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如何学好中医基础理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801733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如何学好中医基础理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如何学好中医基础理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如何学好中医基础理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如何学好中医基础理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如何学好中医基础理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如何学好中医基础理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如何学好中医基础理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如何学好中医基础理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如何学好中医基础理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通过读这些书,掌握这些知识,解决了初步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决定的中国人的科学思维方式,和西方人的科学思维方式是截然不同的。

只有掌握了中国的文化所决定的科学思维方式,按照这个科学思维方式才能把

《中医基础理论》学好。

第二点讲,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的方法,一定按照中国人的科学思维方式来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学它的概念、判断,逻辑思维过程以及这个理论。

离开这个前提,按照同学们在高中学习的受近代或者现代教育,以西方文化为中心所开那些门课程。

那种思维方式是学不好中医的,更学不好中医理论。

这就是为什么前面讲课就以讲脏腑为例,反复强调,同学们,同样一个心脏,中医的概念是建立(在)中国的科学思维方式基础上的心脏的概念,而解剖学的心脏是建立在西方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科学思维方式,所抽象出两个不同的概念、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

抽象的结果,抽象出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的内涵和外延是有区别的。

离开这个前提,就难以把《中医基础理论》学好,这是第一点。

要学好《中医基础理论》,就是作为我们本科生刚入学的时候,应该准备好的条件。

第二点,就学习这门课程而言,要始终(从)基本概念入手。

一门科学,它是由若干学说组成的。

作为一门科学理论,每一个学说都是由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或者规律,由这三个知识要素构成,按照逻辑关系把它推理得出结论。

因此,基本概念是构成一门学说,构成一门科学最基本的要素。

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的时候,首先从概念入手,逐个把概念搞清楚,先总的搞清楚,然后,横的搞清楚。

在这个基础上,找出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够把理论学通、学好。

如何把握这个概念?

大家知道科学概念是一个动态的,它会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不断地深化。

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是在不断地变化,这才叫科学。

同学们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的概

念,那就是按照现行的教科书来学习,现在教科书里面给同学们提供的概念,教科书编写的一条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到目前为止,得到学术界共识,相对稳定的内容,才能写进教科书里面。

换句话说,教科书里面所提供的概念,是学术界所共识的,它给的内容是相对稳定的,至于还有其他一些内容,其他不同提法,作为本科学生学习,教科书里面一般是不纳入的。

除了教科书之外,随着同学们的学习年资的增长,还可多涉及之。

中医对基本概念的研究,也是当前中医药界研究重大课题,就是中医名词术语的规范问题,实际上就是概念的界定、规范。

研究成果也不断地取得新的成果。

同学们追踪这样一个动态,看这个概念最新怎么表述?

将来一旦在全国明确公布了,中医药的名

词术语规范,包括它的释义、它的语言符号、名称的确定。

一旦公布了以后,就变成我们国家的权威性的表达。

将来同学们在学完教材基础上,凡是已公布的名词术语,语言表现形式以及内涵、处延的界定,叫释义,有差异的地方,今后一律以名词术语的规范为准。

为什么强调这一点呢?

它也反映、体现了一个科学概念是运动变化的。

因为从古至今,虽然经过现在的整理,同样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来下定义。

前面课程讲到,就以健康的定义,以西医为例,下二十多个定义。

每个定义都是站在不同角度,下定义应该符合科学定义的原则。

这样,站在不同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揭示事物的本质,抽象出来的,并不等于概念齐。

这是第二点,关于从概念入手,这是一。

看工具书,要看最新的工具书。

这是关于学习概念第一点要注意的。

第二、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就是中医理论当中的基本概念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特征所决定的,中国的语言文字,每一个单字构成一个词,双音词也可构成一个词。

总之,词可以是单音的,也可以是多音的。

每一个词表达了几个概念,要对它进行释义,汉字的特点,由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决定的,多义性,内涵的多义性。

如果按照西方文化的思维特点,强调按照形式逻辑来推理,强调定义它的内涵,表述它一个概念定义的时候,必须是单义,不可多义,有个严格的规定。

也就是说,一个术语在这门科学里只有唯一的解释,它的内涵不准出现第二个。

而中国的文化恰恰与之相反。

中国的文字是表意文字,有个意和象(在)里头。

因此,它每一个单字,含有丰富的内涵,转化成我们现在(对)概念下定义,就从义项来说,它含多义项。

但是,多义项,自有文字那天开始,注释文字那天开始,有《辞书》开始,都限定了这个义项是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另外一个义项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就某一个义项使用条件,从古至今也说得非常清楚,概念是清晰的。

我们在学习《中医基础理论》中的基本概念的多个义项的时候,一定要把握清楚,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这个义项?

