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788187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6.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理学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药理学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药理学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药理学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药理学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药理学Word格式.docx

《药理学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理学Word格式.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药理学Word格式.docx

2.器官血流量:

如肝、肾、脑、肺等血流丰富的器官药物分布较快。

3.组织细胞结合:

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

4.体液的pH和药物的解离度:

在生理情况下细胞内液pH为7.0,细胞外液为7.4。

5.体内屏障:

血脑屏障:

只有脂溶性高的药物才能以简单扩散的方式通过血脑屏障。

炎症可以改变其通透性。

胎盘屏障:

胎盘绒毛与子宫血窦之间的屏障称为胎盘屏障。

孕妇应禁用可引起畸胎或对胎儿有毒的药物,对其他药物也应十分谨慎。

血眼屏障:

吸收入血的药物在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等组织的浓度远低于血液。

脂溶性或小分子药物比水溶性或大分子药物容易通过血眼屏障。

三.代谢(生物转化)

方式:

1.I相:

氧化、还原或水解2.II相:

结合

I相反应结果:

灭活少数活化II相反应结果:

水溶性增加

1.药物代谢的作用2.药物代谢部位:

主要是肝脏3.药物代谢步骤

4.细胞色素P450单氧化酶系5.药物代谢酶的诱导与抑制

药酶:

能够催化药物代谢的酶,叫做药物。

代谢药物的酶:

专一性酶:

AchE、MAO等

非专一性酶:

肝脏微粒体酶(CYP450)

有些药物可抑制肝微粒体酶的活性,导致同时应用的一些药物代谢减慢。

这类抑制物和药物代谢酶结合,竞争性抑制其他底物的代谢。

四.排泄:

肾脏、消化道、呼吸道(挥发性的药物)、腺体(乳腺等)

1.肾脏排泄:

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分泌、肾小球重吸收

2.消化道排泄3.其他途径的排泄

药物消除动力学.

药物消除:

药物在体内被代谢或排除体外,药物浓度降低的过程。

一.一级消除动力学(被动转运的药物)

一级消除动力学是体内药物在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百分率不变,也就是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与血浆药物浓度成正比,血浆药物浓度高,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多,血浆药物浓度降低时,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也相应降低。

二.零级消除动力学(需要载体转运的药物):

是药物在体内以恒定的速率消除,即不论血浆药物浓度高低,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不变。

体内药物的药量——时间关系

血药浓度的动态变化:

一.时量与失效的关系曲线:

时量关系、时效关系

曲线意义:

潜伏期、持续期、残留期

二.药物消除动力学:

1.一级消除动力学2.零级消除动力学

开始出现药理作用的浓度——阈浓度

药物代谢动力学重要参数

一.消除半衰期/血浆半衰期(t1/2):

是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其长短可反映体内药物消除速度。

半衰期意义:

1.药物分类依据2.给药间隔的一个依据3.依据半衰期考虑在体内的总存量

经过5个t1/2,体内药物消除约97%,药物可从体内基本消除。

约经4-5个t1/2基本达到稳态血药浓度。

二.清除率(CL)

三.表观分布容积:

当血浆和组织内药物分布达到平衡后,体内药物按此时的血浆药物浓度在体内分布时所需体液容积称表观分布容积(Vd)

四.生物利用度(F):

经任何给药途径给予一定剂量的药物后达到全身血循环内药物的百分率称生物利用度。

=A/D*100%A:

进入体循环的药量D:

给药剂量

第三章药物效应动力学

药物的基本作用

一.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药物作用:

指药物对机体的初始作用,是动因。

药理作用:

是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反应的表现。

药理效应是机体器官原有功能水平的改变,功能提高称为兴奋,功能降低称为抑制。

药物的作用还有其选择性,有些药物可影响机体的多种功能,有些药物只影响机体的一种

功能,前者选择性低,后者选择性高。

二.治疗效果/临床效果

1.对因治疗:

消除原发致病因子符合用药目的,达到治疗目的。

2.对症治疗:

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

3.补充治疗:

体内少什么,补什么

三.不良反应:

不符合用药目的,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统称为药物不良反应。

1.副反应:

由于选择性低,药理效应涉及多个器官,当某一效应用做治疗目的时,其他效应

就成为副反应(通常也称副作用)。

副作用是在治疗剂量下发生的。

2.毒性反应:

是指在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性反应,一般比较严重。

急性毒性多损害循环、呼吸及神经系统功能,慢性毒性多损伤肝、肾、骨髓、

内分泌等功能。

3.后遗效应:

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例巴比妥类

4.停药反应:

指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加剧,又称回跃反应。

常发生于慢性疾病,应逐渐减量。

5.变态反应:

也成过敏反应。

反应的严重程度差异很大,与剂量无关。

6.特异质反应:

少数特异体质病人对某些药物反应特别敏感。

7.继发反应:

药物发生治疗作用后产生的不良反应。

8.耐受性:

机体反复接触药物,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

耐药性:

病原体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

9.依赖性:

机体长期接触药物,对药物产生生理、心理的一种适应状态。

心理性依赖:

习惯性生理性依赖:

成瘾性

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

药理效应与剂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比例,这就是剂量-效应关系。

量反应:

效应的强弱呈连续增减的变化,可用具体数量或最大反应的百分率表示者称为…。

最大效应/最大效能效能:

药物产生最大药效的能力。

效价强度/效价:

药物产生相同效应时所需要的剂量,剂量小的,效价高。

质反应:

如果药理效应不是随着药物剂量或浓度的增减呈连续性量的变化,而表现为反应性

质的变化,则称为质反应。

质反应以阳性或阴性、全或无的方式表现。

S形量效曲线。

这一曲线可以看出的特定位点为半数有效量(ED50)。

如效应为死亡,则称为半数致死量(LD50)。

通常将药物的LD50/ED50的比值称为治疗指数。

药物与受体

主要方式:

1.改变理化条件2.影响细胞物质代谢3.影响活性物质释放

4.影响酶的活性5.影响细胞膜离子通透6.作用于受体

药物的作用机制是研究药物如何与机体细胞结合而发挥作用的。

一.受体的概念与特性:

概念:

受体是一类介导细胞信号转导的功能蛋白质,能识别周围环境中某种微量化学物质,首先与之结合,并通过中介的信息放大系统,触发后续的生理反应或药理反应。

特性:

1.灵敏性2.特异性3.饱和性4.可逆性5.多样性

6.可调节性:

向上调节(长时间使用抑制剂/拮抗剂)

向下调节(受体数目逐渐减少,敏感度降低激动剂)

二.作用于受体的药物分类

激动药:

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它们能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而产生效应。

可分为完全激动药和部分激动药,后者有较强的亲和力,但内在活性不强,与激动药并用还可拮抗激动药的部分效应。

拮抗药:

能与受体结合,具有较强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的药物。

第四章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药物因素

一.药物制剂和给药途径

药物剂量:

1.最小有效量:

引起药理作用的最小量。

2.最小中毒量:

发生毒性反应的最小剂量。

3.剂量/最大治疗量

4.治疗量:

大于最小有效量,小于剂量的那一部分疗效显著的量。

二.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的相互作用:

1.协同作用:

联合用药,使药效增加

2.拮抗作用:

联合用药,药效降低或消失

3.配伍禁忌:

联合用药,疗效消失,毒性反应增加

机体因素

一.年龄:

1.小儿药物代谢清除率较低2.老年的器官功能降低

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用药剂量是成人剂量的3/4。

二.性别:

女性体重一般轻于男性月经期、妊娠期、哺乳期

三.遗传因素四.特异性反应

五.疾病状态:

病理状态肝脏功能:

影响药动学肾脏功能:

影响药动学

六.心理因素-安慰剂效应

七.长期用药引起的机体反应性变化

1.耐受性和耐药性:

耐受性为机体在连续多次用药后反应性降低。

2.依赖性和停药症状或停药综合征

合理用药:

目的:

安全有效的治疗疾病

1.明确诊断、选择最佳治疗药物2.制定或调整最佳用药方案3.重视药物的相互作用

第五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概述

传出神经系统包括自主神经系统(也称植物神经系统)和运动神经系统。

传出神经根据其末梢释放的递质不同,可分为以乙酰胆碱为递质的胆碱能神经和主要以去甲肾上腺素为递质的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

胆碱能神经主要包括全部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运动神经、全部副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和极少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则包括几乎全部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和受体

一.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

突出:

指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某些非神经元细胞之间的一种特化的细胞连接。

乙酰胆碱(Ach)主要在胆碱能神经末梢合成,少量在包体内合成,以胆碱为原料。

去甲肾上腺素(NA或NE)生物合成的主要部位在神经末梢。

Ach:

胆碱+乙酰辅酶A—乙酰化EAch1.与受体结合2.破坏乙酰胆碱的酶是胆碱酯酶

NA:

酪A—羟化E多巴—羟化E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囊泡):

1.与受体结合2.被酶破坏(MAOCOMT)3.再摄取(75%-95%)

