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元素周期表Word格式.docx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元素周期表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元素周期表Word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y=x+a;
当xA、yB位于第ⅢA~ⅦA族时,则有:
y=x+b。
十四、构、位、性的规律与例外
一般原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但氕原子(1H||)中无中子。
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个周期不一定从金属元素开始,如第一周期是从||氢元素开始。
大多数元素在自然界中有稳定||的同位素,但Na、F、P、Al等20种元素到目前为却未发现稳定的同位素。
一般认为碳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且ⅣA族中元素组成的晶体常常属于||原子晶体,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等。
(||据有些资料说,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最多)
元素的原子序数增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不一定增大,如18Ar的相对原子质量反而大于19||K的相对原子质量。
质量数相同的原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如18O与18F||、40K与40Ca
ⅣA~ⅦA族中只有ⅦA族元素没||有同素异形体,且其单质不能与氧气直接化合。
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一般形成离子化合物,但AlCl3却是共价化合物(熔沸点很低,易||升华,为双聚分子,结构式为所有原子都达到了最外层为||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9.一般元素性质越活泼,其单质的性质也活泼,但N和P相反。
10.非金属元素之间一般形成共价化合物,但N||H4Cl、NH4NO3等却是离子化合物。
11.离子化合||物在一般条件下不存在单个分子,但在气态时却是以单个分子存在。
12.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共价化合物,如Na2O2、FeS2、CaC2等是离||子化合物。
13.单质分子不一定是非极性分子,如O3是极性分子。
14.一般氢化物中氢为+1价,但在金属氢化||物中氢为-1价,如NaH、CaH2等。
15.非金属单质一般不导电,但石墨可以导电。
16.非金属氧化物一般为酸性氧||化物,但CO、NO等不是酸性氧化物,而属于不成盐||氧化物。
17.金属氧化物一般为碱性氧化物,但一些高价||金属的氧化物反而是酸性氧化物,如:
Mn2O7、CrO3等反而属于酸性氧物,2||KOH+Mn2O7==2KMnO4+H2O2KOH+Cr||O3==K2CrO4+H2O;
Na2O2、MnO2||等也不属于碱性氧化物,它们与酸反应时显出氧化性。
18.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分子晶体),一般分子量越大,熔沸点越高,但||也有例外,如HF>
HCl,H2O>
H2S,NH3>
PH3,因为液态及固态HF、||H2O、NH3分子间存在氢键,增大了分子间作用力。
||19.非金属元素的最高正价和它的负价绝对值之和等于8,但氟无正||价,氧在OF2中为+2价。
20.含有阳||离子的晶体不一定都含有阴离子,如金属晶体中有金属阳离子||而无阴离子。
21.一般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其氧化性||越强,但HClO4、HClO3、HClO2、HClO的氧化性逐渐增||强。
22.离子晶体不一定只含有离子键,如NaOH、Na2O2、NH4Cl、C||H3COONa等中还含有共价键。
十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离子符号的正确书写
电解质只有在完全电离时才能写成离子,如:
酸中,硫酸、硝酸、盐酸、氢溴酸、||氢碘酸、高氯酸等强酸在水溶液中
碱中,氢氧化钡、NaOH、KOH等强碱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时
盐中,绝大多数盐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时
☆注意:
①酸式盐的电离情况:
NaHSO4(水溶液)==Na++||H++SO42—NaHSO4(熔融)==N||a++HSO4—
NaHCO3==N||a++HCO3—?
?
NH4HSO3==||NH4++HSO3—?