在什么情况下使用那个(义项)?

把握条件是至关重要的。

离开这个思维方式,就是离开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方式,就没有办法来正确理解中医学的基本概念?

这是第二点,讲如何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基本概念。

比如说,第一章,第一个就讲气。

从古至今,说得很清楚。

抽象气这个概念,作为一个文字符号的气,经过高度抽象,脱离开它的物质原形,抽象出它的结论,概括了它反映事物的本质、揭示事物的本质吧!

首先承认它是物质,同时,又强调它具有功能的含义。

把物质和运动统一起来考虑,这是中国的文化。

按照西方思维特征,物质就是物质,不能有功能的意思,它俩不能是功能和物质的统一、它俩实际是对立的。

非此及彼,非物质就功能,非功能就物质。

而中国的文化,既可以非此及彼,又可以亦此亦彼,这就是辩证的思维方式。

离开中国文化思维方式,无论如何,也没法理解气的概念。

我们讲过《中医基础理论》,所有涉及概念都是这样,都是这样一个界定,都是这样一个特征。

这是如何学习概念?

第三、怎样去掌握中医的理论?

前面讲过,中医基础理论是由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等构成的,由科学事实组成。

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是经过推理而得出来的。

而这个推理,要求掌握辩证的思维方式,而不是简单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按形而上学的那个逻辑学来推理的。

换句话说,用现在逻辑学来说,传统逻辑是指西方最早的,我们今天叫形式逻辑,翻译过来,西方叫传统逻辑。

而我们中医学思维方式呢?

尽管是中国古代文化所决定的思维方式,是辩证逻辑。

而西方文化中心的传统模式是传统逻辑,不是辩证的。

在两种不同的逻辑思维取得了两种不同的理论、描述两种不同的概念,它俩不能等同,学习过程中,不能把它简单等同起来。

所以,就引出第三点,怎样学习中医理论。

因为中医是研究生命的,研究生命现象的,那么西方的医学,它也是研究生命现象的。

对于人体的认识,中医学最早也是有生物学基础的。

就以脏腑为例,中医的心肝脾肺肾和解剖学那个心肺脾肝肾,不可同日而语。

理解它们的内涵和外延,中医就必须按照中医的思维方式来理解,西医就按西医思维方式来理解,两者不能混同起来。

也就是第三点提出来,因为同学们都学习过近代科学、现代科学

的生物学知识、解剖学知识,不能拿解剖学那些知识来同中医对号。

如果说脏象和解剖学还有点相近的话,那同学们学习经络的时候,上哪找其解剖?

如果找不着了,那就中医不科学了吗?

变成玄学了吗?

一定按照中医的思维方式,按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来理解中医理论,这一条是至关重要的。

包括今后毕业以后,既要学习中医,又要学习西医,那就是中医也学得清楚,西医也学得清楚。

至于今后,它们之间的关系,需要你们不断地去探索,不是简单进行横向的比较。

否则的话,学不了中医。

在这个基础之上,去认真学习中医某一个理论,这个理论,是由哪些基本概念构成的?

哪些基本知识构成的?

最后,它

用什么思维方式?

结果推出的结论是什么?

前面我们讲,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这是个原理。

就分析这个句子而脾胃、气血、化源,仅从这,就牵涉到这么多概念。

那就得问,什么是脾胃啊?

脾胃它有什么功能啊?

什么叫气血啊?

气血和脾胃有什么关系啊?

那怎样来通过脾胃和气血,最后推出来它是气血化生的源泉呢?

找出它们的构成,这个原理的基本概念,然后它是怎样推理出来,得出这个结论?

在这个基础上,学习理论,不是仅仅为了说明这个理论,为什么?

其一、是它的说明意义;

其二、更重要的是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在中医学里面用它做什么?

怎样用它去认识生命、认识健康、认识疾病、认识人们的养生和保健?

不是就理论谈理论。

我想如何学习好《中医基础理论》,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按照中医学这个思维方式去学习,我看通过几十个学时的学习,在今后,再通过其他科学习,进一步来加

强对它的认识,基本上就能把问题搞清楚了,大致的体系能掌握了。

最终学习完了以后,分解开每个原理,它的概念、它的推理过程、它的结论、它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然后,各个理论之间、每种原理之间是个什么关系?

