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完整版精品文档格式.docx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完整版精品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完整版精品文档格式.docx(16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提问:
谁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面是什么形状的?
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
长方形
老师用长方形积木在黑板上画一个长方形
(2)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实物学具,照老师的样子沿着物体表面的边缘画出图形。
(3)把小组中画得好的图形进行整理,投影展示,并给这些图形起个名字。
(4)揭示概念。
老师拿出大小和颜色不同的图形展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
并按顺序板书它们的名称。
2、仔细观察,感知特点。
(1)自己观察,两人互说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2)汇报交流:
长方形是有的边长,有的边短;
正方形是4条边一样长;
三角形师有3个角,3条边;
平行四边形有4条边;
圆没有角的……
如果学生还说出其他特征要给予肯定。
如:
长方形对边相等,4个角一样……
(3)重点区分圆和球。
当学生把圆说成球时,老师马上拿出准备好的一个面—长方形让学生感受到球的横截面是一个圆。
圆和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3、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由实物抽象出图形。
课件显示“长方体”,然后抽象出长方体的一个面—长方形。
用同样的方法抽象出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
(2)记忆想象。
①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贴在黑板上。
②让学生闭上眼想一想这四种图形的样子。
(老师说图形名称,学生想)
③让学生闭眼,然后摸老师给出的一种实物图形,由学生判断它的表面的形状。
④出示大小和颜色不同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的物体。
(3)说说你在生活中见过的表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的物体。
先两人一组说说,再集体交流。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教材第3页“做一做”的第1题,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
可在小组里说说,老师巡视指导,要防止学生把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混淆。
如有的学生经常说:
“铅笔盒是长方形的。
”或者说;
“铅笔盒的一面是长方体。
”老师要及时纠正,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
2、教材第3页“做一做”的第2题,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先让学生自由想象,利用所学的图形画他们想画的东西,老师不要干涉。
最后把画出来的图片展览、交流,说说自己画的是什么,都用了哪些图形。
培养学生学习的成就感。
3、练习一的第1题,涂一涂。
先让学生自由观察画面,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然后老师提要求把图中的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形四边形涂成下面各自对应的颜色(或涂你喜欢的颜色,注意相同的图形涂相同的颜色)。
4、练习一的第2题,把各种图形的序号填在()里。
先让学生自己填,然后老师组织检查交流。
5、练习一的第3题。
先让学生仔细观察蜻蜓图,自己完成,然后老师组织检查交流。
6、练习一的第6题,进一步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
(1)老师说要求。
(2)学生动手画。
(3)集体交流。
哪个题争议较大,可拿实物亲自画画。
2、平面图形的拼组
一课时解答平面图形的拼组,认识七巧板
教材第3页例2和“做一做”、第4页的例3和“做一做”及练习一的第4、5题。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通过学生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
4.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每一组一袋各种形状的平面图形、一幅七巧板、课件。
教师出示一个风车,并以谈话引入:
同学们看,这是什么?
你们喜欢风车吗?
谁动手做过这样的风车?
给大家介绍一下做这样的风车要用哪些东西?
1.提问:
你们说得很对,作风车的风叶要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正方形上个学期跟我们见过面了,是个老朋友了,回忆一下,上学期除了正方形你还认识哪些图形?
在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和正方形最相似?
为什么?
2.提问:
它们都有四个角,四条边,先来看看长方形,它的四条边有什么特点?
上面的边对着下面的边,这样相对的边我们把它叫做对边。
3.引导学生继续观察长方形的边。
我们能想办法证明长方形对边相等吗?
生可以自由选择证明方法,如对折、测量等,并请用不同的方法的学生上台演示。
(教师板书:
对边相等)
4.引导学生观察正方形的边,有什么发现?
你能证明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吗?
5.小朋友们真了不起,通过你的观察,动手验证了两种图形边的特点,那你能不能利用手中老师发给你的长方形的纸做一个风车呢?
(全班同学动手做风车,教师给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说一说你在做风车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图形?
6.一个简简单单的风车,就让我们发现了这么多的图形,你能试着用这些图形来拼更多的图形吗?
大家来试试!