NaH2PO4==Na||++H2PO4—
②对微溶物的处理:
在澄清的溶液中能写成离||子,在浑浊时不能写成离子。
如Ca(OH)2、CaSO4、Ag2SO4、MgCO3||等。
③对浓强酸的处理:
浓H2SO4参加的反应,对H2SO4一般不写成离子,例||如,浓H2SO4与Cu的反应,起强氧化性作用的||是H2SO4分子,而不是SO42—,且浓H2SO4中水很少||(硫酸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绝大多数是H2SO4分子,未发生电离。
浓盐||酸、浓硝酸参加的反应,一般都写成离子,因为它们受其溶解度的限制,溶质质量分||数不是很大,其中水的量足以使它们完全电离。
④是离子反应的不一定都||能写成离子方程式。
例如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反应是NH4Cl与Ca(OH)||2之间的离子交换反应,但它们是固体之间的反应。
反应要符合实际
符合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物质或生成更加难||电离的物质或生成更易挥发性的物质);
符合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规律(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优先发生反应);
H+优先跟碱性强的微粒(易电离出O||H—或易结合H+的微粒)反应;
④OH—优先跟酸性强||的微粒(易电离出H+或易结合OH—的微粒)反应。
配平要符合三个||“守恒”——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以及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得失电子守恒
注意离||子间量的比例关系:
不足物质中参加反应的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一定符||合其化学式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
十六、离子共存问题
1||.分析是否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一般条件是有难溶、难电||离、挥发性物质生成。
2.分析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还原性离子(Fe2+、I—、S2—、SO3||2—等)与氧化性离子(NO3—/H+、Fe3+、ClO—、M||nO4—等)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共存。
例如:
2Fe3++S2—==2Fe2++S↓2Fe3+||+2I—==2Fe2++I2
2Fe||3++SO32—+H2O==2Fe2++SO42—+2H+3Fe2++NO3—+4H+||==3Fe3++NO↑+2H2O
6Fe2||++3ClO—+3H2O==2Fe(||OH)3↓+3Cl—+4Fe3+
5Fe2++MnO4—+8H||+==5Fe3++Mn2++4H2O
3SO3||2—+2NO3—+2H+==3SO42—+2||NO↑+H2OSO32—+ClO—==SO42—+Cl—
5||SO32—+2MnO4—+6H+==5SO42—+2M||n2++3H2OS2O32—+2H+==S↓+SO2↑+H2||O
2S2-+SO32-+6H+=3S↓+3H2O……
3.分析是否发生双水解反应常见的双水解反应有以下几组:
AlO2—||?
?
CO32—Fe3+?
||?
AlO2—
SiO32—?
AlO2—?
HCO3—
Fe3+||与CO32—?
Al3+与HCO3—?
AlO2—与Al||3+NH4+与
HCO3—SO32—?
NH4+?
SiO32—
SO32—?
S2—?
HSO3—
分析是否发生络合反应
如:
Fe3++3SCN—=Fe(SCN)3(血红||色溶液)
Fe3++6C6H5OH=Fe(C6H5O)63—(||紫色溶液)+6H+
☆注意:
(1)弱酸的酸||式根离子既不能与H+离子大量共存,又不能与OH—大量共存,如:
H||CO3—+H+=CO2↑+H2OHCO3—+OH—=CO32—+H2O||
HSO3—+H+=SO2↑+H2OHSO3—||+OH—=SO32—+H2O
HS—+H+=H2S↑HS—+OH—=S2—+H2O
||H2PO4—+H+=H3PO4H2P||O4—+OH—=HPO42—+H2O
(2)能生||成微溶物质的两种离子也不能大量共存,如Ca2+和SO42—、A||g+和SO42—、Mg2+和CO32—、Ca2+和OH—等。
(3||)PO43—与H2PO4—不能大量共存,因为前者水解呈碱性,||后者电离为主显酸性,两者相遇要反应PO43—+H2PO4—==2HPO||42—
