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知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813920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647.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知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知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知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知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知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知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知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知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知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

这就是经济学中著名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并且是短期生产的一条基本规律

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在同一时间以同一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索取不同的价格。

引致需求由消费者对产品的直接需求导致厂商对生产该产品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需求。

局部均衡分析:

在假定其他市场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孤立地考察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或均衡状态,而不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

一般均衡分析是指将所有市场放在一起,同时研究所有市场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决定的方法

帕累托最优状态当一完全竞争的经济实现了价格与产量的一般均衡时,所有的帕累托改进均不存在,即在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没有一个经济实体能使自己的状态变好而不是其他个体经济实体的状况改变。

一、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变动的异同。

①需求量是指某一特定价格水平时,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的数量,它在图上表现为一个点。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变动,在图上表现为点在曲线上的移动。

如图中D0曲线上点a到点b的移动。

②需求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它在图上表现为一条曲线。

需求的变动是指价格之外的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变动,在图上表现为曲线的移动。

如图中D0到D1、、、D2的移动。

 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区别和联系

供给量变动是指只有商品本身价格变动引起的该商品供给量的变动,其他影响供给的因素假设不变。

在供给曲线上,供给供给规律

量变动反映为供给曲线上的任何一点在同一条供给曲线上的移动。

  供给变动是指除了商品本身价格以外的其他影响供给量的因素变动引起的该商品供给量的变动,如厂商的生产成本、生产的技术水平、其他商品的价格等因素变动引起的该商品供给量的变动。

在供给曲线上,供给变动反映为整个供给曲线的移动。

也就是说,一条供给曲线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是供给变动,

均衡价格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需求价格弹性

用弹性理论解释“薄利多销”与“谷贱伤农”。

答:

(1)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其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

“薄利”就是降价,降价能“多销”,“多销”则会增加总收益。

实行“薄利多销”的商品,必须满足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值必须大于1,当该商品的价格下降时,需求量(从而销售量)增加的幅度会大于价格下降的幅度,也就是均衡数量增加给卖者带来增加的收入,会大于其价格下降给卖者带来的损失,所以总收益增加。

18.需求弧弹性分类:

A.E=0完全无弹:

性价格无论如何变动,需求量都不会变动。

(如:

急救药)

B.E=∞无限弹性:

价格为既定时,需求量是无限的。

银行以某一固定的价格收购黄金实行保护价的农产品

CE=1单位弹性:

价格变动的比率=需求量变动的比率。

这时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正双曲线。

D.E<

1缺乏弹性:

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

主要是生活必需品病人对药品(不包括滋补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

1

E.E>

1富有弹性:

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

主要是奢侈品

⏹为什么化妆品可以薄利多销而药品却不行?

⏹是不是所有的药品都不能薄利多销?

为什么?

答:

(1)化妆品能薄利多销。

是因为需求富有弹性,小幅度降价可使需求量有较大幅度增加,从而使总收益增加。

药品缺乏需求弹性,降价只能使总收益减少。

(2)并不是所有药品都不能薄利多销。

例如一些滋补药品,其需求富有弹性,可以薄利多销

19.需求价格点弹性需求价格点弹性:

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变化量趋于无穷小时的弹性。

(2)

  第二章效用论

画图说明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

(1)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2)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总效用是增加的;

(3)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达到最大;

(4)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用减少;

(5)总效用是边际效用之和。

用公式表示二者之间的关系:

图: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关系

MU=dTU/dQ

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消费者均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下以获得最大的效用。

假设消费者偏好给定,各种商品价格已知,消费者收入既定,收入全部用来购买各种商品,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P1x1+p2x2+……+pnxn=I

Mu1/p1=mu2/p2=……=mun/pn=λ(均衡条件

消费者均衡:

是指消费者的收入一定时,消费者所获得的总效用达到最大。

条件是消费可能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的切点。

价格变动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3.基数效用论者是如何推导需求曲线的?

(1)基数效用论者以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为基础来推导需求曲线的基础。

他们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随着消费者对某商品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该商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所以,消费者对每增加一单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即需求价格)也是递减的,即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2)联系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均衡条件进行分析,考虑消费者购买一种商品的情况,那么,上述的消费者均衡条件可以写为:

它表示:

消费者对任何一种商品的最优购买量应该是使用最后一元钱购买该商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所付出的这一元钱的货币的边际效用相等。

该式还意味着:

由于对于任何一种商品来说,随着需求量的不断增加,边际效用MU的递减的,于是,为了保证均衡条件的实现,在货币的边际效用

不变的前提下,商品的需求价格P必然同比例于MU的递减而递减。

在只考虑一种商品的前提下,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

由此均衡条件出发,可以计算出需求价格,并推导

(1)中的消费者的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

4.用图说明序数效用论者对消费者均衡条件的分析,以及在此基础上对需求曲线的推导。

(1)序数效用论者把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放在一起进行分析。

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全部组合的,其斜率的绝对值可以用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来表示。