1.学生独立完成第3页的“做一做”。
2.第6页的第4题。
3.第6页的第5题。
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十几减9的口算。
2、十几减8、7、6的口算。
3、十几减5、4、3、2的口算。
4、综合应用。
1、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
数学计算往往只重视算理和算法以及技能训练,而忽视与情景的结合,使计算教学变成枯燥的训练。
老师应努力改变状况,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例题时,可利用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编成有趣的故事或假设一个真实的情景,吸引学生想出结果,然后引出计算。
这样一方面能激起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同时能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如加减法的含义,加减运算之间的关系等,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自觉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学会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具体活动中引导学生多动手、动脑、动口,调动各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
3、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
教学课程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化,目的是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充分发展个人的学习潜能。
但是学习还具有社会性的一面,就是要从和别人的交流中吸取“营养”,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
例如,在教学13-8,13-5的例题时,如果让学生展开思路,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经验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可能会出现“破十法”“想加算减”,甚至还会有“连续减”“点数”等方法出现,但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后,再加上应用中的体验,学生会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
这一过程实际是把老师“教方法”转变为学生自觉构建方法,学生学得会更深刻。
4、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习的效果。
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重要的计算技能,在运用中必须达到熟练、准确,但这个要求不是一下就能达到的,是到学期结束时逐步达到的,到那时一般要求每分钟正确口算8—10道题。
根据学生特点,多采用游戏、比赛等方式,如“开火车”“找朋友”“小猫钓鱼”和“蜜蜂采蜜”等方法进行练习,在玩中学、玩中练,运用激励性原则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从而达到不断提高计算能力的目的。
5、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自觉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不断提高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1、十几减9
第一课时十几减9
教材第10、第11页的内容。
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9。
2、培养学生初步的抽思象教学过程。
1、初步掌握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
2、理解“破十法”和“想加算减”的思维过程。
课件、卡片。
一、复习
1.口算。
9十3
9十7
9十4
9十6
9十9
9十2
9十5
9十8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十(
)=12
9十(
)=13
)=14
)=15
)=16
)=17
二、新授
1.出示教科书P10的图。
引导学生看图,提问:
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
(有15个气球,买了9个,还有几个?
)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
该怎样列式?
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板书:
15—9=
如果没有图,要算15减9等于几,该怎样想?
(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互相商量。
教师可提示学生联系旧知识进行计算。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9加6得15,15减9等于65
(2)15可以分成9和6,15减9等于6;
(3)10减9等于1,l加5等于6;
(4)15减5等于10,再减4等于6。
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想法,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多思考。
进一步提问:
这么多的想法都
是对的,那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好呢?
(鼓励学生用想加算减的方法:
想9加几得15,15减9得6)同时板书得数“6”。
2.小朋友玩套圈游戏,投了14个圈,有9个没套中,套中了几个?
(1)要求套中了几个,该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14—9=)
(2)得多少?
怎样想的?
教师板书得数“5”。
3.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
(十几减9)教师板书课题。
该怎样计算这些题目呢?
教师指题,引导学生总结出想加算减的方法,同时也鼓励学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摆一摆,边操作边小声地说想的过程。
然后指名说,再在方框里填上数。
2.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3.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任指几题,让学生说一说最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
四、课堂练习
l.完成教科书P11练习二第1、2题。
2.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十几减9练习课
教材第11、第12页的内容。
通过十几减9的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20以内退位减9的口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能熟练地进行十几减9的口算。
口算卡片。
填数计算,并讲一讲上下两行有什么联系?
(1)9+(
)=15
(2)9+(
)18
15-9=(
)
18-9=(
(3)9+(
(4)9+(
14-9=(
17-9=(
二、课堂练习
1.完成P11页练习二的第4题。
(1)出示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2)让学生独立口算出每一个算式的答案,并将他们对号入座。
(3)教师任意选择一题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3题。
教师将l0、14、13、17……写在黑板上,然后教师一手拿着9的卡片在黑板上移动(不必按顺序),卡片对着十几就算十几减9。
教师还可以随意在黑板上指题,全班每一个学生举数字卡片表示得数,这样能激发学生做题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果。
3.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6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理解题意,口头叙述画面内容。
(2)提问:
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求什么?
(3)请学生列式,并复述口算过程。
4.完成P12页练习二的第8题。
(1)让学生独立理解题意,叙述画面内容。
(2)让学生通过画面内容想一想:
这道题可以提什么问题?
(3)学生任意选择独立完成。
三、课堂练习
1.完成P11页练习二的第5题。
2.完成P12页练习二的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十几减9练习课及练习二第5、第6、第8、第9题
十几减9练习课及练习二第5、第6、第8、第9题
1、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巩固十几减9退位减法的计算。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口算卡片、数字卡片。
一、基本练习
1、口算。
13-9=7+6=4+8=18-10=4+9=
17-9=14-9=18-6=11-9=17-10=
5+9=4+15=2+9=16-9=18-9=
2、用8、9、10、17中的三个数写一个加法算式和一个减法算式。
(首先判断从这四个数中选择哪三个数,再写出一个加法算式和一个减法算式)
3、在○里填上“+”或“-”。
9○8=113○10=37○5=29○8=1713○9=4
7○9=1614○9=57○5=1214○9=5
1、圈一圈,算一算。
12-9=15-9=
2、
(1)做加法
(2)做减法
3、在○里填上“>”“<”或“=”。
13-9○92+5○16-94+8○12-9
7-5○1212-10○10-106-5○19-10
15-9○67-1○15-917-9○4+0
4、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7-9-4=16-9-3=10-10+9=12-9+5=
17-7-9=14+4-9=8+59=4+7-9=
5、看图列式计算。
车上原来有14人,下去9人。
车上还有多少人?
