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灾害防御措施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819327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7.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种灾害防御措施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各种灾害防御措施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各种灾害防御措施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各种灾害防御措施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各种灾害防御措施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各种灾害防御措施Word格式.docx

《各种灾害防御措施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种灾害防御措施Word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各种灾害防御措施Word格式.docx

编制防震减灾规划,着重要对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地震监测台网建设、震情跟踪、地震灾害预防措施、地震应急准备、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等作出具体安排。

目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制定了本地区的防震减灾规划;

333个地级行政中有297个制定了防震减灾规划,2860个县级行政区中有713个制定了防震减灾规划。

因此要加快其他地级行政区和县级行政区,特别是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防震减灾规划,同时根据震情形势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适时对规划进行调整和修订,以更好地指导防震减灾。

2.对现有危险工程及防震抗震工程进行加固改造

改造危险工程,加固抗震防震工程对于减轻灾害是至关重要的,危房、旧房由于抗震性能差,在地震中极易倒塌,应加紧危、旧房的改造。

对于危险建筑应坚决予以拆除,对于设计或施工质量达不到八度区标准的房屋,建筑要进行加固改造,以提高其抗震性能。

农村地区一直是防震减灾的薄弱环节,民居抗震能力比较差。

虽然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农居地震安居工程,但不同地区推动力度相差较大,大多数地区的农民地震安全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政府应该在重点监视防御区和区划图中高烈度区,尽快推动地震安全农居工程的实施。

3.加快抗震技术和设备的开发研制

逐步加大对城市抗震减灾的资金投入,加快抗震技术和设备的开发研制速度。

建立城市抗震减灾基金和相关的保险机制,多渠道筹集资金,以减轻灾害损失、加快灾后恢复重建速度,保障灾后的社会安定和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积极研究开发工程抗震减灾的新体系、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并对与其有关的防灾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积极开展工程结构的隔震、减震与消能技术的研究。

推进城市抗震减灾科技进步和基础研究,做好抗震新技术试点与推广工作,促进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培育与抗震有关的新型产业。

4.强化地震灾害知识的宣传教育

(1)学校的减灾宣传教育

学校包括大、中、小学校等是加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普及地震灾害知识的重点单位和重点人群之一。

近些年,我国己开始重视在普及科普知识的同时,普及减灾知识。

如地震出版社、中国和平出版社联合出版的《防震减灾常识》,让中小学生在轻松的阅读中,受到防震减灾意识的教育,并掌握一些于他们有用的防震减灾常识。

(2)社区宣传教育

构筑具有防震能力的城市,重要的是城市居民的参与和协作配合,提高居民的应急自救和互救能力。

因此,地震部门应积极走进社区,对社区干部、居民进行避震自救和互救知识的宣传、培训。

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来提高居民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识别地震谣传能力、地震应急能力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意识,丰富社区文化的内容。

5.提高防震减灾领域中的社会保障

积极鼓励和支持地震保险、小额救灾救助贷款、社会捐助、发行贩灾专项福利彩票,以及有效地利用国际援助等,还可以采取减少灾区税赋和增加非灾区的地震救助附加税等措施。

政府应改变包打天下的救助方式,积极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有效减少行政成本,实现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互补。

(三)地震应急救援

地震应急救援是指在破坏性地震发生后,人们采取最紧迫的救助生命和减少损失的一系列措施。

其主要工作是指破坏性地震临震预报发布后的震前应急防御和破坏性地震发生后的应急抢险救灾等系列活动。

1.制定地震应急预案

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是中国的古训。

地震应急预案是在“以预防为主”的防震减灾工作方针指导下,根据实际地震形势和社会、经济状况,事前制定的在破坏性地震发生后政府和社会采取的紧急防灾和抢险救灾行动计划。

地震应急预案包含工作原则、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预警与预防机制、应急响应、后期处置、保障措施等主要内容,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体系,在应急机构建设方面逐步形成分级响应、属地管理的纵向网络体系和信息共享、分工协作的横向职能体系,以更好地管理地震灾害紧急救援工作。

2.震前地震应急救援防御准备工作

为了保证地震应急预案的有效实施,必须在地震应急预案的规范下,做好震前防御准备和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主要内容包括:

(1)确定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和职责,明确组织机构及其成员在组织中的职能职责。

(2)做好抢险救援人员的组织与协调,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在平时加强对组织和队员的业务技术培训与演练,在震时充分发挥每一位救援队员的作用,避免由于组织、指挥不当而造成有限的人力资源浪费。

(3)做好应急救援通信保障(固定、移动、卫星、便携式通信设备等通信装备的储备、定期检测和维修)