(4)Al3+、Fe3+因其在水溶液中当pH为3~4左右||时即能完全水解成Al(OH)3、Fe(OH)3沉||淀,所以Al3+、Fe3+几乎与所有的弱酸根离子都不能大量共存。
(5)[Ag||(NH3)2]+与H+不能大量共存,因为在酸性溶||液中,NH3与H+以配位键结合成NH4+的趋势很强,导致[||Ag(NH3)2]++2H+==Ag++2NH4+发生。
(||6)解答此类问题还要抓住题干的附加条件,如溶液的酸性、碱性还是中性;
||是否有颜色;
可能大量共存还是一定能大量共存;
能与铝粉反应放出H2(可能是非||氧化性酸溶液,也可能是强碱溶液);
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10—10mol·
L||—1(可能是酸溶液,也可能是碱溶液)
十七、离子方程式判断常见错误及原因分析
1.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基本规律要求:
(写||、拆、删、查四个步骤来写)
(1)合事实:
离子反应要符合客观事实,不可臆造产物及反应。
(2)式正确:
化学式与离子符号使用正确合理。
(3)号实际:
“=”“”“→”“↑”“↓”等符号符合实际。
(4)两守恒:
两边原子数、电荷数必须守恒(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要相等)。
(5)明类型:
分清类型,注意少量、过量等。
(6)细检查:
结合书写离子方程式过程中易||出现的错误,细心检查。
(1)违背反应客观事实
Fe2O3与氢碘酸:
Fe2O3+6H+=2Fe3++3H2O错因||:
忽视了Fe3+与I-发生氧化一还原反应
(2)违反质量守恒或电荷守恒定律及电子得失平衡
FeCl2溶液中通Cl2:
Fe||2++Cl2=Fe3++2Cl-错因:
电子得失不相等,离子||电荷不守恒
(3)混淆化学式(分子式)和离子书写形式
NaOH溶液中通入HI:
OH-||+HI=H2O+I-错因:
HI误认为弱酸.
(4)反应条件或环境不分:
次||氯酸钠中加浓HCl:
ClO-+H++Cl-=OH-+Cl2↑错因:
强酸制得强碱||
(5)忽视一种物质中阴、阳离子配比.
H2S||O4溶液加入Ba(OH)2溶液:
Ba2++OH-||+H++SO42-=BaSO4↓+H2O
正确:
Ba2+||+2OH-+2H++SO42-=BaSO4↓+2H2O
(6)“=”“?
”“↑”“↓”符号运用不当
Al3||++3H2O=Al(OH)3↓+3H+注意:
盐的水解一般是可逆的,Al(OH||)3量少,故不能打“↓”
2.判断离子共存时,审题一定要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
酸性溶液(H+)、碱性溶液(OH-)||、能在加入铝粉后放出可燃气体的溶液、由水电离出的H+或OH-=1×
10-a||mol/L(a>
7或ac(OH-);
c(H+)>
1×
10-||7mol/L;
碱性溶液中c(H+)1mol/L];
若pH>
1||4,则直接用c(OH—)来表示也已比较||方便了[c(OH-)>
1mol/L]。
同样可定义:
pOH=-1gc(OH-),在常温下,同一溶液的p||H+pOH=14。
4.强酸、弱酸与碱、与活泼金属反应的一般规律
(1)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的盐酸与醋酸的比较
c(H+)
pH
中和碱
的能力
与过量Zn的反应情况
稀释相同倍数
(10n)后的pH
产生氢
气的量
开始时的
反应速率
盐酸
大
小
相等
相同
快
仍小些
醋酸小大慢仍大些
(2)相同pH、相同体积的盐酸与醋酸的比较
c(酸)
少
pH(稀)=pH(浓)+n
醋酸大大多pH(稀)n(盐酸)||?
c(醋酸)>
c(盐酸)?
||c(H+)?
醋酸是弱电解质]
(该方案的缺点是:
难以配得pH等于2的醋酸)
取等体积、pH都等于2||的醋酸和盐酸与足量的Zn粒反应,并将产生的氢气分别收集起来,发现醋酸生成的||H2多。
[原理同④]
难以配得pH等于2的醋酸,且操作较繁)
将10mLpH=||2的醋酸溶液用蒸馏水稀释成1L,再测定其pH,发现小于4。
[说明稀释100倍后||,溶液中c(H+)稀>
c(H+)浓/100,n(H+)有所增加,||即又有醋酸分子电离了](该方案的缺点是:
在||相同条件下,将表面积相同的锌粒分别跟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盐酸和醋酸反应,前者反应速率快,后者反应速率慢。
[说明醋酸电离产生的c||(H+)小于同浓度盐酸的,即醋酸末完全电离](该方案的缺点是:
锌粒的表||面积难以做到完全相同)
6.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的比较
电?