预算线表示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全部组合,起斜率为-

(2)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发生在一条给定的预算线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的切点上,于是,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为

,或者

(3)在

(2)的基础上进行比较静态分析,即令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这便可以得到该商品的价格-消费曲线。

价格-消费曲线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与某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

如图3-2(a)所示。

(4)在(3)的基础上,将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和相应的最优消费量即需求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描绘在同一坐标平面上,就可以得到需求曲线,如图3-2(b)所示。

显然有:

需求曲线一般斜率为负,表示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化;

而且,在需求曲线上与每一价格水平相对应的需求量都是可以在该价格水平给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的最优消费数量。

X2

U1U2U3

A

价格-消费曲线(a)

E1E2E3

BB’B’’

OX11X12X13X1

P1

P11a

P12b

P13c(b)

需求曲线X1=

f(P1)

O

X11X12X13

5.分别用图分析正常物品、低档物品和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并进一步说明这三类物品的需求曲线的特征。

(1)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变化可以分截为两个部分,他们分别是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是指仅考虑商品相对价格变化所导致的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化,而不考虑实际收入水平(即效用水平)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

收入效应则相反,他仅考虑实际收入水平(即效用水平)变化导致的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化,而不考虑相对价格变化对实际需求量的影响。

无论是分析正常品,还是低档品,甚至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需要运用的一个重要分析工具就是补偿预算线。

(2)关于正常物品。

如图3-3(a)图中,初始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为a点,相应的正常品(即商品1)的需求为

价格

下降以后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为b点,相应的需求量为

下降为总效应为

,且为增加量,故有总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化。

作一条平行与预算线AB'且与原有的无差异曲线

相切的补偿预算线FG(以虚线表示),相应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为c点,而且注意,此时b点的位置一定处于c点的右边.于是,根据

(1)中的阐述,则可以得到:

由给定的代表原有效用水平的无差异曲线

与代表

变化前、后的不同相对价格的(即斜率不同的)预算线AB、FG分别相切的a、c两点,表示的是替代效应,即替代效应为

,且为增加量,故有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的变化;

由代表不同的效用水平的无差异曲线

分别与两条代表相同相对价格的(即斜率相同)预算线FG、AB'相切的c、b两点,表示的是收入效应,即收入效应为

,且为增加量,故有收入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的变化。

X2X2X2

A(正常物品)A(低档物品)b(吉芬物品)

FU2

FaFaba

b

cU2cU2c

U1BGU1U1

OX11X12BX13GB’X1OX11X12X13B’X1OX11X12X13

替代效应替代效应

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收入效应

总效应收入效应总效应总效应

(a)(b)(c)

图3-3

由于正常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都分别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化,所以,正常物品的总效应与价格一定呈反方向变化,由此可知,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3)关于劣等品和吉芬品。

如图3-3(b)、3-3(c)在此略去相关与这两类商品的具体的分析。

这两类商品的替代效应都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化,而收入效应都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化,其中,大多数的劣等品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而劣等品中特殊商品吉芬品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

于是,大多数劣等品的总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的变化,相应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劣等品中少数的特殊商品吉芬品的总效应与价格呈同方向的变化,相应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

第一,在资本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劳动量的增加,最初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是递增的,但各自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分别递减。

所以,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上升而后下降。

这反映了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第二,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

在相交前,平均产量是递增的在相交后,平均产量是递减的。

第三,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

利用图说明厂商在既定成本条件下是如何实现最大产量的最优要素组合的。

(1)以在图4-6为例来说明厂商在既定成本条件下是如何实现最大产量的最优要素组合的。

由于本题的约束条件是既定的成本,所以,图中只有一条等成本线AB,此外有三条等产量曲线Q1、Q2和Q3以供分析,并从中找出对应的最大产量水平。

既定成本条件下产量最大的要素组合

(2)分析代表既定成本的惟一的等成本线AB与三条等产量曲线Q1、Q2和Q3之间的关系。

先看等产量曲线Q3,等产量曲线Q3代表的产量虽然高于等产量曲线Q2,但惟一的等成本线AB与等产量曲线Q3既无交点又无切点。

这表明等产量曲线Q3所代表的产量是企业在既定成本下无法实现的产量,因为厂商利用既定成本只能购买到位于等成本线AB上或等成本线AB以内区域的要素组合。

再看等产量曲线Q1,等产量曲线Q1虽然与惟一的等成本线AB相交于a、b两点,但等产量曲线Q1所代表的产量是比较低的。

因为,此时厂商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只需由a点出发向右或由b点出发向左沿着既定的等成本线AB改变要素组合,就可以增加产量。

