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各类文体知识点及语文学习方法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811805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各类文体知识点及语文学习方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初中语文各类文体知识点及语文学习方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初中语文各类文体知识点及语文学习方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初中语文各类文体知识点及语文学习方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初中语文各类文体知识点及语文学习方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各类文体知识点及语文学习方法Word文档格式.docx

《初中语文各类文体知识点及语文学习方法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各类文体知识点及语文学习方法Word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语文各类文体知识点及语文学习方法Word文档格式.docx

02、物品线索:

某一有特殊意义的物品。

03、感情线索:

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

04、事件线索:

中心事件5、时间线索6、地点变换线索

找线索:

①文章的标题;

②各段反复出现的事物;

③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

④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

⑤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

作用:

文章内容井然有序地组合在一起,人物的思想性格,事情的来龙去脉。

2、记叙顺序

01.顺叙:

即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时间先后)。

使文章脉络清楚,有头有尾,给人鲜明的印象。

02.倒叙:

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

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

03.插叙:

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有关的情节或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

(比如:

回忆往事)

补充、衬托出文章的中心内容(人物或事件),丰富了情节,深化了主题。

3、人物的描写方法

01、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

交代了人物的×

身份、×

地位、×

处境、经历以及×

心理状态、×

思想性格等情况。

02、语言(对话)描写

03、行动(动作)描写:

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

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

性格特征或×

精神品质。

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04、心理描写:

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

思想,揭示了人物的×

性格或者×

品质。

4、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天气、季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

渲染×

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

情感、预示人物的×

命运、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或者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室内)的布局、陈设):

交代故事发生的×

时代背景,渲染×

环境气氛。

5、记叙文的词语或句子的含义辨析

01.结合特定语境(即具体的句、段、篇、上下文),分析词语的含义。

02.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明了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一词多义等。

03.注意语气或语调。

04.着眼于词句之间的搭配。

05、着眼于词义范围的大小、轻重程度。

06.注意言外之意(如:

挖掘比喻句中的本体或者事物的象征意义,用平实的语言表达)。

6、记叙文开头句子的作用

01、开篇点×

题;

02、总领全文;

03、引起下文,为下文×

作铺垫。

04、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

05、为下文×

埋下伏笔。

7、记叙文中间句子的作用

01、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02、段末起总结作用;

(总结上文;

引出下文);

03、为下文×

埋下伏笔;

04、为下文×

情节作铺垫;

05、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8、记叙文结尾句子的作用

01、篇末点×

02、总结全文,深化×

中心;

03、首尾呼应;

04、点明×

中心,升华主题;

05、令人深思,给人启示,让人觉得回味无穷;

06、点题;

07、前后照应;

08、首尾呼应。

9、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01、渲染×

气氛;

02、烘托人物×

性格(感情);

03、点明×

中心(揭示主旨);

04、突出×

主题(深化中心)。

10、归纳记叙文的中心意思

01、找文章标题;

语段中开头结尾处的抒情议论性句子。

02、把文章主要段落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然后指出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等。

(特别是抒情散文中)

03、还可从时代背景入手分析。

04、从作者对人物或事物的态度判断。

11、概括段意

(1)摘句法:

在文中找出中心句作为段意(有时要中心句进行适当的删改)。

(2)概括法:

例1:

(记叙的段落)记叙了+×

人(组织或单位)+×

时×

地+何种情况下+做×

+结果。

(注意原文强调的是什么)

例如2:

(描写的段落)描写了+×

景物+×

特征。

例如3:

(议论文)运用×

论证方法(或论据)+从×

角度(方面)+论证了×

观点。

例如4:

(抒情的段落)抒发了怎么样的感情。

(3)合并法:

有些文段有两个以上的主要内容,就要把表达这些内容的短语合组合成句。

第三部分小说

1、小说三要素

01、人物;

02、情节;

03、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A、开端:

交代背景,铺垫下文。

 B、发展:

刻画人物,反映性格。

C、高潮:

表现冲突,揭示主题。

D、结局:

深化主题,留下思考。

情节的总的作用:

使小说变得丰富、生动、曲折,可以强化人物性格、深化主题和增强艺术感染力。

2、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A、叙述:

对人物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所作的交待、陈述。

可以把描写的各个方面联成一体,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加深读者对人物、事件的理解。

在议论文中,作为事实论据,用来证明论点。

他走了。

例2:

我们爬上了山。

B、描写:

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具体的描绘与刻画。

能实现文学形象的具体性生动性和可感性。

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例2、我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探照灯的光带,透过飘飞的雪片,直向天空射去。

C、抒情:

作者在作品中抒发由某种媒介触发起来的主观感受和思想感情,以强化某些景象的色彩,或突出人物性格的一种表现手法。

表达作者强烈的某种主观感情。

起到渲染环境气氛,强调人物性格品质,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

引起读者的共鸣,使文章更有感染力。

01、直接抒情(往往直抒胸臆,情感浓烈):

《最后一课》中:

啊,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

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

哦,北大,北大,你委于我心的实在是太多,太多。

例3:

祖国啊,母亲!

我爱你,中国!

0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

通过景物描写,抒发感情。

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

“我们上了轮船,离开钱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表现人物欢快兴奋的心情: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表现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

D、议论:

作者直接在作品中对人物、事件表明自己的态度、情感和评价。

1、在记叙性文体中,议论有两种方式:

先叙后议和先议后叙。

前者见解独到,令人深思,具有启发性;

后者可使读者很快进入对将要叙述的事物的思考,引起读者对下文的注意。

2、议论在散文中会对形象的特征或意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议论在议论文中主要是阐述观点。

E、说明:

是对事物与事理进行的解释和介绍。

使读者清楚明白地了解被说明的事物和特点。

这张桌子是方的。

3、分析人物形象

1、分析人物的各种描写,准确把握人物的思想情感以至性格。

2、抓住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和谐相处),分析人物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第四部分说明文

1、怎样把握说明对象的特点

A、题目B、首段C、关键词句(比如:

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中心句)

2、说明方法分类和标志

分类和作用:

01、举例子:

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

特点。

02、分类别:

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

03、打比方:

形象生动地说明该事物的×

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04、列数字:

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

05、作比较:

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

特点(地位、影响等)。

06、下定义:

简明周密地揭示了说明对象的本质和内涵,使说明更严密。

07、列图表:

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

08、引言论:

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

3、这些说明方法有何标记?

⑴下定义:

……是……,这就是……,叫……。

⑵分类别:

有几类(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⑶举例子:

例如、又如、比如、再如、如,举例只举一部分。

⑷作比较:

而、比……和……两种东西比。

4、说明顺序

⑴空间顺序:

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建筑物的结构,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

⑵时间顺序:

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

⑶逻辑顺序:

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A、先总说后分说:

总—分;

分—总;

总—分—总B、先主要后次要。

C、先原因后结果。

D、由现象到本质。

 

E、由性能到功用。

F、由一般到特殊。

G、由整体到局部。

5、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说明性语言的特点:

准确、平实、简明(科学小品:

生动)。

6、说明文分类

01.按说明对象分:

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说明事物原理或者使用方法等)

02.按语言特点分:

平实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语言生动形象的说明文,多用描写)

第五部分散文

散文(记叙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

1、 

要把握文章“线索”

2、 

要抓住散文的“文眼”

“文眼”指文中最能揭示题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句子或关键性词语。

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喷发口,是文章思想感情的焦点,同时也对文章的结构起着支配统摄作用。

3、要借助想像领会作品的内涵

阅读散文就要进行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想像、联想和补充。

把自己的想像和作者的想像融合在一起,丰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填补文中的结构空间。

4、要体会散文的意境

意境,就是作者把深刻的思想、动人的感情,通过生动的画面表现出来,达到情与物融合、意与景交织,以唤起读者的联想,产生动人的艺术效果。

01、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02、想象、联想和象征手法的运用。

03、细处落笔,以小见大。

04、侧面暗示。

5、要仔细品味散文的语言

要仔细品味散文的语言。

(从修辞方法或者表达方式分析)

01、品味散文语言朴实自然美。

02、品味散文语言的含蓄美。

03、散文语言富有音乐美,具有诗情画意。

6、散文特点

散文特点:

“形”(材料)散而“神”(中心)不散

第六部分语文知识

1、常用修辞方法

(1)比喻: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事物的×

特点;

用在议论文中,能使抽象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窄窄的木板,是一支飞鸣的利箭。

小小的三角帆,是一支彩色的大翅膀。

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2)拟人(使事物具有人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

其作用是使所写“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生动,表意丰富。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3)夸张:

揭示事物的×

本质,烘托×

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4)排比:

可增强语言的气势。

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

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漫漫长路,总有朝夕相处的亲人,多少叮咛,多少呵护,多少孝心,多少无私。

(5)对偶:

使语言简练工整。

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

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四十年别井离乡,雁沓鱼沉;

五百个月缺月圆,梦萦魂牵。

山水本无知,蝶雁亦无情;

但它们对待人类最公平,一视同仁,即不因达官显贵而呈欢卖笑,也不因山野渔樵而吝丽啬彩。

(6)引用:

说明文、记叙文:

既增强了说服力,又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趣味盎然。

在议论文中,作为论据可以增强语言说服力,使论证更加充分。

唐代诗人李白曾经写道“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7)设问:

强调问题,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思考。

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

白色的花含有什么色素呢?

白色的花什么色素也没有。

(8)反问:

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毛主席都是如此,我们还有什么可以骄傲的呢?

“难道不是我们劳动群众创造了人类世界吗?

(9)借代:

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

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10)对比:

突出强调其中某一对象的特点。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11)反复:

强调所说内容(某种情感或者意思)。

“盼望着,盼望着,……”强调了盼望的急切。

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12)反语:

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

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2、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联想、想像、象征(托物言志)、比较、对比、衬托、反衬、烘托、以小见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笔和铺垫、前后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1)象征(托物言志):

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

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

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2)衬托:

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

突出本体的×

(3)对比:

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

鲜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

(4)借景抒情:

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真挚的思想感情。

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5)先抑后扬:

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作用:

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

(6)侧面(间接)描写:

侧面烘托出该人物的×

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结构更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洁精练。

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7)伏笔和铺垫:

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

(8)照应:

记叙文:

使文章浑然一体,整体感强,突出主题。

议论文:

强化×

论点。

散文:

反复地抒发×

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

(9)联想:

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

(10)想像:

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服务。

使读者接受美的陶冶。

学好语文应培养的习惯和学习方法

01

语文学习十大习惯

一、熟读、背诵的习惯。

二、阅读优秀课外读物的习惯。

三、推敲语言文字的习惯。

四、积累语言材料的习惯。

五、记日记的习惯。

六、规范地书写的习惯。

七、专注地听人说话的习惯。

八、说普通话、说话文明得体的习惯。

九、勤思考、爱质疑的习惯。

十、勤查工具书的习惯。

02

语文学习五种方法

1.大量阅读

博览群书是培养孩子语文素养基本功之一,甚至可以说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

大量的课外阅读是提高孩子语文水平不可替代的手段。

美国心理学家克拉森的心理实验研究表明,学生充满兴趣的课外阅读对提高他们写作能力的作用,远远大于机械的写作训练。

语文成绩好的孩子几乎都是特别喜欢课外书。

这些孩子往往有很多的积累:

语词的积累、素材的积累、情感的积累等。

这样的孩子在写作上往往有突出的构思、神奇的用词,在阅读理解方面有杰出的见地,在说话方面有超出他人的见识等。

总之,他们由于见多识广而语文根底厚实。

坚持阅读是培养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

特别是多读一些文辞优美、气魄宏大的散文,对提高理解能力很有帮助,比如《鲁迅文集》,《读者》杂志对培养这些能力和素养都很有帮助。

博览群书不但是孩子语文素养的基本功之一,而且是孩子成材的一个重要条件。

因为丰富的知识是创造力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也是见识增长、智慧来源的途径之一。

这里需要强调一点: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不能远离名著,培养孩子阅读经典名著要从小引导,循序渐进。

同时要注意不但要阅读,而且要写读书笔记或者书评。

2.背诵经典

背诵经典文章、名言佳句也是培养孩子语言素养基本功之一,中学毕业孩子如果能背诵150首古今诗词、25首白话诗歌、40篇精美的文言散文(每篇三五百字)、10篇精美的现代白话文(每篇800到1000多字)、200多条古今中外格言警句,那么他的语文功底应该是不错的。

如果在孩子记忆的黄金时间——16岁之前,让孩子记诵大量的语言精华,那么,这个孩子从小就奠定了坚实的语文根底。

如果不能在孩子们阅读背诵的“童子功”季节引导他们走向阅读的海阔天空,让他们在书中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打下沉实、厚重的文学素养、人文素养的基础,将来孩子就很难成为高尚的、文明的、具有创造性的现代人。

3.勤写日记

日记能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辨别能力,增强孩子的自我约束力,提高孩子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自我反省能力,更重要的是能磨练孩子的意志力和积累作文素材。