我们第一章强调中医的整体观念。

换句话说,转

化成思维方式,就是中医学所赖以存在的中国传统的、系统的、整体的辩证思维方式来学这本书。

最终达到的目的,我理解,本科生学习

《中医基础理论》,包括今后大家毕业以后,再去读硕士生、读博士生,乃至念博士后,总之,最后你要成为一个高明的中医,第一关就过这个头脑关、思维关。

靠什么过?

靠这几年的功夫,各种课程来进行训练,第一关训练就是《中医基础理论》。

如果通过学习《中医基础理论》这门课,大致能建立起中医的思维方式,对中医理论当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上都搞清楚。

最终,大家学会,用中医的思维方式来考察问题,就达到目的了。

也就是说,这门课程最终学习要考同学的,大家交一张卷回来,就字面说,还反映不出来学生到底建没建立起中医思维方式。

应该从两个方面考核。

一张卷,就老师教的都能通通答出,看其掌握的程度如何?

另一方面,看你到底掌没掌握中医思维方式。

在这张卷里面,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出来。

就是在论述一个(问题)、说明一个问题、回答一个问题,也能看出你的思维方式符不符合中医?

我想最后不是仅仅记住几个词,背住几个原理,就看能不能掌握中医的科学思维方式?

通俗一点说,通过学习中医,我认为考核这个人是不是中医?

你别看他念的是中医学院,说的

是中医话,最后可以用一个标准判定他,看他的思维方式是不是中医?

用我的话说,就是他掌没掌握中医的脑袋。

这个将来同学们在临床的时候,临床实习乃至将来从事临床工作的时候,显得更重要。

将来同学们在学校学习两个系统:

一、中医要学;

二、西医要学。

以西方文化为中心所建立起的医学体系,和以中国文化为依托建立起的中医学体系。

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都装在我们自己脑子里,会发生矛盾。

当你没找出它们之间的共性、连接点的时候,没学到如何澄清的时候?

你没法找出它们之间的连接点,没法让它们俩交融。

大学刚毕业和在大学学习过程,我建议,学中医,按照中医的思维方式办;

学西医,按照西医的思维方式办。

将来到临床上去看病,用中医来辨证论治的时候,用中药给病人治疗的时候,就是按照中医的思维方式考虑。

一半脑袋用中医,一半脑袋用西医。

当考虑中医问题的时候,将西医这边脑袋闭上;

当我从西医的角度看,把他诊断搞清楚,看到底什么机制?

做出个正确诊断的时候,就把中医这半脑袋,将中医思维关上。

把西医要搞清楚,最终如果你用西医治疗,就不要按照中医去辨证论治,要按照西医的思维方式去治疗去。

只要按中医治疗,中医学院强调按中医治疗,一定是按照中医的思维方式去做治疗。

从我念书那年开始,我就想立这么个志向,现在干了几十年,我就可以练到这个程度。

就比如现在看病,首先想,来了一个病人,那肯(定)到这儿来都吃中药,发挥中药的长处嘛。

第一我先把西医,因为现代现实的医生,患者需要,要你大夫把西医给说清楚、中医给说清楚,这不是不合理的,这是社会需要。

首先,西医的病,诊断清楚,什么病,第一次到这儿来一定进行全面检查,我得搞清楚。

如果是从外院来的,已经带了资料,近期做好了,可以供参考。

通过你自己检查,一定把西医诊断搞得清清楚楚。

这个病,我用中药治疗,一点西药不用,一旦想用中药治疗的时候,我必须按照中医,把西医就不考虑了,只考虑中医,它俩互不干扰。

我想能够练到这个程度,就是一个人长两(个)脑袋。

中医学院的毕业生,既会中医思维,又会西医思维,用哪个得心应手,用哪个来哪个,真正地下功夫修练一翻,让它两者之间不交叉。

如果你练到什么程度呢?

已知某某病,某一个阶段,西医治疗效果不显,和中药比就是差。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用中医治疗。

但是同样中医治疗的时候,某个病诊断很清楚,在什么病理阶段是个什么样?

用中医来认识它,用中医来治疗,这个时候就不考虑西医,一旦使用中药的时候,就不考虑西医是怎么回事?

血脂高,现在研究中药,大黄可以降血脂、草决明可以降血脂,吃山楂还降血脂。

那好,血脂高,咱们就在处方里加山楂、加草决明,这就不是中医的思维。

血脂高,胖子血脂高,瘦子照样也可以血脂高。

肥人多痰、湿,就化痰祛浊。

瘦人还化痰吗?

离开中医的思维,怎么治疗高血脂啊?