所以,只有在惟一的等成本线AB和等产量曲线Q2的相切点E,才是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的要素组合。

任何更高的产量在既定成本条件下都是无法实现的,任何更低的产量都是低效率的。

由此可见,厂商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产量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为

,且整理可得:

厂商可以通过对两要素投人量的不断调整,使得最后一单位的成本支出无论用来购买哪一种生产要素所获得的边际产量都相等,从而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

利用图说明厂商在既定产量条件下是如何实现最小成本的最优要素组合的。

以图4-7为例,说明如下:

(1)由于本题的约束条件是既定的产量,所以,在图4-2-4中,只有一条等产量曲线

此外,有三条等成本曲线AB、A'

B'

和A"

B"

以供分析,并从中找出相应的最小成本。

既定产量下成本最小化

(2)在约束条件即等产量曲线

给定的条件下,先看等成本曲线AB,该线处于等产量曲线

以下,与等产量曲线

既无交点又无切点,所以,等成本线AB所代表的成本过小,它不可能生产既定产量

再看等成本线A"

,它与既定的等产量曲线交于a、b两点。

在这种情况下,厂商只要从a点出发,沿着等产量线

往下向E点靠拢,或者,从b点出发,沿着等产量曲线

往上向E点靠拢,即都可以在既定的产量条件下,通过对生产要素投入量的调整,不断地降低成本,最后在等产量线

与等成本线A'

的相切处E点,实现最下的成本。

由此可得,厂商实现既定产量条件下成本最小化的均衡条件是

,整理得

简述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短期产量曲线是由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所决定的,那么短期成本曲线则是由短期产量曲线所决定的。

以只有一种要素可以变动的影响为例阐述短期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与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

厂商的边际成本与可变投入的边际产量之间呈反方向变动;

平均变动成本与平均产量之间呈反方向变动。

而且,由于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相交于平均产量的最大值点,因而平均成本一定与边际成本相交于平均成本的最低点。

10.试用图从短期总成本曲线推导长期总成本曲线,并说明长期总成本曲线的经济含义。

(1)长期总成本曲线的推导。

长期总成本LTC是指厂商在长期中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通过选择最优的生产规模所能达到的最低总成本。

相应地,长期总成本函数写成以下形式:

LTC=LTC(Q)

根据对长期总成本函数的规定,可以由短期总成本曲线出发,推导长期总成本曲线。

在图5-7中,有三条短期总成本曲线STC1、STC2和STC3,它们分别代表三个不同的生产规模。

由于短期总成本曲线的纵截距表示相应的总不变成本TFC的数量,因此,从图中三条短期总成本曲线的纵截距可知,STC1曲线所表示的总不变成本小于STC2曲线,STC2曲线所表示的总不变成本又小于STC3曲线,而总不变成本的多少(如厂房、机器设备等)往往表示生产规模的大小。

因此,从三条短期总成本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看,STC1曲线最小,STC2曲线居中,STC3曲线最大。

图5-7长期总成本曲线的推导

假定厂商生产的产量为Q2,在短期内,厂商可能面临STC1曲线所代表的过小的生产规模或STC3曲线所代表的过大的生产规模,于是,厂商只能按较高的总成本来生产产量Q2,即在STC1曲线上的d点或STC3曲线上的e点进行生产。

但在长期,情况就会发生变化。

厂商在长期可以变动全部的要素投入量,选择最优的生产规模,于是,厂商必然会选择STC2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进行生产,从而将总成本降低到所能达到的最低水平,即厂商是在STC2曲线上的b点进行生产。

类似地,在长期内,厂商会选择STC1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在a点上生产Q1的产量;

选择STC3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在c点上生产Q3的产量。

这样,厂商就在每一个既定的产量水平实现了最低的总成本。

虽然在图5-7中只有三条短期总成本线,但在理论分析上可以假定有无数条短期总成本曲线。

这样一来,厂商可以在任何一个产量水平上,都找到相应的一个最优的生产规模,都可以把总成本降到最低水平。

也就是说,可以找到无数个类似于a、b和c的点,这些点的轨迹就形成了图5-7中的长期总成本LTC曲线。

显然,长期总成本曲线是无数条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包络线。

在这条包络线上,在连续变化的每一个产量水平上,都存在着LTC曲线和一条STC曲线的相切点,该STC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就是生产该产量的最优生产规模,该切点所对应的总成本就是生产该产量的最低总成本。

