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应急救援排水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80440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77 大小:96.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山应急救援排水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矿山应急救援排水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矿山应急救援排水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矿山应急救援排水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矿山应急救援排水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矿山应急救援排水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矿山应急救援排水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山应急救援排水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7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矿山应急救援排水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矿山应急救援排水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0前言

0.1项目名称

****矿山应急救援排水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0.2任务来源

我省是矿产资源大省,也是资源开发强省,同时还是国家安监总局重点监控的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多发省份。

近年来,煤矿水害事故时有发生,我省在煤矿水害事故抢险救援过程中,多次暴露出排水设备设备调配困难、设备规格种类不齐、操作人员不熟练、设备安装不及时、现场维护跟不上、运行不正常等情况,从而导致救援迟缓,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矿山应急救援排水基地的建设问题,为认真落实好省领导的指示,做好我省矿山应急救援排水基地的建设,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委托,我院承担了《****矿山应急救援排水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

0.3编制依据

(1)****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黔府办发[2011]60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矿山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

(2)《煤矿安全规程》(2011版);

(3)《煤矿防治水规定》(2009版);

(4)****人民政府文件《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黔府发〔2010〕13号);

(5)****人民政府文件《省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黔府发〔2010〕18号);

(6)《****矿山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7)****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请求批准建立****矿山应急救援排水基地的请示”。

(8)****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11年6月编制的《****矿山应急救援排基地建设项目方案建议书》。

0.4主要结论

(1)本次对****矿山应急救援排水基地建设,共设置了1个省应急救援中心排水基地和**********4个区域排水基地。

依托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中心(**********矿山救护大队)组建****矿山应急救援中心排水基地,向全省覆盖,并具体负责辐射**********;依托**********矿山救护大队的煤矿组建**********基地,辐射**********;依托**********矿山救护大队组建**********,辐射**********。

依托**********矿山救护大队,在**********基地,辐射**********;依托**********应急救援大队组建**********基地,辐射**********。

(2)本次对中心排水基地和各区域排水基地设备配备,按照每对矿井两个井筒铺设管路,每个井筒两趟管路下井,每趟管路1000m长度,接单台水泵,中心排水基地可同时进行6对矿井排水救援,单个矿井最大应急排水能力可达1280m3/h;区域排水基地可同时进行4对矿井排水救援,单个矿井最大应急排水能力可达1280m3/h。

(3)本次对****矿山应急救援排水基地建设项目投资共计12258.5万元,其中:

主要设备及材料购置费11402.27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56.23万元,基地年运行费用700万元。

①主要设备及材料购置费共11402.27万元,其中:

中心排水基地3458.67万元,****域排水基地1985.90万元,****区域排水基地1985.90万元,****区域排水基地1985.90万元,****域排水基地1985.9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56.23万元,其中:

建设单位管理费114.02万元,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评估费31.21万元。

②基地每年运行费用共700万元,其中,中心排水基地220万元,各区域排水基地120万元。

(4)通过对****应急救援排水基地的建设,新增和补充排水设备,组建专业矿山排水队伍,使矿山一旦发生透水事故,专业排水人员就可直接携带成套设备迅速至事故现场,形成统一指挥、协调工作、高效及时的工作局面,对提高矿山透水事故应急救援能力,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将会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

因此,****矿山应急救援排水基地建设项目是可行的。

1****矿山透水事故及抢险救援现状

我省具有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矿藏有82种,已探明储量的有63种,特别是重晶石、汞、磷、铝土、锰、煤资源均居全国前五位,矿山采掘行业已成为我省主要支柱产业。

现全省共有煤矿1773对,设计总能力23943万吨/年,年生产煤炭1亿吨以上;非煤矿山7958家,其中:

井工开采矿山506家、露天开采7452家;尾矿库187座。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紧紧围绕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的总体目标,周密部署、狠抓落实,安全生产保持了总体平稳、趋于好转的态势。

矿山事故连续五年实现了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降”目标。

但是,由于我省矿藏赋存条件复杂,矿井灾害严重,矿山开采秩序不规范,私挖乱采现象严重,安全隐患大。

同时,由于部分矿山企业基础管理薄弱、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从业人员安全素质较低、安全投入不足等多种因素影响,矿山事故时有发生,总量仍然较大,特别是矿山水害事故还未得到有效遏止。

据统计:

2002年以来,全省矿山发生透水事故178起,死亡(失踪)591人,非煤矿山发生4起,死亡7人;煤矿发生174起,死亡607人,其中发生一次死亡10人(失踪)以上透水事故12起,死亡(失踪)193人,占煤矿重大事故起数(48起)和死亡(失踪)人数(763人)的25%和25.3%。

仅2009年以来,我省发生了重大以上煤矿透水事故4起、死亡61人。

在矿山事故的抢险救援中,难度最大、耗资(装备)最多,时间最长的就是矿井透水事故,有的事故实现了成功救援,但有的事故最终不得不放弃救援。

如:

**********************

2矿山透水事故抢险救援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目前,我省处置矿山透水事故,主要依托矿山救护队,但我省现有的矿山救护队主要是针对瓦斯、火灾等灾情训练和装备,对瓦斯等事故处理较为擅长,而在处置矿井透水事故中缺乏技术、经验和装备,专业性不强。

同时,因多种因素影响,导致透水事故抢险救援中效果远远达不到应急处置要求。

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部分矿山未安装排水系统或未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安装排水系统,有的虽有排水系统,但事故发生后被水淹没或巷道被破坏,不能发挥应有作用;特别是在处置非法煤窑透水事故时,更无任何生产系统和条件可支持抢险,事故抢险工作难度极大。

