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版中考二模化学试题A卷新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793100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0.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版中考二模化学试题A卷新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版中考二模化学试题A卷新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版中考二模化学试题A卷新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版版中考二模化学试题A卷新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版版中考二模化学试题A卷新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版中考二模化学试题A卷新版.docx

《人教版版中考二模化学试题A卷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版中考二模化学试题A卷新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版中考二模化学试题A卷新版.docx

人教版版中考二模化学试题A卷新版

人教版2019版中考二模化学试题A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方法中能除去溶液中不溶性固体杂质的是()

A.蒸馏

B.加热

C.过滤

D.吸附

2.在托盘天平的两盘上各放一只质量相同的烧杯。

在两只烧杯里分别加入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将天平调节至平衡。

然后向左盘的烧杯中加入8.4克铁,反应物之间恰好完全反应。

欲使天平恢复平衡,则可向右盘的烧杯中加入()

A.8.4g铝

B.8.4g氧化钙

C.8.4g锌

D.8.4g碳酸镁

3.下列加点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是

A.HClO

B.NaHSO4

C.Cu(NH3)2Cl

D.NH4NO3

4.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的说法,正确的是()

A.钙是人体中的微量元素

B.缺锌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C.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烹调

D.用灼烧的方法鉴别羊毛纤维和棉纤维

5.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的是

A.NH4NO3

B.K2CO3

C.KNO3

D.Ca3(PO4)2

6.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二氧化碳

B.氯化钠

C.镁

D.硫

7.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塑料降解

B.

稀有气体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C.

活性炭吸附装修产生的有害气体

D.

海水晒盐得到粗盐

8.对下列化学用语中“2”所表示意义的理解,错误的是()

A.Mg2+中的“2”表示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B.2CO中的“2”表示两个一氧化碳分子

C.

 中的“2”表示碳酸根的化合价为-2价

D.H2O中的“2”表示水中含有2个氢原子

9.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洗涤剂去油污的原理是溶解

B.在溶液里进行的化学反应,反应速率通常是比较快的

C.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后,所得溶液温度明显降低、

D.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

10.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黑色的固体

B.铁、硫、石蜡在氧气中的燃烧都是化合反应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是可燃物

11.襄阳民间制作有很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老河口木版年画

B.程河镇柳编

C.枣阳地封黄酒

D.襄阳剪纸

12.属于碱的是()

A.纯碱

B.苛性钾

C.生石灰

D.氯化钠

13.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A.水沸腾时,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成熟的菠萝蜜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D.液化石油气须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14.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气中的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B.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C.空气中氧气占总质量的21%

D.空气中氮气可以用来制造硝酸和氮肥

15.某碳酸钙和氧化钙的混合物含钙50%,取此混合物100g,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可得氯化钙的质量是()

A.40g

B.96g

C.56g

D.138.8g

16.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A.纯碱

B.牛奶

C.酒精

D.蔗糖

17.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室制取氧气时,不一定要加催化剂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原理是隔绝氧气

D.氧气不溶于水

18.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夏天食物腐烂与氧气无关

B.可燃物接触氧气就能够燃烧

C.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极易溶于水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19.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A.稀有气体

B.冰水混合物

C.纯牛奶

D.玻璃钢

20.推理和归纳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可做保护气的一定是稀有气体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性质活泼的金属在空气中容易被腐蚀,铝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是因为其性质不活泼

D.可燃物在有限空间燃烧能发生爆炸,面粉粉尘在仓库内遇明火也可能爆炸

21.对下图所示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B.铁丝能在

氧气中燃烧

C.②③对比说明物质

燃烧需要氧气

D.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A.A                           B.B                           C.C                           D.D

二、多选题

22.溶液是一种重要的混合物。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溶液中的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溶剂中保持静止不动,所以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C.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一定能形成溶液

D.通过蒸发水或加蔗糖都能使某温度下接近饱和的蔗糖溶液达到饱和

三、填空题

23.下图是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微粒是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达到稳定结构的微粒是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2)以上四种粒子中,能得到电子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3)D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D中x=__________。

24.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

请从“①氧气 ②氮气③活性炭④氢气 ⑤明矾 ⑥氦气”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抢救危重病人常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充入食品包装袋以防腐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以制成多种电光源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净化水时可作絮凝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自古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喝雄黄酒等习俗。

I.粽子:

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美食,其中鲜肉粽子的用料讲究,除了糯米,还有猪肉、蛋黄、食用盐、鸡精、白酒、植物油等,味道香糯可口,食之唇齿留香。

(1)粽子中的糯米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

(2)小海同学的午餐是鲜肉粽子,从营养均衡的角度来看,还需增加的食物是______。

A馒头   B鸡腿   C青菜

(3)制作粽子的过程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_____。

A因为粽子经过长时间高温烹煮,所以可用霉变的糯米洗净后制作

B为使粽叶翠绿鲜亮,可用蓝色的硫酸铜溶液浸泡

C用棉纱线捆扎包裹粽子

II.龙舟:

制作龙舟常用樟木、桧木,现今也有用玻璃钢来制作,既环保又方便。

(4)樟木、桧木由复杂的多种有机物构成,如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

其中纤维素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5)玻璃钢属于______材料(填序号)。

A无机材料   B合成材料   C复合材料

III.雄黄酒:

雄黄酒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黄泡制的白酒或黄酒。

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

雄黄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硫化砷,如As4S4。

雄黄加热后会转变为砷的氧化物,也就是剧毒品砒霜。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不适宜食用。

(6)请写出+3价砷的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_。

(7)用糯米酿制黄酒时,在酶的作用下,淀粉水解为葡萄糖,葡萄糖又在酶的作用下转化为乙醇和二氧化碳。

写出葡萄糖转化为乙醇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四、实验题

26.人教版新课标化学九年级上册教材中“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以及“寻找新的催化剂”研究性实验,引起了化学探究小组的兴趣。

(提出问题)氧化铁能否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如果能,其效果如何?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Ⅰ.分别量取

5%过氧化氢溶液放出A、B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中加入

氧化铁粉末,并分别在A、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现象。

A试管中产生气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Ⅱ.待A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如此反复多次实验,观察现象

试管中均产生所泡,带火星的木条均复燃

Ⅲ.将实验Ⅱ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滤渣进行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仍为

 

Ⅳ.分别量取

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C、D两支试管中,向C试管中加入

氧化铁粉末,向D试管中加入

二氧化锰粉末,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

(1)A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

(2)实验Ⅱ、Ⅲ证明:

氧化铁的______和______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写出氧化铁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__。

(实验评价)

(4)设计实验Ⅳ的目的是_________。

(5)若实验Ⅳ观察到D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更快,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6)兴趣小组同学又进一步探究二氧化锰的质量对催化效果的影响。

图Ⅰ是利用压强传感器研究“二氧化锰质量对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速率的影响”的实验装置。

实验测得相关数据整理如图Ⅱ所示。

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实验拓展)

(7)查阅资料得知:

、猪肝、马铃薯等也可以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

只能作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B.同一个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

C.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D.用作催化剂的物质不可能是其他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

(8)你还能想到什么因素能影响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

请举一例说明。

因素__________;实验方法:

__________。

五、简答题

27.如图为某化学反应在催化剂作用下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其中“

”和“

”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

(1)请在图中线框内画出相应的微观图示_____;

(2)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六、推断题

28.A﹣G是纯净物且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

A是草木灰的主要成分,B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物质,D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E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F是未来最理想的清洁能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化学式:

D_____,E_____。

②物质G所属的物质类别是_____;请写出物质G和物质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任写一个)。

③物质C与物质D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

④古代常将草木灰与C溶液混合,滤取反应后清液作漂洗的洗涤剂。

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七、科学探究题

29.一男孩在排污井盖上燃放鞭炮,点燃了排污井内的气体,井盖被炸飞,男孩被井盖击伤.

(提出问题)排污井内气体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排污井内的有机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发酵产生了气体,其成分可能含有CO、CO2、CH4等.

(提出猜想)某兴趣小组同学对排污井内气体含有上述气体中最少2种成分的猜想如下:

猜想Ⅰ:

有CO2、CH4猜想Ⅱ:

有CO、CH4

猜想Ⅲ:

有CO、CO2猜想Ⅳ:

有CO、CO2、CH4

(实验方案)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装置并经行探究.

(问题讨论)

(1)装置A出现浑浊,证明猜想      不正确.

(2)小明通过装置C处          的现象,证明猜想Ⅲ不成立.小芳对此提出了疑义,小芳认为要在           位置,再增加一个上图中      (填序号)装置,才能证明猜想Ⅲ不成立.

(3)为了进一步确认气体中是否含有一氧化碳,小明将装置C处气体完全燃烧后的产物依次通过装置D、E,经实验测定装置D增重1.8g,装置E增重2.2g,由此证明猜想    成立.

(4)小明认为要证明排污井内气体是否含有CO,可以不用装置B,小芳则认为需要使用装置B,你认为装置B的作用是                          .

30.做完氢氧化钠与稀硫酸中和反应的实验后,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请你与他们一起进行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

(1)甲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2SO4一种物质。

(2)乙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和__________两种物质。

(3)丙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和NaOH两种物质。

(查阅资料)①Na2SO4溶液显中性。

②Al与强碱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氢气。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乙同学

实验

取中和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将表面反复打磨后的铝片放入试管的溶液中

铝片逐渐溶解,并有大量气泡冒出,收集气体点燃,火焰呈淡蓝色

猜想

(2)成立

丙同学

实验

取中和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______色

猜想(3)成立

(总结反思)丁同学根据乙、丙两位同学的实验现象,首先肯定猜想

(1)不成立。

经过进一步分析,丁认为乙的实验结论不正确,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过充分讨论,一致认为猜想(3)成立。

(知识拓展)

(1)生活中能否用铝制品来盛放强碱性溶液?

_________(填“能”或“不能”)

(2)写出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计算题

31.某碳酸钠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现取样品13.9g,加入66.1g水配成溶液,再加入80g氯化钙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得到滤液150g,求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二、多选题

1、

三、填空题

1、

2、

3、

四、实验题

1、

五、简答题

1、

六、推断题

1、

七、科学探究题

1、

2、

八、计算题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中国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