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病句的十个特殊标志词分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81347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辨析病句的十个特殊标志词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辨析病句的十个特殊标志词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辨析病句的十个特殊标志词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辨析病句的十个特殊标志词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辨析病句的十个特殊标志词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辨析病句的十个特殊标志词分析.docx

《辨析病句的十个特殊标志词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辨析病句的十个特殊标志词分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辨析病句的十个特殊标志词分析.docx

辨析病句的十个特殊标志词分析

辨析病句的十个特殊标志词

病句辨析是高考每年必考的题型。

所谓病句,即语言表达上有语病的句子,即语法上不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规则,或逻辑上违反客观事理,或所用词语意义色彩不合语境,或描摹事物尺度欠当的句子。

对这一考点,高考《考试说明》的规定十分清楚,规定了六种病句类型: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

其能力层级为运用(D)。

  纵观历年高考试题以及各类模拟试题,我们不难看出大多病句具有特殊的标志,只要能掌握住这些标志,快速、准确地辨析句子出了什么毛病是完全有可能的。

下面就是一些病句的特殊标志词。

【标志一】数量词

数量词上容易出现的语病主要有以下几种:

1.倍数用错

例1.我市每千户人家的录像机拥有量,从5年前的50台,到今年的200台,增加了4倍。

(应为“3倍”)

例2.这两年,不少名牌彩电的价格和前几年比,几乎下降了一倍。

(数量减少不能用倍数)

2.表意不清

例3.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报到。

(可读成“15日,前去报到”或“15日前,去报到”)

例4.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一种理解是几位同一个学校的领导,一种理解是几个不同学校的领导)

3.位置不当

例5.一位优秀的有20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

(多项定语的排列,数量短语应放在表领属的词语之后)

例6.解放前,约有70万的中国农业人口是贫雇农。

(“约有70万”修饰“农业人口”)

4.约数重复

例7.公园门票定价过高,像世界公园、中华民族园的门票均在50-60元上下。

(“均”与“上下”重复矛盾)

例8.上次语文测验,全班同学平均成绩都超过了80分。

(“平均”与“都”重复矛盾)

例9.预计今年的营业收入可超过去年的四倍以上。

(“可超过”与“四倍以上”重复矛盾)

5.重复赘余

例10.昨天是转会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中国足协又接到25名球员递交的转会申请。

(“最后一天”与“截止日期”重复)

例11.这只小黑熊的繁殖成功,是北京动物园从五十年代至今的唯一的一只。

(“唯一”与“一只”重复)

【标志二】否定词

句子中出现的否定词,可能造成的语病有以下几种:

1.位置不当

例1.我们如果把自己国内的事情不努力搞好,在国际上就很难有发言权。

(在“把”字句中,否定副词“不”应该放在“把”之前)

例2.如果趁现在不赶快检查一下代耕工作,眼前地就锄不好。

(“不”应移至“趁”字前)

2.否定词和反问句连用造成表意相反

例3.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定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3.多重否定造成表意相反

例4.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的。

(“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等于说“谁都想象不出”,推测原意应是“谁也想象得出”)

例5.我们并不完全否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这希望是非常渺茫的。

(“不完全否认”等于“部分承认”)

4.否定词和带有否定意义的词语连用造成表意相反

例6.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防止,使┉不发生)

例7.睡眠三忌:

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忌,认为不适应而避免)

例8.她告诉我说,近几年来,她无时无刻不忘收集、整理民间故事与民歌。

(无时无刻,即每时每刻的意思)

常见的本身暗含否定的词:

防止、忌、无时无刻、忘、拒绝、反对、禁止、避免、不明不白、阻挡等等。

5.否定肯定意相同

例9.他缺乏工作经验,难免会出现一些差错。

注:

“难免”后面的语言形式可以是肯定的,也可以是否定的。

无论肯定还是否定,意思均一样,都是说某事要发生。

“难免”与“难免不”在动词前,意相同;在形容词前,“难免不”表否定。

例10.他差点儿摔倒。

注:

一般说如果是说话人不希望实现的事情,那么说“差点儿”和“差点儿没”都指事情接近实现而没有实现。

如果说说话人希望实现的事情,“差点儿”是惋惜它未实现。

“差点儿没”是庆幸终于勉强实现。

【标志三】双面词

双面词指的是句中出现诸如“能否”“是否”“成败”“好坏”“高低”“生死”“优劣”等关涉两面的词语。

在双面词上容易出现的语病主要是前后不照应。

例1.究竟要不要重视语文学习?

是不是只学数理化就可以呢?

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

(前面的问题既有需要肯定回答的,又有需要否定回答的,后面回答只照顾否定回答,搭配不当。

最后一句可改“如果我们不认真思考,就会作出错误的回答”)

例2.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

(“做好”是一面词,“是否深入”是两面性的)

例3.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因为“能不能”说的是“能”与“不能”两个方面,显然不能说都是“根本任务”)

例4.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和青眼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白眼”和“青眼”指相反的两面,但底下的“温暖”只适用于一面)

★特别提醒★

例5.储蓄所吸收储蓄额的高低对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有重要作用,因而动员城乡居民参加储蓄是积累资金的重要手段。

(表面看,前面说了吸引储蓄额的“高低”两个方面,后面只说了“对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一个方面,似乎犯了前后搭配不当,但我们只要结合语境分析一下就可发现,储蓄额的“增长”是有多和少两个方面的,而不论储蓄额的多和少,都是“增长”。

所以说,这个句子没有语病)