最后一点讲,最终考核《中医基础理论》学没学好?

就看能不能初步地建立起中医的科学思维方式。

如果建立起来了,注意,本科生学完第一门课,一个学期,能初步地建立起来,他要经过后续课程训练,特别是将来到临床去训练,建立个思维方式。

最后一点,要想学习好中医理论,中医的理论,任何一门科学,是先有科学事实,就是先有科学实践,就是人们的实践。

要解释这个实践,为什么?

再由实践,逐渐逐渐地抽出来理论。

科学理论的产生,这样一个思维过程:

一、科学理论有啥作用?

解释已有的实践,对它进行解释;

二、它能够指导实践。

这就要求同学们,要想学习好《中医基础理论》,仅背书本是不可以的。

对某一个原理的深刻的认识需要经过临床实践,长期的临床实践,通过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去加深认识。

这是按照一般科学规律,就科学理论产生这个规律来说的。

而我们中国的科学、中国的文化,强调这个行,知行合一啊,强调实践。

这从哲学上讲思维过程,中医强调实践。

而中医学,四诊合参,辨证论治,在四诊合参的前提下。

四诊合参,从思维来看什么?

强调实践的重要作用。

这就告诉我们,中医学院的学生,无论是从事理论研究的,或者临床研究,实践是第一位的。

仅靠书本,是不可以的。

必须通过实践,临床实践,才体现出中国文化的特征。

知行合一、强调行而后知。

中医的思维方式,第一关是形象思维,靠充分的占有资料。

在形象思维基础上,才能产生抽象思维。

这就决定了我们要想学习中医理论,就必须加强实践。

离开实践,没有办法进一步来理解中医理论。

西方医学的理论呢?

它从解剖学、实验室来,它在这个地方推出的理论可以抽象出来,就在办公室里可以抽象出理论来。

西方的哲学这个特点,是为什么叫经院哲学呢?

哲学家根据已有的事实,应用逻

辑推理的方法,抽象出来。

它不管实际状况是什么?

中国的哲学是在解释社会现象、自然现象,这样抽象出来的。

所以,理论产生的角度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决定了学习中医学,咱们讲现在中医理论再放

大一些,要想学中医,学中医离开临床实践,学不了中医。

就文字练文字、就书读书,最后可以成为一个经学家,你可以成为一本活字典。

但是不经过实践,你不知道,你所讲的这句话、这个原理,它能够解决什么问题?

哪些问题还解决不了?

哪些说得不完善,用今天的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而中医讲辨证论治,用论治来检验辨证正确与否。

中医学、中国文化特点所决定的,中医理论所决定的。

所以,我想同学们如此,就是我们当老师的,要想当中医老师,讲中医,无论基础课、临床课,脱离开临床实践,就叫做是讲教科书,我看很难保证教学质量,他本身也很难成为一个高明的中医。

这是如何学习《中医基础理论》,我们讲完课程回头来,根据中医学这门科学的特点,与现在我们所处这个时代,大家原有的文化基础,发生了冲突,怎样才能学好?

提供这些思路和方法供同学们来参考。

同学们在

今后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主张,现在的大学生应该是养成怀疑、批判、研讨这样一个好的学风。

怀疑就是好的科学品质,就是善于对过去已有的前人成果和理论提出质疑。

这个怀疑不是否定的意思,划个问号,问它这个概念怎么来的?

他的思考过程是什么?

怎样抽象出来的呢?

逻辑思维过程是什么?

用现代的思维方式衡量他那个推理过程严密不严密?

他所回答的问题周延不周延?

敢于提出来,不盲目地相

信,中医学的学术发展史充分体现了历代医学家的创新精神。

第三、要批判式学习,找出来前人哪一地方有问题,不足的地方。

你应该怎么办?

应该怎样认识才对?

在怀疑、批判基础上,从古到今,认真地去研究,去分析各种不同的学术观点,最后,按照现代的科学思维方式,现代的系统整体辩证思维方式,来看中医的某一个概念。

哪些地方应该把它完善起来?

