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第二轮知识点复习.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79704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82.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第二轮知识点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考化学第二轮知识点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考化学第二轮知识点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考化学第二轮知识点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考化学第二轮知识点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第二轮知识点复习.docx

《高考化学第二轮知识点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第二轮知识点复习.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化学第二轮知识点复习.docx

高考化学第二轮知识点复习

[考纲要求] 常见金属元素(如Na、Al、Fe、Cu等)与常见非金属元素(如H、C、N、O、Si、S、Cl等)各部分知识的综合运用。

考点一 物质的特殊转化关系及框图推断

1.直线型转化关系

ABC

(1)X为O2

Na―→Na2O―→Na2O2

N2―→NO―→NO2或NH3―→NO―→NO2

S―→SO2―→SO3或H2S―→SO2―→SO3

C―→CO―→CO2或CH4―→CO―→CO2

醇―→醛―→羧酸

(2)X为CO2

NaOHNa2CO3NaHCO3

(3)X为强酸,如HCl

NaAlO2Al(OH)3AlCl3

Na2CO3NaHCO3CO2

(4)X为强碱,如NaOH

AlCl3Al(OH)3NaAlO2

2.交叉型转化

3.三角型转化

4.注意反应形式与物质的关系,特别是置换反应

(1)金属―→金属:

金属+盐―→盐+金属,铝热反应。

(2)金属―→非金属:

活泼金属+H2O(或H+)―→H2,2Mg+CO22MgO+C。

(3)非金属―→非金属:

2F2+2H2O===4HF+O2,2C+SiO2Si+2CO↑,C+H2O(g)CO+H2,X2+H2S===2HX+S↓。

(4)非金属―→金属,用H2、C冶炼金属。

通过反应形式梳理化学反应,培养归纳、整理的能力。

5.抓住化学反应与反应条件的关系

多数化学反应需要一定条件,条件不同化学反应也不同。

(1)“催化剂”,无机化学反应需要的催化剂不同,但是根据“催化剂”这一条件,可将氯酸钾分解、双氧水分解、工业合成氨、SO2催化氧化、氨催化氧化联系起来,形成知识链。

(2)“通电”或“电解”,可以锁定在电解水、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铜、硫酸铜、硝酸盐等溶液,熔融氯化钠和氧化铝范围内。

(3)“高温”,常见的有碳酸钙分解、SiO2和C的置换反应、制造普通玻璃的反应、铝热反应等。

6.抓住特征颜色和特殊状态

(1)(淡)黄(棕)色固体:

Na2O2、S、FeCl3;黑色固体:

MnO2、C、CuO、FeO、Fe3O4;紫(黑)色固体:

KMnO4、I2;红色固体:

Cu;绿色固体:

Cu2(OH)2CO3。

(2)有色气体:

NO2(红棕色)、F2(浅黄绿色)、Cl2(黄绿色);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

SO2、NH3、HX(X为F、Cl、Br、I);无色无味气体:

H2、N2、O2、CO2、CO、CH4、NO。

(3)常温下呈液态的特殊物质:

Br2(非金属单质)、Hg(金属单质)、H2O、H2O2等。

(4)易升华的物质:

I2。

(5)溶液中的有色离子:

Cu2+(蓝色)、Fe2+(浅绿色)、Fe3+(黄色)、MnO[紫(红)色]。

(6)Br2在水中显黄(橙)色,在有机溶剂中显橙(红)色;I2在水中显黄(褐)色,在有机溶剂中显紫(红)色。

(7)有色沉淀:

①白色沉淀:

H2SiO3、AgCl、BaSO4(不溶于酸)、BaSO3、Mg(OH)2、Fe(OH)2、Al(OH)3、BaCO3、CaCO3、CaSO3、MgCO3等;②(淡)黄色沉淀:

AgBr、AgI、S;③红褐色沉淀:

Fe(OH)3;④蓝色沉淀:

Cu(OH)2;⑤砖红色沉淀:

Cu2O。

7.抓住特征反应现象

(1)燃烧:

H2+Cl2(苍白色火焰),C2H2(C6H6)+O2(明亮火焰,大量黑烟),Al+O2、Mg+O2(耀眼白光,白色固体生成),金属焰色反应。

(2)淀粉遇碘变蓝,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

(3)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是NH3,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Cl2、SO2等。

(4)在空气中由无色变为红棕色气体的是NO。

(5)Fe3+遇OH-生成红褐色沉淀,遇苯酚显紫色,遇SCN-显血红色。

(6)Fe2+遇OH-生成白色沉淀,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Fe2+遇SCN-无明显现象,在通入Cl2后溶液显血红色。