(4)抢险救灾资金、物资的准备、调配和保障,根据地震灾情实际需要来储备应急救援资金和物资,以保证地震发生后应急救援工作能够快速、顺利进行,但同时也要避免超量、不适宜和不适用,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5)应急救援装备保障,根据震情灾情实际情况,确保最基本、最适用搜索营救装备的储备。

(6)震前监测与灾情评估准备,地震流动监测仪器,灾情评估设备、震情灾情分析评估方法、手段、处理软件等。

3.震后地震应急救援工作的开展

(1)做好救灾的组织工作

地震发生后,城市防震抗震指挥部要迅速作出反应,组织协调救灾工作,使城市内部、城市与周围地区迅速恢复联系,使市内自救工作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

同时,要积极协调好外援组织之间的关系,使救灾工作有重点有步骤地迅速进行。

基层各单位的防震抗震领导小组应立即组织已脱险的人员进行自救,并与城市防震抗震指挥部取得联系,通报灾情。

(2)抢救生命是救灾最紧迫的任务

大震发生后,被建筑物废墟压在下面的人员,在缺水断粮没有外救的情况下,所能坚持活下去的时间很有限,据唐山地震救灾工作的经验教训看,震后24小时内从废墟中救出的人员,救活率为80.9%;

48小时,救活率为33.6%;

120小时之后救出的人员,成活的就极为少见。

因此,震后两天内,尤其是当天最重要,要迅速组织广大群众抢救生命。

(3)抢修、保护生命线工程

地震后,包括交通运输、通讯、供水、供电、医疗卫生设施等生命线工程很可能被破坏,这直接影响沟通震区与外部的联系、抗震救灾物资的运输和灾区人民群众的生活及抢救生命工作。

因此,要迅速抢修这些工程,以保证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4)加强次生灾害防御

大震后,由于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环境发生剧变,很可能产生一系列的次生灾害。

要迅速组织人员扑灭可能造成的火灾的火源,对于城市上方河流上的水库大坝要进行必要的监测和加固,防止水灾发生,此外,对于化工厂、有毒物资储备库、煤气供给管道要迅速清理、消除、切断,防止产生爆炸和毒气外溢造成更大损失。

对于人畜尸体要迅速处理并消毒,以防止污染水源、空气等产生流行病或瘟疫。

(5)加强社会治安,维护社会秩序

大震发生后,由于自然社会环境的剧变,往往使一些人产生变异,他们乘机造谣,制造混乱或趁火打劫,因此,震后脱险的各级干部、公、检、法以及解放军要迅速组织起来,保护银行、商店、仓库、粮库等要害部门和群众财物。

在震后短期内,必须采取严厉有效的措施处理罪行严重的抢劫、造谣分子,以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民心。

(四)地震灾后恢复与重建

灾区震后恢复重建工作是一项耗资大、时间长、任务十分艰巨的工作。

在经过地震应急、完成抢险救灾任务后,要贯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展生产、重建家园”的方针要动员一切力量,力争在最短时间内使城市恢复到震前正常的生产、生活水平,确保社会的安定,尽快重建家园。

1.地震灾区过渡性安置

大地震后给灾区人民造成巨大人员和财产损失,数以百万群众无家可归。

快速大规模地搭建过渡性房屋,使灾区人民群众居有定所,尽快恢复生产、生活,成了震后灾区重要的任务,它直接关系到灾区人民生活的安定与社会的稳定。

在四川汶川大地震后的三个月,共为1000余万失去房屋或房屋损坏的四川灾区群众搭建过渡性安置房。

2.地震灾区恢复

地震灾区震后恢复主要涉及四个方面内容:

首先是恢复生命线系统,即与衣、食、住等基本生存需求有关的系统;

其次是恢复基础设施系统,如道路、通讯等;

再次是恢复生产线系统,最后是恢复公共卫生和医疗机构。

相对而言,其他基础设施恢复较快,电力、通讯大概在震后一个月就能全部恢复,而灾区的交通、卫生防疫和学校是灾区恢复工作中的三大难关。

3.灾区重建

灾区重建工作是震后的重要任务之一,日本神户地震用了10年才恢复;

唐山地震用了20年才恢复。

灾区重建工作重点要解决好三项任务:

一是迅速做好灾后的综合评估,其次是做好灾区重建规划,最后是要做好重建的预算安排以及资金的筹集。

例如汶川地震总的重建费用约6000亿。

二、洪水灾害的防治措施

洪水灾害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现象,彻底根治洪水和期望洪水灾害不再发生的想法都是不现实的。