离?
平?
衡水?
解?
衡
实?
例H2S水溶液(0.1mol/L)Na2S水||溶液(0.1mol/L)
研究对象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强电解质(弱酸盐、弱碱盐)
质
弱酸?
H++弱酸根离子
弱碱?
OH—+弱碱阳子
H2O+H2O?
H3O++OH—
离子化||速率=分子化速率弱酸根阴离子+H2O?
弱酸+OH—
弱碱阳离子+H2O?
弱碱+H+
水解速率=中和速率
程?
度
酸或碱越弱,电离程度越小,多元酸的一级电离远远大于二级||电离,大于三级电离……“越弱越水解”,多元弱酸根一级水解远远大于二级水解,大于||三级水解……
一般中和程度远远大于水解程度
双水解程度较大,甚至很彻底。
能量变化吸热(极少数例外)吸热
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①用“?
”
②多元弱酸分步电离
H2S?
H++HS—
H||S—?
H++S2—水解反应离子方程式①||用“?
”
②多元弱酸根分步水解③除了双水解反应||,产物不写分解产物,不标↑或↓
S2—+H2O?
HS—+OH—(主要)
HS—+H2O?
H2S+OH—(次要)
微粒浓度大小比较c(H2S)>
c(H+)>
c(HS—)||>
c(S2—)>
c(OH-)c(Na+)>
c(S2-)>
||c(OH-)>
c(HS-)>
c(H2S)>
电荷守恒式c(H+)||=c(HS-)+2c(S2-)+c(OH-)c(||Na+)+c(H+)=c(HS-)+2c(S2-)+c||(OH-)
物料守恒式c(H2S)+c(HS—)+||c(S2—)=0.1mol/Lc(H2S||)+c(HS—)+c(S2—)=0.1mol/L=c(Na+||)/2
影响因素温?
度升温促进电离(极少||数例外)升温促进水解
浓?
度稀?
释促||进电离,但浓度减小,酸性减弱促进水解,但浓度减小,碱性减弱
通H2S电离平衡向右移动,酸性增强,但
电离程度减小,电离||常数不变。
S2—+H2O?
HS—+OH—
H2||S+OH—?
HS—+H2O促使上述平衡右移,合||并为:
H2S+S2—?
2HS—
加Na2SH2S?
S2—+H+?
HS—促使上||述平衡右移,合并为:
2HS—水解平衡向右移动,碱||性增强,但水解程度减小。
☆结论:
酸按酸,碱按碱,同强混合在中间,异强混合看过量。
(3)如两强酸或两强碱pH值相差两个单位以上[c||(H+)、c(OH-)相差100倍以上],等体积混合后,相当于pH值小的强||酸或pH大的强碱加水稀释一倍[忽略稀溶液中的c(H+)或c(OH-||)],pH值变化0.3个单位(1g2=0.3)。
||即:
强酸混合时,pH混=pH小+0.3强碱混合时,pH混=pH||大—0.3
十九、何时考虑盐的水解
1.判断盐溶液酸碱性及能否使酸碱指||示剂变色时,要考虑到盐的水解。
2.配制某些盐的溶液时,为了防止溶液变||浑浊(水解),需加入对应的酸抑制其水解。
如配制FeCl||3溶液时,一般先将FeCl3溶解在盐酸中,然后再加水稀释。
比较||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时,要考虑到盐的水解。
如Na3PO4溶液中,c(Na+)||>
3c(PO43—)。
说明盐溶液中微粒种类及多少时,要考虑到盐的水解||。
例如Na2S溶液中含有Na+、HS-、OH-、H+、||S2—、H2S,其浓度关系为:
(1)电荷守恒关系——指任何电||解质溶液在整体上不显电性,即溶液中所有阳离子带的正||电总量与所有阴离子带的负电总量相等。
如在Na2S溶液中:
实质:
所有Na+、H+带的正电荷总物质的量==所有S2—、HS—、O||H—带的负电荷总物质的量。
表达形式:
c(Na+)+c(H+)||=2c(S2—)+c(HS—)+c(OH—)
(2)物料守||恒关系——指不论盐中的哪种离子水解成多少种形式,它所含||的一些元素原子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一定符合它的化学式中的计量数比。
n(Na):
n(S的各种存在形式总和)==2:
1
c(Na+)=2?