写日记的好处大大超过了我们的想象。

培养孩子写日记的习惯要循序渐进,开始可以写短些,每天一、两句,到每天三、五行,慢慢提高增长。

内容也不拘格,什么都可以写,想象的、现实的、国内的、国外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大到国家大事、小到鸡毛蒜皮等等,要做到有闻必记、有为必记、有见必记、有感必记。

但一定不能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哪怕一两句也要写上,写得荒诞一点,不合常规也行,但必须要写下去,目的是为了习惯的养成,终止了,就前功尽弃了。

只要老师与家长引导得当,一定能够大幅提升孩子的写作水平与语文水平。

4.开阔眼界

要孩子懂得:

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

语文学习应该在课堂上,但绝对不是只靠课堂就能学好的,生活也是语文学习的课堂,语文学习还要在广阔的天地中,引导孩子睁开惊奇的眼睛面对世界,去直面精彩纷呈的生活场景,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去逛书店、旅游、看展览、做采访、搞调查、看焦点访谈;

讨论下岗分流、西部开发、腐败现象、庸俗文化……

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世界里,懂得我们生活在奇妙的大自然里,生活在多变的信息社会中,感受人世间的爱与恨、美与丑。

5.写好作文

作文是需要灵性的,是需要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世界各国的学校都非常重视,例如美国从小学开始,写作就是孩子们的必修课,到博士毕业都是如此。

那么怎么样才能写好作文呢?

我们提供建议如下:

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做万件事。

概括起来,写好作文要做好以下四点:

A.玩中丰富自己的人生。

实践证明,会玩的人往往容易取得成功,科学史上许多重大的发明,都和玩有关系哦。

爱玩瓶瓶罐罐的爱迪生成了大发明家,终身玩炸药的诺贝尔成了大化学家。

而那些文学家、大诗人呢,似乎个个都是旅行家,游山玩水,写出了精美的散文、游记。

所以,写好作文的第一秘诀——会玩。

玩得丰富多彩一些,自然比闭门不出好多了。

B.读中丰富自己的情感。

立品同白玉,读书上青云。

爱读书的孩子,没有坏孩子。

所以,写好作文的第二秘诀——多读。

精读与泛读像结合,深度与广度相结合,变他人所知为自己所知,充实自己的头脑,丰富自己的情感。

C.思中激发创造的灵感。

鲁迅先生说过:

“一味只读,就变成了书橱。

”这就是孔子警示我们的“学而不思则罔”。

只有在经历了、阅读了之后深入地思考,才会不断激发创作的灵感,使自己文思泉涌。

所以,写好作文的第三秘诀——会思。

D.写好表达自己的情感。

“好脑子不如烂笔头”。

清朝唐彪写过《文章惟多做始能精熟》,强调了多做文章的妙处:

“多读乃藉人之功夫,多做乃切实求己功夫,其益相去远矣。

”由此可见,多写,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才能锻炼出良好的表达能力。

写好,作文的最大秘诀——多写。

能说出来就能写出来

我话表我心,我手写我话,就能打消孩子对写作文的距离感和畏惧感。

说的时候就是“话”,把它写在纸上就是“文”,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

大人有大人的想法和说法,孩子有孩子的想法和说法,不同的人都有各自的想法和说法,所以每个人写出来的文章都不一样,这就是写作的秘诀。

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写

所谓作文就是让真挚的思想感情从心灵深处流淌出来。

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要给予过多的约束和限制,不要给予太多的标准,不能把大人自以为是更有“意义”和“价值”的东西强加在他们头上,最需要的是宽容。

忠实自己的心灵和生活,是打开作文大门的第一把钥匙。

要多用短句子,多用白话,多用具体事例,少用概括性句子,多采用描述性语言。

做人要直,作文要曲。

多练多改

巴金说:

“只有写,才能写出好文章。

”鲁迅说:

“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

”修改是写作文最后一个步骤,并且非常重要。

文学巨匠托尔斯泰一部《复活》就改了六次之多。

素材积累

引导和促使孩子通过观察、调查、访谈、上网、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要让孩子多体验生活。

写作成功秘诀在于写熟悉的事,写具体的事,写感动自己的事,写自己喜欢的事,写自己体验尝试实践过的事。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多读名家之言,多欣赏名篇做积累是根本。

作文素材积累途径概括为以下三点:

A观察,B阅读,C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起诉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