帷幕灌浆专项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80673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帷幕灌浆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帷幕灌浆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帷幕灌浆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帷幕灌浆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帷幕灌浆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帷幕灌浆专项施工方案.docx

《帷幕灌浆专项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帷幕灌浆专项施工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帷幕灌浆专项施工方案.docx

帷幕灌浆专项施工方案

 

昌平区2012年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帷幕灌浆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北京市新港永豪水务工程有限公司

昌平区2012年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部

2013年2月20日

一、编制依据:

(1)昌平区2012年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设计图及技术要求;

(2)国家及水利部现行设计规范、施工及验收规范及相关文件;

(3)我单位对施工现场实地勘察、调查资料;

(4)我单位积累的成熟技术、施工工艺以及多年从事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

二、引用标准及规程规范

在实施本专项工程时,材料和施工技术、工艺应遵照国家建委和水电部颁发的所有现行规范及相关技术要求。

本工程必须遵照的技术规范主要有:

(1)《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

(2)《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352—2006);

(3)《水利水电工程物探规程》(SL326—2005);

(4)《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SL31—2003);

(5)《水利水电工程岩石试验规程》(SL264—2001);

(6)《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L62—1994);

(7)《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JGJ63—2006);

3、施工方法

本工程帷幕灌浆为德胜口水库主坝坝基帷幕灌浆工程。

采用施工平台和斜坡施工架相结合,钻机固定在架子上,卷扬机牵引整体移动施工,按照工艺要求,采用逐序加密的原则,先灌I序孔,以I序孔作为先导孔,全面了解坝基地质情况和压水灌浆情况,验证灌浆试验,及时整理孔段成果资料,分析成果,提出各种参数,提交设计、监理、业主共同研究,提供合理的技术参数和施工措施,以指导后序孔施工。

(1)施工准备

1、砂浆锚杆已安装完成。

2、基础混凝土已按设计图纸要求完成。

2、灌浆孔位测量放线工作已完成。

3、施工平台已搭设完成。

(二)灌浆设备和机具

灌浆泵采用2台SGB6-10型灌浆泵,并配备2台BW250/50型输浆泵输浆。

灌浆泵和灌浆孔口处均安设压力表,压力表与管路之间设隔浆装置。

(三)施工工序

1、本工程灌浆方式为孔口封闭、孔内循环、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

2、基岩钻孔时采用清水钻进法造孔。

3、孔口镶筑,满足灌浆设计要求。

钻孔按规定顺序统一编号。

4、单元工程按地段划分,沿坝轴线平行布置的灌浆孔,以相邻5~10孔为一个单元,既有利于该单元灌浆孔结束后即可布设检查孔,又符合每个单元必须有一个检查孔的原则,也有利于单元工程质量评定(根据监理工程师及质检部门对单元划分的规定执行)。

5、检查孔的编号应自左向右的原则编号,应以单元号相对应及灌浆孔的编号顺序为依据。

(四)钻孔灌浆工艺流程

1、孔口管镶筑

(1)孔口管用无缝地质钢管按所需直径、长度加工。

孔口丝扣必须保证与孔口封闭器接合牢靠,封闭器均要求易于安装和卸除。

保证在最大灌浆压力下正常运行,不漏浆。

(2)灌浆盖板第一段卡塞法灌浆正常结束后,下入直径为φ91mm孔口管(主帷幕15m,副帷幕13m),拧上盖头注入稠浆(0.5:

1)待孔壁与孔口管间返出浓浆后停止灌浆,校正孔口管并加以固定,待凝48小时后,施工以下段次。

(3)I序孔灌浆深度达10m以后,再按上述方法下II序孔,II序孔灌浆深度达10m后,再下III序孔,按孔序镶筑孔口管,又保证正常灌浆施工。

2、钻孔

(1)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测量放线布孔。

钻机安装必须平稳、牢固、立轴铅直,并定期校对,确保钻孔垂直。

(2)钻机定位后,开孔直径一般为φ95mm,终孔直径不小于φ90mm,宜为φ90mm。

检查孔开孔直径宜为φ95mm,终孔直径为φ90mm,先导孔孔径同检查孔,孔口封闭灌浆优先采用小口径钻灌。

(3)根据设计孔深及孔内情况,钻孔须下护壁套管隔离不灌段,以防止孔壁坍塌或冲洗液大量漏失,保证钻孔质量,提高施工进度。

(4)钻孔采用XU-300和ZPC-150型钻机回转钻进。

为了冷却钻头润滑孔壁,提高钻进效率,钻孔应用适量水钻进或采用孔口注水的方法钻进。

基岩优先采用小口径合金钻头或金钢石钻头,以保证孔壁光滑。

对破碎带及夹泥层严格控制送水量,避免孔壁坍塌填埋灌段,影响钻进速度和灌浆质量。

每一灌段灌前均作冲洗,采用脉动冲洗或风水联合冲洗,冲洗压力采用灌浆压力的50%,以避免岩粉堵塞裂隙。

(5)钻孔过程中若遇到大裂隙、断层、落洞、泉眼、涌水等现象应及时详细记录,上报有关技术人员和设计监理工程师,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

3、钻孔冲洗及压水试验

(1)钻孔冲水压力按灌浆压力的50%确定,超过1.0Mpa时,采用1.0Mpa,冲洗至回水清澈、肉眼观察无明显颗粒时结束。

(2)段孔底残留云物不得超过20cm。

压水前进行裂隙冲洗,采用脉动冲洗或风水联合冲洗,单孔冲洗时间要求不少于30min,冲洗完毕后,根据监理工程师指示,采用“单点法”或“五点法”进行压水试验。

(3)简易压水试验应在裂隙冲洗后或结合裂隙冲洗进行。

试验压力为灌浆压力的80%,该值如超过1.0Mpa,采用1.0Mpa。

(4)稳压水20min,每5min计读一次流量,取最后的流量值作为计算流量。

计算结果以透水率表示。

(5)“单点法”和“五点法”压水试验按SL62-94附录A执行。

I、II、III序孔灌浆前均应作简易压(注)水试验,了解基岩透水性,以便在施工中选择合理的起始水灰比或预测水泥用量和进行灌浆效果分析。

(6)检查孔水压试验按设计要求进行,采用“五点法”进行试验。

试验压力一般为灌浆压力的80%,施工中根据设计技术要求确定,水压试验流量稳定标准按SL62-94及SL25-92规范相关要求执行。

4、钻孔偏斜控制

帷幕灌浆工程钻孔孔距为1.5m单排孔。

为保证钻孔铅直,防止钻孔向上、下游偏斜或使帷幕造成天窗,施工中采用如下方法控制。

(1)灌浆孔的开孔孔位严格吻合施工图纸要求,开孔孔位与设计值的偏差不得大于5cm。

因故变更孔位应征得监理工程师的同意,并记录实际孔位。

(2)钻机安装必须平稳、牢固,立轴用水平尺反复校正达到铅直。

(3)开孔时低压慢速钻进,钻孔达到一定深度后应加长岩心管长度。

(4)孔口管的埋设应保证铅直、稳固。

(5)钻孔偏斜值不得大于规范(SL62-94)规定。

施工过程中定期对立轴进行校正,孔深每加深10m-20m必须测斜一次,发现偏斜应予及时纠正。

终孔时必须测斜,记录于钻孔测斜记录表中,最终计算整理成册,并绘制出钻孔偏斜平面投影图。

测斜采用KXP-1轻便测斜仪。

帷幕孔孔底偏差值

孔深(m)

20

30

40

50

60

最大允许偏差值(m)

0.25

0.5

0.5

1.5

1.15

5、地下水位测量

在I序孔施工过程中,当钻孔钻到一定深度,停歇24小时后测量地下水位。

稳定标准:

每5min测读一次孔内水位,当两次水位下降速度均小于5cm/min时,认为稳定,以最后的观测值作为地下水位值。

6、灌浆压力

(1)灌浆压力应按设计要求或监理工程师指示,使用的灌浆压力如下:

采用计算公式:

P=P0+mD0。

式中:

P0为0.6~0.7Mpa;m值I序孔取

0.02Mpa;II序孔取0.025Mpa;III序孔取0.03Mpa。

(2)混凝土盖板层以下第1~2段在对灌浆盖板不产生变形破坏的情况下,尽可能提高灌浆压力,确保关键部位的灌浆质量。

在灌浆过程中安装抬动变形观测仪,随时观测盖板变形情况,以便控制灌浆压力。

(3)施工中可根据孔内情况进行调整。

(4)灌浆压力分为一次升压法和多次升压法,一次升压法即在短时间内使压力尽快升至设计压力值。

实际施工中如耗浆量较大而很难达到设计规定值,采用分阶段多次升压逐步达到设计值。

(5)耗浆量小的孔段为保证灌浆质量,采用一次升压法;耗浆量大的孔段为避免浆液扩散太远,造成浆液漏失、浪费,则采用逐级升压法,一般为0.3P、0.7P、1.0P三级升压法。