向前突破创新。

从一年级开始,上学期末开始,就必须养成这样一个良好的学风。

我们在绪论里,虽然很简单地讲了中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举个例子,典型实践,给大家介绍,将来同学们认真学习《中国医学史》,到三年级以后,学习《中医各家学说》,它是讲中医的学术史。

通过这两门课程,进一步理解,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不同的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水平的发展,人们对生命、健康、疾病的认识的深入,天、地、人环境的改变,历代医家,都在《内经》所创立的基础之上,有所突破、有所前进、有所否定、有所肯定。

一本中医学的历史,很鲜明地体现了中医学是敢于怀疑古人、敢于批判古人、敢于突破《内经》所建立的这个理论、敢于大胆创新。

中医理论中医学的历史,并不是一个保守的理论和历史。

这是就我们中国文化自己而言的。

中医学在发展过程中,广泛地吸收外国的文化。

中国佛教,咱们这里头也有啊,中医理论里头看古书也提到,佛、道、儒三家,叫佛学、道学、儒学。

那个佛学,中国的佛学是来源于印度,印度的佛学和佛教传到中国以后,和中国的文化相结合,中国人创立了自己的佛学。

它的哲学思想据源于印度哲学,又和它有区别,体现了中国的文化特征。

这个思想也进入到中医来了。

大家将来学习中药的时候,如果讲药的产地,大家看现在的中药有多少不是中国产的,从大洋那边过来的。

如果中医学是个封闭的学术体系的话,为什么吸纳这些药呢?

你看《本草纲目》里面,翻翻书,有多少是外来的药品呢?

我说这些为什么呢?

中医学,

用现在词说,叫开放体系。

若从科学精神看呢?

中医学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体系,它不保守、不封闭,这是第一个问题。

我要说的,这门课程讲完了,回过头来,有一点具体的概念、具体的印象了。

回头来看,如何来学好《中医基础理论》?

同时也是如何学好中医学?

甚至成为一个将来真正在中医学里面有所作为的人,所具备的学风,所应该培养的最基本的素质,归根到底一点就是科学思维方式。

如果把这个思维方式建立起来了,就不会越念、越学,感觉中医不科学,甚至学完以后,可以改行,做别的。

改行,另外一回事情啊,和中医不科学不是等同义语。

现在的大学教育叫素质教育,给同学一个基本技能、基本知识结构、基本素质教育,就是做人、做事,基本素质教育。

至于毕业以后,做什么?

我主张因人而异。

就是你喜欢做什么都可以,只要能体现你自身价值就可以,并不(一定)非得要你中医学院毕业以后,一定当中医大夫、一定从事中医。

不一定,叫素质教育,其他学科也是如此。

但是和你越学越怀疑,认为中医不科学,认为中医不科学,所以你不愿意做它,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素质教育决定了传统的所谓专业对口这个观念,就得改变了,这是第一点。

我向同学们要说明的,就是讲的事情。

总之,学习中医,按原有的文化基础来学中医是非常艰苦的,有个过程。

那么,做好知识准备,要一边学中医,一边来补充,来补中国传统文化的课,来补课,这样会有助于理解中医;

再一条,强调实践。

将来进入三年级以后,进入临床实践的时候,要认真去做临床实践。

不仅是我们的学生,就是我们当老师的,也是如此,时刻离不开实践。

下面就同学们提出的一些问题,有的课程已经讲过了,再重复、再强调一下。

咱们在第一讲的时候讲气、阴阳、五行,这是中医赖以建立的哲学基础。

我们讲中医学里面的气、阴阳、五行,大家注意,中医学中的气、阴阳、五行,不是纯粹讲哲学。

我给大家讲哲学史,讲哲学气、阴阳、五行;

另外一个,着重解决哲学的问题,它不回答具体科学问题,讲哲学的一般规律。

在中医学里面,这个气、阴阳、五行属于中医学这门医学科学里面的哲学。

为什么还讲这个呢?

为什么其他学说不讲呢?

其他学说也讲。

比如讲数学,至打研究生的时候,老师开数学哲学;

学物理学,研究生必须开这课,叫物理哲学。

咱们笼统起来,讲自然科学,叫科学哲学,这是进入研究生阶段必修一门课程,而且必须学好。

如果将来同学上国外留学去,所学医学,医学博士最高层次,不仅有个医学具体学科博士,最后一定是一个哲学博士,拿到了哲学博士,意味着你在这个具体学科领域里面水平最高。

就是说,他有科学的哲学头脑去指挥研究这门科学,知道这门科学怎样去发展?

而没有这个头脑,科学哲学的头脑,仅就具体问题去解决具体问题。

当兵可以,当不了元帅,当不了将军。

不是中医怎么非得学哲学呢?

人家西医也一样,西医也照样,生物哲学。

它是在研究生的这样一个阶段开,咱们是从本科开始就开。

就是任何一门学科,离开抽象思维、离开逻辑、离开哲学,这门学科没法建立体系。

它是倒过来学,学西方自然科学,最后上到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