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概要复习重点文档格式.docx
《临床概要复习重点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概要复习重点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出现部位:
皮肤薄,色素少,毛细血管丰富的皮肤、粘膜部位,如口唇、鼻尖、颊部、甲床。
第五节黄疸
一、黄疸:
定义,三种黄疸的鉴别,见于哪些疾病:
黄疸:
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正常值:
3.4-17.1μmol/L)致使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
黄疸
分类
原因
主要表现
溶血性黄疸
由于大批红细胞被破坏,形成大量的非结合胆红素,超过了肝细胞的摄取、结合与排泄能力;
另一方面,由于溶血造成的贫血、缺氧和红细胞被破坏后产物的毒性作用,削弱了肝细胞对胆红素的代谢功能,使非结合胆红素在血中潴留,超过正常水平而出现黄疸
一般黄疸为轻度,呈浅柠檬色
尿茶色或酱油色
肝细胞性黄疸
由于肝细胞的损伤,致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及排泄功能降低,因而血中的UCB(非结合型胆红素)增加。
然而未受损的肝细胞仍能将UCB转化为CB(结合型胆红素),CB一部分仍经毛细胆管从胆道排泄,另一部分经已损害或坏死的肝细胞反流入血中。
此外,因肝细胞肿胀及小胆管内胆栓的形成,也可使胆汁排泄受阻而返流入血液循环中,致血中CB增加而出现黄疸
皮肤、黏膜呈浅黄至深黄色,有疲乏、食欲减退等症状,严重者可有出血倾向
胆汁淤积性黄疸
胆汁淤积可分为肝内性和肝外性二类。
肝内性又可分为肝内阻塞性胆汁淤积性和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
由于胆道阻塞,阻塞上方的压力升高,胆管扩张导致小胆管与毛细胆管破裂,胆汁中的胆红素反流入血
皮肤呈暗黄色,完全阻塞者颜色更深,甚至呈黄绿色,并有皮肤瘙痒及心动过速。
尿色深,粪便颜色变浅或呈白陶土色
第六节咳嗽与咳痰
引起咳嗽咳痰的相关疾病:
咳嗽,呼吸性、心血管疾病可引起咳嗽。
咳痰,痰的性质:
血痰、粉红色痰(急性左心衰竭或肺水肿)、泡沫痰、铁锈色痰(大叶性肺炎)、大量脓痰(支气管扩张、肺脓肿痰分三层),恶臭痰(厌氧菌感染)。
二、痰的性状和量:
痰的性质可分为粘液性、浆液性、粘液脓性、脓性、血性等。
急性呼吸道炎症时痰量较少。
支气管扩张症、肺脓肿、支气管胸膜瘘时痰量较多,且排痰与体位有关,痰量多时静置后出现分层现象:
上层为泡沫,中层为浆液或浆液脓性,底层为坏死组织碎屑。
铁锈色:
大叶性肺炎;
果酱样:
克雷伯氏杆菌肺炎;
巧克力样:
阿米巴肺脓肿;
黄绿、翠绿:
绿脓杆菌感染;
白、粘稠、拉丝、难咳:
白色念珠菌;
恶臭:
厌氧菌。
第七节咯血
咯血与呕血的鉴别:
呕血
咯血
病因
消化性溃疡、肝硬化、
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胆道出血等
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肺炎、
肺脓肿、肺癌、心脏病等
出血前症状
上腹不适、恶心、呕吐等
喉部痒感、胸闷、咳嗽等
出血方式
呕出,可为喷射状
咯出
血色
棕黑、暗红、有时鲜红
鲜红
血中混有物
食物残渣、胃液
痰、泡沫
反应
酸性
碱性
黑便
有,可为柏油样便,
呕血停止后仍持续数日
除非咽下,否则没有
出血后痰性状
无痰
常有血痰数日
第八节呼吸困难
病人自觉:
空气不足或呼吸费力,
客观表现:
鼻翼扇动、发绀、张口呼吸、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活动,并有呼吸频率、深度、或节律异常。
二、端坐呼吸常见于什么疾病?