三、思维训练
☆+☆=18△+☆=10△+□=15☆=?
△=?
□=?
2、十几减8、7、6
第一课时十几减8
教材第13页的内容。
1、使学生掌握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
3、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初步掌握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
2、理解“破十法”
课件、口算卡片。
1、口算
8+3=
9+5=
7+6=
8+5=7+4=
9+2=
9+8=
8+7=
2.看卡片,说出(
)里应填多少。
8十(
)=13
)=17
3.12—9=3,说一说想的过程。
1.出示例2。
(1)观察画面,理解图意,复述画面内容。
(2)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列出算式。
12—8=4
谈一谈你是怎样想的:
(4)小结:
刚才大家动脑筋想出了四种不同的思考方法,这几种方法都很好。
其中第一种方法比较快,它采用的是“想加算减”的思考方法。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也可以采用这种思考方法。
2.补充练习:
摆一摆,算一算。
让学生在书桌上摆出8个红圆片,再摆出5个黄圆片,然后再摆上大圆圈。
(1)这种摆法表示什么意思?
(8个红圆片,5个黄圆片,一共有13个圆片。
(2)再用虚线套住7个红圆片,这种摆法又表示什么意思?
(13—8=5或13—5=8)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
(让学生说一说思考过程。
1.完成P13页的“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2.完成P15页“做一做”的第二题。
计算并说出上下两行之间的关系?
3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十几减8的练习及练习三第第1、第2题
十几减8的练习及练习三第第1、第2题
2、能够熟练地进行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的计算。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多样性。
熟练计算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
口算卡片、小棒、图片。
1、看谁都能算对。
12-812-98+614-816-98+9
13-814-811-815-817-815-9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订正时选取有代表性的题目,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老师板书“破十法”“想加算减法”。
2、找朋友。
14-8413-9
12-8515-9
15-8616-9
13-8714-9
把算式和相应的得数连起来,再把这几个算式重新整理,可以有几种方法?
方法一:
把得数相同的归为一类。
方法二:
把减数相同的归为一类。
3、练习三的第1题。
老师要提醒学生认真审题。
二、课堂作业新设计
1、练习三的第2题。
2、算一算,填一填。
育红小学一
(1)班有20人去秋游。
有17座的车2辆,有6座的车2辆,有4座的车2辆。
(1)可以怎样租车?
(2)怎样租车空座位最少?
第三课时教材第14页的例3及“做一做”的内容
教材第14页的例3及“做一做”的内容
1、使学生掌握十几减7、6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1、初步掌握十几减7、6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
2、掌握“破十法”、“想加算减法”。
课件、小棒、口算卡片。
12-812-93+814-8
4+915-816-817-9
2、导入新课。
出示例3.
图中有什么?
两个小朋友都给大家提出了问题?
你们能解决吗?
1、教学例3.
(1)要解决小朋友们提出的问题,应该怎样列式呢?
为什么这样列式?
(用减法计算,已知总数和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列式:
13-7=13-6=
(2)如何计算呢?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老师指名让学生回答。
学生边回答,老师边有序地把各种解法的思维过程排列出来
学生在回答前也可以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老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①依靠摆学具,算出答案。
②看图,用点数的方法算出答案。
③用“破十法”算出答案。
先用13中的10减去7,等于3,再把3和13中的另一部分合起来就是7,所以13-6=7,红的有6条。
同理:
先用13中10减去6,等于4,再把4和13中的另一部分合起来就是7,所以,13-6=7,黑的有7条。
④想加算减,算出答案。
因为看到这两个减法算式,可以同时想到一个加法算式,即7+6=13,所以可以这样算出差:
13-7=6,13-6=7.
学生在汇报过程中,老师重点对“破十法”和“想加算减”做有针对性地指导。
让学生多说一说,多摆一摆。
2、教材第14页的“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集体订正)
3、教材第14页的“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这3组算式)
老师追问:
看到这组算式,你还能想到哪些算式呢?
(还可以想到:
8+5=1313-5=813-8=5等)
4、教材第14页的“做一做”第3题。
学生继续巩固“想加算减”的计算方法。
12-613-615-714-6
12-714-715-615-9
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8+□=156+□=129+□=16
9+□=155+□=124+□=11
四、思维训练
1、一
(1)班有14名同学参加校春季运动会。
我们班男生有7名参加,女生有多少人参加?
五、板书设计
十几减7、6
方法:
“破十法”“想加算减法”“连续减法”“点数法”等,其中“想加算减”最简便。
第四课时十几减7、6的练习及练习三的第5—第10题
十几减7、6的练习及练习三的第5—第10题
1、能够熟练地进行十几减7、6的退位减法的计算。
2、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多样性。
熟练、正确地口算十几减7、7的退位减法。
口算题卡、图片。
8+47+97+69+36+516-913-