但人类活动可以改变洪水灾害事件发生的频率,扩大或减小其危害性及影响范围,改变生命财产的受灾损失率及其抗灾性能,因此,减灾建设显得尤其重要。

减轻洪水灾害,必须重视除害与兴利并举的灾害管理思想,既要研究河流的自然规律使其造福于人类,又要与水为友,实现人、水的和谐共存,也要注重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的有机结合和流域全局利益与区域利益相协调。

(一)工程措施减灾

工程措施作为抵御洪水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在人类与洪灾斗争中扮演重要角色。

具体而言,工程措施主要包括河道堤防、水库、分洪工程、蓄滞洪区和河道整治工程等。

1.修建河道堤防工程

河道堤防是最早出现也是应用最久的防洪工程,堤防是平原地区为了扩大洪水河床,加大泄洪能力,并防护两岸洪灾而广泛采取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工程措施。

这一措施对抵御洪水较为经济,容易实行,但是筑堤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如筑堤可能是原来散落洪范区的泥沙在河道淤积,抬高河床,恶化防洪情势;

筑堤还缩窄河槽,造成同流量相应水位抬高,使沿河地区排涝不畅。

由于我国的堤防基本上是经过几十年的不断修建逐渐形成的,加上我国汛期长,防洪战线长,防洪标准低、非工程措施不够完善等原因,就需要在筑堤时考虑必须与防汛抢险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地堤防的作用。

2.修建水库

水库不仅具有蓄水灌溉、供水、发电等作用,在汛期的防洪作用也十分重要。

水库的防洪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通过拦蓄洪水减少下游地区的洪峰流量;

二是直接或间接为干流洪水错峰或削峰,优化整体防洪调度。

一般而言,库容越大,水库在防御洪水中的防洪效益越明显。

我国最著名的水利水电工程三峡大坝,221.5×

108m3的防洪库容,在长江防洪体系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荆江河段防洪标准将从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荆江两岸的1500万人口和154×

104hm2耕地将更加安全,而武汉地区的防洪安全也将得到保障,洞庭湖区的洪水威胁也会大大减轻,同时长江中下游防洪调度的可靠性和灵活性也将极大地增强。

3.分洪工程

分洪的主要作用是分泄或蓄纳干流超额洪水,削减干流洪峰流量,以保证干流中下游地区的防洪安全。

位于荆江南岸(右岸)湖北省公安县境内的荆江分洪工程,又称荆江分洪区,是保证荆江大堤安全的重要防洪工程措施。

这一措施的主要优点是不改变原河道的自然环境,投资少,施工简便,对常用渠道排水的易涝地区尤为适用。

但分洪道需严格管理,以防多年不用而被侵占、堵塞。

4.疏浚与整治河道

疏浚与整治河道是河流开发中的一项综合性工程措施。

可根据防洪、航运、供水等方面的要求及天然河道演变规律,合理进行河道的局部整治,就防洪而言,其目的是为了使河床平顺通畅,提高河道宣泄洪水的能力,并稳定河势,护滩保堤。

河道整治还可以通过修建挖导工程,险工险段的坝垛或护岸工程来控制河道流势保护堤岸安全。

堤防只有通过与河道整治措施有机结合,才能稳定和充分发挥作用。

5.滩地滞洪

该措施兼有堤防和水库的特点,既限制洪水于一定范围,又滞蓄洪水于开阔滩地。

因而占地多而主要用于农业区。

滩地有时数年不淹,常被附近居民用于农、副、渔业生产,建起各类阻水物,影响滩地行洪。

所以河滩地的管理和合理利用十分重要,需要当地居民利益滩地生产加以限制和指导,以充分发挥滩地行洪与生产的双重效益。

(二)非工程性措施

1.加强暴雨洪水灾害科学研究

洪水灾害防治工作综合性强、学科跨度大,应建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加大对区域气象水文、暴雨洪灾形成机理和预报技术、防洪系统工程及工程、非工程措施的研究,为暴雨洪水灾害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此外,对灾害系统进行风险评价又是近年来国际灾害学领域的热点研究内容,目前,脆弱性和恢复力概念已在地理学对复杂性问题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何将洪水灾害的脆弱性、恢复力评价等内容与传统风险评价的工作结合起来,为保险行业和政府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建立洪水灾害监测与预警系统

我国洪水预报主要以气象观测数据和历史气候资料为基础,结合气候、气象预报模型来进行。

水灾监测研究目前已从过去传统的降雨、水文观测发展到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对地观测新技术手段对水灾进行监测。

目前,我国水文动态与洪涝灾害监测与预报网络基本上已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各主要专业部门均初步建立了中央—省—地级市的三级自然灾害监测网络。