答:
左心衰竭
第九节胸痛
引发胸痛的病因:
1、胸壁疾病:
带状疱疹、非化脓性肋软骨炎、肋间神经炎
2、心血管疾病:
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主动脉夹层
3、呼吸系统疾病:
胸膜炎、胸膜肿瘤、气胸、肺炎、肺癌
4、纵隔疾病:
纵隔炎、纵隔脓肿、纵隔肿瘤、食道癌
5、其他:
膈下脓肿、肝脓肿、脾梗塞
第十一节恶心与呕吐
引起呕吐的原因:
1.反射性呕吐
咽部刺激、肝胆胰疾病、腹膜及肠系膜疾病
其他疾病:
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心血管系统、内耳及眼科疾病
2.中枢性呕吐:
呕吐中枢兴奋阀值↓
颅内感染、脑血管疾病、颅脑损伤、癫痫
药物或化学毒物作用:
洋地黄、抗生素、抗Ca药、有机磷
尿毒症、肝昏迷、酸中毒
3.神经性呕吐
胃N官能症、癔病
第十二节呕血与便血
引起呕血、便血的疾病:
(呕血的前面已述)
可导致便血的病变有:
(1)上消化道疾病;
(2)小肠疾病:
肠结核、肠伤寒、急性出血性坏死性病变、钩虫病等;
(3)结肠疾病:
急性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溃疡性结肠炎等;
(4)直肠肛管疾病;
(5)全身性疾病:
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流行性出血热、败血症等。
第十四节腹痛
腹痛的三种基本机制:
1.内脏性腹痛:
部位不确切、感觉模糊、伴自主神经症状
2.躯体性腹痛:
定位准确、程度剧烈而持续、局部腹肌强直、咳嗽、体位改变可加重
3.牵涉痛:
定位准确、程度剧烈、局部压痛、肌紧张、感觉过敏
第十六节血尿
知道镜下血尿和肉眼血尿的定义:
轻症血尿者尿色正常,仅显微镜下红细胞增多,称为镜下血尿;
出血量多者尿色常呈洗肉水样、浓茶色或红色,称为肉眼血尿。
第十七节尿频、尿急与尿痛
一、无尿<
100ml/d
少尿<
400ml/d
多黄疸尿3~5L/d
尿频、尿急、尿痛:
同时出现叫膀胱刺激征或尿路刺激征。
是泌尿道炎症的典型表现。
第二十一节意识障碍与昏迷
能够进行简单的判断:
1.嗜睡:
患者陷入持续的睡眠状态,可被唤醒,并能正确回答和作出各种反应,但是当刺激去除后很快又再入睡。
2.意识模糊:
患者能保持简单的精神活动,但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能力发生障碍。
3.昏睡:
患者处于熟睡、不易唤醒的状态,虽在强烈刺激下可被唤醒,但很快又再入睡,醒时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
4.昏迷:
(1)轻度昏迷:
意识大部分丧失,无自主运动,对声、光刺激无反应,对疼痛刺激尚可出现痛苦的表情或肢体退缩等防御反应。
角膜反应、对光反射、眼球运动、吞咽反射等尚存在;
(2)中度昏迷:
对周围事物及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对于剧烈刺激可出现防御反射。
角膜反射减弱,对光反射迟钝,眼球不转动;
(3)深度昏迷:
全身肌肉松弛,对各种刺激全无反应。
生理性深反射和浅反射均消失。
5.:
意识模糊、定向力丧失、感觉错乱、躁动不安、言语杂乱。
第二章体格检查
第一节基本检查法
一、正常人肺部叩诊音,病理性叩诊应及相应疾病:
正常人肺部叩诊音是清音。
正常肺的清音区范围内如出现浊音、实音、过清音或鼓音时则为异常叩诊音,提示肺、胸膜、膈或胸壁具有病理改变存在。
浊音或实音——肺实变、肺炎、胸腔积液;
过清音——气肿;
鼓音——气胸。
第二节一般检查
掌握生命征
脉搏:
正常人脉搏平均72次/分,正常成人脉搏在安静、清醒的情况下为60-100次/分;
老年人较慢、女性较快,夜间睡眠时较慢、餐后活动和情绪激动等情况下脉搏较快。
呼吸:
正常人静息状态下,呼吸为16-18次/分,新生儿约为44次/分,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慢。
血压:
正常血压:
收缩压<
130mmHg舒张压<
