变小/不变).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来分析此题.

(1)因为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所以他们在镜子中看到的是自己的虚像;

(2)因为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与物距大小无关,所以当小芳向平面镜靠近0.3m时,她在平面镜中的像大小不会改变;

(3)因为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若她走近平面镜0.3m,即物距减小0.3m,像距也应随之减小0.3m,所以她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1m﹣0.3m=0.7m.

故答案分别为:

虚;

0.7;

不变.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在近年中考题中较为热点,解答此类题目需紧扣平面镜的特点.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与物距大小无关.对于这一点与我们平时观察到的“近大远小”似乎有出入,但这是人的一种错误感觉,需要正确理解.

19.如图所示,直导线通电时发生偏转,说明 磁场 对电流有力的作用.可以利用这个原理制作 电动机 (电动机/发电机).如果只改变电流方向,直导线偏转方向 改变 .

直流电动机的原理。

(1)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所受力的方向由电流的方向和磁场的方向有关.

(2)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制成的,而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的原理制成的.

据该题的情景可知,此时给磁场中的金属棒通电时,其会受力而运动,故能说明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即说明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

电动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同时该实验中,导线所受力的方向与两个因素有关,即与电流的方向和磁场的方向有关,故只改变电流方向,直导线偏转方向会改变.

磁场;

电动机;

改变.

此题主要考查了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制作原理,关键是搞清两者在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发电机因运动而产生电流,电动机因电流而产生运动,同时该题还应记住通电导体在磁场中所受力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和磁场的方向有关.

20.法国工程师发明了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的“迷你猫”环保车.汽车使用前需要压缩储存气体,这一过程中通过 做功 的方式使气体内能增加,开动时,释放的气体推动发动机,将气体的内能转化为 机械(动) 能,汽车的时速可达144km/h,合 40 m/s.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本题抓住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做功主要有摩擦生热和压缩气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

根据km/h和m/s之间的进率:

1m/s=3.6km/h,即可求出l44km/h合多少m/s;

(1)改变物体内能方式:

做功.汽车使用前需要压缩储存气体,压缩气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开动时,释放的气体推动发动机,将气体的内能又转化为机械能;

(2)因为1m/s=3.6km/h,

所以l44km/h=144×

=40m/s;

做功;

机械(动);

40.

本题考查了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此外还要熟练掌握km/h和m/s之间的进率,1m/s=3.6km/h,这也是以后做计算题的基础,要求学生一定要牢记这些数值.

21.“可燃冰”作为新型能源,有着巨大的开发使用潜力,同等条件下,“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达到煤气的数十倍,说明“可燃冰”的 热值 很大.以10倍的关系粗略计算,1kg“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4.2×

1

08 J,可以使 2500 Kg的水从20℃加热至60℃(c=4.2×

103J/Kg℃,q煤气=4.2×

l07J/Kg).

热量的计算;

热平衡方程的应用;

燃料的热值。

计算题。

(1)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燃料的热值,据此回答;

(2)利用Q放=mq求出1kg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达到煤气的10倍,据此求1kg“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3)由题知,Q吸=Q放,而Q吸=cm△t,知道水的比热容、水的初温和末温,可求水的质量.

(1)在同等条件下,包含质量相同,“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达到煤气的数十倍,说明“可燃冰”的热值很大;

(2)1kg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放=mq

=1kg×

4.2×

l07J/kg=4.2×

l07J,

1kg“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放′=Q放×

10=4.2×

l07J×

l08J;

(3)由题知,Q吸=Q放′=4.2×

l08J,

∵Q吸=cm△t,

∴水的质量:

m=

=

=2500kg.

热值;

l08;

25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