例6.我们能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是关系到子孙后代切身利益的大问题。

我们绝不能做对不起子孙后代的事。

(“能”或“不能”可持续发展,均“关系着子孙后代的切身利益”。

这个句子没语病)

【标志四】关联词

1.位置不当

例1.一厂生产的灯泡,价格不是比二厂高,就是寿命比二厂短。

(“不是”移到“价格”前)

例2.这次补习,只能去一个人,他因为去了,所以我就不去了。

(“他”移到“因为”后)

注:

如果一个复句只有一个主语,则主语在前,关联词在后;如果一个复句有两个主语,则主语在后,关联词在前。

2.不合逻辑

例3.只要经常复习,就能取得好成绩。

(充分条件误为必要条件)

例4.强强联合制作的大戏,让人们不仅看到了中国戏曲的整体进步,而且也看到了中国戏曲在现代化问题上迈出了可喜上步。

(“不仅”句和“而且”句应调换顺序)

3.搭配不当

例5.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

(句中的“无论”要与“还是”搭配)

例6.不管气候条件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了顶峰。

(两个分句间是转折关系,不是条件关系,将“不管”改为“尽管”)

4.滥用词语

例7.参加这次探险活动前他已写下遗嘱,万一若在探险中遇到不测,四个子女都能从他的巨额遗产中按月领取固定数额的生活费。

(“万一”与“若”均表假设,舍其一)

例8.这本书已经出版多年了,所以作者最近又作了较大修改。

(“出版多年”与“作以较大修改”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标志五】介词

在介词上容易出现的语病主要有以下几种:

1.成份残缺

例1.经过老主任的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了一丝笑容。

(该句滥用介词“经过”导致全句缺少主语)

例2.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

(取消“对于”,否则没有主语)

2.搭配不当

例3.3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逐出国际奥委会。

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体坛的事件都作了报道。

(“关于”表关涉,有提示作用。

“对于”引进对象或事物的关系者。

“关于”应改为“对于”)

例4.针对国际原油价格步步攀升,美国、印度等国家纷纷建立或增加了石油储备,我国也必须尽快建立国家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攀升”后加“的情况”)

3.表意不清

例5.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

(大家“普遍感到气愤”的可以是“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也可以是“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

例6.她因不堪忍受雇主的歧视和侮辱,便投诉《人间指南》编辑部,要求编辑部帮她伸张正义,编辑部对此十分重视。

(“投诉”后加“于”)

4.不合逻辑

例7.上世纪的瑞典化学家舍勒,他对我们现代的一般人是陌生了一些。

(应该是“我们现代的一般人”对“他”是陌生了一些)

例8.汉字改革的种种好处,对于每一个同文字打交道的人都是深有体会的。

(句子的陈述主体应是“每一个同文字打交道的人”而不是“汉字改革”)

【标志六】助词

1.不合逻辑

例1.为解决巴以冲突,目前,国际社会正采取了多种措施协力斡旋调解。

(句中“正”表示正在进行,助词“了”表示已经完成)

例2.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我国煤炭出口,同时也将国内正在实施的煤炭走出市场的战略举措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将”表将来时,“了”表完成时,前后矛盾)

2.搭配不当

例3.张老师严肃地说:

“我们应该节约用水,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浪费”没有“必要”与“不必要”,“不必要”与“浪费”不搭配)

例4.我国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的首枚运载火箭圆满成功。

(滥用助词“的”,致使句子主谓搭配不当)

【标志七】代词

使用代词容易出现的语病主要是指代不明造成的歧义。

例1.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

(“自己”指代不明)

例2.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看法是否定的。

(“此”指代不明)

例3.对偶有失足的青年,应耐心教育,热情帮助,而不要歧视他们,这不利于他们改正错误,也不利于他们的教育工作。

(“这”指代不明)

例4.三妹拉着葛姐的手说,她老家在偏远的山区,因为和家里赌气才跑到北京打工的,接着她又哭起自己的遭遇来。

(“她”指代不明)

【标志八】和、跟、同、及

句中出现“和”字或“跟”字“同”字“及”字等时,容易有的语病主要是:

1.搭配不当

例1.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事件”不能与“批评教育”搭配)

例2.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做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理论上”做“深刻的说明”,“政策上”做“详细的规定”)

2.表意不明

例3.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两家银行。

(“他”一个人偷偷把钱分别存入银行。

或“他”和“副总理”两个人,偷偷把钱存入银行)

例4.这次外出比赛,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

这样你就不会太影响,可以发挥得更好。

(“我”一定说服“老师”。

或“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

3.不合逻辑

例5.市教委要求。

各学校学生公寓的生活用品和床上用品由学生自主选购,不得统一配备。

(“生活用品”包含“床上用品”,不能并列)

例6.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一切出版物”包含“报纸、杂志”,不能并列)

【标志九】“是”字

句中出现“是”字,或“是”字的组合,如“也是”、“就是”、“总是”等,常出现搭配不当、结构杂糅和不合逻辑等语病。

例1.五一路乒乓球馆是经体育局和民政局批准的专门推广乒乓球运动的团体。

(主宾搭配不当)

例2.老年人发生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是由劳累、用脑过度、精神紧张、食盐过多,感冒等诱发的。

(应把“由”和“诱发的”删掉,或把“主要原因”删掉)

例3.这一歌唱组合独立创作的高品质词曲以及演唱中表现出的音乐天分和文化素养,很难让人相信这是平均年龄仅是20岁的作品。

(“20岁的作品”不合逻辑)

【标志十】顿号

1.搭配不当

例1.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

(“消防车”不能与谓语“放弃”、“坚守”搭配)

例2.某工厂以技术进步为动力,不断致辞力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制开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