2)井工矿山的巷道质量不符合规定,未按设计断面施工,有些矿井因巷道失修变形,事故发生后,排水设备下放、安装困难,延误抢险时间、影响抢险进度。

3)我省矿山应急救援队伍,其专业特长是处理瓦斯和火灾事故,如国家级矿山救援基地-六枝矿山救护大队能应对各种情况的瓦斯和火灾事故,但应对水害事故抢险处理能力不足。

对于水害事故处理的专业救援队伍,它应集电、钳、水工等多工种人员组成,还需要水文、地质、机械、电器、采煤、通风等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支持,这些都是目前矿山救护队所不具备的。

4)矿山重大透水事故发生后,多支救护队参与事故抢险,存在因队伍配合、协调等方面的问题而耽误抢险救援的有效时间。

5)在全省应急救援物资储备点储备的救援物资,目前已无法满足煤矿技改、扩能、整合及开采深度调整等条件变化后的事故抢险需要;同时因这些救援物资缺乏维护、保养和运行经费,多数储备点只有人保管,而无人员维护保养。

透水事故发生后,使用设备缺乏演练,平时缺乏维护,安装缓慢或缺少部件,不能保证正常运转。

6)矿山救护队抢险救援结束后,存在救护队抢险费用收不到、救援设备运不回,造成救护队资金运转困难,再次抢险救援没有设备。

7)部分矿山供电线路不可靠,导致抢险救援中经常出现电网停电问题,致使矿井停电、停风,瓦斯超限,安全上得不到保证,排水严重受影响。

如,晴隆县中营镇新桥煤矿“6.17”透水事故,在抢险救援过程中,外网多次停电,因停风导致矿井瓦斯超限,排水受到严重影响。

8)透水事故发生后,部分巷道支护被毁或巷道顶板被水浸泡后造成顶板冒落。

在抢险救援过程中,因缺乏快速处置顶板的设备,导致抢险速度缓慢。

9)人员被堵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缺乏救援钻机快速施钻,通过钻孔对被困空间输送氧气、食品、药品,为被困人员提供生存条件保障。

10)我省在煤矿水害事故抢险救援过程中,多次暴露出排水设备规格种类不齐、操作人员不熟练、设备安装不及时、现场维护跟不上、设备运行不正常等情况。

3矿山应急救援排水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3.1矿山应急救援排水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全省的煤矿90%以上主要分布于***********等地,该地区大中型煤矿相对较多,煤层赋存较好。

在********等地为全省贫煤地区,可采煤层较少、煤层普遍较薄,分布的矿井基本上为小型矿井,开采条件较差,且矿井较为分散。

目前,全省煤矿井型绝大多数为9万t/a、15万t/a、30万t/a小型矿井,也有45万t/a、60万t/a、90万t/a中型型矿井,还有120万t/a、180万t/a、240万t/a、300万t/a、400万t/a大型矿井,根据这种煤矿现状要求全省的排水物资设备量大,各种区间值的排水泵及管路均需要配备,必须加大排水物资储备,来适应矿山透水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的需要。

随着全省新一轮煤矿整合方案的实施,目前全省大多数30万t/a以下小型煤矿由于基础管理薄弱,矿井图纸、资料不全,对井下开采情况掌握不清,留下采空区积水等隐患,在整合过程中可能会由于采空区资料不清而导致误穿采空而发生透水事故等情况,将会使矿山透水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更显艰巨,因此,必须加快对全省的矿山应急救援排水基地建设,以满足新形势下的矿山透水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安排省财政专项资金和煤炭价格调节基金用于煤矿应急救援体系技术改造,其中:

2004-2006年省财政合计投入资金3110万元。

2007年,投入2900万元建设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中心建设。

但2004-2006年投入的3110万元资金主要用于17家矿山救护队救援车辆配置、呼吸器更新、电缆、局部通风机购置以及煤田地质局的大型进口车载钻机,直接用于购置排水设备及管路的费用共413.51万元,共储备中小型水泵96台、排水管路7000米、消防水龙带5500米;2007年,投入2900万元建设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中心,其中:

储备中心运行费用798万元,储备物资1334.3万元万元,其中排水设备及管路412.8万元(大型水泵3套、低压水泵4台,管路2000米),近年来直接投入水泵及管路的费用合计826.31万元。

从近几年来采用储备的排水设备及管路进行水灾事故抢险救援工作来看,发挥了较显着的作用。

全省虽然已建立了十一个应急救援物资储备点和省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中心,但储备的物资种类中排水设备仅占其中一部分,并均以小型排水装备为主,排水设备成套性较低,经近5年的使用,已不能正常运行;如将十一个应急救援物资储备点储备的排水设备进行整合,虽有利于管理,但因我省煤矿分布广、道路交通条件差,不利于应对小型透水事故的先前处置,故仍保持11个应急救援物资储备点对排水设备的储备。

由于多数储备点只有人保管,而无人员维护保养,透水事故发生后,设备由于缺乏演练、维护,安装缓慢或缺少部件,不能保证正常运转。

本次考虑在不独立增设机构的情况下,依托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中心(林东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矿山救护大队)组建****矿山应急救援中心排水基地一个,依托**************应急救援大队组建四个区域排水基地。

从而在矿井发生透水事故后有效的实施应急救援。

据统计:

*****************。

面对当前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为了更好地完成矿山透水事故抢险救援,及时、有效地保护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必须完善相关透水事故抢险设备的储备和专业队伍的组建,提高战前训练能力,使其发挥在矿山透水事故发生时,能迅速组织救援物资,有效组织实施抢险救援,提高应急救援能力,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应对当前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