(6)循环式灌浆压力以回浆管孔口压力表指示压力为准,压力读取应符合SL62-94的规定。

(7)封孔灌浆压力为栓塞位置处该段灌浆压力。

7、灌浆

(1)当孔距确定后,灌浆质量好坏直接取决于灌浆设备的性能、灌浆施工人员的经验和素质、浆液的配制与使用、灌浆压力的控制、灌浆结束的标准、各道工序的紧密衔接及各种仪表的完好与灵敏。

(2)非特殊情况,应保持灌浆进程连续不断地灌注。

浆液调配与使用应按规定要求进行灌注。

必要时采用清水开路,主灌3:

1以上浓度的浆液。

(3)不合格或已损坏的压力表严禁使用。

压力表和管路之间应设有隔浆装置(油提或隔膜)。

(4)孔口封闭器具有良好密封性和耐压性能,确保止水止浆,灌浆方法要与地质条件相适应。

(5)灌浆施工过程中严密监测盖板抬动变形情况,发现裂隙,应停灌或降压处理,采取相应措施。

8、浆液浓度的配制及控制

(1)水泥浆的配制

①水泥用流量表进行计量。

②水泥采用以包(50kg)计量或称量投放,称量误差小于2%。

③浆液搅拌均匀,测定浆液密度和粘度等参数,记录于灌浆表格中。

④纯水泥浆的搅拌时间:

本工程采用使用高速搅拌机搅拌浆液,搅拌时间应不小于30s。

浆液在使用前应过滤,从开始制备至使用完的时间小超过4h。

⑤根据场地条件、交通条件,采用集中制浆站制浆(配制0.5:

1浆液)。

然后将配制好的浆液输送到各用浆点,并测定来浆密度调配使用,浆液自制备至用完不超过4h。

⑥基岩中在单注量较大的孔段,应掺入适量水玻璃,掺入量占水泥量3%。

浆液的比重测定,采用婆梅氏比重计和泥浆比重计检测。

灌浆过程中,若浆液漏失严重,则可采用双管双液法即将水泥、水玻璃分别送入灌段内混合灌注。

详见《双管双液灌浆工艺流程图》。

细骨料和速凝剂是否掺入,掺入的数量按监理工程师通知执行。

(2)水泥浆液的控制

①根据水泥浆的浓度按灌浆试验确定的或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水灰比(重量比)施灌,根据其他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初步选定为3:

1、2:

1、1:

1、0.8:

1、0.6:

1、0.5:

1等六个比级。

②一般情况下浆液比级由稀至稠逐级调配使用。

遇特殊情况时采用2:

1或更浓浆液起灌,一般情况采用3:

1起灌,2:

1、1:

1、0.8:

1主灌,0.6:

1、0.5:

1用于特殊情况处理。

遇大漏段也可采用由稠至稀进行灌注。

(3)浆液变换原则

①当灌浆压力保持不变,注入率持续减少时或当注入率保持不变而灌浆压力持续升高时,不得改变水灰比。

②当某一比级浆液注入量已达300L以上,或灌注时间已达1h,而灌浆压力和注入率均无明显变化时,应变浓一级水灰比灌注。

③当注入率大于30L/min时,根据具体情况,可越级变浓。

④遇冒浆、吃浆量大等特殊情况时,可视施工具体情况,采用由稠到稀的变浆原则灌注,即采用较稠浆液堵住冒浆或大的裂隙通道后,再用稀浆正常灌至结束。

9、灌浆结束标准

本工程灌浆采用孔口封闭自上而下分段循环灌浆,在规定压力下,当注入率不大于0.4L/min时,继续灌注60min,或不大于1L/min时,继续灌注90min,灌浆即可结束。

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时,继续灌注时间应相应减少为30min和60min。

10、封孔

钻孔终孔段灌浆结束后,申报监理工程师及时进行单孔验收,对验收合格的灌浆孔进行封孔,封孔采用“置换和压力灌浆封孔法”。

封孔浆液浓度由设计及工程师指示,一般用0.5:

1的水泥浆。

封孔结束后,若浆液析水下沉应继续补浆封填,直至全孔封满不再下沉为止。

封密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