全国建有水文站3450个、水位站1263个、雨量站16273个、地下水观测井13648处,形成了水文灾害监测网。

近年来,随着卫星通信、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计算机控制系统等先进技术也逐步在洪灾预报预测中投入使用,使得洪水监测更加快速及时,预报内容更加丰富,预报范围扩大,预见期延长,预报精度将更加准确,防汛与洪水资源资源化效益也将更加显著。

3.提高洪水灾害救济与社会捐助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救灾实行“以防为主,防救相结合”的方针。

依靠群众,依靠集体,以生产自救为主,国家救济为辅,同时动员全国人民在生活物质上支援灾区,做好救灾工作。

在历次防洪抗洪斗争中,都是无灾支援有灾,轻灾支援重灾,城市支援农村,工业支援农业,各行各业支援灾区。

4.增加洪水灾害保险与基金投入

抗灾、救灾、安置灾民、恢复生产,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

过去几年的实践证明,保险工作在重建灾区、安置灾民生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我国水灾保险是1980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恢复业务后设立的一个非单一综合险种。

经历了多起较大赔付活动,利用防洪保险,减轻洪灾造成的经济负担,将洪灾中受到的经济损失尽快得以恢复;

也是一项安定民心、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的有利措施。

当前,我们需要扩大保险业务范围,进行保险灾害区划,使全社会都来协助减灾、救灾。

而基金是政府和社会筹集的专门用于灾后灾民生活救济的款项。

我国目前尚未开展这项工作,但国际经验表明,专项救灾基金的发放,对于灾区重建、人民生活安置所起的作用绝不亚于保险。

因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和社会团体及个人收入的增加,适时增设抗灾、救灾基金是十分必要的。

5.加强法制建设,健全防洪机构

抗御洪灾危害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做好防洪工作要以法律法规为依据。

我国非常重视依法防洪工作,曾先后制定了《水法》、《河道管理条例》、《水土保持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

这些法律法规都对防治洪水有明确规定,特别是从1998年执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更是专门为防洪工作制定的大法。

完善相应的法律,加强立法工作,是为奠定适应社会发展新形势下的防洪、减灾需要的法律基础。

6.制定科学的防洪规划

为进一步做好减灾工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合理配置资源,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规划(1998-2010年)》的指导下,对洪水易发区的社会经济、自然地理、气象水文、历年洪灾、现有防御体系、灾害隐患点等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并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从气象、水文、地质、生态环境等多种因素对区域洪灾害的成因、特点及发展趋势进行科学的论证。

在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制定和编写科学的洪水灾害防治规划,完善符合我国洪水灾害特点的减灾体系,进一步减少洪水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7.加强防洪减灾教育,提高公众防洪意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防洪减灾意识也越来越强。

减灾教育强调学校减灾教育与公众防灾意识养成相结合。

针对不同文化环境,从多个层次开展宣传与普及工作,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传媒手段,普及风险与避险知识,整合各种传媒渠道,形成持续与系统的防灾避险知识的全民普及,以真实可信的事例来唤醒群众的觉悟,使之自觉地加入到防汛抗洪救灾的队伍中来,保护自己的家园,保护国家财产。

8.制定洪水风险图和抗洪应急预案

洪水风险图和抗洪应急预案是融合地理信息地理、社会经济信息、洪水持续信息,通过资料调查洪水计算和成果整理,以图表形式直观反映发生洪水后可能淹没的范围和水深,从而可以预知和分析不同量级洪水可能造成的风险和危害,为防汛指挥提供依据和抢险措施方案,做到心中有数,重点突出,最大限度地减少洪水造成的损失。

近年来我国洪水灾害的应急管理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应急队伍建设和技术装备水平在不断加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得到了较好的保障。

(三)生物措施

1.加强流域水土保持工作

水土流失对加剧洪涝灾害也有一定影响。

防治水土流失,对减轻洪涝灾害具有积极意义。

防治水土流失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植树造林、种草、扩大植物覆盖面积。

植物不仅可延缓汇流速度,削减洪峰;

同时遏制水土流失,从源头上控制泥沙入河。

这一方法见效虽慢,却是根治许多自然及人为灾害的重要手段之一。

因此必须停止滥采乱伐,实行封山育林,大力植树造林种草,综合治理流域水土流失,改善环境,减少入河泥沙。

从某种程度上讲,水土保持是流域性防洪的治本措施,只有从源头上减少泥沙进入河道,才能确保河床不再抬高,河道洪水灾害风险持续加重。

2.加强小流域的综合治理

对于小流域的治理,应在沟道建淤地坝,以宽幅梯田或淤地坝为主的坝系农业相结合,辅以一定的生物措施。

采用“保、拦、调”的综合治理方针,进行全流域治理。

“保”是开展水土保持,特别是侵蚀强度大的沟坡地区的治理。

通过种树种草,防治水土流失。

“拦”主要是在沟中建淤地坝,形成坝系农业;