85mmHg
理想血压:
120mmHg舒张压<
80mmHg
正常高值:
收缩压130-139mmHg舒张压85-89mmHg
二、发育与体型:
无力型、超力型、正力型
三、营养状态:
良好、不良、中等
四、意识状态(前面已述)
五、面容与表情
急性病容:
面色潮红,兴奋不安,鼻翼煽动,口唇疱疹,表情痛苦。
多见于急性感染性疾病
慢性病容:
面容憔悴,面色晦暗,目光黯淡。
多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
1.甲亢病容:
面容惊愕、眼裂增宽眼球突出、兴奋烦躁
2.粘液性水肿面容:
颜面水肿、目光呆滞、反应迟钝、毛发稀疏
3.肢端肥大症面容:
短骨粗大耳鼻增大
4.满月面容:
面如满月、皮肤发红、胡须生长
5.病危面容:
面部瘦削、面色铅灰、表情淡漠、目光无神
六、皮肤的颜色变化及各自的临床意义:
(1)苍白皮肤黏膜可由贫血、末梢毛细血管痉挛或充盈不足所致,如寒冷、惊恐、休克、虚脱及主动动脉瓣关闭不全;
(2)发红由于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血流加速以及红细胞量增多所致,见于发热性疾病如大叶性肺炎、猩红热等级某些中毒(如阿托品、一氧化碳中毒)。
生理情况下可见于饮酒。
皮肤持久性发热可见于库欣综合征、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的病人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3)发绀常发生的部位是舌、唇、耳垂、面颊、肢端等,是单位容积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量增高所致,可见于心、肺疾病,亚硝酸盐中毒;
(4)黄染常见原因有:
黄疸、胡萝卜素增高、长期富有含有黄色素的药物(如阿的平、呋喃类药物)。
(5)色素沉着: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肝硬化、肝癌,服用某些药物如马利兰,妊娠斑、老年斑。
(6)色素脱失:
白癫、白斑、白化病。
七、淋巴结
应用规范手法按一定顺序进行检查,避免遗漏,检查内容包括部位,大小与形状,数目与排列,表面特性,质地,有无压痛,活动度,界限是否清楚及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瘢痕,瘘管等。
颈部淋巴结肿大——扁桃体炎、牙龈炎;
腋窝淋巴结肿大——胸壁、乳腺的炎症;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会阴、臀部、小腿感染;
右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肺癌、支气管癌;
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胃癌、食管癌;
全身肿大——白血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瘤。
第三节头部检查
头颅:
1.小颅:
囟门、颅缝过早闭合
2.尖颅:
失状缝与冠状缝过早闭合
3.方颅:
小儿佝偻病、先天性梅毒
4.巨颅:
脑积水
5.长颅:
Manfan综合征及脂端肥大症
6.变形颅:
变形性骨炎
二、扁桃体肿大的分度标准及临床意义:
分度:
未超过咽腭弓者为I度;
超过咽腭弓者为II度;
达到或超过咽后壁中线者为III度。
临床意义:
扁桃体红肿——急性扁桃体炎;
扁桃体上有白膜且不易剥脱——白喉。
第四节颈部检查
颈静脉怒张:
右心衰竭、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二、甲状腺肿大的分度标准及原因:
不能看出肿大但能触及者为I度;
能看到肿大又能触及,但在胸锁乳突肌以内者为II度;
超过胸锁乳突肌外缘者即为III度。
原因:
甲状腺功能亢进、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甲状旁腺腺瘤。
三、气管移位的临床意义:
向健侧移位:
见于大量胸腔积液、积气、纵隔肿瘤、单侧甲状腺肿大。
向患侧移位:
肺不张、肺硬化、胸膜粘连。
第五节胸部检查
胸部体表标志
二、胸廓:
成年人胸廓的前后径较左右短,两者的比例约为1:
1.5
三、潮式呼吸、间歇性呼吸的定义和临床表现:
潮式呼吸:
是一种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转为浅慢,随之出现一段呼吸暂停后,又开始如上变化的周期性呼吸。
间歇性呼吸:
表现为有规律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一段时间又开始呼吸,即周而复始的间停呼吸。
以上两种呼吸都是由于呼吸中枢的兴奋性降低,使调节呼吸的反馈系统失常。
潮式呼吸为脑动脉粥样硬化、大脑病变颅内高压引起中枢神经供血不足的表现。
间停呼吸较潮式呼吸更为严重。
四、触诊:
1.胸廓扩张度:
胸腔积液、气胸、胸膜增厚、肺不张
2.语音震颤的增强和减弱的情况:
a)语音震颤的减弱或消失,主要见于:
1、肺泡内含气量过多,如肺气肿;
2、支气管阻塞,如阻塞性肺不张;
3、大量胸腔积液或气胸;
4、胸膜高度增厚黏连;
5、胸壁皮下气肿。
b)语音震颤增强,主要见于:
1、肺泡内有炎症浸润,如大叶肺炎实变期等;
2、接近胸膜的肺内巨大空腔,如空洞型肺结核、肺脓肿等。
3.胸膜摩擦感
五、肺界叩诊:
正常肺的清音区范围内如出现浊音、实音、过清音、鼓音则为异常叩诊音,提示肺、胸膜、膈或胸壁有病理改变存在。
六、正常人呼吸音:
(1)肺泡呼吸音:
为一种叹息样的或柔和吹风样的“fu-fu”声,在大部分肺野内均可听及。
其音调相对较低。
吸气时音响较强,音调较高,时相较长,呼气反之。
(2)支气管呼吸音:
为吸入的空气在声门,气管或主支气管形成湍流所产生的声音,颇似抬舌头后经口腔呼气时所发出“ha”的音调。
吸气相较呼气相短,呼气音较吸气音强而高调,吸气末与呼气始之间有极短暂的间隙。
正常人于喉部,胸骨上窝,背部第6,7颈椎及胸椎附近均可听及。
(3)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为兼有支气管呼吸音和肺泡呼吸音特点的混合性呼吸音。
其吸气音的性质与正常肺泡呼吸音相似,但音调较高且较响亮。
其呼气音的性质则与支气管呼吸音相似,但强度稍弱,音调稍低,在吸气与呼气之间有极短暂的间隙。
正常人于胸骨两侧第1,2肋间隙,肩胛间区第3,4胸椎水平以及肺尖前后部可听及。
七、异常呼吸音:
八、干罗音、湿罗音出现的情况:
干罗音:
气管、支气管或细支气管部分阻塞,空气吸入或呼出时发生端流所产生的声音。
双侧肺部干罗音:
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心源性哮喘;
局限性干罗音:
支气管内膜结核、肿瘤。
湿罗音:
吸气时气体通过呼吸道内的稀薄分泌物如渗出液、痰液、血液、粘液脓液,形成水泡破裂的声音。
局限性湿罗音:
肺炎、肺结、支气管扩张;
两侧肺底湿罗音:
心衰、支气管肺炎;
两肺野满布湿罗音:
急性肺水肿、严重支气管炎。
九、心脏检查:
1.基本常识:
位置:
胸骨左缘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0.5~1.0cm处,范围:
直径计算为2.0~2.5cm
移位:
生理性,仰卧时,心尖搏动略上移;
左侧卧位,心尖搏动可左移2~3cm;
右侧卧位可向右移1.0~2.5cm。
病理条件下,左室增大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
右室增大心尖搏动向左移位,左右室皆增大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并可伴有心界向两侧扩大。
2.震颤的临床意义:
心前区震颤的临床意义:
时期
部位
常见疾病
收缩期
胸骨右缘第2肋间
主动脉瓣狭窄
胸骨左缘第2肋间
肺动脉瓣狭窄
胸骨左缘第3~4肋间
室间隔缺损
舒张期
心尖部
二尖瓣狭窄
连续性
动脉导管未闭
震颤为器质性心血管病特征性体征之一,不同类型的病变,震颤部位及时相不同。
3.正常心音:
心音音调性质强度历时最响部位
第一心音低较钝较响较长心尖部
(55-58Hz)(0.1s)
第二心音高较S1较S1较短心底部
(62Hz)清脆为弱(0.08S)
第三心音低重浊弱短心尖部
(<
50Hz)低钝(0.04S)内上方
第四心音低沉浊很弱心尖部及内侧
4.异常心音(奔马律:
急性左心衰的表现):
(1)强弱改变:
改变
疾病
第一心音
增强
二尖瓣狭窄、心动过速和心室收缩力增强
减弱
二尖瓣关闭不全,心肌炎,心肌病,
心肌梗死,左心衰竭
“大炮音”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第二心音
主动脉瓣区
高血压,主动脉粥样硬化
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
肺动脉瓣区
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左心功能不全、
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
肺动脉瓣狭窄、肺动脉瓣关闭不全等
(2)钟摆律,又称胎心律或胎心样心音。
见于急性心肌梗死、重症心肌炎、克山病等,提示病情重笃。
(3)心音分裂:
听诊时出现一个心音分成两个部分的现象,称为心音分裂。
第一心音分裂:
见于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机械活动延迟:
见于右心衰竭等
第二心音分裂:
常见于房间隔缺损
(4)奔马律:
由出现在S2之后的病理性S3或S4,与原有S1、S2组成的节律,在心率快时(>
100次/分),极似马奔跑时蹄声,故称奔马律。
是心肌严重受损病变的重要体征。
舒张早期奔马律:
由病理性S3与S1、S2所构成的节律,故又称第三心音奔马律。
反映心功能低下,心室舒张期容量负荷过重,心肌功能严重障碍。
舒张晚期奔马律:
由病理生S4与S1、S2所构成的节律,也称第四心音奔马律。
多见于压力负荷过重引起心室肥厚的心脏病。
(5)心脏杂音。
吹风样杂音(高调):
二、三尖瓣关闭不全和主、肺动脉瓣狭窄;
隆隆样杂音(低调):
二尖瓣狭窄;
叹气样(泼水样)杂音: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肺动脉瓣关闭不全;
机器样杂音:
动脉导管未闭;
乐音样杂音:
瓣膜穿孔、乳头肌或腱索断裂。
第六节腹部检查:
1.压痛提示腹部有炎症或肿瘤。
阑尾炎压痛点:
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为麦氏点,也称阑尾炎压痛点。
胃溃疡:
在剑突下略偏左,范围较广。
十二指肠溃疡:
在剑突下略偏右,范围局限。
胆囊炎或胆石症:
右肋下部腹直肌外缘处
肾盂肾炎、肾脓肿和肾结核:
第12肋骨与腰肌外缘夹角(肋腰角)顶点。
膀胱炎压痛点:
反跳痛:
提示急性炎症(阑尾炎穿孔、胃肠道穿孔、腹腔有大量出血)。
板状腹:
因急性胃肠穿孔或脏器破裂所致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腹膜受刺激而引起腹肌痉挛、腹壁常有明显紧张,甚至强直硬如木板,称为板状腹。
2.移动性浊音:
腹腔内有较多液体存留时在液体存留处叩诊呈浊音,当患者平卧时腹中央由于肠管内有气体叩诊呈鼓音,两侧因腹水积聚而呈浊音,左侧卧位时腹腔右侧的腹水移向左侧,使得右侧腹部呈鼓音而左侧腹部浊音范围增大,反之亦然。
这种因体位改变而出现浊音区变动的现象称作移动性浊音。
移动性浊音检查是确定中等量腹水的有效方法。
3.肠鸣音:
正常情况:
每分钟4~5次;
异常情况:
每分钟10次以上,肠鸣音活跃---急性胃肠炎、腹泻药、胃肠道大出血;
肠鸣音亢进---机械性肠梗阻;
肠鸣音减弱---老年性便秘、腹膜炎、电解质紊乱、胃肠动力低下;
肠鸣音消失---急性腹膜炎、麻痹性肠梗阻。
第八节脊柱与四肢检查
1.病理性弯曲:
脊柱后凸(驼背),见于:
佝偻病、脊柱结核、强直性脊柱炎、脊柱退行性变、外伤
脊柱前凸:
晚期妊娠、大量腹水
脊柱侧凸:
姿势性(儿童期),器质性(改变体位不能纠正)
2.四肢异常形态:
匙状甲:
缺铁性贫血、高原疾病