c(S||2—)+c(HS—)+c(H2S)
||(3)水电离的离子数守恒关系——指在任何电解质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H+和OH—的数目一定相等的关系。
||实质:
n(OH—)==溶液中自由H+物质的量与S2—结合水电离||的H+物质的量之和
c(OH—)=c(H+)+c(HS—)+2c(H2S)
★该关系式可由电||荷守恒式和物料守恒式代数变换得到。
如将上述电荷守恒式与||物料守恒式相减并移项即可得到上式。
二十、水解反应面面观
所谓水解反应,即物质||跟水发生的相互交换成分的反应,用通式可表||示为:
反应的机理可简单地认为是:
共价键(X—Y键,||H—O键)断裂(一般情况下,每个水分子中只有一个H—O键断裂),再按异||电相吸原则,重新形成新键即得产物,至于离子键则视为共价键的极限情形(一极||为非极性键,另一极为离子键)。
各类水解反应及其应用列举如下:
(一)无机物的水解
1.单质的水解Cl—Cl+H—OH?
HCl+H||ClO
2.非金属卤化物的水解
(1)卤素互化物(XX‘n)的水解。
☆规律:
一般是分子中核电荷数较||大的卤原子(非金属性较弱的)生成含氧酸根离子,而核电荷数较小的卤原子(非||金属性较强的)则形成简单卤离子或HF。
(2)氮族元素卤化物水解。
该反应机理较复杂,简单地说,由于NCl3中N的||非金属较强,故先水解生成NH3和HClO,而HClO具有||强氧化性,再将NH3氧化成N2,而自身部分被还原成Cl—。
PCl3+3H||—OH==H3PO3+3HCl?
PCl5+4H—O||H==H3PO4+5HCl
[直接生成的P(OH)||5再失去一个H2O分子的组成即得H3PO4]
此外,还有BCl3||+3H2O==3HCl+H3BO3[也可以写成||B(OH)3]等等。
3.盐类的水解。
机理:
||盐中的弱酸的阴离子或弱碱的阳离子跟水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酸或弱碱,从而促进水的电离的过程。
水解反应与中||和反应是互为可逆反应,如:
盐?
+?
水酸酸+?
碱;
△H>
弱碱阳离子+H2O?
弱碱+H+溶液呈酸性
弱酸阴离子+H2O?
弱酸或酸式弱酸根阴离子||+OH—溶液呈碱性
基本规律:
(1)“无弱不水解,有弱就水解,越弱越水||解,酸弱呈碱性,碱弱呈酸性[谁强显谁性]。
(2)一般情况下(除加热和双水解||的情况),中和反应的程度远远大于水解反应的程度,所以,水解是比较微弱||的,生成物不写分解产物(如写成NH3·
H2O、H2CO3等||,而不写成NH3、CO2等);
不标“↓”或“↑”。
但如果是双水解,且生成物能||从反应的体系中脱离出来,则水解很彻底,应该用“==”、||“↓”或“↑”。
Al2S3+6H2O||==2Al(OH)3↓+3H2S↑;
有的双水||解的产物均易溶于水,不能从反应的体系中脱离出来,则水解不||是很彻底,仍用“?
”表示,如常见化肥碳铵的水解:
这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