(7)与碱反应加热产生气体的溶液中一般含NH。

(8)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并产生气体的物质:

Al、弱酸的铵盐(碳酸铵、硫化铵等)、弱酸的酸式铵盐(碳酸氢铵、硫氢化铵等)。

(9)燃烧能生成烟:

Na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烟,Fe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红棕色烟,Cu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棕黄色烟。

题组一 逐项验证,突破“转化关系”选择题

1.(2015·江苏,8)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中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A.粗硅SiCl4Si

B.Mg(OH)2MgCl2(aq)Mg

C.Fe2O3FeCl3(aq)无水FeCl3

D.AgNO3(aq)[Ag(NH3)2]OH(aq)Ag

2.(2015·福建理综,9)纯净物X、Y、Z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X可能是金属铜

B.Y不可能是氢气

C.Z可能是氯化钠

D.Z可能是三氧化硫

3.(2014·江苏,8)下列各组物质中,不满足组内任意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发生反应的是(  )

A

Al

HCl

NaOH

B

NH3

O2

HNO3

C

SiO2

NaOH

HF

D

SO2

Ca(OH)2

NaHCO3

方法归纳

1.注意总结反应规律,熟记特殊转化关系。

2.做此类题目,往往是把选项一一带入,按照箭头指向看是否能转化,然后选出正确答案。

题组二 寻找突破口,破解“综合框图”推断题

4.A、B、C、D、E是常见化合物或单质,有如下转化关系(略去条件和副产品)。

(1)若D为氧气,C为NaAlO2,试写出B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为气态单质,B为漂白粉的有效成份,C具有漂白性。

试写A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出组成单质A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B、C均为钠盐的水溶液,D、E均为卤素单质,请写出B转化为C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A常温下为固态单质,化合物B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B和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4∶5,且D、E为同一物质,则B为________。

(5)若B、D为质子数小于18的元素原子形成的单质,A、E、C均为氧化物,且D所含元素原子的质子数是B的2倍,A转化为B,B转化为C两个反应均属置换反应,请写出A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A~I均为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D为金属单质,反应过程中需要或生成的水及其他部分产物已略去。

请回答以下问题:

(1)B和F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A与B在高温下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H在空气中转化为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G溶液呈酸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已知常温下,H的溶度积常数Ksp=8.0×10-16)。

方法归纳

“框图”推断题的答题要领

1.思维要有整体性:

解答时必须认真研究题目的总体要求,仔细推敲每一个环节,结合限制条件,弄清各个环节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串联整个过程,回答力求完整。

2.假设推断要合理:

在框图推断中,抓住关键环节,进行合理假设是必须的,按照题目要求理顺后再确定,这样可以大大节省时间。

3.检验一遍很重要:

通过一系列思维活动推断出结果后,将结果放入原题中进行检验,完全符合才正确,如有一处不符,可能是哪个环节出现了纰漏,则需再思考。

4.思维发散有必要:

注意多解,有时符合题意的解可能不止一种或一组。

考点二 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应用

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化学试题,除在选择题中直接考查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及相互转变关系外,更重要的是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综合氧化还原、强弱电解质、平衡移动原理、物质结构等理论知识,对考生的思维能力进行综合考查。

该部分高考题的特点是新颖、知识覆盖面广、思维跨度大,不但考查一个知识点,而且将多个知识点串联起来,增大了试题的难度。

试题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化学实验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探究和验证;二是元素化合物知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三是化学反应原理对化合物知识的概括和演绎。

题组一 利用综合实验探究元素化合物的性质

1.某小组查阅文献得知:

氧化性IO>Fe3+>I2,3Br2+6FeCl2===2FeBr3+4FeCl3;I2+2S2O===S4O+2I-;CuI是一种白色沉淀(Ksp=1.3×10-12)。

Ⅰ.该小组为确定一份加碘盐(可能含有KIO3、KI、Mg2+、Fe3+)的成分,设计定性实验加以猜想和验证。

(1)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步骤

实验过程和现象

对应结论

步骤1

取一定量加碘盐,用适量蒸馏水溶解,并加稀盐酸酸化,将所得试液分为3份

2

第①份

试液

碘盐中肯定含______

第②份

试液

第③份

试液

X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该碘盐中肯定不含的物质是________(用化学式或离子符号表达)。

(3)根据信息推断Fe3+、S4O、I2、Br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③份试液中加入足量KI固体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用“间接碘量法”测定含有CuCl2·2H2O晶体的试样(不含能与I-发生反应的氧化性杂质)的纯度,过程如下:

取0.40g试样溶于水,加入过量KI固体,充分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加入淀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