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答案doc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780015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69.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答案doc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答案doc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答案doc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答案doc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答案doc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答案doc文档格式.docx

《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答案doc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答案doc文档格式.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答案doc文档格式.docx

——霍桑实验是心理学家(梅奥)和他的学生一起进行的。

9、霍

桑实验包括四个分实验:

(照明实验)、福利实验、群体实验和

(态度调查)。

10、人际关系特质理论的代表人物是(修茨)。

11、修茨认为,在人际关系的建立中,不同的人际关系需要会构成

不同的人际关系。

这里的人际需要包括:

包容的需要、控制的需要

和(感情的需要)。

12、在需要理论中,较为著名的三个理论是:

(需要层次理论)、e.R.G理论和(成就激励理论).13、马

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七个层次:

生理需要、安全需

要、(友爱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

(自我实现需要)。

14、E.R.G理论把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压缩为三个需要,包括:

生存需要、相互关系的需要和(成员发展需要)。

15、归因理论主要包括两种:

(海德)提出的通俗心理学和韦纳提

出的(成就动机归因)。

16、韦纳认为成就动机的归因必须包括两个步骤:

一是控制源,二是(稳定性)。

17、社会测量法的结果都可以通过图表方式出来,常用的方法有(矩阵表示法)、图示

法和(数学公式法)

第三章态度及其转变

一、填空题

1、心理学中最早使用态度这一概念的心理学家是(斯宾塞)。

2、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特定的人、观念、情境或事件等)所持

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

3、态度由三部分组成,即(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

分,其中态度的核心成分是(情感成分)。

4、态度的功能包括:

顺应功能、(认识功能)防御功能和(调节

功能)。

5、态度的特性包括:

态度的社会性、态度的(具体性)

和态度的协调性。

6、心理学家伯恩.克劳雷和(斯台茨)首先把

学习理论应用在态度的研究中。

7、态度形成与发展中的平衡理论

是由(海德)提出的。

8、态度一致性理论认为,(态度的一致性)

是导致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9、态度的形成与发展的心理条

件包括:

个体的需要、个体的(经验)、交往的对象和性质以及个

体的(自我意识)

10、态度形成与发展的心理过程通过两步实现:

首先是(内化),

第二是(同化)。

11、认知失调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费斯汀格)

提出来的。

12、人们可以通过参加活动来改变自己的态度,这种态度改变的方

法称为(参与活动法)。

13、态度转变中的沟通包括下列三个因素:

沟通者、(沟通内容)和(沟通对象)。

14、私下保留的态度要

比公开表达过的态度更(容易)改变。

第四章行动与态度

1、认知失调理论首先是由(费斯汀格)提出来的。

2、认知之间

的关系可以分为三类:

认知无关、(认知协调)和(认知失调)。

3、“纽约到巴黎有4800多公里”与“北京今天下雨”之间的认知关系

属于(认知无关)。

4、认知失调程度与不一致认知数和(不一致认知的重要性)成正

比,与(协调性认知数)和协调性认知的重要性成反比。

5、减少失调的方法包括:

改变认知、(增加认知)和(改变重要

性)。

9、诱导服从实验的结论认为,为完成行为而提供的诱因与将要发生

的态度改变的程度之间存在着一个(相反)的关系。

10一般来说,如果我们对公众作出违反自己态度的表白,与我们自

己私下思考这些违反自己态度的表白相比,我们会体会到更多的失

调。

这是(承诺)因素在起作用。

11、在认知失调理论的一些研究

中,(不足障碍)研究对于儿童教育的应用,尤其对于我们理解儿

童内化态度等有着重要意义。

12、一般来说,一个决策过程往往会在作出决定后产生(失调)。

13、认知失调理论的应用范围很广,可以应用于(心理治疗)、儿

童教育、消费行为和(决策)等方面。

14、一个人在数个备择方案中选中一个方案,作出了决定。

当实行

了这个方案后,虽然发现它是一个拙劣的方案,但他往往会坚持自

己作出的决定。

这种现象称为(承诺升级)。

第五章印象形成

1、所谓人际印象形成是指,认知的主体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息综合

在一起从而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的过程。

2、印象形成过程包括三个成分:

(行动者)、知觉者和(交往情

景)。

3、印象形成的特点包括:

一致性、(评估性)、中心特质

的作用和(隐含的个性理论)。

4、普通人都有着关于个性中哪些特质互相联系在一起,哪些特质互

相没有关系的假设,这些假设称为(隐含的个性理论)。

第1页共7页

5、印象形成的信息整合模式包括:

累加模式、平均模式和(加权

平均模式)。

6、知觉者在形成一个对他人的整体印象中是把所有单个特质的评估

的值简单相加而得到的,这种印象形成的信息整合模式是(累加模

式)。

7、在印象形成中,对他人知觉的顺序效应包括(优先效应)和

(新近效应)。

8、(新近效应)又称为近因效应,是指我们获得的最新信息会对于形成的印象有强烈的影响。

9、一旦我们对另一个人形成了一个大体的印象后,我们往往会以与

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去估价他所有的特征或特点,这就叫做(晕

轮效应)。

10、“北方人身材魁梧,豪爽率直;

南方人身材矮小,灵活精明”。

这种人际印象的偏见称为(定型)。

11、人们能够使得其他人按照

人们对这些人的期望来行动,这种现象称为(自我实现预言)。

12、

所谓印象管理就是试图(控制)他人对我们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

13、自我表现论主要是心理学家(戈夫曼)提出来的。

14、、亚

历山大提出了(情景认同论)来解释印象管理。

15、(自我表现)是有意或无意地通过自己的言语和行为向他人显示自己,以达到印象管理目的的技术。

16、影响自我表现的因素包括:

(情感因素)、参照群体的认同和

(其他人的影响)。

第六章人际知觉

一、填空题1、(人际知觉)是个体试图了解周围人们的认知过程。

2、人际的非言语沟通包括三种:

脸部表情、(目光接触)和(身

体语言)。

3、人们对于辨认表示(危险)的表情应该特别容易。

4、归因的理论化是从(海德)开始的,他提出了(通俗心理学)

的理论来解释归因。

5、相应推论理论主要是由心理学家琼斯和(戴维斯)提出的。

6、相应推论理论认为,人们的归因是通过(非共同效果)和社会赞

许这两个因素来完成的。

7、(凯利)提出的归因理论称为因果归

因模型。

8、韦纳提出了(成功和失败)的归因模型。

9、成功和失败的归因理论认为归因包括两个步骤的过程,一是决定

(控制源),二是决定(稳定性)。

10、控制源理论是由(罗特)

提出来的,他把人分为(内控者)和(外控者)。

11、控制源理

论认为,(内控者—外控者)是因果归因的一个基本维度。

12、

对人的归因偏见主要有三种:

行为中心偏见、(显著性偏见)和

(一致性反应信息利用不足偏见)。

13、我们对他人的知觉常常根据他的行为,而忽略行为发生的环境

的前后关系,这种现象称为(行为中心)偏见。

14、从归因理论来看,在冲突中,对冲突行为的(归因)可能要比

引起冲突的行动本身更为重要。

第七章自我知觉

1、凯利的自我归因理论有三条线索,即实体的特异性、(一致性反

应)和(一贯性)。

2、詹姆士认为情绪能分成两个部分:

(情感的)和(认知的)

5、我们常常把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外在的(或情景的))的因素,

而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内在)的原因。

6、习得无助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学习)和(归因)两个方面。

7、习得无助者的心理问题常常表现在(动机)、情绪和(认知)

三个方面,其中情绪上容易产生轻微或严重的(忧郁)症。

8、个人对缺乏控制所作的归因中的归因维度主要表现在(内在性—

—外在性)、(普遍性)和(稳定性)等三个方面上。

9、自我障碍是个体为(保护自尊)而欲使他人注意存在着可能导

致(行动失败)的外在原因所采取的一种(归因)策略。

10、习得无助使人们在心理上产生三个问题,表现为(动机)、

(认知)和(情第八章自我导向一、填空题

1、控制行为变量的两种方式是那些突然产生的(行为线索)和紧随

其后而来的(行为结果)。

2、卡罗利区分了自我调节变化的四个

阶段:

(1)问题识别,

(2)(承担义务),(3)扩展自我管理,

(4)(习惯形成)。

3、自我控制是以(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基础,以(自身)为对象

的人的高级心理活动。

4、个体的活动对象主要包括(主观世界)

和(客观世界)两个方面。

5、当个体觉得无法成为环境改变的动

因的时候,经常会产生(无助感)。

6、自我作为一种社会结构,它是以(人们之间)相互作用为基础

的。

在人际交往中任何一方都必须学会(自我控制)。

7、自我控制能力是由提高(自我意识)、把握自我控制、形成(习

惯性行为)等因素构成的。

8、控制行为变量的方式主要包括(行为的线索)和(行为的结果)。

绪)几个方面。

11、时尚的形成经历了(模仿)、(感染)和(从众)等连锁

反应,成为社会上一时的普遍行为。

12、时尚根据发展的过程,分为(阵热)、(流行)和(时狂)。

13、时尚现象的表现形式

有(文化态度)、(装饰)、(风度礼仪)和(生活行为)等几个

方面。

14、舆论的形成过程经历了(问题的发生)、(引起议论)

和(意见的归纳与综合)三个阶

第十章利他行为

1、影响利他行为的情景因素:

旁观者效应、(情景的模糊性)及

(榜样人物的作用)。

2、利他行为理论主要有:

生物学理论、

(社会规范理论)和(学习和模仿理论)。

3、利他行为中求助者

的特点经常表现为(依赖性)、(亲密关系和吸引力)、(类似

性)、(责任)。

4、利他行为的产生是由很多因素引起的。

例如,人们的价值观念、

社会规范和个人信仰等等,都会影响人们的利他行为。

单就社会规

范来说,就有(社会责任规范)、(互惠规范)和(平等规范)

等会促进人们去帮助他人。

5、利他行为发生后,个体会感觉到愉快、自豪、骄傲、感到满足,

这种现象称为(自我奖赏)。

6、助人行为的认知决策过程的最后

一个步骤称为(执行助人行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可能的(代

价)所影响。

7、利他行为不只是发生在(紧急事态)时,也表现在长期地承担

(社会责任)的行动中。

8、利他行为理论中的生物理论认为利他行为受先天决定是(本能)

的表现,同时还指出利他行为的目的是(保存基因)。

9、利他行为理论中的生物学理论中在解释基因判断的观点认为,个体是依据

(熟悉性)和(邻近性)来推论基因的类似性。

10、利他行为的社会规范理论认为影响利他行为的社会规范主要包

括(社会责任规范)和(回报规范)两种。

第十一章人际吸引

1、人际吸引的个人特质因素包括个体的外表和容貌、(才华和能

力)以及(个性品质)等成分。

2、人际吸引的理论可归为两类,一类是(强化的),另一类是(认知的)。

3、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因素有三类:

情景因素、(个人特质因素)和(类似和互补)。

4、强化过程是通过(奖励)、(惩罚)等强化形式来完成。

5、人际关系中的强化理论主要揭示(情感强化)和(人际吸引)

之间的关系。

6、人际吸引中的相互作用论着重探讨交往双方间(相

互影响)、(相互制约)对人际吸引的影响。

是西方社会心理学

(互

动)理论的一种,是一种(真相倚)情形。

7、影响人际吸引的因

素主要包括(情景因素)、(个体特质因素)和(类似和互补因

素)等几大类。

8、个性品质具有的吸引力,经常表现为(持久)、

(稳定)、(深刻)的特点。

9、在所有个性品质中,最具有吸引

力的是(真诚),最富排斥力的是(虚伪)。

第十二章人际合作与冲突

1、冲突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个人内部冲突),一类是(人际

冲突)。

2、人际冲突的形式有(“零—总和”)冲突和(“非零—总和”)冲突。

3、社会交换理论用(比较水平)来说明个体对于交往结果的满意程度。

4、社会两难情况是指自私的行为产生个体的(得益),但可能导致集体的(损失)的一种情景。

5、社会交换情景中混合型行为方式表现为(个人主义者—竞争者类型)和

(个人主义者—平衡者类型)两面三刀种形式。

名词解释

第一章:

1人际关系:

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

2人际关系心理学:

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

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

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本质上,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一门正在形成的

社会心理学分支或应用心理学分支学科。

3社会关系:

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

关系的总称。

第二章:

1人际特质:

心理学家认为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个体

的人格体系形成过程中,形成了其特有的人际关系的基本倾向,称

之为人际反应特质。

2符号相互作用论:

又称象征性交往理论,是一种强调人类生活和

行为意义的社会生活理论观。

符号相互作用论重视语言符号在交往

中的作用,强调对他人行为倾向的预测、估计,要求人们按照自己

在交往活动中所担任的角色来行事,并注重行为效果的反馈。

3自我呈现论:

是人们运用多种策略控制和反馈自己外在印象的理

论。

自我呈现也可称为印象管理。

是在戈夫曼以及其他人广泛研究

基础上形成的观点。

它属于社会相互作用理论中的一种,主要阐述

人际交往中的自我暴露问题。

4公平理论:

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来的,这种理论旨在社会

比较中探讨个人所作的贡献与他所得到的报酬之间如何平衡的一种

理论。

它侧重于研究公平性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因此,这个理论也

称为社会比较理论,是社会交换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

5归因:

是一个观察根据外在的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内

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6归因理论:

是关于知觉者推断他人与自己行为的一组理论。

它侧

重于对人的活动因果关系进行分析。

人们通过这种理论来理解、预

测和控制他们的环境,以及随这些环境而出现的行动,从而达到有

效地控制人际关系的目的。

7通俗心理学:

是海德提出来的,海德认为每一个正常人都是心理

学家,都有一些关于人类行为因果解释的基本理论,这些理论是由

生活经验积累形成的,就叫作通俗心理学。

8社会测量法:

又称为社交测量法。

这是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创立

的一种用来测量群体成员之间人际关系的一种方法。

其目的是从群

体的角度,定量地提示整个群体以及各成员在该群体内的好感、反

感、冷漠等情感关系。

第三章:

1态度:

是人体对特定对象(特定的人、观念、情境或事件等)所

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

2认知失调理论:

是美国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提出来的,该理论主要

研究认知各元素之间的关系。

费斯汀格认为认知元素之间的关系有

三种:

认知无关、认知协调、认知失调。

该理论认为人们会由于认

知失调而体验到一种不愉快的驱力状态,各个认知元素之间的失调

程序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

不一致的认知数、协调的认知数、重要

性。

3参与活动法:

参与活动要求人们通过活动来改变自己的态度。

们的态度往往在交往中体现出来,并在交往中得到别人的启发和教

育,从而改变。

4登门拜访:

是一种转变的方法。

这种方法认为态度转变必须逐步

提出要求,从一个小请求开始,然后向大请求过渡,从而达到彻底

改变态度的目的。

5团体规定论:

是一种态度转变的方法。

它认为群体所具有的公约、

规章、准则等可以有效改变人们的态度。

这样,我们可以利用群体

的纪委来要求各个成员,使他们改变态度,与群体保持一致。

6全面宣传法:

一般来说,要改变个体的态度,既要进行积极方面

的宣传,又要进行消极方面的宣传。

把正反两方面的宣传结合起来,

有助于改变人们的态度。

这就是全面宣传法。

7睡眠者效应:

一则沟通的说明力随着时间而增长,这个效应就称

为“睡眠者效应”。

“睡眠者效应”的本质在于人们往往把信息本身和

沟通者分离开来,而且人们遗忘沟通者要比忘记沟通内容更快一些。

第四章:

1认知:

是人对于外部世界和对自我的种种认识。

认知是态度的一

部分,是关于态度对象的任何思想、信念和知识等。

2认知失调:

如果一个人认知与另一个认知相对立,即从一个认知

能推断出另一个对立的认知,这两个认知的关系就是认知失调。

们会因为认知失调而体坐到一种不愉快的驱力状态。

3、承诺升级:

一个人在数个备择方案中选中一个方案,作出了决定。

当衽这个方案之后,发现它是一个拙劣的方案,但他仍会坚持自己

作出的决定,把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源投入到导致失败的行动过

程中去。

这种现象称为“承诺升级”第五章名词解释:

1人际印象(人际印象形成):

是指认知的主体把有关他人的各种

信息综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的过程。

这种整体印象

实际上就是我们在与人的交往中形成的对他人外表、特质、情绪特

点和行为方式的整体印象。

2平均模式:

是安德森提出的,该模式认为,知觉者是通过把所有

单个特质评估的值平均起来形成一个总的印象的。

在平均模式中,

所追加的新信息其效用要取决于它比已有的印象更好一些还是更坏

一些。

3优先效应:

也称为首因效应,指的是在信息呈现顺序中,

首先呈现的信息比后来呈现的信息在印象形成中有更大的权重。

4新近效应:

也称为近因效应,即我们所获得的最新的信息会对于

形成的印象有强烈的影响。

5晕轮效应是指一旦我们对另一个人形成了一个大体的印象后,我们往往会以与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去估价他所有的特征或特点,这就叫做晕轮效应,也称为光环效应。

6定型:

是认为某个特定社会群体的所有成员拥有同样的某些特质

或特点的信念。

它能强烈影响个体加工输入的社会信息的认知架构。

定型发生在各个不同的种族、民族、性别、职业、年龄、地域、心

理疾病、癖好、毕业的学校等方面。

7自我实现预言:

是指人们能够使得其他人按照人们对这些人的期

望来行动。

8印象管理:

是试图控制他人对我们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

9自我表现:

是有意或无意地通过自己的言语和行为向他人显示自

己,以达到印象管理目的的技术。

自我表现的目的是在他人心目中

建立起良好的印象。

第六章:

1人际知觉:

是人体试图了解周围人们的认知过程。

2身体语言:

我们的心境和情绪常常反映在身体的姿势,位置和动

作中。

来自于它们的非言语线索,称为身体语言,它为我们提供了

有关他人的多种有用信息。

3通俗心理学:

海德认为每一个正常人都是心理学家,都有一些关

于人类行为因果解释的基本理论,这个理论就叫通俗心理学。

第2页共7页

4归因:

是指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

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5行为中心偏见:

对他人的知觉常常太多地根据行为,而不大根据

行为发生的环境的前后关系来作出。

这种现象称为行为中心偏见。

海德把这种现象称为“行为”吞没“场”,也有人把这种偏见称为“基本

的归因错误”。

6显著性偏见:

人们常常利用他们最容易获得的刺激来解决纷繁复

杂的问题或任务。

一个刺激越容易被某个人获得,这个刺激越有可

能被他用来影响答案,即被他加工而影响反应。

同样,在知觉他人

的过程中,一个人或情景的易利用性会成为因果归因的关键。

这种

现象称为显著性偏见。

第七章:

1行动者和观察者偏见:

行动者和观察者在归进存在着区别,这种

区别主要在于我们往往把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外在的或情景的因素,

而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内在原因。

2自我服务偏见:

指人们常常从好的方面来看待自己,当取得一些

成功时,常常容易归因于自己,而做了错事后,怨天尤人,把它归

因于外在因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把功劳归于自己,把错误推给

人家”。

这显然是一种主观主义的表现。

3自我障碍:

是人体为保护

自尊而欲使他人注意存在着可能导致行动失败的外在原因所采取的

一种归因策略。

4习得无助:

人们经受了极端严重或持续的紧张后,我们就会发现

一种不寻常的心理现象,即当事件完全在人们自己控制之下时,他

们并不努力去控制,而是觉得希望渺茫无所作为,从而产生“习得无

助”5习得无助的归因含义:

当人们感到他们不能控制事件的发生时,

他们想知道为什么。

第八章:

1自我控制:

是个人对自身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

它是人所特有

的,以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基础,以自身为对象的人的高级心理活动。

2自我实现:

指的是使个人潜能获得最充分的发挥。

3强化:

指的

是能加强或减弱我们行为效果的任何东西。

4情景认同:

指的是每种社会环境都有一种它所认可的具体社会行

为方式。

第九章:

1去个性化:

是指处在群体中的人体不是以个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水产渔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