二.传出神经系统的受体

1.传出神经系统受体命名

能与Ach结合的受体,称为乙酰胆碱受体。

毒覃碱型胆碱受体,即M胆碱受体。

烟碱型胆碱受体,即N胆碱受体。

能与去甲肾上腺素或肾上腺素结合的受体称为肾上腺素受体。

2.传出神经系统受体亚型:

①M胆碱受体亚型:

在中枢主要是M1、M3和M4亚型;

外周神经的M受体主要是M1/M2和M3亚型。

②N胆碱受体亚型神经节N受体和中枢N受体称为Nn受体

③肾上腺素受体亚型:

α受体亚型主要分为α1和α2两种亚型

β受体分为β1、β2和β3三种亚型

总结: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兴奋:

兴奋心血管,抑制平滑肌,散瞳、睫松弛,腺体泌稠液,多符次规律

胆碱能神经兴奋:

抑制心血管,兴奋平滑肌,缩瞳、睫痉挛,促进腺分泌,多符此规律。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基本作用及其分类

一.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基本作用

直接作用于受体:

激动药(拟似药)、阻断药(拮抗药)

影响递质:

1.影响递质生物合成2.影响递质释放3.影响递质的转运和贮存

4.影响递质的生物转化

二.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分类:

1.胆碱能受体激动药2.胆碱能受体拮抗药

3.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药4.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药

第六章胆碱能受体激动药

拟胆碱药:

与胆碱受体结合并激动该受体,产生与Ach相似作用的药物。

方式:

激动受体;

影响递质

直接作用受体:

1.M、N受体激动药2.M受体激动药3.N受体激动药

间接作用:

易逆性、难逆性

一.胆碱酯类

M胆碱能受体激动药:

可分为胆碱酯类和天然形成的拟胆碱生物碱。

乙酰胆碱:

临床不治疗疾病。

药理作用小剂量M样作用较大剂量N样作用

醋甲胆碱:

主要用于口腔粘膜干燥症

卡巴胆碱:

用于术后腹气胀和尿潴留,仅用于皮下注射,禁用静注给药。

贝胆碱:

用于术后腹气胀、胃张力缺乏症及胃滞留等治疗

二.生物碱类

毛果芸香碱(匹鲁卡品)

直接激动MR

1.眼:

缩瞳:

瞳孔括约肌M受体、降低眼内压、调节痉挛

2.腺体:

促进分泌

临床应用:

1.青光眼0.5-2%持续4-8h之久2.虹膜炎:

与扩瞳药交替使用

3.其他:

还可用作抗胆碱药阿托品中毒的解救。

不良反应及应用注意:

过量可出现M胆碱受体过度兴奋症状,可用阿托品对症处理。

滴眼时应压迫内眦,避免药液流入鼻腔增加吸收而产生不良反应。

第七章抗胆碱酯酶药和胆碱酯酶复活药

一.常见易逆性抗胆AChE药

1.新斯的明:

作用特点:

1.脂溶性低2.骨骼肌兴奋作用强大3.胃肠、膀胱平滑肌作用较强

禁忌:

支气管哮喘、机械性肠梗阻、尿路有结石的

临床:

1.重症肌无力2.腹气胀和尿潴留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4.阿托品中毒解救5.非除机化型肌松药过量解救

2.依酚氯铵:

诊断重症肌无力

3.毒扁豆碱/依色林:

0.25-0.5注射:

中药麻醉催醒、阿托品中毒

作用类似毛果芸香碱,但较强而持久,本品奏效快,刺激性亦较强。

水溶液性质不稳定。

治疗青光眼常用0.05%溶液滴眼。

q.d(每周一次)

二.难逆性抗胆碱酯酶药——有机磷酸酯类

中毒表现:

主要为毒覃碱样(M样)和烟碱样(N样)症状,即为急性胆碱能危象。

第八章胆碱受体阻断药(I)-M胆碱受体阻断药

M胆碱受体阻断药包括:

1.天然形成的生物碱临床常用,如阿托品和东莨菪碱

(又称节后的抗胆碱药)2.天然生物碱和半合成衍生品

3.合成生物碱如后阿托品、654-2、溴丙胺太林

一.阿托品和阿托品类生物碱

阿托品:

竞争性的M受体阻断剂

腺体眼平滑肌心脏血管CNS(中枢神经系统)

作用机制:

1.腺体:

抑制腺体分泌,主要用于麻醉前给药,可治疗盗汗、严重流涎

2.眼:

扩瞳、眼内压升高、调节麻痹

3.平滑肌:

松弛作用

4.心脏:

小剂量:

心率有所减慢较大剂量:

心率加快、传导加快

5.血管与血压

6.中枢神经系统:

较大剂量可轻度兴奋延髓和大脑,中毒剂量可见明显的中毒症状,持续的大剂量最后死于循环与呼吸衰竭。

临床应用:

1.解除平滑肌痉挛:

适用于内脏绞痛,但对胆绞痛获肾绞痛疗效较差,常需与阿片类镇痛药合用

2.制止腺体分泌:

用于全身麻醉前给药

3.眼科:

虹膜睫状体炎、验光检查眼底

4.缓进型心律失常

5.抗休克:

能解除血管痉挛,舒张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环,解除动脉痉挛

机制:

体温升高的代偿性散热反应,直接扩张血管作用

6.解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

不良反应及中毒:

口干、视力模糊、心率加快、瞳孔扩大及皮肤潮红等。

如中毒应立即洗胃、导泻,并可用毒扁豆碱1-4mg。

应对患者进行人工呼吸,用冰袋降温

禁忌症:

青光眼及前列腺肥大者禁用阿托品,后者是因为阿托品可能加重排尿困难。

山莨菪碱:

对中枢神经系统没影响,主要用于抢救感染性休克,也可用于内脏平滑肌绞痛。

简称654人工和成品称654-2。

抑制唾液分泌和扩瞳作用仅为阿托品的1/20-1/10。

对抗平滑肌痉挛和抑制心血管作用与阿托品相似而稍弱,对其对血管痉挛的接痉作用的选择性相对较高。

东莨菪碱:

在治疗剂量时即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表现为困倦、遗忘、疲乏、快速动

眼睡眠,有欣快作用。

抑制分泌作用大于阿托品,中枢作用与阿托品相反,浅麻醉、欣快感,对平滑

肌作用小于阿托品

主要用于麻醉前给药,可用于晕动病治疗,帕金森病的治疗

二.颠茄生物碱的合成、半合成代用品

1.合成扩瞳药:

后马托品:

作用快、短,用于一般眼底检查。

扩瞳作用小,维持时间短(1-2天)

托吡卡胺:

扩瞳及调光麻痹,作用强,眼底或屈光镜检查的首选药。

2.合成解痉药:

解除胃肠平滑肌痉挛,抑制胃液分泌作用强,主要用于消化性溃疡治疗。

常用药物:

丙胺太林(普鲁本辛)、胃复康等

第十章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拟肾上腺素药(肾上素受体激动药)

分类:

依据化学结构:

1.儿茶酚胺类:

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等

2.非儿茶酚胺类:

麻黄碱

依据受体选择类型

一.α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去甲肾上腺素:

易被MAO和COMT破坏。

po.(口服)无效im.ih.(肌肉、皮下注射)不用ivgtt(静脉推注)常用

药理作用:

激动α受体作用强大,对心脏β1受体作用较弱,对β2受体几乎无作用。

1.血管收缩2.兴奋心脏

3.升高血压:

收缩压舒张压升高大剂量:

BP升高(血糖升高)

抗休克(短暂使用),药物中毒时性低血压,上呼吸道出血:

1-3mgpo

不良反应:

1.局部组织缺血坏死(主要不良反应)2.急性肾衰竭3.突然停药的血压下降

禁忌:

高血压、器质性心脏病孕妇禁用。

间羟胺(阿拉明)方式:

直接、间接作用

特点:

1.升压温和持久2.心率、肾功能影响小

3.不良反应小、给药途径多4.连用有快速耐受性

二.α、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肾上腺素(副肾素):

po:

无效ih:

吸收缓慢、较久im:

作用较而短

1.兴奋心脏:

治疗量:

收缩增加、心率增加、输出量增加大剂量:

自律性增加

2.血管:

收缩血管

3.影响血压:

收缩压上升、舒张压不变或稍降大剂量:

收、舒压上升

4.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β2-R:

平滑肌舒张β2-R:

下降过敏物质释放

α-R:

粘膜血管收缩

5.代谢:

提高机体代谢脂肪糖原分解

6.中枢神经系统稳定肥大细胞

1.心脏骤停2.过敏性疾病:

过敏性休克(首选药物),其他休克不用

3.支气管哮喘:

控制支气管哮喘的急性发作4.局部麻醉药物配伍

5.局部止血。

治疗青光眼基本不用

心悸、头痛大剂量有脑出血的危险、心律失常

禁用于高血压、器质性心脏病

多巴胺(DA)

1.兴奋心脏,增加输出量

2.治疗量:

增加重要脏器血流量:

血压:

升高/0or稍升高

大剂量:

血压升高/升高

3扩张肾脏血管增加血流量作用于D1受体

用于各种休克,多巴胺与利尿药联合应用于急性肾衰竭

恶心、呕吐,心律失常和肾血管收缩导致肾功能下降等

临床:

注射剂(静脉注射)

麻黄碱

1.方式:

直接与间接作用2.效应:

缓慢、温和持久性质稳定可po(口服)

1.心血管兴奋心脏2.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3.中枢神经系统兴奋4.快速耐受性

预防支气管哮喘发作,防治低血压,麻醉前给药,治疗尿失禁,改善粘膜肿胀,

缓解荨麻疹

有时出现中枢兴奋所致的不安、失眠等。

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异丙肾上腺素(IPA也叫喘息定治疗支气管哮喘)

口服给药无用,可舌下给药(片剂),可注射给药

>

肾上腺素β1受体。

治疗量:

输出量增加大剂量:

心肌自律性增加

2.扩张血管:

骨骼肌>

冠脉血管血压:

i.v收缩压升高舒张压下降、β2受体。

3.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肾上腺素消除粘膜水肿<

肾上腺素

4.提高代谢

1.支气管哮喘:

气物吸入2.房室传导阻滞:

II(舌下)III(静脉给药)

3.心脏骤停:

常与去甲肾上腺素或间羟胺合用作心室内注射

4.感染性休克:

适用于中心静脉压高、心排出量低的感染性休克。

心悸、头晕。

如剂量过大,会导致心律失常和心绞痛。

冠心病、心肌炎和甲亢等

多巴酚丁胺

用途:

1.心脏手术后心排出低的休克2.心肌梗死并发的心衰

输出量上升:

动脉:

供血增加静脉:

瘀血下降

比较拟肾上腺素药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的临床应用?

第十一章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抗肾上腺素药)。

分为α、β、αβ受体阻断药三大类。

α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一.非选择性α受体阻断药

短效:

酚妥拉明(临床较常用)和妥拉唑林(临床用的少):

作用维持3-6h

1.舒张血管:

阻断受体、直接扩张血管外周阻力下降BP下降、组胺样作用

2.心脏兴奋:

BP下降交感张力增高、阻断突触前膜α2-R

有拟胆碱作用:

使胃肠平滑肌兴奋、拟组胺作用:

使胃酸分泌增加

临床作用:

1.治疗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

2.去甲肾上腺素滴注外漏:

拟交感胺类致高血压

3.肾上腺嗜鉻细胞瘤:

鉴别诊断、骤发高血压危象以及手术前的准备

4.抗休克:

多与缩血管药合用

5.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和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6.药物引起的高血压7.其他

腹痛、腹泻、呕吐和诱发溃疡病心率加快、心律失常和心绞痛

慎用:

溃疡病、冠心病患者慎用

长效:

酚苄明:

作用可维持3-4天作用缓慢、强大、持久。

与酚妥拉明相似

第十五章镇静催眠药

慢波睡眠(NREMS):

80-120分1期2期3期4期促进体力与精力恢复

快波睡眠(REMS):

20-30分促进记忆功能,脑力恢复和智力发育

镇静催眠药:

小剂量轻度抑制CNS(镇静药)大剂量较深抑制CNS(催眠药)

苯二氮卓类、巴比妥类及其他类

一.苯二氮卓类(BZ)

地西泮(安定)

药动学:

口服吸收良好,肌注吸收不规则。

血浆蛋白结合率高99%,易透过特殊屏障

肝脏代谢(活性产物),肾脏排泄

1.抗焦虑作用:

<

2..5mg/次主要用于焦虑症

2.镇静催眠作用:

2.5-5-10mg/次

用途:

各种失眠症、麻醉前给药

优点:

1.作用迅速2.安全范围大3.耐受性、依赖性轻4.停药后反跳现象轻

3.抗惊厥、抗癫痫作用:

辅助治疗破伤风子痫、小儿高热惊厥及药物中毒性惊厥。

地西泮静脉注射是目前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物。

硝西泮、氯硝西洋:

癫痫小发作

4.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

小剂量:

抑制网构下行激活系统较大剂量:

抑制脊髓多突触反射

用于:

肌肉强直或肌肉痉挛状态

5.其他:

常用做心脏点击复律及各种内窥镜检查前用药。

作用机制:

苯二氮卓类的中枢作用主要与药物加强中枢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功能有关。

嗜睡、头昏、乏力和记忆力下降。

大剂量、静脉注射:

心血管和呼吸抑制耐受性和成瘾性:

较巴比妥类低

中毒解放:

氟马西尼

其他药:

短效类-三唑类(依赖性高)

中效类-艾司唑仑(舒乐安定):

镇静、催眠、镇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