所以,LTC曲线表示长期内厂商在每一产量水平上由最优生产规模所带来的最小生产总成本。

(2)长期总成本曲线的经济含义

长期总成本LTC曲线是从原点出发向右上方倾斜的。

当产量为零时,长期总成本为零,以后随着产量的增加,长期总成本是增加的。

而且,长期总成本LTC曲线的斜率先递减,经拐点之后,又变为递增。

11.试用图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推导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并说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经济含义。

长期平均成本LAC表示厂商在长期内按产量平均计算的最低总成本。

长期平均成本函数可以写为:

如图5-8所示。

在图5-2-7中有三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1、SAC2和SAC3,它们各自代表了三个不同的生产规模。

在长期,厂商可以根据生产要求,选择最优的生产规模进行生产。

假定厂商生产Q1的产量,则厂商会选择SAC1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以OC1的平均成本进行生产。

而对于产量Q1而言,平均成本OC1是低于其他任何生产规模下的平均成本的。

假定厂商生产的产量为Q2,则厂商会选择SAC2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进行生产,相应的最小平均成本为OC2;

假定厂商生产的产量为Q3,则厂商会选择SAC3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进行生产,相应的最小平均成本为OC3。

图5-8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推导

如果厂商生产的产量为Q1′,则厂商既可选择SAC1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也可选择SAC2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

因为,这两个生产规模都以相同的最低平均成本生产同一个产量。

这时,厂商有可能选择SAC1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因为,该生产规模相对较小,厂商的投资可以少一些。

厂商也有可能考虑到今后扩大产量的需要,而选择SAC2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

厂商的这种考虑和选择,对于其他的类似的每两条SAC曲线的交点,如Q2′的产量,也是同样适用的。

在长期生产中,厂商总是可以在每一产量水平上找到相应的最优的生产规模进行生产。

而在短期内,厂商做不到这一点。

假定厂商现有的生产规模由SAC1曲线所代表,而他需要生产的产量为OQ2,那么,厂商在短期内就只能以SAC1曲线上的OC1的平均成本来生产,而不可能是SAC2曲线上的更低的平均成本OC2。

由以上分析可见,沿着图5-8中所有的SAC曲线的实线部分,厂商总是可以找到长期内生产某一产量的最低平均成本的。

由于在长期内可供厂商选择的生产规模是很多的,在理论分析中,可以假定生产规模可以无限细分,从而可以有无数条SAC曲线,于是,便得到图5-9中的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

显然,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

在这条包络线上,在连续变化的每一个产量水平,都存在LAC曲线和一条SAC曲线的相切点,该SAC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就是生产该产量的最优生产规模,该切点所对应的平均成本就是相应的最低平均成本。

LAC曲线表示厂商在长期内在每一产量水平上可以实现的最小的平均成本。

图5-9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此外,从图5-9还可以看到,LAC曲线呈现出U形的特征。

而且,在LAC曲线的下降段,LAC曲线相切于所有相应的SAC曲线最低的左边;

在LAC曲线的上升段,LAC曲线相切于所有相应的SAC曲线最低点的右边。

只有在LAC曲线的最低点上,LAC曲线才相切于相应的SAC曲线(图中为SAC4曲线)的最低点。

(2)经济含义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先降后升的U形,这一特征是由长期生产中的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所决定。

同时,企业长期生产技术表现出规模报酬先是递增的,然后是递减的。

规模报酬的这种变化规律,也是造成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表现出先降后升的特征的一种原因。

12.试用图从短期边际成本曲线推导长期边际成本曲线,并说明长期边际成本曲线的经济含义。

长期边际成本LMC表示厂商在长期内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最低总成本的增量。

长期边际成本函数可以写为:

,或

显然,每一产量水平上的LMC值都是相应的LTC曲线的斜率。

(1)由短期边际成本推导长期边际成本如图5-10所示。

图5-10长期边际成本曲线的推导

图5-10中,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曲线都有一条相应的SMC曲线,每一条SMC曲线都过相应的SAC曲线最低点。

在Q1的产量上,生产该产量的最优生产规模由SAC1曲线和SMC1曲线所代表,相应的短期边际成本由P点给出,PQ1既是最优的短期边际成本,又是长期边际成本,即有LMC=SMC1=PQ1。

或者说,在Q1的产量上,长期边际成本LMC等于最优生产规模的短期边际成本SMC1,它们都等于PQ1的高度。

同理,在Q2的产量上,有LMC=SMC2=SQ2。

在Q3的产量上,有LMC=SMC3=SQ3。

在生产规模可以无限细分的条件下,可以得到无数个类似与P、R和S的点,将这些点连结起来便得到一条光滑的长期边际成本LMC曲线。

长期边际成本曲线呈U形,它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其原因在于:

根据边际量和平均量之间的关系,当LAC曲线处于下降段时,LMC曲线一定处于LAC曲线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