杵状指:
呼吸系统疾病:
支气管肺癌、支气管扩张、肺脓肿、脓胸、胸脓肿瘤级肺性肥大性骨关节病等;
某些心血管疾病:
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感染性心肌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营养障碍性疾病:
吸收不良综合症、Crohn病、溃疡性结肠炎、肝硬化等。
锁骨下动脉瘤可引起同侧的单侧杵状指。
3.脑神经检查:
(1)三叉神经:
颞肌和咀嚼肌力量
面部感觉:
检查三个分支(眼、上颌、下颌)区域的痛觉
角膜感觉(角膜反射)
(2)面神经:
面部表情肌,观察是否存在口角歪斜
叫病人做下列动作:
皱额、闭眼、露齿、鼓腮、吹口哨
睑裂以上的面部表情肌由双侧上运动神经元支配
(3)副神经:
抵抗阻力耸肩、抵抗阻力转头
4.神经反射检查:
(1)浅反射:
角膜反射:
检查方法:
嘱被检查者眼向内上注视,检查者用细棉签纤维由角膜外缘向内轻触被检查者角膜(不能触及睫毛),正常时该眼睑迅速闭合,称直接角膜反射。
反射弧为三叉神经眼支-桥脑-面神经核。
临床意义:
①直接或间接反射消失,提示三叉神经病变。
②直接反射消失、间接反射存在,提示面神经瘫痪。
③两侧角膜反射同时消失,提示深昏迷。
腹壁反射:
被检查者仰卧,双下肢屈曲并拢、放松腹部。
用钝针或木签由外向内轻划腹壁。
反射作用为该侧腹肌收缩,脐孔略向刺激侧偏移。
上、中、下腹壁反射中枢分别为胸髓7~8、9~10、11~12节段。
①上、中或下腹壁反射消失,分别见于同平面胸髓病损。
②双侧上中下部腹壁反射消失,见于昏迷和急性腹膜炎患者。
③一侧上中下部腹壁反射消失,见于同侧锥体束病损。
生理性腹壁反射消失:
多见于老年人、经产妇、腹部脂肪过多、腹壁松弛。
腹壁反射亢进多见于精神紧张、兴奋或神经质者,并无定位意义。
腹腔疾病(腹膜炎、腹水)腹壁反射消失
多发性硬化早期锥体束损害征尚未出现时腹壁反射常已消失。
帕金森氏病、舞蹈病、锥体外系疾病肤壁反射增强。
偏侧型舞蹈病时,病灶对侧腹壁反射亢进。
提睾反射:
与检查腹壁反射相同,竹签由下而上轻划股内侧上方皮肤,可引起同侧提睾肌收缩,睾丸上提。
以同样方法检查另一侧。
①双侧反射消失,提示腰髓1—2节病变。
②一侧反射消失或减弱,提示锥体束损害。
(2)深反射:
肱二头肌反射
方法:
检查者以左手托扶被检查者放松后屈曲的肘部,并以拇指置于肱二头肌腱上,以叩诊锤轻叩拇指甲背
正常反应:
肱二头肌收缩,肘关节屈曲。
反射弧中枢:
在颈髓5~6节段。
肱三头肌反射:
被检上肢放松、半屈下垂,检查者以左手托扶于肘窝外,用叩诊锤轻叩鹰嘴上方肱三头肌肌腱。
三头肌收缩、肘关节伸直。
在颈髓7~8节段。
膝反射:
被检者平卧位,检查者一手在托起膝关节,使髋、膝关节屈曲135度左右(被检者坐位时,一侧下肢髋、膝关节90度屈曲,对侧被检下肢架于其上并自然悬垂),轻叩髌骨下方的股四头肌腱。
股四头肌收缩,下肢伸展。
在腰髓2~4节段。
跟腱反射:
被检者仰卧,下肢外旋外展位,髋、膝关节屈曲,检查者一手推压足掌使踝关节过伸,轻叩跟腱。
腓肠肌收缩,足向跖面屈曲。
在骶髓1~2节段。
5.病理反射:
锥体束病变时,大脑失去了对脑干和脊髓的抑制作用而出现的异常反射为椎体束征。
(1岁前可有属生理性)。
–Babinski征
–Oppenheim征
–Gordon征
–Chaddock征:
阳性表现一致、临床意义相同,可疑时多做几种
–Hoffmannt征:
颈髓病变
7.脑膜刺激征与Lasegue征:
脑膜刺激征:
为脑膜受激惹的体征。
见于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和颅内高压等。
–颈强直
–Kerning征
–Brudzinski征
Lasegue征:
(不是脑膜刺激征)
–方法:
被检者仰卧,双下肢伸直。
检查者将被检者伸直的下肢在髋关节处屈曲。
–正常人下肢可抬高70度以上,如不到30度即出现由上而下的疼痛即为阳性,
–见于神经根受刺激,如坐骨神经痛等。
第四章医学影像学及器械检查
X线、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