利用水库拦蓄部分泥沙。

“调”是利用水库调节水沙过程,防止小水大沙,尽可能减少泥沙在河流主槽中淤积,保证河道泄洪排沙能力。

通过这些措施能有效延长产汇流时间,削减本区域的洪峰流量,并能减缓下游河道的淤积,进而减少洪水发生频率。

三、干旱灾害的防治措施

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来看,干旱减灾主要有三类措施:

信息措施、工程措施和决策管理措施。

(一)信息措施

由气象卫星和地面干旱监测台站组成现代化的干旱监测网,将各种干旱信息输入计算机处理,加工成各种干旱情报和预报,向党政领导、有关部门和公众进行服务。

1.建立旱灾监测系统

为了能在干旱发生过程中以及成灾后,及时地将干旱发生、发展、持续、缓解、结束,以及严重程度等信息向有关单位和部门传递,国家级除在水利部设有全国抗旱总指挥部外,在农业部也应设立相应的旱情监测和相应的抗旱机构,各省、市也应设立相应的机构,以承担旱情监测、发布旱情和抗旱救灾等工作。

鉴于目前的技术和经济能力,旱灾信息的采集主要通过卫星遥感、气象站、农业气象实验站和水文站的观测实现。

2.建立旱灾预警系统

由于干旱是一种缓慢的累加过程,所以,建立旱灾预警系统是完全可能的。

旱灾预测是根据干旱的成因和干旱的规律,找出影响干旱的前期因子,运用一定的方法,预测未来干旱发生的时间、范围和强度。

干旱预报的基本方法有经验法、统计学方法和动力学方法。

此外,还要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支持下建立各种基础数据库,经过计算、比较、分析等过程,预测出干旱分布的范围和强度等,并最终发布干旱警报。

干旱预警系统可以按不同类型干旱区,建立各区的预警分系统,以开展分区干旱预报。

3.开展旱情、墒情预报

不同的作物、不同的生长阶段对土壤的墒情有不同的要求,当作物根系发育层的土壤水分低于适宜作物生长的土壤含水量下限时,作物生长发育就会受到影响。

选择有代表性的土壤,用及时测报土壤含水量来进行实时指导抗旱灌溉,可以有效降低旱灾损失。

通过气象部门和水利部门设置降水、地下水观测点、蒸发、土壤含水量测报点等监测站点,同时加强土壤墒情监测站点的规划和建设,使旱情的基本信息建立在科学测报基础之上。

4.开展灌溉量预报

为开展灌溉量预报,必须建立不同干旱区、不同省份、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耗水量数据库。

灌溉量是建立在土壤水分预报或监测的基础之上的。

一般以田间持水量的85%为灌水上限,土壤水分一般控制在田间持水量的55%~85%之间,45%~55%为灌溉指示指标。

在旱情监测时,监测到重旱和中旱就应考虑灌溉了。

实际上,只要监测到重旱和中旱出现在哪些省、市、县,以及重旱和中旱的面积,这对于确定灌溉时间和灌溉面积均有重要参考意义。

(二)工程措施

干旱减灾工程措施主要是水利工程,节水灌溉工程和旱地农业丰产工程等。

从总体来看,目前可用的地表水已不多,即使有,工程难度也比较大。

1.加强水利工程设施建设

目前,我国水利工程从总量上讲,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相当多的地区有水源无工程,现有水利工程许多老化失修严重,抗旱减灾效益衰减,因此在经济条件允许和符合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要进行综合规划和建设。

(1)建设抗旱水源工程

从总体上看,我国的抗旱基础设施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因此必须强化工程手段,大力加强抗旱基础设施建设。

从国情出发,兴建抗旱水源工程要坚持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科学布局的原则,积极建设蓄水、引水、提水等骨干水源工程和一批中小型蓄水工程,并适时建设区域调水一程,形成多层次抗旱水源工程体系,重点保障城乡生活和工业用水,提高重点缺水地区的供水和抗旱能力。

(2)建设雨水利用工程

集雨技术在中东、美国、日本已经规模化应用,雨水利用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效果非常显著。

我国的雨水利用程近年来也有长足发展,山区群众为解决饮水困难,在房前屋后修窖、挖池、筑塘,集蓄雨水,集雨抗旱的办法非常适用,投资少、见效快、利于管理。

(3)开辟非传统水源

目前,我国北方许多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已经达到较高的程度,再开发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